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一個魔術師拿了張紙幣放到一個盒子裡面就沒有了,得用所學過的物理現象解釋
摘要 同學稍等 我想想樂️
㈡ 幫忙給出100條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對應的物理知識.
物理常識
牛頓:牛頓三大定律
胡克:胡克定律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許用紐秤實驗證實,並測定了G
伽利略:「擺」的等時性
玻意爾、查理、蓋呂薩克定律
庫侖:庫侖定律
密立根:油滴實驗
法拉第:電場線模型
歐姆:歐姆定律、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奧斯特:電流磁效應
楞次:楞次定律
法拉第:電磁感應,並發明了第一台發電機
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預言電磁波的存在。赫茲實驗證明,並測出了電磁波的速度
牛頓:光的微粒說
惠更斯:光的波動說
托馬斯楊:楊氏雙份干涉
湯姆生:發現電子
盧瑟福:根據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
玻爾:玻爾理論,建立了原子的玻爾模型
貝克勒爾:發現了原子的天然放射現象,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鈾」;居里夫婦發現了「釙」「鐳」
盧瑟福:發現了質子
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
約里奧居里和伊麗芙居里夫婦發現了放射性同位素「正電子」
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和質能方程:E=mc^2
, 跳遠運動員都是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這是為什麼?
答:利用慣性,跳起後身體還要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以增大跳遠的距離,所以運動員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2, 鋸,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一磨,為什麼?
答:鋸,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一磨是為了使它們的齒或刀鋒利而減小受力面積,使用時用同樣的力可增大壓強。
3, 把塑料衣鉤緊貼在光滑的牆壁面上就能用它來掛衣服或書包。這是什麼道理?
答:塑料掛衣鉤緊貼在牆面上時,塑料吸盤與牆壁間的空氣被擠出,大氣壓強把塑料吸盤緊壓在牆壁上。掛衣服或書包後,塑料吸盤與牆壁產生的磨擦力 以平衡衣服或書包的重力,所以能掛住衣服或書包。
4, 為什麼發條擰得緊些,鍾表走的時間長些?
答:發條擰得緊些,它的形變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彈性勢能就多些,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就多些,就能推動鍾表的齒輪做較多的功,使鍾表走的時間長些。
5, 鋼筆吸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是什麼原因?
答:按下彈簧片時,橡皮內的一部分空氣被擠出,放手後因橡皮管要恢復原狀使管內空氣壓強低於管外大氣壓強,墨水被管外大氣壓強壓進水管內。
6, 用高壓鍋煮飯菜比用普通鍋煮飯菜熟得快,為什麼?
答;因為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飯菜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於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飯菜越快熟。
7, 你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會有什麼感覺?這說明什麼問題?
答: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就會感到涼,這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從身體吸收了熱量,使皮膚的溫度降低感到涼。
8, 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為什麼?
答:因為鎢絲受熱產生升華現象,然後鎢的氣體又在燈泡壁上凝華的緣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
9,冬天,人在感覺手冷的時候,可以用搓手的辦法使手變熱,也可以把手插進褲袋裡使手變熱,這兩種辦法各是通過什麼方式使手得到熱量的?
答:搓手通過做功得到熱;手插進褲袋用體溫把手曖熱,這是通過熱傳遞得到熱。
10, 試用分子運動論的知識解釋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答:在任何溫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液體分子中總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體外面去,成為氣體分子,液體變成氣體。
11, 喝開水時,如果感到熱開水燙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氣,這是什麼緣故?
答:這是因為液體蒸發時溫度會降低,也就是說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向水面吹氣,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氣流動,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也就越快,這將就會加快水溫度降,使熱開水不會燙口。
12, 冬天人們從外面進屋後,總喜歡用口對著雙手哈氣,,同時還愛兩手相互摩擦,這是為什麼?
答:冬天室外很冷,人的雙手總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氣溫近於人的體溫,對手哈氣,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氣的熱量;雙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內能,都可以使手變得溫暖。
13, 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後,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為什麼?
答:冬天,眼鏡片在室外是冷的,進入暖和的屋子裡後,屋子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後液化(凝結)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
14, 手分子運動論的理論解釋:在長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層土層都是黑的。
答:因為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的運動,土層變黑就是因為煤分子擴散進去的結果;
15, 安裝照明電路時,如果裝保險絲時擰得不緊,往往容易熔斷。為什麼?
答:如果保險絲擰得不緊,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電阻就會增大,通電時,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部分冰會發熱,時間長了就容易熔斷。
16, 電工檢修電路時,使用有木柄或者柄上套著橡膠套的工具,並且常常站在乾燥的木凳上,為什麼?
答:木柄,橡膠套和乾燥的木凳都是絕緣體,能避免電路中的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即能避免電工觸電。
17, 電爐絲熱得發紅,但跟電爐絲連接的銅導線都不怎麼熱,為什麼?
答:因為銅導線和電爐絲串聯,根據Q=I2Rt,通過的電流是相等的,但銅導線電阻比電爐絲的電阻小得多,所以電爐絲熱得發紅,而銅導線卻不怎麼熱。
18, 保險絲在什麼情況下起作用?它保護了什麼?
答:保險絲串聯在電路中,當電流超過一定值時,保險絲自動熔斷,切斷電源,從而保護用電器和電路。
19, 右圖是一防訊報警器的原理圖,K是觸開關,B是一個漏斗形的竹片圓筒,裡面有個浮子A,試說明它的工作原理。
答:水位上漲超過警 線時,浮子A上升,使控制電路接通,電磁鐵吸下銜鐵,於是報警器指示燈電路接通,燈亮報警。
20, 右圖是溫度自動報警器的原理圖。試說明它的原理。
答:當溫度升高到一定值時,水銀溫度計中水銀面上升到金屬絲處,水銀是導體。因此將電磁鐵電路接通,電磁鐵吸引彈簧片2,使電鈴電路閉合,電鈴響報警,當溫度下降後,水銀面離開金屬絲,電磁鐵電路斷開,彈簧片2回原狀,電鈴電路斷開,電鈴不再發聲。
22,請說出壓力和壓強的區別和聯系。
答: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這是壓力和壓強的區別;由於P=F/S,F可得F=PS,這是它們的聯系。
民諺俗語中的物理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些民諺、俗語,這些民諺、俗語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我們平時如果注意分析、了解一些民諺、俗語,就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深化知識,活化知識,這對培養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幫助的。下面列舉幾例:
1、小小稱砣壓千斤: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如果稱砣的力臂很大,那麼"一兩撥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2、破鏡不能重圓:當分子間的距離較大時(大於幾百埃),分子間的引力很小,幾乎為零,所以破鏡很難重圓。
3、摘不著的是鏡中月 撈不著的是水中花:平面鏡成的像為虛像。
4、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5、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6、"真金不怕火來煉,真理不怕爭辯。" 從金的熔點來看,雖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溫度為800℃左右,由於火焰的溫度小於金的熔點,所以金不能熔化。
7、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大風來臨時,高空中氣溫迅速下降,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相當於許多三棱鏡,月光通過這些"三棱鏡"發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暈,故有 "月暈而風"之說。礎潤即地面反潮,大雨來臨之前,空氣濕度較大,地面溫度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鹽分容易吸附潮濕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預示大雨將至。
8、長嘯一聲,山鳴谷應:人在崇山峻嶺中長嘯一聲,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迴音,經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迴音。
9、但聞其聲,不見其人:波在傳播的過程中,當障礙物的尺寸小於波長時,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一般圍牆的高度為幾米,聲波的波長比圍牆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繞地高牆,使牆外的人聽到;而光波的波長較短(10-6米左右),遠小於高牆尺寸,所以人身上發出的光線不能衍射到牆外,牆外的人就無法看到牆內人。
10、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於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後,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11、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對稱,因此豬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樣",仍然是個豬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12、水火不相容:物質燃燒,必須達到著火點,由於水的比熱大,水與火接觸可大量吸收熱量,至使著火物溫度降低;同時汽化後的水蒸氣包圍在燃燒的物體外面,使得物體不可能和空氣接觸,而沒有了空氣,燃燒就不能進行。
13、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中航行,時間的流逝會比地球上慢得多,在這個"洞中"生活幾天,則地球上已渡過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
14、千里眼,順風耳 :人們利用電磁波傳送聲音和圖像信號,使古代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為現實。並且人類的視野已遠遠超過了"千里"。
15、坐地日行八萬里:由於地球的半徑為6370千米,地球每轉一圈,其表面上的物體"走"的路程約為40003.6千米,約8萬里。這是毛澤東吟出的詩詞,它還科學的揭示了運動和靜止關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16、釜底抽薪:液體沸騰有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如果"抽薪"以後,便能制止液體沸騰。
17、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於分了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牆內的花香就會擴散到牆外。
18、坐井觀天 所見甚少:由於光沿直線傳播,由幾何作圖知識可知,青蛙的視野將很小。
19、如坐針氈: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
20、瑞雪照豐年:由於雪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作物上時,可以很好的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作用。
21、"霜前冷,雪後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驟然變冷(溫度低於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覺。雪熔化時要需吸收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我們有"雪後寒"的感覺。
22、"一滴水可見太陽,一件事可見精神。" 一滴水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透過一滴水可以有太陽的像,小中見大。
23、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24、紙里包不住火紙達到燃點就會燃燒。
25、有麝自然香,何須迎風揚氣體的擴散現象。
26、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後,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
27、"扇子有涼風,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時,加快了空氣的流動,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由於蒸發吸熱,所以人感到涼快。
28、"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水往低處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條客觀規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響由高處流向低處。
生活中的物理小常識
生活小常識(一)
跳高運動員為什麼要助跑?
跳高運動員能騰起越過橫桿,靠的是助跑的慣性力和起跳蹬地的支撐反作用力。由於慣性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前的,而支撐反作用力是垂直(或近似垂直)向上的,所以起跳後的身體重心沿著一個拋物線軌跡運動。這個拋物線軌跡的高度,取決於起跳時騰起初速度和騰起角的大小,也就是說,騰起初速度和騰起角是增加跳高高度的關鍵。一般說來,應該盡可能增大這兩項數值。最大騰起角為90度。然而,由於跳高不是單純的垂直向上運動,越過橫桿還必須有一個向前的力量;再則,還須充分利用水平速度來增大騰起初速度,因此,騰起角應小於90度。至於騰起初速度,則和運動員的素質和技術的熟練程度密切相關。騰起初速度越大,跳得就越高。當騰起角一定時,騰起初速度是起決定作用的。
為什麼可以用吸管「喝」汽水?
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嘴還沒有從管內吸氣時,管內外液面是相平的。這時,管內外液面上的氣體壓強相等;在嘴從管內吸氣時,管內氣體減少,管內液面上的壓強也減少,這時管子內液面上的氣體壓強小於管外作用的液面上的大氣壓。所以,我們說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喝汽水時,首先要將管子插入汽水裡,當嘴吸氣里,管內便有一部分氣體被吸進嘴裡,便造成了管內剩餘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小,且小於管外的大氣壓,因而在管外大氣壓的作用下,汽水便沿管子上升,被吸進嘴裡。
暖水瓶為什麼能保溫?
熱的傳遞方式有三種:熱對流,熱傳導,熱輻射。熱的對流主要發生在液體和氣體之間,熱流上升,冷流下降,通過不斷循環達到動態平衡,熱的傳導發生在熱的導體上,熱從高溫的一端向低溫一端傳導,熱的輻射不需要媒介,它通過輻射的方式向低溫處傳熱。暖水瓶的瓶膽與外殼之間是空氣,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熱傳導降低了許多,瓶膽內部光滑如鏡,降低了輻射,所以暖水瓶能保溫。
熟雞蛋在冷水裡浸一下就容易剝殼?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知道水在這一過程中起什麼作用?在我們所遇到物質中,除少數幾種以外,大多數都有「熱脹冷縮」這樣一種物理特性。但是,各種物質的伸縮程度又各不相同。雞蛋是由於硬的蛋殼和軟的蛋白、蛋黃組成的,它們的伸縮情況也不一樣。在溫度變化不大或溫度變化均勻時,還顯不出什麼,但一到溫度劇烈變化時,蛋白和蛋殼的步調就不一致了,當煮得滾熱的雞蛋驟然浸到冷水裡時,冷水使它的溫度發生很大的變化。蛋殼猛然收縮。蛋白還處在原有溫度沒縮小體積,這時候就有一部分蛋白被蛋殼擠壓進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溫度漸漸降低,也逐漸收縮,由於蛋白、蛋殼和蛋黃的收縮程度不同,這就形成了蛋白與蛋黃的脫離。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蛋殼帶肉一起下來了。
生活小常識(二)
電梯上的特殊感覺
「超重」和「失重」是兩種物理現象,地球上任何事物都受重力的作用。如果有力使物體克服重力作向上加速運動,那麼就會呈現超重現象。如果物體沿著重力作向下加速運動,就會呈現失重現象。
觸電的人是被電"吸"住了嗎
常聽人們有這種說法:觸電時人被電吸住了,抽不開。
實際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我們知道,不論是否存在電流,在一般情況正導線中、電器中的正、負電荷的電量是相等的,對外的靜電作用是相互抵消。即使局部地方偶爾出現少許正、負電荷但不相等,其靜電引力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問題出現了,人手觸電時,為什麼有時不把手抽回來?難道不想抽回來?顯然是被吸住了抽不回來。對這一提問可用電流的生理效應來解釋。
人手觸電時,由於電流的刺激,手會由痙攣到麻痹。即使發出抽回手的指令,無奈手已無法執行這一指令了。調查表明,絕大多數觸電死亡者,都是手的掌心或手指與掌心的同側部位觸電。剛觸電時,手因條件反射而彎曲,而彎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覺地握住了導線。這樣,加長了觸電時間,手很快地痙攣以致麻痹。 這時即使想到應松開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如若觸電時間再長一點,人的中樞神經都已麻痹,此時更不會抽手了。 這些過程都是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的。
如手的背面觸電,對一般的民用電,則不容易導致死亡,有經驗的電工為了判斷用電器是否漏電而手邊又無驗電筆,有時就用食指指甲一面去輕觸用電器外殼。若漏電,則食指將因條件反向而彎曲,彎曲的方向又恰是脫離用電器的方向。這樣,觸電時間很短,不致有危險。當然,電壓很高,這樣作也會發生危險。
家庭節電小常識
照明節電 日光燈具有發光效率高、光線柔和、壽命長、耗電少的特點,一盞14瓦節能日光燈的亮度相當於75瓦白熾燈的亮度,所以用日光燈代替白熾燈可以使耗電量大大降低。在走廊和衛生間可以安裝小功率的日光燈。看電視時,只開1瓦節電日光燈,既節約用電,收看效果又理想。還要做到人走燈滅,消滅「長明燈」。
電視機節電 電視機的最亮狀態比最暗狀態多耗電50~60%;音量開得越大,耗電量也越大。所以看電視時,亮度和音量應調在人感覺最佳的狀態,不要過亮,音量也不要太大。這樣不僅能節電,而且有助於延長電視機的使用壽命。有些電視機只要插上電源插頭,顯像管就預熱,耗電量為6~8瓦。所以電視機關上後,應把插頭從電源插座上拔下來。
電冰箱節電 電冰箱應放置在陰涼通風處,決不能靠近熱源,以保證散熱片很好地散熱。使用時,盡量減少開門次數和時間。電冰箱內的食物不要塞得太滿,食物之間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氣對流。准備食用的冷凍食物,要提前在冷藏室里慢慢融化,這樣可以降低冷藏室溫度,節省電能消耗。
洗衣機節電 洗衣機的耗電量取決於電動機的額定功率和使用時間的長短。電動機的功率是固定的,所以恰當地減少洗滌時間,就能節約用電。洗滌時間的長短,要根據衣物的種類和臟污程度來決定。一般洗滌絲綢等精細衣物的時間可短些,洗滌棉、麻等粗厚織物的時間可稍長些。如果用洗衣機漂洗,可以先把衣物上的肥皂水或洗衣粉泡沫擰干,再進行漂洗,既可以節約用電,也減少了漂清次數,達到節電的目的。
電風扇節電 一般扇葉大的電風扇,電功率就大,消耗的電能也多。同一台電風扇的最快檔與最慢檔的耗電量相差約40%,在快檔上使用1小時的耗電量可在慢檔上使用將近2小時。所以,常用慢速度,可減少電風扇的耗電量。
㈢ 摩爾紋是什麼,所有的鈔票都有嗎
摩爾紋是一種光學現象。從技術的角度講,摩爾紋是兩條線或兩個物體之間以恆定角度和頻率發生干涉的視覺結果。當肉眼無法分辨這兩條線或兩個物體時,只能看到干涉的紋樣,這就產生了摩爾紋。從數學上講,_個頻率接近的等幅正弦波疊加,合成信號的幅度將按照兩個頻率之差變化,這就是差拍原理。當數碼相機、掃描儀等設備的感光元件的空間頻率與影像中條紋的空間頻率接近時,摩爾紋就產生了。
摩爾紋應用最常見是在紙幣的防偽技術中。世界上幾乎所有紙幣都由密密麻麻的交叉線繪制而成,放大紙幣時,紙幣中交叉的網點會不停抖動,產生眾多紋理,這就是摩爾紋。在對紙幣進行掃描、放大、縮小及變形的過程中,網點會隨之擴大或縮小,導致模糊,加大製造假鈔的難度及成本。
紙幣防偽技術
1、水印
水印是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改變紙漿纖維密度的方法而製成的,它在造紙過程中已製作定型,而不是後壓印上去或是用油墨印在紙張表面的,因此,水印圖案都有較強的立體感、層次感和真實感。
鈔紙水印按其在票面的位置分布可分為固定水印和滿版水印;按其透光性可分為多層次水印和白水印。水印圖案可以是人物、動物、建築、風景、花草及數字、字母等。第五套人民幣100元、50元紙幣均採用人物頭像固定水印;第五套人民幣10元、5元、1元紙幣既有固定花卉水印,又有數字圖案的白水印;
水印技術是國際公認的比較有效的防偽措施,在貨幣防偽方面有它獨特的作用。世界各國的鈔票幾乎都使用了這個技術。
2、安全線
安全線是在造紙的過程中採用特殊技術在紙張中嵌入的一條比較薄的金屬或塑料線。近年來,許多國家還在安全線上加進了很多防偽技術,如在安全線上印上縮微文字;
3、彩色纖維和無色熒光纖維
彩色纖維是預先將一些特殊纖維染上紅色、蘭色或其他顏色,在造紙過程中將這些纖維按一定比例加到紙張中,有的是均勻地加在紙張中,有的是加在紙張固定的位置。而無色熒光纖維只有在紫外燈下才能看見。
㈣ 十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是什麼
奔跑的鐵環、智取紙幣、吞雞蛋的瓶子、松果與氣候、空氣的力量 、任性的水流 、固態到液態的轉化、馬德堡半球、色彩傳送帶、油水分離等。
1、奔跑的鐵環。
在本實驗中,我們拉長橡皮筋然後松開下面,由於彈性橡皮筋向上收縮恢復原狀,鐵環與皮筋之間有靜摩擦力,會隨著皮筋一起上升。而我們用手遮擋住逐漸變短的皮筋,從視覺看上去好像是鐵環在自己上升。
2、智取紙幣。
將紙幣用手指快速敲打下來,是運用了慣性的原理。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是會讓物體保持靜止或者迅速直線運動的狀態,抵抗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
在快速抽取時,當紙幣移動的加速度大於摩擦力能提供的最大加速度時,硬幣和瓶子的移動速度相對落後,重力加上慣性,因此就不會移動。
3、吞雞蛋的瓶子。
材料:煮熟的雞蛋一枚,牛奶瓶一個,瓶口比雞蛋小一些,酒精棉球,當然蠟燭也可以。
先點燃酒精棉球,然後放入瓶中,迅速將雞蛋放到瓶子上,看看雞蛋是不是被吸入玻璃瓶中。王顥老師建議父母可以陪著孩子做一做,既動腦又動手。
4、松果與氣候。
松樹為了能更好的傳播它的種子在雨季來臨的時候松果是緊閉的,只有當雨季過去,天氣比較乾燥適合松果中的孢子飛出更遠的距離的時候,它就會打開。通過這個實驗來觀察松果在環境不同的情況下產生的變化。
5、空氣的力量 。
實驗原理:杯子里除了有海綿還充滿著空氣,當杯口朝下進入水中後,水想進入杯子,但是杯子里的體積已經被空氣占滿了,並且杯里的空氣,會有向外的氣壓力量阻止水進入杯子。水無法進入杯子里,海綿接觸不到水,就不會濕啦。
6、任性的水流 。
實驗原理:在第一次加水沒入吸管口時,吸管外水面和吸管內水面因為大氣壓作用高度一樣,保持動態平衡。當我們不斷往塑料瓶中加水,瓶內水面不斷上升,為了保持平衡,吸管內水面也會不斷上升,當上升到吸管拐角處時,由於重力作用,水就能從吸管中流出。
水持續不斷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水往下流過程中導致吸管內壓強減小,當水再次流到第一次加水沒入吸管口平面時,為了保持平衡,外面的水流會被壓進吸管,直到水流流至水平面低於吸管口,氣壓再次平衡時為止。
7、固態到液態的轉化。
將彩色蠟筆排成一排固定在紙板上,用電吹風加熱使其融化,這個辦法來做彩虹瀑布不錯,要是有藝術細胞,可以排得更加有趣,最後做出來就是一件藝術作品。
8、馬德堡半球。
剛開始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它們之間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後來我們用針筒把球中的空氣抽出,球內空氣壓強減小,球外的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所以我們很難拉開它們。
9、色彩傳送帶。
每個杯子內放水,滴加一種色素。顏色順序最好選擇和前後差別較大的。卷紙逐個放入杯中,將所有杯子中液體連接。靜置一段時間,色彩被吸到兩個杯子中間並混合。
還可以在兩個有色素的杯子中間放一個空杯,卷紙把兩側杯子的水吸過來了,並同時把顏色也都吸過來了,真是給色彩搬家了。
10、油水分離。
准備兩個杯子,一杯中放水,滴加色素,選擇和食用油顏色差別大的色素。把油緩緩倒入水中。油比水輕,會浮在上面。充分攪拌,油水顏色變模糊。靜置15分鍾,油水會分離,油輕在上,水重在下。
㈤ 物理現象的實驗原理
硬幣能穩定在紙幣上不是因為其重心剛好在0.1mm的紙上,因為重力紙幣會被略微壓彎,紙幣給硬幣支持力呈面狀分布,壓彎直接將硬幣放在平直的樹立紙幣上,壓彎程度不易控制,硬幣受力不均勻會滑落,若紙幣成卷形放上硬幣再慢慢展開紙幣,可以微調硬幣受力,慢慢控制。實際上如果用力把紙幣拉直,硬幣依舊會掉落,可以試一試
㈥ 什麼叫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是指物質的形態、大小、結構、性質(如高度,速度、溫度、電磁性質)等的改變而沒有新物質生成的現象,是物理變化另一種說法。
換句話說,物理現象是指可直接感知的物理事件或物理過程,而不同於物理本質,物理本質是對同類物理現象共同本質屬性的抽象。
(6)快速抽掉壓著的紙幣是什麼物理現象擴展閱讀
身邊的物理現象
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各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2.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東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同樣接觸面積的情況下,水下降一度能傳遞給肉的熱量遠遠高於空氣。
3.有雪的路面撒些食鹽化的快,這些現象都表明:鹽作為了融雪劑。
4.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些現象都表明:光比聲音傳播快!
5.在加油站,經常會看到「禁止用塑料桶裝汽油」警告語,我們知道用塑料桶裝汽油,在運輸過程中,由於塑料是絕緣體,因此它不能將由於摩擦而產生的電荷傳導出去,電荷累積多了,就容易產生放電現象,從而就會引起汽油燃燒,出現危險事故。
㈦ 簡單物理小實驗及原理
1.穿透土豆的吸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藉助了空氣的力量,通過空氣的作用力將土豆扎穿。我們將吸管的一端用手指堵住,吸管內空氣的唯一出口就是扎入土豆的那一端,吸管內空氣體積在插入土豆的那一瞬間變小,對周圍的壓強將增大。
但這個力不足以大到可以推開手指和吸管壁,只能從相對比較薄弱的土豆中沖出去,所以我們就能夠用吸管將土豆穿透。
2.平衡鳥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平衡鳥之所以會平衡,是因為添加回形針後,重心由鳥身體中部前移到鳥嘴巴,也就是說整隻鳥實際的重心在嘴尖這點的下方。
把鳥嘴巴放在手上,就像一個籃子掛在手指上一樣,鳥就能夠穩穩的被托住。
平衡木運動員,能在平衡木上完美展現各種高難度的體操動作,也是因為運動員能很好掌控自己的重心,所以能夠達到平衡狀態。
3.奔跑的鐵環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在本實驗中,我們拉長橡皮筋然後松開下面,由於彈性橡皮筋向上收縮恢復原狀,鐵環與皮筋之間有靜摩擦力,會隨著皮筋一起上升。
而我們用手遮擋住逐漸變短的皮筋,從視覺看上去好像是鐵環在自己上升。
4.智取紙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將紙幣用手指快速敲打下來,是運用了慣性的原理。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是會讓物體保持靜止或者迅速直線運動的狀態,抵抗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
在快速抽取時,當紙幣移動的加速度大於摩擦力能提供的最大加速度時,硬幣和瓶子的移動速度相對落後,重力加上慣性,因此就不會移動。
5.軌道怪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個力就是重力。由於重力的作用,物體的重心都有向下運動(落下或滾下)的趨勢,讓它的重心不斷降低。
而本實驗中,當兩個操縱桿平行的時候,小球重心與兩木桿平行,所以小球由木桿高處往低處滾動。
當木桿較高處慢慢分開時,小球在木桿開口最大地方,重心比木桿最低處更低。所以小球趨向於向木桿開口更大、重心更低的方向滾動,形成「怪坡」現象。
6.懸空硬幣橋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本次實驗,運用了一個基本力學原理:力矩。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支點轉動的趨向。
硬幣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下一層硬幣的托舉力,而且下一層硬幣最右側邊緣成為該硬幣的支點。當未懸空部分的硬幣力矩小於懸空部分的力矩時,硬幣就會掉下來。
當在該枚硬幣上面繼續疊放一枚硬幣後,增大了未懸空部分的力矩,使得這枚硬幣不會掉落。
以此類推,如果將整個U型結構看成一個整體,懸空部位的硬幣的力矩小於未懸空部位的力矩,所以整個U型結構能有一部分可以懸空而不掉落。
7.紙幣妙扣回形針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輕輕拉動紙幣兩端回形針會滑到一起,但是這個時候回形針還在紙幣上。如果再用力一拉,回形針會克服它夾緊的力。
由於是突然別在一起,回形針的彈力就把3個回形針彈出去,它們就能串在一起了。
生活中你把鑰匙放入鑰匙扣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會有咔嚓一下的彈力。
8.遲鈍的硬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要歸功於牛頓第一定律。牛頓說過,運動中的物體習慣保持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習慣保持靜止狀態——除非有外力施加在它們身上。因此硬幣想做的事情就是「賴著不走」。在這個實驗中卡牌受力瞬間被移開後,硬幣失去了承載物,而此時硬幣幾乎不受力,在慣性作用下「賴在原地」,後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杯中。
9.投石器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我們壓住初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力被存儲到了彎曲的桿子中間,當我們松開手,桿子恢復成直線所產生的力,就會把物體投射出去。
當我們壓住升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皮筋發生變形,變形儲存了能量,這種能量使得皮筋有恢復成原來狀態的趨勢,這種能量稱之為彈性勢能。當我們松開手,皮筋釋放彈性,所產生的力使得物體被投射出去。
10.馬德堡半球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剛開始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它們之間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後來我們用針筒把球中的空氣抽出,球內空氣壓強減小,球外的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所以我們很難拉開它們。
㈧ 剛出土的銅錢怎樣除銹,最好是物理除銹
1、醋泡法。將古錢洗凈,置於一小碟中,倒入許少食用醋,直至浸沒幣身。過24小時後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殘銹,至錢紋清晰後,再用清水洗醋液,擦清陰乾即可,這是一種比較簡單常用的方法,能對付各式浮銹,但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且不少古錢經過醋後表面會出現黃跡,影響美觀。
2、開水浸泡法。有時古錢會被一層浮土所覆蓋,但總是洗不掉。其實,這種所謂浮土實際上是一種土銹。(土和銅銹的混合物,屬鹼性的硬質粘浮物)。對於這種銹,我們可以先將古錢放入一碗中,將溫度在80-90度的開水倒入碗中,直至幣身被浸沒。
過5分鍾後,將錢取出,用小刷子刷清錢紋及幣身,陰乾即可。遇到土銹嚴重的古錢,還可將熱加溫至沸騰使土銹脫落,通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對於清除土銹是很有效的,而且又具有不損壞幣包漿這個大優點。沿質古錢如錢紋模糊不清或銹結成塊,也可採用這種方法分離。
3、干刷法。遇銅銹或鐵銹比較淺浮時,應盡量避免用醋泡等化學手段,而可改用干刷的方法來清晰錢紋。具體方法是:選大號油畫一支,將筆頭上的棕毛剪至離根部僅有0.5-0.7CM時,(務必要使其根部整齊劃一)即可使用。先將待刷古錢置於玻璃板上,固定住,如不平可在下面墊一些布塊,握住油畫筆根部均勻地刷,要注意用力,否則效果不佳,等浮銹被刷後,再用清水洗清即可。
4、加熱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對銹蝕較淺的鐵錢而言。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亞鐵(FEO)的分子結構比較疏鬆,與鐵錢體吸附的牢固程度遠不能與銅錢因此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即可使部分鐵錢銹蝕脫離。
但運用這一方法時,必注意加一個承接器皿(如鍋杯等金屬容器),此外最好加一些清水。二,加熱時間不宜過長,一般旺火加熱三四分鍾後,取出用冷濕毛巾捂住,銹便會自然脫落。三,選擇用加熱法除銹物件,應是鐵質尚好且銹蝕比較浮淺的鐵錢,絕對不能把銹蝕嚴重且錢體已非常脆弱的鐵錢用加熱法除銹,否則本已十分脆弱的錢體會耐不住高溫而支離破碎,粉身碎骨。
5、刀刮法。有的硬綠銹板結成塊狀,把整個錢體都覆蓋住,這種銹看似豎硬,實際與錢體附結得並不牢固,碰到這種情況我們可採用刀刮的方法。工具十分簡易,一把刻章用的刀,對准銹塊底部小心挖鏟即可。
遇大塊銹,一時挖不掉的,可以先把錢放在玻璃平板上,如錢體不平則在下端墊一些布塊,把刀直放在銹塊上,刀尖向下,上面用重物適力敲擊數下,板結銹塊便會互解。但使用此法要注意輕重適當,如果不慎,輕則會把錢颳得遍體鱗傷,重則整個錢體損壞,因此諸君如無把握或對名貴古錢還是慎用此法為妙。
(8)快速抽掉壓著的紙幣是什麼物理現象擴展閱讀
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是專業清洗的一種方法,是從材料表面除去污垢的物理方法。
簡介
物理清洗方式都有一個共同點:高效、無腐蝕、安全、環保,因此對物理清洗的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發達國家中大部分的清洗工程都採用物理清洗方式。
方法介紹
物理清洗的方法:高壓水射流清洗,水氣清洗(空氣攪動)、電脈沖清洗、超聲波清洗、拋丸清洗(塑料球或橡皮球、PIG清洗、機械刮削等。
高壓水射流,是將普通自來水通過高壓泵加壓到數百乃至數千大氣壓力,然後通過特殊的高壓噴嘴(孔徑只有0.3-2毫米),以極高的速度(200-500米/秒)噴出的一股(多股或旋轉)能量高度集中的高壓水射流。
這一股一股的小水流如同小子彈一樣具有巨大的打擊能量,它能夠進行鋼板切割、鑄件清砂、金屬除銹,更能除去管子內壁的鹽、鹼、垢及各種堵塞物。利用這股具有巨大能量的水流進行清洗即為高壓水射流清洗。
主要清洗各類列管式熱交換器、雙效吸收式溴化鋰製冷機、立及卧式冷凝器、空氣預熱器、復水器、除塵器、蒸發器、反應釜、鍋爐、罐體、容器、加熱裝置;各類上下水管道、工業用水管道、輸油管道及兩相流輸送管道、排污管道。
特點
物理清洗,許多情況下採用的是乾式清洗,不存在廢水處理的難題,即使利用永的沖刷噴射作用的高壓沖洗,曲於排放水中-不存在難處理的化學試劑,也是較容易處理的。相比之下,物理清洗對環境的污染,對工人的健康損害都較小,而且物理清洗對清洗物基體沒有腐蝕破壞作用。
不需要任何化學類的清洗劑;不需要停爐、停產清洗,而是在鍋爐正常使用中進行自然清洗;除垢效果達到並超過化學清洗法。
有些「死角」處化學清洗法難以清除的,物理清洗法可以除凈;不使用任何化學清洗劑,鍋爐的金屬表面不會不受到腐蝕性物質的侵蝕,可延長鍋爐的使用壽命;在清洗過程中,無需用大量水來沖洗,沒有任何清洗廢水排放,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清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清洗成本低,除了設備和操作人員以外,幾乎沒有其他成本支出,而設備則可多次連續使用。
應用
主要清洗各類列管式熱交換器、雙效吸收式溴化鋰製冷機、立及卧式冷凝器、空氣預熱器、復水器、除塵器、蒸發器、反應釜、鍋爐、罐體、容器、加熱裝置;各類上下水管道、工業用水管道、輸油管道及兩相流輸送管道、排污管道。
經濟效益
物理清洗法,將給鍋爐清洗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一、減低清洗費用;
二、減少了污水處理費;
三、由於不停產清洗所帶來的增產效益十分可觀;
四、在清洗過程中不斷提高了鍋爐的熱效率,節約了燃料;這一股一股的小水流如同小子彈一樣具有巨大的打擊能量,物理清洗它能夠進行鋼板切割、鑄件清砂、金屬除銹,更能除去管子內壁的鹽、鹼、垢及各種堵塞物。利用這股具有巨大能量的水流進行清洗即為高壓水射流清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物理清洗
㈨ 100條生活或生產現象及對應的物理知識
1.切菜磨刀後切得快:即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2.燒水氣泡上升越來越大:即隨深度減少水的壓強減小。
3.餃子煮熟了會浮到水面:密度變小,體積變大,浮力變大。
4.揉面會疲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剪子把越長件東西越輕松:杠桿原理。
6.磨刀刀變熱:即摩擦生熱。
7.相同火力,壓力鍋可以將水加熱到一百攝氏度以上普通鍋卻不能:水的沸點隨壓強增大而增大。(通常我們所說的水的沸點是指一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
8.用蠟燭不能加熱水,用煤氣卻可以:即加熱功率大於散熱功率時方可加熱。
9.冬季煮湯窗戶會出現白色的霧氣:即熱空氣遇冷玻璃液化為小水滴。
10.煮湯時水不斷變少油卻留了下來:即油的沸點高於水。
11.微波爐加熱雞蛋蛋黃先熟:即微波使內部分子碰撞。
12.晾衣服保持通風:加速蒸發
13.電磁爐可以加熱食物:動磁場產生電場。
14.電飯鍋可以設定各種程序:即功率不同單位時間產生熱量不同。
15.老式電磁爐多必須採用鋁鍋:即電磁的良導體。
16.煤氣泄漏後不要點燈:防止開關閉合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
17.不要用濕手拔插插銷:水(純水除外)是電的良導體。
18.吹肥皂泡五顏六色:光的折射。
19.湖水倒映著美麗的白帆:光的反射。
20.夏天吃雪糕周圍有白煙:液化。
21.熱的湯不能喝水卻能喝:沸點不同。
22.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
23.氫氣球飛上天:浮力大於重力。
24.放二踢腳大地振動:聲音靠波傳播。
25.夏天管子出汗:液化。
26.電線採用銅芯:銅是僅次於銀的電的良導體。
27.電池不會電傷人:電壓每節1.5v遠小於安全電壓36v。
28.針管可以刺入皮膚:木棒卻很難,壓強不同。
29.自行車換帶:增大摩擦力。
30.自行車車燈:摩擦生電。
31.風力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2.磁懸浮列車高速運行:低摩擦力。
33.蹺蹺板:杠桿原理。
34.筷子:杠桿原理。
35.滑冰:減少接觸面積,減小摩擦力。
36.擦汗:毛細現象。
37.魚缸抽水:虹吸現象。
38.指甲刀,鉗子,瓶起子,撬棒:杠桿原理。
39.星星閃爍,筷子「折了」,哈哈鏡,放大鏡,老花鏡,近視鏡:光的折射。
40.鏡面反射,黑板反光,月亮「發光」,雪後天亮,夏雨過後夜間亮者為水暗者為陸:光的反射。
41.急剎車後滑行,急剎車後乘客摔倒,急剎車後人向前沖氫氣球後沖,急剎車後車重滑行遠:慣性。
42.黑夜車燈形成光柱,光沿直線傳播。車燈不形成光柱:光的折射。
43.你在皮膚上擦一點酒精會有感到涼:這是因為酒精蒸發時,從身體吸收了熱量,使皮膚的溫度降低感到涼。
44.跳遠運動員都是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這是因為利用慣性,跳起後身體還要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以增大跳遠的距離,所以運動員先跑一段距離才起跳。
45.鋸,剪刀,斧頭,用過一段時間就要磨一磨:是為了使它們的齒或刀鋒利而減小受力面積,使用時用同樣的力可增大壓強。
46 。把塑料衣鉤緊貼在光滑的牆壁面上就能用它來掛衣服或書包:塑料吸盤與牆壁間的空氣被擠出,大氣壓強把塑料吸盤緊壓在牆壁上。掛衣服或書包後,塑料吸盤與牆壁產生的磨擦力 以平衡衣服或書包的重力,所以能掛住衣服或書包。
47.為什麼發條擰得緊些,鍾表走的時間長些:發條擰得緊些,它的形變就大些,因此具有的彈性勢能就多些,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就多些,就能推動鍾表的齒輪做較多的功,使鍾表走的時間長些。
48.鋼筆吸水時,把筆上的彈簧片按幾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按下彈簧片時,橡皮內的一部分空氣被擠出,放手後因橡皮管要恢復原狀使管內空氣壓強低於管外大氣壓強,墨水被管外大氣壓強壓進水管內。
49. 用高壓鍋煮飯菜比用普通鍋煮飯菜熟得快:水的沸點與壓強有關,壓強增大,沸點升高,煮飯菜時高壓鍋的氣壓比普通鍋內的氣壓高,所以水沸騰時高壓鍋內的溫度高於普通鍋內的溫度,溫度越高,飯菜越快熟。
50.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因為鎢絲受熱產生升華現象,然後鎢的氣體又在燈泡壁上凝華的緣故,所以用久了的白熾燈泡會發黑。
51.冬天,人在感覺手冷的時候,可以用搓手的辦法使手變熱,也可以把手插進褲袋裡使手變熱:搓手通過做功得到熱;手插進褲袋用體溫把手曖熱,這是通過熱傳遞得到熱。
52., 試用分子運動論的知識解釋蒸發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在任何溫度下,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液體分子中總有一些分子的速度大到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體外面去,成為氣體分子,液體變成氣體。
53. 喝開水時,如果感到熱開水燙口,一般都向水面吹氣:液體蒸發時溫度會降低,也就是說液體蒸發有致冷作用。向水面吹氣,可以加快水面上的空氣流動,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得越快,蒸發也就越快,這將就會加快水溫度降,使熱開水不會燙口。
54.冬天人們從外面進屋後,總喜歡用口對著雙手哈氣,,同時還愛兩手相互摩擦:冬天室外很冷,人的雙手總是裸露,而人口呼出的氣溫近於人的體溫,對手哈氣,可使手吸收口中呼出的氣的熱量;雙手互相摩擦,摩擦力做功,增加手的內能,都可以使手變得溫暖。
55.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後,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冬天,眼鏡片在室外是冷的,進入暖和的屋子裡後,屋子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後液化(凝結)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
56.在長期堆放煤的地方,有很厚的一層土層都是黑的:煤是黑色的,煤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的運動,土層變黑就是因為煤分子擴散進去的結果。
57. 安裝照明電路時,如果裝保險絲時擰得不緊,往往容易熔斷:如果保險絲擰得不緊,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電阻就會增大,通電時,保險絲和接線柱的接觸部分冰會發熱,時間長了就容易熔斷。
58.電工檢修電路時,使用有木柄或者柄上套著橡膠套的工具,並且常常站在乾燥的木凳上:木柄,橡膠套和乾燥的木凳都是絕緣體,能避免電路中的電流通過人體流入大地,即能避免電工觸電。
59.電爐絲熱得發紅,但跟電爐絲連接的銅導線都不怎麼熱:銅導線和電爐絲串聯,根據Q=I2Rt,通過的電流是相等的,但銅導線電阻比電爐絲的電阻小得多,所以電爐絲熱得發紅,而銅導線卻不怎麼熱。
60.保險絲在什麼情況下起作用:保險絲串聯在電路中,當電流超過一定值時,保險絲自動熔斷,切斷電源,從而保護用電器和電路。
61.多油的菜湯:由於油層覆蓋在湯面,阻礙了水的蒸發,因而不易冷卻。
62.小小稱砣壓千斤:根據杠桿平衡原理,如果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分之一,則動力就是阻力的幾倍。如果稱砣的力臂很大,那麼"一兩撥千斤"是完全可能的。
63.破鏡不能重圓:當分子間的距離較大時(大於幾百埃),分子間的引力很小,幾乎為零,所以破鏡很難重圓。
64.摘不著的是鏡中月 撈不著的是水中花:平面鏡成的像為虛像。
65.人心齊,泰山移:如果各個分力的方向一致,則合力的大小等於各個分力的大小之和。
66.麻繩提豆腐--提不起來:在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小,則壓強就大。
67.真金不怕火來煉,真理不怕爭辯: 從金的熔點來看,雖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溫度為800℃左右,由於火焰的溫度小於金的熔點,所以金不能熔化。
68.月暈而風,礎潤而雨:大風來臨時,高空中氣溫迅速下降,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相當於許多三棱鏡,月光通過這些"三棱鏡"發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暈,故有 "月暈而風"之說。礎潤即地面反潮,大雨來臨之前,空氣濕度較大,地面溫度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鹽分容易吸附潮濕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預示大雨將至。
69.長嘯一聲,山鳴谷應:人在崇山峻嶺中長嘯一聲,聲音通過多次反射,可以形成洪亮的迴音,經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迴音。
70.但聞其聲,不見其人:波在傳播的過程中,當障礙物的尺寸小於波長時,可以發生明顯的衍射。一般圍牆的高度為幾米,聲波的波長比圍牆的高度要大,所以,它能繞地高牆,使牆外的人聽到;而光波的波長較短(10-6米左右),遠小於高牆尺寸,所以人身上發出的光線不能衍射到牆外,牆外的人就無法看到牆內人。
71.開水不響,響水不開:水沸騰之前,由於對流,水內氣泡一邊上升,一邊上下振動,大部分氣泡在水內壓力下破裂,其破裂聲和振動聲又與容器產生共鳴,所以聲音很大。水沸騰後,上下等溫,氣泡體積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開來,因而響聲比較小。
72.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根據平面鏡成像的規律,平面鏡所成的像大小相等,物像對稱,因此豬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已"一模一樣",仍然是個豬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
73.水火不相容:物質燃燒,必須達到著火點,由於水的比熱大,水與火接觸可大量吸收熱量,至使著火物溫度降低;同時汽化後的水蒸氣包圍在燃燒的物體外面,使得物體不可能和空氣接觸,而沒有了空氣,燃燒就不能進行。
74.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接近光速的宇宙飛船中航行,時間的流逝會比地球上慢得多,在這個"洞中"生活幾天,則地球上已渡過了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幾千年。
75.千里眼,順風耳 :人們利用電磁波傳送聲音和圖像信號,使古代神話中的"千里眼,順風耳"變為現實。並且人類的視野已遠遠超過了"千里"。
76.坐地日行八萬里:由於地球的半徑為6370千米,地球每轉一圈,其表面上的物體"走"的路程約為40003.6千米,約8萬里。這是毛澤東吟出的詩詞,它還科學的揭示了運動和靜止關系--運動是絕對的,靜止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77.釜底抽薪:液體沸騰有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沸點,二是繼續吸熱。如果"抽薪"以後,便能制止液體沸騰。
78.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於分了在不停的做無規則的運動,牆內的花香就會擴散到牆外。
79.坐井觀天 所見甚少:由於光沿直線傳播,由幾何作圖知識可知,青蛙的視野將很小。
80.如坐針氈:由壓強公式可知,當壓力一定時,如果受力面積越小,則壓強越大。人坐在這樣的氈子上就會感覺極不舒服。
81.瑞雪照豐年:由於雪是熱的不良導體,當它覆蓋在農作物上時,可以很好的防止熱傳導和空氣對流,因此能起到保溫作用。
82.霜前冷,雪後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氣溫度驟然變冷(溫度低於0℃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小冰晶,附著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覺。雪熔化時要需吸收熱量,使空氣的溫度降低,所以我們有"雪後寒"的感覺。
83.一滴水可見太陽,一件事可見精神: 一滴水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透過一滴水可以有太陽的像,小中見大。
84.雞蛋碰石頭。:雖然力的大小相同,但每個物體所能承受的壓強一定,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可能被損壞。雞蛋能承受的壓強小,所以雞蛋將破裂。
85.紙里包不住火:紙達到燃點就會燃燒。
86.有麝自然香:何須迎風揚氣體的擴散現象。
87.玉不琢不成器:玉石沒有研磨之前,其表面凸凹不平,光線發生漫反射,玉石研磨以後,其表面平滑,光線發生鏡面反射。
88.扇子有涼風,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時,加快了空氣的流動,使人體表面的汗液蒸發加快,由於蒸發吸熱,所以人感到涼快。
89.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水往低處流是自然界中的一條客觀規律,原因是水受重力影響由高處流向低處。
90.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91.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92.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93.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94.火鏟送煤時: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95.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96.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97.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98.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99.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容易破裂。
100.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