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學中怎麼描述事件

物理學中怎麼描述事件

發布時間:2022-07-04 10:04:03

Ⅰ 選擇一例學習過的物理現象,描述其規律或原理

解答:物理學就是研究自然界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例1.
物理現象:日食月食現象。
物理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例2.
閃電和雷聲同時發生,總是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物理規律:光傳播比聲音傳播速度快。

Ⅱ 從物理學的角度分析「隔山打牛」

固體傳遞壓力(同時液體傳遞壓強)
第一塊木板的受力情況,受到手打它的力和第二塊木板的支持力,受力平衡,不會斷
第二塊木板,也就是中間那塊,受到第一塊木板對它的作用力和第三塊木板對它的支持力,受力平衡,不會斷
第三塊木板就不一樣了,他只受到第二塊木板對它的作用力而沒有其他物體給他提供支持力,單方面的受力就斷了

Ⅲ 試舉物理學發展史上的任意兩個「歪打正著」的事例予以敘述,這些事例說明什麼

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因為水溢出了澡盆而悟出了浮力定律。而牛頓因為掉下的蘋果發展出他的萬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天這個時代,很多發明的靈感也來自於偶然事件:微波爐的發明,是因為一個技術人員把一塊巧克力餅放在雷達裝置前,而使它熔化了。瑞士的一個發明家,去郊遊時衣服上沾滿了一種藤蔓植物,而發明了尼龍搭扣。

Ⅳ 物理學發展史及其重要事件

經典物理學發展史
古希臘時代的阿基米德已經在流體靜力學和固體的平衡方面取得輝煌成就,但當時將這些歸入應用數學,並沒有將他的成果特別是他的精確實驗和嚴格的數學論證方法汲入物理學中。從希臘、羅馬到漫長的中世紀,自然哲學始終是亞里士多德的一統天下。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和伽利略不顧宗教的迫害,向舊傳統挑戰,其中伽利略把物理理論和定律建立在嚴格的實驗和科學的論證上,因此被尊稱為物理學或科學之父。

伽利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僅就力學而言,他以物體從光滑斜面下滑將在另一斜面上升到同一高度,推論出如另一斜面的傾角極小,為達到同一高度,物體將以勻速運動趨於無限遠,從而得出如無外力作用,物體將運動不息的結論 。他精確地測定不同重量的物體以同一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下滑,並推論出物體自由下落時的加速度及其運動方程,駁倒了亞里士多德重物下落比輕物快的結論,並綜合水平方向的勻速運動和垂直地面方向的勻加速運動得出拋物線軌跡和45°的最大射程角,伽利略還分析「地常動移而人不知」,提出著名的「伽利略相對性原理」(中國的成書於1800年前的《尚書考靈曜》有類似結論)。但他對力和運動變化關系的分析仍是錯誤的。全面、正確地概括力和運動關系的是牛頓的三條運動定律,牛頓還把地面上的重力外推到月球和整個太陽系,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以上述的四條定律並運用他創造的「流數法」(即今微積分初步),解決了太陽系中的二體問題,推導出開普勒三定律,從理論上解決了地球上的潮汐問題。史稱牛頓是第一個綜合天上和地上的機械運動並取得偉大成就的物理學家。與此同時,幾何光學也有很大發展,在16世紀末或17世紀初,先後發明了顯微鏡和望遠鏡,開普勒、伽利略和牛頓都對望遠鏡作很大的改進。

法國在大革命的前後,人才輩出,以P.S.M.拉普拉斯為首的法國科學家(史稱拉普拉斯學派)將牛頓的力學理論發揚光大,把偏微分方程運用於天體力學,求出了太陽系內三體和多體問題的近似解,初步探討並解決了太陽系的起源和穩定性問題,使天體力學達到相當完善的境界。在牛頓和拉普拉斯的太陽系內,主宰天體運動的已經不是造物主,而是萬有引力,難怪拿破崙在聽完拉普拉斯的太陽系介紹後就問 :你把上帝放在什麼地位?無神論者拉普拉斯則直率地回答 :我不需要這個假設。

拉普拉斯學派還將力學規律廣泛用於剛體、流體和固體,加上W.R.哈密頓、G.G.斯托克斯等的共同努力,完善了分析力學,把經典力學推進到更高階段。該學派還將各種物理現象如熱、光、電、磁甚至化學作用都歸於粒子間的吸引和排斥,例如用光子受物質的排斥解釋反射,光微粒受物質的吸引解釋折射和衍射,用光子具有不同的外形以解釋偏振,以及用熱質粒子相互排斥來解釋熱膨脹、蒸發等等,都一度取得成功,從而使機械的唯物世界觀統治了數十年。正當這學派聲勢煊赫、如日中天時,受到英國物理學家T.楊和這個學派的後院法蘭西科學院及科學界的挑戰,J.B.V.傅里葉從熱傳導方面,T.楊、D.F.J.阿拉戈、A.-J.菲涅耳從光學方面,特別是光的波動說和粒子說(見光的二象性)的論爭在物理史上是一個重大的事件。為了駁倒微粒說,年輕的土木工程師菲涅耳在阿拉戈的支持下,製成了多種後以他的姓命名的干涉和衍射設備,並將光波的干涉性引入惠更斯的波陣面在介質中傳播的理論 ,形成惠更斯-菲涅耳原理,還大膽地提出光是橫波的假設,並用以研究各種光的偏振及偏振光的干涉,他創造了「菲涅耳波帶」法,完滿地說明了球面波的衍射,並假設光是以太的機械橫波解決了光在不同介質界面上反射、折射的強度和偏振問題,從而完成了經典的波動光學理論。菲涅耳還提出地球自轉使表面上的部分以太漂移的假設並給出曳引系數。也在阿拉戈的支持下,J.B.L.傅科和A.H.L.菲佐測定光速在水中確比空氣中為小,從而確定了波動說的勝利,史稱這個實驗為光的判決性實驗。此後,光的波動說及以太論統治了19世紀的後半世紀,著名物理學家如法拉第、麥克斯韋、開爾文等都對以太論堅信不疑。另一方面,利用干涉儀內干涉條紋的移動,可以精確地測定長度、速度、曲率的極微細的變化;利用棱鏡和衍射光柵產生的光譜,可以確定地上和天上的物質的成分及原子內部的變化。因此這些光學儀器已成為物理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和天體物理學中的重要實驗手段。
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熱學的發展 ,18世紀60年代在 J.瓦特改進蒸汽機的同時,他的摯友J.布萊克區分了溫度和熱量,建立了比熱容和潛熱概念,發展了量溫學和量熱學,所形成的熱質說和熱質守恆概念統治了80多年。在此期間,盡管發現了氣體定律,度量了不同物質的比熱容和各類潛熱 ,但對蒸汽機的改進幫助不大,蒸汽機始終以很低的效率運行。1755年法國科學院堅定地否決了永動機 。1807年T.楊以「能」代替萊布尼茲的「活力」 ,1826年 J. V. 彭賽列創造了「功」這個詞。1798年和1799年,朗福德和H.戴維分析了摩擦生熱,向熱質說挑戰;J.P.焦耳從 19 世紀 40 年代起到1878年,花了近40年時間,用電熱和機械功等各種方法精確地測定了熱功當量 ;生理學家 J.R.邁爾和H.von亥姆霍茲 ,更從機械能、電能、化學能、生物能和熱的轉換,全面地說明能量既不能產生也不會消失,確立了熱力學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恆定律。在此前後,1824年,S.卡諾根據他對蒸汽機效率的調查,據熱質說推導出理想熱機效率由熱源和冷卻源的溫度確定的定律。文章發表後並未引起注意。後經R.克勞修斯和開爾文分別提出兩種表述後,才確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克勞修斯還引入新的態函數熵;以後,焓、亥姆霍茲函數、吉布斯函數 等態函數相繼引入 ,開創了物理 化學 中的重要分支——熱化學。熱力學指明了發明新熱機、提高熱機效率等的方向,開創了熱工學;而且在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化學工程 、冶金學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指向和推動作用。這些使物理化學開創人之一W.奧斯特瓦爾德曾一度否認原子和分子的存在 ,而宣揚「唯能論」,視能量為世界的最終存在 。但另一方面,J.C.麥克斯韋的分子速度分布率(見麥克斯韋分布)和L.玻耳茲曼的能量均分定理把熱學和力學綜合起來,並將概率規律引入物理學,用以研究大量分子的運動,創建了氣體分子動力論(現稱氣體動理論),確立了氣體的壓強、內能、比熱容等的統計性質,得到了與熱力學協調一致的結論。玻耳茲曼還進一步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統計規律,把熵同狀態的概率聯系起來,建立了統計熱力學。任何實際物理現象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能量的轉換和熱量的傳遞,熱力學定律就成為綜合一切物理現象的基本規律。經過20世紀的物理學革命,這些定律仍然成立。而且平衡和不平衡、可逆和不可逆、有序和無序乃至漲落和混沌等概念,已經從有關的自然科學分支中移植到社會科學中。
在19世紀20年代以前 ,電和磁始終認為 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因此,盡管1600年W.吉伯發表《論磁性》,對磁和地磁現象有較深入的分析 ,1747 年B.富蘭克林提出電的單流質理論,闡明了正電和負電,但電學和磁學的發展是緩慢,1800年A.伏打發明伏打電堆,人類才有能長期供電的電源 ,電開始用於通信 ;但要使用一個電弧燈 ,就需聯接2千個伏打電池,所以電的應用並不普及。1920年H.C.奧斯特的電流磁效應實驗,開始了電和磁的綜合,電磁學就迅猛發展,幾個月內 ,通過實驗A.-M.安培建立平行電流間的安培定律 ,並提出磁分子學說 ,J.-B.畢奧和F.薩伐爾建立載流導線對磁極的作用力(後稱畢-薩-拉定律),阿拉戈發明電磁鐵並發現磁阻尼效應,這些成就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1831年M.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磁的變化在閉合迴路中產生了電流,完成了電和磁的綜合,並使人類獲得新的電源。1867年W.von 西門子發明自激發電機 ,又用變壓器完成長距離輸電,這些基於電磁感應的設備,改變了世界面貌,創建了新的學科——電工學和電機工程。法拉第還把場的概念引入電磁學;1864年麥克斯韋進一步把場的概念數學化,提出位移電流和有旋電場等假設,建立了麥克斯韋方程組,完善了電磁理論,並預言了存在以光速傳播的電磁波。但他的成就並沒有即時被理解,直到H.R.赫茲完成這組方程的微分形式,並用實驗證明麥克斯韋預言的電磁波,具有光波的傳播速度和反射 、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一切性質,從而完成了電磁學和光學的綜合,並使人類掌握了最快速的傳遞各種信息的工具 ,開創了電子學這門新學科。
直到19世紀後半葉 ,電荷的本質是什麼 ,仍沒有搞清楚,盛極一時的以太論,認為電荷不過是以太海洋中的渦元。H.A.洛倫茲首先把光的電磁理論與物質的分子論結合起來 ,認為分子是帶電的諧振子 ,1892年起 ,他陸續發表「電子論」的文章 ,認為1859年 J.普呂克爾發現的陰極射線就是電子束;1895年提出洛倫茲力公式,它和麥克斯韋方程相結合,構成了經典電動力學的基礎;並用電子論解釋了正常色散、反常色散(見光的色散)和塞曼效應。1897年J.J.湯姆孫對不同稀薄氣體、不同材料電極製成的陰極射線管施加電場和磁場,精確測定構成陰極射線的粒子有同一的荷質比 ,為電子論提供了確切的實驗根據。電子就成了最先發現的亞原子粒子 。1895年W.K.倫琴發現X射線,延伸了電磁波譜 ,它對物質的強穿透力,使它很快就成為診斷疾病和發現金屬內部缺陷的工具 。1896年A.-H.貝可勒爾發現鈾的放射性 ,1898年居里夫婦發現了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釙和鐳,但這些發現一時尚未引起物理學界的廣泛注意
20世紀的物理學 到19世紀末期 ,經典物理學已經發展到很完滿的階段,許多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已接近盡頭,以後的工作只是增加有效數字的位數。開爾文在19世紀最後一個除夕夜的新年祝詞中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動力理論確定了熱和光是運動的兩種方式,現在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出現兩朵烏雲,一朵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另一朵出現在麥克斯韋和玻耳茲曼的能量均分理論。」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邁克耳孫 - 莫雷測量地球對(絕對靜止的)以太速度的實驗,後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釋黑體輻射譜和低溫下固體的比熱。恰恰是這兩個基本問題和開爾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紀的物理學革命。
1905 年 A. 愛因斯坦為了解決電動力學應用於動體的不對稱(後稱為電動力學與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不協調),創建了狹義相對論,即適用於一切慣性參考系的相對論。他從真空光速不變性出發,即在一切慣性系中,運動光源所射出的光的速度都是同一值,推出了同時的相對性和動系中尺縮 、鍾慢的結論 ,完滿地解釋了洛倫茲為說明邁克耳孫 -莫雷實驗提出的洛倫茲變換公式,從而完成了力學和電動力學的綜合。另一方面,狹義相對論還否定了絕對的空間和時間,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提出統一的相對的時空觀構成了四度時空;並徹底否定以太的存在,從根本上動搖了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學的哲學基礎,而把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提高到新的階段,適用於一切動體的力學和電磁學現象。但在動體或動系的速度遠小於光速時,相對論力學就和經典力學相一致了。經典力學中的質量、能量和動量在相對論中也有新的定義,所導出的質能關系為核能的釋放和利用提供了理論准備。1915年,愛因斯坦又創建廣義相對論,把相對論推廣到非慣性系,認為引力場同具有相當加速度的非慣性系在物理上是完全等價的,而且在引力場中時空是彎曲的,其曲率取決於引力場的強度,革新了宇宙空間都是平直的歐幾里得空間的舊概念。但對於范圍和強度都不很大的引力場如地球引力場,可以完全不考慮空間的曲率,而對引力場較強的空間如太陽等恆星的周圍和范圍很大的空間如整個可觀測的宇宙空間 ,就必須考慮空間曲率。因此廣義相對論解釋了用牛頓引力理論不能解釋的一些天文現象,如水星近日點反常進動、光線的引力偏析等。以廣義相對論為基礎的宇宙學已成為天文學的發展最快的一個分支。

另一方面 ,1900年 M.普朗克提出了符合全波長范圍的黑體輻射公式,並用能量量子化假設從理論上導出,首次提出物理量的不連續性。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光量子假設,以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釋了光電效應;1906年又發表固體熱容的量子理論;1913年N.玻爾(見玻爾父子)發表玻爾氫原子理論,用量子概念准確地地計算出氫原子光譜的巴耳末公式,並預言氫原子存在其他線光譜,後獲證實。1918年玻爾又提出對應原理,建立了經典理論通向量子理論的橋梁;1924年L.V.德布羅意提出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設,預言電子束的衍射作用;1925年W.泡利發表泡利不相容原理,W.K.海森伯在M.玻恩和數學家E.P.約旦的幫助下創立矩陣力學 ,P.A.M.狄拉克提出非對易代數理論 ;1926 年
E.薛定諤根據波粒二象性發表波動力學的一系列論文,建立了波函數,並證明波動力學和矩陣力學是等價的,遂即統稱為量子力學 。同年6月玻恩提出了波函數的統計解釋 ,表明單個粒子所遵循的是統計性規律而非經典的確定性規律;1927年海森伯發表不確定性關系;1928年發表相對論電子波動方程,奠定了相對論性量子理論的基礎。由於一切微觀粒子的運動都遵循量子力學規律,因此它成了研究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原子物理學、分子物理學和固體物理學的理論基礎,也是研究分子結構的重要手段,從而發展了量子化學這個化學新分支。
差不多同時,研究由大量粒子組成的粒子系統的量子統計法也發展起來了 ,包括1924年建立的玻色-愛因斯坦分布和1926年建立的費米-狄拉克分布 ,它們分別適應於自旋為整數和半整數的粒子系統。稍後,量子場論也逐漸發展起來了 。1927年 ,狄拉克首先提出將電磁場作為一個具有無窮維自由度的系統進行量子化的方案,以處理原子中光的自發輻射和吸收問題。1929年海森伯和泡利建立了量子場論的普遍形式,奠定了量子電動力學的基礎。通過重正化解決了發散困難,並計算各階的輻射修正,所得的電子磁矩數值與實驗值只相差2.5×10-10 ,其准確度在物理學中是空前的 。量子場論還正向統一場論的方向發展,即把電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統一在一個規范理論中,已取得若干成就的有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和大統一理論等。

「實踐是真理的唯一標准」,物理學也同樣遵循這一標准。一切假說都必須以實驗為基礎,必須經受住實驗的驗證。但物理學也是思辨性很強的科學,從誕生之日起就和哲學建立了不解之緣。無論是伽利略的相對性原理、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和能量守恆定律 、麥克斯韋方程乃至相對論、量子力學,無不帶有強烈的、科學的思辨性。有些科學家例如在19世紀中主編《物理學與化學》雜志的J.C.波根多夫曾經想把思辨性逐出物理學,先後兩次以具有思辨性內容為由,拒絕刊登邁爾和亥姆霍茲的論能量守恆的文章,終為後世所詬病。要發現隱藏在實驗事實後面的規律,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多少物理學家關注θ-τ之謎 ,唯有華裔美國物理學家李政道和楊振寧,經過縝密的思辨,檢查大量文獻,發現謎後隱藏著未經實驗鑒定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稱守恆的假設。而從物理學發展史來看,每一次大綜合都促使物理學本身和有關學科的很大發展,而每一次綜合既以建立在大量精確的觀察、實驗事實為基礎,也有深刻的思辨內容。因此一般的物理工作者和物理教師,為了更好地應用和傳授物理知識,也應從物理學的整個體系出發,理解其中的重要概念和規律。
應用 物理學是廣泛應用於生產各部門的一門科學 ,有人曾經說過,優秀的工程師應是一位好物理學家。物理學某些方面的發展,確實是由生產和生活的需要推動的。在前幾個世紀中,卡諾因提高蒸汽機的效率而發現熱力學第二定律,阿貝為了改進顯微鏡而建立光學系統理論,開爾文為了更有效地使用大西洋電纜發明了許多靈敏電學儀器;在20世紀內,核物理學、電子學和半導體物理、等離子體物理乃至超聲學、水聲學、建築聲學、雜訊研究等的迅速發展,顯然和生產 、生活的需要有關。因此,大力開展應用物理學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許多推動社會進步,大大促進生產的物理學成就卻肇始於基本理論的探求,例如:法拉第從電的磁效應得到啟發而研究磁的電效應,促進電的時代的誕生;麥克斯韋為了完善電磁場理論,預言了電磁波,帶來了電子學世紀;X射線、放射性乃至電子 、中子的發現 ,都來自對物質的基本結構的研究。從重視知識、重視人才考慮,尤應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因此為使科學技術達到世界前列,基礎理論研究是絕不能忽視的。
展望 21世紀的前夕 ,科學家將從本學科出發考慮百年前景。物理學是否將如前兩三個世紀那樣,處於領先地位,會有一番爭議,但不會再有一位科學家像開爾文那樣,斷言物理學已接近發展的終端了。能源和礦藏的日漸匱乏,環境的日漸惡化,向物理學提出解決新能源、新的材料加工、新的測試手段的物理原理和技術。對粒子的深層次探索,解決物質的最基本的結構和相互作用,將為人類提供新的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手段,這需要有新的粒子加速原理,更高能量的加速器和更靈敏、更可靠的探測器。實現受控熱核聚變,需要綜合等離子體物理、激光物理、超導物理、表面物理、中子物理等方面知識,以解決有關的一系列理論技術問題。總之,隨著新的技術革命的深入發展,物理學也將無限延伸。

Ⅳ 物理學家是怎樣描述物體的運動與靜止的

是相對的。比如一個人靜止站在地面上,那麼他相對於地面是靜止的。但是如果相對於正再行走的人,那麼他是運動的。對於一個低速運動的物體,描述他的運動或靜止,選擇合適的參考系,再用動力學方程求解即可。

Ⅵ 高中物理學史,人物事件

http://wenku..com/view/6288c711f18583d0496459ba.html看看這個對你有沒有幫助。

Ⅶ 簡述現代物理學革命內容

19世紀末,物理學領域連續發生了三個重大事件,這就是X射線、放射性現象和電子的發現。這三大發現,使人類的認識第一次深入到了原子內部,徹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元素不可變的傳統物理學觀念。以太漂移實驗的零結果和黑體輻射研究中的「紫外災難」,使經典物理學陷入不可克服的矛盾,成為推動這一時期科學發展的重要機制。 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在以太問題上都遇到了根本性的困難。在牛頓力學中,任何機械運動都是相對於一個參考系進行的,如果以太彌漫於整個宇宙空間,它就是一個理想的參考系,各種運動都可以看作是相對於以太進行的。在麥克斯韋電磁理論中,電磁作用(包括光)是靠以太為介質來傳遞的,以太無所不在。為了驗證以太的存在,物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觀測。1887年美國物理學家邁克耳遜和化學家莫協進行了一項搜索以太風的著名實驗,但是沒有找到以太風或地球與以太的相對運動。這個實驗被許多人所重復,所得到的是否定以太風存在的「負結果」。1905年,愛因斯坦針對經典物理學同新的實驗事實之間的矛盾,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提出了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作為狹義相對論的兩條基本原理,從而導出一系列重要結論:同時性的相對性、時緩效應、尺縮效應、光速不可逾越以及物體的質速關系式和質能關系式等。狹義相對論的建立以及1915年廣義相對論的建立,從根本上突破了牛頓絕對時空的舊框框,把空間、時間和物質的運動聯系了起來,引起了人類時空觀的革命和整個物理學的革命。 「紫外災難」是在研究黑體輻射的能量分布問題中產生的。1879年玻耳茲曼發現黑體輻射第一個經驗定律,1893年維恩發現第二個經驗定律。1900年,英國物理學家瑞利推算出一個不同的能量分布公式,後經英國物理學家金斯加以修正,合稱瑞利—金斯公式:熱物體的輻射強度正比於它的絕對溫度,而反比於這個發射光線波長的平方。這個公式與維恩定律相反,只在長波部分才能很好地與實驗符合,當波長變短時,這個公式就失效了。由於這一公式在紫區出了問題,故被稱為「紫外災難」。1900年,普朗克在玻耳茲曼統計觀點啟發下,大膽地提出了一個與經典物理學的連續性觀念根本不同的能量子假說,認為物體在發射輻射和吸收輻射時,能量不是連續發生變化的,而是以一定數量值的整數倍跳躍式地變化,即能量的變化是一份一份的進行的。他把一份一份的能量稱為「能量子」或「量子」。其數學表達式為:E=hv,E為量子,h為普朗克常數,v為頻率。從能量子假說出發,普朗克成功地解釋了他自己提出的輻射公式,解決了「紫外災難」的問題。量子論的誕生,是對經典物理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把經典物理學中一切因果關系都是在連續的基礎上所建立的物理思想方法徹底地變革了。盡管在當時的物理學界對這一假說的反應冷淡,但在愛因斯坦、玻爾等科學家的推動下,量子理論獲得了飛速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科學理論。到20世紀30年代,經過德布羅意、薛定諤、海森伯、玻恩、狄拉克以及泡利等青年物理學家的努力,形成了量子力學的完整體系。量子力學的建立,是繼相對論之後對古典物理學的又一次嚴重沖擊。它使人們從根本上改變了只承認連續性和機械力學決定論的經典觀念,揭示了連接與間斷統一的自然觀,揭示了自然規律的客觀統計性,為各門科學的量子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肇始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現代科學革命,是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誕生為主要標志。這次革命初期主要在物理學領域發生,到20世紀中葉在各個領域得到迅速發展。

麻煩採納,謝謝!

Ⅷ 高中物理中的重要人物及其事件

1、胡克:英國物理學家;發現了胡克定律(F彈=kx)
2、伽利略:義大利的著名物理學家; 伽利略時代的儀器、設備十分簡陋,技術也比較落後,但伽利略巧妙地運用科學的推理,給出了勻變速運動的定義,導出S正比於t2 並給以實驗檢驗;推斷並檢驗得出,無論物體輕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過斜面實驗,推斷出物體如不受外力作用將維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結論。後由牛頓歸納成慣性定律。伽利略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3、牛頓:英國物理學家; 動力學的奠基人,他總結和發展了前人的發現,得出牛頓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頓定律為基礎的經典力學。
4、開普勒:丹麥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運動規律的開普勒三定律,奠定了萬有引力定律的基礎。
5、卡文迪許:英國物理學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裝置測出了萬有引力常量。
6、布朗:英國植物學家;在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時,發現了「布朗運動」。
7、焦耳:英國物理學家;測定了熱功當量J=4.2焦/卡,為能的轉化守恆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研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的發熱,得到了焦耳定律。
8、開爾文:英國科學家;創立了把-273℃作為零度的熱力學溫標。
9、庫侖:法國科學家;巧妙的利用「庫侖扭秤」研究電荷之間的作用,發現了「庫侖定律」。
10、密立根:美國科學家;利用帶電油滴在豎直電場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電荷e 。
11、歐姆:德國物理學家;在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歐姆把電流與水流等比較,從而引入了電流強度、電動勢、電阻等概念,並確定了它們的關系。
12、奧斯特:丹麥科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了電流能產生磁場。
13、安培:法國科學家;提出了著名的分子電流假說。
14、湯姆生:英國科學家;研究陰極射線,發現電子,測得了電子的比荷e/m;湯姆生還提出了「棗糕模型」,在當時能解釋一些實驗現象。
15、勞倫斯:美國科學家;發明了「迴旋加速器」,使人類在獲得高能粒子方面邁進了一步。
16、法拉第:英國科學家;發現了電磁感應,親手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機,提出了電磁場及磁感線、電場線的概念。
17、楞次:德國科學家;概括試驗結果,發表了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楞次定律。
18、麥克斯韋:英國科學家;總結前人研究電磁感應現象的基礎上,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
19、赫茲:德國科學家;在麥克斯韋預言電磁波存在後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測得電磁波傳播速度等於光速,證實了光是一種電磁波。
20、惠更斯:荷蘭科學家;在對光的研究中,提出了光的波動說。發明了擺鍾。
21、托馬斯·楊:英國物理學家;首先巧妙而簡單的解決了相干光源問題,成功地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雙孔或雙縫干涉)
22、倫琴:德國物理學家;繼英國物理學家赫謝耳發現紅外線,德國物理學家裡特發現紫外線後,發現了當高速電子打在管壁上,管壁能發射出X射線—倫琴射線。
23、普朗克:德國物理學家;提出量子概念—電磁輻射(含光輻射)的能量是不連續的,E與頻率υ成正比。其在熱力學方面也有巨大貢獻。
24、愛因斯坦:德籍猶太人,後加入美國籍,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論及光電效應方程,建立了狹義相對論及廣義相對論。提出了「質能方程」。
25、德布羅意:法國物理學家;提出一切微觀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提出物質波概念,任何一種運動的物體都有一種波與之對應。
26、盧瑟福:英國物理學家;通過α粒子的散射現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首先實現了人工核反應,發現了質子。
27、玻爾:丹麥物理學家;把普朗克的量子理論應用到原子系統上,提出原子的玻爾理論。
28、查德威克:英國物理學家;從原子核的人工轉變實驗研究中,發現了中子。
29、威爾遜:英國物理學家;發明了威爾遜雲室以觀察α、β、γ射線的徑跡。
30、貝克勒爾:法國物理學家;首次發現了鈾的天然放射現象,開始認識原子核結構是復雜的。
31、瑪麗·居里夫婦:法國(波蘭)物理學家,是原子物理的先驅者,「鐳」的發現者。
32、約里奧·居里夫婦:法國物理學家;老居里夫婦的女兒女婿;首先發現了用人工核轉變的方法獲得放射性同位素。
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 一切物體終將歸於靜止,只有力才能維持物體的運動狀態

伽利略 義大利 斜面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牛頓 英國 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將光視作一彈性小球

卡文迪許 英國 測出了萬有引力恆量值G

開普勒 德國 認為行星都是在以太陽為圓心的圓周上做勻速圓周運動

蓋.呂薩克 法國 蓋.呂薩克定律:當壓強P不變時:Vt-V0=(V0t)/273

V1/V2=T1/T2

玻意耳 英國 玻意耳定律:當溫度T不變時:P1V1=P2V2

查理 法國 查理定律:當體積不變時:Pt-P0=(P0t)/273

T1/P1=T2/P2

開爾文 英國 熱力學溫標K

焦耳 英國 焦耳定律(電熱公式)Q=I2Rt

昂尼斯 荷蘭 發現超導現象

庫侖 法國 庫侖定律:F=(kQ1Q2)/r2

法拉第 英國 提出場的概念;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磁通量變化率

楞次 俄國 楞次定律: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對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

化起阻礙作用

麥克斯韋 英國 指出電磁場、電磁波(V=光速C);提出光是電磁波

赫茲 德國 發現電磁波,並證實其速度等於光速;證實光是電磁波,並計算

出電磁波的波長、波速

奧斯特 丹麥 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托馬斯.楊 英國 觀察到光的干涉現象

Ⅸ "事件"和"事故"的意思有什麼區別

1、事件是發生或可能發生與工作相關的健康損害或人身傷害(無論嚴重程度),或者死亡的情況。因此事件包括事故和未遂事件。

事件是不受人的意識所左右,按照自然規律發生的。

例句:在這一時期里發生了許多重大的事件;他設法恢復了這兩個站點的內容,但是從這個事件中我們應該得到什麼教訓呢?

2、事故是發生在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中的意外事件。事故這種意外事件除了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順利進行之外,往往還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物損壞或環境污染等其他形式的嚴重後果。

事故是人的意識所參與,但卻不是人的意識所追求的結果。

例句:那場事故奪去了她的生命;如果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更多的人遵守交通規則,我相信總有一天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

(9)物理學中怎麼描述事件擴展閱讀

事故一般分為以下等級:

(一) 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二)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三) 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四)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本等級劃分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

Ⅹ 麻煩各位幫我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一下靈異事件吧,最好能舉例子說清楚點,謝了!!!!!!

靈異事件,指的是各種非自然,無法解釋的類似「幽靈」一類的怪事。但是,經過心理學家證實,靈異事件大部分是發生在一些狹小的空間,在這些空間里,通過人體的氣流很急,而那些發現所謂靈異生物的人,大多數是由於了解以往的歷史而產生了心裡發面的「暗示」。由於這類環境因素不斷地影響同一處地區,這些地區很快就會得到「鬧鬼」的名聲。

目錄

簡介
靈異照片
監視器拍下驚人一刻
死亡手機號事件
美國人買麵包失蹤32年
10大靈異神秘現象神秘的嗡嗡聲
大腳怪獸
直覺
神秘消失
鬼怪與幽靈
似曾相識
不明飛行物
瀕死體驗和死後重生
精神力量與超感覺
身心合一
簡介
靈異照片
監視器拍下驚人一刻
死亡手機號事件
美國人買麵包失蹤32年
10大靈異神秘現象 神秘的嗡嗡聲
大腳怪獸
直覺
神秘消失
鬼怪與幽靈
似曾相識
不明飛行物
瀕死體驗和死後重生
精神力量與超感覺
身心合一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靈異事件,指的是各種非自然,無法解釋的類似「幽靈」一類的怪事。 在生活中,聞名世界的靈異事件已經很多,不過「靈異」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強悍,顯然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即便是在虛擬世界中,靈異事件也在層出不窮的上演著。 但是,經過心理學家證實,靈異事件大部分是發生在一些狹小的空間,在這些空間里,通過人體的氣流很急,而那些發現所謂靈異生物的人,大多數是由於了解以往的歷史而產生了心裡發面的「暗示」。由於漢普頓宮向來有「鬧鬼」傳統,由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曾在2000年對漢普頓宮的「鬧鬼現象」進行了調查。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報稱見到鬼魂或感覺有鬼的人說的都是親身感受,但這些都可以用自然現象加以解釋。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化不定的照明、KB幽閉和磁場都能造成一種不安的感覺,有些人會把這種感覺解釋為有鬼。由於這類環境因素不斷地影響同一處地區,這些地區很快就會得到「鬧鬼」的名聲。
編輯本段靈異照片
去倫敦的每一個遊客,都一定不會錯過泰晤士河畔的一座古老城堡——倫敦塔,因為這座古堡凝聚著英國的歷史,更讓遊客們興致濃厚的是,這座古堡似乎至今還彌漫著濃重的血腥氣,長久以來,一直有傳聞說這里是鬼魂出沒的地方。 倫敦塔始建於公元11世紀,建造者是當時的英國國王"征服者威廉",這座以白塔為核心的城堡建築群曾做過皇家宮殿、監獄、造幣廠、刑場、軍械庫,今天則是收藏皇家珍寶的博物館。從建立之初就有數不清的人在城堡內喪命。在它的地下土牢里,有各種殘酷的刑具,而堡外的塔山則是家喻戶曉 靈異事件
的斷頭台。從此無數的鬼魅似乎就順理成章的徘徊在倫敦塔內,而更為奇特的是還有許多遊客都聲稱自己曾親眼目睹過這些游盪的鬼魂。 倫敦塔內最有名的鬼魂,也是塔內第一個顯赫的受難者,王後安妮·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位妻子,她由於被控犯有叛國罪和通姦的罪名,於1536年5月19日,在塔內綠地上被斬首。臨死前她的丈夫英王亨利八世滿足了她最後的一個願望——用劍而不是斧頭行刑,為此亨利專門從法國加萊物色了劍客充當劊子手。在她死後不久就有人聲稱看到她的鬼魂一襲白袍逡巡在塔內的綠地和迴廊上。另一個有名的鬼魂是馬格利特女伯爵,為了掃除政敵,亨利八世以叛國罪宣布處死她,1541年5月28日,年近七旬的老公主被押上了刑場,但她秉性剛烈,決不肯跪伏在斷頭台上,不僅如此,劊子手剛剛向她走來,她竟然撒腿就跑,但很快被劊子手一頓亂砍,頃刻殞命。於是每年的5月28日,塔內的看守都說可以聽到垂死女伯爵痛苦的呻吟聲。 許多個夜晚,塔內的守衛報告曾在城堡西南方的"血塔"附近看到過兩個身著睡衣的小孩子的身影,更為奇怪的是他們還手牽著手!熟悉英國歷史的人明白,這正好印證了500多年前發生在這里的一宗離奇命案:英王愛德華四世1483年去世後,他的兩個兒子——愛德華五世和弟弟約克公爵被送到塔里等待繼承王位。可最後他們卻在塔內神秘失蹤,而他們的舅舅理查成了英國國王。直到兩百年後的1674年,工人在整修塔內階梯時從磚石中發現兩具小孩的遺骸,幾乎可以確定正是當年失蹤的兩位小王子! 英國的科學家們不肯承認真的有鬼魂,2003年,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學者們攜帶最先進的物理電磁感應儀器對倫敦塔內諸多〃鬼魅〃頻繁出沒的地區進行了調查,雖然調查並沒有真的捉到鬼魂的蹤跡,但是也發現了不少有價值的證據,首先,塔內某些地點磁場異常強烈,另外某些地點建築格局造成了氣流通過時速度較高,而且會發出空氣在隙穴中的嘯叫,此外,光線的昏暗客觀上可能對遊客產生了心理暗示的作用,畢竟報告鬼魂事件最多的還是熟知英國歷史的本土遊客。於是科學家們得出結論:"鬧鬼"事件都是環境造成的,所謂"鬼魂"不過是人大腦對現象的解讀,鬼魂現象應該說是磁場、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幻的光線等造成的。科學研究還發現,那些"鬧鬼"地方常存在次聲波,次聲波會使人不安,還會使火苗搖曳不定。換句話說,倫敦塔內某些地點的磁場異常、空氣流動以及次聲波,加上昏暗的光線,特別容易激發起人們內心深處對幽閉環境的恐懼感,如果再聯想到數百年前塔內發生過的種種血腥事件——包括死刑和謀殺,遊客就很容易相信自己發現了鬼魂。 大多數學者傾向於這種解釋,因為雖然鬼魂的"目擊報告"不斷,但還從未有人拿出過鬼魂的影像資料作為證據,畢竟上述解釋無法說明鬼魂的影像,因為次聲波、磁場、光線和氣流絕不可能形成一個清晰的鬼魂身形。但是直到2003年底,這個看似穩如磐石的科學解釋首次受到了動搖,動搖的力量並非來自倫敦塔,而是來自英國的另一處古代建築——漢普敦王宮,雖然這里也相傳鬧鬼,但學者們的磁場、次聲、氣流學說已經成功的說服大眾相信並沒有真正的鬼魂存在,但是在2003年聖誕節前夕,漢普敦宮的保安監視系統卻拍到了一個身穿長袍的"鬼魂"!原來,宮內的警衛們多次報告宮內展覽區的一扇防火門經常莫名其妙地被人打開,於是他們對監視系統錄像帶進行檢查,結果卻發現錄像中一個身穿長袍的神秘人物正推開防火門向外走,一隻手還抓著門把手。這個人大半個身子站在陰影中,因此他周圍的景物有些模糊,但他的臉實在白得嚇人。、 這個發現震動了英國不少學者,他們的第一個反應是——肯定是有人在搞惡作劇!要知道這里的導游常常會穿著都鐸時代的宮廷服飾為遊人講解,於是全部的王宮的導游都被找來,可是誰都沒有錄像中那樣的衣服!照片公布後,英國《太陽報》推測,被拍到的"鬼魂"就是當年英國的暴君亨利八世!漢普敦宮發言人伍德女士向記者再三保證:"這絕對不是故弄玄虛,也不是聖誕節的玩笑,我們也很想知道這東西究竟是什麼。" 事到如今,英國科學界再次對鬼魂的科學解釋產生了動搖,錄像里的鬼影如果是真的,那麼磁場、次聲波等解釋就會被徹底推翻;如果這個鬼影真的僅僅是惡作劇,那麼為什麼調查部門又查證無果呢?倫敦塔內的鬼魂究竟是真是假?也許,倫敦塔這座高聳的古堡中封存的不僅僅是英國古老的王族歷史,還有我們科學至今也沒能洞察的謎題……
編輯本段監視器拍下驚人一刻
某年10月,警衛們多次報告宮內展覽區的一扇防火門經常莫名其妙地被人打開,於是他們立刻對監視系統錄像帶進行檢查,結果發現了這個「鬼魂」。從漢普頓宮公布的一張「鬼魂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該「鬼魂」應為男性,他身穿一件長袍,正推開防火門向外走,一隻手還抓著門把手。由於「鬼魂」的大半個身子都站在陰影中,因此他周圍的景物有些模糊。但很明顯,和他那隻伸出的手相比,「鬼魂」的臉實在白得嚇人。 「鬧鬼」可用科學解釋 由於漢普頓宮向來有「鬧鬼」傳統,由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曾在2000年對漢普頓宮的「鬧鬼現象」進行了調查。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報稱見到鬼魂或感覺有鬼的人說的都是親身感受,但這些都可以用自然現象加以解釋。寒冷的氣流、昏暗或變化不定的照明、KB幽閉和磁場都能造成一種不安的感覺,有些人會把這種感覺解釋為有鬼。由於這類環境因素不斷地影響同一處地區,這些地區很快就會得到「鬧鬼」的名聲。
編輯本段死亡手機號事件
這個神秘的號碼是保加利亞手機公司停用了0888 888 888手機號碼,據傳這個號碼的主人相繼死亡,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神秘力量。 這一號碼的首位擁有者是保加利亞手機公司Mobitel的前首席執行官弗拉迪米爾-格拉什諾夫,他2001年死於癌症,死時年僅48歲。盡管他的商業記錄毫無瑕疵,但一直有傳聞稱,他的一個商業對手對他進行了放射性物質輻射,致使其中毒後患癌症死亡。但是誰又能說清楚這件事情是不是由於外界的傷害呢? 幾經周折這個死亡手機號隨後被交給一名保加利亞黑手黨老大康斯坦丁-迪米特奧夫,他2003年在荷蘭視察他價值5億英鎊的毒品走私帝國時被一名槍手射殺,他死時只有31歲。他是在和一名模特外出就餐時被槍殺的,身上當時攜帶著手機。據稱俄羅斯黑手黨老大們是這一暗殺事件的幕後指使,他們對他的毒品走私活動覬覦已久。這難道是一種巧合? 死亡手機號碼在這之後被轉給了商人康斯坦丁-迪什利夫,他在獲得這一手機號碼後2005年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的一家印度飯店外被槍殺。身為地產中介的迪什科夫一直在秘密運營著一個龐大的可卡因走私業務,他是在警方截獲一批來自哥倫比亞的價值1.3億美元的毒品後遭槍殺的。這個手機號碼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編輯本段美國人買麵包失蹤32年
美國紐約男子霍迪斯於一九六九年七月二十五日離開其位於布魯克林區的寓所,本來是准備前去購買一條麵包,但他竟然在三十二年後才重返家中! 據大洋網報道,令人費解的是,他一點都不記得在這三十多年裏曾到過哪些地方,他亦難以置信悠長歲月就這樣輕輕飄過,他還以為尼克遜仍是美國總統、越南仍在打仗、登陸月球仍是新聞。當現已年屆五十七歲的霍迪斯再次返回原來住的石屋時,新住戶花了幾個小時才說服他已不再是這間屋子的主人了。 專家也對霍迪斯的失蹤事件百思不得其解,專職處理這宗案件的警方精神病學專家表示,霍迪斯的身邊人都不清楚他這些年來究竟到了什麼地方,警方曾對他進行多次心理測試,肯定他沒有捏造自己的遭遇,即使讓他進入催眠狀態,他都無法說出自己曾到過何處、曾做些什麼事和如何返回家的。但是,霍迪斯的個案中更異乎尋常之處是,他回家時所穿的衣服,竟然就是他多年前離家時所穿著的,他甚至還帶著一條麵包抵達家門,這條麵包與其當年離家時所要買的相同。霍迪斯失蹤時年僅二十五歲,留下妻子和兩名年幼的孩子,他失蹤後,其妻子遍尋他不獲,十二年後,其妻宣布他在法律上已死亡,接著便再婚。 霍迪斯見到一對現已長大成人的子女後,難以置信眼前就是他離家時的一對小孩,他說:「我錯失了目睹他們成長的機會,這是最令人感到遺憾的。」 這似乎在暗示世人,另外時空真的存在,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編輯本段10大靈異神秘現象
神秘的嗡嗡聲
居住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陶斯(Taos)城的一些居民和遊客,多年來一直被沙漠空氣中一種神秘的低頻率嗡嗡聲所困擾和不解。更為奇怪的是,只有近2%的人報道說聽到了這種聲音。陶斯位於聖塔菲市的東北面,距聖塔菲不足100英里。有些人認為這是由不同尋常的音響效果引起的;其他人懷疑這是大量癔病或是為了達到一些神秘的險惡目的。無論將它描繪成呼呼聲、嗡嗡聲還是哼哼聲,無論是心理、自然還是超自然現象,沒有人能找到此聲音的來源。
大腳怪獸
幾十年來,在世界各地關於有毛的巨大野人——大腳怪獸(Bigfoot)的報道可謂屢見不鮮。盡管數千的大腳怪獸必定存在種群繁殖,因此發現的大腳怪獸就應該不是一個。可是至今為止,沒有人被大腳怪獸殺害過,相反,被高速汽車和自然原因奪命的人卻不少。在缺乏可靠證據,如牙齒和骨頭的情況下,人們對目擊者的所見、曖昧的照片和錄像也越來越心存疑惑。既然在邏輯上不能證明像大腳怪獸和尼斯湖水怪的這些動物存在,這意味著這些神秘野獸遠遠潛伏在偵探的視線范圍之外。
直覺
無論我們稱它為直覺還是「第六感覺」或其它什麼,我們都多多少少體驗過一二次直覺。當然,直覺往往是錯誤的,但它們有時似乎是對的。心理學家指出,人們下意識地從我們周圍世界獲取信息,讓我們在不太知道我們如何或為何知道它的情況下,似乎能讓我們感知或知道一些信息。但直覺案例很難研究證明,心理學也只是部分答案。
神秘消失
人們神秘消失有各種各樣的原因。許多人是逃跑了,有些人是遭遇意外事件,少數人是被綁架或殺害,但大多數人最後都找到了。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秘消失,從瑪麗-賽勒斯特到吉米-霍法,一些人似乎是人間蒸發了,沒有任何痕跡,也沒有任何線索。當丟失的人找到時,總是會讓警察、公安和精神偵探詢問一番,但當證據缺乏和動機不為人所知時,即使警察和法庭科學也不能給他們定罪。
鬼怪與幽靈
從莎士比亞的悲劇《麥克白》到美國環球廣播公司的節目《死亡幽靈》,一直展現了我們的文化與民間傳說中描繪的鬼怪與幽靈形象。許多人報告說看到了陌生人的鬼影和死去的親人的幽靈。雖然鬼怪與幽靈存在還沒有權威性證據能證明,但真誠的目擊者還是繼續說看到了鬼怪,並拍到了他們的照片,甚至還與他們談話了。鬼怪調查者希望有一天能證實死亡的人能與活著的人接觸,為此謎團提供最終答案。
似曾相識
Déjà vu源於法文,是在美國頗為流行的法語詞,其意思相當於中文當中的「似曾相識」,指的是人們在經歷過一段場景之後,會突然覺得自己曾經在某個地方、某個時段經歷過相同的場景,而且印象深刻;或者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地,卻覺得自己好像已經到過這個地方、感覺非常熟悉等等,這是一種很多人都會遇到過的心理現象。對於Déjà vu,人們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有人說是夢境的再現,也有人說就是所謂的"第六感"。還有科學界對此作出的解釋是人腦中負責控制情感的部分同控制邏輯的部分的速度出現了暫時的不一致,控制情感的部分比控制邏輯的部分速度快,就會造成這種情況。盡管解釋很多,但此現象的原因與本性至今還是一個謎。
不明飛行物
毫無疑問,不明飛行物(UFO)存在,許多人在天上看到了這種他們不認識的東西,從飛行器到流星。這些不明飛行物或光線是不是外星人的太空船,這完全是另一個大問題。即使能想像穿越宇宙到達地球的距離與努力,但外星人到達地球的這種想像似乎是不可能的。況且,經過仔細調查,許多有關UFO的報道都已經查明了原因。只是還有一些UFO事件將永遠無法解釋,成永久之謎。
瀕死體驗和死後重生
所謂瀕死體驗,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是指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罹患重疾但意外獲得恢復的人所敘述的死亡正在來臨時的深刻的主觀體驗。曾經接近死亡的人有時報道說有形形色色的神秘體驗:有的看見彩光;有的看見了親友;有的看見了自己發著藍光的"靈魂"從自己的肉體中"逸出";有的看見了一條發光的隧道。這可能表明死後存在陰間。當這種體驗深奧無比時,沒有人能在死後帶著這些證據或作證信息回到人間。懷疑家表示,這種體驗可以用受損大腦的自然和可預測的幻覺來解釋。但現在還是沒有辦法知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瀕死體驗?它們是否就是另一個世界的幻覺?
精神力量與超感覺
由於相信精神力量與超感覺(ESP)的人如此普遍,因此,它們被列為十大莫名其妙的神秘現象之中。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的[1]簡稱,意指「超感覺」,通常用做心靈感應和特異功能等的總稱。許多人認為直覺(見第三)是一種精神力量形式,可獲得有關世界與未來的神秘或特殊知識。研究人員測試那些聲稱有特異功能的人,雖然在苛刻科學條件限制下的這些實驗結果是負面或曖昧的。但一些人還是爭辯說特異功能不能測試,理由是在懷疑家和科學家面前,他們有特異功能消失的一些理由。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科學將永遠不能證實或駁斥特異功能的存在。
身心合一
現代醫學剛開始了解到情緒可以影響身體。比如,安慰劑多次證實能減輕人們的病症,當人們相信此治療有效時,無論安慰劑是否確實有效,它們確實能減輕病人的痛苦。僅用非常勉強的道理來解釋的話,就是說身體的自愈能力比任何現代醫學的療效要遠遠驚人得多。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中怎麼描述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