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1)求物理壓強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液體對容器內部的側壁和底部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增加而增大。
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是:液體由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壓強還跟液體的密度有關,液體密度越大,壓強也越大。液體內部壓強的大小可以用壓強計來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壓強
⑵ 物理壓強的公式是什麼
壓強公式:
P=F/s,式中p單位是:帕斯卡,1帕=1N/m2,表示是物理意義是1m2的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N。
公式:p=F/S(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p-壓強-帕斯卡(單位:帕斯卡,符號:Pa)
F-壓力-牛頓(單位:牛頓,符號:N)
S-受力面積-平方米
F=PS(壓力=壓強×受力面積)
S=F/P(受力面積=壓力÷壓強)
(壓強的大小與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
⑶ 物理壓強公式是什麼
p=F/S p表示壓強,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Pa) F表示壓力,單位牛頓(N) 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平方米 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 p=ρgh 式中ρ為液體密度,單位用kg/m3(千克/立方米);g=9.8N/kg;h是液體內某處的深度,單位用m; p為液體壓強,單位用Pa
⑷ 關於壓強的三個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三個公式:
1、壓強等於壓力除以受力面積,字母表示為P=F/S是壓強的普遍適用公式,是壓強的定義式,用於求固體壓強較多。
2、P=pgh,用於求液體的壓強。其中p讀『rou』,表示液體的密度,h表示深度,是從液體自由面起到所求位置的豎直距離。
3、對於氣體壓強,可通過實驗由第1和2兩公式測出,也可以用儀器來測,因為氣壓值是變化的,1標准大氣壓約等於100000Pa。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
物體壓強等於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即壓強的計算公式是:p=F/S。
根據這一公式可知:增大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減小壓力或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
⑸ 壓強的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p」是指壓強(注意:是小寫的「p」,而不是大寫的「P」,大寫「P」是指做功的功率)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F表示力,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是「N」。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是「平方米」,符號是「㎡」。
⑹ 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p=F/S,其中p代表壓強,F代表垂直作用力(壓力),S代表受力面積。
壓力(F)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
壓強(P)是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
壓強也就是發生在兩個物體的接觸表面,垂直於該表面的作用力。雖然壓強可用任意之力單位與面積單位進行測量,但是壓強的國際標准單位(每單位平方米的牛頓)也被稱作帕斯卡。
其次,液柱的壓強公式還有P=ρgh,其中,ρ表示液體的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體的深度。
(6)求物理壓強公式是什麼擴展閱讀
壓強的計算公式寫成微分形式: P=-dF/dS
在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是帕斯卡,國際代號是 Pa,中文代號是帕。1帕就是1平方米的面積上作用1牛頓的力,即1帕=1牛頓/平方米。
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大,壓強就越小;受力面積越 小,壓強就越大。由此可知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就可以改 變壓力產生的效果。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強隨著壓力的增大而增大。
⑺ 壓強公式是什麼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在靜止的液體中,任取一個底面為正方形(正方形與水平面平行),高為深度的液柱進行受力分析。作用於液柱上的力有液柱的重力 G =密度*ghS ,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表面的大氣壓力 Fo=poS,方向垂直向下;作用在液柱底面的液體壓力 F=p*S,方向垂直向上;作用液柱的四個側面上的壓力都是水平方向的,兩兩自相平衡。
作用在液柱垂直方向上有向下的重力 G 、向下大氣壓力 Fo, 向上的水壓力 F,因為在垂直方向受力也是平衡的,所以 F=Fo+G,即
pS = poS+ 密度*ghS,約去S得 p = po+ 密度*gh 。如果不計大氣壓力,只計液體本身產生的壓強,則 p = ρgh。
⑻ 初二物理所有壓強的詳細公式
壓強的計算公式:P=F/S,液體壓強p=ρgh:
1、壓強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壓強。
2、公式:p = 推導公式:F = PS
3、單位:壓力F的單位:牛頓(N),面積S的單位:米2(m2),壓強p的單位:帕斯卡(Pa)。
4、應用:減小壓強。如:鐵路鋼軌鋪枕木、坦克安裝履帶、書包帶較寬等。
5、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p=ρgh
6、使用該公式解題時,密度ρ的單位用kg/m3,壓強p的單位用帕斯卡(Pa)。
常用單位
標准大氣壓。表示氣壓的單位,習慣上常用水銀柱高度。例如,一個標准大氣壓等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的重量,它相當於一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氣壓力。
由於各國所用的重量和長度單位不同,因而氣壓單位也不統一,這不便於對全球的氣壓進行比較分析。因此,國際上統一規定用"百帕"作為氣壓單位。
經過換算:一個標准大氣壓=1.013×105帕
1個標准大氣壓=760mm水銀(汞柱)柱高
⑼ 物理壓強公式是什麼
公式:p=F/S P壓強,F壓力,注意S是受力的面積. 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 p=ρgh P壓強,ρ密度,g=9.8n/kg(重力加速度),注意h是離液面的高度 補充點,你可看可不看 大氣壓強 (1)產生原因 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氣能流動,因此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就叫大氣壓強. (2)馬德堡半球實驗: 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同時還可說明,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⑽ 物理壓強的公式
壓強
⒈壓強P: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單位:牛(N)。
壓力產生的效果用壓強大小表示,跟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壓強單位:牛/米2;專門名稱:帕斯卡(Pa)
公式:
F=PS
【S:受力面積,兩物體接觸的公共部分;單位:米2。】
改變壓強大小方法:①減小壓力或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②增大壓力或減小受力面積,可以增大壓強。
⒉液體內部壓強:【測量液體內部壓強:使用液體壓強計(U型管壓強計)。】
產生原因:由於液體有重力,對容器底產生壓強;由於液體流動性,對器壁產生壓強。
規律:①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上壓強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壓強也越大③不同液體同一深度處,液體密度大的,壓強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體某點的豎直高度。]
公式:P=ρgh
h:單位:米;
ρ:千克/米3;
g=9.8牛/千克。
⒊大氣壓強:大氣受到重力作用產生壓強,證明大氣壓存在且很大的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測定大氣壓強數值的是托里拆利(義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管傾斜後,水銀柱高度不變,長度變長。
1個標准大氣壓=76厘米水銀柱高=1.01×105帕=10.336米水柱高
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水銀氣壓計、盒式氣壓計)。
大氣壓強隨高度變化規律:海拔越高,氣壓越小,即隨高度增加而減小,沸點也降低。
浮力
1.浮力及產生原因: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原因: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壓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於物體排開液體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3.浮力計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壓力差
4.當物體漂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懸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上浮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當物體下沉時:F浮<G物
且
ρ物>ρ液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