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19,20世紀哪么多偉大的科學家
19世紀之前的科學都是在實驗室階段,很多科學理論還沒真正應用到社會生活之中,科學只是科學家的事情,19世紀20世紀的時候,由於戰爭的需要,人們發現科學能極大提高生產效率,提升軍隊作戰水平。所以從事科研的人員也原來越多。通常來說,一項最新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在軍隊中先實踐應用開始的。那兩個世紀的戰爭之多,在人來歷史上是空前規模的,各國為了國家利益,紛紛搞科技軍備競賽。不說那些資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單單是兩次世界大戰,都發生在那個時候。所以就顯得一下子多起來咯。
⑵ 為什麼 19 世紀末世界誕生了如此多傑出的物理學家
科學史領域有一個名詞叫「科學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就是專門描述這種現象的。這個名詞剛出現時特指的是,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人建立古典物理體系替代了陳舊體系。
後來有了所謂的「第二次科學革命」,這主要指的就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引出的現代物理體系。
在技術達到某個臨界點時,基礎科學才會迎來大爆發式的發展。
關鍵技術的出現是基礎科學大爆發的前提。
現在歷史上有兩次影響深遠的科學革命。兩次都是基礎科學的黃金盛世。
先看第一次科學革命。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的時候還是肉眼觀測的,積累了大量的觀測數據。這里還和技術進步無關。
伽利略做出了人類第一台天文望遠鏡。這是人類第一次把鏡頭對準星空!科學史上偉大的技術進步!第一次獲得遠超肉眼極限的觀測數據!伽利略為日心說找到了最重要的觀測數據,並繼續推廣了日心說。
然後第谷、哈雷等人繼續用天文望遠鏡觀測,第谷的學生開普勒根據老師的數據發現了開普勒三定律。
最終,牛頓憑借自己的卓越才智和綜合前人所有的理論、數據發現了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
技術進步——天文望遠鏡;關鍵數據——行星軌道數據。【這是第一次科學革命的前提】
最初望遠鏡的發現沒有任何理論基礎,完全是碰巧發現的。但是伽利略製造出了放大倍數更高的天文望遠鏡,後來諸多科學家又研究了光學理論和望遠鏡的成像規律。幾何光學漸漸形成。這是又是一例典型的技術推動理論。然後在幾何光學的理論基礎上,牛頓製造了人類第一台反射式望遠鏡,也是第一台無色差望遠鏡。這里,理論又推動了技術進一步發展。
(感嘆一句,伽利略和牛頓都是理工雙修的天才吶!)
再看第二次科學革命。
19世紀末物理學大廈已經建得富麗堂皇,僅有兩朵「烏雲」。(第一朵烏雲,主要是指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和以太漂移說相矛盾;第二朵烏雲,主要是指熱學中的能量均分定則在氣體比熱以及勢輻射能譜的理論解釋中得出與實驗不等的結果,其中尤以黑體輻射理論出現的「紫外災難」最為突出。)
第一個打碎19世紀終極物理之夢的人出現了。邁克爾遜-莫雷實驗讓愛因斯坦確認了「光速不變原理」。這就是相對論的第一公理,相對論成立的基礎。後來愛因斯坦又先後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
普朗克也順利用普朗克常數搞定了「紫外災難」。這里,量子化常數第一次出現。
後來,原子光譜被發現是離散的,然後隨著實驗技術的逐步提高,光譜的精細結構、超精細結構被一一發現。
然後量子物理的研究越來越多。再然後,薛定諤和海森堡分別用表述出了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這兩種量子力學的表述形式。至此,量子力學建立。
技術進步——精密實驗工具;重要數據——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光譜結構。【這是第二次科學革命的前提】
邁克爾遜-莫雷實驗除了設計巧妙外最大的難點就是儀器的精密度。所以這個實驗只能出現在19世紀末,而不能出現在18世紀末。光譜結構測量技術也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的。而隨著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光譜結構精細測量出現,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很快形成了,新的物理體系也很快建立起來。這里技術推動了理論。我一直認為,如果這個技術進步提前一百年的話,第二次科學革命也會提前一百年,那麼被我們紀念的就是19世紀初的愛因斯坦們,而非現在的愛因斯坦們。
⑶ 為什麼那麼多的物理學家,晚年都成了宗教的擁躉
網傳大多數物理學家,在晚年全都成了宗教的擁護者,這樣的說法是謠言。大多數物理學家在晚年,依舊在研究物理,並沒有去理會所謂的神學。當然有部分學者,本身就是虔誠的基督信徒,無論怎麼研究物理,自己有多大的成就,都無法改變他們對基督的信仰。其中的代表者就是牛頓。
3、牛頓牛頓的前半生都在研究神學,甚至還研究煉金術。他試著從數學、化學、物理學等多個角度去證實基督的存在,雖然大多數都失敗了,但是他的行為卻奠定了後來的化學和物理。牛頓雕像往往伴隨著四本書,其中大多數內容都是有關神學的。到了晚年就有些不同,他從50歲開始任公職,很少進行神學的研究。也就是說晚年搞神學的說法,跟牛頓的人生是恰好相反的。
⑷ 為什麼這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物理學家
理查德·費曼(Richard)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電動力學專家,納米技術之父,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個性十足,平易近人且喜愛搞怪,是有史以來十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猜你喜歡:
無印良品一度縮水99.8%,松井忠三在1年內只用1招實現逆轉
【創業課堂】權威投資機構評判AI初創企業的17個要素
比創業失敗更可怕的是,什麼都不幹就被幹掉
二十分鍾帶你重讀卡耐基《人性的弱點》
⑸ 為什麼20世紀誕生了那麼多偉大的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
請點採納,謝謝
⑹ 為什麼世界很多的物理學家,化學家,都是外國人,為何中國沒有
這個問題要從多方面去看,歷史的原因去看,現代科學的確是從西方發源的,比我們早了兩三百年,這是西方的時間上優勢,第二就是西方國家基本上抱團,而我們是自力更生,加上他們西方團體的排斥,導致了我們難以有太多的機會學習交流,第三就是環境因素的影響。
並非沒有我們中國人,比如說屠呦呦,比如說顏寧,比如說李愛珍,比如說楊振寧等等,這些人都在國際上面有著巨大知名度的人,而且對科學方面的貢獻其實並不低,並不是說我們的人不行,而是很多方面的影響導致了難以脫穎而出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提高知名度,當然還有一些默默無聞但是相當厲害,在為國家做貢獻的人的存在,這些人也是有能力又不求名利的人。
⑺ 世界頂級理論物理學家,為何十有八九都是猶太人
世界頂級的理論物理學家,十有八九都是猶太人,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多種,例如他們的執著追求以及堅定地信念,還有一個原因是猶太人的智商很高。根據科學的研究與調查,發現人類的智商值一般是處於九十到一百這兩個數值之間,但是卻發現猶太人的智商卻比人類的這個智商值高出平均二十至三十的數值。
綜上,可以了解到猶太人成為世界頂級的理論物理學家的數量之多的緣由。
⑻ 有人說原子彈是算盤打出來的,二十世紀的物理學家有多厲害
在歷史書上我們學到的是在原子彈是二十世紀的產物,而說原子彈是算盤打出來的雖然是言過其實,但是這種說法體現的是20世紀的計算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物理學在核方面的發展。下面將介紹幾位20世紀的物理學家,通過他們的成就展現他們的厲害之處。
在20世紀物理學的飛速發展中,有許許多多的偉大物理學就不進行列舉了。而回到問題中,二十世紀的物理學到底有多厲害,概括來說,把物理學從牛頓的宏觀世紀推進到微觀的高速世界,為人類探索世界的構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些物理學家提出的理論,有時候顛覆了人們的觀念,對於人們認識世界,探索真理而言,有著解開慣性思維的束縛的作用。
⑼ 為什麼歷史上有很多物理學家、數學家同時又是哲學家
哲學解決的永遠是最基本的問題,或者說是最本源的問題,比方說數學中公理的成立原因,因為它們都是自由的(自己作為自己的根據),這類似於馬哲中學習的本體論困問題。
理工科學生,試圖從自然科學的發展的角度解釋這個問題。自然科學的創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哲學,早起的科學家在哲學方面都有相當造詣。
但是隨著文藝復興,兩者開始逐漸分道揚鑣。如果說牛頓還能算一位哲學家的話,到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開始,兩者就基本決裂了,這兩位大家和大多數現代科學家一樣,不懂哲學…作為自然科學六大分支之一的天文學,自然也有一個類似的過程。
⑽ 為何物理學家總是比化學家出名難道物理學家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為何物理學家總是比化學家出名?難道物理學家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人類社會之所以可以達到如今的科技高度,其實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為科學而獻身的這些科學家們。但是很顯然,科學家們也是分領域的。像大家所熟知的牛頓和愛因斯坦都是屬於物理學家的種類。可是為什麼這些物理學家要比化學家,要更加的出名呢?
在科學面前,所有領域的科學家們都是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可是為什麼大家所熟知的這些科學家都是物理學家,而化學家就會顯得有些低調了呢?
不過,人類是不可能會忘記為人類社會所作出貢獻的,這些科學家們的,化學家也好,還是物理學家,他們的努力都不會就這樣消失。但是對於這些科學家們來講,其實自己的名號到底有多麼的響亮,可能也並不是很重要,畢竟,他們所在乎的,也許只有自己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