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手和腳麻如何物理治療食療

手和腳麻如何物理治療食療

發布時間:2022-07-07 07:57:12

『壹』 手足麻木是什麼原因,要如何去食療。

手足麻木的感覺,主要成因,是血液循環不通暢所致,血液不能順暢的流到哪個部位,該部位就產生麻木、麻痹的感覺

至於為何血循環液會產生不通暢的情況:
1)血壓過低或過高,都會產生循環不通暢
2)血管因油脂阻塞變窄、高膽固醇,影響正常循環

間接原因:
1)少運動,心臟變得惰性、心跳經常處於低跳動頻率狀態,以致循環經常處於低流量狀態,導致心臟輸送血液至較遠部位,供應量不足
2)過量煙酒,造成血液質量較低的情況,香煙中的尼古丁會降低對氧分的吸取
3)血液中的鐵質、鈣質等重要元素缺乏,影響血液素質和活躍性

治療與改善:
1)維持正常血壓、降低膽固醇
2)維持正常飲食、生活規律、體重
3)經常作運動,讓身體每個部位活動,疏通經絡
4)各別經常麻木的部位,可用針灸療法,此外,熱療法、推拿按摩,也有顯著效果
5)適量的補充維生素,維生素E具抗氧化、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維持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
6)必須戒煙

『貳』 有沒有治手腳麻木的偏方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得看醫生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應首先求診神經內科。
1)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3.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4.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5.腦血栓引起大腦的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後可以採取相應的葯物治療。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6.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要到醫院的骨科,最好是脊柱外科就診,做頸椎X光片、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採取牽引或採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葯物以及神經營養葯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葯物治療無效的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2)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偏方:
1.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2.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
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
3.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4.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5.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6.用雲南白葯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放置一晝夜後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葯酒內,並反復揉搓,以肌膚發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鍾,在1日內陽氣最盛之午時與陰氣最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500毫升葯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
7.取海桐皮、桂枝、姜黃、羌活、獨活、松節、路路通、劉寄奴、透骨草、紅花、當歸各15克加水和白酒後煎煮並濾取煎汁。每次乘熱泡洗麻木的手或腳,每日泡洗2次。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以上回答如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採納為答案」。

『叄』 手麻木怎麼治最好有什麼偏方嗎

1)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3.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4.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5.腦血栓引起大腦的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後可以採取相應的葯物治療。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6.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要到醫院的骨科,最好是脊柱外科就診,做頸椎X光片、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採取牽引或採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葯物以及神經營養葯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葯物治療無效的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2)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偏方:
1.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2.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
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
3.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4.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5.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6.用雲南白葯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放置一晝夜後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葯酒內,並反復揉搓,以肌膚發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鍾,在1日內陽氣最盛之午時與陰氣最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500毫升葯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
7.取海桐皮、桂枝、姜黃、羌活、獨活、松節、路路通、劉寄奴、透骨草、紅花、當歸各15克加水和白酒後煎煮並濾取煎汁。每次乘熱泡洗麻木的手或腳,每日泡洗2次。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肆』 手腳麻木怎麼治療

如果要治療首先你要先知道手腳麻木的原因是什麼,然後再給您介紹幾則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
手腳麻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得看醫生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應首先求診神經內科。
1)引起手腳麻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患有糖尿病的人會出現手腳麻木。只要身體任何部位經常出現麻木、酸痛、腫脹,就要及時檢查血糖,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葯物或化學制劑引起的麻木。如感冒或拉肚子時,服用了黃連素或痢特靈後,會引起手腳麻木;在含有氫、砷、二硫化碳等環境中呆時間長了,也會出現手腳麻木。
3.神經炎引起的麻木。神經炎最常見的病症即手腳麻木、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如果拉肚子或感冒達半個月之久,就會引起神經炎。
4.四肢分散性地出現麻木。四肢不是同時出現麻木,而是分散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醉酒後的中風、昏迷引起對頭部神經刺激、老年人拄拐棍對手神經的刺激、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腰椎肩神經刺激導致的腿麻木等。
5.腦血栓引起大腦的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需要到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後可以採取相應的葯物治療。
手腳麻木不能對症治療,而是要對病因治療。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都應該首先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判斷神經有無損害,受過何種刺激。
6.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這種情況要到醫院的骨科,最好是脊柱外科就診,做頸椎X光片、CT或者核磁共振檢查。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採取牽引或採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葯物以及神經營養葯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葯物治療無效的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若是神經方面的問題,還需要作肌電圖檢查,進一步確認神經受損程度、范圍、性質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手腳麻木,則再轉到其他相關科室治療。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採用葯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葯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手術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2)以下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手腳麻木」的食療秘方:
1.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2.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
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瘀的患者。
3.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4.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5.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6.用雲南白葯粉40克。浸入白酒(50度以上)500毫升內,放置一晝夜後即可。用時將患肢浸入葯酒內,並反復揉搓,以肌膚發熱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鍾,在1日內陽氣最盛之午時與陰氣最盛之子時進行治療,15日為1療程。500毫升葯酒可用一療程。治療期間禁食油膩、冷酸之品,禁涉冷水,勿過勞。

『伍』 手腳麻木這是怎麼回事

手腳容易發麻是怎麼回事

1、動脈硬化

手腳麻木有可能是動脈硬化的表現,多數表現為一側肢體麻木,會持續幾小時或者數天,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展成半身不遂而癱瘓。

2、高血壓

如果是高血壓患者出現手足麻木的情況,多是因為血壓驟然升高導致。此時患者全身小動脈痙攣,動脈管腔變窄,肢體血液迴流發生障礙從而導致麻木。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麻木常見症狀多為雙側對稱性手指發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常見並發症,許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早期就會出現麻木等並發症。

4、頸椎病

手麻多發人群常是久坐不動、頸椎姿勢異常的白領。頸椎病致使頸椎間盤突出或增生,使相關的關節壓迫鄰近的頸椎根,便會出現手指發麻的症狀。

頸椎病是很多白領的通病了,經常性的久坐不動是導致白領們手指發麻的主要原因,適當的走走以及避免久坐是改善白領們手指發麻以及預防頸椎病的有效方法。

5、神經功能紊亂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手腳麻木,症狀時輕時重,但是往往在情緒改變的時候加重。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焦慮、煩躁、心慌、氣短、記憶力減退等。

6、卒中

如果突發單側的手腳麻木,麻木感進展很快可能就需要去急診就醫了。

7、酒精中毒

由於現在社會吸煙喝酒的人很多,對於常喝酒的人來說,如果酒量攝入過多就會導致手麻木,這是因為此時的你已經慢性酒精中毒了。

造成手腳發麻的原因有很多種,若是出現長期的手腳發麻,就要想辦法去解決。下面小編給大家講講手腳發麻該如何緩解,一起了解一下吧。

手腳發麻如何緩解

1、適當運動促進血液循環

長期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神經末梢麻痹,形成手腳發麻的感覺,只要及時活動下手腳,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恢復正常。老年人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活動一下身體,加快血液的流動,促進血液的循環,可以有效的幫助老年人緩解手腳發麻的症狀。

2、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攝食減少,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造成手足麻木。因此老年人要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提高身體的代謝功能,緩解手腳發麻的情況。

3、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根據世界痹栓研究協會統計,中國、印度和部分中歐國家,是手腳麻木病人癱瘓最嚴重的國家。據我國痹證研究協會統計,我國幾千萬癱瘓病人,83%屬於疾病致癱,並且都出現過手腳麻木徵兆。中年手腳麻木,22%在60歲前癱瘓,74%在60-74歲癱瘓。老年手腳麻木,86%癱瘓。因此,家人發現老年人有手腳發的情況時,最好要及時攜帶老人前往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4、注意保暖

人體對溫度有一個感應度,超過人體感應度的寒冷狀態下,手腳感覺神經失靈,表現為手腳發麻,無知覺症狀。受凍時間過久,會造成該部位永久性組織壞死。老年人身體越來越差,感知功能也隨之下降,對冷暖的感知能力低於正常成年人,因此寒冷天氣時更要注意保暖,以免生病。

當出現手腳總是會發麻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用運動幫助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以改善手腳發麻的情況,還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小編整理了幾款關於手腳發麻的食療方,一起學習一下吧。

手腳發麻的飲食調理

1、老絲瓜筋湯

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2、蜂蜜蒸木耳

取黑木耳50克,蜂蜜50克,紅糖25克。將木耳洗凈放碗內,蜂蜜,紅糖拌於其中,放鍋內蒸熟食用。分3日服完。

3、桑葉足浴

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陸』 治療手腳麻木的偏方

手腳麻木屬於氣血病變,從中醫的角度講,是由於氣血虧虛,寒邪侵體導致,下面是治療手腳麻木的偏方
偏方1、老絲瓜筋湯。
取老絲瓜筋50克,煎湯1碗1次服下,每日2次,連服1星期,有特效。
偏方2、桑葉足浴。
用霜桑葉適量,曬干後用砂鍋加水適量煮沸,撈出桑葉,趁熱泡手腳15分鍾。每日2次,一般3天即可見效。
偏方3、中葯足浴。
取海桐皮、桂枝、姜黃、羌活、獨活、松節、路路通、劉寄奴、透骨草、紅花、當歸各15克加水和白酒後煎煮並濾取煎汁。每次乘熱泡洗麻木的手或腳,每日泡洗2次。
偏方4、黃芪當歸瘦肉湯。
用瘦肉50克,黃芪30克,當歸10克,田七3克,大棗3枚。共燉湯,服用。黃芪、當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本方適合中風後遺症肢體軟、手足麻木,氣虛血虛的患者。
偏方5、花椒露汁。
取鮮花椒300克(干品60克),加5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盛入碗內,放在房上露一夜,用籮蓋上,在太陽將出時取下,冷服。蓋被出汗,一般1次即愈。

『柒』 通過什麼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手腳麻木

手腳發麻
手腳發麻是由於末梢血液流通不暢而導致的,手足局部供血不足而出現發麻的現象。 手腳發麻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常會出現的症狀,如懷孕、不正確睡姿、如廁蹲久了均可引發。[1]
一般會在短時間內消除,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但是,有的人手腳麻木後長時間(超過一天)無法緩解,就可能是身體出現了疾病的信號。
西醫學名
手腳發麻
所屬科室
外科 - 骨科
發病部位
手、四肢、腳
主要症狀
麻木、疼痛
主要病因
網球肘、頸椎病、風濕、腰椎病
快速
導航
病因介紹治療方法危害狀況防範措施保健事項
症狀表現
手腳發麻是肢體運動神經受損的一種獨立性疾病,大多是由於中風癱瘓、糖尿病、神經炎以及頸椎病、風濕、類風濕、脈管炎等腰椎病等引起,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壓迫運動纖維,導致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受損。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出現手腳發麻。嚴重者可以發展為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等慘痛症狀。該類疾病一般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或做骨關節手術、損傷者。
病因介紹
手腳發麻一般都是由於人體的運動神經系統受損引起發病現象,手腳發麻或麻木一般都是由於其它的原發病所引起的,中風偏癱、糖尿病、骨關節病、神經炎、頸椎病、腰椎病是常見的手腳發麻的原發病。
手腳發麻實際在中醫病症范疇稱為痹症,是由風、寒、濕、邪毒氣侵入體內的一種重要信號。當邪毒氣侵入五臟六 腑之前,第一感覺是手腳發麻,四肢酸脹、沉、痛、有針刺感,這就是經絡受阻發出的信號,也是人體防禦的最後防線。如不及時治療,經絡受損,從而破壞了人體神經傳導功能系統,造成神經壞死,最終發生中風、偏癱、 心梗、腦梗、糖尿病壞疽,抱憾終生。
中風偏癱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壓會引起血管痙攣,高血脂會引起血管硬化,加上中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睡眠時血流又緩慢,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生一過性腦缺血而致手指麻痛。
中醫講的「中風」,西醫指血管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的阻塞或狹窄,即人們常說的拴塞,老年人腦部常見。由於血管阻塞,血運不暢,造成局部組織缺氧缺血,細胞變性或壞死,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功能障礙的症狀。
糖尿病
患上糖尿病時由於血糖升高引起神經纖維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包括能量及物質代謝紊亂,導致神纖維腫脹以至變性,從而發生周圍神經病變。 周圍神經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末端麻木、疼痛,象針刺樣、燒灼樣或螞蟻爬等的感覺,通常以下肢較上肢嚴重,兩側肢體可同時或先後發生,典型時呈手套或襪套樣分布;有時表現為痛覺過敏,很輕微的刺激即感覺到明顯疼痛,嚴重穿衣服及蓋被子亦會覺得疼痛。
骨關節病
骨關節病是一種以局部關節軟骨退變,骨質丟失,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及關節畸形和軟骨下骨質緻密為特徵的慢性關節疾病,又稱骨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長期的發病會引起骨關節周圍神經受損,或供養不足會引發手腳發麻的病症。
頸椎病
由於頸椎肥大增生或頸椎間盤變性突出壓迫頸神經根或頸髓,可以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並逐漸發展至上臂、前臂,甚至出現上肢活動障礙。
一般的頸椎病都會引起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疼痛,你也別擔心,採取積極有效的方法還是可以緩解的,西醫治療這樣的病症效果不是很理想,除了口服葯物以外,只有手術了,而且一般頸椎部手術是不提倡做的,因為頸部位神經線密集,有很大的風險,按摩牽引不能解除病痛。
手腳發麻,甚至有頭暈、嘔吐的表現需要注意很有可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得了頸椎病常用的治療方法就是採用類似頸復康顆粒的中葯治療。其是專門治療頸椎病的中成葯,該葯含有多種中葯成分不僅切實有效,而且能在治療的基礎上,對身體進行全面調理。手足麻木可成為頸椎病的首發症狀之一,但有時會因症狀輕微而被忽視。因此,當出現手腳發麻,同時又有明顯的頸肩部疼痛等主要徵兆時,不妨查查頸椎,出現上述症狀可能是因為患上了脊髓型頸椎病。[2]
神經炎
周圍神經病變,最常累及的有股神經、坐骨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腓腸神經及股外側皮神經等。早期症狀以感覺障礙為主,但電生理檢查往往呈運動神經及感覺神經均有累及。臨床呈對稱性疼痛和感覺異常,下肢症狀較上肢多見。感覺異常有麻木、蟻走、蟲爬、發熱、觸電樣感覺,往往從遠端腳趾上行可達膝上,患者有穿襪子與戴手套樣感覺。感覺障礙嚴重的病例可出現下肢關節病及潰瘍。痛呈刺痛、灼痛、鑽鑿痛,似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時有觸覺過敏,甚則不忍棉被之壓,須把被子支撐起來。當運動神經累及時,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減退,晚期有營養不良性肌萎縮。周圍神經病變可雙側,可單側,可對稱,可不對稱,但以雙側對稱性者多見。
腰椎病
[3]腰椎病所引起的僅僅是下肢的麻木,不會出現上肢麻木的情況。這主要與病變部位相應節段的神經受到壓迫等刺激所引起的。由於腰椎椎管內的神經根及其走行主要分布在盆腔及下肢部位,而走行於上肢的神經及其神經根主要位於頸椎的椎管內。故如果手足麻木同時出現的腰椎病患者要考慮已合並頸椎病的發生。 出現手足麻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頸、腰椎的退行性改變。退行性改變的頸、腰椎會導致頸、腰椎的椎間盤突出或關節突增生、肥大。從而壓迫椎管內走行於上、下肢神經的神經根的部分,或由於鉤椎關節骨質增生的壓迫、刺激椎間孔內的神經根而出現手足麻木的症狀。
治療方法
其他治療
治療:治此病,關鍵在於溶栓和解除血液的高凝狀態,除去舊血栓,防止新血栓的形成。根除血栓後,下一步就是對後遺症的治療,可以從葯物和飲食,軀體功能和體能鍛煉等方面展開。手腳麻,還是由於局部血管狹窄,血運不足。可適當從醫囑服用一些擴血管葯,加強營養和物理療法。熱敷,局部按摩,針灸,紅外線治療儀等,還要適當的鍛煉,散散步,保持一顆平常樂觀的心態,另外可以借鑒周圍一些類似病人的經驗,多方面治療。
治療:骨關節病可採用中葯治療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
治療:主要是嚴格控制血糖,國外的大規模研究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部分預防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生與發展。 另外發生周圍神經病變時早期使用維生素B12類制劑特別是甲基維生素B12可收到部分效果,如聯合使用維生素B1及B6則效果可能更好。
運動治療
頸部與肩部運動
1、十指交握放在腦後,重量置於手和手臂,將頭往下壓,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將右手置於左耳,輕輕勾住,讓頭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復數次後換左手練習。
3、慢慢旋轉頸部,順時針、逆時針各5次。
4、將肩膀提高,吐氣並放下,重復4~5次。
5、晃動肩膀,向後5次,向前5次。
6、臉向右看後下方,重復3~5次,再反方向進行。
7、放鬆坐著,手臂垂直平放於膝,然後抬頭挺胸,二者交替運動3~5次。
腳部與足部運動
將腿彎曲提起與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讓你備感舒適。
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腳踝各10次。
將腳趾並攏,彎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腳平貼於地然後換腳,重復練習20~30次。
手部與臉部運動
1、用指尖按住頭頂部,上下移位。(輕按)
2、用指尖輕輕由太陽穴按摩到下顎處。
3、食指與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復多次。
4、沿著面頰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顎,再回到原點。
沿著下顎向下按摩。
下顎左右轉動各5 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圓周運動,每個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後向前、向後各轉動3次。
危害狀況
大多是由於中風偏癱、糖尿病、神經炎以及頸椎病、腰椎病等引起,運動神經纖維周邊的微細血管被堵塞,壓迫運動纖維,致使運動神經纖維嚴重受損,神經的傳導能力和傳導速度下降,出現手腳麻木。嚴重者可發展為肢體癱瘓、肌肉萎縮等慘痛症狀。
防範措施
病人治癒後要認真做好防範反復的措施,注意保暖、鍛煉、飲食等,具體措施如下:
1.適當的鍛煉:
恰當的鍛煉對關節病患者有較好的效果,讓受累關節有選擇地進行一些活動,不僅有利於關節液的交換,清除關節腔中的代謝產物、炎性產物和有害物質,緩解疼痛,還可以改善關節的攣縮。增強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防止肌肉萎縮,增加骨密度,其結果是關節活動度增大,功能受損減輕。全身鍛煉還可以增強病人的體力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病人身心都得到康復。
運動鍛煉需遵循的原則:運動後次日不感覺疲勞為標准;盡量在風濕病的早期進行運動鍛煉。
2.合理的飲食:
由於風濕病為慢性疾病,常有低熱、肌肉萎縮和貧血等症,消耗體力較大,故應補充高蛋白質,對於骨質疏鬆者應增加維生素D和鈣,有貧血者可加鐵劑。大豆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可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復病損,護士應鼓勵病人適當食一些豆類食物,忌食生冷、辛辣、海鮮。
3.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受潮:
90%的病人對氣候變化敏感,表現為陰天、下雨、受冷、潮濕的刺激時,關節局部的腫脹和疼痛可以加重,有些病人的病情變化與季節有關,尤其是冬春、秋冬交替之季,往往使平時處於穩定期的病人,突然出現症狀加劇,而使以往的治療前功盡棄。因此,要有意識地重視氣候、季節對疾病的影響,做到適時而調寒溫,預防為主、注意避寒、保暖,以減少環境因素對疾病的不良影響。
4.樹立信心、克服焦慮情緒:
作為一個病人首先要面對現實,對所患疾病有一個正確認識。有些病人也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未能取得滿意的療效,在精神和經濟上都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故出現焦慮情緒,以致對治療喪失信心。因此,護士有必要為病人講解一些知識,因為大部分病人是可以治癒的,晚期類風濕、強脊炎、重度增生、椎間盤突出等重度關節病病人。因此,只要病人保持樂觀的情緒,採取積極的態度、建立有規律的生活制度,適當參加些體育鍛煉,培養對生活的情趣,轉移對疾病的注意力。
保健事項
注意按時作息。做到飲食有節,尤其不可過食肥甘厚味,預防「三高」血症。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思惱怒。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跑步、保健操、戶外運動等,以增強體質,並使氣血流暢。中年以上,尤其是體型肥胖者,如見食指、中指或舌根麻木,應積極採取措施,預防中風的發生。
麻木遇陰天雨濕而加劇者,應注意保暖防潮,尤其注意保暖、身體過度受涼、受寒,或嚴寒的氣候往往會加重麻木的症狀。

『捌』 經常手麻是什麼原因呢食療能緩解嗎

頸椎病可導致手麻木。造成雙手麻木的最常見疾病就是頸椎病,同時也是高發病。患有頸椎病的人,由於頸椎病病變,造成對臂叢神經的壓迫,進而導致手指出現麻木症狀。此類患者除了手指麻木外,好多伴有肩頸部酸痛,上肢有放射性痛或活動障礙等症狀。

上肢神經卡壓。睡覺時如果有手部壓迫血管和神經,造成血流不通暢,手部得不到血液的供應,就會會出現麻木症狀,一般來講,這種情況都是由於上肢神經受到卡壓所致。

腦缺血可導致手指麻木。如果患有高血壓或者高血脂的老人出現手指發麻的情況,很可能是一過性的大腦缺血所引起的。高血壓或者高血脂等疾病會引起血管痙攣或者血管硬化,同時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高偏高,容易發生一過性的腦缺血,進而出現手指發麻的情況。

2、按摩頸部,活血化瘀

以左右手分別用拇指和四指分開,掐捏喉部上端廉泉穴(位於頸部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上緣凹陷處)、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開1.5寸處)和其下端的天突穴各100次。

再以左右手分別有節奏地按搓頸後的天柱穴(位於頸部斜方肌處緣之後發凹陷中,約當後發髻正中旁開1.3寸)和啞門穴(位於頸部後正中線上,第1、2頸椎棘之間的凹陷處)各64次,按搓時要輔以頭部的俯仰動作。

3、梳洗手臂,理經祛邪

用右手掐捏左腋窩極泉穴(位於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爾後再從上而下,由下而上梳洗手臂內外側。

再按合谷穴(將一手拇指指間關節紋正對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邊緣,此拇指尖所指之處)和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於掌骨的掌中紋處,握拳屈指時,中指指尖所指)各64次,最好再以同法換手按摩。

4、伸長頸部,疏筋解痙

雙手提至腰部,吸氣,然後慢慢向下壓去,腳底用力抓地,挺胸收腹,頸部有意識地向上伸長,吸取天地之靈氣。

睡覺手麻怎麼回事

一、痛風

若是經常出現手指發麻的情況,那麼您可能患上了痛風。臨床顯示,手麻的患者中約有1%是痛風所致,可能因尿酸沉澱在正中神經處,壓迫到正中神經,而出現手麻疼痛問題。睡醒後手指發麻的原因是什麼,請參考下痛風。

二、腦缺血

腦缺血有時也是睡醒後手指發麻的原因。睡眠時血流緩慢,會導致發生腦缺血而致手發麻。平時多飲水,服用一些葯,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腦供血,手發麻的現象便會消除。

三、頸椎病

頸椎病是睡醒後手指發麻的原因中不可不防的因素。它是由於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退化或局部關節韌帶鬆弛而使頸椎局部的血管、神經組織受壓而造成的,其症狀表現多種多樣,手發麻是其症狀之一。患了頸椎病,做頸椎X光片可診斷,治療措施有理療、牽引和應用活血化淤的葯物。平時,可常做一些緩慢活動頸部的保健操,並要注意睡眠時枕頭高矮要適宜,一般以7-9厘米高為宜,不可過高或過低,軟硬也要適中,睡姿要正確,可避免頸椎局部血管和神經組織受壓而致手麻。

四、糖尿病

有時,糖尿病也是睡醒後手指發麻的原因。糖尿病會產生多種並發症,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就是其中之一,一旦發生這種並發症,會有四肢麻木和感覺異常等症狀。患了糖尿病,要進行正規合理的治療,把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圍,並注意補充維生素B1、B6、維生素C,還可配合應用銀杏葉制劑、川芎嗪等葯物,四肢麻木感便會消除。

五、末梢神經炎

如果長期消化吸收功能差,營養不良,會引起維生素B1缺乏致末梢神經炎,也會引起手發麻,此時只要注意增加一些營養,多補充維生素B1便可。所以,末梢神經炎也會發展為睡醒後手指發麻的原因。

六、臂神經受壓

睡眠中如果姿勢不正,頸項偏斜或手臂受壓,會因臂神經受壓而引起手發麻,這時只要換個姿勢睡,活動一下手臂,麻木感便可以得到消除。

七、用葯過量

應用某些葯物過量,會發生口唇和肢體發麻的副作用,要注意避免用葯過量。你可以對照以上情況,看屬於哪一種手麻。但最好還是到醫院,由醫生診斷治療。

『玖』 手腳發麻,如何治療

運動治療

頸部與肩部運動
1、十指交握放在腦後,重量置於手和手臂,將頭往下壓,脖子伸直,深呼吸5次。
2、將右手置於左耳,輕輕勾住,讓頭傾向右方,做深呼吸5次,重復數次後換左手練習。
3、慢慢旋轉頸部,順時針、逆時針各5次。
4、將肩膀提高,吐氣並放下,重復4~5次。
5、晃動肩膀,向後5次,向前5次。
6、臉向右看後下方,重復3~5次,再反方向進行。
7、放鬆坐著,手臂垂直平放於膝,然後抬頭挺胸,二者交替運動3~5次。
腳部與足部運動
將腿彎曲提起與胸平行,提起、放下各5次,可讓你備感舒適。
順時針、逆時針轉動腳踝各10次。
將腳趾並攏,彎曲向上,伸直向下交替做5次。
腳平貼於地然後換腳,重復練習20~30次。
手部與臉部運動
1、用指尖按住頭頂部,上下移位。(輕按)
2、用指尖輕輕由太陽穴按摩到下顎處。
3、食指與拇指捏住上眼皮,向外拉,反復多次。
4、沿著面頰骨按摩眼睛四方。
由鼻孔旁向外按摩至下顎,再回到原點。
沿著下顎向下按摩。
下顎左右轉動各5 次。
手掌按住鼻尖做圓周運動,每個方向5次。
捏住耳骨向上、向下、向外拉各3次,然後向前、向後各轉動3次。

閱讀全文

與手和腳麻如何物理治療食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