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高中物理這么難高中怎麼學好物理
高中物理為何這么難?
⑵ 高考物理能力要求
高中物理知識的五大能力要求!
要學好高中物理,必須具備五種能力,即:理解能力、情境想像與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能力。
(一)、理解能力
1、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產生的背景。如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是在開普勒三定律基礎上產生的。2、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確切含義。如a=F/m以及I=u/R不能理解為簡單數學式。3、掌握物理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如運動學和動力學關系,動力學和功與能是從不同角度研究物體運動。4、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成立條件和適應范圍。如電場中對E=F/q(定義式)及E=KQ/r2(點電荷的電場)兩公式的理解等。5、依據對物理概念和規律解釋問題和進行判斷。如緩沖運動、薄膜干涉等物理現象的解釋。
(二)、情境想像與推理能力
所謂情境想像,就是要將物理過程想像成純理想化物理模型。實際實驗中總不能排除干擾或非本質因素,必須藉助思考過程的「純化」或「簡化」想像出理想情景。這種舍棄或簡略稱為舍象思維。舍象主要是邏輯思維,運用特有的邏輯規律,採用分析、比較、概括、歸納、演繹等思維方法進行嚴格推理過程所得出正確物理規律。如理解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將情境想像和推理結合起來。
(三)、分析綜合能力
首先要明確分析的具體目標,即明確研究對象,用什麼物理規律解決問題。其次是首要掌握解答物理問題時常用的分析方法。如分步分析、結構分析、圖解分析、對比分析等方法。第三,進行分析過程中注意幾個問題。以力學為例:1)、分析物理過程。2)、注意受力分析。3)、挖掘隱含條件。4)、注意用能量觀點處理問題。第四,注意分析解決問題的環節與程序。例如力學問題,首先考慮能量轉化,功和能的關系,然後再考慮用動力學原理、牛頓定律。
(四)、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首先要能夠將物理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如電學中電流輸出功率與內外電阻的關系;速度時間圖象中斜率及面積的意義等。第二,要掌握常用的幾種數學方法:圖象法、極值法、列方程等。特別是用圖象研究和解決物理問題,可使問題變得簡明、直觀。在直線運動、氣體性質、振動和波等章節尤為突出。
(五)、實驗能力
實驗能力表現在如下幾點:1、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A、為了達到實驗目的需要證明什麼問題,測量什麼物理量。B、依據哪些已知的知識來進行證明和測量。C、測量的方法。2、要具有獨立進行實驗的能力。A、實驗所需要的儀器和器材。B、儀器的使用方法和合理操作規則。C、實驗原理和步驟。3、整理數據和獲得結論。實驗後要對數據進行仔細的分析,計算和處理,作出合理的結論。處理數據要尊重客觀事實,決不能亂湊數據。4、了解誤差的概念。A、知道影響實驗准確度的因素。B、懂得怎樣判斷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⑶ 高中物理學什麼
高中物理一共七本書,分別是:必修一、必修二、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
必修一,主要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力與運動、牛頓運動定律等相關知識。本部分是高中物理的基礎,運動的相關計算、受力分析與力的分解、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在高考中這部分重點考察的是關於力學實驗的填空題,分值約6分。
必修二,主要學習曲線運動、萬有引力與天體運行、機械能守恆以及功能的計算。本部分是高考的重要考點之一,其中曲線運動的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的知識點在萬有引力、帶電粒子在電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都有聯系,應重點理解記憶。萬有引力與天體運行,高考中出選擇題的概率非常大,大多考察線速度V、角速度w、周期T的比值和計算,機械能守恆定律、動能定理是高考物理三大計算題之一,考察的概率非常大,同時還易和動量定理、動量守恆定律結合,難度可大可小。
選修3-1,主要學習靜電場、恆定電流以及磁場的相關知識。其中靜電場的知識點在高考中有一定的概率會考到選擇題,主要考察電場力的疊加、電勢和電勢能的變化等問題、恆定電流的考察主要是動態電路的分析(程序法、串反並同)以及電學實驗,其中電學實驗是重點,是必考題,分值在10分左右(主要考測電阻率、測小燈泡伏安特性曲線、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阻、電表的改裝)應重點復習。磁場主要掌握磁場的基本知識(磁場線的分布、場強的計算等)以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受力分析、畫出軌跡、找圓心、求幾何半徑,聯立求解)在高考中,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是三大計算題之一,此類題目題型較新,考察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選修3-2,主要學習電磁感應定律、交變電以及感測器的相關知識。本部分的重點是電磁感應定律(三定則一定律、導體棒切割磁感線運動)其中的導體棒切割磁感線運動是三大計算題之一,考慮此類問題應時刻想著功能關系。交變電的重點是變壓器以及遠距離輸電。感測器的內容了解即可。
選修3-3,主要學習分子熱運動、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物態變化以及熱力學定律。山東省濟寧市3-3一直作為選考內容,考試試題15分,其中5分的多選,主要考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判斷正誤;10分的計算題,主要考查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的運用,題型多為活塞和U型管。
選修3-4,主要學習簡諧運動、機械波、光的衍射和干涉以及電磁波等,本冊內容和選修3-3作為選做內容,分值15分。
選修3-5,現在已經作為必考內容,主要學習動量定理、波粒二象性、原子結構、核反應等相關知識,在高考中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易考點:物理學史、光電效應方程、氫原子的能級躍遷、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等內容。難度相對不大,多是需要記憶的內容。
高考理綜物理試題,選擇題8題(5+3)、填空題兩題(力學實驗、電學實驗)、計算題兩題(動力學、機械能、帶電粒子、導體棒切割磁感線四選二)、選做題兩題(選修3-3、選修3-4)滿分110分。
⑷ 高中學的 化學 物理 生物 分別主要考察了學生什麼能力啊
化學分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物理分力學,電學,磁學,其中包括碰撞,磁生電,電生磁.....生物相對簡單一點,主要記憶概念,但要懂得運用。這三科都是經常綜合出題,不會死板的規定一個考點。
⑸ 高中物理培養的幾種能力
(一)加強信息遷移問題的訓練,提高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信息遷移問題一般都是給出一段文字或圖片信息,要求通過閱讀該信息去回答或解決一些物理問題,信息遷移問題著重考查學生臨場閱讀,提取信息和進行信息加工、處理,以及靈活運動基本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給出有關磁懸浮列車的文字資料和圖片,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去回答和分析有關磁懸浮列車的問題。
(二)加強科技應用問題的訓練,提高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技應用問題一般都是運用物理科學知識、原理和方法去解決生活、生產科學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如:用物理科學技術原理去分析和解決我國在實施的「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幾大重點工程中有關問題。
(三)加強實驗技能訓練,提高實驗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實驗技能的訓練是高考物理復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訓練可以提高實驗技能:
1、對基本儀器使用的訓練
物理實驗要通過各種基本儀器來完成,因此,只有熟練掌握各種基本儀器的構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才能做好各種實驗,並提高實驗技能。
如:要掌握各種電表、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彈簧秤等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2、注意聯系實際進行操作的訓練
物理實驗中的實驗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實驗技能,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有助於提高實驗技能。
3、加強物理實驗思想、原理、方法與技巧的訓練
物理實驗思維、原理、方法與技巧是衡量學生實驗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對實驗條件的控制方法(滑動變阻器的接法)、實驗誤差的控制方法(電流表的內、外接)、作圖時對個別點的舍棄、圖線的「曲化直「(驗證牛頓第二定律時畫 圖象)等等,只有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才能提高實驗能力。4、加強設計性實驗的訓練,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物理設計性實驗,是要求學生根據給出的實驗儀器,按要求設計出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最後得出實驗結論:或只給出實驗課題,由學生自選儀器、自己設計實驗原理、方法與步驟,得出實驗結論,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及實驗技能與技巧。
如:在電學實驗中,要求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自己設計方案,自選器材進行實驗,看誰設計的方案多(有十幾種方案),哪種方案最佳?通過這樣的訓練,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
(四)加強創新思維訓練,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思維題是近幾年高考物理試題或理科綜合能力測試題中考查學生能否尋求獨特而新穎的,並具備社會價值的思維方法解決尚無先例的問題的能力,這些題大多數屬於開放性的實際應用題,創新思維的主要成份是發散性思維和集中性思維。所謂發散性思維是一種不依常規,尋求盡可能多種多樣的答案的思維,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的特點;而集中性思維則是依據已有的信息和各種設想,朝著問題解決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結果的思維操作過程,發散性思維以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為主,而集中性思維則在這些可能的途徑中選擇和比較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兩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
1、類比推導法
將已知或新給出的原理、知識或方法橫向類推到類似的新情境中去,以解決新問題或得出新知識,即已知(或新知a)類推新知(或新知b),其關鍵在找好橫向類比遷移的「參照點「。
2、逆向思維法
物理學中有些問題按常規正向思維分析不方便,此時可改變思維方向,由正向思維改為逆向思維,就能使問題迎刃而解,如光學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勻減速運動倒過來考慮就變為勻加速運動等。
3、等效思維法
物理學中的問題,有時直接分析有困難,此時,可用效果相同的模型來等效代換,使問題便於分析解決,如:平拋運動可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力的分解與合成等。
(五)加強學科交叉滲透訓練,提高綜合分析問題能力
物理科學與化學、生物、地理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如:熱學與化學之間,光學與生物之間,天體運動與地理之間都有較好較強的聯系,還有「南水北調」「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青藏鐵路」「貧鈾彈風波」等問題都是物理與其他學科綜合滲透的問題,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就能夠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高考物理復習中,加強上述幾個方面的訓練,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要搞好高考總復習,一定要有周密的計劃、科學的方法、得力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高考的勝利。
⑹ 怎麼學好高中物理高考在物理方面主要考察學生的什麼能力該怎麼提高
主要是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多做選擇題對你對概念的理解把握有好處。弄懂每個選項。計算題就是准確的運用公式了。總之,是個積累的過程,你了解的越多,學習就越好,所以多記憶,選擇自己的方法。祝學習成功!
⑺ 高中物理有多難
高中物理算是高中課程難度前三的學科。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難點一:認為高中物理比較難理解。
難點二:看到復雜的題目就想放棄。高中物理的解題要求和解題步驟比較繁多,那些習慣做語文選擇題的同學,一看到這種題型,容易變得垂頭喪氣,在心裡已經認定自己肯定不會做。
難點三:方法沒用對。以小編當時高中物理學習經歷為例:每天早上六點多起來看書,中午只睡二十分鍾繼續做題,下了晚自習,打著手電筒在被窩看教材。
高中物理學習方法:
一、好學好高中物理的大前提是學習態度要端正,化被動為主動,有好的學習態度不一定能學好,但是沒有好的學習態度一定學不好。
二、要想學好高中物理一定要提前做好預習,也就是提前學一遍,至少要提前學一部分,這個可以減輕學校同步學習的負擔,更好的吸收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這一點很重要,但是一直被各位同學忽視。
三、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對物理概念、原理、規律理解透徹,如果對於某些概念原理有疑問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問老師同學來解決,這個過程必須要做到位。
⑻ 高考物理到底想考查高中學生什麼僅僅是看你會不會把萬有引力公式背下來么
考察學生的心思是否縝密,因為物理只要稍微一個情景沒考慮就會導致全錯,一分都拿不到!還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高中物理一般沒有數字運算都是字母運算,所以只有慢慢的小心的算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⑼ 高中的數學和物理。哪個更考驗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怎麼樣?有哪些好的學習方法?
現在還有很多的小夥伴,都說對於高中物理這是難度比較大的學科,這就讓物理成了很多的高中生成了心裡的一種痛處,其實吧學習高中物理也是很簡單的,只要你掌握好思路,培養好自己的學習習慣,讓自己喜歡上這個學科,其實這還是比較簡單的.
高中物理試卷
讀好每一本教材,看好每一個單元,學會每一個小題,對於高中物理每一個練習都有關鍵的洞察力以及他的解決辦法,可能他們所用的知識都是一樣的,只要你記住一個定理就可以做很多類似的題.
⑽ 高中物理有多難
劉叔物理
1、模型運用的困難。初中教材很少涉及使用物理模型,而一到高中學生面臨著使用大量的物理模型的問題。如質點、輕繩、輕桿、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氣體、點電荷、電場線、等勢面、伏特表、安培表、磁感線、分子電流、光子、薄透鏡、盧瑟福模型等。
2、矢量運算的困難。進入高中物理教材的第一章是運動,第三、五節分別是速度和加速度,面對矢量的表達與運算,我們的很多學生明顯感覺到不適應。
3、圖像運用的困難。初中教材人教版教材上只出現過溫度——時間圖像(物態變化),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規律,處理物理實驗數據時出現了大量的圖像:如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加速度——時間圖像、力——時間圖像、力——位移圖像、振動圖像、波動圖像、壓強——體積圖像、壓強——溫度圖像、分子速率分布圖像、分子力——距離圖像、電壓——電流圖像、電流——電壓圖像、電磁振盪圖像、交流電圖像、電磁波圖像、磁感強度——時間圖像、電場強度——時間圖像、磁通量——時間圖像、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入射光頻率圖像、平均結合能——核子數圖像、能級圖像等。
4、不確定性廣泛存在的困難。在高中物理中很多的情況如:彈力的計算、靜磨擦的計算、恆定電流實驗中儀器量程選擇、大量物理過程多種可能的分析、精確與近似等的不確定性。地球、乒乓球能否當成質點;分子電流、磁單極;元電荷、誇克;用伏特表、安培表測電阻誤差分析;g的取值。不少學生解那種已知什麼,求什麼的題覺得很順手,但高中物理中很難找到這種題型了。
5、語言、數學工具的困難。理解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是高考考察的重點,高考中有時題干長達二三百個字,考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從很多信息中提煉有價值的信息,迅速正確建立物理模型,立即將其運用到分析解答中。這是對語言工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初中教材難度小,重在定性研究方面,知識涉及面較淺,做的題目大多為一些淺顯的定性簡答題或只用代數法進行簡單計算的題。而高中物理不僅要對物理現象作定量分析,而且對物理過程要求運用復雜的代數、幾何、三角函數等知識進行矢量運算和綜合性的論證及推理,對數學運算能力要求較高。由定性到定量的突變過程造成試題難度的顯著增大。
這些困難最核心問題是分析綜合能力不夠,而分析綜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科學探究的訓練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