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使用kickstart創建邏輯卷管理(LVM)分區
#Disk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partpv.<idvolgroup <name <partition logvol <mountpoint –vgname=<volume_group_name –size=<size –name=<name注意:上 面提到的選項是有先後順序的。物理卷將先被創建,然後是卷組和邏輯卷。 實例:創建兩個物理分區分別給Boot和Swap分區,剩餘的空間作LVM。 image解決辦法: 按照上面的需求,將以下幾行加入到ks.cfg文件: #Disk partitioning information part /boot –fstype ext3 –size=150 part swap –size=1024 part pv.01 –size=1 –grow volgroup vg_root pv.01 logvol / –vgname=vg_root –size=8192 –name=lv_root logvol /var –vgname=vg_root –size=4096 –name=lv_var logvol /tmp –vgname=vg_root –size=2048 –name=lv_tmp logvol /spare –vgname=vg_root –size=1 –grow –name=lv_spare更多信息請閱讀:
㈡ 如何創建邏輯分區(win7)
默認情況下進入WINDOWS 7的磁碟管理中是沒有新建邏輯分區的選項
解決方法如下:單擊「開始」菜單,從附件中找到「命令提示符」,右擊選擇「以管理員身份運行」打開命令提示符窗口,輸入「diskpart」命令,進入DISKPART狀態,然後按照下面步驟進行操作:
1.選擇物理磁碟
輸入「select disk N」選擇物理磁碟,這里的「N」代表第幾塊物理硬碟。假如你要對第1塊物理硬碟進行操作,應該輸入「select disk 0」,依此類推。
2.創建擴展分區
輸入「create partition extended」命令,執行後系統會自動創建擴展分區,主分區後面所有的空餘空間都會被佔用。完成後即可退出命令提示符,不必再輸入創建邏輯分區的相關命令,因為系統將所有的擴展分區用來創建一個邏輯分區。
3、好了,現在進入「計算機管理→磁碟管理」窗口,你會發現已經創建完成的擴展分區。右擊選擇「新建簡單卷」,此時會彈出「新建簡單卷向導」(即創建一個邏輯分區),按照向導的提示指定簡單卷的大小就可以了。
㈢ 這個Lvm物理和邏輯卷創建不了是什麼情況要怎麼解決
說說我的創建過程。
我添加了一塊硬碟 100G的。
先用 fdisk -l 檢查是不是找到了添加的硬碟。
然後格式化 mkfs -t ext4 /dev/sdc 我的100G硬碟是這塊。
然後生成pv pvcreate /dev/sdc
然後加入vg
㈣ 怎麼創建PE文件
PE文件格式的物理分布,下面將總結一下裝載一PE文件的主要步驟: 1、PE文件被執行,PE裝載器為文件在內存分配一個空的位置。創建進程和主線程。 2、PE裝載器檢查 DOS MZ header 里的 PE header 偏移量。如果找到,則跳轉到 PE header。 3、PE裝載器檢查 PE header 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跳轉到PE header的尾部。 4、緊跟 PE header 的是節表。PE裝載器讀取其中的節信息,並採用文件映射方法將這些節映射到內存,同時付上節表裡指定的節屬性。 5、PE文件映射入內存後,PE裝載器將處理PE文件中類似 import table(引入表)邏輯部分。
㈤ 在rhel6中,創建lvm主要步驟有哪些
LVM(Logical Volumn Manager):
總體思路:分區成LVM格式(8e)---PV創建--VG創建---LV創建---格式化分區---MOUNT分區----e2fsadm調整LV大小
幾個關鍵詞:
PV (Physical Volumn);VG(Volumn Group); LV(Logical Volumn);PE(Physical Extend物理塊 default 4M); LE(Logical Extend邏輯塊) PE:LE=1:1(Normal)
LVM的結構簡圖如下:
hda1 hdc1 sdc (PV:s 物理卷,一般為分區或整個硬碟)
| /
| /
diskvg (VG 卷組由物理卷組成)
/ |
/ |
usrlv rootlv varlv (LV:s 邏輯卷在卷組上創建)
| | |
ext2 reiserfs xfs (建立在邏輯卷上的文件系統)
PV: 實體分割區(Partition)/dev/had...
VG: 虛擬硬碟 /dev/vg_name
LV: 虛擬分割區 /dev/vg_name/lv_name
㈥ linux里lvm 用來干什麼
對於Linux用戶而言,在安裝一台Linux機器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給各分區估計和分派足夠的硬碟空間。無論對一個正在為伺服器尋找空間的系統管理員,還是一個磁碟即將用盡的普通用戶來說,這都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解決的方法通常是使用符號鏈接,或者一些調整分區大小的工具(比如parted)。但是,這只是一個暫時性的解決辦法,不久,我們又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站點的系統管理員,管理著數量眾多的、連接在Internet之上的伺服器,那麼你每關機一分鍾,都會給公司帶來很大損失。此外,使用這種方法,在修改了分區表之後,每一次都得重新啟動系統。LVM(邏輯卷管理程序)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LVM簡介
Linux LVM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輕松。相對於硬碟和分區,LVM是從更高的層次來看待存儲空間的。在使用LVM之前,先來看一些將要使用到的相關概念。
物理卷
物理卷是指硬碟分區或者從邏輯上看起來和硬碟分區類似的設備(比如RAID設備)。
邏輯卷
一個或者多個物理卷組成一個邏輯卷。對於LVM而言,邏輯卷類似於非LVM系統中的硬碟分區。邏輯卷可以包含一個文件系統(比如/home或者/usr)。
卷組
一個或者多個邏輯卷組成一個卷組。對於LVM而言,卷組類似於非LVM系統中的物理硬碟。卷組把多個邏輯卷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可管理的單元。
document.body.clientWidth-450) {this.height=(document.body.clientWidth-450)*this.height/this.width;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450}" border="0">
LVM工作方式
下面來看一看LVM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每一個物理卷都被分成幾個基本單元,即所謂的PE(Physical Extents)。PE的大小是可變的,但是必須和其所屬卷組的物理卷相同。在每一個物理卷里,每一個PE都有一個惟一的編號。PE是一個物理存儲里可以被LVM定址的最小單元。
每一個邏輯卷也被分成一些可被定址的基本單位,即所謂的LE(Logical Extents)。在同一個卷組中,LE的大小和PE是相同的,很顯然,LE的大小對於一個卷組中的所有邏輯卷來說都是相同的。
在一個物理卷中,每一個PE都有一個惟一的編號,但是對於邏輯卷這並不一定是必需的。這是因為當這些PE ID號不能使用時,邏輯卷可以由一些物理卷組成。因此,LE ID號是用於識別LE以及與之相關的特定PE的。正如前面所提到的,LE和PE之間是一一對應的。每一次存儲區域被定址訪問或者LE的ID被使用,都會把數據寫在物理存儲設備之上。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有關邏輯卷和邏輯卷組的所有元數據都存到哪兒去了。類似的在非LVM系統中,有關分區的數據是存儲在分區表中,而分區表被存儲在了每一個物理卷的起始位置。VGDA(卷組描述符區域)功能就好象是LVM的分區表,它存儲在每一個物理卷的起始處。
VGDA由以下信息組成:
·一個PV描述符
·一個VG描述符
·LV描述符
·一些PE描述符
當系統啟動LV時,VG被激活,並且VGDA被載入至內存。VGDA幫助識別LV的實際存儲位置。當系統想要訪問存儲設備時,由VGDA建立起來的映射機制就用於訪問實際的物理位置來執行I/O操作。
開始工作
下面具體看一看如何使用LVM。
第一步:配置內核。在安裝LVM之前,內核之中應該有LVM模塊,可以使用以下的步驟來完成:
#cd /usr/src/linux
#make menuconfig
選擇Multi-device Support (RAID and LVM)子菜單,選中以下兩個選項:
[*] Multiple devices driver support (RAID and LVM)
< *> Logical volume manager (LVM) Support.
復制代碼
注:如果在安裝Linux系統時已經安裝了LVM相關軟體包,上面幾步操作可以省略掉,直接到第二步.
第二步:檢查驅動器上空閑硬碟空間的總量。這可以通過以下命令來未完成: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1 3.1G 2.7G 398M 87% /
/dev/hda2 4.0G 3.2G 806M 80% /home
/dev/hda5 2.1G 1.0G 1.1G 48% /var
第三步:在硬碟上創建一個LVM分區。使用fdisk或者其它的分區工具來創建一個LVM分區。Linux LVM的分區類型為8e。
# fdisk /dev/hda
press p (to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and n (to create a new partition)
第四步:創建一個物理卷。下述命令將在分區的起始處創建一個卷組描述符:
# pvcreate /dev/hda6
pvcreate -- -physical volume "/dev/hda6" successfully created
# pvcreate /dev/hda7
pvcreate- -- physical volume "/dev/hda7" successfully created
第五步:創建一個卷組。通過下面的方法創建一個新的卷組,並且添加兩個物理卷:
# vgcreate test_lvm /dev/hda6 /dev/hda7
vgcreate- -- INFO: using default physical extent size 4 MB
vgcreate- -- INFO: maximum logical volume size is 255.99 Gigabyte
vgcreate- -- doing automatic backup of volume group "test_lvm"
vgcreate- -- volume group "test_lvm" successfully created and activated
上述命令將創建一個名為test_lvm,包含有/dev/hda6和/dev/hda7兩個物理卷的卷組。使用下面命令來激活卷組:
# vgchange -ay test_lvm
使用「vgdisplay」命令來查看所建立卷組的細節信息。
# vgdisplay
--- Volume group ---
VG Name test_lvm
VG Access read/write
VG Status available/resizable
VG # 0
MAX LV 256
Cur LV 1
Open LV 0
MAX LV Size 255.99 GB
Max PV 256
Cur PV 2
Act PV 2
VG Size 3.91 GB
PE Size 4 MB
Total PE 1000
Alloc PE / Size 256 / 1 GB
Free PE / Size 744 / 2.91 GB
VG UUID T34zIt-HDPs-uo6r-cBDT-UjEq-EEPB-GF435E
第六步:創建一個邏輯卷。使用lvcreate命令在卷組中創建一個邏輯卷:
# lvcreate -L2G -nlogvol1 test_lvm
第七步:創建文件系統。在該邏輯卷上選擇使用reiserfs日誌文件系統:
# mkreiserfs /dev/test_lvm/logvol1
使用mount命令來載入新創建的文件系統。
# mount -t reiserfs /dev/test_lvm/logvol1 /mnt/lv1
第八步:在/etc/fstab和/etc/lilo.conf中添加一個入口。在/etc/fstab中加入以下入口,在啟動時載入文件系統:
/dev/test_lvm/logvol1 /mnt/lv1 reiserfs defaults 1 1
如果沒有覆蓋原來的內核,那麼拷貝一份重新編譯後的內核,並且在啟動時選擇是否使用LVM。下面是LILO文件的內容:
image = /boot/lvm_kernel_image
label = linux-lvm
root = /dev/hda1
initrd = /boot/init_image
ramdisk = 8192
添加以上內容後,使用以下命令重新載入LILO:
#/sbin/lilo
第九步:修改邏輯卷的大小。可以使用lvextend命令方便地修改邏輯卷的大小,增加邏輯卷大小的方法如下:
# lvextend -L 1G /dev/test_lvm/logvol1
lvextend -- extending logical volume "/dev/test_lvm/logvol1" to 3GB
lvextend -- doing automatic backup of volume group "test_lvm"
lvextend -- logical volume "/dev/test_lvm/logvol1" successfully extended
類似的,減小邏輯卷大小的方法如下:
# lvrece -L-1G /dev/test_lvm/lv1
lvrece -- -Warning: recing active logical volume to 2GB
lvrece- -- This may destroy your data (filesystem etc.)
lvrece -- -do you really want to rece "/dev/test_lvm/lv1"? [y/n]: y
lvrece- -- doing automatic backup of volume group "test_lvm"
lvrece- -- logical volume "/dev/test_lvm/lv1" successfully reced
復制代碼
總結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到,LVM具有很好的可擴展性,並且使用起來很直觀。一旦卷組建立起來以後,根據需求調整每一個邏輯卷的大小也非常容易。
LVM操作的相關命令:
fdisk -l :查看系統中都認到了那些物理硬碟
pvdisplay:查看系統中已經創建好的物理卷
pvcreate:創建一個新的物理卷
pvremove:刪除一個物理卷(也就是從物理卷中刪除一個LVM標簽)
vgdisplay:查看系統中的卷組
vgcreate:創建一個新的卷組
vgrece:從卷組中刪除一個物理卷(也就是縮小卷組)
vgremove:刪除一個卷組
lvdisplay:查看系統中已經創建好的邏輯卷
lvcreate:創建一個新的邏輯卷
lvrece:縮小邏輯卷(也就是從一個邏輯卷中減少一些LE)
lvremove:從系統中刪除一個邏輯卷
mkfs:基於邏輯卷創建一個相應類型的文件系統
mkdir -p $mount_piont:創建一個掛載目錄
創建好的文件系統位於:
/dev/$create_vg_name/$lv_name
mount /dev/$create_vg_name/$lv_name $mount_piont:掛載文件系統
vgscan:讀取系統中創建的所有卷組
vgchange -a y :激活所有卷組 (開機執行,redhat可在/etc/rc.d/rc.sysinit系統啟動初始化腳本里可以找到)
vgchange -a n :關閉所有卷組(提示:必須在umount所有的文件系統後,才能成功執行
裸設備使用:
1.先lvreate
2. raw /dev/raw/raw0 /dev/mapper/vgname-lvname
3.修改 /etc/sysconfig/rawdevices,添加:
/dev/raw/raw0 /dev/mapper/vgname-lvname
4.執行命令; service rawdevices restart,使得/etc/sysconfig/rawdevices文件中的裸設備配置生效
5.執行/sbin/schkconfig rawdevices on 使得系統重啟後,裸設備能自動載入
6.修改裸設備的屬主,使得相應許可權的用戶對裸設備有讀寫許可權
chown -R owner:group /dev/raw/raw0
7.將修改裸設備屬主修改命令加入到系統啟動執行腳本/etc/rc.local中,使得系統啟動後裸設備的屬主保持不變.
㈦ 關於RHEL7.0中LVM,VG的PE問題,求解答
LVM(Logical Volumn Manager):
總體思路:分區成LVM格式(8e)---PV創建--VG創建---LV創建---格式化分區---MOUNT分區----e2fsadm調整LV大小
幾個關鍵詞:
PV (Physical Volumn);VG(Volumn Group); LV(Logical Volumn);PE(Physical Extend物理塊 default 4M); LE(Logical Extend邏輯塊) PE:LE=1:1(Normal)
LVM的結構簡圖如下:
hda1 hdc1 sdc (PV:s 物理卷,一般為分區或整個硬碟)
| /
| /
diskvg (VG 卷組由物理卷組成)
/ |
/ |
usrlv rootlv varlv (LV:s 邏輯卷在卷組上創建)
| | |
ext2 reiserfs xfs (建立在邏輯卷上的文件系統)
PV: 實體分割區(Partition)/dev/had
VG: 虛擬硬碟 /dev/vg_name
LV: 虛擬分割區 /dev/vg_name/lv_name
㈧ linux邏輯卷管理
LVM(logical volume manager) 邏輯卷管理器
其中主要分為這幾個概念
1物理卷-簡稱PV
物理卷在邏輯卷管理器中屬於最底層的,任何的邏輯卷和卷組都必需依靠物理卷來建立,物理卷可以是一個完整的硬碟,也可以是硬碟中的莫一個分區
2卷組-簡稱VG
卷組是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個卷組中可以包含一個物理卷組或者多個物理卷
3邏輯卷-簡稱LV
邏輯卷是建立在卷組之上的,卷組中的空間可以建立多個邏輯卷,並且邏輯卷可以隨意從卷組的空閑空間中增減,邏輯卷可以屬於一個卷組,也可以屬於不同的多個卷組
4 物理區域-簡稱PE
物理區域是物理卷中最小的可分配儲存單元
5 邏輯區域-簡稱-LE
邏輯區域是邏輯卷中可用於分配的最小儲存單元
6 卷組描述區域-簡稱VGDA
用於描述物理卷,卷組,邏輯卷分配的所由信息
一個建立邏輯卷的流程如下
PV-VG-LV
物理卷包含卷組,卷組包含邏輯卷
二redhat9中使用邏輯卷管理器
1使用vgscan生成默認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在/etc下的lvmconf 和lvmtab 2個文件
2 為邏輯卷管理器分配物理卷
我這里使用一個分區來作/dev/hda9
#fdisk hda
>t
>9
>8e (為LVM分區)
>w
重起
#pvcreate /dev/hda9
使用
#pvdisplay /dev/hda9查看是否建立
這樣就建立好了物理卷
3在物理卷中建立卷組
#vgcreate vg0 /dev/hda9 其中vg0為要建立的卷組名程.這里的PE值我們使用默認的4M如需要增大可以使用-L 選想,記住一旦設定以後不可更改PE的值
#vgdisplay 查看是否建立成功
4 在卷組中建立邏輯卷
#lvcreate -L 100M -n vg1 vg0
其中-L 選項表示你想的邏輯卷大小,以後可以用命令增減 -n指定邏輯卷的名程和卷組的名程,也可以使用絕對路徑來達到上述目的
#lvdisplay /dev/vg0/vg1
查看是否建立成功
5 為邏輯卷建立文件系統
#mkfs.ext3 /dev/vg0/vg0
然後掛載嘗試是否建立成功
#mount /dev/vg0/vg1 /home
這樣一個邏輯卷就基本成型了
三 邏輯卷的管理
1增加新的物理卷到卷組
當卷組中沒有足夠的空間分配給邏輯卷時,可以用給卷組增加物理卷的方法來增加卷組的空間
# vgextend vg0 /dev/hda8
這里注意hda8必需為LVM分區
2 擴充和減小邏輯卷的容量
#e2fsadm -L +100M /dev/vg0/vg1
-L 表示增減空間 +表示加 -表示建
#e2fsadm -L -100M /dev/vg0/vg1
這里要注意文件系統必需是ext2或ext3,而且需要卸載文件系統來執行,減小的時候需要知道剪掉空間的大小,不然會造成丟失
在reiserfs文件系統中未作測試
3 刪除邏輯卷-卷組-物理卷 (必需按照先後順序來執行刪除)
#lvremove /dev/vg0/vg1 刪除邏輯卷
#vgremove /dev/vg0 刪除卷組
這里有一個問題,如果建立的卷組是活動的,他就不能刪除
這里需要使用一個命令來是他變成固定的,以便刪除
#vgchage -a n /dev/vg0
-a 參數指定卷組是否是活動的,n表示固定,y表示活動
#vgremove /dev/vg0
成功
物理卷的刪除,移除/etc下的lvmconf 和lvmtab的兩個文件,然後將分區轉換為linux的就可以了
四 檢查物理卷,卷組,邏輯卷
分別使用3個命令
1pvscan 檢查物理卷
2vgscan 檢查卷組
3lvscan 檢查邏輯卷
這里只是介紹了邏輯卷管理器的基本建立和刪除
應為今天時間有限,明天積蓄補充,希望此文對你有所幫助
明天內容
如何備份邏輯卷
如何用LVM作鏡像卷
如何改變邏輯卷的屬性
五 為邏輯卷作備份
1當你要備份你的卷組信息是,你就需要為卷組作備份,使用vgcfgbackup來備份
#vgcfgbackup vg0
備份的信息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VGDA備份到/etc/lwmconf/VG.conf
2當你的卷組信息意外丟失時,你可以使用這個文件來恢復你的卷組信息,前提是你要備份了的
#vgcfgrestor -n vg0 /dev/hda8
或者
#vgcfgrestor -f /etc/lvmconf/XXX.conf
重卷組vg0中恢復物理卷的VGDA信息 -n參數指定卷組的名程 -f 制定備份文件路徑
3 恢復了物理卷及卷組的信息後我們還要恢復原來的建立的卷組和邏輯卷的設備文件
#vgmknods
這樣如果物理卷,卷組,邏輯卷的信息丟失或者設備文件被破壞是就可以用來及時恢復
六 卷組的合並於拆分
當你想合並2個卷組時可以使用一下命令
這里有2個前提條件 1 卷組的PE(物理區域)大小相等 2 2個卷組必需是非活動的,這個可以用前面提到的vgchange命令來更改,做到以上2個條件就可以了
#vgmerge vg1 vg2
其中vg1為原始卷組,vg2是你想合並到到vg1的卷組
七 邏輯卷管理器管理命令(針對整個邏輯卷管理器,不針對物理卷,卷組,邏輯卷,是全局命令)注:全局命令都是以lvm開頭的
1復位邏輯卷管理器(全局命令)
#lvmchange -R
這個命令用來復位邏輯卷管理器,也就是reset,該命令會使所由的卷組和邏輯卷處於非活動狀態,也就是不能使用卷組和邏輯卷,所以使用時一定小心
2 查看邏輯卷管理器日誌
# lvmsadc
命令可以直接輸出到標准輸出,也就是屏幕上,也可輸出到文件中
# lvmsadc 1.txt
使用lvmsar 命令可一查看lvmsdac生成的日誌文件
#lnmsar 1.txt
日誌文件顯示邏輯卷管理器中設備的讀寫統計信息
顯示如下
total read :12 total write :222
3 利用LVM作邏輯卷的鏡像卷或成快照卷
快照卷不需要和父卷大小一致,我們假設不需要保存太多的快照文件,可以設置成10M
#lvcreate -s -L 10M -n kuaizhao /dev/vg0/vg1
這樣就從邏輯卷vg1中分出快照卷/dev/vg0/kuaizhao
這里又有一個問題,redhat9默認快照卷是以只讀方式掛載的,只讀方式的快照卷是不能和父卷同步數據的
這里需要使用lvchange命令使快照卷為讀寫方式掛載
#lvchange -p rw /dev/vg0/kuaizhao
然後
#mount /dev/vg0/vg1 /home
#mount /dev/vg0/kuaizhao /opt
目錄隨便,我這里只是測試
#cd /home
#touch test
#cd /opt
#ls
恭喜你可以看到文件數據已經同步了
注:如快照卷不能容納超過自身設置的容量時,將被LVM管理器自動刪除
解決的方法:
1及時清理不必要的快照文件
2 設置邏輯快照卷和父邏輯卷大小一致
㈨ centos5.7創建邏輯卷問題
LVM 邏輯卷管理
LVM的三個層次:
PV(物理卷)
可以是磁碟,也可以是分區(分區類型必須為8e),它是LVM的
基礎存儲設備
VG(卷組)
包含一個或多個物理卷(PV)的存儲池
LV(邏輯卷)
建立在卷組的基礎上,應該層就工作的邏輯卷上,
可以對邏輯卷進行格式化,掛載等操作,然後存儲數據
幾個概念:
物理塊(PE)
LVM定址的最小單位,物理卷都是以相同大小的物理塊為存儲基本單位,
大小可以是從 8k-16G,默認4M,一個VG中最多可以有65534個PE
邏輯塊(LE)
管理工具:
lvm2-2.02.56-8.el5
rpm -qa | grep -i lvm 看有沒有這個包,如果沒有要安裝
使用LV的一般過程:
1、為邏輯卷准備分區或磁碟(RAID也可以)
可以是分區(分區類型必須是8e),也可以是磁碟
2、創建物理卷
3、用物理卷創建卷組
4、激活卷組(一般可以省略)
5、在卷組上建邏輯卷
6、在邏輯卷上建文件系統(格式化、掛載)
創建實例:
1、建分區(分區類型必須是 8e)
# fdisk /dev/sda
Command (m for help): n
First cylinder (59668-60802, default 59668):
Using default value 59668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59668-60802,
default 60802): +1g
. . . . . .
Command (m for help): p
Command (m for help): t
Partition number (1-15): 13 (分區編號)
Hex code (type L to list codes): 8e
Command (m for help): p
Command (m for help): w
# partprobe
2、利用分區創建PV
# pvcreate /dev/sda12 /dev/sda13 /dev/sda14 /dev/sda15
# pvscan
# pvdisplay #可通過這兩個命令來看PV是否真的有了
也可以直接拿RAID做PV
3、利用PV創建VG
# vgcreate vg1 /dev/sda12 /dev/sda13 /dev/sda14
# vgscan
# vgdisplay
4、卷組上創建邏輯卷(默認線性卷)
# lvcreate -n lv01 -L 500M vg1
# lvscan
# lvdisplay
5、使用
# mkfs -t ext3 /dev/vg1/lv01
# mkdir /lv01
# mount /dev/vg1/lv01 /lv01
# df -h
之後就可以在邏輯卷的掛載點上存儲數據了
------------------------------
創建條帶化的邏輯卷(要有多個PV)
# lvcreate -L 500M -n strp_lv -i2 vg1
# mkfs -t ext3 /dev/vg1/strp_lv
# mkdir /strp_lv
創建鏡象邏輯卷(要有多個PV):
-m 指定鏡象份數
-m 1 鏡象1份,原始數據的同時,生成另一個副本
# vgdisplay
Free PE / Size 472 / 1.84 GB
# lvcreate -n mirr_lv -m 1 -L 500M vg1
# vgdisplay
Free PE / Size 221 / 884.00 MB
可看到,雖然創建的是500M的LV,但實際上用到1G的VG空間
這就是鏡象要另外使用的空間
# mkfs -t ext3 /dev/vg1/mirr_lv
# mkdir /miir_lv
練習:用兩個PV創建VG,再在該VG下創建一下鏡象LV
------------------------------
VG維護
vgchange 停、啟用vg
# vgchange -a n vg1 #停用卷組
# lvdisplay
LV Status NOT available
# vgchange -a y vg1 #啟用
# lvdisplay
LV Status available
如果該卷組下有LV在掛載使用,該VG是不能停用的,要停用必須要先卸掉
LV
vg增加pv
# vgextend vg1 /dev/sda15
VG的擴容就是通過增加PV來實現的
vg移除pv
# vgrece vg1 /dev/sda15
LV的管理與維護
在線擴容:
LV擴容,要求VG要有足夠的空間,擴展時選擴lv (lvextent)
再擴文件系統(resize2fs)
實施過程:
1、lvextent
# lvextend -L +200M /dev/vg1/lv01
# df -h 可以看到容量並沒有變化
# lvscan 可以看到容量增加了200M
2、resize2fs
# resize2fs /dev/vg1/lv01
# df -h 可以看到容量增加了
壓縮LV大小:
基本過程:umount -> fsck -f -> resize2fs -> lvrece
# umount /lv01
# fsck -f /dev/vg1/lv01
# resize2fs /dev/mapper/vg1-lv01 400M
# mount /dev/vg1/lv01 /lv01/
# df -h 可看到變400M了
# lvscan 看到還是700M
# lvrece -L 400M /dev/vg1/lv01
物理卷間的數據轉移:
轉移條件:兩個PV在同一個VG中,並且目標PV不能小於被轉移的PV
實施方法:
1、將PV加到VG中來
# vgextend vg1 /dev/sda15
2、載入鏡象模塊
# modprobe dm-mirror
# lsmod | grep -i mirror
3、轉移數據
# pvmove /dev/sda14 /dev/sda15
4、將老的PV從VG中移除
# vgrece vg1 /dev/sda15
LVM的快照
LVM的快照是對歷史上的數據做了一個保存,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
通過LVM快照來訪問過去的歷史數據
# lvcreate -L 100M -s -n lv428 /dev/vg1/lv01
之後不對/dev/vg1/lv01 進行增、刪、改
文件內容已徹底發生變化了
這時,一般情況下,再看前面數據已經不可能了,如果有LVM快照
我們可以把快照調出來,看歷史上那點數據是什麼樣子
# mkdir /lv_snap
# mount /dev/vg1/lv428 /lv_snap
又可看到歷史數據了
LVM 的刪除
刪除時要遵循一定的順序
先刪 LV -> 再刪 VG -> 再刪PV
和創建時剛好相反
刪除LV
umount /dev/vg1/lv01
lvremove /dev/vg1/lv01
刪除VG
vgremove /dev/vg1
刪除PV
pvremove /dev/sda12
pvremove /dev/sda13
在救援模式下使用LVM:
lvm命令,如 vgscan 實際是一些軟鏈接,鏈接到 lvm.static 或 lvm
但在救援模式下,有些鏈接是沒有建立的,在救援模式下要使用LVM的一些
命令,要在命令前加 lvm 前輟,如:
lvm vgscan
lvm vgchange
㈩ linux系統中怎麼創建邏輯卷
邏輯卷可以動態調整磁碟容量,從而提高磁碟管理的靈活性,本次主要講解的是邏輯卷(LVM)的創建,LVM邏輯卷的創建遵循一下思路:PV>VG>LV>格式化,掛載使用文件系統
1、首先我們准備兩塊SCSI硬碟,兩塊硬碟都通過fdisk 命令進行分區並全部使用其空間,操作如下:
2、對sdb這塊硬碟進行如下操作,先分區,後轉換為物理卷
3、對sdc這塊硬碟進行如下操作,先分區,後轉換為物理卷
4、注意:可以使用:pvcreate /dev/sdb1 /dev/sdc1」命令一次性轉換2個物理卷
5、使用vgcreate命令創建一個命名為luoji的卷組包括物理卷:/dec/sdb1、/dev/sdc1
6、使用lvcreate命令創建邏輯卷mail,從卷組luoji上劃出6GB空間,並使用mkfs命令創建ext3文件系統
7、至此整個邏輯卷的創建就完成了,可以使用邏輯卷了
注意事項:
1、使用lvextend命令可以為邏輯卷進行擴容,完成後需要執行使resize2fs命令更新系統識別的文件系統大小。
2、不建議對邏輯卷進行縮減容量操作,因為這非常容易造成現有數據的損壞(通常不得不重新格式化文件系統),若確實需要減少邏輯卷容量時,可以使用lvrece命令,按「y」確認後可以減少磁碟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