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雜訊、振動、輻射、粉塵、物理性損傷、高空、高壓電、異常氣象條件(氣溫、氣流、氣壓)。
B. 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物理因素: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
職業危害因素,生產環境中影響人體健康的各種有害因素的統稱。可分三類:
1、生產過程有關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不良的氣象條件(高溫、高濕、低溫等)、異常的氣壓(高氣壓、低氣壓)、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紫外線、紅外線、放射線)、雜訊、振動等;化學因素,如工業毒物、粉塵等;生物因素,如某些寄生蟲、微生物等。
2、勞動過程中產生的因素。如勞動組織和制度不合理,精神緊張,勞動強度過大、頻度過密等。
3、生產環境中固有的因素。如自然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廠房建築不合理等。
(2)高溫屬於什麼物理危害擴展閱讀
生產環境因素
1、化學因素:在生產中接觸到的原料、中間產品、成品和生產過程中的廢氣、廢水、廢渣等可對健康產生危害的活性因素。凡少量攝入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稱為毒物。毒物以粉塵、煙塵、霧、蒸汽或氣體的形態散布於空氣中。
(1)有毒物質:如鉛、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機磷農葯等。
(2)生產性粉塵:如矽塵、石棉塵、煤塵、水泥塵、有機粉塵等。
2、物理因素:是生產環境的構成要素。
(1)異常氣象條件:如高溫、低溫、高濕等。
(2)異常氣壓:如高氣壓、低氣壓等。
(3)雜訊、振動、超聲波、次聲等。
(4)非電離輻射:如可見光、紫外線、紅外線、射頻輻射、微波、激光等。
(5)電離輻射:如X-射線、γ射線等。
3、生物因素:生產原料和作業環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如炭疽桿菌、真菌孢子、布氏桿菌、森林腦炎病毒及蔗渣上的黴菌等;醫務工作者接觸的傳染性病源,如SARS病毒。
C. 高溫職業病有哪幾種啊
1、熱射病:由於體內產熱和受熱超過散熱,引起體內蓄熱,導致體溫調節功能發生障礙。是中暑最嚴重的一種,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狀為:急驟高熱,肛溫常在41℃以上,皮膚乾燥,熱而無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重症患者可有肝腎功能異常等。
2、熱痙攣:是由於水和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所致。
臨床表現特徵為:明顯的肌痙攣使有收縮痛,痙攣呈對稱性,輕者不影響工作,重者痙攣甚劇,患者神志清醒,體溫正常。
3、熱衰竭:是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而導致發病。
主要臨床表現為:先有頭昏、頭痛、心悸、惡心、嘔吐、出汗,繼而昏厥,血壓短暫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環衰竭,體溫多不高。
(3)高溫屬於什麼物理危害擴展閱讀:
高溫作業保護措施:
1、改善工作條件,配備防護設施、設備。
水隔熱: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環水爐門,瀑布水幕等。
使用隔熱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爐渣、草灰、泡沫磚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廠及中小型企業,以採取此方法為最佳。
採用自然通風:如天窗、開敞式廠房,還可以在屋頂上裝風帽。
機械式通風:如風扇、崗位送風,安裝空調設備。
2、加強個人防護
高溫作業個人防護用品:應採用結實、耐熱,透氣性好的織物製作工作服,並根據不同作業的需求,供給工作帽、防護眼鏡、面罩等。如高爐作業工種,須佩帶隔熱面罩和穿著隔熱,通風性能良好的防熱服。
3、加強衛生保健和健康監護
從預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溫作業人員的就業前和入暑前體檢,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高溫禁忌症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作業,應給予適當的防治處理。
D. 物理性危害與化學性、生物性的區別
物理性危害與化學性、生物性的區別
物理性危害指高溫、低溫、高濕、高氣壓、低氣壓、雜訊、振動、電磁輻射、放射性輻射等物理因素對人員、設施和環境造成的危害。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過物理性質的危害,比如粉塵的污染,是粉塵阻塞了肺,雜訊污染,則是大分貝對耳膜造成的傷害,如此的等等,化學傷害就主要是化學腐蝕,生物性的則是通過生物對生物的破壞,例如病毒,細菌等
E. 高溫作業環境是屬於那種危害什麼性
一、高溫作業定義:
高溫作業是指作業人員處在具有生產性熱源的作業場所,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的氣溫時,該作業點的氣溫高於室外氣溫2度或2度以上的作業。
二、高溫的危害
高溫作業人員受環境熱負荷的影響,作業能力隨溫度的上升而明顯下降。據有關研究資料顯示,環境溫度達到28℃時,人的反映速度、運算能力等功能都顯著下降;35℃時僅為一般情況下的70%,而極重體力勞動作業能力,在30℃時只有正常情況下的50%-70%。
作業人員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下除了會引起職業中暑外,還將導致人體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泌尿、消化系統等生理功能的改變。其影響主要表現為體溫調節功能失調、血壓下降、水鹽代謝紊亂、心肌損傷、腎臟功能下降。
F. 高溫作業危害屬於什麼性危害因素
在高氣溫或同時存在高濕度或熱輻射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進行的勞動,通稱為高溫作業。
高溫作業按其氣象條件的特點可分為三個基本類型。
G. 物理性危害、化學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分別指什麼
物理性危害更多的是通過物理性質的危害,比如粉塵的污染,是粉塵阻塞了肺,雜訊污染,則是大分貝對耳膜造成的傷害,如此的等等,化學傷害就主要是化學腐蝕,生物性的則是通過生物對生物的破壞,例如病毒,細菌等
H. 什麼是物理傷害,化學傷害
物理傷害是指攻擊力減去敵人護甲爆出的紅色的數值 不是樓上說的真實傷害 真實傷害是野刀對野怪 VN第三下等白色傷害數值
化學傷害主要指環境污染物、天然動植物毒素、食品供應鏈過程產生的污染和人為使用的非法物質等。環境污染物包括無機污染物(如鉛、砷、汞、鎘等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如二英、多環芳烴等);天然動植物毒素如河豚魚毒素、毒蕈毒素、鮮黃花菜中的秋水仙鹼、木薯中的亞麻仁苦甙等等;食品供應鏈過程產生的污染包括農葯、獸葯的使用,不良生產工藝產生的有害物質(如多環芳烴、亞硝酸鹽)以及容器和包裝材料帶入的污染等;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如三聚氰胺、化工染料、工業鹽、甲醛等。
I. 高溫,低溫屬於物理性有害因素嗎
■食物的生物性污染物 1.微生物:寄生沖;昆蟲;病毒後果■ 降低食品質量;使食品腐敗變質; ■ 引起食源性疾病 食物中毒;人畜共患傳染病; ■ 慢性危害 致癌;致畸 2.食物中天然存在的毒素; 動物 海豚魚,毒貝; 植物 鮮黃花菜;木薯;四季豆;生。
J. 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屬於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物理性有害因素有
1、雜訊
2、高溫
3、低氣壓
4、高氣壓
5、高原低氧
6、振動
7、激光
8、低溫
9、微波
10、紫外線
11、紅外線
12、工頻電磁場
13、高頻電磁場
14、超高頻電磁場
職業病危害因素可以分為很多種,主要包括:粉塵因素、化學因素(如有機溶劑類毒物,鉛、錳等金屬毒物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各種放射性物質)、生物因素(如炭疽桿菌、森林腦炎病毒等)和其他因素(金屬煙、井下不良作業條件等)。
(10)高溫屬於什麼物理危害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二條規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加速及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廣泛使用,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接觸的職業危害更加多樣、復雜,職業暴露人群日益擴大,職業病新發病例呈明顯上升趨勢。
1998年~2017年,我國共報告職業病病例380449例。自2010年以來,我國職業病報告病例數持續高位波動,2016年全國職業病報告病例數首次超過3萬,每年因職業病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
在新的職業危害因素不斷出現的背景下,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安全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四部門聯合發布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將職業病分為10大類13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