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說明IP地址與物理地址的區別。為什麼要使用這兩種不同的地址
理論上來說,IP地址和物理地址是沒有聯系的。
IP地址是由NIC提供給ISP的。你上網的時候一般是和本地ISP進行連接,無論ADSL,電話撥號,專線,DDN……所以,你的物理地址和IP地址就有了聯系。
你的IP地址就是當地的了。如果你用長途電話撥號上網,比如在北京撥一個上海的ISP,這樣你的IP就是上海的了。
他說的物理地址是什麼意思啊?是網路設備的地址(MAC)么,我理解成你所在地的生活中的地址了。我重新解釋好了。
每塊網卡在生產出來後,除了基本的功能外,都有一個唯一的編號標識自己。全世界所有的網卡都有自己的唯一標號,是不會重復的。這個MAC地址是由48位2進制數組成的,通常分成6段,用16進製表示就是類似00-11-22-33-44-55的一串字元。由於它的唯一性,我們就用它來標識你的那塊網卡。這個地址應該是寫入網卡的晶元中的,硬體上是無法更改的(有個網路設備可以,比如寬頻路由器),但是它最終要通過軟體發送出去,所以在操作系統中,就又能修改了。這個地址和IP地址更沒有什麼聯系了。網卡、Modem各種設備可以有任何IP地址,內部的、外部的……一個網卡還可以有兩個IP地址。
MAC地址只在區域網內傳播,在Internet上傳輸的數據是以IP地址定位的,不以物理地址定位。
Ⅱ 為什麼有了ip地址還需要物理地址
mac 地址和 ip 地址缺一不可,mac 地址屬於鏈路層協議,ip 地址屬於網路層協議,鏈路層是網路層的下一層,是為網路層提供服務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功能,mac 地址是網卡間傳遞數據幀需要的,ip 地址是選擇路由需要的。
Ⅲ 什麼是ip地址什麼是物理地址簡要說明兩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
聯系: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進行綁定以此來確定網路上的唯一的一台電腦。現在計算機都是通過先組建區域網,然後通過交換機和網路連接的。
這就需要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兩者的配合使用。每個用戶先分配固定的IP地址,再使用MAC地址來標志用戶,這可以更好的保護電腦上的相應信息。
區別:
一、定義不同
1、IP地址: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又譯為網際協議地址。
2、物理地址:網卡物理地址存儲器中存儲單元對應實際地址稱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相對應。網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網卡生產廠家寫入網卡的EPROM(一種快閃記憶體晶元,通常可以通過程序擦寫),它存儲的是傳輸數據時真正賴以標識發出數據的電腦和接收數據的主機的地址。
二、協議不同
1、IP地址:IP協議是為計算機網路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網際網路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路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則,規定了計算機在網際網路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網際網路互連互通。
2、物理地址:區域網通過為網卡分配一個硬體地址來標識一個聯網的計算機或其他設備.所謂物理地址是指固化在網卡EPROM中的地址,這個地址應該保證在全網是唯一的。IEEE注冊委員會為每一個生產廠商分配物理地址的前三位元組,即公司標識。
後面三位元組由廠商自行分配,一個廠商獲得一個前三位元組的地址可以生產的網卡數量是16777216塊。而一塊網卡對應一個物理地址。
三、用途不同
1、IP地址:IP地址被用來給Internet上的電腦一個編號每台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可以把「個人電腦」比作「一台電話」,那麼「IP地址」就相當於「電話號碼」,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當於電信局的「程式控制式交換機」。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也就是4個位元組)。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例:點分十進IP地址100.4.5.6,實際上是32位二進制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2、物理地址:在網路底層的物理傳輸過程中,是通過物理地址來識別主機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比如,著名的乙太網卡,其物理地址大小是48bit(比特位),前24位是廠商編號,後24位為網卡編號,如:44-45-53-54-00-00,以機器可讀的方式存入主機介面中。
Ⅳ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為什麼要用這兩種
IP地址:也叫邏輯地址,是指互聯網協議地址。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路和每一台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物理地址:也叫mac地址。是每一台電腦的網卡上的固定地址,出廠的時候已經固定不變。全球每一個網卡上的物理地址都是不相同的。
IP地址可以和MAC地址進行綁定以此來確定網路上的唯一的一台電腦。
望採納(っ╹◡╹)ノ❀
Ⅳ 有了IP地址,為什麼還要用MAC地址
我認為,IP地址和MAC地址可以類比生活中寄快遞的過程。
在整個網路中數據被封裝成數據報文進行發送,就像我們生活中寄快遞時將物品放進包裹中。而數據在路由器之間的跳轉也可以看作是不同地區快遞小哥對物流的交接。
IP地址
ip地址等價於快遞包裹上的收件人地址。
快遞員通過收件人地址將包裹在出發地到目的地之間連出一條線,然後通過不同地區之間的物流中轉最後將包裹送到收件人的手中。
終於,我們理清楚了整個IP與MAC的關系。總結一下:
各個設備之間傳遞數據時,需要使用到MAC地址以確定對方的身份(場景:兩個路由器之間跳轉,區域網內主機通信)。
各個網路之間通行需要使用到IP地址,主要是為了定位目的地址所在的位置,通過IP的分段機制推演出從源IP到目的IP的一條路徑,而後數據包通過這條路徑將數據送達。
Ⅵ 為什麼要同時使用IP地址與物理理址
IP地址和MAC地址使用的環境是不同的```
IP地址是用於第3層網路層的TCP/IP協議,主要是在路由器封裝數據包使用,以及路由定址方面提供幫助,
而MAC地址,是用於第2層數據鏈路層的乙太網協議,是乙太網楨的重要組成之一,在乙太網環境中,只要MAC地址就可以實現通信,另外,還有arp協議將對IP地址查尋得到相應的MAC地址進行封裝楨``
所以說,如果你又上互聯網,又上區域網的話,就要同時使用IP地址和物理地址,IP地址是你互聯網上的地址,而MAC地址,是你區域網中的地址`
Ⅶ 為什麼TCP/IP互聯網中同時需要IP地址和物理地址這兩種地址
TCP/IP協議是分層的,層與層之間是透明的.
IP地址用於網路層通信,工作設備如路由器
物理地址用於鏈路層通信,工作設備如交換機
當進行包交換時,發送時逐漸從低層加至高層,而接收時逐漸從高層解到低層.
因此IP地址歸根結底是要進入到鏈路層的,所以有ARP協議使得IP地址轉化為MAC地址,然後進行鏈路層的通信.
Ⅷ 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和聯系
一、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區別
1、對於網路上的某一設備,如一台計算機或一台路由器,其IP地址是基於網路拓撲設計出的,同一台設備或計算機上,改動IP地址是很容易的(但必須唯一),而MAC則是生產廠商燒錄好的,一般不能改動。我們可以根據需要給一台主機指定任意的IP地址,如我們可以給區域網上的某台計算機分配IP地址為192.168.0.112 ,也可以將它改成192.168.0.200。
而任一網路設備(如網卡,路由器)一旦生產出來以後,其MAC地址不可由本地連接內的配置進行修改。如果一個計算機的網卡壞了,在更換網卡之後,該計算機的MAC地址就變了。
2、長度不同。IP地址為32位,MAC地址為48位。
3、分配依據不同。IP地址的分配是基於網路拓撲,MAC地址的分配是基於製造商。
4、定址協議層不同。IP地址應用於OSI第三層,即網路層,而MAC地址應用在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協議可以使數據從一個節點傳遞到相同鏈路的另一個節點上(通過MAC地址),而網路層協議使數據可以從一個網路傳遞到另一個網路上(ARP根據目的IP地址,找到中間節點的MAC地址,通過中間節點傳送,從而最終到達目的網路)。
Ⅸ 路由器是網路層的中繼系統,應該含有IP地址,可是為什麼還要有物理地址是不是連接了兩個系統中的物理
你要清楚一件事 那就是網路協議這個東西
IP地址是邏輯地址 網路層 對應路由器
MAC地址是物理地址 數據鏈路層 對應交換機
IP層的設備並不是說就不需要MAC地址了,而是在有MAC地址的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包的基礎上增加一個邏輯地址,然後再次把數據包封裝交給網路層設備處理。
換句話說 一座高樓必須要有地基
Ⅹ 有了IP地址,為什麼還要MAC地址
理論上來說,由於IP地址和MAC地址都是唯一的,這2個地址都可以作為地址實現端對端的通訊。但是這2個地址都有不足,MAC地址不夠靈活,每個設備出廠就確定了。如果用MAC地址來定址,如果網卡壞了,更換另一個網卡,地址就要改變,會給實際應用帶來很大麻煩,因此使用MAC不現實。但是IP地址又太靈活,因為IP地址是邏輯的,理論上每個人可以隨便輸入,雖然IP分配的時候是唯一的,但是誰也不能保證網路中不出現重復的IP地址,如果有MAC地址,就可以發現那個設備IP重復了。因此同時採用MAC和IP可以實現優勢互補。
實際通信中,設備可能處於不同的網路中,MAC地址負責實現端對端的通信,IP地址負責識別網路,進行網路之間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