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成都地區的中考分數怎麼折算
升學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總分為71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
物理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化學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體育與健康60分(含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滿分各100分。
升學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總分為710分。具體為: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成績按70%計入,滿分70分;化學成績按50%計入,滿分5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6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具體折算細則由市教育局、市招考辦另行制定。
(1)高中物理成績是怎麼摺合的擴展閱讀:
成都高考的相關要求規定:
1、9門科目錄取計分分值保持不變。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9門學科升學計分分值將繼續保持不變。
2、中考制度改革以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制度架構,充分發揮中考在素質教育中的正向指揮棒作用,進一步破除唯分數論。B. 高考的分數怎麼折算
高考分數計算一般為:
數學150分;
語文150分;
英語150分。
文理科的總分皆為750分,以卷面實際取得分數為主,對於一些人,會有一定的加分,比如省級優秀幹部加5分,二級運動員加5分,少數民族也有不同的加分政策。
個別省市會有自選模塊的考試,總分60分,會給出18個題目,18個題目中語文/英語/數學/歷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學每個學科兩道題目,選六道進行回答,每個題目10分。
(2)高中物理成績是怎麼摺合的擴展閱讀:
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含聽力和聽說測試,下同)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考生自主選擇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總分為66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均為150分,不分文理。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C. 物理折算分怎麼算
D. 成都中考的摺合分數怎麼算
升學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總分為71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
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化學100分(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體育與健康60分(含體育素質綜合評價考核10分)。生物(含實驗操作考試15分)、歷史、地理、道德與法治,滿分各100分。
升學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總分為710分。具體為:語文、數學、外語三科滿分各150分;物理成績按70%計入,滿分70分;化學成績按50%計入,滿分50分;體育與健康滿分60分;道德與法治、歷史、生物、地理升學成績每科總分按20分計算。具體折算細則由市教育局、市招考辦另行制定。
主要內容及任務
1、生涯意識。培養學生生涯規劃意識是生涯規劃教育的首要任務。指導學生認識生涯規劃的內涵、作用及意義,幫助學生明確生涯規劃與個人學業、職業、人生目標之間的聯系,形成生涯規劃的意識,樹立積極的生涯發展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自我認知。增強自我認知是生涯規劃教育的核心內容。指導學生運用內省法、比較法、測試法等方法,對個人興趣、性格、能力、價值觀、自身資源等進行分析、整合,從而幫助學生清晰、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和生涯新階段,並激發學習內驅力,引導學生找到生涯發展的起點狀態,為學生做好生涯規劃奠定基礎。
3、社會理解。在職業探索中增進社會理解是生涯規劃教育的關鍵環節。學校可整合政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校、社會團體和組織等資源,通過生涯專題課程、學科融合課程、職業體驗課程等途徑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大學、專業、職業及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從而認識到學業、專業、職業之間的內在聯系,並結合自身特質,逐步明確學業目標、職業目標和人生目標。
以上內容參考: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教育局關於印發
E. 高中物理基本知識以及高考中所佔分值
高中物理基本知識以及高考中所佔分值分配:
分值分布:力學占物理高考總分值的50%、電磁學佔30%、光熱佔20%。
運動的描述、幾種力、幾種運動
一 基本的力(前期力的分析是基礎)
1 重力
2 彈力
3 摩擦力
4安培力
5洛倫茲力
6 萬有引力
二 物體的平衡 (正交分解、三角形法則)
共點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對力的分析要到位)
三 運動的描述(基礎)
1 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2 時間和位移,速度 ,加速度
4 實驗:用打點計時器測速度
四 牛頓運動定律 (三大定律)
1 牛頓第一定律
2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3 牛頓第二定律
4 牛頓第三定律
5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一)
6 用牛頓定律解決問題(二)
(牛頓三定律是研究力與運動的基礎)
五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特殊運動)
1 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
2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
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
4 自由落體運動
六 曲線運動 (特殊運動)
1 曲線運動
2 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3 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
4 拋體運動的規律
5 圓周運動
6 向心加速度
7 向心力
(會用到力的分解和合成,進而求向心力)
七 萬有引力與航天
1 行星的運動
2 太陽與行星間的引力
3 萬有引力定律
(一般會考察1個選擇題,主要是和同步衛星相比較,大約佔分值4分)
八 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
1 追尋守恆量
2 功
3 功率
4 重力勢能
5 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6 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
7 動能和動能定理
(力,電,磁中功能關系都會用到,作為工具)
九 動量守恆定律 (IB模塊)
1 實驗:探究碰撞中的不變數
2 動量守恆定律(一)
3 動量守恆定律(二)
4 碰撞
5 反沖運動 火箭
6 用動量概念表示牛頓的第二定律
(選修中會有一個動量守恆的大題8分,雖然知識點較難,但考察形式和難度較簡單)
電場、磁 場--基礎知識
十 靜電場 (出1個選擇題,佔4分)
1 電荷及其守恆定律
2 庫侖定律
3 電場強度
4 電勢能和電勢
5 電勢差
6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
7 電容器與電容
8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和磁場相結合,出一個綜合大題,大約18分)
十一 恆定電流
1 導體中的電場和電流
2 電動勢
3 歐姆定律
4 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5 焦耳定律
6 電阻定律
7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在實驗題與計算題,相關內容大約佔6分)
8 多用電表
9 實驗:伏安法測電阻
10 實驗: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11 實驗: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必考實驗題,相關內容大約佔10分)
十二 電磁波及其應用
1、電磁波的發現
2、電磁光譜
3、電磁波的發射和接收
(有時會出選擇題大約佔4分)
十三 電磁感應
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2、楞次定律
3、感生電動勢和動生電動勢
4、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
5、磁聲對運動電荷的作用
(一般會有1選擇和1大題,主要考察電磁學及產生的運動,大約佔22分)
十四 交變電流
1 交變電流
2 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3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4 變壓器
5 電能的輸送,高壓輸電,
(一般會有1個選擇題目,大約佔4分)(比如2011第20題)
內部結構與能量關系(IB模塊)
十五 分子動理論、內能
1、分子及其熱運動
2、物體的內能
3、固體和液體
4、氣體
十六 熱力學定律
1 功和內能
2 熱和內能
3 熱力學第一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
4 熱力學第二定律
5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解釋
6 能源和可持續發展
(有時候會考個選擇題,大約佔4分但是會出1個關於氣體運動及內能的選做題,佔8分)
光學
一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 折射率
2、 全反射 光導纖維
3、 棱鏡和透鏡
4、 透鏡成像規律
5、 透鏡成像公式
二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1、 機械波的稍微和干涉
2、 光的干涉
3、 光的衍射
4、 光的偏振
(這兩章一般會在選做題中出現,大約佔4分)
三 放射性與原子核 (IB模塊)
1、 天然放射現象 原子結構
2、 原子核衰變
3、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4、 射線的探測和防護
四 核能與反應堆技術 (IB模塊)
1、 核反應和核能
2、 核列變和裂變反應堆
3、 核聚變和受控熱核反應
(裂變、衰變有時在選擇題或選修中,佔4分)
五 機械振動
1 簡諧運動
2 簡諧運動的描述
3 簡諧運動的回復力和能量
4 單擺
5 外力作用下的振動
六 機械波
1 波的形成和傳播
2 波的圖象
3 波長、頻率和波速
4 波的反射和折射
5 波的衍射
6 波的干涉
7 多普勒效應
(簡諧運動、機械波一般會考一個選擇題或選修中的一問,大約佔4分,和交變電流相聯系)
F. 高考分數是如何換算的
國內大部分省區高考總分是750分,只有江蘇,海南,上海這幾個地方比較特殊,是高考改革的試點地區,有些滿分是660分,還有一些地區滿分是480分。江蘇,上海,海南,將高考科目分為主考和選考兩個部分,主考科目主要是語文,數學和英語。
選考科目基本上都是按照等級賦分方法算分的。簡單的說這些新高考試點地區,高考實行的是兩依據一參考,依據高考成績和學生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也就是會考成績,最後,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以此計分。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新高考改革試點地區,外語考試不僅能考英語,大家還可以選考俄語和日語這些小語種,另外除了江浙地帶,其他地區也可以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物理這些科目當中任選三門作為選考科目。
正如我們上述所說,選考科目按照等級賦分方式進行計分,之所以這么做,主要是因為各個學科之間難度都是不一樣的,把學生實際的分數轉換成等級,再從等級轉化成分數,這樣更有效,也更公平。
賦分制和傳統高考計分有區別:
原始分,也就是傳統高考計分,只講成績,將考生的卷面分合計就可以了,就是實際的卷面分,學生成績在那裡,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讓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優點就是直觀,只反映學生的卷面得分情況。
賦分制重點在排名,是將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績,也就是卷面分進行高低排行,在排行過程中,將考生的各科成績按照分數劃分為不同等級,並「賦予不同的等級分」。
可以很明顯的表現每個學生在總體水平中所處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學生所處等級,並不是考出來的成績,最終學生能被哪個檔次的院校錄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決定。
如:甲學生考歷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內,等賦分之後,就變成了76分。乙學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內,等級賦分,就變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顯,在賦分制中,不管分數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佔比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成績的最終因素。
目前有14個省份實施了等級賦分制,分別是ABCDE等級,以廣東為例:
A等級,排名等級佔比1%-7%,分數區間是83-100;
B等級,排名等級佔比33%,分數區間是71-82;
C等級,排名等級佔比33%,分數區間是59-70;
D等級,排名等級佔比15%,分數區間是41-58;
E等級,排名等級佔比2%,分數區間是30-40;
這種賦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不同學科之間的可比性問題,避免了分分計較的現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G. 物理70分怎麼摺合
初中物理賦分總分70分,其中A卷總分100(卷面90分+實驗操作10分)摺合成50分,B卷20分。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
舉個例子,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1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後等級賦分變為了76分。
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度
以江蘇省為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A等15%、B等35%、C等35%、D等13%、E等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
第二步,將A至E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相對應的五個分數段,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第三批高考綜合改革省市統一使用該轉換辦法。
H. 初中物理成績折算
中考成績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計算方式。以莆田市為例。
莆田中考成績折算:
文化科目卷面滿分值如下:語文15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物理100分、化學100分、道德與法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生物100分。
錄取投檔分計算,投檔分由文化分、體育分、等級獎勵加分、照顧加分四部分組成。其中文化分和體育分計算方式分別為: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於印發福建省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閩教基〔2018〕66號)要求, 2020年,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和體育與健康等10門科目的考試成績,按原始分數、折算分數相結合方式計入考試總分。
考試總分750分,語文、數學、英語滿分各150分,均按卷面原始分數計入中招錄取總分;體育與健康滿分30分;物理按卷面原始分數的90%折算,化學按卷面原始分數的60%折算,道德與法治和歷史按卷面原始分數的
體育藝術納入招考:
在考試招生方面,《意見》提出,各級考試命題機構要嚴格以國家課程標准和國家人才選拔要求為依據組織中、高考命題,評估命題質量,保證考試的導向性、科學性和規范性。
《意見》提出,建立考試命題人員資格制度,命題人員應熟悉中小學課程標准、教材、教學實際以及學校招生要求,充分發揮課程標准研製人員在中、高考命題中的作用。
I. 請問高考的換算分公式是怎麼樣的
一、什麼是標准分?
原來意義的標准分,是按下式進行轉換的
式中Ti為i考生的標准分,Xi為i考生的原始分,
為全體考生的平均分.
為標准差。
K為線性變換系數,C為平移量。引入這兩個參數是為了使轉換後的分數在形式上與原始分的表達相似,沒有實質上的意義,因而可按需要任意確定。在一般的考試的標准分轉換中,為了便於與原始分比較,取K=18.75, C=75. 在高考的標准分轉換中,K=100,C=500。
二、標准分的正態化處理:
由於每次考試成績不是正態分布,不是准確反映學生的位置信息,現行的高考標准分轉換方法,並不按上面的式子進行轉換,而是將頻數分布曲線正態化以後再進行轉換,而是正態化後的標准分。方法是按各個考分名次所在的百分等級,與正態分布表相對應。
參見圖1,橫坐標表示考試分數,原始分和標准分都假定最低分為0分,最高分為150分。縱坐標表示頻數。在這里頻數就是取得某個相同分數的考生人數。圖1的虛線是轉換前原始分的分布曲線,實線是一條正態分布曲線,也是轉換為標准 分以後的分布曲線。A點和A'點分別是轉換前後的對應分數。即A點的原始分,轉換到A'點的標准分。這個轉換的實質是:轉換前後的百分等級相同。百分等級標示了某個考生的成績在全體考生排序中的位置。如果該考生的百分等級為65,則表示有65%的考生的成績比他低,有35%的考生的成績比他高。在圖1中,原始分的分布曲線上的A點是100分,轉換到標准分A'點的70分,意味著原始分100分以下的考生佔全部考生的百分比,等於標准分70分以下的考生佔全部考生的百分比。形象來說,就是A點以左的虛線所包圍的面積與整條虛線包圍的面積之比,等於A'點以左的實線所包圍的面積與整條實線包圍的面積之比。同樣的,原始分的分布曲線上的任一點,都對應於標准分的分布曲線上相應的一點,而且這些對應點都有相同的百分等級。將全部原始分按相應的百分等級對應到一條正態分布曲線,即得到轉換後的正態化標准分的分布曲線。
我們來看一種較簡單的情況,假設由三個單科組成的一次綜合考試,見圖2,圖 中的虛線為轉換前原始分的分布曲線,實線為轉換以後正態化標准分的分布曲線。圖中A科目的特點是,試題整體難度適中,但區分度較小,中等難度試題的比重很大,難題和易題都很少。B科目的特點是,試題整體偏難,區分度較大,各種難易程度的試題量都佔有相當的比例。C科目的特點是試題整體偏易,有一定的區分度,易題多,難題少。
綜觀三個科目,可以看出,如果用原始分簡單相加得到總分,則A科目分數跨距僅50分,對總分的影響最小;B科目的分數跨距達120分,對總分的影響最大;C科目的低分段對總分影響較大,而高分段對總分的影響較小。
轉換為正態化標准分以後,三個科目都得到完全相同的分布曲線。此時三個科目對總分的影響完全一樣。這種正態化標准分轉換,形象地來說等效於將分布曲線進行「整體移位」,「拉伸」及「變形」三種操作後的綜合。
這三種操作並不是相互獨立進行的,只是正態化標准分轉換的等效操作。實際上的轉換程序,是對每一個考生計算出相應的百分等級,然後再根據百分等級與正態分布曲線的對應關系,得到相應的正態分布曲線,最後作線性變換以符合人們的記分習慣。
三、高考標准分數制度:
標准分制度是根據教育測量學理論建立的一套有關分數報告、分數解釋和分數使用的制度。它向考生報告各科標准分及百分等級,報告總分(改稱綜合分)的標准分百分等級。各科標准分及百分等級獲得方法是:
1、把考生各科的原始分在全省考生屬類別團體(如理工類、文史類)中從高到低排序。
2、算出每一個原始分以下的考生占團體考生總數的百分比。這個百分數就稱為百分等級。
3、由每個原始分的百分等級查正態分布表,找出它在正態分中對應的正態分數。
4、按正態分數給出標准分:如果正態分數是正態分布的平均值,則報告該原始分的標准分為500分,如果正態分數比正態分布的平均值大1個標准差,則報告該原始分的標准分為600分,比平均值小1個標准差,則其標准分為400分。一般地,正態分數距離正態分布平均值+(-)X個標准差時,其標准分為500+(-)100X分。按正態分布原理,規定標准分在100~900分之間。
5、考生的綜合分是反映每位考生各科綜合水平的指標,它的獲得方法是把考生各科的標准分相加後,按其和的大小從高到低排序,和上述方法一樣確定其百分等級和標准分。
〔例〕高考成績(標准分制度)通知單(理工類)
考號 姓名 成績 綜合分 語文 數學 外語 物理 化學
*** *** 標准分 566 600 650 485 553 562
百分等級 74.5 84.1 93.3 44 70.2 73.2
(成績分析)
(1)該生綜合分為566,超過全省74.5%理工類考生,若當年理工類大專以上錄取率為30%,本科以上錄取率為20%,則知該生上了大專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未上本科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2)從標准分大小可知,該生數學成績最好,外語成績最差。結合百分等級看,該生數學成績在全省理工類考生中居上游,外語成績低於全省56%的同類考生,考上大學後應格外努力趕上。其他科仿此分析。
四、新高考模式下的高考應對策略:
1、要注意各科均衡,有所突出。如果在均衡的基礎上又有所突出,在高考中就更占優勢。
2、要重視語文科的學習。語文高考原始分成績比較集中,標准差在11——15之間,而數學、外語的標准差一般是在20——30之間,也就是說如果考生的語文原始分能多得11——15分,標准分就要增加100分,而外語或數學的原始分要多得20——30分,標准分才能增加100分。顯然,語文原始分更「值錢」,適當重視語文科的學習,對於提高高考成績是相當有效的。
J. 2019中考摺合分怎麼計算
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單科單卷卷面總分為120分;理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文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
以襄陽市為例,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單科單卷,每科卷面總分為120分;理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其中物理60分、化學40分、生物30分;文科綜合卷面總分為130分,其中思想品德50分、歷史50分、地理30分;體育與健康30分。考試科目滿分為650分。
理化生實驗技能、信息技術。理化生實驗技能考查以現場測試為主,信息技術能力考查以上機操作為主。理化生實驗技能考查為30分,信息技術考查為100分,考查科目成績按比例劃分為A、B、C、D、E五個等級。
(10)高中物理成績是怎麼摺合的擴展閱讀:
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的相關要求規定:
1、按照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五個方面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全面紀實性評價。每個方面分A、B、C、D四個等級進行評定。
2、要充分發揮各類題型的功能,積極探索使用新題型,主觀性試題和客觀性試題比例適當,文科類科目要控制客觀題的題量,理科類科目加強實驗能力考查。
3、根據考試、考查、考核及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確定;各類高中招生錄取標准由市教育局根據考試、考查、考核及綜合素質評價的結果,結合各類高中招生計劃情況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