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
原因: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2.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
原因: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3.戴著眼鏡,從溫度較冷的室外到溫暖的室內,眼鏡商會蒙上白霧。
原因:是氣體的液化現象。液化指物質由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會對外界放熱。實現液化有兩種手段,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
4.白熾燈用久了燈泡壁上會有一層黑色。
原因:是鎢絲的升華。升華指物質由於溫差太大,從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相變過程。
5.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
原因:這是離心現象。
6.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
原因: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7.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
原因:自來水管「出汗」,是因為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8.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
原因: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9.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
原因: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10.把糖漿、水和油沿湯匙注入高玻璃杯中,液體會分成三層。
原因:因為糖漿、水和油它們的密度不同,密度小的總要漂浮在密度大的上面。
11.為減輕車輛行駛時的雜訊對道旁居民的影響,在道旁設置屏障或植樹
原因: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減弱雜訊 。
12.自行車外胎為什麼要有凸凹不平的花紋。
原因:是通過增大自行車與地面間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的,其目的是為了防止自行車打滑。
13.將兩個吸盤沾一下水,將它們正對並擠壓在一起,然後用力拉它們,用很大的力卻很難把它們拉開。
原因:因為大氣壓力的存在。
14.觸電時人被電吸住了,抽不開是因為手觸電時。
原因:由於電流的刺激,手會由痙攣到麻痹。如果是手的掌心或手指與掌心的同側部位觸電。剛觸電時,手因條件反射而彎曲,而彎曲的方向恰使手不自覺地握住了導線。這樣,加長了觸電時間,手很快地痙攣以致麻痹。這時即使想到應松開手指、抽回手臂,已不可能,形似被「吸住」了。
15.自然界少有黑色的花,只有少數的花偶然有黑色的斑點。
原因:因為黑色吸收全部的光波,熱量過多,容易受到傷害。
❷ 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20種現象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浩瀚的宇宙,綠色的地球和萬物之靈的人類,組成了自然界巨大的物質系統。這個巨大的系統內部充滿了各種各樣的運動和變化,而五彩繽紛的物理世界,在協調或加劇人類社會生活環境中的種種矛盾時,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起著各具不同的作用。
12、可親可愛的空氣負離子
空氣負離子是一種帶負電荷的空氣離子,它對人類的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被喻為空氣「維生素」.由於靜電感應的作用,只有負電荷才可以增強人體的造血功能和一些細胞的活力。飛濺的水流能產生負電荷,故在瀑布、噴泉、激流、海濱等附近的空氣中,以及雨後的空氣中,有著大量的負離子.人們吸入這樣的空氣就會感到精神愉快、情緒輕松、周身舒服、消除疲勞等快意。
13、功德無量的氣體流動
大氣的流動,俗稱風。風對於地球表面的污染物起著自然的稀釋作用。經研究發現,風速在4m/s以上,污染物能夠自然稀釋;風速低於3m/s,污染物能夠移動,但不容易擴散;無風時,污染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擴散趨於停止。工業區、居民區通常規劃在下風頭,就是為了減小污染物通過風來產生危害人類的作用。
14、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15、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16、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17、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8、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9、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❸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❹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現象是和物理有關的
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各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2、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東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同樣接觸面積的情況下,水下降一度能傳遞給肉的熱量遠遠高於空氣。
3、有雪的路面撒些食鹽化的快,這些現象都表明:鹽作為了融雪劑。原理是:由於鹽水的凝固點比水要低,撒上鹽以後,雪周圍的水就便成鹽水,因此就凝固不了。
4、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些現象都表明:光比聲音傳播快!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0*10^8m/s,而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所以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更快。
5、在加油站,經常會看到「禁止用塑料桶裝汽油」警告語,我們知道用塑料桶裝汽油,在運輸過程中,由於塑料是絕緣體,因此它不能將由於摩擦而產生的電荷傳導出去,電荷累積多了,就容易產生放電現象,從而就會引起汽油燃燒,出現危險事故。
❺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二)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6、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9、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水先迅速汽化後又液化,並發出「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降低,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降低。
(三)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
2、長期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看見裡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擴散到牆內,所以颳去一層,仍可看到裡面呈黑色。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廚房裡,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爐灶、器皿以及做飯、炒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定會發現很多處要用到物理知識。
❻ 有哪些是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用物理解決的問題或現象呢
在沒有啟瓶器的時候,可以利用物理中的杠桿原理來解決開啤酒問題。用手抓住筷子的一頭,用食指當做杠桿的支點啟開啤酒瓶。
❼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及解釋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放熱,化雪吸熱。 2,水往低處流——萬有引力。 3,摔倒在地感覺疼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剎車摔倒——慣性。 5,在馬路上撒鹽——降低雪的融點。 6,樟腦球不見了——升華。 7,溫度計——熱脹冷縮。 8,搓手取暖——做功改變內能。 9,禁止高空拋物——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10,紅燈作為警示燈——紅光波長長。 11,筷子放在水裡折斷了——光的折射 12,3D電影——偏振光。 13,花樣滑冰——角動量守恆。 14,回聲——聲波可以被反射。 15,隔牆有耳——聲波的衍射。 16,游泳圈——浮力。 17,深海魚撈上來就死掉——液體內部有壓強。 18,千斤頂——帕斯卡原理。 19,指南針指南——地球存在磁極。 20,用軟管換魚缸水——虹吸原理。 21,電磁爐加熱——安培渦電流原理。 22,微波爐加熱——分子共振改變內能。
❽ 求30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加原因,就是用物理知識解釋一下.
1水中筷子變短 光的折射
2水中有樹的倒影 光的反射
3路面上有油膜,呈彩虹色 光的干涉
4凸透鏡可以點火 凸透鏡聚光作用
5大樹底下有光斑 小孔成像
6路面上有人的倒影 光的直線傳播
7日食月食 光的直線傳播
8雨後出現彩虹 光的色散
9人看到日出比實際要早 光的折射
10汽車擋風玻璃要傾斜一定角度 光的反射
11汽車駛過,聽到聲音的頻率逐漸變小 開普勒效應
12障礙物阻擋不了聲音的傳播 聲波的衍射
13用電熱絲加熱 電流的熱效應
14用微波爐加熱 波具有能量
15冬天湖面結冰,冰面下沒有結冰 水的反常膨脹
16被水蒸汽燙傷比被水燙傷更嚴重 液化放熱
17摩擦過的橡膠棒可以吸引小物體 摩擦起電
18正負電荷互相吸引 庫侖定律
19通電導線周圍的磁針發生偏轉 電流的磁效應
20指南針指南 地球是個大磁體
21發電機的線圈轉東產生電流 電磁感應
22打雷 烏雲帶電放電
23聽鐵軌可以更早判斷火車來了 聲音在鐵中傳得比在空氣中快
24宇宙中對話需要無線對講機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25太陽光能傳到地球 光傳播不需要介質
26你推牆,感覺牆推你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7大卡車爬坡時要減速 功率一定時,速度和牽引力成反比
28吸盤可以緊緊地吸在牆上 大氣壓強
29用針扎手痛 受力一定時壓強和表面積成反比
30船可以浮在水面上 浮力等於排開水受的重力
都是自己寫的 累死了……
❾ 求生活中的常見的物理現象及其詳細解釋
1)夏天從冰箱里那出的啤酒瓶出「汗」: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著在瓶子上。
(2)冬天窗戶上結冰花:水蒸氣凝華。
(3)早上睡醒覺看見大霧: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現象。
(4)冬天被凍住的衣服會變干:冰的升華。
(5)不同的時間和地點水的沸點不同:大氣壓的差異。
(6)水只能把餃子煮成白色的,而油能把餃子炸成黃色的:油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7)海市蜃樓現象:光由於遇到不均勻大氣而發生了偏折。
(8)小孔成倒立的像:光的直線傳播。
(9)平面鏡能成像:光的反射。
(10)伸入水的筷子彎曲了:光斜射入另一介質而發生了折射現象。
(11)太陽光被三棱鏡折射後成為七種顏色:光的色散。
(12)日食現象:光的直線傳播。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3)凸透鏡能成像:光的折射。
(14)月球上沒有聲音:聲音傳播是需要介質的。
(15)先看到閃電,後看到雷:光在地球上比聲音在地球上的傳播速度快的多。
(16)我們能用普通桿秤測量物體重量:杠桿原理
(17)用吸管「喝」汽水:大氣壓的擠壓
(18)將菜放在鍋里炒能熟:熱傳導現象
(19)人和車能在地面行走:物體之間的摩擦力
(20)人體肌肉運動:杠桿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