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化學歷史組合優勢是什麼
歷史+物理+化學的組合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8.0%,並且歷史、化學分別是原來文、理科目中較為容易的科目。
劣勢:物理較難,不易拿高分,文理兩個學科的大牛選這個組合的最多。
其他組合優劣勢:
1.政治+物理+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7%,一般高校、一般專業考生可以任意報考,同時目前這個組合選擇的考生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到高分,並且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一年考,學生在高三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2.政治+物理+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4%,並且生物可以在高二結束戰斗,學生在高三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也比較困難。
3.政治+地理+物理
優勢:因為物理的存在,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1%,並且地理可以在高二考完,學生在高三的學習壓力相對減小很多。
劣勢:物理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難度較大。
4.政治+歷史+物理
優勢:偏文的一個組合,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9.5%,且歷史科目相對簡單。
劣勢:歷史和物理是最偏文偏理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大牛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的高考競爭十分激烈,並且所有的科目都要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一年會有很大壓力。
合算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組合;同時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會的壓力很大。
5.政治+歷史+地理
優勢:這個純文科組合,適合文科強的學生;並且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時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35.6%,專業報考非常受限制
6.歷史+物理+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7.7%,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的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歷史和物理是最偏文偏理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大牛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也是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組合之一。
7.地理+物理+化學
優勢: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5.6%,並且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完不用再管,學生在高三時的學習壓力變小不少。
劣勢:物理科目拿高分很難,而且物理、化學是理科大牛的首選科目,競爭激烈,同時這個組合也是偏理學生最喜歡選擇組合之一,人數多,高考競爭力就大。
8.政治+地理+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5.6%,課程難度均較低,並且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掉,高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壓力變小;同時該組合中因為有化學,學生以後可以報考醫學、新材料、環境科學等熱門專業。
劣勢:因為不含物理,很多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
9.地理+物理+生物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5%,並且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高三壓力會小很多;同時地理、生物比較容易學,易拿高分。
劣勢:物理較難,得高分不易,且物理選科人數相對少,大牛必選科目,競爭上十分激烈。
10.政治+歷史+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84.1%,並且因為有一門化學,可以報考不少的熱門理工專業。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並且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考,學生的壓力會很大。
11.政治+化學+生物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82.3%,因為有化學可以報考很多理工類專業;並且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的壓力就會很小了。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同時政治也不是太容易得分。
12.物理+化學+生物
優勢:這是個純理組合,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81.1%,通吃所有理工類專業及文理兼收的專業,並且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完不用再學,學生在高三的壓力減小很多。
劣勢:學習起來難度大,想得高分也不容易,物理、化學、生物這個組合匯集了全部的理科大牛,競爭會異常激烈。
13.歷史+地理+物理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0.5%,歷史科目學起來比較容易;同時學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掉不必再,學生在高三時的壓力減小很多。
劣勢:歷史和物理是最偏文偏理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大牛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也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組合之一。
14.歷史+地理+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73.7%,選科里因為有一門化學,因而可以突破很多的專業報考限制;並且一門地理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時的壓力較小。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
15.歷史+化學+生物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71.3%,並且因為有一門化學,可以報考很多的理工類專業;同時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時的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
16.地理+化學+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70.4%,有化學可以報考理工類專業,地理、生物還都比較好學;同時,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的壓力會小很多。
劣勢:不選物理,僅限物理的專業都不能報考。
17.政治+地理+生物
優勢:各個科目都容易學,並且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的壓力會小很多。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60.5%,專業受限十分嚴重。
18.歷史+地理+生物
優勢:各個科目都容易學,並且地理、生物都可以高二考掉,學生在高三的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47.6%,專業報考很受限制。
19.政治+歷史+生物
優勢:偏文的組合,相對好學,適合文科強理科弱的學生;並且一門生物可以高二考掉,學生高三時壓力較小。
劣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僅僅46.7%,專業報考受限嚴重。
因為不選物理、化學,選科限制很多,上海本地院校受限制和第18條相同。
Ⅱ 高中選科選物理的話有什麼好處
看你自己啦,物理好就選啊,比文科有意思(個人感覺,其實是怕背)
不過江蘇考生09屆以後的不管是物化還是物生,競爭都會很可怕
如果你還是高一的話,一切都來得及,高考想考高分一定要上競賽,數學、物理都要上,趁高一時間不算太緊,想好選化學就上點化學競賽,想好選生物就上點生物競賽,就算不能保送,一兩年認真搞下來,高考壓軸題根本不會放眼裡,壓軸題很多是初賽題改一改,其實還是包含競賽的思想的
如果不指望保送,競賽不用花太多時間,只上上競賽課,不用做太多題,高考就不怕了
Ⅲ 高考選科物理好么
選物理一定是好的選擇,99%以上的大學專業都要求高考考物理的。
Ⅳ 高中生預選物理、化學、地理,將來能有怎樣的前景
對於那些物理學的一般的同學或者平時在及格線附近的同學很少會選擇物理,因為這樣賦分很吃虧。當然專業限制不影響你,因為你的選擇,就是想成為未來理工科人才。物化地班佔了3個席位,而且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物化地班,這也充分證明了我的推斷。思維導圖以及手寫筆記,不管是哪本科目,都能快速掌握知識點,讓成績得到提升。
生物不僅需要記憶更需要理解和分析。在等級賦分制的情況下,選擇地理更容易拿高分。法學類、財經類(金融、經濟、貿易、財務等)、中醫學。有些高校哲學也喜歡理科生!但是這幾科還有一個特點,學明白了是真好,有意思,分又高,上了大學會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去掉生物加上地理,既避開了學霸組合,又降低了理科學習的壓力,對孩子未來發展還是有利的。
說明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很好。最後的主意還是看孩子的決定,但家長可以把問題擺出來供其參考。而當下比較熱門的專業基本上都是工科類,像計算機類、土木類、電氣工程類、機械類……醫學類的有可能受限,感覺沒必要選地理,地理不如改成生物,或者把化學改成生物只要是選了物理+化學的,另一科無論選地理或者生物都沒有影響。選考物理,基本上所有的工科都可以,大把專業挑
Ⅳ 中考選科為什麼一定要選物理
不管你承不承認,物理始終是理科中的第二學科,是初中生的「剛需」科目。
(1)從高中的持續學習來講
物理之於很多家長與學生仍是「剛需」,但對於部分家長與學生卻淪為「雞肋」,甚至是那種潛意識之中啃不動的雞肋,這就是理想與現狀的差異。都知道物理重要,可一旦存在其他「更輕松」的打開方式,「畏難者」就會選擇性放棄物理,戰略性轉移到其他學科。同時這些人又捨不得大學中的王牌專業,他們心中的潛台詞「初中物理太難,高中再努力補足」。初中時只有這么一塊「硬骨頭」都捨不得力氣去啃,高中那麼多「硬石頭」,沒有一副「鐵齒鋼牙,銅皮鐵骨」拿什麼去戰斗?更不要提還想回頭補足初中知識。從精神品質上,一些同學就已經落在了後頭。
思維習慣的養成同等重要。物理之所以難,在於其冗雜的基礎概念和繁多的公式計算;在於其多變的出題套路和靈活的解題技巧;在於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在於其遊走於生活之中,穿梭在其他學科之間。初中兩年習慣的養成,對於高中,何其重要!
(2)從大數據上來講
選擇物理,就是選擇了更多的大學專業,就是選擇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具選擇優勢。除本次中考改革之外,高考也會進行相應的學科改革和調整。而對於絕大部分的理工科的專業,對於物理科目都有分數要求。從目前公布的1096個專業(類)的選考科來看,物理可以滿足1070個專業的選科要求,覆蓋率高達97.63%。化學、生物、 地理、歷史、政治的覆蓋率分別為:90.51%、80.02%、64.05%、63.5%、62.14%。而很多熱門專業如工程、機械、土木、海洋、航天、材料、冶金、軟體、環境等也對物理學科有成績要求。因此物理從學科形式的基礎上有較高的選擇優勢。如果大學打算報考理工科專業,那麼物理就是必須學習的科目,如果初中不學習扎實,高中幾乎沒可能。
(3)從競爭學科上來講
根據2018年的中考改革,物理學科在北京市的中考中和生物/化學共同作為理科選擇科目,要求至少要選擇其中一個科目。生物/化學兩門科目一張考卷,勢必要耗費學生更多的心血,科目數量上,使得物理變相難度下降;同時,兩年物理,更具有時間優勢。物理學科在初二階段就開始學習,起步較早,因此能夠有較長的時間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更早的建立優勢,節省時間精力。尤其有些學校從初一就開始學習物理,學習時間上,使得物理難度變相下降;除此之外,物理科目,久經中考,可把控性更強。18年中考,生物/化學第一年合卷考試,具體的分數設置,出題形式,可把控性性不強,尤其生物第一年作為中考科目,對於考點的把握就更是難上加難!中考經驗上,使得物理難度變相下降。
(4)從學生大腦發育上來講
據生命時報報道,美國科學家實驗證實:學習物理能讓人的大腦更發達。研究人員表示,物理課堂提升大腦活躍度和激發想像力效果最好,學習後,也更容易與實踐相結合,物理知識的學習可以改變思維方式和行動策略,讓學生更好適應環境,更擅長克服困難。
Ⅵ 物理在選課時候重要嗎
比較重要。
力學、運動學、電磁學是高中物理三大塊。
而就答題難度來說,難題一般出現在力學和電磁學方面。
其中,電磁學中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通電導體的運動,因同時考察了力學、電磁學、運動學三方面內容,而成為了近年來高考熱點同時也是難點。
所以應重點掌握選修2中的內容。
但同時,充分掌握高中物理的每塊知識,綜合運用,靈活貫通,才能最終學好高中物理。
預選,就是初步給自己排課表的過程。預選結束後,系統會對選課人數超過課容量的課進行抽簽。抽簽的主要作用是讓選上課的人數不多於課容量,或者說,超過課容量的學生教室里放不下,所以需要淘汰一波。
如果你抽簽全中了,就可以不用參與正選搶課了。如果你抽簽掉了,就需要在正選去參與搶課(搶還有課餘量的課)。
預選結束的時候選課人數還沒超過課容量的就會直接成為你囊中之物,不需要抽簽啦。
預選期間,所有可選課程都是統一平等地對所有本科生開放的,除該級培養方案限制之外,無任何特殊限制。預選是允許選課人數超過課容量的。所以,無論你早選或晚選,課程都在那裡,不喜不悲......
一般情況下,在預選結束後系統關閉的空檔里,教務處會出抽簽結果。所以,在預選結束到正選開始中間的不固定時間,多刷新自己的選課系統也許就能看到自己或悲或喜的抽完簽的課表啦~
正選
如果你預選有課掉了,就要在正選中「搶課了」~
正選,是一場對課餘量的廝殺,先到先得,拼的是網速和手速。
在正選開始前,提前查閱urp,根據個人掉課情況和選課方案中的課餘量,記錄下備選課程的課程名,課程號,總之越詳細越好呦~(方便你正選開始的瞬間刷機搶課~)這才是真正的「搶課」大戰。至於說到底哪裡網速快,橋橋只能說見仁見智,大家多手准備的好呦。
由於預選結束之後選課系統可能會關閉,可能看不到課餘量之類的數據,所以有些小可愛會在預選快結束的時候把所有課的課餘量截圖,給正選做准備。
Ⅶ 新高考3+3選科有哪些優劣勢
1.政治+物理+化學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7%,一般高校、一般專業考生可以任意報考,同時目前這個組合選擇的考生人數最少,競爭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到高分,並且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一年考,學生在高三會承受很大的壓力。
2.政治+物理+生物
優勢: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6.4%,並且生物可以在高二結束戰斗,學生在高三壓力相對較小。
劣勢:物理、政治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也比較困難。
3.政治+地理+物理
優勢:因為物理的存在,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91%,並且地理可以在高二考完,學生在高三的學習壓力相對減小很多。
劣勢:物理高考不易拿高分,平時學習難度較大。
4.政治+歷史+物理
優勢:偏文的一個組合,其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9.5%,且歷史科目相對簡單。
劣勢:歷史和物理是最偏文偏理的兩個學科,是文理兩個學科大牛的必選科目,這個組合的高考競爭十分激烈,並且所有的科目都要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一年會有很大壓力。
5.歷史+物理+化學
優勢:該組合偏理,全國院校專業覆蓋率高達88.0%,並且歷史、化學分別是原來文、理科目中較為容易的科目。
劣勢:物理較難,不易拿高分,文理兩個學科的大牛選這個組合的最多,這個組合算是競爭最激烈的一個組合;同時所有的科目都在高三考,學生在高三會的壓力很大。
Ⅷ 新高考選物理化學地理有什麼好
摘要 選擇地理學科人數較多,有利於考生等級賦分
Ⅸ 新高考的12種選科組合各有什麼特點
湖南省作為國家的第三批高考改革省份,吸收前兩批改革試點省的經驗基礎上,確定採用「3+1+2」高考選科模式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設置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
總體來說,新高考制度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選擇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但同時對如何選擇也提出了挑戰。
Ⅹ 孩子上高一需要選科,選物理、生物、歷史如何,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物理是純粹的理科,生物原本屬於理科,但是本質上偏向於文科,而歷史則是純文科。這個組合從整體上來看還是比較具有優勢的,因為選擇物理學科,高考的時候可以選擇大部分的專業,不必擔心以後報考學校會受到專業上的限制,物理在所有的理科當中,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熟記公式,靈活使用就可以,有人說物理學科是高中當中最難的學科,但是只要打好基礎,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報考學科,首先要根據孩子目前來說的成績分析,可以根據孩子比較擅長或者比較感興趣的學科來選擇,除此之外,更要考慮孩子未來的發展問題,比如說孩子未來以後像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上哪一類的大學報考哪一類的專業,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如今的分數,來找到對孩子目前來說最適合的選擇,高考改革之後的文理分科,讓孩子們多一種自由選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選擇上的困難,慎重選擇,謹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