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物理中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啊詳細
W在物理中代表的意思:功、功率單位(瓦特)。
1、W作為物理量,表示外力對物體做的功,W=FXcosa,單位j(焦耳)。
在一維運動(即在一條直線上的運動)中,如果物體因為力F從A運動到B,位移了x,物體做了W的功。
2、W作為單位,表示外力對物體做功的快慢,P=W/t,單位w(瓦特)。
瓦特是國際單位制的功率單位。瓦特的定義是1焦耳/秒(1J/s),即每秒轉換、使用或耗散的(以焦耳為量度的)能量的速率。在電學單位制中,是伏特乘安培乘功率因數(1V·A,簡稱1伏安)。
(1)什麼意思在物理擴展閱讀
「瓦特」由對蒸汽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英國科學家詹姆斯·瓦特的名字來命名的。
1889年,這一單位名稱首先在被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第2次會議採用。
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第11次會議採用瓦特為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
人們常用功率單位乘以時間單位來表示能量。例如,1千瓦時就是一個功率為1千瓦的耗能設備在1小時內所消耗的能量,等於3.6*1000000焦耳。
B. 物理的含義是什麼
物理是一種自然科學,注重於研究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尤其是它們各自的性質與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物理學是關於大自然規律的知識;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探索分析大自然所發生的現象,以了解其規則。
物理學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准,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2)什麼意思在物理擴展閱讀:
物理的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C. v在物理是什麼意思
v在物理是速度的意思,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數值上等於物體運動的位移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Δs/Δt,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
速度(velocity)表徵動點在某瞬時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的矢量。在最簡單的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的大小等於單位時間內經過的路程。速度的常用單位有:厘米/秒,米/秒,千米/小時等,速度的大小也稱速率。
D. 物理是指什麼
、電腦中的物理是指物理地址,也就是MAC 地址 2、物理(Physics)拼音:wù lǐ,英文:physics全稱物理學。 「物理」一詞的最先出自希臘文φυσικ,原意是指自然。古時歐洲人稱呼物理學作「自然哲學」。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即是研究大自然現象及規律的學問。漢語、日語中「物理」一詞起自於明末清初科學家方以智的網路全書式著作《物理小識》。 首先,物理是一門科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是發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學,又是具有方法論性質、被人們公認為最重要的基礎科學。物理學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力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國際純粹物理和應用物理聯合會第23屆代表大會的決議《物理學對社會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學是一項國際事業,它對人類未來的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驅動技術,改善生活以及培養人才。 上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為物理學的飛速發展插上了雙翅,取得了空前輝煌的成就,以致於人們將20世紀稱譽為「物理學的世紀」。什麼21世紀呢?有一種流行的說法: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其實,這句話更確切的表述應該是:21世紀是物理科學全面介入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科學只有與物理相結合,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發展。 在物理學的領域中,研究的是宇宙的基本組成要素:物質、能量、空間、時間及它們的相互作用;藉由被分析的基本定律與法則來完整了解這個系統。物理在經典時代是由與它極相像的自然哲學的研究所組成的,直到十九世紀物理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實證科學。 物理學與其他許多自然科學息息相關,如數學、化學、生物和地理等。特別是數學、化學、地理學。化學與某些物理學領域的關系深遠,如量子力學、熱力學和電磁學,而數學是物理的基本工具,地理的地質學要用到物理的力學,氣象學和熱學有關。 「物理」二字出現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簡稱,即考察事物的形態和變化,總結研究它們的規律的意思。我國的物理學知識,在早期文獻中記載於《天工開物》等書中。 日本學者指出:「特別值得大書一筆的是,近世中國的漢譯著述成為日本翻譯西洋科學譯字的依據.」日本早期物理學史研究者桑木或雄說:「在我國最初把Physics稱為窮理學.明崇禎年間一本名叫《物理小識》的書,闡述的內容包括天文、氣象、醫葯等方面.早在宋代,同樣內容包含在『物類志』和『物類感應』等著述中,這些都是中國物理著作的淵源.」 明代呂坤(1536—1618)著有《呻吟語》,其中卷六第二部分名為「物理」,大體是有關物性學的,並用以引申一些關於人文及世界的觀點.宋代朱熹(1130—1200)等人常用「物之至理」或「物理」一詞.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曾引用唐代杜甫《曲江二首》中的詩句「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來說明物理一詞在盛唐即已出現[4].其實在中科院哲學研究所和北大哲學系編著的《中國哲學史資料簡編》(中華書局)「兩漢—隋唐」部分中就記載了三國時吳人楊泉曾著書《物理論》,是研究和評論當時有關天文、地理、工藝、農業及醫學知識的著作.更久遠的,在約公元前二世紀成書的《淮南子覽冥訓》中有:「夫燧之取火於日,慈石引鐵,葵之向日,雖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論,不足以定是非」之論述.中國古代的「物理」,應是泛指一切事物的道理。 物理學分支 閃電經典力學及理論力學 (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規律 電磁學及電動力學 (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相對論 (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以及相關的動力學規律以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物理學發展史 從古時候起,人們就嘗試著理解這個世界:為什麼物體會往地上掉,為什麼不同的物質有不同的性質等等。宇宙的性質彩虹同樣是一個謎,譬如地球、太陽以及月亮這些星體究竟是遵循著什麼規律在運動,並且是什麼力量決定著這些規律。人們提出了各種理論試圖解釋這個世界,然而其中的大多數都是錯誤的。這些早期的理論在今天看來更像是一些哲學理論,它們不像今天的理論通常需要被有系統的實驗證明。像托勒密(Ptolemy)和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的理論,其中有些與我們日常所觀察到的事實是相悖的。當然也有例外,譬如印度的一些哲學家和天文學家在原子論和天文學方面所給出的許多描述是正確的,再舉例如希臘的思想家阿基米德(Archimedes)在力學方面導出了許多正確的結論,像我們熟知的阿基米德定律。 總之物理學是概括規律性的總結,是概括經驗科學性的理論認識。
記得採納啊
E. 物理指什麼意思
物理學(physics)即萬物皆有理,指事物的內在規律,事物的道理,是研究物質(質量)結構、物質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
是一門以實驗和觀察為基礎的自然科學。
物理學的一個永恆主題是尋找各種序(Orders)、對稱性(Symmetry)和對稱破缺(Symmetry-breaking)、守恆定律(Conservation laws)或不變性(Invariance)。
F. 物理中各種字母代表什麼意思
一、F:
1、表示法拉第常數:F=96485.3383±0.0083C/mol。
2、F,法拉(Farad),電容單位(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3、F,表示力(Force)或摩擦力(Friction)的符號。Fn表示向上的力。
4、凸透鏡成像中f表示焦距,F表示焦點(Focus)。
5、F波段(F band),3-4GHz的無線電波段。
二、A:
1、在電學中表示電流強度的單位:安培(ampere)。
2、物理學中表示機械波的振幅也可以用A來表示。
3、a在力學中表示加速度(acceleration) a=△v/△t=s/t^2 國際單位是m/s^2 (米每平方秒)。
三、C:
1、電學:物理量--電容單位--庫侖(電量)。
2、電磁波傳播速度:c= (299 792 458±1) m/s(光波是屬於電磁波的一種,所以光速也為c)。
3、電容器(或電容, capacitor,condenser)由兩片接近並相互絕緣的導體製成的電極組成的儲存電荷和電能的器件;在電路中用字母 C 表示。
4、電池放電倍率:電池的放電倍率是指電池在規定的時間內放出其額定容量時所需要的電流值,它在數據值上等於電池額定容量的倍數,通常以字母C表示。
5、比熱容。
四、B:
磁感應強度是指描述磁場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常用符號B表示,國際通用單位為特斯拉(符號為T)。磁感應強度也被稱為磁通量密度或磁通密度。在物理學中磁場的強弱使用磁感應強度來表示,磁感應強度越大表示磁感應越強。磁感應強度越小,表示磁感應越弱 。
五、G:
1、萬有引力常數,為(6.67428±0.00067)×10^-11(牛頓·米²/千克²)。
2、電學上的電力符號。
3、重力符號。
G. 物理t是什麼意思啊
物理T是向上拉力的意思。
T在力學中表示拉力,在熱學表示溫度。時間是用t表示。T在電學里邊還讀做特斯拉(tesla) 特斯拉是國際單位制中磁感應強度的單位,國際符號為T。
一、除此之外,T在熱力學中代表溫度,單位是攝氏度或者華氏度。
二、力學中通常代表拉力,單位是牛頓。
三、在電磁學里邊還讀做特斯拉(tesla)
四、t用作質量單位時,讀作噸。1t=1000Kg。
拉力概念
拉力是按力的效果定義的,從力的性質來看,拉力也是彈力,而從力的作用對象來看,拉力可能是內力,也可能是外力。
如果物體在受到阻力和拉力兩個力的情況下,如果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或保持靜止狀態,那麼此時F拉=F阻,拉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物體處於二力平衡狀態(合力為零)。在特定情況下,如果物體做加速運動,則F拉>F阻;如果物體做減速運動,則F拉<F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拉力
H. 物理中的△T是什麼意思
物理中的△T是指溫度變化量。
在物理學中,△常常作為變數的前綴使用,表示該變數的變化量,如:△t(時間變化量)、△T(溫度變化量)、△X(位移變化量)、△v(速度變化量)等等。
又如:在物理學的熱學中,物體在吸熱或者放熱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的計算公式為Q=cm△T(c表示物質的比熱容,m表示物質的質量,△T表示溫度的變化,即溫度變化量的絕對值:△T=|T1-T0|)。
(8)什麼意思在物理擴展閱讀:
熱平衡定律是否勒(Fowler)於1939年提出的,因為它獨立於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之外,但又不能列在這三個定律之後,故稱為熱力學第零定律。
1、內容
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情況下,只要A和B同時與C處於熱平衡,即使A和B沒有熱接觸,它們仍處於熱平衡狀態。
2、物理意義
互為熱平衡的物體之間必存在一個相同的特徵——它們的溫度是相同的。不僅給出了溫度的概念,而且指出了判別溫度是否相同的方法。
I. 物理是什麼意思
物理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律的自然科學。它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現代物質文明的建立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很多新興學科和技術的誕生都是以物理學的發展為基礎的。原子能的研究和應用,激光技術的出現,半導體材料的發現,及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都與本世紀物理學中的兩個偉大發現 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建立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隨著新世紀的到來,可以預見物理學對人類文明發展將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它是發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學,又是具有方法論性質、被人們公認為最重要的基礎科學。物理學取得的成果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有力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正如國際純粹物理和應用物理聯合會第23屆代表大會的決議《物理學對社會的重要性》指出的,物理學是一項國際事業,它對人類未來的進步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探索自然,驅動技術,改善生活以及培養人才。
物理學簡介
物理學是人們對無生命自然界中物質的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其次,物理又是一種智能。
誠如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德國科學家玻恩所言:「如其說是因為我發表的工作里包含了一個自然現象的發現,倒不如說是因為那裡包含了一個關於自然現象的科學思想方法基礎。」物理學之所以被人們公認為一門重要的科學,不僅僅在於它對客觀世界的規律作出了深刻的揭示,還因為它在發展、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思想方法體系。正因為如此,使得物理學當之無愧地成了人類智能的結晶,文明的瑰寶。
大量事實表明,物理思想與方法不僅對物理學本身有價值,而且對整個自然科學,乃至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貢獻。有人統計過,自20世紀中葉以來,在諾貝爾化學獎、生物及醫學獎,甚至經濟學獎的獲獎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具有物理學的背景;——這意味著他們從物理學中汲取了智能,轉而在非物理領域里獲得了成功。——反過來,卻從未發現有非物理專業出身的科學家問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事例。這就是物理智能的力量。難怪國外有專家十分尖銳地指出:沒有物理修養的民族是愚蠢的民族!
總之物理學是概括規律性的總結,是概括經驗科學性的理論認識。
物理學理論和實驗
對於物理學理論和實驗來說,物理量的定義和測量的假設選擇,理論的數學展開,理論與實驗的比較是與實驗定律一致,是物理學理論的唯一目標。
人們能通過這樣的結合解決問題,就是預言指導科學實踐這不是大唯物主義思想,其實是物理學理論的目的和結構。
物理與形而上學的關系
在不斷反思形而上學而產生的非經驗主義的客觀原理的基礎上,物理學理論可以用它自身的科學術語來判斷。而不包依賴於它們可能從屬於哲學學派的主張。在著手描述的物理性質中選擇簡單的性質,其它性質則是群聚的想像和組合。通過恰當的測量方法和數學技巧從而進一步認知事物的本來性質。實驗選擇後的數量存在某種對應關系。一種關系可以有多數實驗與其對應,但一個實驗不能對應多種關系。也就是說,一個規律可以體現在多個實驗中,但多個實驗不一定只反映一個規律。
對於物理學來說理論預言與現實一致與否是真理的唯一判斷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