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戰爭論應用了哪些物理名詞

戰爭論應用了哪些物理名詞

發布時間:2022-07-07 10:34:39

❶ 戰爭論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在各個大國之間,經濟,軍事上面的爭奪,尤其是經濟經濟戰,現在就像是戰爭論的延伸

❷ 什麼是機械化戰爭論

機械化戰爭論是主張陸軍實行機械化和依靠機械化軍隊取勝的軍事理論。又稱「坦克制勝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坦克軍參謀長J?P?C?富勒(1878~1966年)創立了這一理論。他認為坦克出現後,陸軍機械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戰爭將是一種純粹的機械化活動,戰爭勝負「百分之九十九在於武器」,戰場上坦克數量最多的一方,勝利的機會亦多。他認為,騎兵將退出戰場,步兵降為輔助兵種,炮兵則需要提高機動能力;主張作戰時,首先以坦克出敵不意地突向敵人縱深,摧毀其首腦機關,同時以飛機轟炸其交通樞紐和補給系統,接著使用摩托化步兵和炮兵擴大戰果,一次會戰即可奪取戰爭的勝利。這種理論,雖然指出了軍隊建設和作戰方法發展的某些趨向,但過分誇大了坦克的作用。

❸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出了哪些軍事觀點

1831年11月16日,普魯士王國的一位將軍因患霍亂病離開了人世。可是他的名字卻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後人淡忘,他就是享譽世界的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的作者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克勞塞維茨於1780年生於普魯士一個稅務官家庭。他從小酷愛軍事,12歲參加普魯士軍隊,13歲踏上與法國作戰的戰場,不久晉升為少尉。1801年,他被選入柏林陸軍大學深造。在軍校里,他刻苦攻讀,勤於思考,獲得了校長沙恩霍爾斯特將軍的賞識。軍校畢業後,他被推薦到奧古斯特親王的部隊擔任副官。

當時,反法同盟各國的軍隊與拿破崙的軍隊正在征戰。1806年,克勞塞維茨隨親王參加了著名的耶拿戰役和奧爾施塔特戰役,普軍大敗,他也在戰敗後被俘。翌年被釋放回國後,他深感陳舊的軍事制度無法適應近代戰爭,因而積極呼籲和參與了普魯士軍隊的改革工作。1810年,克勞塞維茨被任命為柏林陸軍大學的教官。在任教期間,他編寫了《軍事訓練概論》等著作,並給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程。1812年,因普魯士國王威廉三世與准備發動侵俄戰爭的拿破崙結成同盟,克勞塞維茨憤而辭去了教職,奔赴俄國參加了反抗拿破崙的戰爭。拿破崙被打敗後,他重又回到了普魯士軍隊,開始從事戰爭理論的研究;1818年出任柏林軍官學校校長並晉升為將軍,這年他38歲;在任12年,致力於軍事理論和戰爭史研究,著書立說。

法國大革命、歷次拿破崙戰爭和19世紀初歐洲各國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對於克勞塞維茨世界觀、軍事觀的形成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克勞塞維茨雖然對法國大革命持反對態度,但他同時也清楚地看出了這次革命在軍事上引起的根本性變化,並對封建主義軍事理論進行了尖銳的抨擊。

可是,克勞塞維茨的觀點仍是資產階級的中庸思想,在進步的觀點中夾雜著反動思想、普魯士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克勞塞維茨觀點的理論基礎是德國康德、費希特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哲學。他以這種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為指針,在資產階級軍事科學中首次對戰爭和軍事學術等一系列現象的相互聯系和發展作了分析。克勞塞維茨研究了1566—1815年期間所發生過的130多次戰爭和征戰,撰寫了論述荷蘭獨立戰爭、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戰爭、路易十四戰爭、菲特烈二世戰爭、拿破崙戰爭、1812年衛國戰爭、1813年德意志解放戰爭等許多軍事歷史著作。但其主要著作是《戰爭論》。

《戰爭論》的結論是:「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主要方面來說就是政治本身,但並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於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評價。

然而,作為唯心主義者的克勞塞維茨,把他國家的政治視為整個社會利益的代表,而不懂得政治本身的發展動力就是階級斗爭。他認為戰爭只不過是對外政策的繼續,而沒有認識到戰爭同對內政策的聯系,把政治與經濟、政治與社會制度、政治與階級斗爭割裂開來。由於他沒有揭示出戰爭的社會性質和階級本質,所以在他論述具體戰爭時,就無法闡明戰爭的侵略性或正義性。

克勞塞維茨認為「每個時代均應有其特定的戰爭」,軍事學術的變化是由「新社會條件和社會關系」引起的。克勞塞維茨在研究軍事學術理論及其組成部分—戰略學和戰術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反對軍事學術中的「永恆的原則」,認為戰爭現象是不斷發展的。同時,他又否定在軍事發展上存在規律性,並且斷言「戰爭是一個充滿偶然性的領域,是一個充滿不確實性的領域」。

克勞塞維茨是第一個在西方軍事科學中明確提出了交戰、戰局乃至整個戰爭的一些實施原則: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盡可能多的兵力於主突方向;發揮軍事行動的突然性、快速性和堅決性;有效地利用既得戰果。

克勞塞維茨揭示了精神因素的制勝作用,這也是他對軍事理論的重大貢獻。克勞塞維茨認為,主要精神力量是: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及其民族精神。然而,由於克勞塞維茨沒有弄清戰爭的社會本質和民眾在戰爭進程中、戰爭結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過分地誇大了統帥的作用,因此他就無法認清精神因素的真正源泉。

克勞塞維茨的著作,構成了西方軍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完整階段。他的戰爭學說是對戰爭本質等問題的重要見解。《戰爭論》探索戰爭奧秘的深度是克勞塞維茨死後100多年來,任何一個軍事理論家從未達到過的,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並受到了各國的重視。曾經擔任德軍總參謀長、「施蒂芬計劃」的策劃人馮?施蒂芬伯爵在《戰爭論》第五版導言中寫道:「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都是有史以來有關戰爭的論述中最高超的見解」,「通過它造就了整整一代傑出的軍人」。《美國軍事學說》的作者達爾?奧?史密斯將軍寫道:「克勞塞維茨的理論雖然不是產生於美國,但是這種理論對美國的作戰方法和政策都具有重要影響。」無論是在西方陣營還是在共產主義陣營,克勞塞維茨的學說都受到高度的重視,並且擁有大量的擁護者。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

❹ 急需戰爭論的資料,請問誰有

是從第一種角度寫的[解題過程]要和平不要戰爭戰爭永遠是殘酷的.再完美的戰爭,也有它致命的缺陷----總會有人因為戰爭而離開.看看近代的中國,南京大屠殺,那悲慘的一幕幕,相信作為中國人的我們還歷歷在目吧.1973年冬, 侵華日軍蓄意製造了慘絕人寰、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30多萬百姓慘遭殺害,數以萬計婦女橫遭強暴,日軍的暴行比二戰中納粹屠殺猶太人更加殘忍。盡管鐵證如山,但近年來,日本國內不斷發生妄圖否認南京大屠殺的事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戰爭所帶來的後果,它是悲壯的,是令人憤奮不平的.想到了南京大屠殺,那我們是否還應該想想德國納粹屠殺猶太人,當猶太人被納粹活埋時,痛苦便伴隨著他們,戰爭帶來了什麼,帶來了更多的無奈,更多的痛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波蘭人曾在24個地點對猶太人進行了至少30次屠殺,殺害了上千名猶太人。二戰前,波蘭共有350萬猶太人,其中大約有 300萬人死於納粹的大屠殺,目前波蘭的猶太人僅有約2萬人。許多波蘭人一直都認為他們是納粹的受害者,對於自己的同胞曾屠殺猶太人的說法難以接受。當這些戰爭所帶來的惡夢已慢慢開始隨著時間逝去,新的惡夢又突如其來地爆發了.美國與伊拉克的戰爭又帶來了更多的無奈,美國士兵虐待戰俘,更是令人膽寒.據報道,美軍用來虐待戰俘的方式至少有20種之多,其行為的非人道性和惡劣程度駭人聽聞,令人發指。用美國陸軍的一份內部調查報告的話說,這是一些「殘忍、無恥、下流的虐待犯人行為」。不僅如此,對此事件負有不容推卸責任的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還透露說,現在已經揭露出來的虐俘情況只是一部分,還有更多的照片和錄像帶,可能使這場丑聞變得更加嚴重。有報道說,這里還有兇殺、強奸等明顯的犯罪行為。諸多的戰爭帶來了諸多的惡夢,可我們想要的是和平,只是和平,只有和平.當我們生活在現代,我們更應該珍惜和平,維護和平.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現在的幸福生活來的?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顧過去的點點滴滴吧!在抗日戰爭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一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拚搏的八路軍戰士們。萬山叢中,青紗帳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游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一個個19路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准備開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最後,蔡延鍇軍長臨前線指揮……
「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的忠貞獎章,「血戰台兒庄」的殺敵大刀,「武漢會戰」中斃敵3000餘人的萬家嶺大捷中繳獲的戰利品……抗戰初期,國民黨數百萬軍隊對日軍進攻進行了正面作戰,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者「速戰速決」的美夢。
「抗日則生,不抗日則死,抗日救國,已成為每個同胞的神聖天職!」「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堅持抗戰,堅持持久戰,堅持統一戰線,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中國共產黨,率先吹響抗戰的號角。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國共兩黨拋棄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華民族全面神聖抗戰從此從此

❺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提出的著名論斷有哪些

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就如同一條變色龍,每一次戰爭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千變萬化,各不相同。但戰爭的暴烈性,戰爭的概然性和偶然性卻是其根本屬性之一。從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看,政治是戰爭的母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把戰爭看成獨立的東西,而要看作是政治的工具,是為政治服務的。軍事觀點必須服從於政治觀點。任何企圖使政治觀點從屬於軍事觀點的做法都是錯誤的。戰爭爆發之後,並未脫離政治,仍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實現,是打仗的政治,是以劍代筆的政治。

二、戰爭的目的就是消滅敵人。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的政治目的即是消滅敵人,而消滅敵人必然要通過武力決戰,通過戰斗才能達到,它是一種比其他一切手段更為優越、更為有效的手段。消滅敵人包括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兩個方面。當然,消滅敵人並不意味著蠻干。有勇無謀的硬幹,不僅消滅不了敵人的軍隊,反而會使自己的軍隊被敵人消滅。

三、戰略包括精神、物質、數學、地理、統計五大要素。精神要素指精神力量及其在軍事行動中的作用。物質要素指軍隊的數量、編成、各兵種的比例等。數學要素指戰線構成的角度、向心運動和離心運到等。地理要素指制高點、山脈、江河、森林、道路等地形的影響。統計要素指一切補給手段等。克勞塞維茨認為,「這些要素在軍事行動中大多數是錯綜復雜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其中精神要素占據首位,影響戰爭的各個方面,貫穿於戰爭始終。「物質的原因和結果不過是刀柄,精神的原因和結果才是貴重的金屬,才是真正鋒利的刀刃。」

四、戰略戰術的基本原則。克勞塞維茨認為,數量上的優勢在戰略戰術上都是最普遍的制勝因素。雖然在實際作戰時,通常不可能處處形成優勢,但必須在決定點上通過巧妙調遣部隊,造成相對優勢。一切軍事行動或多或少的以出其不意為基礎,才能取得優勢地位,使敵人陷入混亂和喪失勇氣,從而成倍地擴大勝利的影響。戰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簡單的准則是集中優勢兵力。用於某一戰略目的的現有兵力應同時使用,越是把一切兵力集中用於一次行動和一個時刻最越好。會戰是戰爭的真正重心,由幾個戰斗所形成的大規模會戰能有效地消滅敵軍,所取的的成果最大,故高級將領應當重視這種雙方主力之間的戰爭,視其為挫敗敵國交戰意志的重要手段。

五、戰爭中的攻防。克勞塞維茨認為,進攻和防禦是戰爭中的兩種基本作戰形式。二者是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整體為防禦,局部可能為進攻。進攻中含有防禦因素,防禦中也含有進攻因素。進攻可轉變為防禦,防禦也可以轉變為進攻。一般說來,防禦有離自己的兵員和物資補給地較近,能依靠本國民眾的有利條件,但它的目的是消極據守。進攻具有「佔領」這一積極目的,並通過佔領來增加自己的作戰手段。

六、要積極向戰史學習。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理論是成長於戰爭經驗土壤里的果實。戰史是最好的、最有權威、最能說服人的教師。戰爭理論和原則的提出,應當在研究戰史的基礎上進行。當然,戰爭理論也要隨著時代和軍隊的變化而變化,要適應特定國家的需要,具有時代的特點。

❻ 克勞塞維茨寫的《戰爭論》怎麼樣有哪些深層次的軍事理論據說這部著作在世界軍事著作中名列前茅

一樓在扯淡,對行軍打仗都有詳盡闡述的是同時期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寫完那本書後,約米尼曾自豪地說,他的這本書可以提供從步兵分隊到軍團指揮所需的一切知識

《戰爭論》寫得比較晦澀,不具體,很多東西都是比較籠統的戰爭哲學。而且在克勞塞維茨死後,他的妻子和弟弟在整理遺稿時,根據自己的看法隨意修改了不少內容,辭藻雖然華麗,但被後人認為出現了很大的偏差

由於實用性不強,戰爭論出版以後一直不被大家看重,反倒是約米尼的戰爭的藝術更受歡迎
直到普法戰爭勝利後,毛奇自詡為克勞塞維茨的學生之後,《戰爭論》才廣為被大家接受的

比較一下兩本書的重點你就知道了,《戰爭的藝術》更像是一本軍事學院的教材,告訴你如何集結兵力,如何進行內線作戰。
但相比《戰爭論》,《戰爭的藝術》對戰略的界定非常簡單,約米尼認為,戰略就是在和敵人接觸前在地圖上所做的准備和策劃工作;戰術就是接敵以後的行為。套現代管理學派對戰略的分類,這屬於隨機型戰略

《戰爭論》則認為,戰爭的本質是政治的延續,不可能獨立存在。為了獲取最終勝利,必須調集和利用一切可配置的資源(包括人口、土地、氣候),以各種不同形式(正面會戰、游擊)去獲取最終的目的。屬於現代管理學中的結構學派

《戰爭論》的貢獻在於闡述了戰爭的本質以及最終提出軍事戰略不僅包括作戰還包括後方的組織、生產,初步提出了全面戰爭的概念

說句真心話,如果想了解軍事理論的話,還是先去看利特哈德的《間接路線戰略》比較好

❼ 《戰爭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以令人信服的邏輯和生動的論述向人們揭示了戰爭的本質。他認為戰爭屬於社會生活領域,它決不是獨立的行為,而是從屬於政治的。不僅如此,政治還是孕育戰爭的母體,戰爭的輪廓在政治中就已經隱隱形成,就好像生物的屬性在胚胎中就已形成一樣。克勞塞維茨在戰爭的政治關系問題上提出了一句至理名言,即「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戰爭不僅是一種政治行為,而且是一種真正的政治工具,因此戰爭必須服從政治的需要。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把人的因素提到了一個突出地位,他指出:「軍事活動絕對不是僅涉及物質因素,它總是同時還涉及人應保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因此,把兩者分開是不可能的。」所謂精神力量,即人的能力和內在的力量,包括勇氣和堅忍精神,理智和活動力,統帥的才能、軍隊的武德和民族精神等等。他認為精神力量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它貫穿在整個戰爭領域,並在一定的條件下(如在雙方的物質損失相等時)起決定性的作用。克勞塞維茨提醒戰斗指揮員說:「使敵人精神力量遭受損失也是摧毀敵人物質力量從而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克勞塞維茨還十分強調人民群眾直接參戰的作用。他認為,戰爭發展到拿破崙時代已由過去的皇室戰爭(即由各國皇室僱傭軍隊打仗)轉變為民眾戰爭(即由人民群眾直接參與戰爭)。戰爭發展的這種變化使其本身獲得了完全不同的性質,「戰爭要素從一切因循守舊的桎梏中解脫出來,爆發出全部自然的力量」,帶來了使所有人驚嘆的成就,因而善於運用民眾戰爭這一手段的國家,必然會比那些輕視民眾戰爭的國家佔有相對的優勢。

克勞塞維茨十分重視實踐對軍事理論的檢驗作用。在《戰爭論》中,他把戰爭理論看成是一種「經驗科學」。他說:「理論上的真理總是更多地通過批判,而不是通過條文對現實生活發生作用的。批判就是把理論上的真理應用於實際事件,因此,它不僅使理論上的真理更加接近實際,而且通過經常反復的應用,會使人們更習慣於真理。」克勞塞維茨在其著作中一再警告人們不要陷於任何教條。他強調,任何軍事上的決定,任何決心都不應以一種「體系」,一種成見為標准,而必須永遠按照現實情況來決定方向;行動者應該不斷適應「時代和一般情況的性質」和「自己處境的特點」。

❽ 如何評價《戰爭論》

1、戰爭只能根據概然性的規律推斷 2、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 3、消滅敵人軍隊的企圖是戰爭的長矛 4、戰爭理論不是死板的規定而應是一種考察 5、精神要素是戰爭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❾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用了哪些物理概念解釋戰爭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劃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第一篇,論戰爭的性質;第二篇,論戰爭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第四篇,戰斗;第五篇,軍隊;第六篇,防禦;第七篇,進攻(草稿);第八篇,戰爭計劃(草稿)。列寧稱克勞塞維茨是非常有名和造詣極高的軍事問題的著作家。並高度評價克勞塞維茨關於"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這一論斷的基本思想,在20世紀,已為一切善於思考的人所接受,"馬克思主義者始終把這一原理公正地看作考察每一戰爭的意義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從這個觀點出發來考察各種戰爭的。盡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閱讀全文

與戰爭論應用了哪些物理名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