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過物理都知道怎麼才能垂直下落
不一定全都知道。
學過物理的人分很多種,有精通物理的人和只粗略學習過物理的人等,粗略學習過物理的人當中肯定有不了解垂直下落原理的。
物體自由下落時,是豎直下落而不是垂直下落豎直是用線吊一重物靜止時線的方向,垂直是與地面成直角,如果是在斜面上,那垂直和豎直是不同的在水平面上時就是一樣的。
物體自由下落時,是豎直下落的,是因為由於地球表面附近的的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飛機也會垂直下落一般飛機失事墜落主要有是飛機自身故障,和外部環境造成的,飛機垂直墜落的原因一般是雙引擎全部失效,或者飛機失速後引擎無法做出控制,不過即便是雙引擎全失效,也應該是拋物線,出現垂直降落的墜落也十分罕見。
Ⅱ 八年級物理下冊的難題
八年級物理難題集錦
第一章. 聲現象
1. 聲音是什麼
1. 人們常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自行車的破舊:「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你知道「哪兒都響」的原因嗎?給你一輛這樣的自行車,你將如何改造,來減少它在進行中的響聲?
答:因為自行車使用時間長後,會產生螺絲松動,一些不見因長時間摩擦而變形。在改造過程中,可以將松動的螺絲加上墊圈擰緊,休整變形的振動和摩擦。
2. 在我國雲南生長著一種神奇的「跳舞草」,每當音樂響起時,它的葉子就會隨著音樂旋律的高低快慢而上下跳動,音樂的節奏變快,它就跳動的快,音樂的節奏一慢,它也隨之慢下來,音樂停止時,它也就停止了跳舞,「跳舞草」的神奇表現與聲現象有關系嗎?簡單闡述理由。
答:有關系。因為這種葉子對聲波的刺激十分敏感,音樂的響起將聲音傳播到空中,然後聲音再由空氣傳播到葉子,使葉子發生振動。
3. 「黃河大合唱」歌詞中的「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里的「吼」,「叫」,「咆哮」的聲源分別是風的聲音,馬的聲帶,黃河水。
4. 人靠耳朵聽聲音,人們干支聲音的基本過程即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耳膜振動,這種振動經過聽小骨及其它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這樣人就聽到了聲音。
5. 參照下面的聲速,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幾種物質的聲速/(m/s)
空氣(15℃)340 蒸餾水(25℃)1531
空氣(25℃)346 銅棒 3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鋁棒 5000
蒸餾水(15℃) 1497 鐵棒 5200
答:聲速與材料和氣溫有關。
5. 2002年暑假期間,北京大學五名學生到珠穆朗瑪峰登山,發生雪崩事件,造成重大事故。登山運動員都知道:雪地等山,不宜高聲喊叫。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嗎?
答:因為雪山或溶洞中的支撐部分可能十分脆弱,高聲喊叫會引起空氣的振動,當空氣振動的頻率與雪堆岩石固有的頻率達成共振時,會引起雪崩或溶洞塌陷。
6. 音樂家貝多芬耳聾聽不到聲音,但他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照樣創作出傳世之作,這是怎麼回事?
分析:貝多芬耳聾只是傳導障礙,聽覺神經並沒有損壞,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頂在鋼琴上,可以讓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再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
答: 貝多芬用牙齒「聽到」聲音,鋼琴聲通過木棒傳到牙齒,通過頜骨,頭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樣就可以聽自己演奏的樂曲聲,進行創作。
2. 聲音的特性
1.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的響度很大。
2. 水牛「哞哞」的叫聲和蚊子「嗡嗡」的叫聲相比較,蚊子的聲音音調高,水牛的叫聲響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時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聲,是因為二者的音色不同。
3. (1)人們在買陶瓷用品時,會習慣性地敲打所選的瓷器外壁,如果瓷器發出清脆響亮的聲音,人們就會選中它,如果發出沙啞的嗡聲,人們就不選它;(2)工人可以通過錘子巧計機器待查部位的方法,聽聲音來判斷機器內部有無損傷,或者連接處有沒有送脫;(3)舊時的商人通過吹氣或敲擊銀圓然後放在耳邊來聽銀圓的成色。
以上三例中的做法有什麼道理?
答:因為內部堅固的瓷器,銀圓被敲後整體同時振動,聲音自然清脆悅耳,而內部受損,摻假或有裂痕的陶瓷,銀圓被敲後,振動不同,自然聲音是沙啞的嗡嗡聲。
4. 香港一家工廠研製出一種電動保險櫃,保險櫃的門扉上安有「電子耳」,能聽聲音,還能把這種聲音送非電腦進行識別,保險櫃的主任買下它以後,事先對著「電子耳」講一句暗語,讓電腦對主任的聲音進行分析,存到儲存器里,電腦便記住了主人所說的暗語。等主人再來時,只要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櫃門便能自動打開,即使其他人知道暗語,對著「電子耳」重復暗語,保險櫃門也不會打開。
(1) 為什麼保險櫃聽到主人的暗語能自動打開,而聽到其他人同樣暗語不開門?
答:因為人與人的音色不同,「電子耳」先是靠暗語,然後靠音色辨別是不是主人。
(2) 由這個故事你聯想到有哪些類似的應用?
答:在聽熟人打電話時,根據音色可判斷是誰打來的。
5. 唐詩《楓橋夜泊》中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中的鍾聲是因為鍾受到僧人的撞擊產生振動發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別出傳來的是「鍾聲」,他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
6. 小名家的新房子裝修完了,但是由於施工人員的不小心致使其中一塊地板下面出現空洞,不長時間小名就幫助施工人員找到了,你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嗎?
答:他用敲擊的方法,用手指輕輕敲每一塊磚,聲音清脆的那塊磚是空的,與內實的磚音色不同。
3. 令人煩躁的雜訊
人們以分貝(符號dB)為單位來表示聲音的強弱。0dB是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聽覺下限;30~40dB是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突然包樓在150dB的雜訊環境中,鼓膜就會破裂出血,雙耳完全失去聽力.
常見聲音 聲級 影響
火箭,導彈發射,噴氣式發動機(附近) 160~140 短時間內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噴氣式飛機起飛(100米左右) 音量很大的搖滾樂 130~120 鼓膜被振痛
電鋸,風鑽大型載重汽車 110~100 常識件會導致永久性耳聾
摩托車,汽車喇叭 90 特別煩人
一般的城市交通雜訊 大聲呼喊 80~70 令人厭煩 干擾交談
正常交談 空調機 50~40 安靜舒適
輕聲耳語 正常呼吸 20~10 極靜
1. 下列關於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C)
A. 聲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都比在液體中的聲速大
B. 聲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傳播,聲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 中考,高考期間要求學校周圍雜訊大的單位停工是從聲源處減弱雜訊
D. 聲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環保角度的雜訊一定是由物體無規則振動產生的
2. 如圖1和圖2是兩種聲音的波形。從波形可知,圖1是樂音的波形,理由是它規則振動;圖2是雜訊波形,理由是它無規則振動。
1. 蝙蝠在夜間活動,捕捉蛾子,蚊子等昆蟲時不會碰到任何東西,是因為蝙蝠飛行能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聲波,蝙蝠能准確地判斷障礙物或捕捉目標的位置,是由於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製成了聲納裝置,可探測海洋深度,給出水下數千米的地形圖。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m/s,用超聲儀垂直向海底發射超聲波,經過2s收到回波,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1450m。另外漁民捕魚時還可獲得魚群的信息。
2. 暑假,小明乘火車去旅遊,在站台上看到遠處的鐵路上一個人邊走邊用小錘敲打鐵軌,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答:鐵路工人在檢查鐵軌接頭處的螺栓是否松動。當螺栓松動時,音調會有所改變,有經驗的人一聽便知道。
第二章 物態變化
1. 物質的三態 溫度的測量
1. 在法國的首都巴黎,有一做300m高的鐵塔,總質量達7000多噸,這座塔只有在夜間才是與地面垂直的,上午向西偏斜100mm,中午鐵塔向北偏斜70mm,在冬季氣溫降到-10℃,塔身比炎熱的夏天矮17cm。其原因是熱脹冷縮的結果。白天,鐵塔各處陽光照射的角度和強度都在發生變化,各處的溫度有差別,膨脹程度不同,所以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夜間,鐵塔各部分溫度相同,膨脹(或收縮)的程度相同,所以能與地面保持垂直。冬季氣溫降低,所以變矮了。
問題:
(1) 白天,這座鐵塔發生傾斜的原因是什麼?
答:不同的面膨脹度不同。
(2)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有何應用?請舉一例。
答:指針式寒暑表。
2.汽化和液化
3. 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比被100℃的開水燙傷嚴重得多,這是為什麼?
答:因為100℃的水蒸氣汽化成同溫度的水時要放出更大量的熱。
4. (1)夏天,小紅剛從外面回來,汗留滿面,她從冰箱里拿出茶葉,想要喝茶,但她發現茶葉和她一樣,「全身是汗」,請你解釋其原因。
答:因為冰箱的溫度比空氣溫度低的多,將冰箱中的物體放在空氣中,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物體。就會在物體表面發生液化,就會形成小水珠。
(1) 在炎熱的夏季,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後,能否馬上打開茶葉的包裝紙?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當把茶葉從冰箱中取出,立即打開,會產生如同(1)的情況,茶葉就會變質。
3. 熔化和凝固
1. 夏天吃冰棒能消暑解熱,這是因為冰棒在口腔或體內熔化時吸熱,能降低人體溫度。
2. 冬天,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汽車司機常用水和究竟的混合液體作為發動機的冷卻液,這是因為這種混合液具有較低凝固點,在那些地區,冬天建築工人通常用鹽水和泥,是因為鹽水的凝固點較低。
3. 流行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時,由於大氣發生強烈的摩擦,會使流行燃燒發光,小名問老師:「發射火箭時,火箭同樣也與空氣發生劇烈摩擦,為什麼沒有燃燒發光?」老師解釋說:「科學家們一方面研製出了可耐幾千攝氏度高溫的材料,另一方面還在火箭頭部塗了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熔化並汽化,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的作用。」請回答這層特殊材料為什麼能起到防止燒壞火箭頭部的作用?
答:火箭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使火箭頭部的特殊材料熔化並汽化,融化和汽化都要吸熱,使火箭頭部的溫度不至於過高,因而不至於燒毀火箭。
4. 媽媽叫小名去買一瓶啤酒,啤酒有玻璃瓶裝和易拉罐裝兩種,因為小名知道爸爸喜歡喝冰啤酒。想了一想,便買了一罐易拉罐裝的啤酒。這是為什麼呢?
答:因為啤酒中大部分是水,水凝固後體積會增大。若啤酒凍的時間過長會引起膨脹爆炸。
4. 升華和凝華
1. 下列屬於升華現象的是(A)
A. 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幹了
B. 初春,早晨出現濃霧
C. 夏天,灑在室內地上的水不見了
D. 深秋,屋頂的瓦上結了一層霜
2. 近些年來,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升華乾燥食品」,有蔬菜,肉,乳品等,還有一些熟食品,買來用水一泡,就還原成新鮮食品,味道和原來一樣。「升華乾燥食品」的過程是這樣的:先把新鮮食品放到急凍庫里速凍,然後把快速凍結的食品又放到真空里,食品的冰就升華成水汽,離開食品,最後再把食品中參與的水分蒸發掉,這樣,升華食品就製成了。
4. 在下列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於凝固的是○3;屬於升華的是○4;其中○2○3○5是放熱過程。
○1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幹了
○2夏天,揭開冰棒包裝紙後會看到冰棒冒「白氣」
○3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4放在衣櫃里的樟腦丸會越來越小,最後「消失」了
○5嚴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內表面上有一層冰花
○6鋪柏油馬路時,將瀝青塊放在鐵鍋中加熱。
5. 俗話說「霜前冷,雪後寒」,為什麼?
答:霜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凝華過程水蒸氣要放熱,若周圍空氣溫度過高,空氣中的水蒸氣無法放熱,即成不了霜,只有當空氣的溫度驟然變冷時,才能使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後凝華成小冰晶依附在物體上,即霜,所以霜前的氣溫一定很低,因此,有「霜前冷」的現象。下雪後,雪要熔化,熔化吸熱,當雪熔化時,周圍空氣的溫度都被雪吸收,所以就顯得特別冷,因此,我們說「雪後寒」。
6. 冰箱冷凍室的內壁有一層「白粉」 凝固
冬天堆的雪人變小了 凝華
夜晚下露水了 溶化
用銅水鑄造了孔子的銅像 液化
夏天吃冰激凌消熱解暑 升華
乘酒精的瓶忘記加蓋變幹了 汽化
7. 利用乾冰使運輸中的食品降溫,防止食品腐爛變質,這是應用了(C)
A. 乾冰熔化吸熱
B. 乾冰液化放熱
C. 乾冰升華吸熱
D. 乾冰凝華放熱
8. 下列現象的產生,需要吸熱的是(C)
A. 夏天,輸木管外出現水珠
B. 嚴冬,玻璃內壁結了一層冰花
C. 擦在皮膚上的究竟馬上幹了
D. 早晨,室外大霧彌漫
9. 下列現象中屬於凝華現象的是(A)
A. 霜的形成
B. 霧的形成
C. 雨的形成
D. 冰的形成
10. 在北方的冬季,下列幾種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中,屬於凝華現象的是(B)
A. 室外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 房間窗戶玻璃的內表面出現冰花
C. 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氣」
D. 河面上結了一層厚厚地冰
11. 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樹葉上常常有晶瑩的小露珠,這是液化現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時,常常靠到窗戶上有一層白色的冰花,這是凝華現象。
Ⅲ (物理學)常識問題
首先你的問題提得就不嚴格:「就是不上升下降或前進後退,持續飛了12個小時後(沒任何風力或外界力量)」
如果相對地面「不上升不下降或前進後退」,那麼你問的問題的答案是顯然的:落下後就是原地。
但問題是由於地球自轉,高中和地面兩個物體的線速度是不一樣的,如果飛機起飛時只使用垂直地面向上的力使其升起,之後不考慮水平方向的力(包括風力),那麼飛機具有地面的線速度(但二者相對地心的角速度不同),隨著地球自轉,飛機和地面會有一個相對位移,垂直落下後不在原地。
如果飛機起飛到一定高度後恰好在起飛點上空,並停留在那裡,那麼它起飛過程中必定用了水平方向的力,其結果是飛機與地面具有了相同的角速度,二者始終保持在同一相對位置,因而落下後必定在原地。
Ⅳ 關於物理里物體重心移動的受力分析
物理學常設一般環境就是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重力始終保持樹直向上與地面垂直,物體本身的質量是物體所具有的特定屬性,是不會改變的。當然,這種規定是一般環境下,當認為製造特殊環境,當然就改變啦,比如:把這個物體拿到太空中,地球的引力作用減少咯,由此產生的重力也就變小,離大天體越遠(太陽引力,月球引力,行星引力等等),重力越小。但不可能為0,因為所有東西都有引力,只是極微小而已。重力方向就是最大引力的合力。
當此物體距離「反物質」(又稱逆物質或負物質、暗物質)越近時,質量越小,因為這些罕見的物質是與通常所見的物質理論相反的,更不適合解釋這些物質。比如一架飛機飛向反物質流,最後可能就剩下個按鈕了,其它部分全部抵消在了反物質流中,質量隨即消失。
Ⅳ 平面鏡成像實驗里,如何才能使玻璃板穩定地垂直於地面
戀戀不舍、捨身成仁、仁至義盡、盡善盡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謀、謀事在人、人定勝天、天不作美······
Ⅵ 物理中讓一個物理永不落回地面需要什麼條件
如果不考慮空氣阻力,當垂直於地面發射的物體速度達到或超過第二宇宙速度11.2km/s時,物體將脫離地球的引力束縛 不會落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