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理小實驗簡單及原理是什麼
物理小實驗簡單及原理如下: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原理:當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伽利略的加速度試驗:
伽利略繼續他的物體移動研究。他做了一個6米多長,3米多寬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這個木板槽傾斜固定,讓銅球從木槽頂端沿斜面滑下。
然後測量銅球每次下滑的時間和距離,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亞里士多德曾預言滾動球的速度是均勻不變的:銅球滾動兩倍的時間就走出兩倍的路程。伽利略卻證明銅球滾動的路程和時間的平方成比例:兩倍的時間里,銅球滾動4倍的距離。因為存在重力加速度。
B. 初中物理有哪些簡單有趣、可以自己動手的實驗
初中物理合集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簡介:初中物理優質資料下載,適合各階段老師教學,學生日常輔導,中考沖刺,技能提升的學習。
C. 簡單物理小實驗及原理
1.穿透土豆的吸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藉助了空氣的力量,通過空氣的作用力將土豆扎穿。我們將吸管的一端用手指堵住,吸管內空氣的唯一出口就是扎入土豆的那一端,吸管內空氣體積在插入土豆的那一瞬間變小,對周圍的壓強將增大。
但這個力不足以大到可以推開手指和吸管壁,只能從相對比較薄弱的土豆中沖出去,所以我們就能夠用吸管將土豆穿透。
2.平衡鳥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平衡鳥之所以會平衡,是因為添加回形針後,重心由鳥身體中部前移到鳥嘴巴,也就是說整隻鳥實際的重心在嘴尖這點的下方。
把鳥嘴巴放在手上,就像一個籃子掛在手指上一樣,鳥就能夠穩穩的被托住。
平衡木運動員,能在平衡木上完美展現各種高難度的體操動作,也是因為運動員能很好掌控自己的重心,所以能夠達到平衡狀態。
3.奔跑的鐵環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在本實驗中,我們拉長橡皮筋然後松開下面,由於彈性橡皮筋向上收縮恢復原狀,鐵環與皮筋之間有靜摩擦力,會隨著皮筋一起上升。
而我們用手遮擋住逐漸變短的皮筋,從視覺看上去好像是鐵環在自己上升。
4.智取紙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將紙幣用手指快速敲打下來,是運用了慣性的原理。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是會讓物體保持靜止或者迅速直線運動的狀態,抵抗運動狀態被改變的性質。
在快速抽取時,當紙幣移動的加速度大於摩擦力能提供的最大加速度時,硬幣和瓶子的移動速度相對落後,重力加上慣性,因此就不會移動。
5.軌道怪坡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這個力就是重力。由於重力的作用,物體的重心都有向下運動(落下或滾下)的趨勢,讓它的重心不斷降低。
而本實驗中,當兩個操縱桿平行的時候,小球重心與兩木桿平行,所以小球由木桿高處往低處滾動。
當木桿較高處慢慢分開時,小球在木桿開口最大地方,重心比木桿最低處更低。所以小球趨向於向木桿開口更大、重心更低的方向滾動,形成「怪坡」現象。
6.懸空硬幣橋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本次實驗,運用了一個基本力學原理:力矩。力矩在物理學里是指作用力使物體繞著支點轉動的趨向。
硬幣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下一層硬幣的托舉力,而且下一層硬幣最右側邊緣成為該硬幣的支點。當未懸空部分的硬幣力矩小於懸空部分的力矩時,硬幣就會掉下來。
當在該枚硬幣上面繼續疊放一枚硬幣後,增大了未懸空部分的力矩,使得這枚硬幣不會掉落。
以此類推,如果將整個U型結構看成一個整體,懸空部位的硬幣的力矩小於未懸空部位的力矩,所以整個U型結構能有一部分可以懸空而不掉落。
7.紙幣妙扣回形針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輕輕拉動紙幣兩端回形針會滑到一起,但是這個時候回形針還在紙幣上。如果再用力一拉,回形針會克服它夾緊的力。
由於是突然別在一起,回形針的彈力就把3個回形針彈出去,它們就能串在一起了。
生活中你把鑰匙放入鑰匙扣時,也會遇到這種情況,會有咔嚓一下的彈力。
8.遲鈍的硬幣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這個實驗要歸功於牛頓第一定律。牛頓說過,運動中的物體習慣保持運動狀態,靜止的物體習慣保持靜止狀態——除非有外力施加在它們身上。因此硬幣想做的事情就是「賴著不走」。在這個實驗中卡牌受力瞬間被移開後,硬幣失去了承載物,而此時硬幣幾乎不受力,在慣性作用下「賴在原地」,後在重力作用下掉落杯中。
9.投石器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當我們壓住初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力被存儲到了彎曲的桿子中間,當我們松開手,桿子恢復成直線所產生的力,就會把物體投射出去。
當我們壓住升級版投石器的筷子時,皮筋發生變形,變形儲存了能量,這種能量使得皮筋有恢復成原來狀態的趨勢,這種能量稱之為彈性勢能。當我們松開手,皮筋釋放彈性,所產生的力使得物體被投射出去。
10.馬德堡半球
10個有趣的物理實驗,你知道都是什麼原理嗎?
剛開始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它們之間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後來我們用針筒把球中的空氣抽出,球內空氣壓強減小,球外的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所以我們很難拉開它們。
D. 物理小實驗簡單及原理有哪些
物理小實驗簡單及原理有神奇的牙簽:
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
原理:當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
伽利略的自由落體試驗:
在16世紀末,人人都認為重量大的物體比重量小的物體下落的快因為偉大的亞里士多德是這么說的。伽利略,當時在比薩大學數學系任職,他大膽的向公眾的觀點挑戰,他從斜塔上同時扔下一輕一重的物體,讓大家看到兩個物體同時落地。他向世人展示尊重科學而不畏權威的可貴精神。
伽利略的加速度試驗:
伽利略繼續他的物體移動研究。他做了一個6米多長,3米多寬的光滑直木板槽。再把這個木板槽傾斜固定,讓銅球從木槽頂端沿斜面滑下。
然後測量銅球每次下滑的時間和距離,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亞里士多德曾預言滾動球的速度是均勻不變的:銅球滾動兩倍的時間就走出兩倍的路程。伽利略卻證明銅球滾動的路程和時間的平方成比例:兩倍的時間里,銅球滾動4倍的距離。因為存在重力加速度。
E. 關於物理的簡單生活小實驗有哪些
那是說不全滴。說幾個好做的吧:
1、小孔成像
硬紙上用針扎一個小孔,點亮一個蠟燭,讓燭焰通過小孔在白牆上成像。
最好夜晚關燈做。調節燭焰到針孔的距離,觀察像的變化。
2、找一個溫度計,對著溫度計扇扇子,觀察溫度計的示數是否下降;再將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塗一些與室溫相同的水,觀察示數是否下降。
3、找一個注射器,用一隻手握住注射器並用手指將針頭一端的小孔堵住,另一隻手向外拔注射器的活塞。看能否拔出來。
解釋你所觀察到的現象。
F. 有什麼簡單有趣的物理和化學實驗推薦
簡單、有趣!
一個口大點的塑料瓶、一塊紗布、一根橡皮筋、一張硬紙片、水。
上述這個實驗,對覆杯實驗有繼承有創新。一個創新是瓶身上鑽了個孔,但一直用手堵著,到最後才放開,堵著時與無孔是一樣的,所以,硬紙片不下落,同樣是因為受到大氣壓的作用。當放開手指時,就顯示出這種創新的意義了。瓶中水由於上下都受大氣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才會下落,類似於用水壺倒水。另一個創新是在硬紙片和瓶口之間增加了一塊紗布,都知道紗布布滿孔洞,結果抽去硬紙片,瓶中水仍不流出,這是因為水的表面張力使紗布的孔洞上形成一個水膜,這些水膜起到了硬紙片的作用,所以,大氣壓通過水膜支持瓶中的水,使之不能下落。
用紗布能擋住水,以及放開堵住小孔的手(這個動作做的再隱蔽一些)水又流下,都有點令人不可思議,所以,這個實驗也可作為魔術表演。
G.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 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 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7)有哪些做起來簡單的物理實驗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
H. 有什麼原理深刻又有創意的簡易物理實驗呢
切割磁感線運動就是一個特別難也特別簡單的物理實驗,在以前人們不知道,原來電可以生磁,磁也可以生電,就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實驗才把這些基礎的理論體系,完全的展現到我們面前,科學家特別偉大。在這些實驗里不斷的發現一些東西,比如說如何才能產生電,讓現在的人都能夠在有電的環境當中生活,所以我覺得這些實驗都是特別有意義的。
I. 簡單的物理實驗在家就能做
1、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裝著米的杯子中,然後將筷子上提,筷子會把米和杯子提起嗎?材料:塑料杯一個、米一杯、竹筷子一根操作:1、將米倒滿塑料杯。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由於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於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2、瓶子賽跑
思考: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操作:1、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2、將水倒入另一個瓶子中,將沙子倒入瓶子中3、把兩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只瓶子同時向下滾動4、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講解: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創造:將瓶子里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3、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思考:不小心將廚房的佐料:胡椒粉與鹽巴混在了一起,用什麼方法將他們分離開呢?材料:胡椒粉、鹽巴、塑料湯勺、小盤子操作:1、將鹽巴與胡椒粉相混在一起。2、用筷子攪拌均勻。3、塑料湯勺在衣服上摩擦後放在鹽巴與胡椒粉的上方。4、胡椒粉先粘附在湯勺上。5、將塑料湯勺稍微向下移動一下。6、鹽巴後粘附在湯勺上。講解:胡椒粉比鹽巴早被靜電吸附的原因,是因為它的重量比鹽巴輕。創造:你能用這種方法將其他混合的原料分離嗎?
4、帶電的氣球思考: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材料: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操作:1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2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3用氣球在頭發(或者羊毛衫)上摩擦。4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5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講解:1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2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5、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材料:臉盆1個、宣紙1─2張、筷子1支、棉花棒1根、墨汁1瓶、水(約半盆) 操作:1、在臉盆里倒入半盆水,用蘸了墨汁的筷子輕輕碰觸水面,即可看到墨汁在水面上擴展成一個圓形。2、拿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二、三下。3、然後輕碰墨汁圓形圖案的圓心處,看看有什麼現象。4、把書法用紙輕輕覆蓋在水面上,然後緩緩拿起,紙上印出什麼圖案呢? 講解:1、棉花棒碰觸時,墨汁會被擴展成一個不規則的圓圈圖形。2、棉花棒在頭皮上摩擦所塗上的少量油,就會影響水分子互相拉引的力量。3、水印會呈現不規則的同心圓圖形。 創造:試試其他的方法,改變水面上墨汁的圖形。6、分合的水流思考:多股的水流用手一抹,竟變成一股水流這是為什麼呢?材料:鐵罐盒一個、錐子、水操作:1、在空的鐵罐盒底部用一根釘子在上面鑽5個小孔(小孔間隔只在5毫米左右)。2、將罐內盛滿水,水是分成5股從5個小孔中流出的。3、用大拇指和食指將這些水流捻合在一起。4、手拿開後,5股水就會合成一股。5、如果你用手再擦一下罐上的小孔,水就又會重新變成5股。講解:水的表面張力使水流進行分、合。
7、漂浮的針思考:針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材料:一碗水、針、*子、液體清潔劑操作:1、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2、用一個*子,小心地把一根針放到水的表面2、慢慢地移出*子,針將會浮在水面上3、向水裡滴一滴清潔劑,針就沉下去了講解:1、是水的表面張力支撐住了針,使之不會沉下。表面張力是水分子形成的內聚性的連接。這種內聚性的連接是由於某一部分的分子被吸引到一起,分子間相互擠壓,形成一層薄膜。這層薄膜被稱做表面張力,它可以托住原本應該沉下的物體。2、清潔劑降低了表面張力,針就浮不住了。說明:針有危險,請家長幫助操作。
8、神奇的牙簽思考:放在水裡的牙簽,會隨著放在水裡的方糖游動,還是隨著放在水裡的肥皂游動?材料:牙簽、一盆清水、肥皂、方糖操作:1.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遠的地方。牙簽會向方糖方向移動。3.換一盆水,把牙簽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現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離牙簽較近的地方。牙簽會遠離肥皂。講解:當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時,方糖會吸收一些水分,所以會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簽也跟著水流移動。但是,當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時,水盆邊的表面張力比較強,所以會把牙簽向外拉。創造:請你試一試,如果將糖和肥皂換成其它物質,牙簽會向哪個方向游去
9、有孔紙片托水思考:有孔的紙為什麼能拖住水?材料:瓶子一個、大頭針一個、紙片一張,有色水一滿杯操作:1、在空瓶內盛滿有色水。2、用大頭針在白紙上扎許多孔。3、把有孔紙片蓋住瓶口。4、用手壓著紙片,將瓶倒轉,使瓶口朝下。5、將手輕輕移開,紙片紋絲不動地蓋住瓶口,而且水也未從孔中流出來。講解:薄紙片能托起瓶中的水,是因為大氣壓強作用於紙片上,產生了向上的托力。小孔不會漏出水來,是因為水有表面張力,水在紙的表面形成水的薄膜,使水不會漏出來。這如同布做的雨傘,布雖然有很多小孔,仍然不會漏雨一樣。
10、手絹的秘密思考:在水龍頭下把手帕撐開攤平,打開水龍頭,水是不是透過手帕而流下去呢?材料:玻璃杯1個、手帕1條、橡皮筋1條流程:1、把手帕蓋住杯口,用橡皮筋綁緊。2、讓水沖在手帕上。3、水流進杯子里約七、八分滿後關閉水龍頭。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轉過來。說明:1、從杯子上面沖水時,水會透過手帕流入杯內。2、杯子倒轉過來時,由於大氣壓力的關系,水不會流出來。延伸:如果蓋住杯口手帕的布料不同(例如棉布或是毛巾、麻布),水的進出情形會怎樣呢?
11、掉不下去的塑料墊板思考:盛水的杯子上覆蓋墊板,杯口朝下時,墊板會掉下來嗎?材料:玻璃杯兩個、水、塑料板一塊操作:1.將玻璃杯里裝滿水。2.用墊板蓋好杯口。3.一隻手扶杯子、另一隻手按住墊板。4.用手扶住,將杯口翻轉過來,使杯口朝下。5.扶著墊板的手輕輕放開,墊板不會掉下來。講解:墊板覆蓋在盛水的杯子口上,因為杯外空氣壓力比較大,墊板就不會掉下來。創造:如果杯子里的水不滿、或沒有水塑料板會怎樣,請你試一試?
12、蠟燭吹不滅思考:用力吹燃燒的蠟燭,卻怎麼也吹不滅。你知道怎樣做到這一點嗎?材料:1根蠟燭、火柴、1個小漏斗、1個平盤操作:1.點燃蠟燭,並固定在平盤上。2.使漏斗的寬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小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3.使漏斗的小口正對著蠟燭的火焰,從漏斗的寬口對著火焰用力吹氣。講解:1.這樣吹氣時,火苗將斜向漏斗的寬口端,並不容易被吹滅。如果從漏斗的寬口端吹氣,蠟燭將很容易被熄滅。2.吹出的氣體從細口到寬口時,逐漸疏散,氣壓減弱。這時,漏斗寬口周圍的氣體由於氣壓較強,將湧入漏斗的寬口內。因此,蠟燭的火焰也會湧向漏斗的寬口處。注意:注意蠟燭燃燒時的安全。13、蠟燭抽水機
思考:你知道抽水機是怎樣將水抽出來的嗎?材料:玻璃杯、蠟燭、比玻璃杯口稍大的硬紙片、塑料管、凡士林少許、火柴、水半杯操作:1、先將塑料管折成門框形,一頭穿過硬紙片2、再把兩只玻璃杯一左一右放在桌子上3、將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同時將水注入右邊玻璃杯中4、在放蠟燭的杯子口塗一些凡士林,再用穿有塑料管的硬紙片蓋上,並使塑料管的另一頭沒入右邊杯子水中。5、水從右邊流入左邊的杯子中講解:蠟燭燃燒用去了左邊杯中的氧氣,瓶中氣壓降低,右邊杯壓力使水向左杯流動,直到兩杯水面承受的壓力相等為止。到那時左杯水面高於右杯水面。注意:蠟燭點然後固定在左邊玻璃杯底部時注意安全,小心燒手
14、瓶內吹氣球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操作: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15、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流程:1、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2、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3、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4、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5、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延伸:請你想一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16、會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操作: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油,以便固定□燭。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3.用玻璃杯倒扣在□燭上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創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動收集其它溶液嗎?
17、會吃雞蛋的瓶子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剝去蛋殼。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創造:當瓶子中氣體的壓力大於瓶子外面的壓力時,瓶子會發生什麼變化?
18、瓶子癟了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操作:1.將溫開水倒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2.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創造:如果瓶子里氣體的壓力比瓶子外空氣的壓力大,瓶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19、會跳遠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腳杯中,你怎樣吹氣,球才會跳出杯子呢?材料:高腳杯2個、乒乓球1個操作:1把兩個高腳杯並排放置2將乒乓球放在第一個杯子中。3從不同角度吹氣,看看乒乓球有什麼狀況:對著球的側面吹氣;對著球的上方吹氣講解:1、向球的側面吹氣,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個杯子里去(或跳出來)2、向球的上方吹氣,上方壓力變小,乒乓球會浮起來,繼續吹,就跳入第二個杯子去了創造:換個新方法也能讓乒乓球跳到下一個杯子里
20、會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樣吹泡泡的嗎?材料:飲料瓶1個、冷熱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盤子1個、橡皮泥1塊、吸管若干操作:1將吸管逐一連接,形成長管(連介面用膠帶封好)。2將吸管放入瓶中,並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後把瓶子放置在盤子中。3彎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進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4向瓶子壁上澆熱水,杯子中的吸管會排放大量氣泡。5向瓶子壁上澆冷水。6玻璃杯中的水會經過吸管流入瓶中。講解:1因為塑料瓶很薄,於是熱可以穿過瓶壁,進入瓶子中的空氣里。2瓶子中的空氣受熱後會膨脹。3水中的氣泡就是空氣膨脹時,被擠出瓶子的空氣。4瓶子中的空氣遇冷時收縮。5瓶子中的空氣收縮時,水便占據了剩餘的空間。創造:瓶子蓋太緊時,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開它嗎?
J. 簡單易做的物理小實驗是什麼
一些簡單有趣的物理小實驗:瓶內吹氣球、能抓住氣球的杯子、會吸水的杯子、會吃雞蛋的瓶子、瓶子癟了。
一、瓶內吹氣球
思考:瓶內吹起的氣球,為什麼松開氣球口,氣球不會變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兩根:紅色和綠色、氣球一個、氣筒
操作:
1、用改錐事先在瓶蓋上打兩個孔,在孔上插上兩根吸管:紅色和綠色
2、在紅色的吸管上紮上一個氣球
3、將瓶蓋蓋在瓶口上
4、用氣筒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5、將紅色吸管放開氣球立刻變小
6、用氣筒再打紅吸管處將氣球打大
7、迅速捏緊紅吸管和綠吸管兩個管口
8、放開紅色吸管口,氣球沒有變小
講解:當紅色吸管松開時,由於氣球的橡皮膜收縮,氣球也開始收縮。可是氣球體積縮小後,瓶內其他部分的空氣體積就擴大了,而綠管是封閉的,結果瓶內空氣壓力要降低——甚至低於氣球內的壓力,這時氣球不會再繼續縮小了。
二、能抓住氣球的杯子
思考:你會用一個小杯子輕輕倒扣在氣球球面上,然後把氣球吸起來嗎?
材料:氣球1~2個、塑料杯1~2個、暖水瓶1個、熱水少許
流程:
1、 對氣球吹氣並且綁好
2、 將熱水(約70℃)倒入杯中約多半杯
3、 熱水在杯中停留20秒後,把水倒出來
4、 立即將杯口緊密地倒扣在氣球上
5 、輕輕把杯子連同氣球一塊提起
說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氣球上,是無法把氣球吸起來的。2.用熱水處理過的杯子,因為杯子內的空氣漸漸冷卻,壓力變小,因此可以把氣球吸起來。
三、會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燒中的蠟燭,燭火熄滅後,杯子內有什麼變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蠟燭高)1個、蠟燭1支、平底盤子1個、打火機1個、水若干
操作:
1、點燃蠟燭,在盤子中央滴幾滴蠟油,以便固定蠟燭。
2、在盤子中注入約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蠟燭上
4、觀察蠟燭燃燒情形以及盤子里水位的變化
講解:1.玻璃杯里的空氣(氧氣)被消耗光後,燭火就熄滅了。 2.燭火熄滅後,杯子里的水位會漸漸上升。
四、會吃雞蛋的瓶子
思考:為什麼,雞蛋能從比自己小的瓶子口進去?
材料:熟雞蛋1個、細口瓶1個、紙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剝去蛋殼。
2、將紙片撕成長條狀。
3、將紙條點燃後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雞蛋扣到瓶口,並立即將手移開。
講解:1.紙片剛燒過時,瓶子是熱熱的。2.雞蛋扣在瓶口後,瓶子內的溫度漸漸降低,瓶內的壓力變小,瓶子外的壓力大,就會把雞蛋擠壓到瓶子內。
五、瓶子癟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癟嗎?
材料:水杯2個、溫開水1杯、礦泉水瓶1個
操作:
1、將溫開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覺到熱。
2、把瓶子中的溫開水再倒出來,並迅速蓋緊瓶子蓋。
3、觀察瓶子慢慢的癟了。
講解:1加熱瓶子里的空氣,使它壓力降低。由於瓶子外的空氣比瓶子內的空氣壓力大,所以把瓶子壓癟了。
物理實驗教學一般分為演示實驗、課內小實驗(邊講邊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演示實驗是以教師為主要操作者的表演示範實驗。
課內小實驗是穿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操作的小實驗。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自己動手使用儀器、觀察測量、取得資料數據、分析處理數據、總結概括結論的過程,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