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理中焦距是怎麼算出來的
物理中焦距是根據透鏡成像公式算出來的。
透鏡成像公式:1/f=1/u+1/v;物距u 像距v,實像v取正值,虛像 v取負值;焦距f=u*v/(u+v)
相機的鏡頭是一組透鏡,當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穿過透鏡時,光會聚到一點上,這個點叫做焦點,焦點到透鏡中心(即光心)的距離,就稱為焦距。焦距固定的鏡頭,即定焦鏡頭;
焦距可以調節變化的鏡頭,就是變焦鏡頭。(當一束與凸透鏡的主軸平行的光穿過凸透鏡時,在凸透鏡的另一側會被凸透鏡匯聚成一點,這一點叫做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就叫這個凸透鏡的焦距。一個凸透鏡的兩側各有一個焦點。)
(1)物理像距怎麼量擴展閱讀:
攝影機或放映機的金屬筒容納了一組兩邊或一邊有弧度(凸或凹)的透鏡,組成一個綜合鏡頭。從物體不同部分射出的光線,通過鏡頭之後,聚焦在底片的一個點上,使影像具有清晰的輪廓與真實的質感,這個點就叫焦點(focus)。所謂焦距(focal length),正是從鏡頭之鏡片中間點到光線能清晰聚焦的那一點之間的距離。
由於我們照相時,被照的物體與相機(鏡頭)的距離不總是相同的,比如給人照相,有時,想照全身的,離得就遠,照半身的,離得就近。也就是說,像距不總是固定的,這樣,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須隨著物距的不同而改變膠片到鏡頭光心的距離,這個改變的過程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調焦」。
❷ 物理中凸透鏡呈像的像距是怎麼確定的
等於一倍焦距:無法成像
等於兩倍焦距:等大倒立的實像
小於一倍焦距:正立放大的虛像
大於一倍焦距小於兩倍焦距:倒立放大的實像
大於兩倍焦距:倒立縮小的實像
❸ 怎樣測量虛像的像距
虛象有兩種:1、平面鏡:物體距平面鏡距離就是其像距。2、凸透鏡:當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象,像距小於一倍焦距大於物距。(我想是的),應該沒錯吧
❹ 怎樣測凸透鏡成虛像時的像距
虛像的距離是等於實物的,直接測實物的距離。
1/f=1/u+1/v
這個公式的推導是三條特殊光+幾何;
1,公式中的物理量:f是焦距;u是物距;v是像距;
2,公式的適用范圍:凸透鏡;凹透鏡;凸面鏡;凹面鏡;
3,公式中的正負意義:凸透鏡、凹面鏡是f>0;
凹透鏡、凸面鏡是f0
虛物距:u0
成虛像:v
❺ 物距像距計算公式是怎麼來的
運用折射公式sinA/sinB=v1/v2。
在物理學中,物距就是指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英文字母u表示。對於透鏡而言,通過光心且與光軸垂直的平面,即是物方主平面也是像方主平面重合。
物距與像距存在共軛關系,物距越遠,像距越近;相反,物距越近,像距越遠。在進行光學計算時,嚴格地講,物距應為被攝體平面與鏡頭前主面間的距離。
像距與物距的關系
由於凸透鏡所成的像為縮小的虛像,成像,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尋找像的位置。
當我們用一隻眼觀察AA′和BB′兩根針時,如果兩針離我們眼睛的距離不等,從OO′方向看,可以看到A、B兩點在一條視線上,但稍微偏移一點眼睛的位置,如從mm′方向觀察,就會發現A、B不在一條視線上(即出現視差)。
❻ 怎麼測量虛像通過凸透鏡後的像距要求詳細回答
1 公式法
利用光具座做凸透鏡成實像的實驗,測量並記錄成像時的物距u和像距v,根據透鏡成像公式,計算出透鏡焦距f,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
2 共軛法
利用光具座固定好光源和光屏位置,測量出它們的間距L.將待測焦距的凸透鏡放在其間,沿主軸移動凸透鏡,使光屏上兩次呈現出光源倒立的像.記錄兩次成像時透鏡的位置,由此求出兩次成像過程中透鏡移動的距離d,
根據公式可計算出凸透鏡焦距f,這個方法叫共軛法.這是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之一.
3 平行光聚焦法
根據凸透鏡特性,讓平行光(如太陽光)沿主軸方向入射到凸透鏡上,在另一側與透鏡平行放置一光屏,調節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時透鏡與光屏的間距為凸透鏡焦距.這是一種簡便的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在實驗室還可以用遠物成像法代替平行光聚焦法估測凸透鏡焦距,方法與平行光法相似;調節光屏的位置,使遠處的物體(例如教室的窗或窗外的物體)在光屏上成像,光屏與透鏡之間的距離近似為該透鏡的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