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高一物理個人課題名稱有哪些

高一物理個人課題名稱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28 05:44:38

⑴ 誰能幫我想一個適合高中生研究的物理課題

如果你在搞物理競賽,並且會微積分,你可以嘗試這些課題
一.關於行星運動
1.開普勒三大定律的證明
2.行星運動與時間的關系(提示:用參數角)
二.關於導體
1.自由二次曲面導體的電容與其電荷分布
2.在勻強電場存在下的二次曲面導體的電荷分布
三.關於電阻無窮網路
這里包含一維無窮網路與二維三維無窮網路,不過在解決多維時最好看一下高等數學無窮級數中的傅立葉變換.
四.關於熱學
1.附加壓強與曲面曲率半徑的關系
2.學習一下熵,推出液體飽和蒸汽壓強與溫度的關系
3.學一下概率,推出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定律
五.關於近代物理與光學
1.推出相對論中的洛倫茲變換
2.了解四維矢量,能夠運用它解題
3.研究光學元件,推導出他們的成像公式,特別是阿貝正弦條件
4.了解量子力學,利用泡利不相容原理推出黑體輻射公式
5.學習一下偏微分方程的解法,最好能解決氫原子問題
這些都是我在高一高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這幾個大方向,不過別急於求成,慢慢想辦法,這是鍛煉你的研究能力.
另外附帶,別聽樓上的話,量子力學一點都不簡單,不過稍微知道一下是不錯的.
如果單單說簡單的話可以嘗試數理結合方面的問題,比如說數學上的塞瓦定理你可以既用數學證明,也可以用物理上的質點的定義去證明;又比如說,到三角形三個頂點距離最短的點在哪裡,再物理上你可以嘗試一些物理模型,比如彈簧,或是橡皮繩,用能量最低原理進行證明,這就叫數理結和的方法,你可以嘗試一下.如果說要跟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你可以研究一下自行車賽車上的變速器原理;或者乒乓球的運動,工地上的千斤頂.要說有趣的話,不妨研究一下,教室里日光燈在不同的擺動方向上的周期,然後給出理論上的解釋.

⑵ 適合高中生的物理研究性課題

研究課題最好就是能與實踐相結合,我覺得可以嘗試研究一下電磁感應的應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發電並應用。

⑶ 求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高一)

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
1、估測高壓鍋內的水溫 2、菜刀上的力學知識
3、調查研究:灶具的演變 4、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5、男女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差異 6、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7、調查研究:家用電器的發展帶來的安全問題 8,用慣性離心力"曬"衣服
9 家庭節電 10 水的循環使用
研究性學習實施的一般程序:

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可分三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和表達交流階段。在學習進行的過程中這三個階段並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相互交叉和交互推進的。
1、進入問題情境階段
本階段要求師生共同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一般可以開設講座、組織參觀訪問等。目的在於做好背景知識的鋪墊,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然後經過討論,提出核心問題,誘發學生探究的動機。在些基礎上確定研究范圍或研究題目。
同時,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了解有關研究題目的知識水平,該題目中隱含的爭議性的問題,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組,共同討論和確定具體的研究方案,包括確定合適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獲得的信息、准備調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採取的行動和可能得到的結果。在此過程中,學生要反思所確定的研究問題是否合適,是否需要改變問題。
課題進行可行性分析:
①人力。主要包括課題人員的研究興趣、知識和能力水平、特長、合作夥伴和指導教師等因素。
②財力。主要包括實驗經費、資料收集所需經費、調研經費等。
③物力。包括學校現有的實驗設備和校外能利用的實驗設備、研究的地方和場所、學校的圖書資料和校外圖書資料、網際網路資源以及實驗用葯品等。
④時間。課題研究的時間大致可分為預研究時間、實驗和收集資料的時間、討論交流的時間、撰寫報告的時間和匯報時間。
2、實踐體驗階段
在確定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以後,學生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即觀察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調查研究等方法。
① 所謂觀察研究指的是人們通過感官,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某現象的研究方法。它可以便你與觀察對象直接聯系,可以帶上你的感性認知和感情色彩,多次重復地進行詳細觀察,達到收集資料的可靠性。這是一種非常簡便易行而可靠地獲得資料的一種常用方法。
② 所謂實驗研究法,是針對某一問題,根據一定的理論或假設進行有計劃的實踐,從而得出一定的科學結論的方法。
③顧名思義,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從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一種研究方法。
④調查研究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去了解一些實際情況,藉以發現存在的問題、探索一定規律而採取的研究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①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並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的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發現信息資料間的關聯和趨勢;最後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採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以支持所得結論。②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製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並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的證據,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③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並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及創新精神。
3、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供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採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牆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同時,還應要求學生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向全班發表,或通過指導教師主持的答辯。
學生通過交流、研討與同學們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於和善於申辯。
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教師指導
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也重視教師的指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主體,並注意轉變自己的指導方式。
1、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研究活動時遇到的困難以及他們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教師應成為學生研究信息交匯的樞紐,成為交流的組織者的建議者。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每一個學生在品德、能力、個性方面的發展,給予適時的鼓勵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自信並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教師的指導切忌將學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結論,而是提供信息、啟發思路、補充知識、介紹方法和線索,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和創新。
2、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必須通過多種方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與學生一起開發對實施研究性學習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3、在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
4、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和班級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不同目標和主客觀條件,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進行重點的指導,如著重指導資料收集工作,或指導設計解決總是的方案,或指導學生如何形成結論等等。

附錄4: 研究性學習內容參考
研究性學習沒有統一的教材,而是以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為中心展開。即使學校或班級提出一個研究的主題,從這個主題派生出來的問題也是要靠同學們自己去思考選擇的。凡是你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所有感興趣的未知問題都可以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內容。
比如,有個同學特別愛看動畫片,就在他觀看動畫片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孩子總是挑選外國的動畫片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於是他為自己選定了一個研究性學習的題目"《寶蓮燈》比不過《獅子王》?",副標題是"--中外動畫片比較"。
還有個同學在路上經常遇到外地遊客向自己打聽路線,他認為作為一個旅遊城市應該給來訪的客人提供更多的方便,經過和幾個同學商量,他們選擇了自己研究性學習的方向"公交線路查詢系統研製"。
再如,為了提高同學們愛護水資源的意識,某校設立了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水"。結果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自己的研究內容:"水資源現狀"、"水資源污染"、"水與生命"、"城市居民節水意識與習慣"、"學校中的節水教育"、"節水馬桶的研製"、"主要水源的水質分析"、"水的循環使用"、"海水淡化"等等

⑷ 高中物理研究性課題有哪些

高中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

高一上:

1、牛頓對經典力學的貢獻

2、生活中的物理

3、物體形狀對物體抗壓影響

4、剎車時車輪被抱死的利與弊。

5、研究「放大」作用的實現

6、關於籃球投籃問題的研究

7、關於數學知識在物理上的應用探索

8、人為什麼要有兩隻眼睛和耳朵?

9、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10、諾貝獎中的物理學家的共性

11、高科技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12、汽車中的物理學

13、牛頓的一生

14、物理與現代軍事科技

15、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16、鉛球比賽中拋擲最佳角分析

17、體育運動中的力學

18、關於足球弧線球的研究

19、「整體法」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20、小刀、菜刀、斧頭中的力學知識

21、「圖解法」題型歸類

22、歷史上的中國物理

23、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24、研製水「火箭」

25、自製孔明燈

26、力與生活

27、橋梁的研究

28、汽車加速性能的研究

高一下:

1、「神州號」宇宙飛船的發射回收過程

2、求力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3、「和平號」墜毀始末

4、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5、生活中的能的轉化

6、物理學習中常用的數學知識歸納

7、物體在通過彎道時傾斜的物理原理

8、淺談可再生能源

9、歷史上的中國物理

10、物理問題與模型

11、愛因斯坦的一生

12、自製孔明燈

13、宇航生活

14、太空梭

15、求力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16、男女生對高中物理的學習差異

17、關於籃球投籃問題的研究

18、鉛球比賽中拋擲最佳角分析

19、體育運動中的力學
20、關於足球弧線球的研究

21、關於宇宙形成學說的研究

22、能源的研究

23、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24、太陽能的利用

25、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

26、如何安置軍事偵察衛星?

27、空間彎曲,時間倒流----愛因斯坦相對論

28、黑洞

29、火箭原理與空間探測

30、什麼是質量

高二上:

1、時代呼喚納米科技

2、「圖解法」題型歸類

3、有關超導體的知識

4、物理實驗中基本儀器的正確使用

5、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6、高中物理學習困難調查

7、自製火災報警器

8、樓道燈聲控開關的研製

9、無線電收音機的製作

10、手機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如何減少手機污染?

11、紫外線產生、檢測和預報

12、關於潮汐發電的總結報告

13、節能燈的節能探究

14、研究材料的保溫性能

15、用電解法測定元電荷

16、自來水電阻率的測定

17、估測高壓鍋內的水溫

18、攝影技術(相機自備)

19、靜電對人體及動物機體的效應的研究

20、磁卡和IC卡

21、測定家用電器的電功率

22、對地磁場的分析與討論

23、靜電屏蔽與動電屏蔽的區別

24、唱片、磁帶、磁碟和光碟

25、射線的應用與防護 26、 核能的利用

⑸ 高一物理新課程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選什麼最合理

我想是打點計時器的有關研究,因為高一物理學習離不開運動,而做與運動相關的實驗,打點計時器是用的最多的,探討打點計時器在各個試驗中的應用,應該是很不錯的。同時還能幫助你把運動學的知識整體梳理一遍,應該是很好了。

⑹ 高一物理課題研究

首先祝賀你們的課題選的很新穎!現在我一一回答你的課題要求吧!(有點像是我在做課題)
1.由於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氣圈中分別產生的周期性的運動和變化的而引起的。

2.在農歷每月的初一即朔點時刻處太陽和月球在地球的一側,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會引起「大潮」,在農歷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陽和月亮在地球的兩側,太陽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會引起「大潮」;在月相為上弦和下弦時,即農歷的初八和二十三時,太陽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發生了「小潮」,故農諺中有「初一十五漲大潮,初八二十三到處見海灘」之說。另外在第天也有漲潮發生,由於月球每天在天球上東移13度多,合計為50分鍾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時刻(為1太陰日=24時50分)約推遲50分鍾左右,(下中天也會發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兩次潮水)故每天漲潮的時刻也推遲50分鍾左右。

3.能量轉換:太陽能--勢能--機器動能--電能

4具體地說,潮汐發電就是在海灣或有潮汐的河口建一攔水堤壩,將海灣或河口與海洋隔開構成水庫,再在壩內或壩房安裝水輪發電機組,然後利用潮汐漲落時海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過輪機轉動水輪發電機組發電。 潮汐電站由一條堤形堰閘組成,通常建造於江河的出口等潮汐漲落較大的地方。堰閘上裝設有閘門和渦輪槳葉。只要堰閘內外的水位差超逾3 m,水便通過槳葉,從而推動渦輪機發電。閘門自動適時啟閉,以取得最高的水位差和水壓。這種雙向潮汐電站,無論潮水漲退,都可推動渦輪機發電,只是水漲和水退時,渦輪機槳葉旋轉的方向相反而已。

中國沿海已建成9座小型潮汐電站,1980年建成的江廈潮汐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電站,也是目前世界上較大的一座雙向潮汐電站,其總機容量為3200千瓦,年發電量為1070萬度。

5.有點:清潔無污染這是重中之重,缺點: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水平還有待提高發電的效率這是制約之本! 而且,它建造費用昂貴,影響沿岸的水流和野生動植物,更給魚類和水棲動物造成障礙。

希望你的課題成功!

⑺ 高一關於化學,物理,生物的研究性學習的課題。。。

1、校園植物分類調查 2、某些植物的葯用價值 3、研究人類基因組的意義 4、錦鯉的飼養與觀賞價值 5、對ONA的再認識 7、壁虎尿有毒? 8、調查學校生物種類(植物、動物、真菌) 9、調查環境污染的狀況 10、水螅個體研究 11、當地蛙類資源調查 12、調查當地「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活動的開展情況 13、有關「愛滋病」常識 14、了解轉基因技術 15、煙絲對染色體畸變的影響 16、模擬生態系統實驗 化學研究性學習課題 1、酒精可燃與不可燃的臨界濃度的研究 2、無污染氯氣裝置的研究 3、關於含碘食鹽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無磷洗衣粉為何難以推廣的探研 5、溪美城區生活垃圾處理狀況的調查 6、廚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嗎 7、處處可見的動態平衡 8、用植物色素製取代用酸鹼指示劑及其變色范圍的測試 9、綠色能源離我們多遠 10、有機消毒劑應用的初探 11、化肥對土壤的影響 12、農葯污染的影響 13、部分廢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塵污染的調查 15、南安市工業廢水污染情況 16、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方法 17、農村生活用水調查 18、工廠密集度和生活環境的關系 19、南安東西溪水的調查 20、大氣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21、生活中的化學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廚房裡的化學 25、化妝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

⑻ 適合高一學生研究的課題有哪些

一、語文學科:

1、李白詩歌的月亮情結。

2、古典詩歌中的愛國情懷。

3、古典詩歌中的題材研究。

二、數學學科:

1、函數產生的社會背景。

2、函數概念發展的歷史過程。

3、函數符號的故事。

4、數學家與函數。

三、英語學科:

1、英語詞彙的奧秘。

2、西方國家節日談趣。

3、英語中的動物習語。

四、物理學科:

1、牛頓第一定律物理學史的探究。

2、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

3、力學單位制的發展過程。

4、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現象的分析。

五、化學學科:

1、食品中的添加劑。

2、燃料電池發展前景及利用。

3、酸雨與人體健康。

⑼ 關於物理的,有哪些可以研究的課題

按照大綱的規定,新編高中物理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物理》)設立了「課題研究」項目並列出了大綱給出的課題示例. 在高級中學開展課題研究,是全面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能力的重要環節.這項活動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課題研究主要著眼於這些能力與意識的培養,而不在於某項具體知識的學習. 教師應該對課題研究進行指導,但要避免給出具體的步驟和方法.要鼓勵學生採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見解. 研究課題可以大致分為探索性物理實驗、科技製作、新科技問題的學習報告、社會調查、擴展性學習等幾個不同的類型.課本中給出的只是研究課題的若干示例,教師和學生可以從中選用,也可以提出其他課題.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向學生推薦,不能要求全班學生做同樣的課題. 課題的研究成果可以是小論文、科學報告,也可以是製作的儀器、設備. 課題研究應該以課內課外結合的形式進行.大綱為每個課題劃出了4個課時,教學中必須保證,其中應有兩個課時用於學生間的匯報和交流. 有關課題研究的一些問題說明如下. 1�課題中有一些探索性實驗 以往的學生實驗,除了某些單純的技能訓練性實驗外,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驗證性實驗,即在學過相應的知識之後通過實驗進行驗證,例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另一類則是知識的應用,例如「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這兩類實驗的前提都是認為學生已經掌握所涉及的知識,因此實驗的目的不是探索新的知識.這些實驗對於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沒有很大的作用. 探索性實驗課題是為彌補這些不足而設立的.以「研究彈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質量的關系」為例.教學大綱並不要求學生學習 這個知識點,因此實驗的前提是學生不知道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質量的定量關系.做這個實驗時,學生在測出若干組數據後列表,在坐標紙上描點,作出擬合曲線,用相應的函數表達這條曲線.如果再換其他幾個彈簧做這個實驗,還可以進一步解釋函數式中參數的物理意義…… 按照過去對於驗證性實驗的處理,必須先學習這個知識點,讓學生在實驗前就知道相應曲線的形狀,實驗後假若有的點不在這條曲線上,則要分析出現誤差的原因.但是,在這個研究課題中,學生事先並不知道它的圖象是什麼樣的,只是在看到這些點的分布和走向之後才意識到它也許能用某個二次函數來近似地表示.在這種想法的鼓舞下,有些學生會嘗試作出T2和m的關系曲線,在這之後就會明確地得到周期與小球質量的定量關系. 在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這兩種不同的作法中,實驗內容可能相似,但是按照兩種不同的思路去設計,學生的心理活動不一樣,得到的訓練也不一樣.中學階段並不要求學生掌握彈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質量的關系,但是這個實驗所用的方法卻是科學研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方法,學會這個方法將使學生在今後的工作中受益無窮.大綱安排這個實驗,目的是進行研究方法的教育,而不是為了多學一個知識點.「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研究材料的保溫性能」也是這樣的課題. 2�許多課題沒有惟一正確的答案 實踐中的技術問題大多沒有惟一正確的答案,只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權衡利弊進行評價.我們過去的科學技術教育卻把這樣復雜的事情簡單化了:要麼對,要麼錯,沒有選擇.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脫離實際,思想方法絕對化,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大綱有意識地選取了一些沒有惟一正確答案的課題,目的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估測壓力鍋內水的溫度」可以通過測量限壓閥的質量而知鍋內的壓強,進而查表得知水的溫度;但是也可以把熱敏元件貼在鍋外,其外再加保溫層來直接測得,還可以把熱敏元件直接放入水中;還可能有別的辦法.在這些方案中,熱敏元件的耐高溫問題、直接放入水中時鍋的密封問題,等等,都要研究.不同方案測得的水溫肯定不會完全相同,這就需要討論、評價.這些工作在以往的中學科學教育中從未有過. 過去我們認為科學界沒有定論的內容不應在中學課程中涉及,其實不能一概而論.讓高中學生接觸一些目前還有不同認識的課題,有助於使學生認識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探索的熱情,培養創新精神,避免思維的片面化.例如在「科普報告:從電冰箱到臭氧層」中可以討論造成臭氧層破壞的主要原因到底是氟利昂還是噴氣式飛機;在「科普報告:溫室效應」中可以分析造成氣溫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類的活動還是地球本身的周期性變化這樣兩種學術觀點…… 實驗性課題中有一些技術問題,學生們的處理方法也肯定不會一致.例如在「研究彈簧振子的周期和小球質量的關系」中,由於課堂演示所用振子的周期太小,阻尼太大,不能用來進行這個實驗.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可以選用較軟的彈簧,並去掉滑動軸.但這時如果水平放置就要解決小球的支撐問題,如果豎直放置則應解決彈簧下垂的補償問題.學生可以想出多種辦法,這些辦法各有特點,需要討論和評價. 3�一些課題是跨學科的 氟利昂不是一種單純的化學物質,其中有的成份能夠破壞臭氧層,有的不能.無氟冰箱中製冷劑的化學成份是什麼?它有什麼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製冷的機理是什麼?學生們在「科普報告:從電冰箱到臭氧層」中可以進行討論. 「調查研究:灶具的演變」要求研究柴灶、煤球爐、蜂窩煤爐、液化氣灶、煤氣灶(天然氣灶)、電爐、電磁灶、微波爐的燃燒原理(加熱原理)和效率,比較燃料的燃燒值.「用電解法測定元電荷」要用化學課中學到的知識測量基本物理常量.這些也是跨學科的課題. 大綱列入了這些課題,希望有助於使學生加強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意識和能力. 4�與新科學技術相銜接 怎樣縮小中學物理課程與當代新科技的距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有幾個研究課題打算在這方面進行一些嘗試. 剎車防抱死系統(ABS)是近年來的一項新技術,它在汽車剎車時自動控制摩擦片與輪盤(輪轂)的壓力,使車輪不與地面產生滑動摩擦,這樣司機仍然能夠控制車的運動方向.這種情況下大部分機械能消耗在摩擦片與輪盤的摩擦上.這項技術雖然很新,但是它的物理模型並不復雜,利用高中物理知識可以做些較為深入的研究.「剎車時車輪被抱死的利與弊」就是基於這種考慮設計的. 「科普報告:從電冰箱到臭氧層」、「科普報告:溫室效應」、「科普報告:阿爾法磁譜儀與反物質」等幾個課題也都和科技與環境的最新熱點有關. 5�拉近了物理學與實際問題的距離 我們的中學物理教育一直重視理論知識在技術中和解釋自然現象中的應用,但是仍然存在某些脫離實際的傾向,表現之一是對於物理規律、物理量的認識的絕對化、理想化.實際上,物理學中的實驗定律,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近似規律.例如,教科書一直說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成正比,與接觸面積無關,但是通過「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這個課題就會看到,實際情況與這種說法是有較大偏差的. 改變電流表的分流電阻可以改變它的量程,這是歐姆定律的典型應用.但是,學生設計的原始電路往往考慮不到表頭的保護措施,實際上是不能用的.「把靈敏電流表改裝成多用電表」這個課題可以讓學生體會到理論和實際的差距. 6�一些課題與社會問題密切相關 大綱修訂版在選擇研究課題時注意了科學技術與社會問題的聯系.例如,臭氧層的保護涉及無氟冰箱的推廣,但是無氟冰箱比氟利昂製冷的冰箱成本高,消費者花較多的錢但本人並不直接受益,對這個問題應該採取什麼宣傳策略?許多報導說臭氧層的破壞使得皮膚癌的發病率上升,其實皮膚癌主要是白色人種生的病,黃種人很少有這種病,黑種人更是與它無緣.當今世界上的醫學資料大部分來源於西方國家,國際傳播媒體也基本上由他們控制,事情的嚴重性會不會被誇大了?這裡面是否也有某種形式的種族偏見?研究課題為這類問題的深入討論留出了很大的空間. 氣體燃料比固體燃料更方便,然而使用不當容易引起爆炸和火災,還可能使人中毒.使用氣體燃料是否利大於弊?天然氣比焦爐煤氣貴,但是燃燒值高,實際使用時哪種燃料更經濟?對於不同地區,用電燒飯和用燃氣燒飯哪種燃料更經濟,對環境的影響更小,並且更能符合中國人的烹調習慣?這些都可以在「調查研究:灶具的演變」中討論.過去在物理課中只講物理原理,最多講一講技術應用,但是科學原理的應用及其評價一定涉及社會問題,二者密不可分,我們的學校教育應該為學生做這方面的准備. 7�要用新的標准來評價課題研究 學生對於物理題的習慣反應是「會」與「不會」,物理教師對學生的試卷、作業則總以「對」「錯」來評判.這次大綱推薦的研究課題對於不同學生的區分不是會不會做,也不是做對還是做錯,而是表現在所作研究的不同深度.例如「菜刀上的力學知識」這個課題,要解釋刀刃為什麼能夠切開物體,只用到合力和分力的知識,絕大部分學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但是,還有其他方面的問題:細長的刀和短寬的刀用起來是不一樣的;用刀時刀把的長短也涉及一些力學問題……學生的觀察要有一定的敏銳性才會發現這些問題,如果能夠進行一定的定性與定量的分析,那就更好了.更進一步,如果用刀「剁」骨頭,當刀的前端接觸骨頭時,手會感到刀把向下震,反之則向上震.有那麼一個位置,刀上的這一點剁到物體上時,手感十分輕松.學生能夠發現這一點,已經很不簡單;如果還能自己找些書來讀,學習一點課本上沒有的知識並正確分析了這個現象,那就很了不起了.這樣的研究課題讓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參與,同時又給各種程度學生的發展留出了很大的空間. 針對研究課題的這種特點,對學生所做工作的評價要有新的標准.例如,要考慮是否提出了新的有意義的問題,對課題的分析是否有獨立的見解,所用資料有多少是自己收集的,是否用到了課堂上、課本上沒有講到的知識,對課題是否作了定量的分析……對學生的工作應該給予總體的評價,指出其特點與不足,不能只給一個簡單的分數. 8�教學相長 許多教師看到這些課題時的頭一個反應是:我們自己還不懂,怎麼教學生?這里有一個教育思想轉變的問題.研究課題本來就沒有惟一正確的答案,它的解答會因場合不同、時代不同、要求不同、觀念不同、學生不同而有變化,要讓教師精通所有這些課題本來就是不可能的.教師應該是學生的導師,能對學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給予指導,但是教師不是回答一切問題的網路全書.要相信學生中蘊藏著巨大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教師的任務是把它們開發出來,同時自己也從中汲取營養. 研究課題涉及的物理知識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重點知識、主幹知識,有的課題甚至不是純粹的物理學問題,它們只能說是與物理學相關的.提出這些問題的著眼點是培養學生的某些意識和能力,主要不是為使學生學到某些具體的知識.在帶領學生做課題研究時,這點應該十分明確.

閱讀全文

與高一物理個人課題名稱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