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中「g」是什麼
物理中G的含義是:重力。
物理學中:小寫g是指重力加速度(Gravitational acceleration),它是一個常量,大寫G是重力。
初中階段一般g取9.8N/kg 或10N/kg,計算公式為:G=mg。
例如:如果一袋大米的質量為10kg,那麼這袋大米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頓?
∵G=mg
∴G=mg=10kg X 10N/kg=100N
(1)初三物理字母g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本身的自轉,除了兩極以外,地面上其他地點的物體,都隨著地球一起,圍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這就需要有垂直指向地軸的向心力,這個向心力只能由地球對物體的引力來提供。
我們可以把地球對物體的引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一個分力F1,方向指向地軸,大小等於物體繞地軸做近似勻速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另一個分力G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
㈡ 物理裡面G=mg什麼意思,都代表什麼,
G指的是重力。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是因為受到力的作用,這個力是由於地球對它向下的吸引。我們把這種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情況用G表示。
m指的是該物體的質量。
g指的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因為物體所受重力與該物體的質量成正比,所以用g表示,它是一個固定值,約為9.8N/kg。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且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重力的使用只適用於地球表面的物體,重力是萬有引力的一種,該理論由物理學家牛頓於1687年提出。
重心
地球吸引的是物體的每一部分,對於整個物體而言,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物體的重心位置,質量均勻分布的物體(均勻物體),重心的位置只跟物體的形狀有關。
有規則形狀的物體,它的重心就在幾何中心上,例如,均勻細直棒的中心在棒的中點,均勻球體的重心在球心,均勻圓柱的重心在軸線的中點。
不規則物體的重心,可以用懸掛法來確定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如一張唱片,它的重心就在圓心上而不是唱片。
㈢ 初中物理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什麼
G=mg:G代表重力,m質量,g重力加速度;
F=ma:F力(牛頓力),m質量,a加速度;
F=kQq/R^2(此處為R的平方):F庫侖力,k庫侖常量,Q和q為兩個電荷的電荷量,R兩電荷間距離;
F=GMm/R^2:萬有引力公式;
F=qE:電場力=電荷×電場強度;
W=qU:電勢能=電荷×電勢;
v=at:速度=加速度×時間;
s=a*t^2:距離=加速度×時間的平方;
Ep=mgh:Ep重力勢能;
Ek=0.5*m*v^2:Ek動能;
P=Fv:功率=力×速度;
W=Pt=FS:功=功率×時間=力×位移;
㈣ 請問物理上G和g分別表示什麼
物理上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加速度。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計算公式是:G=mg,g為比例系數,重力大小約為9.8N/kg,重力隨著緯度大小改變而改變,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N。
重力加速度通常指地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引力作用在真空中下落的加速度,記為g。為了便於計算,其近似標准值通常取為980厘米/秒的二次方或9.8米/秒的二次方。在月球、其他行星或星體表面附近物體的下落加速度,則分別稱月球重力加速度、某行星或星體重力加速度。
(4)初三物理字母g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最早測定重力加速度的是伽利略。約在1590年,他利用斜面將g的測定改為測定微小加速度a=gsinθ,θ是斜面的傾角。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另一方式是阿脫伍德機。
1784年,G.阿脫伍德將質量同為Μ的重塊用繩連接後,放在光滑的輕質滑車上,再在一個重塊上附加一重量小得多的重塊m。這時,重力拖動大質量物塊,使其產生一微小加速度,測得a後,即可算出g。後人又用擺和2Μ+m各種優良的重力加速度計測定g。
㈤ g是什麼意思
1、G(大寫)、g(小寫),是英文字母和拉丁字母中的第7個字母,在26個字母中,排第七位。在古代腓尼基語及希伯來語的字母表裡,G是描摹駱駝的頭和頸之輪廓的象形字母,其名稱為gimel。
2、G和弦是由5、7、2三音疊置構成的大三和弦,是大調式的Ⅴ級屬和弦,是小調式的Ⅶ級和弦。
3、G-函數:在特殊函數中,Meijer G-函數是廣義超幾何函數的推廣,絕大多數的特殊函數都可以用Meijer G-函數表示出來。
4、g指數是h指數的衍生指數,主要是彌補h指數不能很好反應高被引論文的缺陷提出的,g指數定義為:論文按被引次數排序後相對排前的累積被引至少g2次的最大論文序次g,亦即第(g+1)序次論文對應的累積引文數將小於(g+1)2。
5、G是輻射劑量學中的能量產額,定義為體系中吸收100eV能量所變化(形成或破壞)的分子數。
㈥ 在物理公式G=mg中,小寫字母g表示什麼
這個公式是牛頓第二定律公式F=ma在物體所受重力問題上的運用。式中m是物體的質量,g是重力加速度,G是該物體受到的重力。
通常取重力加速度g≈9.8米/秒²。在要求不高時,可取g=10米/秒²。
㈦ 初三物理液體壓強公式中,g表示什麼
表示重力除以質量,一個物體質量任何時候都一樣,但是重力在每個地區都不一樣,所以g為一個變數,在初中物理的學習中,g一般取10N/kg,但教科書上取的是9.8N/kg,所以通常g為10N/kg或g=9.8N/kg。
㈧ 初三物理力學作圖中,F和N和G分別表示什麼
你好!
F:
表示作用力
G:表示重力
N:表示單位牛頓
打字不易,採納哦!
㈨ G是什麼
G(大寫)、g(小寫),是英文字母和拉丁字母中的第7個字母,在26個字母中,排第七位。
簡介
在英語中,字母 G 的讀音為 /dʒiː/。
在古代腓尼基語及希伯來語的字母表裡,G是描摹駱駝的頭和頸之輪廓的象形字母,其名稱為gimel。
之後,古希臘人借用了該符號,寫作Γ(gamma,伽馬)。
其實字母G與字母C系源於同一腓尼基字母。原拉丁字母表裡本無字母G,含g音和含k音的詞都以字母C為表示。
公元3世紀以後,古羅馬人根據C創造了G,自此C表示k音,G則表示g音。G g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7個字母。字母G是由羅馬人發明的,因為他們感覺到C對於表達音位/k/和/g/來說並不足夠。這時G取代了原來的字母Z來表達發音/g/。就如同發音/k/的發展那樣,/g/也發展成上齶音以及軟齶音的變體。這就是為什麼G在所有羅馬語系的語言和英語中有這么多不同的發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G
㈩ 初中物理中各種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1、質量
m
2、溫度
t
3、速度
v
4、密度
ρ
5、力(重力)
F
6、壓強
P
7、功
W
8、功率
P
一、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力的單位:牛頓(N)。
二、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三、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重力和質量關系:G=mg
m=G/g,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在地球上質量為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為9.8牛。
(10)初三物理字母g代表什麼擴展閱讀:
光學:
一、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二、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側三等大。入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線和法線間夾角是反射角。
1、平面鏡成像特點:虛像,等大,等距離,與鏡面對稱。物體在水中倒影是虛像屬光的反射現象。
2、平面鏡成像實驗不用平面鏡而用玻璃是便於找到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三、光的折射現象和規律:
看到水中筷子、魚的虛像是光的折射現象。凸透鏡對光有會聚光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光線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側三隨大四空大。
四、凸透鏡成像規律:U=f時不成像
U=2f時
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1、u>2f
f<v<2f
倒縮小實,照相機。
2、f<u<2f
v>2f
倒放大實,幻燈機。
3、u<f
放大正虛
放大鏡
五、凸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燭焰中心、凸透鏡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個高度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