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浮力是表示什麼的物理量

浮力是表示什麼的物理量

發布時間:2022-06-23 02:40:55

1. 物理 浮力

浮力的概念
液體和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學中把這個托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
漂浮於流體表面或浸沒於流體之中的物體,受到各方向流體靜壓力的向上合力。其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流體的重力。在液體內,不同深度處的壓強不同。物體上、下面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物體下部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強較大,壓力也較大,可以證明,浮力等於物體所受液體向上、向下的壓力之差。例如石塊的重力大於其同體積水的重量,則下沉到水底。浮木或船體的重力等於其浸入水中部分所排開的水重,所以浮於水面。氣球的重量比它同體積空氣的重力小,即浮力大於重力,所以會上升。這種浸在水中或空氣中,受到水或空氣將物體向上托的力叫「浮力」。例如,從井裡提一桶水,在未離開水面之前比離開水面之後要輕些,這是因為桶受到水的浮力。不僅是水,例如酒精、煤油或水銀等所有的液體,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都有浮力。所有液體都一樣。
浮力的作用點稱為浮心,浮心顯然與所排開液體體積的形心重合。
最佳答案給我哦~~

2. 浮力計算公式

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計算公式為:F浮=ρ液gV排,其中,ρ液表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千克/立方米;g表示常數,g=9.8N/kg;V排表示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

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本身的密度、運動狀態、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等因素無關。

在水中,雖然比水密度大的物體會下沉,比如石頭、鐵塊;比水密度小的物體會上升,比如塑料、木頭,但是它們本身的浮力不變。在其他液體和氣體中也存在同樣的規律。

實物分析

產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沒在液體內的正立方體的物體來分析。該物體系全浸之物體,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而且是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這個正立方體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

因為作用在左右兩個側面上的力由於兩側面相對應,而且面積大小相等,又處於液體中相同的深度,所以兩側面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後兩個側面上的壓力也彼此平衡。

但是上下兩個面因為在液體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壓強也不相等。上面的壓強小,下面受到的壓強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於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液體對物體這個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這個力等於被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3. 浮力等於什麼

阿基米德(archimedes)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

力學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等於被該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
1、物理學中
(1)浸在靜止流體中的物體受到流體作用的合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的流體的重量。這個合力稱為浮力.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archimedes'
principle)。該定律是公元前200年以前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archimedes,
287-212
bc)所發現的,又稱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可用下式計算:f浮=ρ液(氣)gv排。
(2)杠桿原理: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
l1=w•l2。
2、數學中
阿基米德原理指對於任何自然數(不包括0)a、b,如果a
b.

4. 關於浮力的知識點

浮力

1、浮力

1、浮力的定義:

一切浸入液體(氣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豎直向上,施力物體:液(氣)體

3、浮力產生的原因(實質):

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即浮力。

4、物體的浮沉條件:

(1) 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 請根據示意圖完成下空。



(3) 說明:

① 密度均勻的物體懸浮(或漂浮)在某液體中,若把物體切成大小不等的兩塊,則大塊、小塊都懸浮(或漂浮)。

②一物體漂浮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若露出體積為物體總體積的1/3,則物體密度為(2/3)ρ



分析:F浮 = G 則:ρ液V排g =ρ物Vg

ρ物=( V排/V)·ρ液= 2 /3ρ液

③ 懸浮與漂浮的比較

相同: F浮 = G

不同:懸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漂浮 ρ液 >ρ物; V排<V物

④判斷物體浮沉(狀態)有兩種方法:比較F浮 與G或比較ρ液與ρ物 。

⑤ 物體吊在測力計上,在空中重力為G,浸在密度為ρ的液體中,示數為F則物體密度為:ρ物= Gρ/ (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塊、蠟塊、等密度小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面不變,冰中含有鐵塊、石塊等密大於水的物體,冰化為水後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

(1) 內容: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3)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6、漂浮問題「五規律」:

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它受的重力;

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

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小;

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的豎直向下的外力等於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5. 什麼是浮力(要專業術語)

浮力
漂浮於流體表面或浸沒於流體之中的物體,受到各方向流體靜壓力的向上合力。其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流體的重力。例如石塊的重力大於其同體積水的重量,則下沉到水底。木料或船體的重力等於其浸入水中部分所排開的水重,所以浮於水面。氣球的重量比它同體積空氣的重力小,即浮力大於重力,所以會上升。這種浸在水中或空氣中,受到水或空氣將物體向上托的力叫「浮力」。例如,從井裡提一桶水,在未離開水面之前比離開水面之後要輕些,這是因為桶受到水的浮力。不僅是水,例如酒精、煤油或水銀等所有的液體,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都有浮力。

產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沒在液體內的正立方體的物體來分析。該物體系全浸之物體,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而且是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這個正立方體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因為作用在左右兩個側面上的力由於兩側面相對應,而且面積大小相等,又處於液體中相同的深度,所以兩側面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後兩個側面上的壓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兩個面因為在液體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壓強也不相等。上面的壓強小,下面受到的壓強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於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液體對物體這個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這個力等於被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量。當一個浮體的頂部界面接觸不到液體時,則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壓力才會產生浮力。至於一個位於容器底面上的物體,並和容器底面密切接觸,那它就只能受到向下作用於物體表面的液體壓力下,所以這個物體不受浮力作用,這種現象並不多,因為只要其間有一層很薄的液膜,就能傳遞壓強,底面就有向上的壓力,物體上下表面有了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
=G排液

稍加說明:

(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為浮力產生原因,在同步學習(平時的考試)中,考一道填空或選擇。在中考中不常出現,如果出現也只是考一道題。還要注意在最後一道浮力計算題中——不會做時,別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與「F浮=ρ液gV排=G排液」的聯系,明白就夠了,不會考。(其實這就是「兔兔r」說的形狀不規則的物體,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這也沒有什麼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變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開液體所受重力——F浮=G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

(4)給出沉浮條件(實心物體)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懸浮 ,G物=F浮 (基本物體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靜止後漂浮)G物=F浮

(5)給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題的重要公式

如果漂浮(這是重要前提!), 則: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變形公式
1. (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
證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

6. 浮力是什麼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ρ液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m排=ρ液V排
ρ液:液體的密度 ρ液=m排/V排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V排=m排/ρ液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當物體密度大於液體密度時,物體下沉.(直至懸浮/沉底)
當物體密度小於液體密度時,物體上浮.(直至懸浮/漂浮)
當物體密度等於液體密度時,物體懸浮.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
=G排液

7. 什麼是浮力定義

浸在流體內的物體受到流體豎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浮力指物體在流體(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壓力的差(合力)。
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即物體所受的浮力等於物體下沉靜止後排開液體的重力),計算可用它推導出公式F浮=ρ液gV排(ρ液表示液體的密度,單位為千克/立方米;g表示常數,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計算時可取10N/kg;V排表示排開液體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同時,液體的浮力公式也適用於氣體。

8. 浮力是什麼的力

浮力是效果力,浸在流體內的物體會受到流體豎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叫作浮力。浮力的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豎直向上。產生浮力的原因,可用浸沒在液體內的正立方體的物體來分析。該物體系全浸之物體,受到四面八方液體的壓力,而且是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所以這個正立方體的前後、左右、上下六個面都受到液體的壓力。因為作用在左右兩個側面上的力由於兩側面相對應,而且面積大小相等,又處於液體中相同的深度,所以兩側面上受到的壓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力彼此平衡。同理,作用在前後兩個側面上的壓力也彼此平衡。但是上下兩個面因為在液體中的深度不相同,所以受到的壓強也不相等。上面的壓強小,下面受到的壓強大,下面受到向上的壓力大於上面受到的向下的壓力。液體對物體這個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這個力等於被物體所排開的液體的重力。當一個浮體的頂部界面接觸不到液體時,則只有作用在底部界面向上的壓力才會產生浮力。至於一個位於容器底面上的物體,這種現象並不多,因為只要其間有一層很薄的液膜,就能傳遞壓強,底面就有向上的壓力,物體上下表面有了壓力差,物體就會受到浮力。

9. 什麼是浮力

什麼是浮力如下:
浮力是指物體在流體(液體和氣體)中受到的力,方向與其重量相反,來自各表面受流體壓力的差。
浮力的定義式為F浮=G排,單位為牛頓,浮力原理則由阿基米德於公元前245年發現。

10. 什麼是浮力計算公式是什麼

1、壓力差法求浮力:F浮=下表面受壓力-上表面受壓力。 2、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F浮=液體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g. 3、稱重法求浮力:F浮=物體在空氣中重力G-物體浸在液體中測力計示數G~。 以下是用到的其它公式: 4、G=mg, m=v*密度。 5、液體內部壓強:P=液體密度*g*液體高度。 用得最多的是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F浮=ρ液gV排 浸入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所排開水的重力。 一共有五個.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浮=G物-FF浮=G液漂浮或懸浮時:F浮=G物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閱讀全文

與浮力是表示什麼的物理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