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條件下光線入射到不同介質界面上反射光光強為零(大學物理本科二年級)
線偏振光(p光)以布儒斯特角射入介面,反射為0。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70°,反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為90°-70°=20°。
又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恰好垂直,所以折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為90°-20°=70°,則折射角為90°-70°=20°。
(1)大學物理光的相關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反射光線由入射光線決定,反射角隨入射角的改變而改變,當入射光線逐漸靠攏(遠離)法線時,反射光線也逐漸靠攏(遠離)法線。
2、不管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鏡的作用:一個是成像,另一個是改變光路。
『貳』 物理中光發生全反射的條件
解:根據全反射的原理
在光纖中的光線只有sin入射角
>=
1/n
時才會發生全反射
最長時間
=>
路程最遠
=>
入射角最小
=>
sin入射角=1/n
光纖中的光速v=3*10^8/n
所以行進l長,實際的路線長=l/sin入射角=ln
t=s/v=ln/(3*10^8/n)=ln^2/(3*10^8)秒
『叄』 大學物理:兩列光產生干涉明暗條紋的條件是什麼
首先是能發生干涉,滿足相干條件,滿足空間相乾性和時間相乾性。
其次是光程差符合條件,即明紋為δ=±kλ,暗紋為δ=±(2k+1)λ, k=0,1,2……
『肆』 關於光的可見條件是什麼
在真空是看不見光束,但能看見手電筒發出的光。因為手電筒的燈泡內不是真空的,而且眼睛周圍不是真空的,這樣手電筒的光,就會像太陽在大氣層外是黑色的,而進入大氣層便發光發熱。
『伍』 什麼是光的干涉產生的條件是什麼
光的干涉現象 :
它是指因兩束光波相遇而引起光的強度重新分布的現象。
條件:
兩束光波相遇產生干涉現象的必要條件是:
①頻率相同;
②光矢量(即電場強度矢量E)的振動方向相同;
③在相遇處兩束光的相位差恆定。
為了實現相干光的干涉,還應注意:兩相干光至相遇點的光程差不能太大,以不超過波列長度(即相干長度)為限;兩相干光的振幅不能相差太大,以保證干涉條紋明顯可辨。
(5)大學物理光的相關條件是什麼擴展閱讀
光干涉實驗
在多次爭吵後,牛頓讓科學界接受了這樣的觀點:光是由微粒組成的,而不是一種波。但牛頓也不是永遠正確的。1830年,英國醫生、物理學家托馬斯·楊用實驗來驗證這一觀點。他在百葉窗上開了一個小洞,然後用厚紙片蓋住,再在紙片上戳一個很小的洞。
讓光線透過,並用一面鏡子反射透過的光線。然後他用一個厚約三十分之一英寸的紙片把這束光從中間分成兩束。結果看到了相交的光線和陰影。這說明兩束光線可以像波一樣相互干涉。這個實驗為一個世紀後量子學說的創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陸』 物理。。。關於光的資料
光是一個物理學名詞,其本質是一種處於特定頻段的光子流。光源發出光,是因為光源中電子獲得額外能量。如果能量不足以使其躍遷到更外層的軌道,電子就會進行加速運動,並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
如果躍遷之後剛好填補了所在軌道的空位,從激發態到達穩定態,電子就不動了。否則電子會再次躍遷回之前的軌道,並且以波的形式釋放能量。
光的傳播規律有三:
(1)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已如上述。大地測量也是以此為依據的。
(2)光的獨立傳播規律。兩束光在傳播過程中相遇時互不幹擾,仍按各自途徑繼續傳播,當兩束光會聚同一點時,在該點上的光能量是簡單相加的。
(3)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光傳播途中遇到兩種不同介質的分界面時,一部分反射,一部分折射。反射光線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線遵循折射定律。
光的相關概念:光源
光源
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光源,「正在」這個條件必須具備,光源可以是天然的或人造的。物理學上指能發出一定波長范圍的電磁波(包括可見光與紫外線、紅外線、X射線等不可見光)的物體。光源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熱效應產生的光。太陽光就是很好的例子,因為周圍環境比太陽溫度低,為了達到熱平衡,太陽會一直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直到周圍的溫度和它一樣。
第二類是原子躍遷發光。熒光燈燈管內壁塗抹的熒光物質被電磁波能量激發而產生光。此外霓虹燈的原理也是一樣。原子發光具有獨自的特徵譜線。科學家經常利用這個原理鑒別元素種類。
第三類是物質內部帶電粒子加速運動時所產生的光。譬如,同步加速器工作時發出的同步輻射光,同時攜帶有強大的能量。另外,原子爐(核反應堆)發出的淡藍色微光(切倫科夫輻射)也屬於這種。
『柒』 大學物理:兩列光產生干涉明暗條紋的條件是什麼
首先是能發生干涉,滿足相干條件,滿足空間相乾性和時間相乾性.
其次是光程差符合條件,即明紋為δ=±kλ,暗紋為δ=±(2k+1)λ,k=0,1,2……
『捌』 大學物理光的衍射問題
了解光的色散;了解光的三原色;了解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常識性應用;知道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相關的光現象;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鏡成像特點;了解虛像的概念;知道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知道凸透鏡的焦點、焦距和主光軸;知道凸透鏡的會聚作用和凹透鏡的發散作用;知道凸透鏡成放大、縮小的實像和成虛像的條件;知道照相機、幻燈機、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中考命題熱點:
光的色散說明了什麼;不同顏色物體透光和反射光的特點;紅外線熱效應大、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感光;根據光的反射規律和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利用光的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解釋簡單現象;根據凸透鏡、凹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畫光路;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畫光路圖;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
『玖』 大學物理 光學
一、 現象不同
1、光的干涉是滿足相干條件的光的空間里相互疊加而形成的明暗相間的條紋。
2、光的衍射是光在傳播空間里偏離直線傳播而形成的明暗相間的條紋。
二、產生的條件不同
1、要產生光的干涉,必須滿足相干條件是頻率相同(相差恆定、振動方向相同)。
2、要產生光的衍射,需要滿足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光的波長小或差不多。
三、產生的機理不同
1、干涉是雙縫處發出的兩列波在屏上疊加,當兩列波到達屏上的某點的距離差等於波長的整數倍時,該點是振動加強點,因而出現明條紋;當兩列波到達屏上某點的距離差等於半波長的奇數倍時,該點是振動減弱點,因而出現暗條紋。
2、衍射是從單縫處產生無數多個子波,這些子波到達屏時相互疊加,它們在屏上不同點疊加時,其相互減弱的程度有規律地變輕或變重,在輕微處出現明條紋,在嚴重處出現暗條紋。
四、圖樣不同
1、干涉圖樣是互相平行的且條紋寬度相同,中央和兩側的條紋沒有區別。
2、衍射條紋是平行不等距的,中央明條紋又寬又亮,兩邊條紋寬度變窄,亮度也明顯減弱。
『拾』 大學物理問題 什麼叫全反射必須滿足哪兩個條件
全反射是指光由光密介質(即光在此介質中的折射率大的)射到光疏介質(即光在此介質中折射率小的)的界面時,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質內的現象。要發生全反射現象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入射角大於臨界角。二是,光線必須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
光由光密介質進入光疏介質時,要離開法線折射,如圖所示。當入射角θ增加到某種情形(圖中e射線)時,折射線延表面進行,即折射角為90°,該入射角θ稱為臨界角。若入射角大於臨界角,則無折射,全部光線均反回光密介質(如圖f、g射線),此現象稱為全反射。當光線由光疏介質射到光密介質時,因為光線靠近法線而折射,故這時不會發生全反射。
全反射的應用:光導纖維是全反射現象的重要應用。蜃景的出現,是光在空氣中全反射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