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如何從材料中提取物理題干

如何從材料中提取物理題干

發布時間:2022-07-08 10:10:47

A. 初中各科目答題技巧

語文

一、文言文閱讀
1.一讀,劃出難字,疏通文意;
2.二讀,以題解題,從已知求未知;
3.實詞考查題可使用「代入法」,信息篩選題一般採用「排除法」;
4.翻譯題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信、達、雅。
二、古詩文閱讀題
1.首先要「五看」:看標題、看作者、看詩句、看注釋、看題干,充分利用有效的詩歌信息;
2.要學會「五步鑒賞法」,掌握正確的鑒賞流程:找出意象——領會意境——理解形象——把握感情——鑒賞評價;
3.要弄清詩詞類別,掌握一些常見修辭手法和表現手法;要掌握一些著名作家的典型的作品風格;
4.答題思路及要領:審清題意——明確觀點——闡釋具體。
三、名篇名句默寫
精準把握,一分不丟。
四、現代文閱讀
(一)要特別注意一點:
一定要先選題,後答題,一定要塗黑選題方框;
要記住三句話:
一要全面審題;二要規范答題;三要完整表達。
(二)掌握答題要領
1.快速解讀,把握主旨。做題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
第一遍速讀,攝取各段大概意思,整體認知;
第二遍精讀,畫出過渡句、中心句等關鍵句,弄清結構層次。
2.如何進行全面的解答,強調三點:
A.回答問題,不能用比喻、擬人等形象化的修辭語言;
B.綜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點,要有適當而具體的分析;
C.對應題旨,分點答題,不能遺漏答題要點,評分辦法一般是「要點給分」。
3.答題步驟:
A.認真讀懂題干,利用好題干中包含的信息揭示,快速確定答題范圍 ;
B.查語境。記清「字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把命題所涉及到的內容放回到原文中找准相關的信息區;
C.看賦分,配答案。切記答案要點化,要點序號化;
D.探究題注意「觀點+理論論據+文本論據+現實論據」的模式,靈活運用。
五、作文
1.審題切中材料;
2.題目切題、響亮;
3.要至少三次點題,「三點成一線」;
4.要引用二三句名人名言,增加論證力量;
5.要運用兩三個整句,增強文章的奔放氣勢;
6.材料要做到新鮮典型;
7.結尾要麼點題,卒章顯志;要麼描寫抒情,言有盡而意無窮。

數學

1.答題工具
答選擇題時,必須用合格的2B鉛筆填塗,如需要對答案進行修改,應使用繪圖橡皮輕擦乾凈,注意不要擦破答題卡。
禁止使用塗改液、修正帶或透明膠帶改錯。
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作答,作圖題可先用鉛筆繪出,確認後,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描清楚。
2.答題規則與程序
①先填空題,再做解答題;
②先填塗再解答;
③先易後難。
3.答題位置
按題號在指定的答題區域內作答,如需對答案進行修改,可將需修改的內容劃去,然後緊挨在其上方或其下方寫出新的答案,修改部分在書寫時與正文一樣,不能超出該題答題區域的黑色矩形邊框,否則修改的答案無效。
4.解題過程及書寫格式要求
解答的基本策略是:
快——運算要快,力戒小題大做;
穩——變形要穩,防止操之過急;
全——答案要全,避免對而不全;
活——解題要活,不要生搬硬套;
細——審題要細,不能粗心大意。
關於填空題,常見的錯誤或不規范的答卷方式有:
字跡不工整、不清晰、字元書寫不規范或不正確、分式寫法不規范、通項和函數表達式書寫不規范、函數解析式書寫正確但不註明定義域、要求結果寫成集合的不用集合表示、集合的對象屬性描述不準確。
關於解答題,考生不僅要提供出最後的結論,還得寫出主要步驟,提供合理、合法的說明,填空題則無此要求,只要填寫結果,而且所填結果應力求簡練、概括的准確;
其次,試題內涵解答題比起填空題要豐富得多,解答題的考點相對較多,綜合性強,難度較高,解答題成績的評定不僅看最後的結論,還要看其推演和論證過程,分情況判定分數,用以反映其差別,因而解答題命題的自由度較之填空題大得多。
在答題過程中,關鍵語句和關鍵詞是否答出是多得分的關鍵,如何答題才更規范?答題過程要整潔美觀、邏輯思路清晰、概念表達准確、答出關鍵語句和關鍵詞。
比如要將你的解題過程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准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
5.常見的規范性的問題
帶單位的計算題或應用題,最後結果必須帶單位,特別是應用題解題結束後一定要寫符合題意的「答」。
分類討論題,一般要寫綜合性結論。
任何結果要最簡。
函數問題一般要註明定義域。
6.答題規范化的訓練
要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做到解題的規范性,需要從點滴做起,重在平時,堅持不懈,養成習慣,做好以下幾點:
平時作業要落實;
測試考試看效果;
評分標准做借鑒。
英語

1.選擇題需要填塗答案在答題卡上
考生可把填塗區依次分塊填塗;
不要四區一次填完,容易造成移位。
2.書面表達規范要求
書面表達對字數的要求是50詞左右,因此,建議考生可以寫到50到70。
詞數為什麼不能低於50?因為考生寫的太少,看上去不像一篇文章是很危險的。
對閱卷者而言,分數不會給的高。倘若寫的太多,考生難免費神,自然減少其他試題的答題時間,還可能言多而失。
5、6個句子,且要保證正確無誤。
書面表達若有標題,而且沒有在答題卡上印出,考生要記得書寫。
書面表達題的「字」法:
字色(黑色),字跡(工整、清楚),字形(占格子的三分之二為宜),字體(一致),字距(不宜過密,不宜過疏,悅目為宜),字數(比較合適在50-70之間)。
書面表達題的「式 」法:
文章無亂塗亂畫現象,整潔爽目。修改的地方應該盡量不留明顯痕跡。寫作一定要有從草稿到謄正的過程。
物理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答題時應該說些什麼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
1.說明研究對象;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4.說明規定的正方向;
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
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1.寫出的方程式(這是評分依據)必須是原型公式,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
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進一些內容;
4.方程式有多個的,應分式布列(分步得分),不要合寫一式,對各方程式最好能編號。
三、要有必要的演算過程及明確的結果
1.演算時一般先進行文字運算,從列出的方程推導出結果的計算式,最後代入數據並寫出結果;
2.數據的書寫要用科學記數法;
3.計算結果的有效數字的位數應根據題意確定,取兩位或三位即可,如有特殊要求,應按要求選定;
4.計算結果是數據的要帶單位,最好不要以無理數或分數作為計算結果(文字式的系數可以),是字母符號的不用帶單位。
四、解題過程中運用數學的方式有講究
1.「代入數據」,解方程的具體過程可以不寫出;
2.所涉及的幾何關系只需寫出判斷結果而不必證明;
3.重要的中間結論的文字表達式要寫出來;
4.所求的方程若有多個解,都要寫出來,然後通過討論,該捨去的捨去;
5.數字相乘時,數字之間不要用「·」,而應用「×」進行連接;相除時也不要用「/」,而應用「÷」。
五、使用各種字母符號要規范
1.字母符號要寫清楚、規范,忌字跡潦草,閱卷時大小寫W、w」或「M、m」不分,等書寫問題而被扣分已屢見不鮮;
2.尊重題目所給的符號,題目給了符號的一定不要再另立符號.如題目給出半徑是r,你若寫成R就算錯;
3.一個字母在一個題目中只能用來表示一個物理量,忌一字母多用;一個物理量在同一題中不能有多個符號,以免混淆;
4.角標要講究,角標的位置應當在右下角,比字母本身小許多.角標的選用亦應講究,如通過A點的速度用vA就比用v1好,通過某相同點的速度,按時間順序第一次用v1、第二次用v2就很清楚,如果倒置,必然帶來誤解;
六、學科語言要規范,有學科特色
七、繪制電路圖、圖象要清晰、准確
1.必須用鉛筆(便於修改)、直尺、三角板繪制,反對隨心所欲徒手畫;
2.畫電路圖時,要按標准畫好電路元件,標好物理量的符號、單位;
3.圖形、圖線應清晰、准確,線段的虛實要分明,有區別。

化學

一、規范的目的——會做的題不失分
尖子生的比賽:不是看誰「會的多」,而是看誰「錯的少」;
中等生的比賽:保證會做的題不失分,這就是勝利;
後進生的比賽:認真把細節做好,結果肯定比你想像的好。差生不是沒學好,而是沒記牢。
二、考試過程規范
1.要正確對待考試:
只有把平時考試當中考,才能做到中考像平時。塗卡規范,寫清姓名、考號、座號等,保證不塗錯號。選擇題答案選出後,要及時將答案填塗到答題卡上,絕不能在收卷時匆忙塗卡。
2.注意答題區域,按照網上閱卷要求,不要出邊框,不要答錯位置。要逐步養成邊做題邊向答題卷寫答案的習慣。卷面要整潔,書寫要工整,語言表述要簡潔准確、條理清晰。
三、化學答題規范
1.排列順序時,分清是「由大到小」還是「由小到大」,類似的,「由強到弱」,「由高到低」。
2.有單位的要寫單位,沒有單位的就不寫。單位要用字母表示,不能用漢字表示。
3.要求寫「名稱」一定要用漢字寫,不能寫分子式或其他化學式。
4.請特別注意選擇題的指向性是「正確的是」還是「錯誤的是」兩種不同要求。
5.描述實驗現象要全面,要「陸、海、空」全方位進行。避免簡單化,一葉障目。
6.化學計算常犯錯誤如下:
化學方程式寫錯或不配平或配平有錯;
用關系式計算時,物質的量忽略了部分取用關系;
討論題,缺討論過程;
計算結果一定要准確;
要求寫出計算規范過程,不要省略步驟,計算過程要帶單位。注意題中對有效數字的隱性要求。
7.對推斷題,要根據題意,綜合考慮。注意關鍵詞和關鍵步驟。
8.回答簡答題,一定要避免「簡單化」,要涉及原理,應該有因有果,答到「根本」。如果填的是物理量,還要看注意帶單位。
9.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後都要進行「系數化簡」,不搞假配平。寫方程式時要注意配平、條件、符號。
10.遇到做過的類似題,一定不要得意忘形,要認真讀題,找出關鍵詞,尋找突破口,不要思維定勢;碰到難題更要鎮靜,要知道,難大家都難。應注意的是,難度大的試題中也有易得分的小題,你應該通過讀題解題得到這些小分。
11.考試時切忌「反常」,仍然是先易後難,按順序答卷。
生物

一、審題
提倡「勾勾劃劃,手眼腦齊動」,在題目中劃出關鍵詞,聯系教材知識點,題目設問要求,分析問題,理清解題思路,找出答案。
戒絕先入為主、想當然、慣性思維等不良習慣。
二、答案
1.選擇題盡量使用排除法確定答案,對於拿不準的選項,注意:
(1)相信第一印象;
(2)帶絕對意思的選項一般不對。
2.非選擇題答案:
盡量使用專業術語;
首選教材原文,次用題目原文,最後自編語言;
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意思完整;
一般應注意根據所給橫線長短確定答案字數;
答案應寫在指定位置;
字跡清楚整齊,注意錯別字。
三、考試特別注意
(1)先全面瀏覽試卷,對題目數量、難度心中有數;
(2)答題順序從前到後,先易後難;
(3)碰到難題不糾纏,其它題目做完後再集中力量攻克之,以保證該拿的分數全部拿到;
(4)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要改變第一答案。
歷史

一、學生在答卷中要規范化
1.字體工整、規范、美觀,最好是書法字體,印象分每科增加兩分,就是12分;
2.答案要點化:有層次、有條理、有序號;
3.按指定位置答題,不能出框(中考網上閱卷);
4.字體適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注意卷面整潔,不要亂塗亂劃。先思考,心中有譜,理清思路再答題。
二、答題的步驟與技巧
1.選擇題注意:
(1)正選找正確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確的;
(2)正選不能確定時,採取排除法,選最符合題意的選項;
(3)答題卡一定不要塗錯位。
2.非選擇題注意:
從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題中學會「抄」的技巧。
除非題中註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況下,凡根據材料回答問題,即可從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變,用詞稍變);
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就是要求從課本中遷移知識。
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號化」「整潔化」;答案內容上「面全」「點齊」「話簡」。
3.按分值多少,確定要點多少。
4.解決未知問題,注意同類知識遷移,空下不答是最愚蠢的。
5.全卷答完,注意對選擇題進行復核,也許會有新的靈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後檢查一下會不會因為緊張而看錯題。再檢查一下有沒有漏掉的題目。
道德與法治

1.政治術語的恰當運用
要使用政治學科專業術語進行答題,而不能使用生活化語言答題。
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都是專業術語。
2.語言表述要准確
使用專業術語答題時一定要做到科學、嚴謹、准確。
3.思路要清晰
使用專業術語答題時要注意文字敘述的邏輯性、條理性和完善性。
既要做到語言精煉,又要答全要點,這樣才能使自己的答案和參考答案接近一致。
4.字體規范
字跡要工整,以行楷為主。字的大小以宋體四號為最佳。
盡量杜絕漫畫和美術上應用的特殊字體。
5.注意答案分層
每一個知識點都要用合適的符號,如:①②③④等分開,讓批閱試卷的老師能清楚地發現知識點。
地理

一、選擇題的答題規范和技巧
1.審題干,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看清題干表述;
2.審圖和資料,審題乾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
3.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後續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後續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二、簡答題答題步驟和要求
1.認真審題審圖
認真審題審圖可防止答偏題,審文字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中心詞、關鍵的修飾語。
審圖時要注意看清圖中所有信息,因為圖中有可能就隱藏了應答出的知識點。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問題
地理事物或現象無論其成因或是影響、對策都多個方面的因素起作用,認真思考答題的各個方面,分出主次,並切記一定要將最重要的知識點寫在最前面,抓住關鍵詞,是答好簡答題的保障。
如題中要求分析原因的,就既要考慮自然原因,又要考慮人為原因;如題中要求分析對策的,則要對症下葯。
如要求對條件進行評價的,則注意既要講有利條件,也要講不利條件。
3.答題用地理專業術語且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簡潔明了、字跡工整。
要回答好中考地理簡答題,除了遵循以上答題規范外,根據目前中考試卷的評分標准,還應遵循以下技巧:
一是防止漏答,答題盡量少而精,但如果沒有把握,可以適當多答;
二是要掌握詳細和模糊的技巧;
三是要條理清楚。千萬不要自始至終只有一個段落,必須分條分段,一個知識點一條。

B. 高三物理提取信息題

物理信息題的類型及解法探究
近年來,一種考查學生處理材料,從中獲取信息並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新題型已經出現在物理卷面上。信息題是考查學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與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好題型。它的題干以日常生活、生產及現代科技中的某個事件、問題為情景提供一些信息,讓考生通過閱讀、理解、思考和分析從中篩選出相關信息,把實際問題抽象為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然後應用題干中的相關信息去解決問題。信息的載體具有多樣化,可以是文字、公式、圖線、表格和函數圖象等等。這類題要求學生首先要讀懂題目的材料,並從中挖掘出所需的有用的信息,理解命題的意圖;接著更為重要的是要運用已有的知識,結合題中提供的信息,靈活機動地進行知識的演繹歸納、綜合分析、遷移變化,最後准確地作出解答。
一、信息題的特點
1.相關性→測試題中的問題,涉及到學科內知識相關和學科間知識相關。
2.隱蔽性→測試題中有用信息,不是一目瞭然,一眼就能看清的,而是隱含在題目之中。要求學生認真閱讀題目,對題目內容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方可繞開「陷阱」,走出誤區,找到所需的蘊涵其中信息。
3.遷移性→具體地說就是測試題中的問題和哪些物理知識相互聯系,應當運用到什麼物理規律,採用什麼物理模型來解題。
二、信息題一般解法
1.一般流程

2.解題一般方法
(1)認真閱讀題目,提煉有用信息。(2)對有用信息抽象並簡化為物理過程。(3) 運用物理模型,確定解題方法。解題信息題的關鍵和困難之處,就是如何成功地將「信息題」轉化為平時練習的「傳統題」。
三、信息題的分類
信息題一般可分為應用型、開放型、新知型、綜合型四類。
四、分類例題分析
(1)應用型
【例1】混凝土便宜而堅固耐壓,但不耐拉,鋼筋耐壓也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築物須承受張力的部分用鋼筋來加固,下面圖1中樓板和陽台的加固鋼筋位置都正確的是( )
(圖1)
解析:從題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混凝土耐壓,鋼筋耐壓也耐拉。②混凝土建築物承受張力的部位要用鋼筋來加固。處理信息後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間的樓板上,給平台向下的壓力,由於樓板兩端壁支撐樓板,在壓力的作用下向下彎曲,致使樓板上面承受壓力,下向承受張力,所以在房間的樓板內的鋼筋應放在下部。人站在陽台上,給陽台向下的壓力,由於陽台只有一端壓在牆壁中,因此陽台在壓力的作用下向彎曲,致使陽台上部承受張力,下部承受壓力,所以陽台內的鋼筋應放在上部。 答案:A

(2)開放型
【例2】請你設計一個測量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初速度的實驗。現提供一個小鐵球、秒錶、長直尺、天平等儀器。
解析:(方案1)用長直尺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最大高度為h,利用公式v= 計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2)用秒錶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的上升時間t,利用公式v=gt計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3)用秒錶測出小鐵球作豎直上拋運動過程中的總時間T,由於豎直上拋運動過程中的上升時間等於下降時間,利用公式v=gT/2計算,求出初速度。
上述三個方案科學性都是正確的,但是測量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3)。
【例3】在水平實驗桌上放有長木板、彈簧秤、木塊,請你設計測量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的實驗。
(圖3)
(圖2)
解析:(方案1)如圖2所示,用彈簧秤測出木塊的重力G,再將長木板固定在桌邊鐵架上,用彈簧秤水平拉木塊在長木板上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秤的讀數為F,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μ=F/G。

(方案2)如圖3所示,用彈簧秤測出木塊的重力G,再將彈簧秤固定在桌邊鐵架上,用水平力拉長木板上作緩慢的直線運動,當木塊和長木板作相對滑動時,此時彈簧秤有一個穩定的讀數為Fx,則木塊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Fx,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系數μ=Fx/G。
上述二個方案科學性都是正確的,但是測量的精確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2)。
綜上所述,在做物理開放型試題時,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但通過分析推理和比較,可以得出最佳答案。有效地考查的想像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
(2)新知型
(圖4)
【例4】磁場具有能量,磁場中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為B2/2μ,式中B是磁感強度,μ是磁導率,在空氣中μ為一已知常數。為了近似測得條形磁鐵磁極端面附近的磁感強度B,一學生用一根端面面積為A的條形磁鐵吸住一相同面積的鐵片P,再用力將鐵片與磁鐵拉開一段微小距離Δl,並測出拉力F,如圖4所示。因為F所作的功等於間隙中磁場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強度B與F、A之間的關系為B= 。

解析: 此題以「磁場的能量密度」為背景,提供新的知識,並要求以此解決題中提出的問題。這樣的題目表面上看很復雜、挺難,其實只要仔細閱讀,認真琢磨,弄清材料的內涵,排險干擾,獲取解題所需的信息,就能由繁變簡,化難為易。從題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磁場中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為B2/2μ。②將端面積為A鐵片與磁鐵拉開一段微小距離Δl,並測出拉力F。③F所作的功等於間隙中磁場的能量。處理信息後分析推理可知,拉力F作功W=FΔl ,間隙中磁場的能量E=AΔlB2/2μ,二者相等解出:B=(2μF/A)1/2。
(4)綜合型
【例5】電動自行車是目前一種較為時尚的代步工具,某品牌電動自行車的銘牌如下:
車型:20吋(車輪直徑:508mm) 電池規格:36V12Ah(蓄電池)
整車質量:40kg 額定轉速:210r/min(轉/分)
外形尺寸:L1800mm×W650mm×H1100mm 充電時間:2—8h
電機:後輪驅動、直流永磁式電機 額定工作電壓/電流:36V/5A

(一)根據此銘牌中的有關數據,可知該車的額定時速約為( )
A.15km/h B.18km/h C.20km/h D.25km/h
(二)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客運效率」來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項效能,「客運效率」表示每消耗單位能量對應的載客數和運送路程的乘積,即客運效率=。一個人騎電動自行車,消耗1MJ(106J)的能量可行駛30km,一輛載有4人的普通轎車,消耗320MJ的能量可行駛100km,則電動自行車與這輛轎車的客運效率之比是 ( )
A.6:1 B. 24:1 C.12:5 D.48:7
(三)一個騎車人質量為m=60kg,動力電源選用能量存儲為「36V 10Ah」(即輸出電壓為36伏,工作電流與工作時間的乘積為10安培小時)的蓄電池(不計內阻),所用電動機的輸入功率有兩檔,分別為P1=120W和P2=180W,考慮到傳動摩擦以及電機發熱等各種因素造成的損耗,電動自行車行駛時的功率為輸入功率的80%,如果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所受阻力與行駛速率和自行車對地面的壓力都成正比,即f = kmgv,其中k=5.0×10-3s·m-1,g取10m/s2。求:(1)該電動自行車分別選用兩檔行駛時,行駛的最長時間分別是多少?(2)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能到達的最大速度。(3)估算選用「功率高檔」時電動自行車在平直公路上的最大行程。
解析:此題信息的載體是用文字、表格形式表示。
(一)從表格中捕到有用的信息:①車輪直徑:508mm。②額定轉速:210r/min(轉/分)。根據公式:v=2πnR計算車的額定時速是答案:C。
(二)從文字中捕到有用的信息:「客運效率=」,通過計算得出電動自行車與這輛轎車的客運效率之比是答案:B。
(三)(1)根據公式P=IU,可得兩檔電流分別為:I1= A ;I2=5 A。再根據電池容量可得:t1= = =3h ;t2= =2h。(2)當電動自行車以最大功率行駛且達勻速運動時速度最大,
有F牽=f = kmgvm,而F牽= 。聯立以上兩式得:
vm===5.37m/s。(3)忽略電動自行車的啟動和減速過程,可認為電動自行車能以最大速度行駛2 h,即:sm=vmt=5.37×3600×2 m=38.6km 。
五、在解答信息題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克服畏縮情緒。許多考生碰到這類題時常常有畏縮情緒,不敢下手練習。我們應該樹立信心,克服畏難情緒。
2.審題提煉信息。信息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文字敘述長,若配以圖、表,則題量將更大。在題中必然會出現有效信息和無效信息的混雜,這就要求考生具有提煉有效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答題時,通過讀題,要認清主體,提取有效信息。
3.建模綜合分析。信息題雖然體現了學科的綜合能力,但必然會以知識點為主體。因此,解題時應弄清從那些知識點去思考。把題目所反映的具體情景轉化為抽象的理想化模型進行分析,利用學過的物理知識求解。

C. 怎樣做好歷史的材料題並有效地提取信息!

絕對原創,嚴禁轉載

如何做材料型歷史選擇題

做歷史材料型選擇題主要採用以下步驟:
第一步:分清題型結構。材料型選擇題的題型結構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在選擇題的題干中引入一些材料,並根據材料設置備選項;第二種是題干里沒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為備選項;第三種是選擇題的題乾和備選項都引入材料。
第二步:審題。材料型選擇題的立體感和動態遷移感強,迷惑性大,認真審題,對材料型選擇題尤其重要。
(1)審題時抓住關鍵詞語,提取有效信息,明確要求回答內容。
(2)注意細節,對材料來源及作者進行分析,根據材料來源及作者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
(3)找出試題中的條件限定語。
第三步:解答。
(1)進行定位,聯系所學知識,找出課本上與試題對應的具體知識點,把材料與教材相聯系。
(2)知識遷移,按題目要求,根據試題中的條件限定語得出答案。

【例l】日本編寫的《新歷史教科書》稱:「日本希望和平解決『中日間戰爭』(即日本在1937年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引者注),從1938年到1941年間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向中方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沒有成功。」當時的事實真相應該是
A.日本發動豫湘桂戰役,妄圖打通大陸交通線
B.日本「速戰速決」諸計劃破產,被迫改變對華方針
C.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妄圖轉移國際視線
D.百團大戰後,日本希望同中國政府和平談判
【解析】B 本題主要是針對目前日本右翼勢力沉渣泛起,否定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國這一史實而提出的設計,目的是還歷史本來面目,讓學生對這段歷史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本題題干是一段文字材料,有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引者注,一個是時間,都是時間上的限定條件,特別是「從1938年到1941年」。根據這一時間可以排除A和C項,「日本發動豫湘桂戰役,妄圖打通大陸交通線」是在1944年;「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妄圖轉移國際視線」是在1932年;D項中「百團大戰」發生在1940年,但與當時歷史特徵不相符。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可知,當時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於1938年被迫改變對華方針,對國民黨政治進攻為主。
【思維誤區】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會認為「和平方案」與「日本希望同中國政府和平談判」這一內容相符,誤選D項。這主要是由於審題不清和對歷史背景把握不準而造成的。

【例2】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軍參加正面戰場抗戰的是
A.《血戰台兒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變始末》
C.《百團大戰始末》
D.《血色雄關:太原會戰紀實》
【解析】D 本題是以不同材料作為備選項,要求根據材料內容與題干要求對比進行選擇,這種習題的主要解法是找出題干中的條件限定語和中心語。在「反映八路軍參加正面戰場抗戰的是」這一要求中「抗戰」是中心語,「八路軍」和「正面戰場」是條件限定語,與選擇項比較就能得出答案。1937年,八路軍115師奉命開赴山西,參加太原會戰,取得了抗戰以來的首次大捷——平型關大捷。
【思維誤區】學生會誤選C項,沒有注意「正面戰場」。

D. 如何做初中物理簡答題

簡答題答題方法;簡答題是通常圍繞某個物理現象或通過一段閱讀材料背;簡答題一般著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和應;不少學生對一些簡答題「似曾相識」,但又不能用合適;首先要明確簡答題的特點:簡答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1)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能用簡潔、嚴謹的語;(2)簡答題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作答,要;(3)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學生對物理

簡答題答題方法
簡答題是通常圍繞某個物理現象或通過一段閱讀材料背景材料,藉助問題的形式,要求考生書面簡述的一種題型。簡答題既能有效地考查同學們對初中物理「雙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學們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以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簡答題一般著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思維開放,有一定的綜合能力。解答時要使用物理語言做針對性的回答。語言要精練,觀點要明確,條理要清楚,內容要完整。
不少學生對一些簡答題「似曾相識」,但又不能用合適的語言或物理方法將它們清楚地表述出來,普遍感到頭痛。學生一是限於初中的語文水平,二是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對解答問答題有據不能依,有理不能用。尤其對物理概念、定律、現象和過程等抓不到對問題的實際性分析和概括,無法用文字或語言貫通起來,甚至即使作業做了,也無法領會其要領。這表明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師應在平時教學中要搞好問答題的強化訓練。
首先要明確簡答題的特點: 簡答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和方法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組織與表達能力等。簡答題通常是用生活化的語言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或物理現象,設問指向性清晰,通常用得比較多的是解釋這種現象。
(1)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能用簡潔、嚴謹的語言正確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2)簡答題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作答,要避免答案就在書上的簡答題,以免導致學生死記硬背。簡答題要有利於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3)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運用,能對考生的答題做出有層次的評價,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
其次清楚學生在回答問題是容易出現的錯誤:1.知識點不明確:2.邏輯關系混亂:3.表述不到位:
通過以上的分析做好簡答題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每一節復習課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確的目標才能讓學生知道努力的方向。作為簡答題專項復習課要達到的目的就是
1. 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明確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物理關系。
2.找准原理與規律。要尋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物理原理和規律。
3.找准關鍵詞。組識好語言把關鍵詞鑲嵌到答案中,語言一定要規范、准確、要盡量用理的書面語言。(「關鍵詞」一般是物理術語,也是每道簡答題得分點。)
演繹推理法,返普歸真法(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規律,對於給出一系列實驗過程(或探究過程、或一系列數據)讓大家總結規律的考題,一般思路是依託課本,總結規律。),透視揭紗法(這里的「視」和「紗」是指考題中給出的一種現象,大家需要通過科學分析,透過現象,看出本質。),信息優選法。
二、簡答題的答題要領
簡答題上得高分必須突出兩個字,即「簡明」。光「簡」不「明」不行,光「明」而不「簡」也不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緊扣主題,不要轉彎抹角。
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見題後,先要仔細看懂題目,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目設問的本意,即題目問的是什麼,應從哪幾方面進行回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答案不離題。否則,即使你的答案無比精妙,但因誤解題意,答所非問而全軍覆沒。
2、要簡明扼要,不要婆婆媽媽。
盡可能做到要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簡練,實例典型。簡答題,顧名思義就是要答案簡明扼要,直接回答要點,不要東拉西扯,漫無邊際。既要注意表達的有序性、層次性、科學性;又要注意使用物理語言作針對性回答,力求語言簡潔明了、物理用語書寫准確規范。
3、要全面完整,不要丟三落四。
在簡明扼要的同時,且不可丟掉任何重要觀點,否則就不可能得到全分。即從物理知識、原理入手,進行縝密思考和分析,然後再作答。
答題思路必須要從題目提供的情景中發現要解決的問題,要聯系所學習的知識,找到知識與問題之間的結合點,確定解題的方案,這才是解題的關鍵。然後通過嫁接、移植等手段組織好答案,注意語言的規范化,必要時可以採用實驗、數學推導公式、圖形、圖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講清楚。

⑴、要認真讀題。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明確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物理關系。
⑵、找准原理與規律。要尋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物理原理和規律。
⑶、找准關鍵詞。組識好語言把關鍵詞鑲嵌到答案中,語言一定要規范、准確、要盡量用物理的書面語言。「關鍵詞」一般是物理術語,也是每道簡答題得分點。
總結解題思路那就是: 1.分析情景:關鍵詞---翻譯成物理語言---找准對象
2.推理:物理現象---物理規律(適用條件)
3.組織語言:知識准確,順序正確,對接准確,語言表達全面性和具體性。
三、簡答題的主要題型
1、社會熱點類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些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往往是社會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它們常常成為中考命題的材料。熱點的內容多涉及到科技前沿、環境污染、日常生活等相關內容。此類簡答題重在考查學生了解實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書本上沒有的、但是同學們知識范圍內的知識。
例題1、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的一步。

E. 歷史材料解析題如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

原文在這里
綜觀近年的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千變萬化,但命題者的目的始終握住一個宗旨,就是著重考查考生在《考試大綱》中對材料處理三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閱讀理解歷史材料」;二是「對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三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並結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說明、論證」。這三條能力要求成了指導我們解答材料解析題的依據。那麼,我該如何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呢? 1、帶著設問讀懂、讀透材料
第一、閱讀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題的前提條件。這一步驟大約需要三遍,第一遍粗讀、泛讀,瀏覽,了解大意,就是把材料的大致意思看懂,泛讀要具備語文課里的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大體了解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注意各段材料的聯系,讀出材料敘述的核心內容。第一遍閱讀全部文字,決定取捨。如題號後是:「閱讀下列材料」,則一眼掠過,第二遍就不必去管它了。第二遍細讀、精讀,注意材料里提供的每一個重要的信息,比如每一段材料的出處,這個材料是從哪本書里摘出來的,這個信息要注意,往往給我們起一個提示的作用。對信息量大的材料要藉助標點符號(特別是分號和句號)劃分層次,理解各層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問題,同時用符號(直線或曲線)畫出關鍵詞句,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還要考慮各段側重點是什麼,作者對事件所持的態度,材料反映的作者的立場,觀點等。古代史的材料多為文言文,須像語文課上分析古文一樣,進行字斟句酌,讀透材料的本義並挖掘其引申義;有帶解釋的字詞千萬要好好把握,往往是解題答題的突破口。世界史的材料多為外來的翻譯文,有的句子很長,很難讀懂,可以按語文課中劃分句子成分的辦法處理找出句子的主幹部分(主、謂、賓語,再找定、狀、補語等)達到明確中心意思的目的。正確閱讀理解材料雖然與語文閱讀水平有關,但在閱讀理解時必須具有歷史意識,運用歷史觀點,聯系相關的歷史知識,站在歷史知識體系的高度進行閱讀.第三遍結合設問重點讀,答每一句,都到材料中去找你用符號標出的關鍵語句,重新閱讀、理解,然後加以概括作為答案,這樣可以大大節省時間。設問的實質是使對材料的解析定向化。設問的定向作用表現在:確定信息提取方向,幫助考生提取有效信息,擱置其餘信息。確定與相關知識聯系的方向。確定能力考查的方向。
第二、除讀懂材料正文外,還要特別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開頭)和材料出處(多注在材料末尾),它們往往能夠提供材料的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應給予重視。有時命題專家把材料出處放在每段材料的開頭,這不僅僅是設計的需要,更有引起考生重視的作用,並且具有直接提示性,是必讀和必須思考的。特別是材料出處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須更加留心細讀,它對解題肯定有用。可見,放在材料開頭的材料出處一定有用,是必讀的,放在材料後面的材料出處,有的對解題有用,有的無用,要在第一遍閱讀時決定取捨。其次是准確識別材料中對歷史的敘述、描述的和對歷史的看法、評價之間的不同,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對歷史的敘述、描述是表達客觀歷史事實本身;對歷史的看法、評價是表述作者對自己的一種態度。二者在後人對歷史的認識中起著完全不同的作用。材料解析題其信息的獲取,不僅僅體現在材料的本文,而且其編者的按語、材料的出處、時間都是解答材料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注意從材料正文的開頭、結尾、省略號兩邊獲取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長,試題只能摘錄其中一小部分。從某句開始摘錄到某句為止,這開頭和結尾兩句,當然得考慮為答題服務;省略號刪去的是與答題無關的內容,省略號兩邊保留的內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隱含著重要信息。 第四、理清材料與課本關系。材料解析題源於課本,又高於課本。讀材料,概括出材料的基本史實和基本觀點後,要將材料的基本信息點與教材的基本史實、觀點相對照,確認材料與教材的哪章、哪節相關聯,將材料與教材掛靠在一起,掛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確了,回答問題就不難了。這就是解析材料題過程中的「知識遷移」.一般來講,結合材料,結合教材的知識,兩者要注重,還要注意題目提出的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就讓你依據材料,就不用過多地考慮教材的知識,如果不是的話,就是說這個題目的答案可以從材料里提取出來,同時要結合課文當中的觀點、認識或者是看法。
在進行「知識遷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在遷移課本知識來回答設問時,還要對所結合的教材內容進行辨別取捨、擇其要端,切忌照搬照抄,不分主次。二是被遷移的知識除了歷史知識之外,還包括有關政治學、哲學、經濟學基本原理等,注重學科間知識的相互聯系。通過「知識遷移」,實際上是為最後總結答案勾勒框架模型。細審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當命題者將分散各處的歷史語段和圖表資料陸續摘出,並加以有機組合,輔以各種設問時,這樣形成的新材料、新情境加深了閱讀的難度,但答案隱含於材料及所學知識中。所以,在細讀設問後,考生要帶著設問精審材料,把握材料內涵,按圖索驥,找出有效信息。
1.審材料中體現出來的時間。時間是歷史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標志,注意時間信息就能把材料放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加以分析。材料題中時間信息散見於材料的各個角落,或於材料文字間明確提示,或隱於表述時間及材料出處。考生在閱讀時要注意圈出時間,並聯系已有的歷史階段概念,明確是否屬於同一時期,進而結合所學知識理解材料。
2.審材料中人物的階級本質或材料出處。不同的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階級屬性,有利於考生通過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實含義。
3.審材料中文字的層次性:材料題信息量大,閱讀時要藉助標點符號(尤其是分號和句號)及關鍵性的連詞(「因為」「但是」等)劃分層次,理解各層次的含義和各層次之間的聯系,關注總結性的詞句,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內容。此外,還要注意各段材料的側重點。
4.審材料的「有效信息」。所謂「有效信息」,是指蘊涵在材料中的、對題後設問具有針對性、對解答問題具有實用性的信息。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材料中所反映的基本史實,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這些信息我們一般可以直接從材料的出處、注釋、內容中獲取;二是材料中所反映的作者的觀點主張、歷史發展規律等。這一過程也就是進行「材料處理」的過程。在獲取了「有效信息」以後,我們還必須將材料中反映的基本史實與客觀歷史的真實、材料反映的觀點主張和歷史發展規律與唯物史觀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作者的階級立場和價值取向等,從而判斷材料中所反映的史實的真偽、觀點主張的正確與否以及是否有悖歷史發展規律等。

F. 物理題如何做

做物理題最關鍵的是構建物理模型(空間想像)和知識點要熟練。
還有就是,平時多見一些物理題型。掌握一類題型的解題步驟。比如做一個力學題,第一步,先進行受力分析;第二步,再進行運動分析;第三步,列出方程。

G. 如何用做簡易材料做物理實驗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
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操作:
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帶電的報紙
思考:不用膠水、膠布等粘合的東西,報紙就能貼在牆上掉不下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材料:1支鉛筆;1張報紙。
步驟:
1.展開報紙,把報紙平鋪在牆上。
2.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地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後,報紙就像粘在牆上一樣掉不下來了。
3.掀起報紙的一角,然後鬆手,被掀起的角會被牆壁吸回去。
4.把報紙慢慢地從牆上揭下來,注意傾聽靜電的聲音。
說明:
1.摩擦鉛筆,使報紙帶電。
2.帶電的報紙被吸到了牆。
3.當屋子裡的空氣乾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報紙從牆上揭下來,就會聽到靜電的劈啪聲。
創造:請試一試,還有什麼物品能不用粘和劑,而用靜電粘在牆上

★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
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
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
操作:
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攪拌均勻。
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
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
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
講解:
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
創造:
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帶電的氣球
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操作:
1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2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3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5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講解:
1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2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
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
擴展成一個圓形。
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
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
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
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
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
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
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

★分合的水流
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
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
操作:
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
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
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
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
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
講解:
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漂浮的針
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
材料:一碗水、針、*子、液體清潔劑
操作:
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
2、用一個*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
2、慢慢地移出*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
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
講解:
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
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
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神奇的牙簽
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
3.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
牙簽會遠離肥皂。
講解:
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有孔紙片托水
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
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
操作:
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
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
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
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
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
講解:
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手絹的秘密
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
流程:
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
2、讓水沖在手帕上。
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
說明:
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
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
延伸:
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
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
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
操作:
1.將玻璃杯里裝滿水。
2.用墊板蓋好杯口。
3.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
4.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
5.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
講解:
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
創造:
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蠟燭吹不滅
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
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
操作:
1.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
2.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3.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
講解:
1.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
2.
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

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

★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
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
操作:
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
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
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
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
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
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
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
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延伸: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油,以便固定□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
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創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
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
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
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
2.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創造:
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生么樣子?

★會跳遠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
操作:
1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
2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
3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
講解:
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
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
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會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
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
操作:
1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
2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
3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
5向瓶子壁上澆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
講解:
1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
2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
3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
4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
5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
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自己會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沒有腿,它是怎樣從上面走下來的
材料:杯子一個、蠟燭、火柴、玻璃、兩本書、水
操作:
1、用一塊玻璃板,放在水裡浸一下
2、玻璃一頭放在桌子上,另一頭用幾本書墊起來(高度約5厘米)
3、拿一個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點燃的□燭去燒杯子的底部,玻璃杯會自己緩緩地向下走去。
講解:
當燭火燒杯底時,杯內的空氣漸漸變熱膨脹,要往外擠,但是,杯口是倒扣著的,又有一層水將杯口封閉,熱空氣跑不出來,只能把杯子頂起一點兒,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紙杯旋轉燈
思考:蠟燭紙杯燈為什麼會轉動?
材料:紙杯2個、牙簽1支、蠟燭1支、膠帶1卷、繩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紙杯,在杯身對稱處各剪開一個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蠟燭,作為燈的底座。
2、另一個紙杯則在杯身約等距離位置剪出三四個長方形的扇葉,在杯底中央處穿上繩子,並用牙簽棒固定,作為燈的上座。
3、將兩個紙杯上下對口用膠帶貼好固定。
4、點上蠟燭,拉起繩子,看看有什麼現象產生。
講解:
1、蠟燭燃燒的時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氣受熱會上升,然後沿著上方紙杯的扇葉口流動,因而造成旋轉的現象。
創造:
你能讓□燭紙杯燈向相反的方向轉動嗎?
注意:
注意□燭燃燒時的安全!

飛★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沒有風吹的情況下,塑料袋為什麼會在天上飛行?
材料:塑料袋(輕便的)、吹風機1個
操作:
1.打開塑料袋,倒置。將吹風機伸入塑料袋,並打開熱氣開關。
2.幾秒鍾後,關閉吹風機並拿開。
3.松開手,塑料袋會飄起來。
講解:
1.熱氣輕,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
熱能使物體飛起來,因為熱氣是上升的。當空氣受熱並且上升時,熱氣便通過「對流」向上運動。從取暖器散發的熱溫暖整個房間,也是藉助於「對流」。
創造:
你能試著製作一個簡易的熱氣球嗎?

閱讀全文

與如何從材料中提取物理題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