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苗接種後發燒,應該怎麼處理
有很多孩子在接種疫苗之後,都會出現發燒的情況。因此在寶寶接種完疫苗之後,家長一定要注意觀察寶寶,如果出現嚴重的情況要趕緊去醫院就醫。
疫苗接種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的感染,接種疫苗可以讓孩子體內形成抗體,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保護作用。接種疫苗還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功能,增強體質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接種疫苗可以完善孩子的免疫系統,提高孩子抵禦病毒病菌的能力。接種疫苗還可以讓孩子遠離疾病,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發燒時不要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可以提前給孩子做好清潔,給孩子穿比較寬松的衣物。方便接種。
2. 今天打了疫苗後有點發燒了,可以做什麼進行物理降溫
用葯棉蘸酒精擦拭身體,隨著酒精揮發可以暫時降溫。但是這樣治標不治本,要盡快就醫,否則還會發燒的。
3. 打完疫苗發燒怎麼辦
兒童打疫苗後出現低熱、針孔處紅腫和硬結等現象是正常的,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接種部位反應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淋已管發炎。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范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於2.5厘米,中的在2.5~5厘米之間,超過5厘米為重反應,這種反應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大。如果局部紅腫較重,可以熱敷(卡介苗接種後紅腫嚴禁熱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鍾左右。並要勤換內衣,避免破潰後感染。如局部感染時可塗龍膽紫葯水。這些症狀可通過熱敷或自行在一天內消失。比如麻疹預防疫苗,大部分的接種者不會有特殊的反應,一部分的人會有1-2天的局部腫痛,約5%的兒童接種後1-2周,會產生紅疹,5-10%的兒童在接種4-10天後發燒,輕的37~37.5℃,中的37.6~38.5℃。39℃以上為重的。除此之外,部分小兒可伴有「頭痛、頭暈、全身無力、寒顫,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以上反應一般多在24小時之內消退很少持續3天以上。如果重度發燒可服用退燒葯。一般體溫恢復正常後,其他症狀也就自行消退。如果高燒不退或有其他異常,應及時送往醫院診治。
4. 孩子打完疫苗發燒,該怎麼辦
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要接種各種各樣的疫苗來產生抗體,提高自身的體抗力。但是在打完疫苗之後,很容易就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說嘔吐或者是發燒。這都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大多數的小孩在在進行疫苗接種之後的幾個小時的時間內都會出現低燒的現象。如果小孩子打完疫苗發燒的話,家長們可以採取的措施如下:
如果經過了這些措施,孩子的體溫還是沒有降下來,而且孩子還會伴隨著頭暈、惡心等症狀,那麼可以給孩子適當吃一些退燒葯,一定要是常吃的那種,防止孩子對退燒葯過敏。如果退燒葯還是不管用,就要考慮將孩子送去醫院了。一般來說,由於打疫苗引起的發燒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孩子由於疫苗引起的低燒,可以通過以上的方式解決,家長一定要時刻觀察,在合適的階段採取必要的措施。
5. 爸媽在寶寶打疫苗以後出現發燒的情況時,可以用什麼方法
現在的疫苗和以前不同,很容易引起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熱、嘔吐。腹瀉、嗜睡等等,所以接種一定要在寶寶健康的時候進行,如果寶寶身體有異樣,寧願推遲接種也不要著急一時。
每個寶寶體質不同,即便是同一種疫苗,不同寶寶的反應也不同,有的寶寶也學只是輕微的有點嗜睡,但有的寶寶就會出現發熱甚至發高燒。
寶寶打預防針後發燒是正常的現象,如果高燒也是要干預的。這篇文章講述了寶寶打疫苗後發燒的原因、打疫苗後發燒怎麼處理。
但是媽媽還是需要做以下護理:
1、每天堅持給寶寶用熱毛巾做熱敷;
2、如果注射部位有紅腫的情況,可給予冰敷。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冰敷的時候要用毛巾包好冰塊,不能直接用冰塊直接接觸寶寶的皮膚,以免凍傷。
寶寶打疫苗以後,如果發燒不超過38度5,直接物理降溫就可以,如果發燒超過38.5度,建議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退燒葯,服用退燒葯後一定要記得多喂水。寶寶接種疫苗後的發燒和感冒引起的發燒不同,一般很快可以自行消退,寶寶精神狀態良好 ,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6. 一歲的寶寶打完疫苗後出汗發燒,該怎麼辦
一歲以內的孩子幾乎每個月都要打疫苗,有時孩子打疫苗後會出現發燒症狀,這是為什麼?需要治療嗎?這是很多保姆都有的疑問。孩子接種疫苗後為什麼會發燒?有些嬰兒接種疫苗後會有什麼反應。例如,經常發燒,不發燒,所以預防注射都會發熱,有些預防注射會導致嬰兒體內發熱反應。對於這種疫苗,抗體發生過程中出現的現象之一,還有一些現象被稱為情侶現象。在接種疫苗之前,其實嬰兒已經感冒或秋季腹瀉,嬰兒已經病了,但仍處於潛伏期,尚未發展。
7. 寶寶打預防針發燒怎麼辦
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於所有發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燒時經常伴隨有胃腸道症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症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鍾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鍾。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於室溫約為24℃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採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於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並不像廣告誇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於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浴:嬰兒的皮膚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被摒棄了。 如果經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葯物退燒。
8. 寶寶打疫苗後發熱怎麼辦
你好。注射疫苗以後的反應就是發燒,但是這種發燒症狀不會時間很長,不會超過三天,體溫也不會太高。如果體溫超過39°,時間超過三天,要考慮注射預防針的同時孩子有感染,需要帶孩子就診。現在孩子體溫38.3°,可以物理降溫,就是用溫水毛巾敷額頭,頸子兩側。每次做物理降溫20-30分鍾。
9. 孩子打完疫苗發燒,這時候該怎麼辦
序言:如果孩子在打完疫苗之後出現了發燒的症狀,家長一定要注意及時的觀察,如果孩子的體溫屬於低弱的狀態,沒有其他不良反應的話屬於正常的現象,可以選擇物理降溫,如果體溫在短時間之內下降,就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如果寶寶發燒的症狀比較嚴重的話,精神狀態也非常的差,還有一些其他的不良症狀,最好是選擇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有一部分孩子在接種完疫苗之後會出現發熱的症狀,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一般孩子的體溫不會特別高,會在38度以下,而且持續的時間也不會超過兩天,所以在接種疫苗之後要多喝熱水,保持充足的休息,可以選擇用毛巾擦拭身體,這樣也能夠起到緩解的效果。
10. 打完麻腮風疫苗,孩子發燒怎麼辦
寶寶打了疫苗以後,在三天之內出現發燒,那就要考慮是疫苗的不良反應,首先一定要給孩子多喝水,加強護理,超過38.5度,口服退燒葯物低於38.5度,給寶寶物理降溫。不要給寶寶洗澡,同時注意針眼周圍的護理。一般三天左右慢慢就會好轉,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