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阻01A.01B.01C各代表什麼
01A代表電阻值應為100ⅹ1=100Ω;01B代表電阻值應為100x10=1000Ω(即1KΩ);01C代表電阻值應為00X100=10000Ω(即10KΩ)。
這是貼片電阻上的字母表示方法。01代碼經查表得知為100、代碼字母A經查表得知為10零次方(即為1)。
5%系列貼片電阻用3位字元表示:這種表示方法前兩位數字代表電阻值的有效數字,第3位數字表示在有效數字後面應添加」0」的個數。當電阻小於10Ω時,在代碼中用R表示電阻值小數點的位置,這種表示法通常用有阻值誤差為5%電阻系列中。
(1)物理讀電阻精度為01怎麼讀擴展閱讀
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ohm),簡稱歐,符號是Ω(希臘字母,讀作Omega),1Ω=1V/A。比較大的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兆=百萬,即100萬)。
KΩ(千歐), MΩ(兆歐),他們的換算關系是:兩個電阻並聯式也可表示為
1TΩ=1000GΩ;1GΩ=1000MΩ;1MΩ=1000KΩ;1KΩ=1000Ω(也就是一千進率)
電阻元件的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有關,還與導體長度、橫截面積、材料有關。多數(金屬)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一些半導體卻相反,如玻璃,碳。在溫度一定的情況下,有公式R=ρl/s,其中的ρ就是電阻率,l為材料的長度,單位為m,s為面積,單位為平方米。
2. 高中物理 讀出1歐的電阻 填空的時候寫1 還是1.0 還有別的物理單位讀出來時應該是保留幾位的
分度值是0.1或1之類的時要估讀到下一位
多用電表電阻不估讀
3. 電阻該怎樣讀數
色環電阻? 色環電阻基本單位是歐姆 其阻值從色環標註上讀取
黑0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
連續色環標示有個空格,後面一般為2個色環,第一個色環標示在前面的讀數後面增加幾個0,最後一個色環表示精度一般為金銀二色.
四色電阻:棕、黑、紅、金。這個怎樣讀的?最好有換算公式,
棕(1)、黑(0)、紅(2)、金(± 5%)。
如果黑與紅之間有空格就是10 00 ± 5% 這個電阻是1000歐姆精度± 5%
4. 電阻怎麼讀數
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數字,如下: 棕1 紅2 橙3 黃4 綠5 藍6 紫7 灰8 白9 黑0 ,金、銀表示誤差 色環電阻是應用於各種電子設備的最多的電阻類型,無論怎樣安裝,維修者都能方便的讀出其阻值,便於檢測和更換。但在實踐中發現,有些色環電阻的排列順序不甚分明,往往容易讀錯,在識別時,可運用如下技巧加以判斷: 技巧1: 先找標志誤差的色環,從而排定色環順序。最常用的表示電阻誤差的顏色是:金、銀、棕,尤其是金環和銀環,一般絕少用做電阻色環的第一環,所以在電阻上只要有金環和銀環,就可以基本認定這是色環電阻的最末一環。 技巧2: 棕色環是否是誤差標志的判別。棕色環既常用做誤差環,又常作為有效數字環,且常常在第一環和最末一環中同時出現,使人很難識別誰是第一環。在實踐中,可以按照色環之間的間隔加以判別:比如對於一個五道色環的電阻而言,第五環和第四環之間的間隔比第一環和第二環之間的間隔要寬一些,據此可判定色環的排列順序。 技巧3: 在僅靠色環間距還無法判定色環順序的情況下,還可以利用電阻的生產序列值來加以判別。比如有一個電阻的色環讀序是:棕、黑、黑、黃、棕,其值為:100×104Ω=1MΩ誤差為1%,屬於正常的電阻系列值,若是反順序讀:棕、黃、黑、黑、棕,其值為140×100Ω=140Ω,誤差為1%。顯然按照後一種排序所讀出的電阻值,在電阻的生產系列中是沒有的,故後一種色環順序是不對的。電阻按材料分一般有:碳膜電阻、金屬膜電阻、水泥電阻、線饒電阻等。一般的家庭電器使用碳膜電阻較多,因為它成本低廉。金屬膜電阻精度要高些,使用在要求較高的設備上。水泥電阻和線饒電阻都是能夠承受比較大功率的,線饒電阻的精度也比較高,常用在要求很高的測量儀器上。 小功率碳膜和金屬膜電阻,一般都用色環表示電阻阻值的大小,這也是我們在學習電阻的很重要的一步。電阻阻值的單位是歐姆。下面詳細說明。 色環電阻分為四色環和五色環,先說四色環。顧名思義,就是用四條有顏色的環代表阻值大小。每種顏色代表不同的數字,如下: 棕1 紅2 橙3 黃4 綠5 藍6 紫7 灰8 白9 黑0 金、銀表示誤差 各色環表示意義如下: 第一條色環:阻值的第一位數字; 第二條色環:阻值的第二位數字; 第三條色環:10的冪數; 第四條色環:誤差表示。 例如:電阻色環:棕綠紅金, 第一位:1; 第二位:5;第三位:10的冪為2(即100); 誤差為5%; 即阻值為:15×100=1500歐=1.5千歐=1.5K 還有精確度更高的「五色環」電阻,用五條色環表示電阻的阻值大小,具體如下: 第一條色環:阻值的第一位數字; 第二條色環:阻值的第二位數字; 第三條色環:阻值的第三位數字; 第四條色環:阻值乘數的10的冪數; 第五條色環:誤差(常見是棕色,誤差為1%) 有些五色環電阻兩頭金屬帽上都有色環,遠離相對集中的四道色環的那道色環表示誤差,是第五條色環,與之對應的另一頭金屬帽上的是第一道色環,讀數時從它讀起,之後的第二道、第三道色環是次高位、次次高位,第四道環表示10的多少次方,例如某電阻色環電阻順序為:紅(2)-黑(0)-黑(0)-黑-棕,則它表示該電阻阻值為:200×100Ω。再如棕-黑-黑-紅-棕,表示該電阻阻值為:100×102Ω=10000Ω=10KΩ。可見,四色環電阻誤差為5-10%,五色環常為1%,精度提高。 例如:有電阻:黃紫紅橙棕 ,前三位數字是:472, 第四位表示10的3次方,即1000, 阻值為:472×1000歐=472千歐(即472K)參考資料: http://z..com/question/21938502.html?si=1
5. 物理中的電阻的符號怎麼讀
物理中的電阻的符號怎麼讀
電壓,符號是U,,單位伏特電阻,符號是R,
單位歐姆電流,符號是I,單位安培
6. 電阻單位怎麼讀
導體的電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是歐姆(ohm),簡稱歐,符號是Ω(希臘字母,音譯成拼音讀作 ōu mī ga ),1Ω=1V/A.比較大的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兆=百萬,即100萬).
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基本單位是安培,1安培定義為:在真空中相距為1米的兩根無限長平行直導線,通以相等的恆定電流,當每米導線上所受作用力為2×10^-7N時,各導線上的電流為1安培.換算方法:1A=1000mA 1mA=1000μA 電流產生
1μA=1000nA 1nA=1000pA 1KA=1000A
電壓在國際單位制中的主單位是伏特(V),簡稱伏,用符號V表示.[1]1伏特等於對 電壓表
每1庫侖的電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強電壓常用千伏(KV)為單位,弱小電壓的單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1kV=1000V=10³V 1V=1000mV=10³mV 1mV=1000μv=10³μv.
不過,電源沒有單位.
7. 電阻如何讀數
色環電阻讀數方法
帶有四個色環的其中第一、二環分別代表阻值的前兩位數;第三環代表倍率;第四環代表誤差。快速識別的關鍵在於根據第三環的顏色把阻值確定在某一數量級范圍內,例如是幾點幾K、還是幾十幾K的,再將前兩環讀出的數"代"進去,這樣就可很快讀出數來。
下面介紹掌握此方法的幾個要點:
(1)熟記第一、二環每種顏色所代表的數。可這樣記憶:棕1,紅2,橙3,黃4,綠5,藍6,紫7,灰8,白9,黑0。這樣連起來讀,多復誦幾遍便可記住。
記准記牢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
阻值范圍,這一點是快識的關鍵。具體是:
金色:幾點幾
Ω
黑色:幾十幾
Ω
棕色:幾百幾十
Ω
紅色:幾點幾
kΩ
橙色:幾十幾
kΩ
黃色:幾百幾十
kΩ
綠色:幾點幾
MΩ
藍色:幾十幾
MΩ
從數量級來看,在體上可把它們劃分為三個大的等級,即:金、黑、棕色是歐姆級的;紅橙'、黃色是千歐級的;綠、藍色則是兆歐級的。這樣劃分一下是為了便於記憶。
(3)當第二環是黑色時,第三環顏色所代表的則是整數,即幾,幾十,幾百
kΩ等,這是讀數時的特殊情況,要注意。例如第三環是紅色,則其阻值即是整幾kΩ的。
(4)記住第四環顏色所代表的誤差,即:金色為5%;銀色為10%;無色為20%。
下面舉例說明:
例1當四個色環依次是黃、橙、紅、金色時,因第三環為紅色、阻值范圍是幾點幾kΩ的,按照黃、橙兩色分別代表的數"4"和"3"代入,,則其讀數為43
kΩ。第環是金色表示誤差為5%。
例2當四個色環依次是棕、黑、橙、金色時,因第三環為橙色,第二環又是黑色,阻值應是整幾十kΩ的,按棕色代表的數"1"代入,讀數為10
kΩ。第四環是金色,其誤差為5%。
8. 物理:電阻箱的指針指在兩個數之間怎麼讀
不足半小格的捨去。分度值為「2」或「5」的估讀半小格.01。分度值為「1」的估讀到下一位,十分接近整小格的按整小格讀。如分度值0看分度值(即表明的前後兩個數差值除以它們之間的小格數),161,超過的按半小格估讀。每一位讀數乘以下面的倍數再加起來.1A的電表估讀到0
9. 高二物理多用電表讀數問題 老師說精度為1 0.1 0.01時估讀到下一位,而精確度為2,0.2,0
最小分度為「1」(即分度值是「」1、「0.1」、「0.01」等)的儀器在下一位進行估讀;
最小分度不為「1」」(即分度值是「」2、「0.5」、「0.02」等)的儀器在同一位進行估讀.
最小刻度為0.5,它的指針指在4與4.5之間並且偏右一點,按上面的規則"最小分度不為「1」」(即分度值是「」2、「0.5」、「0.02」等)的儀器在同一位進行估讀"這時候我們讀4.3比較好.0.3也是估計出來的,可理解為按5分法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