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我們身邊有哪些物理現象

我們身邊有哪些物理現象

發布時間:2022-07-08 01:51:38

Ⅰ 物理現象有哪些

1.光的折射:下雨天天空中出現彩虹。

2.磁力現象:兩塊磁鐵相互吸引或排斥。

3.能量的轉化:細線懸掛的小球在空中擺動。

4.液體凝固:冬天早晨窗子上出現冰花。

5.擴散現象:一滴紅墨水滴入一個裝滿清水的杯子,很快一杯水都紅了。

(1)我們身邊有哪些物理現象擴展閱讀

我們身邊的物理現象

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各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2.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東西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原因是水的比熱容比空氣大,同樣接觸面積的情況下,水下降一度能傳遞給肉的熱量遠遠高於空氣。

3.有雪的路面撒些食鹽化的快,這些現象都表明:鹽作為了融雪劑。

4.打雷時,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這些現象都表明:光比聲音傳播快!

5.在加油站,經常會看到「禁止用塑料桶裝汽油」警告語,我們知道用塑料桶裝汽油,在運輸過程中,由於塑料是絕緣體,因此它不能將由於摩擦而產生的電荷傳導出去,電荷累積多了,就容易產生放電現象,從而就會引起汽油燃燒,出現危險事故

Ⅱ 舉出生活中的物理現象100條

(1)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在轉彎的時候,會感覺向外甩,這是離心現象。 (2)指甲剪、剪刀、鑷子的工作原理,是杠桿。 (3)人們使用的鑷子、筷子、剪刀等 (4)汽車剎車後不能馬上停下火車上的乘客向前傾倒 (5)施工時用一重物,看其是否與牆平行 (6)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7)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8)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9)早晨太陽斜射入大氣層,太陽光通過空氣時太陽光中波長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都能穿透大氣層,直接射到地面,而波長較短的藍、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阻擋,從而使光線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現出蔚藍色。實際上發生散射的藍光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沒有遇到微粒的藍光、紫光還是直接射到了地球上,所以射到地球上的白光中仍然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中午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在地面上,不像早晚要受地面上的東西(如高山、林木、樓房,以及混濁空氣)的阻擋,所以,它仍然是原來的白色光,刺激得人不敢睜眼睛。 傍晚太陽光要照到我們身上需穿過比中午幾乎厚三倍的大氣層,而且清晨的空氣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陽光穿過它時,其他色光許多被吸收、折射或反射了,只有紅光以巨大的穿透力,頑強地穿過大氣層、水蒸氣來到地面,在此其間,大部分藍紫色光都被折射在大氣層及水蒸氣里,而到達地面上的太陽光大部分是紅橙色,所以太陽看上去是紅的。 1.切菜磨刀後切得快,即相同壓力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2.燒水氣泡上升越來越大,即隨深度減少水的壓強減小。 3.餃子煮熟了會浮到水面,密度變小,體積變大,浮力變大。 4.揉面會疲勞,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剪子把越長件東西越輕松,杠桿原理。 熱學 1.磨刀刀變熱,即摩擦生熱。 2.相同火力,壓力鍋可以將水加熱到一百攝氏度以上普通鍋卻不能,即,水的沸點隨壓強增大而增大。(通常我們所說的水的沸點是指一標准大氣壓下的沸點)。 3.用蠟燭不能加熱水,用煤氣卻可以,即加熱功率大於散熱功率時方可加熱。 4.冬季煮湯窗戶會出現白色的霧氣,即熱空氣遇冷玻璃液化為小水滴。 5.煮湯時水不斷變少油卻留了下來,即油的沸點高於水。 6.微波爐加熱雞蛋蛋黃先熟,即微波使內部分子碰撞。 電學 1.電磁爐可以加熱食物,動磁場產生電場。 2.電飯鍋可以設定各種程序,即功率不同單位時間產生熱量不同。 3.老式電磁爐多必須採用鋁鍋,即電磁的良導體。 4.煤氣泄漏後不要點燈,防止開關閉合產生電火花引起火災。 5.不要用濕手拔插插銷,水(純水除外)是電的良導體。 生活中的 1.晾衣服保持通風,加速蒸發。 2.吹肥皂泡五顏六色,光的折射。 3.湖水倒映著美麗的白帆,光的反射。 4.夏天吃雪糕周圍有白煙,液化。 5.熱的湯不能喝水卻能喝,沸點不同。 6.油炸食品水分含量低,密度不同。 7.氫氣球飛上天,浮力大於重力。 8.放二踢腳大地振動,聲音靠波傳播。 9.夏天管子出汗,液化。 10.電線採用銅芯,銅是僅次於銀的電的良導體。 11.電池不會電傷人,電壓每節1.5v遠小於安全電壓36v。 12.針管可以刺入皮膚,木棒卻很難,壓強不同。 13.自行車換帶,增大摩擦力。 14.自行車車燈,摩擦生電。 15.風力發電,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6.磁懸浮列車高速運行,低摩擦力。 17.蹺蹺板,杠桿原理。 18.筷子,杠桿原理。 19.滑冰,減少接觸面積,減小摩擦力。 20.擦汗,毛細現象。 21.魚缸抽水,虹吸現象。 22.指甲刀,鉗子,瓶起子,撬棒,杠桿原理。 23.星星閃爍,筷子「折了」,哈哈鏡,放大鏡,老花鏡,近視鏡,光的折射。 24.鏡面反射,黑板反光,月亮「發光」,雪後天亮,夏雨過後夜間亮者為水暗者為陸,光的反射。 25.急剎車後滑行,急剎車後乘客摔倒,急剎車後人向前沖氫氣球後沖,急剎車後車重滑行遠,慣性。 26.黑夜車燈形成光柱,光沿直線傳播。車燈不形成光柱,光的折射。夜間車內不開燈車外開燈,司機能看見路人路人看不見司機,光的反射。 27.冰面汽車打滑,好的輪胎抓地性強,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自行車前後輪轉向相同摩擦力反向,剎車皮需若干年更換,摩擦力。

Ⅲ 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物理現象

現象一:「9」的魔力
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多次會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是不是很詭異?
解密:這是由於秒針在「9」所在的這個位置時受到的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什麼是重力矩?
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積。其中力臂是從轉動軸到力的垂直距離,是一個描述力的轉動效果的物理量。
重力矩:就是重力產生的力矩,即重力和力臂的乘積。

現象二:一閃一閃亮晶晶
晴朗夏夜,我們仰望星空時會發現星星都在不停地閃爍,這是為什麼?
解密:這是因為大氣密度分布不穩定,使得星光經過大氣層後的折射光線隨大氣密度而時時變化。

現象三:拍電視別閃光
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
解密: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現象四:越遠越走樣
走樣的鏡子,人距離鏡子越遠越走樣,這是為啥?
解密: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的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Ⅳ 生活中的50個物理現象及解釋

1,下雪不冷化雪冷——下雪放熱,化雪吸熱。
2,水往低處流——萬有引力。
3,摔倒在地感覺疼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4,剎車摔倒——慣性。
5,在馬路上撒鹽——降低雪的融點。
6,樟腦球不見了——升華。
7,溫度計——熱脹冷縮。
8,搓手取暖——做功改變內能。
9,禁止高空拋物——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10,紅燈作為警示燈——紅光波長長。
11,筷子放在水裡折斷了——光的折射
12,3D電影——偏振光。
13,花樣滑冰——角動量守恆。
14,回聲——聲波可以被反射。
15,隔牆有耳——聲波的衍射。
16,游泳圈——浮力。
17,深海魚撈上來就死掉——液體內部有壓強。
18,千斤頂——帕斯卡原理。
19,指南針指南——地球存在磁極。
20,用軟管換魚缸水——虹吸原理。
21,電磁爐加熱——安培渦電流原理。
22,微波爐加熱——分子共振改變內能。

Ⅳ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50個)

一、做飯時,廚房有很多「白氣」——先是水汽化產生的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上升的過程遇冷又液化而成的小水滴。

二、鍋鏟、手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炳都是木頭或塑料——木頭、塑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飪過程中不燙手。

三、汽車急剎車(減速)時:

1、司機踩剎車——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2、乘客會向車行方向傾倒——慣性。

3、司機用較小的力就能剎住車——杠桿原理。

四、鋼筆吸取墨水是利用大氣壓,吸墨水時先用力擠壓筆囊,排除裡面得空氣,然後將筆尖放入墨水中,放開手,大氣壓就將墨水壓入筆囊。

五、飛機為什麼能夠飛上天?因為機翼受到向上的升力。飛機飛行時機翼周圍空氣的流線分布是指機翼橫截面的形狀上下不對稱,機翼上方的流線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線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機翼上方的壓強小,下方的壓強大。這樣就產生了作用在機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六、燈絲用鎢絲——鎢絲的熔點高,高溫下不易熔化。

Ⅵ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一、與電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飯堡煮飯、電炒鍋煮菜、電水壺燒開水是利用電能轉化為內能,都是利用熱傳遞煮飯、煮菜、燒開水的。
2、排氣扇(抽油煙機)利用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空氣對流進行空氣變換。
3、電飯煲、電炒鍋、電水壺的三腳插頭,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電器漏電和觸電事故的發生。
4、微波爐加熱均勻,熱效率高,衛生無污染。加熱原理是利用電能轉化為電磁能,再將電磁能轉化為內能。
5、廚房中的電燈,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將電能轉化為內能和光能。
6、廚房的爐灶(蜂窩煤灶,液化氣灶,煤灶,柴灶)是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即燃料燃燒放出熱量。

二、與力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1、電水壺的壺嘴與壺肚構成連通器,水面總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為了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
3、菜刀的刀刃有油,為的是在切菜時,使接觸面光滑,減小摩擦。
4、菜刀柄、鍋鏟柄、電水壺把手有凸凹花紋,使接觸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鏟送煤時,是利用煤的慣性將煤送入火爐。
6、往保溫瓶里倒開水,根據聲音知水量高低。由於水量增多,空氣柱的長度減小,振動頻率增大,音調升高。
7、磨菜刀時要不斷澆水,是因為菜刀與石頭摩擦做功產生熱使刀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刀口硬度變小,刀口不利;澆水是利用熱傳遞使菜刀內能減小,溫度降低,不會升至過高。

三、與熱學知識有關的現象
(一)與熱學中的熱膨脹和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1、使用爐灶燒水或炒菜,要使鍋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讓鍋底壓住火頭,可使鍋的溫度升高快,是因為火苗的外焰溫度高。
2、鍋鏟、湯勺、漏勺、鋁鍋等炊具的柄用木料製成,是因為木料是熱的不良導體,以便在烹任過程中不燙手。
3、爐灶上方安裝排風扇,是為了加快空氣對流,使廚房油煙及時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間。
4、滾燙的砂鍋放在濕地上易破裂。這是因為砂鍋是熱的不良導體,燙砂鍋放在濕地上時,砂鍋外壁迅速放熱收縮而內壁溫度降低慢,砂鍋內外收縮不均勻,故易破裂。
5、往保溫瓶灌開水時,不灌滿能更好地保溫。因為未灌滿時,瓶口有一層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能更好地防止熱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熱傳導方式傳熱,煮飯、燒水等主要是利用對流方式傳熱的。
7、冬季從保溫瓶里倒出一些開水,蓋緊瓶塞時,常會看到瓶塞馬上跳一下。這是因為隨著開水倒出,進入一些冷空氣,瓶塞塞緊後,進入的冷空氣受熱很快膨脹,壓強增大,從而推開瓶塞。
8、冬季剛出鍋的熱湯,看到湯面沒有熱氣,好像湯不燙,但喝起來卻很燙,是因為湯面上有一層油阻礙了湯內熱量散失(水分蒸發)。
9、冬天或氣溫很低時,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應當先用少量的沸水預熱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內外溫差過大,內壁熱膨脹受到外壁阻礙產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後滾燙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一會兒,容易剝殼。因為滾燙的雞蛋殼與蛋白遇冷會收縮,但它們收縮的程度不一樣,從而使兩者脫離。

(二)與物體狀態變化有關的現象
1、液化氣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氣體液化再裝入鋼罐中的;使用時,通過減壓閥,液化氣的壓強降低,由液態變為氣態,進入灶中燃燒。
2、用焊錫的鐵壺燒水,壺燒不壞,若不裝水,把它放在火上一會兒就燒壞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在1標准大氣壓下是100℃,錫的熔點是232℃,裝水燒時,只要水不幹,壺的溫度不會明顯超過100℃,達不到錫的熔點,更達不到鐵的熔點,故壺燒不壞。若不裝水在火上燒,不一會兒壺的溫度就會達到錫的熔點,焊錫熔化,壺就燒壞了。
3、燒水或煮食物時,噴出的水蒸氣比熱水、熱湯燙傷更嚴重。因為水蒸氣變成同溫度的熱水、熱湯時要放出大量的熱量(液化熱)。
4、用砂鍋煮食物,食物煮好後,讓砂鍋離開火爐,食物將在鍋內繼續沸騰一會兒。這是因為砂鍋離開火爐時,砂鍋底的溫度高於100℃,而鍋內食物為100℃,離開火爐後,鍋內食物能從鍋底吸收熱量,繼續沸騰,直到鍋底的溫度降為100℃為止。
5、用高壓鍋煮食物熟得快些。主要是增大了鍋內氣壓,提高了水的沸點,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溫度。
6、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徵兆。自來水管「出汗」並不是管內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並不是火越旺越快。因為水沸騰後溫度不變,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結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鍋內水蒸發變干,浪費燃料。正確方法是用大火把鍋內水燒開後,用小火保持水沸騰就行了。
8、冬天水壺里的水燒開後,在離壺嘴一定距離才能看見「白氣」,而緊靠壺嘴的地方看不見「白氣」。這是因為緊靠壺嘴的地方溫度高,壺嘴出來的水蒸氣不能液化,而距壺嘴一定距離的地方溫度低;壺嘴出來的水蒸氣放熱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氣」。
9、油炸食物時,濺入水滴會聽到「叭、叭」的響聲,並濺出油來。這是因為水的沸點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濺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溫沸騰,產生的氣泡上升到油麵破裂而發出響聲。
10、當鍋燒得溫度較高時,灑點水在鍋內,就發出「吱、吱」的聲音,並冒出大量的「白氣」。這是因為水先迅速汽化後又液化,並發出「吱、吱」的響聲。
11、當湯煮沸要溢出鍋時,迅速向鍋內加冷水或揚(舀)起湯,可使湯的溫度降至沸點以下。加冷水,冷水溫度低於沸騰的湯的溫度,混合後,冷水吸熱,湯放熱。把湯揚起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比湯溫度低,湯放出熱,溫度降低,倒入鍋內後,它又從沸湯中吸熱,使鍋中湯溫度降低。
(三)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現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會變咸,而炒菜時加鹽幾分鍾就變咸了,這是因為溫度越高,鹽的離子運動越快的緣故。

2、長期堆煤的牆角處,若用小刀從牆上颳去一薄層,可看見裡面呈黑色,這是因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的運動,在長期堆煤的牆角處,由於煤分子擴散到牆內,所以颳去一層,仍可看到裡面呈黑色。

我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只要細心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聯繫到我們學過的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釋這些現象,就能夠提高觀察、分析及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廚房裡,若留心看一下其中的爐灶、器皿以及做飯、炒菜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定會發現很多處要用到物理知識。

Ⅶ 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人走路時的摩擦力

2.長跑比賽的終點計時員是以看到發令槍的煙開始計時

3.先看到閃電後聽到雷聲

4.粘水後的玻璃不易分開

5.熱水冒白煙

6.彩虹

7.冬天窗戶上出現一層"冰花"

8. B超

9.水沸騰現象

11.樟腦丸用久了會變小

12.超聲波洗碗機

13.發光的燈泡

14.諺"霜前冷,雪後寒"

15.用高壓鍋煮飯快

16.向熱湯碗里吹氣降溫

17.吹電風扇時會感到涼爽

18.游泳上岸後會感到冷

Ⅷ 身邊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風雨雷電,水結冰、氣化,汽車行駛、剎車,鍾鼓響動等等都是物理現象。如有幫助請採納,手機則點擊右上角的滿意,謝謝!!

Ⅸ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哪些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直到燒干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干,
6、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8、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多.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轉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大.
10、電爐「燃燒」是電能轉化為內能,不需要氧氣,氧氣只能使電爐絲氧化而縮短其使用壽命。
11、從高處落下的薄紙片,即使無風,紙片下落的路線也曲折多變。這是由於紙片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狀備異,因而在下落過程中,其表面各處的氣流速度不同,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致使紙片上各處受空氣作用力不均勻,且隨紙片運動情況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紙片不斷翻滾,曲折下落。

Ⅹ 我們身邊的物理現象

1
、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
度盤上「
9
」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
9
」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
、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
水龍頭沖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3
、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
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4
、冰凍的豬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
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
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
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5
、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干,且
直到燒干也不沸騰,
這是由於水滴、
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
溫度大致相
同,
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
水滴也不會沸騰,
水滴在火焰上靠蒸發而漸漸地被燒
干。

6
、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
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
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7

煤氣灶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
但煤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

只從噴口噴出
.
這是由於噴嘴處煤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
壓強小,
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
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
孔噴出。

8
、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
沖而運動。
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
這有兩個原因:
一是吹大的氣球
各處厚薄不均勻,
張力不均勻,
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
從而運動
方向不斷變化;
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
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
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
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
氣球因此而擺動,
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9
、吊扇在正常轉動時懸掛點受的拉力比未轉動時要小,轉速越大,拉力減小越
多.
這是因為吊扇轉動時空氣對吊扇葉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
轉速越大,
此反作
用力越大
.

閱讀全文

與我們身邊有哪些物理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