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中總功的計算
物理中在機械效率位置需要計算總功,總功有兩種演算法:一、用有用功加額外功;二、施加力的位置所做的功既包括總功也包括額外功,所以直接計算施加力位置的功就是總功。
Ⅱ 物理1.怎麼計算總功和有用功
滑輪:
1.定滑輪:有用功W=Gh(G是物體重,h是物體上升高度)
總功W=FS(F是拉力,S是拉繩端上升高度)
機械效率=W有用/W總
=Gh/FS
=Gh/Fn (n是繩子段數)
=G/F
2.動滑輪: 有用功W=Gh(G是物體重,h是物體上升高度)
總功W=FS(F是拉力,S是拉繩端上升高度)
機械效率=W有用/W總
=Gh/FS
=Gh/F2h
=G/2F
3.動滑輪,滑輪組: 機械效率=Gh/Gh+G動滑輪h
(前提:忽略摩擦力.)
斜面:
有用功:W=Gh(G是物體重,h是物體上升高度)
總功:W=FL(F是拉力,L是斜面的長度)
機械效率=W有用/W總
=Gh/FL
Ⅲ 物理上的總功怎麼算
人對機械做的功為總功:W=Fs(F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機械隊物體做的功為游泳功:W=Gh(G表示被提升物體的重力,h表示物體在豎直方向上被提升的高度)
Ⅳ 物理力學求總功的公式有哪些
單位換算:
質量: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速度:1m/s=3.6km/h
密度:1g/cm3=1000Kg/m3 1g/cm3=1kg/dm3
電流:1A=1000mA=1000000μA
電阻:1MΩ=1000KΩ=1000000Ω
電功:1kW·h=3.6×1000000J
功率:1Kw=1000w=1000J/s
公式
速度:V=S / t (全程的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密度:ρ=m / v
重量與質量的關系;G=mg (g=9.8N/Kg)
壓強:p =F/S (特例:柱形固體對水平面的壓強:p =ρgh) 液體壓強:p =ρgh (特例:柱形容器中液體對容器底面的壓力:F=G液、壓強p =F/S)
浮力:
(1)F浮=G—F示 (浮力=空氣中的物重一在液體中稱得的視重)
(2) F浮=G排=ρ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懸浮或漂浮時:F浮=G物
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
滑輪組有關的三個關系式:
(1)力的關系:F=G/n (動滑輪及摩擦與繩重不計) F=(G物+G動)/n (不計摩擦與繩重)
(2)距離關系:S=nh (任何條件都適用)
(3)速度關系:V繩=nV物 (任何條件都適用)
機械功的計算公式:W=Fs W=Pt
機械功率的計算公式: P=W/t P=Fv
總功、有用功、額外功的關系式: W總=W有+W額
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
(1)η=W有/W總
(2)η= W有/W總=G物/nF繩 護定篙剮蕻溉戈稅恭粳
(3)η= W有/W總=G物/(G物+ G動)(不計摩擦 與繩重)
物體溫度變化時吸熱、放熱計算公式:Q吸=Cm(t-t0) Q放=Cm(t0-t)
燃料燃燒放熱公式:Q放=qm Q放=qv (天然氣等氣體)
電熱:Q=I^2Rt
電路的基本公式:
(一)串、並聯電路的基本公式:
電路 || 串聯電路 || 並聯電路
電流規律 || I=I1=I2 || I=I1+I2
電壓規律 || U=U1+U2 || U=U1=U2
電阻規律 || R=R1+R2 || 1/R=1/R1+1/R2
電功率規律 || P=P1+P2 || P=P1+P2
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 I1/I2=R2/R1 ||
電壓與電阻的關系 || 略 || U1/U2=R1/R2
電功與電阻的關系 || W1/W2=R1/R2 || W1/W2=R2/R1
電功率與電阻的關系 || P1/P2=R1/R2 || P1/P2=R2/R1
電熱與電阻的關系 || Q1/Q2=R1/R2 || Q1/Q2=R2/R1
(二)對串、並聯電路都適用的公式
(1) 歐姆定律:I=U/R
(2) 電功計算公式:W=UIt W=Pt 純電阻電路:W=I2Rt,W=U2t/R
(3) 電功率計算公式:P=W/t P=UI 純電阻電路:P=I2R P= U2/R
(4) 焦耳定律;Q=I2Rt 在純電阻電路中Q=W,非純電阻電路中W>Q
各種效率:
(1)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η=Q水吸/Q熱輻射×100%=cmΔt/Q熱輻射×100%
(2)電水壺熱效率:η=Q水吸/W電×100%=cmΔt/Pt×100%
(3)水壺的效率:η=Q水吸/Q燃放×100%=cmΔt/qm×100%
(4)熱機的效率:η=W機械功/Q燃放×100%=W機械功/qm×100%
(5)電動機的效率:η=W機械功/電×100%=(UIt-I^2Rt)/UIt×100%
Ⅳ 物理的有用功怎麼算,總功怎麼算啊
提升物體的重力G乘上提升物體上升的高度h
即為有用功
總功使用提升物理所用的拉力F乘上在拉力方向上移動距離s
即為總功
Ⅵ 初中物理關於功的計算公式
Ⅶ 為了計算滑輪組工作中的有用功,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
要有重力的大小,滑輪組的高度。兩個量相乘,就是有用功的量了
Ⅷ 功和功率的基本概念和計算公式。
功的定義:如果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並在力的方向上發生了一段位移,我們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功的計算公式:W=F*S(其中W是功,F是力,S是在力的方向上的距離)
功率的定義:功率是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的計算公式:P=W/S=F*V(其中P是功率,W是功,S是距離,F是力的大小,V是速度)
(8)計算總功需要哪些物理量擴展閱讀:
在一維運動中:
1.如果物體做勻速運動,那麼物體總功為零;
2.如果物體受到的力合力為F,而初運動和末運動的位移方向與F相同,那麼這個物體總功大於零;
3.如果物體受到的力合力為F,而初運動和末運動的位移方向與F相反,那麼這個物體總功小於零;
注意:總功和某力的功是有區別的,不能混淆。
功率測量用於測量電氣設備消耗的功率,廣泛應用於家用電器、照明設備、工業用機器等研究開發或生產線等領域中。
測量功率有4種方法:
(1)二極體檢測功率法;
(2)等效熱功耗檢測法;
(3)真有效值/直流(TRMS/DC)轉換檢測功率法;
(4)對數放大檢測功率法。
Ⅸ 關於有用功和總功的計算方法
1、有用功W有,按使用機械的目的
(1)豎直提升重物時,要克服重力做功,W有=Gh
(2)水平方向勻速推或拉物體時,要克服阻力做功,W有=F阻S
2、總功W總時,按機械運動的原因
(1)已知有用功、額外功時
,W總=W有+W額
(2)已知F和s時,W總=FS
(3)已知機械效率
、有用功
時,W總=W有/機械效率
(4)已知功率和時間時,W總=功率*時間
(9)計算總功需要哪些物理量擴展閱讀:
1、總功與有用功的關系
有用功加額外功是總共做的功,稱為總功。
總功=W有+W額=F拉.n.h=Sh
2、有用功的定義
有用功是指對人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而有用功的定義在不同的情況下,有著不同的解釋。
如在機械中:任何機械本身都受到力的作用,相對運動的零件間又存在摩擦,所以使用任何機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額外功,記作W額外。這時動力所做的總功等於有用功加額外功。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而我們需要的、有價值的功,叫做有用功,記作W有用。
如在電機學中:總電功必須減去各種各樣的損耗,例如銅耗、機械損耗等的額外功。最終才等於有用功。
在熱力學中:在生產過程中熵的減少是由所用的功、操作技能和智慧而獲得的。當出入過程的物料量和能量必然平衡時,就不存在對功的這種要求。功只是用來補充能量平衡中易轉化成熱的那部分能量的一種形式。
在可逆過程中,有用功是絕對溫度T0時,使液體或物體從現有狀態變化達到與環境平衡可以從中抽取的功的最大數量。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有用功
網路-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