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區分糖和鹽
糖和鹽的區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鑒別:
1、白糖的外形是晶體狀的,鹽的形狀是圓形的。
2、白糖的顆粒大,而鹽的顆粒小。
3、白糖容易結塊,鹽容易濕化。
4、白糖摸著細滑,鹽摸著粗糙。
5、 鹽表面泛黃,白糖乳白色 。
(1)食鹽和白糖怎麼區分用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糖是大分子的有機物,親水性要比鹽強,易溶於水,鹽是無機物,溶於水後,形成的是離子狀態的水溶液,離子易導電,糖溶於水後,還是分子狀態,不易導電。
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另外還含有氯化鎂、硫酸鎂、碳酸鎂及含鉀、碘、鈉、溴等各種元素的其他鹽類。氯化鎂是點豆腐用的鹵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鹽類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來就又咸又苦了。
2. 如何區別食鹽和白糖4種方法,化學
1、味道不同
食鹽:鹹味。
白糖:甜味。
2、溶解度不同
取冷水,用同等多的過量待測物溶解於兩個杯子,析出少的是食鹽。因為食鹽溶解度比白砂糖大,並且溶解度基本不隨溫度變化,而白砂糖只易溶於熱水。
3、水溶液中是否導電
食鹽:水溶液導電。
白糖:水溶液不導電(要比較純凈的水溶解糖)。
4、加熱融化分解的溫度不同
食鹽:加熱以後不分解,溫度很高時才會熔化。
白糖:加熱以後會分解。
(2)食鹽和白糖怎麼區分用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糖的化學性質:
蔗糖及蔗糖溶液在熱、酸、鹼、酵母等的作用下,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不僅直接造成蔗糖的損失,而且還會生成一些對製糖有害的物質。
1、熱分解作用
結晶蔗糖加熱至160℃,便熔化成為濃稠透明的液體,冷卻時又重新結晶。加熱時間延長,蔗糖即分解為葡萄糖及脫水果糖。在190—220℃的較高溫度下,蔗糖便脫水縮合成為焦糖。
焦糖進一步加熱則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醋酸及丙酮等產物。在潮濕的條件下,蔗糖於100℃時分解,釋出水分,色澤變黑。
蔗糖溶液在常壓下經長時間加熱沸騰,溶解的蔗糖會緩慢分解為等量的葡萄糖及果糖,即發生轉化作用。蔗糖溶液若加熱至108℃以上,則水解迅速,糖溶液濃度愈大,水解作用愈顯著。
煮沸容器所用的金屬材料,對蔗糖轉化速率也有影響。例如:蔗糖溶液在銅器中的轉化作用,遠比在銀器中的大,玻璃容器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2、酸的作用
蔗糖溶液為酸性時,蔗糖轉化更快。濃酸對糖液的分解作用更大,如濃硫酸能使固體蔗糖迅速脫水,焦化成為黑色產物。在純蔗糖溶液中,只要有少量的游離酸存在,就能使蔗糖的轉化作用迅速進行。
3、鹼的作用
稀鹼溶液如氫氧化鈣,氫氧化鉀及鈉的溶液,甚至在煮沸的情況下也不會使蔗糖分解。濃鹼溶液加在糖液中加熱時蔗糖分解成糠醛、丙酮、乳酸、乙酸、甲酸、二氧化碳等產物。分解程度及產物種類視氫氧離子濃度及溫度而定。蔗糖能與中等濃度的鹼化合生成鹼性的蔗糖鹽。
4、鹽類的作用
水中同時有蔗糖與鹽類存在時,它們的溶解度都要發生變化,變化的程度取決於雙方的濃度和鹽類的性質。
5、氧化作用
蔗糖燃燒或在生物氧化中,都產生二氧化碳及水,在中性或酸性的溶液中,高錳酸鉀可使蔗糖氧化成二氧化碳、甲酸、乙酸及草酸,但在鹼性條件下,只能部分地變為草酸及二氧化碳。
6、微生物對蔗糖的作用
蔗糖的稀薄溶液易受微生物的感染,但感染機會隨糖汁增濃而減少。此外還跟糖汁的溫度及pH值有關。一般微生物繁殖的最適溫度都在30—45℃之間,而加熱到80℃時則多數微生物都能被抑制或殺滅。
3. 在家中廚房裡用觀察法分不出食鹽和白糖區別通常用什麼方法
廚房中食鹽是鹹的,而白糖是甜的,味道屬於物理性質,可通過品嘗味道的方法鑒別它們,這說明了食鹽和白糖的性質不同,因此,要正確使用一種物質,首先應當掌握這種物質的性質,性質決定用途.
水無味,而酒精有酒香味,可通過聞氣味的方法區分它們;酒精具有可燃性,而水不能燃燒,因此可利用是否能燃燒的化學性質進行區分.
鐵是銀白色固體,而銅是紫紅色,可通過看顏色區分;鐵能被磁鐵吸引,而銅不能,故可通過能否被磁鐵吸引區分,鐵能與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而銅不能,故可分別加入稀鹽酸觀察是否產生氣泡來區分.
故答案為:品嘗;不同;性質;聞氣味;點燃法;看顏色;用磁鐵吸引.
4. 廚房裡有食鹽和白糖兩種調味品,歸納它們有哪些相同的物理性質,怎樣區別它們
相似的物理性質:都是白色固體,易溶於水,聞起來沒有氣味.我們可以通過嘗味道來分辨它們,或者通過加熱來分辨它們,因為白糖熔點比食鹽低,在高溫下會被燒焦!
5. 如何用物理方法區分食鹽和白砂糖
物理方法區分食鹽和白砂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第一個方法是使用簡單方便地品嘗方法。食鹽和白砂糖的味道是比較容易區分的。食鹽偏鹹味,而白砂糖偏甜味。一般只需要嘗一小口即可,這樣可以避免浪費材料物質。
2.第二個方法是從外觀方面進行辨別。即通過視覺觀察兩者。家用食鹽一般顆粒比較細小,白砂糖的顆粒較為粗大。通過兩者明顯的外觀大小即可判別兩者。
3.第三個方法常常用於平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取兩個燒杯,向兩個燒杯放入一定量的冷水,再取等量的食鹽和白砂糖分別溶於兩個燒杯中,等待片刻後,如果析出量較少的則為食鹽,另一者即為白砂糖。(原理:食鹽溶解度比白砂糖大,食鹽溶解度不隨溫度變化,白砂糖至易容於熱水。)
(5)食鹽和白糖怎麼區分用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區別食鹽和白砂糖的化學方法是:
1.第一個方法:用干凈的鉑絲分別沾上食鹽和白砂糖,然後用小火烤制,呈現淡黃色的即為食鹽,另一者即為白砂糖。
2.第二個方法:取等量的食鹽和白砂糖分別放置在兩個燒杯中,滴加硝酸鹽溶液,產生白色沉澱的即為食鹽,另一者即為白砂糖。
3.第三個方法:取等量的食鹽和白砂糖分別放置在兩個燒杯中,滴加濃硫酸溶液,發黑膨脹的的即為白砂糖,另一者即為食鹽。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食鹽
網路-白砂糖
6. 鹽與糖有什麼區別呢(希望從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去討論,特別是它們的溶解度,比熱容和熱值等)
鹽是離子化合物,糖是共價化合物,二者差別很大的
1 從狀態區別,鹽呈粉末狀,糖呈顆粒狀.
從化學性質區別,糖可以燃燒(因為它是有機物),但鹽不能.
2 從顏色就能直接看出來,鹽是純白色的,白糖帶有一點黃色。再聞其味,鹽無味,糖帶有香味。
7. 用物質的什麼性質來區別白糖和食鹽
1、可根據味道區分,白糖有甜味、食鹽鹹味。
2、外形判斷,食鹽比起白糖,沒有那麼晶瑩剔透。
白糖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製成的精糖。白糖色白,干凈,甜度高。
白糖含有糖類,糖類是人體主要營養來源之一,人體的消耗要以糖類氧化後產生的熱能來維持,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大約有70%是靠糖類供給的。
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
(7)食鹽和白糖怎麼區分用物理性質擴展閱讀:
白糖分類
白糖主要分為二大類,即白砂糖和綿白糖。國外食用較多的是白砂糖,綿白糖主要在中國飲食文化圈內的國家或地區食用較多。各國對白砂糖的標准和分類不盡相同。
我們國家把白砂糖根據精煉程度的不同,劃分為四個級別,分別是精製白砂糖、優級白砂糖、一級白砂糖、二級白砂糖。綿白糖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精製綿白糖、優級綿白糖、一級綿白糖。
顏色潔白、顆粒如砂者,叫白砂糖;
顏色潔白、粒細而軟,入口易化者,叫綿白糖。
白砂糖:是蔗糖的結晶體,純度一般在99.8%以上,從化學角度看,這是很純的物質了。白砂糖具有純正的蔗糖甜味,除直接食用外,也是工業用糖的主要品種。
綿白糖:是細小的蔗糖晶粒被一層轉化糖漿包裹而成的,其純度與白砂糖相當。轉化糖在這里起著變軟、增香、助甜的作用。
這是因為轉化糖具有蜂蜜般的清香味(蜂蜜的主要組分就是轉化糖)其甜度又大於蔗糖(以蔗糖的甜度為1,則轉化的糖甜度為1.2),轉化糖的較強的吸水能力保持了糖粒的綿軟,所以綿白糖的口感優於白砂糖。綿白糖最宜直接食用,冷飲涼食用之尤佳,但不宜用來製作高級糕點
8. 選用不同的物理性質來鑒別食鹽和白糖
1,狀態,食鹽是無色晶體,白糖是白色晶體。
2,味道,食鹽是鹹的,白糖是甜的。
9. 請用不同的物理性質來鑒別食鹽和白糖,寫出兩種鑒別方法,分別觀察到的現象,分別得出的結論
解:(1)二者味道不同,可根據味道來鑒別。
方法:嘗味道。甜的是白糖,鹹的是食鹽.
(2)根據白糖灼熱時會變成黑色碳,而食鹽灼熱不發生變化,因此,取兩種物質進行灼熱可鑒別兩物質;
方法:各取少量另兩種物質,灼熱,變黑的為白糖,不變的為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