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醌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舉例說明
教學大綱
《天然葯物化學》教學大綱
課程編碼:葯 -0607- 中
適用對象:中葯學、葯學、制葯工程專業(註:理科基地除外)
一、前言
《天然葯物化學》是一門運用現代化科學理論與方法研究天然葯物中化學成分的一門學科,內容包括各類天然產物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和葯效成分)的結構類型,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方法,以及主要類型化學成分的鑒定和生物合成途徑等。其目的是探索安全高效的天然產物及衍生物的新化合物。並根據已闡明結構的成分,按植物的親緣關系在生物界探尋同類成分,以擴大葯用資源,發掘新的有效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在植物體中隨生長季節的變化規律,提高中葯質量的方法。為開發和創制新葯奠定基礎。
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天然葯物中的主要類型成分的結構特徵、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精製及結構鑒定的基本理論和技能。了解天然葯物化學成分結構測定的一般原則和方法,以及尋找中葯有效成分的途徑,為開發研究新葯奠定基礎。
總學時為 80 ,其中講課 40 學時,實驗 36 學時,自學 4 學時。學分 3.5 。
教材選用吳立軍主編《天然葯物化學》,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 年出版。實驗教材選用徐綏緒主編《天然葯物化學實驗指導書》,沈陽葯科大學 2000 年出版。
本課程是中葯學專業的必修課,葯學(理科基地除外)、制葯工程專業的指定選修課。
二、課程內容與要求
第一章 總論
( 6 學時)
[ 基本內容 ]
天然葯物化學的概念、研究范圍、研究目的與任務。有效成分與無效成分的概念。天然葯物化學的發展史及其與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的關系。各類化合物化學成分簡介。
植物體內的物質代謝過程與生物合成,一次代謝與二次代謝的概念,重要的一次代謝產物及二次代謝產物的關系。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徑,如:醋酸 - 丙二酸途徑( AA-AM 途徑)、甲戊二羥酸途徑( MVA 途徑)、桂皮( Cinnamic Acid Pathway )及莽草酸途徑( Shikinmic Acid Pathway )、氨基酸途徑( Amino Acid Pathway )、復合途徑等。
13 C-NMR 的基本概念及常見的 13 C-NMR 譜的特徵及解析方法,了解 13 C 核的化學位移范圍及影響化學位移的因素,以及各種取代基位移(如苯的取代基位置位移、苷化位移、醯化位移等)對結構測定的影響。
旋光光譜( ORD )基本概念、原理及測定意義。八區律應用於含有羰基化合物的判定方法。
[ 基本要求 ]
掌握 13 C-NMR 譜特徵及其解析方法。
熟悉天然葯物化學的研究范圍,課程的學習重點;各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徑。
了解 ORD 譜的應用范圍及八區律使用方法。
第二章 糖和苷類
( 4 學時)
[ 基本內容 ]
常見的幾種單糖的結構特徵;氨基糖、去氧糖、糖醛酸的結構特點。
糖的化學性質:過碘酸氧化及苷鍵裂解中的過碘酸裂解( Smith 降解),醚化反應,醯化反應、縮酮和縮醛反應,以及硼酸絡合反應的條件及在分離或分析、結構測定工作中的意義。苷鍵的裂解。
鹼催化水解酯苷和類酯苷鍵。酶催化水解的特點。
糖的核磁共振譜學特徵:糖上的質子在 1 H-NMR 譜上出現的大致位置。糖上的碳原子信號在 13 C-NMR 上出現的大致位置。根據 J 值判斷多數糖苷端基碳原子構型。醇苷、酚苷基酯苷的苷化位移規律。
[ 基本要求 ]
掌握苷鍵的裂解規律和影響因素。
熟悉苷結構特徵、分類和鑒別方法;糖苷的苷化位移規律。
第三章 苯丙素類
( 4 學時)
[ 基本內容 ]
香豆素類:
簡單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常見的取代基及取代圖式,以及因異戊烯基的活潑雙鍵與酚羥基環和形式不同構成的四種基本骨架的結構特點。
與結構特徵相關的香豆素類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如內酯性質、吡喃酮環的鹼裂解、 C 3 -C 4 雙鍵性質和加成、氧化及熱解等反應。
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熒光性質及波譜特徵, NMR 特徵及 MS 裂解規律,以及在結構研究工作中的應用。
香豆素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以及主要的生理活性(抗菌、抗凝、光敏等)。
木脂素類:
木脂素的結構類型。其主要的構成單位:桂皮酸(偶為桂皮醛)、桂皮醇、丙烯苯及烯丙苯等四種。由前兩單位構成α - 碳原子氧化型的新木脂素類,有後兩單位構成γ - 碳原子氧化型的木脂素類。
木脂素的理化性質,光學異構現象,構型與生理活性的關系,遇酸構型轉變與生理活性的變化。
木脂素的結構測定方法:氧化裂解、 UV 及 NMR 等。
木脂素的生理活性。
[ 基本要求 ]
掌握香豆素類化合物的結構、性質、 1 H-NMR 特徵。
熟悉木脂素類化合物分類和結構鑒定方法。
了解苯丙素類化合物提取分離方法。
第四章 醌類化合物
( 2 學時)
[ 基本內容 ]
醌類化合物的基本結構類型(如苯醌、萘酯、菲醌及蒽醌)、結構及常見的取代基圖式。
重要物理化學性質及其在提取分離與結構測定中的意義。化學性質:酸性強弱與取代基位置的關系,以及重要的呈色反應,如 Feigl 反應、 Bormtrager 反應、醋酸鎂反應等。
醌類化合物的提取分離方法。
醌類衍生物的波譜特徵及結構測定。
[ 基本要求 ]
掌握醌類化合物結構,影響酸性大小的規律和鑒別方法。
熟悉緩沖紙層析設備 PH 梯度萃取的原理和方法。
了解蒽醌類化合物譜學特徵。
B. 請問木質素和木脂素有什麼區別
木脂素是一類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單體)聚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多數呈游離狀態,少數與糖結合成苷而存在於植物的木部和樹脂中,故而得名。
木質素屬於膳食纖維的一種,是不溶性膳食纖維。
這類木脂素的結構中既有聯苯的結構,又具有聯苯與側鏈環合成的八元環結構,五味子中的木脂素即屬於此類。
這類木脂素中兩個苯丙素連接的位置常常是由苯環與側鏈相連接,或者通過氧鍵連接,其側鏈γ-碳原子多為未氧化型。
木脂素分子中常具有多個手性碳原子或手性中心結構,所以大部分都有光學活性。木脂素的生理活性常與手性碳的構型有關,因此在提取過程中應注意操作條件,以避免提取的成分發生結構改變。
C. 天然雌激素有哪些
病情分析:
雌激素是一種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產生。雌激素的作用是任何激素都不能替代的,當體內雌激素比例失衡時,就會引發很多疾病。
指導意見:
植物雌激素主要有兩種類型:異黃酮和木脂素。
異黃酮主要存在於豆類、水果和蔬菜,特別是富含於大豆及豆製品中。臨床醫學有研究顯示,黃豆及豆製品具有平衡體內雌激素的作用,當體內雌激素太低時,黃豆或豆製品會使它增加,但當雌激素太高時,黃豆或豆製品也會使它減少。
木脂素主要存在於扁豆、谷類、小麥和黑米以及茴香、葵花籽、洋蔥等食物中。核桃、松仁、葵花籽油等都是亞麻酸(人體必需脂肪酸)的上好來源,有刺激雌性激素合成的功能。
D. 木脂素的分類及代表性物質有哪些
木脂素的分類及代表性物質
E. 木脂素的結構與分類
木脂素存在於植物中,屬於一種植物雌激素,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亞麻籽及芝麻中木脂素的含量較高,穀物類食物(如黑麥,小麥,燕麥,大麥等),大豆和十字花科植物(如西蘭花)和一些水果(如草莓)中也含木脂素。木脂素能結合雌激素受體,並干擾癌促效應。因此,可能對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腸癌等有防治作用。
木脂素是一類由苯丙素雙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成分,組成木脂素的單體有四種:①桂皮酸,偶有桂皮醛。②桂皮醇。③丙烯苯。④烯丙苯。
分類依據:按木脂素的基本碳架和縮合情況進行分類。 二芳基丁烷類:葉下珠脂素
清熱利尿,明目,消積、
用於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腹脹、納差、惡心、便溏 兩分子C6-C3單元,除8-8′相連外,還有7-0-7′,9-0-9′,7-0-9′等形成的環氧結構(形成呋喃或四氫呋喃環)。[舉例說明]其代表物有畢澄茄脂素和橄欖脂素。
蘊含高效抗皺精華,能迅速滋潤補充水分。 木脂內酯是由單環氧木脂素中的四氫呋喃環氧化成內酯環,它常與其去氫化合物共存於同一植物中。[結構式略]
例如牛蒡子中的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即屬於木脂內酯。 溏芳基奈類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祛痰消腫、抗腫瘤、抗病毒
由簡單木脂素環合而成的環木脂素[結構式略]。其代表物為異紫杉脂素。 這是由兩分子苯丙素側鏈相互連接形成兩個環氧結構的一類木脂素,天然存在的雙環氧木脂素結構中都具有順式連接的雙駢四氫呋喃環。
連翹中的連翹脂素及連翹苷都是雙環氧木脂素。 游離的木脂素是親脂性的,一般難溶於水,易溶於親脂性有機溶劑和乙醇中。
具有酚羥基的木脂素還可溶於鹼性水溶液中。 木脂素與糖結合成苷時則親水性增加,對水的溶解性也增大。 游離的木脂素是親脂性的,能溶於乙醚等低極性溶劑,可用低極性有機溶劑直接提取,或用乙醇(或丙酮)提取,提取液濃縮後,用石油醚或乙醚溶解,經過多次溶出,即可得到純品。[注意事項:其在植物體內往往與樹脂共存,溶劑處理是容易樹脂化,不宜分離。]
木脂素苷親水性強,可以按苷類的提取方法進行提取,由於苷元分子相對較大,應採用中低極性的溶劑。具內酯結構的木脂素也可利用其溶於鹼液的性質,而與其他非皂化的親脂性成分分離,但要注意木脂素的異構化,尤其不適用於有旋光活性的木脂素。 某些木脂素還具有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活性、免疫增強、促進蛋白質和糖原的合成等多種作用。
F. 木質素溶解於什麼樣的溶液
摘要 你好,
G. 641葯學綜合考什麼
考察《生葯學》內容:
一生葯學緒論
1、要求考生掌握生葯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
2、要求考生掌握我國古代重要本草著作
3、要求考生掌握生葯學的起源與我國生葯學的發展
二、 生葯的分類與記載
1、要求考生掌握生葯的分類方法
2、要求考生掌握生葯記載項目及生葯的拉丁名
三、生葯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分析方法
1、要求考生掌握生葯各類成分(包括苷類、黃酮類、萜類、環烯醚萜累、皂苷類、生物鹼類、 強心苷類、醌類、香豆素類、有機酸類、木脂素類、多糖類、揮發油類、鞣質類)的結構特徵、理化特性及其分析方法
2、要求考生掌握重要類型成分在植物科及常用生葯中的分布。
四、生葯的鑒定
1、要求考生掌握生葯鑒定的意義、一般程序與方法
2、要求考生掌握生葯的基源鑒定、性狀鑒定、顯微鑒定、理化鑒定及 DNA 分子標記鑒定
五、生葯的採收、產地加工與貯存
1、要求考生掌握生葯有效成分的積累規律
2、要求考生掌握生葯採收期如何確定、一般採收原則、採收方法及其注意事項
3、要求考生掌握生葯產地加工的目的、產地加工任務和產地加工方法,及生葯的產地加工。
4、要求考生掌握生葯的貯藏與保管。
六、中葯材的炮製
1、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炮製的發展概況
2、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炮製的目的
3、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炮製的方法
4、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炮製的機制
七、生葯質量控制及質量標準的制定
1、要求考生掌握影響生葯質量的因素
2、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的道地性與道地葯材
3、要求考生掌握生葯的安全性相關問題
4、要求考生掌握生葯質量控制的依據及質量標準的制定
5、要求考生掌握中葯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
八、生葯資源的開發利用
1、要求考生掌握我國生葯資源概況
2、要求考生掌握生葯資源開發的層次與途徑
3、要求考生掌握葯用植物生物技術的原理與方法
4、要求考生掌握生物技術在生葯資源開發中的應用
九、生葯學各論
要求考生重點掌握被子植物類生葯、裸子植物類生葯、菌類生葯等。
考生需掌握以下《天然葯物化學》內容:
一、天然葯物化學總論
1.要求考生了解天然化合物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徑。
2.要求考生熟悉天然葯物有效成分的各種提取和分離方法。
3.要求考生掌握天然化合物結構研究的主要程序,了解結構研究中採用的主要方法。
二、糖和苷
1.要求考生掌握糖類、苷類、氨基糖、去氧糖、糖醛酸、低聚糖、多糖、纖維素、半纖維素、 樹膠、醇苷、酚苷、糖苷的概念和基本結構形式。
2.要求考生掌握苷鍵的裂解反應過程;了解糖鏈結構鑒定中純度測定的主要方法、單糖絕對構型測定的主要方法。
三、苯丙素類
1.要求考生掌握苯丙素類、香豆素類、木脂素類基本概念。
2.要求考生了解香豆素、木脂素的理化性質。
四、黃酮類化合物
1.要求考生掌握黃酮類化合物基本概念及主要結構類型。
2.要求考生了解黃酮類化合物的理化性質。
五、萜類和揮發油
1.要求考生掌握萜、環烯醚萜、倍半萜、二萜、揮發油基本概念。
2.要求考生掌握揮發油的組成、分類、性質及提取和分離方法。
六、生物鹼
1.要求考生了解生物鹼在植物體的存在形式。
2.要求考生了解生物鹼的理化性質。
七、天然葯物的研究與開發
1.要求考生掌握天然葯物中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考生需掌握以下《分析化學》內容:
一、誤差和分析數據處理
1.要求考生掌握准確度與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間的關系,有效數字的表示方法及運算 法則。
2.要求考生掌握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減免方法,誤差傳遞及其對分析結果的影響。
二、光譜分析法概論
1.要求考生掌握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產生的原因及特徵,電子躍遷類型、吸收帶的類型、特點 及影響因素以及一些基本概念;Lambert-Beer 定律的物理意義,成立條件,影響因素及有關計算;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單組分定量的各種方法,多組分定量的線性方程組法和雙波 長法。
2.要求考生熟悉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及幾種光路類型;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化合物進行定性鑒別和純度檢查的方法;多組分定量的其他方法。
3.要求考生了解紫外光譜與有機物分子結構的關系,比色法的原理及應用。
三、紅外吸收光譜法
1.要求考生掌握振動形式的書寫,基團振動形式的表述;紅外吸收光譜產生的條件及吸收峰的強度;吸收峰位置的分布規律及影響峰位的因素;基頻峰和泛頻峰,特徵峰和相關峰; 常見有機化合物的典型光譜;紅外光譜的解析方法。
2.要求考生熟悉振動能級和振動頻率;振動自由度;紅外光譜儀的性能。
3.要求考生了解紅外光譜儀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試樣的制備。
四、核磁共振波譜法
1.要求考生掌握核自旋類型和核磁共振波譜法的原理;共振吸收條件,化學位移及其影響因素;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廣義 n+1 規律;氫譜的峰面積(積分高度)與基團氫核數目的關系;核磁共振氫譜一級圖譜的解析。
2.要求考生熟悉自旋系統及其命名原則,常見的質子化學位移以及簡單的二級圖譜的解析。
3.要求考生了解碳譜及相關譜;核磁共振儀
五、質譜法
1.要求考生掌握質譜法的基本原理,分子離子峰的判斷依據,不同離子類型在結構分析中的作用,常見陽離子裂解類型及在結構解析中的應用。
2.要求考生熟悉質譜儀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幾類有機化合物的質譜及質譜解析的一般步驟, 綜合波譜解析方法及一般步驟。
六、色譜分析法概論
1.要求考生掌握色譜法的有關概念和各種參數的計算公式,包括保留值:保留時間、保留體積、調整保留時間及體積、死時間及死體積、保留指數,區域寬度:標准差、半峰寬和峰寬;分配系數和保留因子的定義及二者之間的關系,保留時間與分配系數和保留因子的關系;色譜分離的前提;塔板理論,理論塔板高度和理論塔板數;速率理論及影響柱效的各種動力學因素。
2.要求考生熟悉色譜過程;分配色譜、吸附色譜、離子交換色譜和空間排阻色譜四類基本類型色譜的分離機制、固定相和流動相、影響組分保留行為的因素。
3.要求考生了解色譜法的分類及色譜法的發展。
七、氣相色譜法
1.要求考生掌握色譜法的基本術語和基本公式;固定液的分類及選擇;定量方法中歸一化法和內標法以及相對重量校正因子的計算。
2.要求考生掌握氣相色譜儀的主要部件,柱溫的選擇,載氣及其選擇,檢測器的分類以及選擇。
3.要求考生了解氣相色譜法的一般流程、分類與特點;高分子多孔微球,載體;毛細管氣相色譜法的特點、分類和操作條件;定性分析方法。
八、高效液相色譜法
1.要求考生掌握反相鍵合相色譜法的分離機制、保留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分離條件選擇; 化學鍵合相的性質、特點和種類及使用注意事項;流動相對色譜分離的影響;HPLC 中的速率理論及其對選擇實驗條件的指導作用;定量分析。
2.要求考生熟悉反相離子對色譜法和正相鍵合相色譜法及其分離條件的選擇;高效液相色譜儀的部件;紫外檢測器和熒光檢測器的檢測原理和適用范圍。
3.要求考生了解溶劑強度和選擇性,混合溶劑強度參數的計算和流動相優化方法。
九、色譜聯用分析法
1.要求考生掌握色譜-質譜聯用的主要掃描模式及所提供的信息,全掃描、選擇離子監測、選擇反應監測;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的主要介面:電噴霧和大氣壓化學電離。
2.要求考生熟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的介面技術;全二維氣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高效液相色譜聯用。
3.要求考生了解色譜-質譜聯用分析方法的特點;毛細管電泳-質譜、高效液相色譜-核磁共振波譜聯用及薄層色譜有關的聯用技術。
考試總分:300 分 考試時間:3 小時 考試方式:筆試
H. 天然產物的植物源有效成分
來源於植物界的有效成分主要有黃酮類、生物鹼類、多糖類、揮發油類、醌類、萜類、木脂素類、香豆素類、皂苷類、強心苷類、酚酸類及氨基酸與酶等。現將主要成分簡介如下: 多糖(polysaccharide)又稱多聚糖(polysaccharides),由單糖通過苷鍵連接而成,是聚合度大於10的極性復雜大分子,基本結構單元是葡聚糖,其分子量一般為數萬甚至達數百萬。廣泛分布於動物、植物及微生物中,作為來自高等動植物細胞膜和微生物細胞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構成生命活動的4大基本物質之一。目前已發現的活性多糖有幾百種,按其來源不同,可分為真菌多糖、高等植物多糖、藻類地衣多糖、動物多糖、細菌多糖5大類。
植物多糖結構組成非常復雜,不同種的植物多糖的分子構成及分子量各不相同,植物的不同部位,因功能不同,多糖的種類和功能各不相同,生物活性也不同。多糖的結構與蛋白質一樣也具有一、二、三、四級結構,植物多糖是由許多相同或不同的單糖以α一或β一糖苷鍵所組成的化合物,不同種的植物多糖的分子構成及分子量各不相同。澱粉、纖維素等多糖,大多為無定形化合物,無甜味和還原性,難溶於水;除澱粉、纖維素、果膠以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聚糖,是一般,易溶於水,不溶於乙醇。 揮發油(volatile oils)又稱精油(essential oils),是一類在常溫下能揮發的、可隨水蒸氣蒸餾的、與水不相混的油狀液體的總稱。大多數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能使水具有揮發油的特殊氣味和生物活性,揮發油常存於植物組織表皮的腺毛、油室、油細胞或油管中,大多數成油滴狀態存在。有時揮發油與樹脂共存於樹脂道內(如松莖),少數以甙的形式存在(如冬綠甙、其水解後的產物水楊酸甲酯為冬綠油的主成分)。
揮發油在植物體內的分布有多種多樣。有的全株植物都含有(荊芥、紫蘇);有的則在根(當歸)、根莖(姜)、花(丁香)、果(柑橘)、種子(豆蔻)等部分器官中含量較多。揮發油為多種類型成分的混合物,一種揮發油往往含有幾十種到一、二百種成分,其中以某種或數種成分佔較大的分量。其基本組成為脂肪族、芳香族和萜類化合物。揮發油中存在的萜類主要是單萜和倍半萜,通常它們含量較高,但無香氣,不是揮發油的芳香成分。揮發油易溶於醚、氯仿、石油醚、二硫化碳和脂肪油等有機溶劑中,能完全溶於無水乙醇。 醌類化合物(quinonoids)是植物中一類具有醌式結構的有色物質,在植物界分布較廣泛,高等植物中大約有50多個科100餘屬的植物中含有醌類,集中分布於蓼科、茜草科、豆科、鼠李科、百合科、紫葳科等植物中。天然葯物如大黃、虎杖、何首烏、決明子、丹參、番瀉葉、蘆薈、紫草中的有效成分都是醌類化合物。醌類化合物多數存在於植物的根、皮、葉及心材中,也有存在於莖、種子和果實中。
醌類化合物包括醌類或容易轉化為具有醌類性質的化合物,以及在生物合成方面與醌類有密切聯系的化合物,醌類化合物基本上具有α、β-不飽和酮的結構,當其分子中連有OH、OCH3等助色團時,多顯示黃、紅、紫等顏色。主要分為苯醌、萘醌、菲醌和蒽醌四種類型,在中葯中以蒽醌及其衍生物尤為重要。游離的醌類多具升華性,小分子的苯醌類及苯酮類具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汽蒸餾,可因此進行提取、精製。游離醌類極性較小,一般溶於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氯仿、乙醚、苯等有機溶劑,不溶或難溶於水;與糖結合成苷後極性顯著增大,易溶於甲醇、乙醇中,溶於熱水,但在冷水中溶解度較小,幾乎不溶於乙醚、苯、氯仿等極性較小的有機溶劑中。 木脂素(lignan)又稱木脂體,由兩分子苯丙素衍生物(C6-C3)聚合而成,單體主要是肉桂酸和苯甲酸及其羥甲基衍生物。是一類植物小分子量次生代謝物,在體內大多呈游離狀態,也有與糖結合成甙存在於植物的樹脂狀物質中。木脂素常見於夾竹桃科、爵床科、馬兜鈴科植物中,廣泛分布於植物的根、根狀莖、莖、葉、花、果實、種子以及木質部和樹脂等部位。因為從木質部和樹脂中發現較早,並且分布較多,故而得名木脂素。木脂素類化合物可分為兩大類,即木脂素和新木脂素。木脂素類是指C6-C3單位通過邊鏈的β位碳連接而成的化合物,常見的有芳基萘、二苄基丁內酯、四氫呋喃、二苄基丁烷和聯苯環辛烯等類型。C6-C3單位不通過邊鏈β位碳連接形成的聚合體被歸為新木脂素。
木脂素多數為無色或白色結晶(新木脂素除外),多數無揮發性,少數能升華,如去甲二氫愈創酸。游離木脂素偏親脂性,難溶於水,能溶於苯、氯仿、乙醚、乙醇等。與糖結合成苷者水溶性增大,並易被酶或酸水解。木脂素分子結構中常含醇羥基、酚羥基、甲氧基、亞甲二氧基及內脂環等官能團,具有這些官能團所具有的化學性質。具有酚羥基的木脂素還可溶於鹼性水溶液中。 香豆素類化合物(Coumarins)是鄰羥基桂皮酸的內酯,具有芳香氣味,廣泛分布於高等植物中,尤其以芸香科和傘形科為多,少數發現於動物和微生物中。在植物體內,它們往往以游離狀態或與糖結合成苷的形式存在。香豆素的母核為苯駢α-吡喃酮。該類化合物的母核結構有簡單香豆素類、呋喃香豆素類、吡喃香豆素類三種類型,是生葯中的一類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傘形科、豆科、菊科、芸香科、茄科、瑞香科、蘭科等植物中。
游離的香豆素多數有較好的結晶,且大多有香味。香豆素中分子量小的有揮發性,能隨水蒸汽蒸餾,並能升華。香豆素苷多數無香味和揮發性,也不能升華。游離的香豆素能溶於沸水,難溶於冷水,易溶於甲醇、乙醇、敘情和乙醚;香豆素苷類能溶於水、甲醇和乙醇,而難溶於乙醇等極性小的有機溶劑。 皂苷(saponins)是廣泛存在於植物界的一類特殊的苷類,它的水溶液振搖後可生產持久的肥皂樣的泡沫,因而得名。是由甾體皂苷元或三萜皂苷元與糖或糖醛酸縮合而成的苷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植物界,在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中均有分布,尤以薯蕷科、玄參科、百合科、五加科、豆科、遠志科、桔梗科、石竹科等植物中分布最普遍,含量也較高,例如薯蕷、人參、柴胡、甘草、知母、桔梗等都含有皂苷。此外在海洋生物如海參、海星和動物中亦有發現。按皂苷配基的結構分為兩類:甾族皂苷,多存在於百合科和薯蕷科植物中;三萜皂苷,多存在於五加科和傘形科等植物中。根據水解後生成皂苷元的結構,皂苷可分為三萜皂苷與甾體皂苷兩大類。
皂苷大多為白色或乳白色的無定形粉末,味苦而辛辣,具吸濕性,能刺激粘膜而引起噴嚏,無明顯的熔點。可溶於水,易溶於熱水、熱甲醇、熱乙醇,不溶於乙醚、苯等極性小的有機溶劑。皂苷易溶於水飽和的丁醇或戊醇,因此常從水溶液中用丁醇或戊醇提取,藉以與糖、蛋白質等親水性成分分開。皂苷經酶或酸水解生成皂苷元為結晶狀物質,可溶於丙酮、乙醚、三氯甲烷等有機溶劑。 強心苷類(cardiac glycosides)是指天然界存在的一類對心臟有顯著生理活性的甾體苷類,可用於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節律障礙等心臟疾患,由強心苷元及糖縮合而成,其苷元是甾體衍生物,所連接的糖有多種類型。強心苷的基本結構是由甾醇母核和連在C17位上的不飽和共軛內酯環構成苷元部分,然後通過甾醇母核C3位上的羥基和糖縮而合成。根據苷元部分C17位上連接的不飽和內酯環的類型分為甲型和乙型兩類。甲型,是目前臨床應用的強心苷及植物體中發現的絕大多數強心苷都是屬於這一類型,如洋地黃、毛花洋地黃、毒毛旋花、羊角拗、黃花夾竹桃、夾竹桃、福壽草、側金盞花、北五加皮、鈴蘭、萬年青等所含的強心苷。
強心苷類成分多為無色結晶或無定形粉末,味苦,對黏膜有刺激性。可溶於水、丙酮及醇類等極性溶劑,略溶於醋酸乙酯、含醇三氯甲烷(2∶1或3∶1),幾乎不溶於醚、苯、石油醚等非極性溶劑。它們在極性溶劑中的溶解性,隨分子中糖數目增加而增加。苷元難溶於極性溶劑而易溶於三氯甲烷、醋酸乙酯中。強心苷的苷鍵可被酸、酶水解,分子中具有酯鍵結構的還能被鹼水解。
I. 木脂素SDG真的對乳腺有好處么美國的同學推薦我服用,說是美國那邊醫生會開的,求大神解答,廣告勿擾
首先,木脂素SDG真的對乳腺有好處。
經研究表明,女性的木脂素在自己的乳房的最高水平有乳房健康的最高水平Secoisolariciresinol(SDG)是在高水平的亞麻籽中發現的天然木脂素。研究表明,當這些木脂素是存在於大量的血液和尿液,婦女有許多慢性疾病包括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
亞麻籽和其主要的木脂素SDG具有多種雌激素的代謝和受體的影響。當轉化哺乳動物木酚素通過他們成為被稱為植物雌激素腸道細菌的作用。 這種轉變的影響很容易從研究結果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