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到底怎麼學
多看
課本說什麼、難在哪、重點聽什麼
①瀏覽課本,每節課開始前花時間看一遍,提前知道這章節講述了什麼。
②主動定位書上的重難點,有哪些是你瀏覽過程中覺得理解起來很費勁或者無法理解的知識,標注好,老師上課重點聽。
③自測預習效果,不要一看而過,對於書上的提問和課後習題嘗試解答,在聽老師講解的時候就能知道自己的思維哪裡欠缺了。
多聽
聽老師說什麼
①上課要跟著老師的節奏來,不要自己看自己的,在一個問題上陷進去,要聽懂老師對概念、規律、現象的闡釋,主動思考。
②聽為主,記為輔,要把老師說的好的解題方法、例題以及不懂之處寫下來,課間整理,主動求助老師和同學,把題目解法記在本子上。跟不上老師速度的時候可以簡化記錄,用符號或簡稱代替。
常測
對所學的吸收、運用程度
①對章節內容熟悉程度:主動整理本節關鍵概念、章節要點、易錯點,梳理一遍知識,構建章節的主體框架;同時要能按照主體框架延展,擴寫章節內容。
我們以《運動和力》單元為例,本章分為三節: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摩擦力,可將書上的知識、學習方法進行這樣的整理。
圖片
②知識運用程度:物理是解決問題的科目,能用它解決好問題,就代表你已經掌握它了。
尤其做題中要分析物理過程,而不是找數字套公式,同時要養成獨立做題習慣,不依賴同學和答案,不追求速度。
B. 學習物理的方法有哪些
物理:關鍵是能獨立應用,掌握物理思想。做題時要盡量畫圖,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
學習要安排一個簡單可行的計劃,
改善學習方法.同時也要適當參加學校的活動,全面發展.
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多聽(聽課),多記(記重要的題型結構,記概念,記公式),多看(看書),多做(做作業),多問(不懂就問),多動手(做實驗),多復習,多總結.用記課堂筆記的方法集中上課注意力.
對定理定義必須掌握,幾大板塊必須學會:力學中的能量守恆、動量定律、機械能守恆、動能定律;電磁學中的洛侖茲力、左手定則、右手定則等。對所涉及的定理定義必須牢牢掌握。
遇到題目要注意老師的解題思路。首先要意思到是用辦、熱、光、電、原子物理五大塊哪個知識求解,然後挖掘出已知條件,特別是隱含條件。題目無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進行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然後根據所學知識架好已知、未知的橋梁,獨立應用,培養物理頭腦。
通過不懈的努力,使成績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穩固.對考試盡力,
考試時一定要心細,最後沖刺時,一定要平常心.考試結束後要認真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學習.
眼下:放下包袱,平時:努力學習.考前:認真備戰,考試時:不言放棄,考後:平常心.切記!
成功永遠來自於不懈的努力,成功永遠屬於勤奮的人.祝你成功.
C. 初中物理學習方法
物理是一種理科課程.初中物理呢,是應用物理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當中的許多現象的學科.比較貼近於生活.也來自生活.要是想學好物理呢,就必須有合適的方法.如果沒有合適的方式方法的話.你根本就學不會物理的,因為物理是有邏輯性的.那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這門學科呢?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學好物理呢?
初中物理思維導圖
第五、不懂就問
發現自己有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的問同學或者是老師.不懂就問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這樣就把所有的知識點都放在你的腦子里邊了.成為你自己的東西了,而不是別人的東西.
關於怎麼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已經告訴給大家了,希望同學們能夠按照上面的方式方法進行學習,對於你們提高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D. 有什麼好的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比較
對於高一同學,開始學高中物理時,感黨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樣,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間有一道鴻溝。那麼怎樣才能跨越鴻溝,學好中物理呢?我想應該從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特點與初中物理的區別入手,找到新的學習方法。本文以高一年級上學期的內容一個比較。
1、初中物理研究的問題相對獨立,高中物理則有一個知識體系
本學期所學的新編高級中學:第一章 力;第二章 直線運動;第三章 牛頓運動定律;第四章 物體的平衡等本身就構成一個動力學體系。
第一章講述力的基本知識,為動力學做准備。
第二章從運動學的角度研究物體的運動規律,引入運動學的參量:位移、速度、加速度並找出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規律。
第三章牛頓運動定律,則從力學的角度進一步闡述運動狀態改變(產生加速度)的原因。這章是力學和運動學的紐帶,特別是牛頓第二定律。
第四章則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不改變(物體平衡)的規律。
2、初中物理只介紹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高中物理則注重更深層次的研究
如物體的運動,初中只介紹到速度及平均速度的概念,高中對速度概念的描述更深,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改變必然有加速廢,而加速度又有加速和減速之分。
又如摩擦力,高中僅其方向的判定就是一個難點,「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首先要找到分清是相對哪個面,其次要用到運動學的知識判斷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然後才能找出力的方向,有一些問題中還要用物體平衡的知識能才得出結論。
3、初中物理注重定性分析,高由物體則注重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比定性的要難,當然也更精確。如對於摩擦力,初中只講增大和減少摩擦的方法,好理解。高中則要分析和計算摩擦力的大小,且靜摩擦力的大小一般要由物體的狀態來決定,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將詳細分析。
二、如何學好高中物理 ?
除了概率很小的先天因素外,這里確實存在一個學習方法問題。
誰不想做一個好學生呢?但是要想成為一名真正學習好的學生,第一條就要樹立自信,不管我的起點怎麼樣,高了,我會勇於攀登;低了,我會努力改正。另外要敢於吃苦,就是要珍惜時間,就是要不屈不撓地去學習,堅信自己能夠學好任何課程,堅信「能量的轉化和守恆定律」,堅信有幾份付出,就應當有幾份收獲。關於這一條,請看以下三條語錄:
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後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苦乾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的。
——狄更斯(英國文學家)
有的人能夠遠遠超過其他人,其主要原因與其說是天才,不如說他有專心致志堅持學習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頑強精神。
——道爾頓(英國化學家)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最令人後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蘇聯文學家)
以上談到的第一條應當說是學習態度,思想方法問題。
第二條就是要了解作為一名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如下八個環節:制定計劃課前預習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課外學習。這里最重要的是: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總結,這五個環節。在以上八個環節中,存在著不少的學習方法,下面就針對物理的特點,針對就「如何學好物理」,這一問題提出幾點具體的學習方法。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二)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E. 高中物理有什麼學習方法與技巧
(一)三個基本。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於基本概念,舉一個例子。比如說速率。它有兩個意思:一是表示速度的大小;二是表示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如在勻速圓周運動中),而速度是位移與時間的比值(指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關於基本規律,比如說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有兩個經常用到V=s/t、V=(vo+vt)/2。前者是定義式,適用於任何情況,後者是導出式,只適用於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情況。再說一下基本方法,比如說研究中學問題是常採用的整體法和隔離法,就是一個典型的相輔形成的方法。最後再談一個問題,屬於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 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上課。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思或盡量少走思。不要自以為是,要虛心向老師學習。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於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後,有了一定的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一些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自己的東西越多。
(五)筆記本。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後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F. 常用的物理學習方法
背公式,把所學到的公式套進去,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