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師一附中高中部是不是有一個姓戴的數學老師,剛剛教完高三物理競賽教練馬志祥課上的怎麼樣
是的,剛教完這一屆國際部的幾個班,叫戴炎陶。 競賽教練的課上的都還可以。。
Ⅱ 天才少年智商 260 棄學從佛 他父親是華師一附中物理老師 他叫柳什麼
我們華師一的柳智宇。國際數學競賽金牌,滿分! 他是全國名校華師一附中走出的「數學天才」,曾以滿分摘得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高中畢業後,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前,他成功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他是少女作家蔣方舟公開宣稱的「夢中情人」,大學畢業後,他來到北京西山腳下的龍泉寺,成為一名修行居士。 他是我們華師一的榮耀!
Ⅲ 14年前,中國奧數少年擊敗德國天才;14年後,為何卻選擇潛心修佛
在中國,曾有這樣一位名叫柳智宇的奧數少年;在德國,曾有這樣一位名叫舒爾茨的數學天才。兩個頂著天才光環的人在2006年在第32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循環賽上相遇。最終結果是柳智宇在奧數賽決賽中以滿分成績擊敗了德國天才舒爾茨,英勇奪得金牌!如今14年過去了,這兩數學天才有著非常不同的人生:一人成就非凡,一人潛心修佛。
德國天才舒爾茨
德國,一個誕生過很多超級數學天才的國家,我們熟知的希爾伯特、高斯、黎曼等都來自德國。我們的舒爾茨,就出生於德國的德累斯頓。舒爾茨的父親和母親分別是一位物理學家和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他還有一位姐姐,在化學方面很有天賦,並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舒爾茨可以得到更好的啟蒙和更優質的學習氛圍,並且他從小數學天賦就很高,在小學時就表現出了智力超群的一面。
或許我們會想,如果柳智宇繼續在數學上發展,或許也會取得和舒爾茨差不多的非凡的成就,又或許兩人還會在比賽上再次對壘。不過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選擇,也許柳智宇並不想要成為一位有名的數學家,他的夢想可能是能夠在一個純真和自由的世界中探索生命的真諦。
人們實在是好奇為何前途一片光明的北大數學天才少年選擇出家做和尚。各路探訪者紛紛前來一探究竟,而柳智宇並沒有選擇見任何外人,也沒有吐露緣由。一年又一年,花開花又落,而他的個人情況依舊被龍泉寺保密。因而我們也不得而知柳智宇在龍泉寺里的生活是怎樣的。
兩個數學天才的不同選擇和不同追求造就如此不同人生!
Ⅳ 10年過去了,不顧父母哭求,出家當和尚的北大數學天才,如今怎樣
「在來到北大之前,我已經成功地忘掉自己的夢想。電視劇里,像我這種痴心妄想的人,最多隻能活兩集,我已經相當幸運!」
這是北京大學宣布片里開頭的旁白,可見能考上北大的人是多麼的不容易,也是多麼的幸運。
北大把自己比喻成梯子,一把幫助莘莘學子實現夢想——「摘星星」的梯子,而更多的孩子把北大當成了改變命運的搖籃。
並且於2017年底,在母親的資助下,他考取了三級心理咨詢師執照,希望下山後開通一項「佛繫心理咨詢」,可以拯救世人的靈魂。
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的權力,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無論柳智宇因何又下山,小米醬認為「迷途知返,亦是豪傑」,希望他在世間找到安放靈魂的好去處!
Ⅳ 華師一附中2012屆有哪些物理老師 有沒有一個叫張含的
沒有,只有一個叫周晗的女老師
Ⅵ 授教固有方 桃李滿天下 什麼意思
五年磨一劍,砥礪自生輝。紮根火熱的光谷教育沃土,乘上名校一體發展的快車道,順應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需求,建校五年的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光谷分校(以下簡稱華一光谷分校)迅速崛起,該校辦學捷報頻傳,實現了從「質量立校」到「特色興校」的跨越,美名遠揚。
華一光谷分校校長甘祥生表示,該校秉持華中師大一附中「塑造學生強健身心,涵養學生卓越品格,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辦學理念,12年一貫制培養學生,集小學、初中、高中的優質教育於一體,著眼於辦未來需要的教育。
華一系首個省內高中分校
高分落榜考生成功逆襲
華中師大一附中光谷分校高中部是華師一附中共建的首個省內高中分校,和現在的小學部、初中部在一個校區,學校合並為十二年一貫制民辦學校(含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層次),距華師一附中總校僅半小時左右車程。
「雖然中考失利,但現在我感覺很幸運!」原來,華一光谷高一(二)班的楊同學,中考477分,雖然與報考的華師一附中失之交臂,但他慶幸有華一光谷「保駕」,進入華一系成長通道。在上學期期末由武漢市組織的全市統一命題、統一閱卷的聯考中,他獲得區物理類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楊同學說,他的班主任是曾在華師一附中工作30餘年的中學高級物理老師王廣文,王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帶班的方式也是充分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把方法教給我們」。楊同學舉例說,在物理學習上,自己經常會提出一些並不成熟的想法,但王老師都非常仔細地傾聽,耐心解答。而一次上課時他發燒了,王老師也第一時間發現,送他去校醫務室觀察。
華一光谷分校高中部校長柯志清介紹,從兩年來該校高中部招生情況看,學校開設的「華創班」以沖刺「985」高校為培養目標,生源主要來自兩類:一是「華一系」初中優質生源;另一類則是沖刺華師一附中、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武漢外校、武漢二中、武鋼三中、武漢三中等名高調檔的學生,四月調考分數在430分以上。
據悉,該校今年新學期招240名學生(招生代碼180,咨詢電話027-87707365),根據新高考要求盡量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與華師一附中本部同進度、同標高,並進行同步同卷考試。此外,該校高中部設有藝術特長班,鼓勵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報考,進校後根據實際情況,可量身定製培養方案
與總校教學教研同進度
華師一附中教師挑大樑
學校一路高歌猛進,高中部師資建設、學生培養能跟上嗎?校長甘祥生表示,名校辦分校不是簡單冠名,而是真正原汁原味地按照學校的理念和模式辦學,並且在文化和隊伍建設中通過時間來沉澱。
據悉,該校師資力量雄厚,其中骨幹教師為華師一附中總校老師,比如今年高一新學期老師中,就有目前帶高三年級的語文老師周玉蓉、高分班班主任物理老師潘陽凱、擁有化學奧賽輔導經驗的張正華老師、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的生物老師杜玉婷、高三生物老師朱為娜,「華師一附中老師,主要負責把握學科進度、難度。」
另外該校還有在華師一附中輪崗1-3年的儲備老師,和來自全國知名高中具有豐富經驗的引進老師。如曾在湖北省孝感高級中學任教多年,並且教學成果顯著的數學老師幸芹,在入職該校後,又在華師一附中任教三年,現已返回華一光谷高中部任數學教師。
據悉,該校所有教師與華師一附中一體化教學教研,階段性同卷同測。每學期總校各學科名師會不斷來華一光谷高中部聽課交流教研,該校教師也會前往總校聽課學習,促使教師水平整體提升。目前,高中部所有教師均為211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學歷佔比近70%,有博士2名。
「面對新高考,我們會在充分尊重學生的意願、充分符合學生的興趣、特別契合高考實際需求上,充分滿足學生的選科需求。」高中部校長柯志清介紹。據悉,目前該校高中部成績已經嶄露頭角——2019級參加湖北省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合格率100%,多次參加市重點高中聯考,一本率穩居前列;2020級武漢市期末聯考中該校學子獲得區物理類總分第一名,歷史類總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一本率達到省重點中學水平。
新高考小班化分層教學
推動學生全面個性發展
「以前在初中,老師很難關注到我,沒想到進入高中,我獲得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該校高二(6)班的戴同學表示,在華一光谷分校小班化分層教學模式下,她不僅在學習上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更在多樣的活動中鍛煉了自己,「主持班級活動、晚會上舞蹈表演,參加年級辯論賽,我收獲了更多的自信。」 戴同學感慨,學校設有教學節、體育節、藝術節、科創節等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自己的高中生活充實而精彩。
每年四月該校舉辦科創節
該校舉行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
校長甘祥生介紹,挖掘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內驅力,是學校辦學秉持的信條,「我們致力於推動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這與新高考的培養目標相契合。」該校一直以來實行小班化分層式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數理思維、語言能力和體藝素養,在國家課程要求的基礎上,開設了豐富多彩的校本課程,為學生成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競技展示的舞台。
該校藝術節
目前,該校初中部、小學部已經探索「分層教學+走班」的培養模式,即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以及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選修課,進行「走班式」上課。
應對新高考,該校高中部也秉承華師一附中先進教育理論和管理模式,在數理思維訓練、信息技術、科學實驗、綜合素質實踐、家長學校與課堂、博雅課堂、社團活動等方面打造特色。
該校體育節
12年一貫制一體化培養
萬元獎學金鼓勵勤學好學
「授教固有方,桃李滿天下」。這是2020屆908班全體學生及家長贈送給該校陳紅老師的錦旗。原來,陳老師作為咸寧一所中學副校長被引進到華一光谷,去年所帶初中部班級37人中,有28人考上華師一附中,班級均分高達491.3分。而去年華一光谷初中部中考成績更是一騎絕塵,畢業生總人數319人,其中上華師一附中指令線以上82人,中心城區省示範線以上275人,佔比86%,普高率更高達97%。而今年,擁有多年高中教學經驗的陳紅老師,也跟隨學校需要,擔任高中部高一年級主任。陳紅主任表示,從自己多年班級管理經驗來看,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己「逼」自己學,激發學習原動力,成效是最佳的。
在華一光谷,不光是老師伴隨學校的壯大而成長,學生也如禾苗,不斷茁壯成長。華師一附中校長、光谷分校名譽校長周鵬程曾分享了一個教育觀點,孩子的成長是從出生那天起就開始的,而孩子在小學階段的表現,會持續影響學生在高中的發展和走上社會的成就,高中階段其實是一種教學成果的展現,「華師一附中想在教育方面做更多有益的探索,去研究初中、小學的教育,研究人才成長規律,促進小學、初中和高中各階段教育對接。進而促進教育系列化、整體化,及對學生培養的一體化。只有把小學初中高中全部吃透,你才有資格說你懂基礎教育。」
光谷分校校長甘祥生表示,作為華師一附中優質生源地,華一光谷分校正是12年一貫制培養學生,集小學、初中、高中的優質教育於一體,教育內容能有效銜接,對學生成長而言,是從行為品格養成到學業進步,從人生理想的確立到在未來社會中競爭能力的一體化培養,最終促使學生適應高等教育、適應社會生活、適應未來的職業發展。
該校教學節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鼓勵勤學好學,該校還有一系列獎學金制度,如新生獎學金、在校生獎學金,達到條件的優秀學子可以減免全年學費、獲萬元獎學金等。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 通訊員 王倩 豐紫薇
❍速看!光谷這兩條地鐵線走向曝光!
❍最新消息!完工時間曝光!
❍開售時間節點公布!這個樓盤很多人在等!
❍明年見!光谷這個商業體已進入裝修重整階段!
❍又一個!光谷這個地方也要整村拆遷!
❍總投資100億元!30餘萬方!光谷南大型商業項目即將動工!
❍最新消息!19號線「新增站點」周邊控規公示,含四座文旅公園!
❍光谷未來國際營地將成「網紅打卡地」!插秧、抓魚、手工、星空露營...玩轉五一!
❍效果圖曝光!光谷多個重大項目開工!
❍阻撓地鐵站施工?504小區曾提出這些訴求——
❍光谷這個地鐵站建設已全面停工!原因是受到阻撓!
關注大光谷新鮮事,了解身邊熱點事
Ⅶ 武漢市華師一附中初中部物理老師
我們班就是一個、
陳謙,陳老師。
Ⅷ 蔡子星有多厲害
蔡子星畢業於北京大學,是一位物理老師,所教育學生上百人保送清華,上千人獲得競賽獎項。
蔡子星一出場,引來學子們的陣陣歡呼,有人大喊「蔡神就是蔡神,永遠的蔡神。」攸佳寧說,蔡子星是王心冉的老師。王心冉那麼優秀,她的老師肯定優秀。
補充一句,王心冉是《最強大腦》第七季的選手,是走到最後僅有的幾位選手之一。
攸佳寧話音剛落,李誕說了這么一句:「所以我這么傻,就是因為沒認識這些老師,對不對。」
此話一出,李誕並沒覺得不妥,他的本意是想恭維一下蔡子星。
可是,一旁的攸佳寧,薛兆豐瞬間呆住,尷尬地笑了笑,王力宏則笑著低下頭,一種無可奈何的感覺。
這時候,李誕似乎也有所覺察,有一種大事不妙的感覺。
蔣昌建說:「你把你們老師全部得罪了,我跟你講。」這時候,李誕才恍然大悟,連忙說:「我真是太傻了,說話還得罪老師。」
對於李誕來說,也許他只是為了調侃一下自己,表達一下對蔡子星的贊美。可是,他卻忽略了此話一出,就貶低了自己所有的老師,這是大大的不妥。
作為一個一直活躍在喜劇界的諧星,脫口而出這樣的話,深感意外。
第二次,關睿怡坐定後,李誕特意提起王天洋。
蔣昌建上台,開始揭曉選手們的真正排名。
其中,最狂的,當屬王天洋。
王天洋來自北京大學數學「英才班」,北大英才班和清華姚班旗鼓相當,上一級的趙金昊和張洗月,就來自清華姚班,實力可見一斑。
節目一開始,王天洋同學就直言,要斬斷清華大學代表在前幾季節目「三連冠」的傲人成績,在自我預評環節,他想坐第一的位置,可惜被文照淳搶了先機。
當揭曉真正排名時,蔣昌建詢問王天洋對自己的預估,王天洋大言不慚地說:什麼可能也有,如果讓我坐一個預估的話,我希望自己的第一名。
可惜,王天洋馬上被啪啪打臉,他的真正初試排名是22,這讓他大跌眼鏡,也讓周圍人覺得不可思議。
他無法接受這個排名,看到名次的一瞬間,失落,難過,郁悶盡顯。落座後,王天洋情緒低落,一直低著頭。
節目還在繼續,一位位選手走上自己的位置,當關睿怡以滿分的成績,獲得第一名時,全場驚呼。
Ⅸ 來自湖北的數學天才柳智宇出家修行八年終還俗你怎麼看
本人孤陋寡聞,直到今日才聽他人說起柳智宇已經還俗的事,開始還有點懷疑,結果網上搜了搜,事情竟然是在2018年底就已經實錘了!竟一時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只是忍不住說了句“迷途知返,亦是豪傑”!
本人也曾迷途佛門20年,知返不易!個中內心痛苦的掙扎旁人是無法理解的。當然,本人不過無名之輩,在放棄與重新選擇之間可以說完全是自己的事。而柳智宇不同,他是少年即成名,轟動了世人的數學天才,更曾是佛門的翹楚,亦是知名大師學誠的得意弟子,要承受的更不是我們常人能理解的!!!
我們先看看網上提供的關於柳智宇這位天才的過往:
1、 他的高中學弟在知乎網上說‘他是我高中的學長,我是聽著他的故事長大的,他數學能力超群,這是網路的人物經歷介紹。國際數學競賽金牌很多,但是柳大神是滿分成績拿的金牌。
我對柳智宇有更深的了解,不是因為我數學不好要膜一膜,而是大神的父親曾經是我高中的物理老師。
大神的父親在我們學校人稱柳大俠,性情中人,有時候喝多了就來班上找人聊天,英語中文俄語統統往外爆。
出於和柳大俠的交情,我特意網路過柳大神,最開始讓我對他產生興趣的,是柳大神的文章
事實上,在學誠妖風摧毀龍泉寺烏托邦的2018年,還有一位被稱為神童的天才早於柳智宇還俗了,那就是寧鉑:1978年3月9日全國21名少年被選拔進入中科大,其中就有號稱第一的神童寧鉑。2003年寧鉑在南昌出家為僧,2018年3月,寧鉑選擇還俗做心理咨詢研究。
與寧鉑不同的是柳智宇畢業後就選擇了出家。在龍泉寺一呆就是整整八年,從事主持之職。他這八年經歷了什麼,網上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里摘取一些片段分享給大家:
剛出家時,柳智宇對學誠滿懷崇拜。他前後讀了五百多篇學誠的授課和隨談記錄,做了詳細的筆記。他以學誠的名義發表五篇文章,《中國人的學問》《新世紀,新倫理》《融化冷漠的堅冰》刊於《生命時報》,《多元對話化解信仰危機》《中國漢傳佛教與民族性格》刊於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受戒前夕,他給學誠發去一封郵件:“在大殿前用砂石填磚縫,突然覺得自己非常幸運,哪怕今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還能為三寶,為師父做點什麼。”
比起在北大,他有更多時間用於思考,日常生活常被拋諸腦後。衣服紐扣總是扣錯,冬天穿圍巾,也會穿成歪歪斜斜的樣子。賢甲法師擔任班導時,經常得刻意過去幫他整理一下。柳智宇會突然露出羞澀的表情,但很快又沉浸到自己的世界裡。賢甲法師說,當柳智宇過分關注某個問題時,往往會毫無知覺地冒犯到別人。他對嚴守戒律的苦行生活充滿熱忱。即便身體虛弱,也按照印度佛教徒做的那樣,長期不吃晚飯。
2014年起,柳智宇輾轉上海、福清、天津等地,參與一個龐大的文化工程,將南山諸律典“八大部”系統校勘,按照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出版一套32本的律宗典籍。他主動要求總負責最後的修訂和出版工作,發願“寧舍陽壽二十年,令南山律典廣布人間。”這套叢書最終署的是學誠的名字。”柳智宇總結在龍泉寺的八年。這一度讓他苦惱,直到接觸了心理學,他才領會到:人可以袒露真實的自我,也可以正常地表達不滿。他把接觸心理學視為“新一輪自我探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