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華大學物理系都是怎樣迅速崛起的
引言:清華大學是非常有名的學校,而且在世界排名都很高,而且清華大學裡面也有很多優秀的院系。物理系在學科評估中也拔得頭籌,清華大學物理系都是怎樣迅速崛起的呢?
B. 清華大學物理系好還是中科大的物理系好
我現在在科大就讀,很少回答問題,但是聽你的描述你的孩子的情況真的很適合科大,科大也很適合你的孩子,所以不得不上來王婆賣瓜幾句。
科大不適合很多人,不光難進,還很難畢業(今年起又降低強制退學的標准了),主要學科都是理科,很多人看來沒有前途,所以近些年名聲不顯。
但是科大的科研實力是不容任何人質疑的,尤其是以物理為首的理科。
科大一直是國內發科學雜志論文最多的高校,國內只有兩所進了全球前一百。科大直接受中科院領導,科大各院院長很多就是中科院相關領域的院士。科大有國家級微尺度實驗室,真正的被西方科學家追趕許多年的國際水平。科大的物理系以基礎扎實能力出眾聞名,最近全國瘋傳科大難度變態的物理考試可以從一個側面說明。當然,我們還有最堅實的數學基礎作輔助。
我們一向有理科類最好的生源,物理競賽保送的天才神童比比皆是,我們也確實向世界輸送了大量有扎實功底和開拓精神的科學家。我們培養出了美國最年輕的科學院院士,數不清的校友加入了各專業世界頂尖的實驗室。在國際上還有哪所中國高校可以受到這么高的認可?科大的學生拿國外高校的全獎offer一向是最容易也是比例最高的。
如果你還有什麼需要我可以以私人的名義給你寄一些資料,只是希望難得的一個喜歡物理的孩子能去一個真正適合他的地方。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的孩子真的確定走物理這條路了嗎?
C. 清華大學物理系對於高考的要求怎麼樣
清華大學物理系是通過普通高考,考試招生的。
清華物理本科教學質量不如南大,北大,科大.主要原因是師資嚴重缺乏,現有師資質量
堪憂,能開出的課程非常有限,很多課程要靠北大退休教師頂上(北大有些三流教師退休後
居然都能在清華教主幹課程).尤其是高年級本科生更是幾乎學不到什麼深入的東西,系裡
面能開出的專業方向的課很少,比如連量子場論都開不出來.其原因與物理系的學科設置有
關.
說實話,清華物理系的學科已經偏離物理學主流(即費曼說的realphysics)很遠了,物理
學裡面真正激動人心的是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納米等東西,而清華物理系現在除了
納米,已經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自然在課程方面開不出吸引高年級本科生,激發他們慾望的
課程.比如我們大四的限選課,竟是什麼聲學,光子學,核物理實驗方法之類的課程.我們清華
物理系的學生現在只好去北大上課,而且不能通過選課去,因為出於狹隘的自大情緒,清華
校方不承認北大學分,所以現在北大的量子場論和現在清華給我們開的機械制圖(!!!!)沖突
!想想看,都大四了,讓我們的物理系學生上機械制圖!!清華還好意思說自己的物理學科水平
可以和北大比肩嗎?
清華物理系作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我認為是不合格的.這個基地從91年
批准,我想沒有一屆清華物理系本科生感受到過基地的好處.研究生課程更是不爽,主要也是
專業設置不合理,大部分人渣堆到固體物理,原子分子物理那邊,而搞理論物理,粒子物理的
人很少,所以連量子場論我們都得北大去上課!不要說北大或中科大物理系,即使南開、南
大的物理系,都真的比清華物理系強!
D. 清華大學物理系怎麼樣
清華大學物理系還是非常好的,是中國大學當中比較頂尖的物理系,在裡面學習可以獲得一些前沿的物理知識。
E. 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怎麼樣
原子核是物質結構的一個微觀層次,是典型的量子多體復雜體系。原子核中包含了豐富的內稟自由度與基本相互作用的信息。經過百餘年的發展,人們對原子核這一層次的微觀世界有了很充分的理解和認知,並且從中借鑒了很多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手段,廣泛用於生產實踐和國家安全等一些重要領域。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核物理至今仍是科學發展的最重要的前沿學科之一,涵蓋物質的基本結構與屬性、新物質形態的尋找與探索、大型實驗裝置研製和現代核技術及其應用的廣泛領域。
物理系的核物理研究涵蓋核與核子結構、相對論重離子碰撞與強相互作用體系、核反應、電子動量譜和核技術及應用等領域,是國內研究原子核物理的主要單位之一,核物理專業也是國家重點學科。自2002年以來,核物理在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國內國際影響和人才培養等各個方面都有重大的進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學術成果。現有8名教師,其中4名教授、4名副教授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包括2
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理論工作覆蓋了從低能的原子核結構到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大能量范圍內的諸多領域:在重離子碰撞的動力學模擬、等時量子輸運理論、量子色動力學(QCD)
相變理論、QCD凝聚態物質和相對論重離子碰撞中的誇克物質信號等領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創性成果;在原子核結構模型,極端條件下的核結構和核反應等方面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利用數學物理來理解量子系統的對稱性,探索群和代數(李代數、李超代數、無限維李代數、變形李代數等)的表示論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如原子、分子結構和核結構的代數模型;利用Monte
Carlo 模擬方法從事探測器、核電子學、量子化學等方面的研究。
在實驗核物理方向,原子核的高自旋態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包括原子核的集體運動與對稱性、各種奇異形變和形狀驅動效應等新現象的觀測和解釋;核反應研究則包括熱核性質與核物質狀態方程的實驗探測、大型探測器的模擬和預研、相對論性重離子碰撞中的集體流與誇克信號以及核探測技術在核能領域中的應用等;在強子物理領域,則有中子電偶極矩和標准模型之上新物理的探尋、QCD
奇異態的探尋和極化靶研製及其應用等方面的研究;電子動量譜學的研究集中在高性能電子動量譜儀的研製、重元素的電子結構和電子碰撞動力學以及柔性分子的構像等方面。
F. 清華大學物理系的教學成果
物理系培養的學生,應能將現代物理學知識、技術和研究方法,創造性地應用於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其中一部分學生能對物理學和其他相關基礎學科的發展做出貢獻。物理系是全國唯一擁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和「國家工科物理課程教學基地」的單位。在教學管理方面,物理系下設一個基礎物理教研組和一個實驗物理教學中心。實驗物理教學中心目前按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和高等物理實驗室進行管理。截至2007年4月底,物理系有676位本科生和286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88人,碩士研究生98人)。從1984年以來已培養本科生2203(2007年7月)人,累計授予博士學位134(2007年7月)人、碩士學位629(2007年7月)人。從2000-2003年,本科生中在國內攻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平均為64%(其中免試推薦58%),出國攻讀研究生的比例平均為20%。
G. 清華大學物理系是怎樣迅速崛起的
清華發展非常快,不足十年即1936年已經是全國最強物理系。抗戰後,看看當時西南聯大學物理的有多少是去了清華,又有多少去了北大和南開,是一超多強的局面。舉幾個名字: 葉企孫,吳有訓,趙忠堯,周培源,彭桓武,錢三強,錢偉長......都是如雷貫耳的大師,培養80多位院士,並且絕大多數都是1952年之前培養的,要知道,總共物理學領域內的院士(加上去世的)也就二三百個,由此可以知道那時清華物理的實力
當然,數理化生天地六大基礎學科,十幾個工程學科,上百個二級學科,1000餘個研究方向。目前中國科技事業也只在最多十幾個研究方向引領世界,牛逼無比,餘下大部分研究方向的世界牛組尚全部都在國外,物理學也是如此,如果你選擇的方向不在這幾個牛逼無比的中國引領世界的方向之內,當然也有機會出國進入其他方向的世界牛組。
H. 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就讀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就讀是種異常糟糕的體驗。
我至今都覺得這是我人生最荒廢的4年,我當年沒有選擇轉系或者出國,以至於現在的我還在為了彌補大學四年荒廢的時光而加班加點。
1、課程設置不合理。
這點很多回答都已經提到了。其實,專業課學得雜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多點見識總是好的。主要問題是:
①課程沒有條理清晰的承接性。有時候學一門課發現它需要學很多先修課,但我們沒學過,以至於新課程只能一知半解地勉強學習。
②課程距離實際應用太遠。作為一個工科院系,大部分課程對實驗並不重視,以至於學完了也不知道能幹啥。最顯著的結果是:本科畢業以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學過的東西有什麼用,只有讀研甚至讀博了,才勉強能入門,這就讓大家一條路走到黑了。
不過,作為九字班的同學,本屆培養方案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數學課學得還挺多,深度也還可以(雖然考試題目有點無力吐槽),所以數學基礎還是打得不錯的。
2、幾乎沒有就業指導。
絕大多數課程都指向科研,和找工作沒啥關系,這個已經很可怕了。更可怕的是,對於非定向生來說(定向生沒有什麼就業壓力,不過其實他們日子更難過),就業指導幾乎只能靠自己問學長、問導師。可是,他們也是園子里的人啊,對社會並不了解。所以,能脫坑出來的都是勇士啊。
I. 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介紹
清華大學物理系位於歷史遺跡環繞、美麗的清華園西北角的理科樓(蒙民偉理科館),毗鄰清華大學數學系、化學系和生物系。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和較強科學實驗能力的高質量物理人材。
J. 清華大學物理系是怎樣迅速崛起的你喜歡這個專業嗎
清華發展趨勢特別快,不夠十年即1936年早已是國內最強數學系。抗日戰爭後,看一下那時候西南聯大學物理學的有多少是來到清華,又有多少來到北大和南開,是一超多強的局勢。舉好多個名稱:葉企孫,吳有訓,趙忠堯,周培源,彭桓武,錢三強,錢偉長......全是如雷貫耳的高手,塑造80多名院士,而且大部分全是1952年以前養成的,要了解,一共物理學行業內的院士(再加上過世的)也就二三百個,從而能夠了解那時候清華物理學的整體實力
自然,數學物理生乾坤六大基礎科學,十幾個工程項目課程,上一百多個二級學科,1000多個科學研究方向。現階段中國科技產業也只在數最多十幾個科學研究方向推動全球,厲害極其,剩下絕大多數科學研究方向的世界牛組尚所有都是在海外,物理學也是這般,假如你選用的方向沒有這好多個厲害極其的中國推動全球的方向以內,自然還有機遇出國留學進到別的方向的世界牛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