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美麗的物理大廈的構建過程中,有許多科學家做了非常經典、著名的物理實驗,下面幾幅圖是其中的代表,請
第一個實驗是卡文迪許測定引力常量的實驗,第二個實驗是庫倫探究點電荷間作用力規律的實驗,第三個實驗是胡克探究彈簧的彈力與形變數關系的實驗,第四個實驗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實驗,故用直線把圖與相對應的物理學家的名字連起來如圖.
㈡ 完美的經典物理大廈有哪些理論構成
<div> B <div>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19世紀已經將物理大廈全部建成」是指物理學的基礎,近代物理學基礎是經典力學的創立,故本題選擇B。A說法明顯錯誤;CD均是20世紀物理學成就。
㈢ 物理大廈落成指什麼,它是在怎樣的背景下落成的
是指物理學中該發現的重大發現已經發現完了,後人只能在此基礎上進行一些「小修小補「而已。它是在牛頓定律、麥克斯韋電磁理論完成之後,有人這么說。不過這個說發已經被後來的事實證明了是錯誤的
㈣ 物理學大廈 指什麼
整個物理學的知識
包括理論、定理、定律、原理、猜想。可以說是人類對物理學的認識。
㈤ 雄偉的「物理大廈」是由( )、( )以及貫穿其中的( )構成的
第一朵烏雲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上,----邁克耳遜-莫雷實驗與「以太」說 光波為什麼能在真空中傳播?它的傳播介質是什麼?物理學家給光找了個傳播介質―「以太」,肯定了「以太」的存在,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繞太陽運動,就必須會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風」迎面吹來,同時,它也必須對光的傳播產生影響。這個問題的產生,引起人們去探討「以太風」存在與否。為了觀測「以太風」是否存在,邁克耳遜)與莫雷合作,在克利夫蘭進行了一個著名的「邁克耳遜-莫雷實驗」,但是實驗結果和卻以太漂移說相矛盾。使科學家處於左右為難的境地。他們或者須放棄曾經說明電磁及光的許多現象的以太理論。如果他們不敢放棄以太,那末,他們必須放棄比「以太學」更古老的哥白尼的地動說。 第二朵烏雲出現在關於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玻爾茲曼理論上。——黑體輻射與「紫外災難」。 19世紀末,盧梅爾等人的著名實驗―黑體輻射實驗,發現黑體輻射的能量不是連續的,它按波長的分布僅與黑體的溫度有關。為了解釋黑體輻射實驗的結果,物理學家瑞利和金斯認為能量是一種連續變化的物理量,建立起在波長比較長、溫度比較高的時候和實驗事實比較符合的黑體輻射公式。但是,這個公式推出,在短波區(紫外光區)隨著波長的變短,輻射強度可以無止境地增加,這和實驗數據相差十萬八千里,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這個失敗被埃倫菲斯特稱為「紫外災難」。它的失敗無可懷疑地表明經典物理學理論在黑體輻射問題上的失敗,所以這也是整個經典物理學的「災難」。
很不錯哦,你可以試下
tんliq楱ㄍjq楱ㄍf→潰輔ㄜlco啶82467848712011-9-12 12:56:27
㈥ 物理學的理論大廈有哪兩個問題
1900年元旦,開爾文勛爵(即湯姆遜)十分高興地回顧了19世紀物理學的發展。他向世人自豪地宣稱:物理學的理論大廈已基本建成。但他在演說的結尾也提到目前亟須解決的兩個問題。他說的兩個問題,一個是以太飄移實驗,另一個是高溫物體輻射形成的光譜分析。當時有許多物理學家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研究,可進展不大,他們創造的任何理論公式都不能與實驗結果完美地吻合。
㈦ 經典物理大廈已經建成,但物理學真的已經大功告成了嗎
沒有,隨後的量子物理學誕生了
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歡聚一堂。會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威廉.湯姆生(即開爾文男爵)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同時,他在展望20世紀物理學前景時,卻若有所思地講道:「動力理論肯定了熱和光是運動的兩種方式,現在,它的美麗而晴朗的天空卻被兩朵烏雲籠罩了,」「第一朵烏雲出現在光的波動理論上,」「第二朵烏雲出現在關於能量均分的麥克斯韋-玻爾茲曼理論上。威廉.湯姆生在1900年4月曾發表過題為《19世紀熱和光的動力學理論上空的烏雲》的文章。他所說的第一朵烏雲,主要是指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和以太漂移說相矛盾;他所說的第二朵烏雲,主要是指熱學中的能量均分定則在氣體比熱以及熱輻射能譜的理論解釋中得出與實驗不等的結果,其中尤以黑體輻射理論出現的「紫外災難」最為突出。開爾文是19世紀英國傑出的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學家,是一位頗有影響的物理學權威,他的說法道出了物理學發展到19世紀末期的基本狀況,反映了當時物理學界的主要思潮。
㈧ 物理學大廈結構是怎樣的要完整的發展過程!!!
物理學是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產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縱觀物理學的發展史,根據它不同階段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物理學萌芽時期、經典物理學時期和現代物理學時期三個發展階段。
(一)物理學萌芽時期
在古代,由於生產水平的低下,人們對自然界的認識主要依靠不充分的觀察,和在此基礎上進行的直覺的、思辨性猜測,來把握自然現象的一般性質,因而自然科學的知識基本上是屬於現象的描述、經驗的總結和思辨的猜測。那時,物理學知識是包括在統一的自然哲學之中的。
在這個時期,首先得到較大發展的是與生產實踐密切相關的力學,如靜力學中的簡單機械、杠桿原理、浮力定律等。在《墨經》中,有力的概念(「力,形之所以奮也」)的記述;光學方面,積累了關於光的直進、折射、反射、小孔成像、凹凸面鏡等的知識。《墨經》上關於光學知識的記載就有八條。在古希臘的歐幾里德(公元前450-380)等的著作中也有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定律的論述,並且對光的折射現象也作了一定的研究。電磁學方面,發現了摩擦起電、磁石吸鐵等現象,並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指南針。聲學方面,由於音樂的發展和樂器的創造,積累了不少樂律、共鳴方面的知識。物質結構和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原子論、元氣論、陰陽五行說、以太等假設。
在這個時期,觀察和思辨雖然是人們認識自然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也出現了一些類似於用實驗來研究物理現象的方法。例如,我國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的聲共振實驗和利用天然磁石進行人工磁化的實驗,以及趙友欽在《革象新書》中的大型光學實驗等就是典型的事例。
總之,從遠古直到中世紀(歐洲通常把五世紀到十五世紀叫做中世紀)末,由於生產的發展,雖然積累了不少物理知識,也為實驗科學的產生准備了一些條件並做了一些實驗,但是這些都還稱不上系統的自然科學研究。在這個時期,物理學尚處在萌芽階段。
(二)經典物理學時期
十五世紀末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促進了生產和技術的大發展;席捲西歐的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激發起人們的探索精神。近代自然科學就在這種物質的和思想的歷史條件下誕生了。系統的觀察實驗和嚴密的數學演繹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被引進物理學中,導致了十七世紀主要在天文學和力學領域中的「科學革命」。牛頓力學體系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物理學的誕生。整個十八世紀,物理學處在消化、積累、准備的漸進階段。新的科學思想、方法和理論,得到了傳播、完善和擴展。牛頓力學完成了解析化工作,建立了分析力學;光學、熱學和靜電學也完成了奠基性工作,成為物理學的幾門基礎學科。人們以力學的模型去認識各種物理現象,使機械論的自然觀成為十八世紀物理學的統治思想。到了十九世紀,物理學獲得了迅速和重要的發展,各個自然領域之間的聯系和轉化被普遍發現,新數學方法被廣泛引進物理學,相繼建立了波動光學、熱力學和分子運動論、經典電磁場理論等完整的、解析式的理論體系,使經典物理學臻於完善。由物理學的巨大成就所深刻揭示的自然界的統一性,為辨證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三)現代物理學時期
十九世紀末葉物理學上一系列重大發現,使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本身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危機,從而引起了現代物理學革命。由於生產技術的發展,精密、大型儀器的創制以及物理學思想的變革,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理論呈現出高速發展的狀況。研究對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觀到微觀,深入到廣垠的宇宙深處和物質結構的內部,對宏觀世界的結構、運動規律和微觀物質的運動規律的認識,產生了重大的變革。相對論的量子力學的建立,克服了經典物理學的危機,完成了從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物理學的轉變,使物理學的理論基礎發生了質的飛躍,改變了人們的物理世界圖景。1927年以後,量子場論、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天體物理學和現代宇宙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物理學向其它學科領域的推進,產生了一系列物理學的新部門和邊緣學科,並為現代科學技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引起了人們對物質、運動、空間、時間、因果律乃至生命現象的認識的重大變化,對物理學理論的性質的認識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物理學在揭開微觀和宏觀深處的奧秘方面,正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成果應用於實踐,出現了象原子能、半導體、計算機、激光、宇航等許多新技術科學。這些新興技術正有力地推動著新的科學技術革命,促進生產的發展。而隨著生產和新技術的發展,又反過來有力地促進物理學的發展。這就是物理學的發展與生產發展的辨證關系。
㈨ 物理學的大廈真的建成了嗎物理學真的不會再有大發展了嗎
在19世紀末,隨著1895年X光、1896年放射性、1897年電子、1898年釙和鐳的放射性的發現,「原子的大門」已經被打開,原子不可分的觀念已經被摧毀,原子物理學——物理的一個重要分支成了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這時的物理學上空,已不只是兩朵烏雲,而是危機四伏,山雨欲來風滿樓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古典物理學領域中,幾乎沒有一條原理、沒有一個基本概念不受到懷疑和重新審查,以往一向被看做天經地義、萬古不變的物質不滅、能量守恆、原子不變、時間絕對、空間絕對和運動連續等定理,都產生了動搖。這些跡象表明,物理學面臨的不僅僅是一場危機,而是一場偉大的革命,正如列寧所說:「現代物理學是在臨產中。」
接下去的故事是,由兩朵烏雲化作革命的狂風暴雨,以摧枯拉朽之勢使物理學的大廈轟然坍塌,誕生了相對論力學和量子力學。盲目樂觀者目瞪口呆,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