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壓強題(需要詳細過程)
1.選B。
公式:P = F / S,受力分析可得,在未施加壓力F前:
(1代表甲,2代表乙)
P1 = G1 / S1,P2 = (G1 + G2)/ S2
∵ P1 :P2 = 2 : 3
∴ 2(G甲 + G乙)/ S乙 = 3 G甲 / S甲
∴S1 = 3(G1·S2)/ 2(G1 + G2)
當施加了壓力F後,
P1' =(G1 + F)/ S1,P2' =(G1 + G2 + F)/ S2
把壓力施加前所得的比例關系式帶入:
P1' :P2' =【2(G1 + G2)(G1 + F) / 3G1·S2】:【(G1 + G2 + F)/ S2】
整理,得:P1' :P2' = 2(G1 + G2)(G1 + F)/ 3G1(G1 + G2 + F)
【分析】:
P1' :P2' 的結果中未知數很多不是常數,所以C,D直接排除。
<A> 將P1' :P2' = 1:3代入得:2(G1 + G2)(G1 + F) = G1(G1 + G2 + F)
整理,得:G1(G1 + G2)+ F(2 G2 + G1) = 0
因為題中的已知條件與實際相連都是正數,無解,所以不可能。
排除法的話,答案已經出來了,不過B還是給你分析下吧。
<B> 將P1' :P2' = 1:1代入得:2(G1 + G2)(G1 + F)= 3G1(G1 + G2 + F)
整理,得:G1^2 + G1·G2 - F1·G1 - 2F·G2 = 0
有加有減有成立的可能,B條件成立。
2.呃……關於這個豎直方向的切嘛~~除非不改變底面積,否則壓強是不變的。
由題中情況,P = G / S = mg / S = ρVg / S = ρg·H
由以上公式,m的改變轉化成了V的改變,而豎直方向的切割導致S也隨著V的改變而變,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豎直切割不改變壓強大小。
會改變P的原因,只有物體的高H有變,或者如4中所描述的情況——m不變S變
這樣分析,1,2,3中的結果都是P1 = P2 = P3。
如果要步驟的話,可以在試卷上寫出 P = ρg·H的推導式,
然後寫出 m , V , l 物理量的改變與 P 的大小無關即可。
只有4,需要額外分析。
④ ∵P = ρg·H,P1 = P2 = P3,且ρ1 > ρ2 >ρ3
∴H1 < H2 < H3 → L1 < L2 < L3(L底面邊長,正方體嘛,H = L)
當△L相等時,L越小,底面積S的改變百分比就越大
(就像10塊錢里丟了5塊錢,和50塊錢里丟了5塊錢的感覺差不多)
這樣,原壓力不變而三者的底面積卻變小了
∵△S1 > △S2 > △S3
∴P1 > P2 > P3
這里,因為三者的原壓強相等,所以就用他們現在的情況與其各自之前的情況相比較舊可以了,比較的是各自的改變百分比,而不是直接的物理量間比較
㈡ 初中物理,壓強題
你問C、D為什麼不等效?這樣分析:
C——燒杯對桌面的壓強也就是整體對桌面的壓強。蠟燭燃燒前後整體的質量沒有變,整體對桌面的壓力也就沒有變。在桌面受力面積不變的情況下,燒杯對桌面的壓強當然不變。
D——燒杯底部上表面a點受到的壓強等於燒杯內水的壓強加上大氣壓強(因為小玻璃杯內外是相通的);或者是等於玻璃杯內水的壓強加上玻璃杯內氣體的壓強。若根據後一個思路計算的話,蠟燭熄滅後小玻璃杯內水面上升,杯內的水對a點壓強增大,但杯內的空氣壓強卻減小,據此思路無法確定燒杯內a點的壓強的變化情況。但是可以根據前一個思路確定燒杯內a點的壓強減小了——因為燒杯內水面的高度降低了,水的壓強減就小了,而大氣壓強沒有變,二者之和就減小了。
你假定燒杯沒有底部的思路是錯誤的。因為燒杯底部上表面的a點不同於桌面上的a點,燒杯底部上表面受到的壓強與燒杯對桌面的壓強不是一回事,分別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壓強產生的原因也不一樣(即:施力物體也不一樣)。例如:桌面上的紙杯裝上半杯水後將紙杯捏扁,水面升高後水對杯底的壓強增大,但桌面受到的壓強不變。兩個壓強不是一回事。所以,你要假設紙杯沒有底兒的話,就不是原來的問題了。
㈢ 初中物理壓強題目
1、水是液體,對容器底部產生的壓力不一定等於液體的重,計算時常常先壓強後壓力;
由液體壓強公式的:p=1*10的3次方*10*0.12=1.2*10的3次方;
F=P*S=1.2*10的3次方*4*10的負三次方平方米=4.8N
2、茶壺對桌面是固體問題,常常先壓力後壓強,而壓力等於物體的重;
F=G=(0.4+0.6)*10=10N;
P=F/S=10N / 4*10的負三次方平方米=2.5*10的3次方。(注意受力面積不是桌子的面積)
㈣ 一道初中物理壓強題求解答或思路,謝謝。。。
分析:
(3)∵物塊放入A容器後,水面上升高度:Δh水=Δp水/(ρ水g),
∴物塊排開水的體積:V排水=Δh水SA=Δp水SA/(ρ水g)……①,
∵B對地面壓強增加是由於增加了物塊的重引起的,
∴m物g=Δp容器SB……②
②/①:m物=ρ水V排水·Δp容器SB/(Δp水SA),
由題意知,SA=SB,Δp容器=Δp水
∴m物=ρ水V排水……③,
設容器中液面到容器口的體積為V' 容,
則V' 容=(hA-h水)SA=(0.2-0.1)×2×10^(-2)=2×10^(-3)(m^3)
∵V物=0.1^3=10^(-3)(m^3)<V' 容
∴V排水≤V物=10^(-3)m^3
∴m物=ρ水V排水≤1.0×10^3×10^(-3)=1(kg)
ρ物=m物/V物=ρ水V排水/V物≤ρ水
因此,放入物塊的質量范圍:0<m物≤1kg;密度范圍:0<ρ物≤1.0×10^3kg/m^3
㈤ 一道初中物理壓強題目,有點難度,求解答。
是這個圖吧
解答:分析:①根據水的質量和密度,利用V=
mρ即可求得水的體積.
②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等於容器和水的重力,根據P=
FS即求出A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強;
③已知水和酒精的體積,根據V=Sh求出兩種液體的深度,根據P=ρgh分別求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可知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大於水的,然後分別假設增大同一深度可以達到題中要求,利用P=ρgh求出求出其大小,再結合容器的高度相比較即可得出答案.
㈥ 初中物理壓強題怎麼做
根據,壓強=壓力/面積,可以知道壓強和壓力成正比,壓強和面積成反比。看你的題目應該是說:截去一塊放在上面,面積變為原來的a倍了,但是壓力不變。所以,新壓強=壓力/新面積,而新面積=a面積,所以新壓強=壓力/a面積=1/a壓強
㈦ 初二物理壓強:第(2)題 這種題目一直不會做,怎麼做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解析
(1)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p=f/s=g/s=mg/s=ρvg/s=ρshg/s=ρgh求出甲對地面的壓強;
(2)因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根據P=F/S表示出此時甲對地面的壓強,根據p=ρgh表示出此時乙對地面的壓強,然後聯立得出等式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1)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p=f/s=g/s=mg/s=ρvg/s=ρshg/s=ρgh
則甲對地面的壓強:
p甲=ρgh甲=3×103kg/m3×10N/kg×0.09m=2.7×103Pa,
(2)甲、乙邊長之比為1:3,設甲的邊長為h,則乙的邊長為3h,
設乙沿豎直方向切去厚度為△h,
因乙沿豎直方向切割一部分疊放在甲的正上方,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相等,
所以,p′甲=p乙,
∵p'=G甲+△G乙/S甲
=G甲/S乙+△G乙/S甲
=ρgh+△m乙g/S甲
=ρgh+=ρ△V乙g/S甲
=ρgh+=ρ△hS乙/S甲×g
=ρgh+=ρ△h(3h)²/h²×g
=ρgh+9=ρ△hg
p乙=ρg3h=3ρgh,
所以,ρgh+9ρ△hg=3ρgh,
則△h=29h=29×0.09m=0.02m=2cm.
故答案為:2.7×10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