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山東高中考什麼

物理山東高中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1 22:51:08

⑴ 高中物理學什麼

高中物理一共七本書,分別是: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

必修一,主要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力與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相關知識。本部分是高中物理的基礎,運動的相關計算、受力分析與力的分解、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在高考中這部分重點考察的是關於力學實驗的填空題,分值約6分。

必修二,主要學習曲線運動、萬有引力與天體運行、機械能守恆以及功能的計算。本部分是高考的重要考點之一,其中曲線運動的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知識點在萬有引力、帶電粒子在電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都有聯系,應重點理解記憶。萬有引力與天體運行,高考中出選擇題的概率非常大,大多考察線速度V、角速度w、周期T的比值和計算,機械能守恆定律、動能定理是高考物理三大計算題之一,考察的概率非常大,同時還易和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結合,難度可大可小。

選修3-1,主要學習靜電場、恆定電流以及磁場的相關知識。其中靜電場的知識點在高考中有一定的概率會考到選擇題,主要考察電場力的疊加、電勢和電勢能的變化等問題、恆定電流的考察主要是動態電路的分析(程序法、串反並同)以及電學實驗,其中電學實驗是重點,是必考題,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測電阻率、測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電表的改裝)應重點復習。磁場主要掌握磁場的基本知識(磁場線的分布、場強的計算等)以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受力分析、畫出軌跡、找圓心、求幾何半徑,聯立求解)在高考中,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是三大計算題之一,此類題目題型較新,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選修3-2,主要學習電磁感應定律、交變電以及感測器的相關知識。本部分的重點是電磁感應定律(三定則一定律、導體棒切割磁感線運動)其中的導體棒切割磁感線運動是三大計算題之一,考慮此類問題應時刻想著功能關系。交變電的重點是變壓器以及遠距離輸電。感測器的內容了解即可。

選修3-3,主要學習分子熱運動、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物態變化以及熱力學定律。山東省濟寧市3-3一直作為選考內容,考試試題15分,其中5分的多選,主要考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判斷正誤;10分的計算題,主要考查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運用,題型多為活塞和U型管。

選修3-4,主要學習簡諧運動、機械波、光的衍射和干涉以及電磁波等,本冊內容和選修3-3作為選做內容,分值15分。

選修3-5,現在已經作為必考內容,主要學習動量定理、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核反應等相關知識,在高考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易考點:物理學史、光電效應方程、氫原子的能級躍遷、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等內容。難度相對不大,多是需要記憶的內容。

高考理綜物理試題,選擇題8題(5+3)、填空題兩題(力學實驗、電學實驗)、計算題兩題(動力學、機械能、帶電粒子、導體棒切割磁感線四選二)、選做題兩題(選修3-3、選修3-4)滿分110分。

⑵ 山東高中物理會考知識點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節認識運動

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中所處位置發生變化,這樣的運動叫做機械運動。

運動的特性:普遍性,永恆性,多樣性

參考系

1.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某個參照物而言的,這個參照物稱為參考系。

2.參考系的選取是自由的。

1)比較兩個物體的運動必須選用同一參考系。

2)參照物不一定靜止,但被認為是靜止的。

質點

1.在研究物體運動的過程中,如果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問題中可以忽略是,把物體簡化為一個點,認為物體的質量都集中在這個點上,這個點稱為質點。

2.質點條件:

1)物體中各點的運動情況完全相同(物體做平動)

2)物體的大小(線度)<<它通過的距離

3.質點具有相對性,而不具有絕對性。

4.理想化模型:根據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和需要,抓住問題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種理想化的模型,使復雜的問題得到簡化。(為便於研究而建立的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

第二節時間位移

時間與時刻

1.鍾表指示的一個讀數對應著某一個瞬間,就是時刻,時刻在時間軸上對應某一點。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稱為時間,時間在時間軸上對應一段。

△t=t2 t1

2.時間和時刻的單位都是秒,符號為s,常見單位還有min,h。

3.通常以問題中的初始時刻為零點。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但不能完全確定物體位置的變化,是標量。

2.從物體運動的起點指向運動的重點的有向線段稱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學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稱為標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稱為矢量。

4.只有在質點做單向直線運動是,位移的大小等於路程。兩者運演算法則不同。

第三節記錄物體的運動信息

打點記時器:通過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的點來記錄物體運動信息的儀器。(電火花打點記時器 火花打點,電磁打點記時器 電磁打點);一般打出兩個相鄰的點的時間間隔是0.02s。

第四節物體運動的速度

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與位移、時間間隔相對應)

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v是物體的位移s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其方向與物體的位移方向相同。單位是m/s。

v=s/t

瞬時速度(與位置時刻相對應)

瞬時速度是物體在某時刻前後無窮短時間內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體在運動軌跡上過該點的切線方向。瞬時速率(簡稱速率)即瞬時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節速度變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體的加速度等於物體速度變化(vt v0)與完成這一變化所用時間的比值

a=(vt - v0)/t

2.a不由△v、t決定,而是由F、m決定。

3.變化量=末態量值 初態量值……表示變化的大小或多少

4.變化率=變化量/時間……表示變化快慢

5.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且其速度均勻變化,該物體的運動就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不隨時間改變)。

6.速度是狀態量,加速度是性質量,速度改變數(速度改變大小程度)是過程量。

第六節用圖象描述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象

1.s-t圖象是描述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的曲線。(不反映物體運動的軌跡)

2.物理中,斜率k≠tanα(2坐標軸單位、物理意義不同)

3.圖象中兩圖線的交點表示兩物體在這一時刻相遇。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

1.v-t圖象是描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歲時間變化關系的圖線。(不反映物體運動軌跡)

2.圖象與時間軸的面積表示物體運動的位移,在t軸上方位移為正,下方為負,整個過程中位移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積的代數和。

第二章探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第一、二節探究自由落體運動/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記錄自由落體運動軌跡

1.物體僅在中立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理想化模型)。在空氣中影響物體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過程中空氣阻力的影響,與物體重量無關。

2.伽利略的科學方法:觀察→提出假設→運用邏輯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對推論進行檢驗→對假說進行修正和推廣

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0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為常量,稱為重力加速度(g)。g=9.8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其大小隨著緯度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高度的增加而減少。

vt2=2gs

豎直上拋運動

1.處理方法:分段法(上升過程a=-g,下降過程為自由落體),整體法(a=-g,注意矢量性)

1.速度公式:vt=v0 gt位移公式:h=v0t gt2/2

2.上升到最高點時間t=v0/g,上升到最高點所用時間與回落到拋出點所用時間相等

3.上升的最大高度:s=v02/2g

第三節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1.基本公式:s=v0t+at2/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論:1)v=vt/2

2)S2 S1=S3 S2=S4 S3=……=△S=aT2

3)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時間內S之比:

S1:S2:S3:……:Sn=1:3:5:……:(2n 1)

4)初速度為0的n個連續相等的位移內t之比:

t1:t2:t3:……:tn=1:(√2 1):(√3 √2):……:(√n √n 1)

5)a=(Sm Sn)/(m n)T2(利用上各段位移,減少誤差→逐差法)

6)vt2 v02=2as

第四節汽車行駛安全

1.停車距離=反應距離(車速 反應時間)+剎車距離(勻減速)

2.安全距離≥停車距離

3.剎車距離的大小取決於車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問題:抓住兩物體速度相等時滿足的臨界條件,時間及位移關系,臨界狀態(勻減速至靜止)。可用圖象法解題。

第三章研究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第一節探究形變與彈力的關系

認識形變

1.物體形狀回體積發生變化簡稱形變。

2.分類:按形式分:壓縮形變、拉伸形變、彎曲形變、扭曲形變。

按效果分:彈性形變、塑性形變

3.彈力有無的判斷:1)定義法(產生條件)

2)搬移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不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3)假設法:假設其中某一個彈力存在,然後分析其狀態是否有變化。

彈性與彈性限度

1.物體具有恢復原狀的性質稱為彈性。

2.撤去外力後,物體能完全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彈性形變。

3.如果外力過大,撤去外力後,物體的形狀不能完全恢復,這種現象為超過了物體的彈性限度,發生了塑性形變。

探究彈力

1.產生形變的物體由於要恢復原狀,會對與它接觸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稱為彈力。

2.彈力方向垂直於兩物體的接觸面,與引起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與恢復方向相同。

繩子彈力沿繩的收縮方向;鉸鏈彈力沿桿方向;硬桿彈力可不沿桿方向。

彈力的作用線總是通過兩物體的接觸點並沿其接觸點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F的大小與彈簧的伸長或縮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稱為彈簧的勁度系數(倔強系數),反映了彈簧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

5.彈簧的串、並聯:串聯:1/k=1/k1+1/k2並聯:k=k1+k2

第二節研究摩擦力

滑動摩擦力

1.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有相對滑動時,物體之間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動摩擦。

2.在滑動摩擦中,物體間產生的阻礙物體相對滑動的作用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3.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壓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稱為動摩擦因數,與相接觸的物體材料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0<μ<1。

5.滑動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與其接觸面相切。

6.條件:直接接觸、相互擠壓(彈力),相對運動/趨勢。

7.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與相對運動速度無關。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動力。

9.計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靜摩擦力

1.當物體具有相對滑動趨勢時,物體間產生的摩擦叫做靜摩擦,這時產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2.物體所受到的靜摩擦力有一個最大限度,這個最大值叫最大靜摩擦力。

3.靜摩擦力的方向總與接觸面相切,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4.靜摩擦力的大小由物體的運動狀態以及外部受力情況決定,與正壓力無關,平衡時總與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最大靜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fm=μ0 N(μ≤μ0)

6.靜摩擦有無的判斷:概念法(相對運動趨勢);二力平衡法;牛頓運動定律法;假設法(假設沒有靜摩擦)。

第三節力的等效和替代

力的圖示

1.力的圖示是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圖示畫法:選定標度(同一物體上標度應當統一),沿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按比例畫一線段,在線段末端標上箭頭。

3.力的示意圖: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另外幾個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麼這個力與另外幾個力可以相互替代,這個力稱為另外幾個力的合力,另外幾個力稱為這個力的分力。

2.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力的替代,稱為力的合成與分解。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個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關系。

3.實驗:平行四邊形定則:P58

第四節力的合成與分解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如果用表示兩個共點力的線段為鄰邊作一個平行四邊形,則這兩個鄰邊的對角線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運算都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合力的計算

1.方法:公式法,圖解法(平行四邊形/多邊形/△)

2.三角形定則:將兩個分力首尾相接連接始末端的有向線段即表示它們的合力。

3.設F為F1、F2的合力,θ為F1、F2的夾角,則: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當兩分力垂直時,F=F12+F22,當兩分力大小相等時,F=2F1cos(θ/2)

4.1)|F1 F2|≤F≤|F1+F2|

2)隨F1、F2夾角的增大,合力F逐漸減小。

3)當兩個分力同向時θ=0,合力最大:F=F1+F2

4)當兩個分力反向時θ=180 ,合力最小:F=|F1 F2|

5)當兩個分力垂直時θ=90 ,F2=F12+F22

分力的計算

1.分解原則:力的實際效果/解題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順序:G→N→F→電磁力

第五節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共點力

如果幾個力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於同一點(該點不一定在物體上),這幾個力叫做共點力。

尋找共點力的平衡條件

1.物體保持靜止或者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平衡狀態。

2.物體如果受到共點力的作用且處於平衡狀態,就叫做共點力的平衡。

3.二力平衡是指物體在兩個共點力的作用下處於平衡狀態,其平衡條件是這兩個離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多力亦是如此。

4.正交分解法:把一個矢量分解在兩個相互垂直的坐標軸上,利於處理多個不在同一直線上的矢量(力)作用分解。

第四章力與運動

第一節伽利略理想實驗與牛頓第一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實驗(見P76、77,以及單擺實驗)

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物體的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2.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

3.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與物體受力、運動狀態無關,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4.物體不受力時,慣性表現為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受外力時,慣性表現為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不同。

第二、三節影響加速度的因素/探究物體運動與受力的關系

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物體質量的關系(實驗設計見B書P93)

第四節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1.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a=k F/m(k=1)→F=ma

3.k的數值等於使單位質量的物體產生單位加速度時力的大小。國際單位制中k=1。

4.當物體從某種特徵到另一種特徵時,發生質的飛躍的轉折狀態叫做臨界狀態。

5.極限分析法(預測和處理臨界問題):通過恰當地選取某個變化的物理量將其推向極端,從而把臨界現象暴露出來。

6.牛頓第二定律特性:1)矢量性:加速度與合外力任意時刻方向相同

2)瞬時性:加速度與合外力同時產生/變化/消失,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

3)相對性:a是相對於慣性系的,牛頓第二定律只在慣性系中成立。

4)獨立性:力的獨立作用原理:不同方向的合力產生不同方向的加速度,彼此不受對方影響。

5)同體性:研究對象的統一性。

第五節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解題思路:物體的受力情況?牛頓第二定律?a?運動學公式?物體的運動情況

第六節超重與失重

超重和失重

1.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大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超重現象(視重>物重),物體對支持物的壓力(或對懸掛物的拉力)小於物體所受重力的情況稱為失重現象(物重)。

第六節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

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有作用力時,同時也受到另一物體對它的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性質:物質性(必有施/手力物體),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

同:等大,反向,共線

異:相互作用力具有同時性(產生、變化、小時),異體性(作用效果不同,不可抵消),二力同性質。平衡力不具備同時性,可相互抵消,二力性質可不同。

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牛頓第三定律適用於任何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與物體的質量、運動狀態無關。二力的產生和消失同時,無先後之分。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各自分別產生作用效果。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y/Sx=gt/2Vo
註:(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3)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 R:軌道半徑 T :周期 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體半徑(m)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7.9Km/s V2=11.2Km/s 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h)^2=m*4π^2(R+h)/T^2 h≈3.6 km 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體運動所需的向心力由萬有引力提供,F心=F萬。

(2)應用萬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體的質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衛星只能運行於赤道上空,運行周期和地球自轉周期相同。

(4)衛星軌道半徑變小時,勢能變小、動能變大、速度變大、周期變小。

(5)地球衛星的最大環繞速度和最小發射速度均為7.9Km/S。
1.功
(1)做功的兩個條件: 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物體在里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大小: W=Fscosa 功是標量 功的單位:焦耳(J)
1J=1N*m
當 0<= a <派/2 w>0 F做正功 F是動力
當 a=派/2 w=0 (cos派/2=0) F不作功
當 派/2<= a <派 W<0 F做負功 F是阻力
(3)總功的求法:
W總=W1+W2+W3……Wn
W總=F合Scosa
2.功率
(1) 定義:功跟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的比值.
P=W/t 功率是標量 功率單位:瓦特(w)
此公式求的是平均功率
1w=1J/s 1000w=1kw
(2) 功率的另一個表達式: P=Fvcosa
當F與v方向相同時, P=Fv. (此時cos0度=1)
此公式即可求平均功率,也可求瞬時功率
1)平均功率: 當v為平均速度時
2)瞬時功率: 當v為t時刻的瞬時速度
(3) 額定功率: 指機器正常工作時最大輸出功率
實際功率: 指機器在實際工作中的輸出功率
正常工作時: 實際功率≤額定功率
(4) 機車運動問題(前提:阻力f恆定)
P=Fv F=ma+f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汽車啟動有兩種模式
1) 汽車以恆定功率啟動 (a在減小,一直到0)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2) 汽車以恆定加速度前進(a開始恆定,在逐漸減小到0)
a恆定 F不變(F=ma+f) V在增加 P實逐漸增加最大
此時的P為額定功率 即P一定
P恆定 v在增加 F在減小 尤F=ma+f
當F減小=f時 v此時有最大值
3.功和能
(1) 功和能的關系: 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2) 功和能的區別: 能是物體運動狀態決定的物理量,即過程量
功是物體狀態變化過程有關的物理量,即狀態量
這是功和能的根本區別.
4.動能.動能定理
(1) 動能定義: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 用Ek表示
表達式 Ek=1/2mv^2 能是標量 也是過程量
單位:焦耳(J) 1kg*m^2/s^2 = 1J
(2) 動能定理內容:合外力做的功等於物體動能的變化
表達式 W合=ΔEk=1/2mv^2-1/2mv0^2
適用范圍:恆力做功,變力做功,分段做功,全程做功
5.重力勢能
(1) 定義:物體由於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用Ep表示
表達式 Ep=mgh 是標量 單位:焦耳(J)
(2) 重力做功和重力勢能的關系
W重=-ΔEp
重力勢能的變化由重力做功來量度
(3) 重力做功的特點:只和初末位置有關,跟物體運動路徑無關
重力勢能是相對性的,和參考平面有關,一般以地面為參考平面
重力勢能的變化是絕對的,和參考平面無關
(4) 彈性勢能:物體由於形變而具有的能量
彈性勢能存在於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中,跟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勢能的變化由彈力做功來量度
6.機械能守恆定律
(1) 機械能: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總稱
總機械能:E=Ek+Ep 是標量 也具有相對性
機械能的變化,等於非重力做功 (比如阻力做的功)
ΔE=W非重
機械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2) 機械能守恆定律: 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
發生相互轉化,但機械能保持不變
表達式: Ek1+Ep1=Ek2+Ep2 成立條件:只有重力做功

⑶ 山東中考生考幾科總分是多少!謝謝

一共考12科,滿分為770分。

12科包括: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理化生實驗操作。

各科分值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滿分各120分(英語含聽力部分20分);

物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卷面滿分各100分,物理按照卷面得分的70%計入總分,化學、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按照卷面得分的50%計入總分;

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理化生實驗操作按等級折算成分值計入總分。

(3)物理山東高中考什麼擴展閱讀

中考填報志願注意事項:

通知學生成績後,由畢業學校和報名點組織學生(報考類別為「參加畢業考試不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除外)在網上填報升學志願。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按不同的錄取批次填報各類學校志願。

中考結束後,每位學生(報考類別為「參加畢業考試不升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生除外)可領取一張《成都市高中階段教育學校統一招生提前錄取志願卡》,學生可在規定的時間內,憑此卡參加中職類學校、民辦普通高中的提前招生錄取。此卡上交錄取學校,一經錄取,其所填報的以後各批次升學志願自動失效。

學生及家長在選擇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慎重考慮,學生志願信息一經填報提交,不得更改。

⑷ 山東高考物理學史。全部的

山東高考物理學史集錦
一、力學
1、1638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中用科學推理論證重物體和輕物體下落一樣快並在比薩斜塔做了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下落的實驗證明了他的觀點是正確的推翻了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即質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錯誤的
2、17世紀伽利略通過構思的理想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得出結論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的原因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同時代的法國物理學家笛卡兒進一步指出如果沒有其它原因運動物體將繼續以同速度沿著一條直線運動既不會停下來也不會偏離原來的方向。
3、1687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即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4、20世紀初建立的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表明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粒子和高速運動物體。
5、1638年伽利略在《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運用觀察假設數學推理的方法詳細研究了拋體運動。
6、人們根據日常的觀察和經驗提出「地心說」古希臘科學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大膽反駁地心說。
7、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提出開普勒三大定律
8、牛頓於1687年正式發表萬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裝置比較准確地測出了引力常量
9、1846年英國劍橋大學學生亞當斯和法國天文學家勒維烈應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並觀測到海王星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苞用同樣的計算方法發現冥王星。
10、我國宋朝發明的火箭是現代火箭的鼻祖與現代火箭原理相同 俄國科學家齊奧爾科夫斯基被稱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級火箭和慣性導航的概念。
11、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61年4月世界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東方1號」帶著尤里加加林第一次踏入太空。
二、電磁學
12、1785年法國物理學家庫侖利用扭秤實驗發現了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庫侖定律並測出了靜電力常量k的值。
13、16世紀末英國人吉伯第一個研究了摩擦是物體帶電的現象。 18世紀中葉美國人富蘭克林提出了正、負電荷的概念。 1752年富蘭克林在費城通過風箏實驗驗證閃電是放電的一種形式把天電與地電統一起來並發明避雷針。
14、1913年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通過油滴實驗精確測定了元電荷e電荷量獲得諾貝爾獎。
15、1837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電場概念並提出用電場線表示電場。
16、1826年德國物理學家歐姆1787-1854通過實驗得出歐姆定律。
17、1911年荷蘭科學家昂納斯發現大多數金屬在溫度降到某一值時都會出現電阻突然降為零的現象——超導現象。
18、19世紀焦耳和楞次先後各自獨立發現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效應的規律即焦耳定律。
19、1820年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發現電流可以使周圍的小磁針發生偏轉稱為電流磁效應。
20、法國物理學家安培發現兩根通有同向電流的平行導線相吸反向電流的平行導線則相斥並總結出安培定則右手螺旋定則判斷電流與磁場的相互關系和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磁場力的方向。
21、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提出運動電荷產生了磁場和磁場對運動電荷有作用力洛倫茲力的觀點。
22、湯姆生的學生阿斯頓設計的質譜儀可用來測量帶電粒子的質量和分析同位素。
23、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勞倫茲發明了迴旋加速器能在實驗室中產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最大動能僅取決於磁場和D形盒直徑帶電粒子圓周運動周期與高頻電源的周期相同
24、1831年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由磁場產生電流的條件和規律——電磁感應定律。
25、1834年俄國物理學家楞次發表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26、1835年美國科學家亨利發現自感現象因電流變化而在電路本身引起感應電動勢的現象日光燈的工作原理即為其應用之一。
三、熱學
27、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發現懸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布朗運動。
28、1850年克勞修斯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熱從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產生其他影響稱為克勞修斯表述。次年開爾文提出另一種表述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取熱使之完全變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稱為開爾文表述。
29、1848年 開爾文提出熱力學溫標指出絕對零度是溫度的下限。
30、19世紀中葉由德國醫生邁爾、英國物理學家焦爾、德國學者亥姆霍茲最後確定能量守恆定律。
31、1642年科學家托里拆利提出大氣會產生壓強並測定了大氣壓強的值。 四年後帕斯卡的研究表明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1654年為了證實大氣壓的存在德國的馬德堡市做了一個轟動一時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⑸ 高考物理山東省的考試大綱

三、物理

(一)能力要求

高考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過考核知識及其運用來鑒別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應把某些知識與某種能力簡單地對應起來。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以及它們在簡單情況下的應用;能夠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數學表達);能夠鑒別關於概念和規律的似是而非的說法;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系。

2.推理能力 能夠根據已知的知識和物理事實、條件,對物理問題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的結論或作出正確的判斷,並能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

3.分析綜合能力 能夠獨立地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關條件;能夠把一個較復雜問題分解為若干較簡單的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物理知識綜合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列出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式,進行推導和求解,並根據結果得出物理結論,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

5.實驗能力 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並得出結論。能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

(二)考試范圍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識按學科的內容分為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部分。詳細內容及具體說明列在本大綱的"知識內容表"中。

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識內容表"中用羅馬數字Ⅰ、Ⅱ標出。Ⅰ、Ⅱ的含義如下:

Ⅰ.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並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它們。

Ⅱ.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並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

一、質點的運動

內 容 要求 說明
1.機械運動,參考系,質點 2.位移和路程 3.勻速直線運動、速度、速率、位移公式s=vt.s-t圖.v-t圖 4.變速直線運動、平均速度 5.瞬時速度(簡稱速度) 6.勻變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公式v=v0+at,s=v0t+at2/2,v2-v02=2as.v-t圖 7.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8.曲線運動中質點的速度的方向沿軌道的切線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拋運動 10.勻速率圓周運動,線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a=v2/R Ⅰ


















不要求會推導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v2/R

二、力

內 容 要求 說明
11.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物體發生形變和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和分解 12.萬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 13.形變和彈力.胡克定律 14.靜摩擦.最大靜摩擦力 15.滑動磨擦.滑動摩擦定律 Ⅱ








1.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認為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2.不要求知道靜摩擦因數

三、牛頓定律

內 容 要求 說明
16.牛頓第一定律.慣性 17.牛頓第二定律.質量.圓周運動中的向心力 18.牛頓第三定律 19.牛頓力學的適用范圍 20.牛頓定律的應用 21.萬有引力定律應用.人造地球衛星的運動(限於圓軌道) 22.宇宙速度 23.超重和失重 24.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的平衡 Ⅱ

















四、動量、機械能

內 容 要求 說明
25.動量.沖量.動量定理 26.動量守恆定律27.功.功率 28.動能.做功與動能改變的關系(動能定理) 29.重力勢能.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改變的關系 30.彈性勢能 31.機械能守恆定律 32.動量知識和機械能知識的應用(包括碰撞、反沖、火箭) 33.航天技術的發展和宇宙航行 Ⅱ













Ⅱ Ⅰ
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定律的應用只限於一維的情況

五、振動和波

內 容 要求 說明
34.彈簧振子,簡諧振動,簡諧振動的振幅、周期和頻率,簡諧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 35.單擺,在小振幅條件下單擺做簡諧振動.單擺周期公式 36.振動中的能量轉化 37.自由振動和受迫振動,受迫振動的振動頻率.共振及其常見的應用 38.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波.橫波和縱波.橫波的圖象.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39.波的疊加.波的干涉.衍射現象 40.聲波.超聲波及其應用 41.多普勒效應 Ⅱ















六.分子熱運動、熱和功、氣體

內 容 要求 說明
42.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阿伏加德羅常數.分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43.分子熱運動的動能.溫度是物體分子的熱運動平均動能的標志.物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勢能.物體的內能 44.做功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熱量.能量守恆定律 45.熱力學第一定律 46.熱力學第二定律 47.永動機不可能 48.絕對零度不可達到 49.能源的開發和利用.能源的利用與環境保護 50.氣體的狀態和狀態參量.熱力學溫度 51.氣體的體積、溫度、壓強之間的關系 52.氣體分子運動的特點 53.氣體壓強的微觀意義 Ⅰ























七、電場

內 容 要求 說明
54.兩種電荷.電荷守恆 55.真空中的庫侖定律.電荷量 56.電場.電場強度.電場線.點電荷的場強.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的疊加 57.電勢能.電勢差.電勢.等勢面 58.勻強電場中電勢差跟電場強度的關系 59.靜電屏蔽 60.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6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 62.電容器的電容 6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常用的電容器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的計算,只限於帶電粒子進入電場時速度平行或垂直於場強的情況

八、恆定電流

內 容 要求 說明
64.電流.歐姆定律.電阻和電阻定律 65.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 66.半導體及其應用.超導及其應用 67.電阻的串聯、並聯.串聯電路的分壓作用.並聯電路的分流作用 68.電功和電功率.串聯、並聯電路的功率分配 69.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路端電壓 70.電流、電壓和電阻的測量:電流表、電壓表和多用電表的使用.伏安法測電阻 Ⅱ













九、磁場

內 容 要求 說明
71.電流的磁場 72.磁感應強度.磁感線.地磁場. 73.磁性材料.分子電流假說 74.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則. 75.磁電式電表原理 76.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洛倫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 77.質譜儀,迴旋加速器 Ⅰ












1.安培力的計算限於直導線跟B平行或垂直的兩種情況 2.洛倫茲力的計算限於v跟B平行或垂直的兩種情況

十、電磁感應

內 容 要求 說明
78.電磁感應現象.磁通量.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 79.導體切割磁感線時的感應電動勢.右手定則 80.自感現象 81.日光燈 Ⅱ






1、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動勢的計算,只限於L垂直於B、v的情況 2、在電磁感應現象里,不要求判斷內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

十一、交流電流

內 容 要求 說明
82.交流發電機及其產生正弦交流電的原理.正弦式電流的圖象和三角函數表達式.最大值與有效值,周期與頻率 83.電阻、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 84.變壓器的原理,電壓比和電流比 85.電能的輸送 Ⅱ






只要求討論單相理想變壓器

十二、電磁場和電磁波

內 容 要求 說明
86.電磁場.電磁波.電磁波的周期、頻率、波長和波速 87.無線電波的發射和接收 88.電視.雷達 Ⅰ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內 容 要求
說明
89.光的直線傳播.本影和半影 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鏡成像作圖法 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臨界角 92.光導纖維 93.棱鏡.光的色散 Ⅰ









十四、光的波動性和微粒性

內 容 要求 說明
94.光本性學說的發展簡史 95.光的干涉現象,雙縫干涉,薄膜干涉.雙縫干涉的條紋間距與波長的關系 96.光的衍射 97.光的偏振現象 98.光譜和光譜分析.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 、γ射線以及它們的應用.光的電磁本性.電磁波譜 99.光電效應.光子.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 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質波 101.激光的特性及應用 Ⅰ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內 容 要求 說明
102.α粒子散射實驗.原子的核式結構 103.氫原子的能級結構.光子的發射和吸收 104.氫原子的電子雲 105.原子核的組成.天然放射現象.α射線、β射線、γ射線.衰變.半衰期 106.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核反應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應用 107.放射性污染和防護 108.核能.質量虧損.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 109.重核的裂變.鏈式反應.核反應堆 110.輕核的聚變.可控熱核反應 111.人類對物質結構的認識 Ⅰ



















十六、單位制

內 容 要求 說明
112.單位制.中學物理中涉及到的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單位 小時、分、攝氏度(℃)、標准大氣壓、升、電子伏特(eV) Ⅰ 知道國際單位制中規定的單位符號

十七、實驗

內 容 要求 說明
113.長度的測量 114.研究勻速直線運動 115.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 116.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17.驗收動量守恆定律 118.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 119.驗證機械能守恆定律 120.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 123.測定金屬的電阻率(同時練習使用螺旋測微器) 124.描繪小電珠的伏安特性曲線 125.把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 126.測定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127.用多用電表探索黑箱內的電學元件 128.練習使用示波器 129.感測器的簡單應用130.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雙縫干涉測光的波長 1.要求會正確使用的儀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天平、秒錶、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點器、彈簧測力計、溫度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滑動變阻器、電阻箱等 2.要求認識誤差問題在實驗中的重要性,了解誤差的概念,知道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知道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減小偶然誤差;能在某些實驗中分析誤差的主要來源;不要求計算誤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數字的概念,會用有效數字表達直接測量的結果.間接測量的有效數字運算不作要求

⑹ 2021新高考山東物理試卷怎麼樣難嗎

物理試題難度分配更加合理,許多考生被最後一道大題難住。

從山東考生反饋中得知:21年物理試題難度比青島市一模和二模考試低,相比去年難度分配也更加合理,從易到難層次明顯。

同時,物理試題的計算量比去年少很多,這給考生節省了不少計算時間,試題情境設計也更貼近學生生活認知,不像21年一樣很多考生看不懂題面,21年的試題分析起來相對容易。不過,物理最後一題仍然難住了不少考生。

2021新高考山東物理試卷的側重

一、強化基礎性考查,引導教學回歸課標和教材

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的考查要求,2021年高考物理以高考評價體系為依託,進一步豐富基礎性考查的內涵,拓展考查的方式方法。物理概念和規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礎性內容,是學生形成和深化物理觀念的重要途徑。

二、創設真實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加強學以致用

高考物理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設計與生產實踐、體育運動、科技前沿等方面緊密聯系的實際情境,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引導學生注重學以致用,在真實問題的解決中促進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

⑺ 物理高考考哪些內容選修的是選考嗎

物理高考的考試內容包括:必修1、2(力學)與選修3-1、3-2(電學)。選修的不是選考。

高中物理的特點:

1、知識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對重要物理知識的理解,有些將由定性討論進入定量計算,如力和運動的關系、動能概念、電磁感應、核能等。

2、知識廣度,范圍擴大

高中物理,要擴大物理知識的范圍,學習很多初中未學過的新內容,如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識應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僅要學習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物理知識和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高中階段主要是自學能力和物理解題能力,並學會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7)物理山東高中考什麼擴展閱讀:

高考的報考條件:

1、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以申請報名: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含應屆生)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狀況符合相關要求。

2、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具有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錄取並保留入學資格的學生;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非應屆畢業的在校生。

(3)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非應屆畢業年份以弄虛作假手段報名並違規參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的應屆畢業生。

(4)因違反國家教育考試規定,被給予暫停參加高校招生考試處理且在停考期內的人員。

(5)因觸犯刑法已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物理

⑻ 山東省高中會考科目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生物 政治 歷史 地理
總之,都要考,不過有些科目考試時間可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校會高一就考生物、地理,有的學校則等到高二一塊考。

⑼ 山東高中數學,物理,生物,化學重點學哪幾本,各本的重點是哪些

數學重點有 三角函數,是第一道大題,也是送分題;空間向量,是第二道大題,也算送分題;概率那可能是第三題,這道題也不難;從第四道題開始有難度的,數列,一般我只能做第一問;接下來就是圓錐曲線,最後一道是函數題,在我看來,圓錐曲線應該算最難的了,最後一道函數會有三問,所以不很難,前面選擇,填空可以找竅門,只要認真,總體算算,數學考個120不是多大問題。。。
物理選擇題一般不難,多選題細心就夠了,重點嘛。。。牛二,運動學,電學,實驗題一般不會很難,後面兩道大題,第一道是運動學那裡的,可以說是送分題,第二道是電磁的復合場,是理綜卷壓軸,不會做很正常,但一般可以多寫幾個公式,如:半徑公式,周期公式等,這些公式一般會在第二問用到。選做題,我都是做3-5,這個比較簡單。
生物是最簡單的,必修一佔得比重很大!所以必修一整個都是重點!!遺傳是重點,更是難點,每年必考!!生態系統的近幾年也很熱!!!也會有一道大題,不過比較簡單,把書看熟就行了。生物只要背,就能拿高分!!!
化學靠積累,必修一和必修二都很重要,選修似乎佔得分值一點不亞於必修,好好學呀!!!

閱讀全文

與物理山東高中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