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一物理 位移公式x=v0t+½at² 是怎麼一步一步推出來的來的
知道怎麼用圖象來求位移么?v-t圖像與x軸圍成的面積,大小等於位移,速度單位是m/s時間是s,位移是m,下面上圖
圖中黃色的區域的面積,就代表了位移的大小
求圖中的那個黃色的區域的面積。可以當作梯形來求,也可以分為兩塊,當作矩形和三角形來求,LZ自己決定,不過那一種演算法求出來都是你要的答案。
其實用vt圖像面積來求位移是一種很實用的方法,可以省很多事。
謝謝
望採納
2. 高中物理位移
位移:就是始末位置(出發位置和終點位置)連線加上方向箭頭(由始指向末),即A—D。此題位移方向為:東南方向。
位移大小:始末位置連線的長度,此題就是AD長,弦長=√2*R。
路程:走過的所有距離之和,此題就是四分之三圓O周長(從A到C的半圓+從A到D的四分之一圓弧)+ 以R為直徑的圓的周長(CO+OA軌跡的長度)=2πR×3/4+2π(1/2)R=(5/2)*πR。
3. 高中物理中的位移是什麼
定義位移:position用位移表示物體(質點)的位置變化。定義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其大小與路徑無關,方向由起點指向終點。它是一個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則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線段叫做位移。它的大小是運動物體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方向是從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只與物體運動的始末位置有關,而與運動的軌跡無關。如果質點在運動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回到原處,那麼,路程不為零而位移則為零。計算公式:ΔX=X2-X1(末位置減初位置) 要注意的是 位移是直線距離,不是路程。在國際單位制(SI)中,位移的主單位為:米。此外還有:厘米、千米等。
4. 高中物理必修一位移到底怎麼運算。講簡單點。
位移定義:由初始點指向末端點的有向線段的長度。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運算就是:從開始的點到最後的點的線段長。如果給出坐標,就是兩個末坐標減去初試坐標。符號表示方向。
5. 高中物理,第三問相對位移要怎麼求
相對位移=皮帶對地位移vt-郵件對地位移(容易算出來=vt/2)=vt/2;t是郵件在皮帶上相對滑動時間。做個示意圖很容易看出來:郵件相對於皮帶向左移動。
6. 高中物理用圖像描述位移和速度,總結st,vt圖像
高中物理位移用x表示。
x-t圖像:斜率表示速度,直線表示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靜止),與縱軸的交點表示時間為0的時候的位移,與橫軸的交點表示位移為0的時候對應的時間,兩直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相遇。
v-t圖像:斜率表示加速度,直線表示勻加速直線運動(水平直線表示勻速直線運動),與縱軸的交點表示時間為0的時候的速度,與橫軸的交點表示速度為0的時候的時間,兩直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速度大小相等但位移不一定相等,面積等於位移的大小。
7. 高中物理。此題位移怎麼算
勻變速運動中,平均速度等於初末速度的平均值
初速度為v0,末速度為-v1
則平均速度為v=(v0-v1)/2
位移為x=vt1=(v0-v1)t1/2
8. 關於高中物理位移的知識
「他告訴了我們速度圖象中,圖上的線(時間圖象上的線)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
「他給了我們一個公式,是求線上某一時刻的速度的公式:V=V0+at(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大家都知道是時間)」
V=V0+at在Vt坐標圖(V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上是斜線,該斜線與t=0和t=t1兩條直線圍成了一個直角梯形。
這個直角梯形的高為t1,一個第為V0,另一個底為V1=V0+at1
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
位移量是這個直角梯形的面積,所以:
S=(V0+V1)*t1/2=(V0+V0+at1)*t1/2=VOt1+1/2at1^2
9. 高中必修一中物理中各種速度和位移的計算方法
先勻加速再勻速,若時間相等,則勻速的位移是勻加速的2倍
勻速:S1=vt
勻加速S2=at^2/2
v=at
S1=at^2
S1:S2=1:2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10. 高中物理求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要怎麼求
高中要求求位移的主要是勻變速問題。
1x=1/2at^2
2x=v^2/2a
3畫圖像,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