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層的介面有哪幾個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麼內容
反映在物理介面協議中的物理介面的4個特性是機械特性、電氣特性、功能特性與規程特性。:
1、機械特性, 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線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
2、電氣特性, 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的范圍。
物理層的電氣特性規定了在物理連接上傳輸二進制位流時線路上信號電壓高低、阻抗匹配情況、傳輸速率和距離的限制等。
3、功能特性,規定了介面信號的來源、作用以及其他信號之間的關系。即物理介面上各條信號線的功能分配和確切定義。物理介面信號般分為數據線、控制線、定時線和地線。
4、規程特性, 定義了再信號線上進行二進制比特流傳輸的一組操作過程,包括各信號線的工作順序和時序,使得比特流傳輸得以完成。
(1)物理層埠下面哪個層的參數擴展閱讀
物理介面中各模塊執行與之相應的SDH幀開銷的處理工作,提取或者綜合數據給下一個模塊,從而完成物理介面功能。同時根據相應SDH幀中與OAM有關位元組進行物理層的運行管理與維護。
比如在接收復用段開銷處理模塊中,如果檢測到在SDH幀中接收到的B2與計算結果不同,則不但把復用段誤塊數(L-FEBE)寫到發送的M1位元組中以發出L-FEBE。
而且,還可以根據設置產生中斷,並把錯誤數累計到其B2錯誤寄存器中;而相關發端接收到L-FEBE後,則可以將其累計寫入L-FEBE寄存器中,同時也可產生中斷。與此類似,各模塊開展相應的OAM功能,如產生和檢測AIS、RDI等。
B. 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傳輸數據單位分別是()
C。
在網路傳輸中,作為具有完整意義的二進制數據整體,報文在傳輸層被拆分成較小的可傳輸的數據單元,並添加頭部形成包,到達網路層後再次被添加頭部形成新的包。
另外,當數據經過網路層時,在這里會被添加目的地址與源地址,這樣一來包在到達數據鏈路層後會被封裝成幀,最後才成為物理層的比特。
(2)物理層埠下面哪個層的參數擴展閱讀
網路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相關明細
1、網路層
為了適應最大傳輸單元長度小於包長度的傳輸介質,定義了如何將一個包分解成更小的包的分段方法,比如IP、IPX等。
2、數據鏈路層
定義了在單個鏈路上如何傳輸數據,這些協議與被討論的各種介質有關,比如ATM、FDDI等。
3、物理層
連接頭、幀、幀的使用、電流、編碼及光調制等都屬於各種規范中的內容,比如Rj45、802.3等。
C. 計算機網路:埠屬於哪一層
埠屬於:傳輸層。
一共分為七層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路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和應用層
數據報在傳輸層加遠埠號和目的埠號;
在網路層加上原ip和目的ip ;
在數據鏈路層轉化成數據楨進行校驗;
在物理層變成信號(電、光、等信號)發送出去。
D. TCP/IP層的網路介面層對應OSI的物理層、鏈路層、網路層分別是什麼
TCP/IP與OSI模型是一種相對應的關系。
應用層:大致對應於O S I模型的應用層和表示層,應用程序通過該層利用網路。
傳輸層:大致對應於O S I模型的會話層和傳輸層,包括T C P(傳輸控制協議)以及U D P(用戶數據報協議),這些協議負責提供流控制、錯誤校驗和排序服務。所有的服務請求都使用這些協議。
互連網層:對應於O S I模型的網路層,包括I P(網際協議)、I C M P(網際控制報文協議)、I G M P(網際組報文協議)以及A R P(地址解析協議)。這些協議處理信息的路由以及主機地址解析。
網路介面層:大致對應於O S I模型的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該層處理數據的格式化以及將數據傳輸到網路電纜。
E. TCP協議工作在以下的哪個層(). A:物理層 B:鏈路層 C:傳輸層 D:應用層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協議,傳輸控制協議,工作在OSI模型的傳輸層,選擇C。
詳見網路:TCP/IP協議,http://ke..com/view/7649.htm。
F. 下面哪一些選項是物理層的基本功能
如果是這道題的話,
下面哪一些選項是物理層的基本功能:(多選)( ) A、 在終端設備之間傳送比特流 B、 建立、維護虛電路,進行差錯校驗和流量控制 C、 定義電壓、介面、線纜標准、傳輸距離等特性
那麼答案是:AC
G. 物理層的原理
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計算機網路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層,位於OSI參考模型的最底層,它直接面向實際承擔數據傳輸的物理媒體(即通信通道),物理層的傳輸單位為比特(bit),即一個二進制位(「0」或「1」)。實際的比特傳輸必須依賴於傳輸設備和物理媒體,但是,物理層不是指具體的物理設備,也不是指信號傳輸的物理媒體,而是指在物理媒體之上為上一層(數據鏈路層)提供一個傳輸原始比特流的物理連接。物理層規定:為傳輸數據所需要的物理鏈路創建、維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機械的,電子的,功能的和規范的特性。簡單的說,物理層確保原始的數據可在各種物理媒體上傳輸。
⑴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體連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數據傳輸,包括激活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活,就是不管有多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在通信的兩個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通路。
⑵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成適合數據傳輸需要的實體,為數據傳送服務。一是要保證數據能在其上正確通過,二是要提供足夠的帶寬(帶寬是指每秒鍾內能通過的比特(BIT)數),以減少信道上的擁塞。傳輸數據的方式能滿足點到點,一點到多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非同步傳輸的需要。
⑶完成物理層的一些管理工作。
物理層
PC機的非同步串列通信編程方法內容包括DOS、WINDOWS和BIOS級PC通信、基於非同步通信與器的系統的PC通信以及通信編程方法。
DOS級通信
PC機一般常有兩個非同步串列埠,分別稱作COM1和COM2,它們都符合RS-232C標准。在DOS操作系統中,COM1、COM2被作為I/O設備進行管理,COM1、COM2便是它們的邏輯設備名。據此,DOS便可通過對COM1、COM2操作實現非同步串列通信。DOS的MODE命令可用以設置非同步串列埠的參數,DOS的COPY命令允許將非同步串列埠作為一個特殊的"文件",進行數據傳輸。下面舉一個利用DOS的MODE、COPY命令,進行雙機鍵盤輸入字元傳輸的例子。MODE命令的格式如下:
MODE埠名:速率,校驗方式,數據位數,停止位位數
其中埠名為COM1或COM2;傳輸速率可選110、150、300、600、1200、2400、4800或9600bps;校驗方式為E(偶校驗)、(奇校驗)或N(無校驗);數據位數為7或8位;停止位位數為1或2位。通信雙方設置的參數應一致,如雙方都打入如下命令:MODECOM1:1200,E,7,1則表示雙方以COM1為非同步通信埠以1200bps、偶校、7位數據位、1位停止位的設置參數進行通信。DOS中有一標准控制台COM,實際上作輸入時CON即鍵盤,作輸出時CON即顯示器。
准備發送的PC機執行如下命令:COPYCON:COOM1:表示將從鍵盤收到的信息通過COM1串列口發送。
H. 物理層的介面有哪幾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些什麼內容
物理層的介麵包含4個特性:
◆機械特性:指明介面所用接線器的形狀和尺寸、引腳數目和排列、固定和鎖定裝置等。
◆電器特性:指明在介面電纜的各條線上出現的電壓范圍。
◆功能特性:指明某條線上出現的某一電平的電壓表示何種意義
◆過程特性:指明對於不同功能的各種可能事件出現的順序
I. sctp埠號屬於下面哪個層的參數
1、基本概念SCTP協議(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流控制傳輸協議)是一種傳輸層協議,它基於IP協議,主要用於在無連接的IP網路上為M2UA、M3UA、IUA、H.248、BICC等信令提供高效與可靠的信令傳輸服務。
J. 概述乙太網的物理層主要指標及參數意義
物理層是OSI的第一層,它雖然處於最底層,卻是整個開放系統的基礎。物理層為設備之間
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a.媒體和互連設備
物理層的媒體包括架空明線、平衡電纜、光纖、無線信道等。通信用的互連設備指DTE和DCE
間的互連設備。DTE既數據終端設備,又稱物理設備,如計算機、終端等都包括在內。而DCE則
是數據通信設備或電路連接設備,如數據機等。數據傳輸通常是經過DTE——DCE,再經過
DCE——DTE的路徑。互連設備指將DTE、DCE連接起來的裝置,如各種插頭、插座。
LAN中的各種粗、細同軸電纜、T型接、插頭,接收器,發送器,中繼器等都屬物理層的媒體
和連接器。
b.物理層的主要功能
⑴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的通路,數據通路可以是一個物理媒體,也可以是多個物理媒
體連接而成.一次完整的數據傳輸,包括激活物理連接,傳送數據,終止物理連接.所謂激活,就是
不管有多少物理媒體參與,都要在通信的兩個數據終端設備間連接起來,形成一條通路.
⑵ 傳輸數據.物理層要形成適合數據傳輸需要的實體,為數據傳送服務.一是要保證數據能
在其上正確通過,二是要提供足夠的帶寬(帶寬是指每秒鍾內能通過的比特(BIT)數),以減少信
道上的擁塞.傳輸數據的方式能滿足點到點,一點到多點,串列或並行,半雙工或全雙工,同步或
非同步傳輸的需要.
⑶ 完成物理層的一些管理工作.
c.物理層的一些重要標准
物理層的一些標准和協議早在OSI/TC97/C16 分技術委員會成立之前就已制定並在應用了,
OSI也制定了一些標准並採用了一些已有的成果.下面將一些重要的標准列出,以便讀者查閱.
ISO2110:稱為"數據通信----25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它與EIA(美國電子工業
協會)的"RS-232-C"基本兼容.
ISO2593:稱為"數據通信----34芯DTE/DCE----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
ISO4092:稱為"數據通信----37芯DTE/DEC----介面連接器和插針分配".與EIARS-449兼容.
CCITT V.24:稱為"數據終端設備(DTE)和數據電路終接設備之間的介面電路定義表".其功
能與EIARS-232-C及RS-449兼容於100序列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