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溫水擦浴的溫度是多少
水溫最好在32℃—34℃左右。
溫水擦浴孩子的皮膚,可使身體表面血管擴張,促進血流加速,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組織缺氧,增強新陳代謝。溫水擦浴時,首先要關好門窗,室溫要保持21℃—24℃,水溫最好在32℃—34℃左右,用一塊干凈的毛巾蘸濕,擰成半干,然後裹在手上成手套狀。
擦拭的部位主要有額頭、腋窩、肘窩、腹股溝處,這些部位因為有大血管,所以在擦拭時可以多停留一會兒,以促進降溫。擦的過程一定是拍打式的,枕後、腹部、胸前區、足底、男孩的陰囊部,這些部位是禁止擦浴的地方。
(1)溫水物理降溫時水溫是多少擴展閱讀:
擦浴時間不宜過長
擦拭頭頸部、腋窩、肘窩、腹股溝、腘窩等部位時稍用力,並延長擦拭時間,以促進局部散熱。禁忌擦拭胸前區、腹部、後頸部、足心部位,因這些部位對冷刺激較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減慢、腸蠕動增強等不良反應。
擦浴過程中,要注意更換或添加溫水,保持水的溫度與清潔,而且擦浴全過程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20分鍾/次。
在進行全身擦拭過程中,密切觀察寶寶反應,如有寒戰、面色蒼白、脈搏、呼吸異常的情況,立即停止擦拭,並與醫生聯系進行處理。此外,擦浴過程中,應盡量少暴露部位,防止寶寶著涼,體弱、有風濕熱的寶寶不宜全身擦拭。
『貳』 最好的物理降溫方法是什麼
1、多喝白開水,熱水,靜脈補充體液;
2、溫水擦身,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
3、酒精擦拭,反復擦洗腋窩,腹股溝區,肘部,頸胸,後背及手足心等血管豐富的區域,通過蒸發降溫;
4、冰敷,以冰塊或冰水作成冰帽,冰袋,冰枕等冷敷頭部及腋下腹股溝等處,重點降低顱腦部溫度,減少代謝及耗氧,保護大腦,以減少並發症和後遺症。
『叄』 兒童發燒想用溫水降溫,多少度水溫適合
40度左右為宜,不要超過42度。小孩子有發熱,則表明體內有感染存在,比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或消化道感染等。所以要引起重視,做好護理的同時必須勤量體溫,一般不建議積極應用退燒葯,可讓小孩多喝水,配合溫水擦浴,退熱貼等物理降溫。
『肆』 物理降溫水溫多少合適
物理降溫時,水溫應在37度到40度之間,跟人體體溫差不多,不應過高或過低,並注意整個物理降溫過程中保持水溫恆定。成人物理降溫時,可在水中加少量酒精,促進體表血管擴張,促進液體蒸發。
『伍』 物理降溫用溫水還是涼水
都可以。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包括冰袋和冰囊降溫法、冰帽降溫法、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灌腸降溫法。其中,溫水擦浴、冰袋和冰囊降溫、酒精擦浴三種方法最為常用。
溫水擦浴適用於絕大多數人,水溫一般在32℃至34℃。患者平躺在床上,身下墊大毛巾。溫水沾濕毛巾並擰至半干呈手套式纏繞在手,離心式為患者擦拭。
擦浴時,最好在患者頭部放置冰袋以防表皮血管收縮、頭部充血;足底放置熱水袋,使病人感覺舒適,也可減輕頭部充血。發熱後人體虛弱,最好不選擇淋浴。
(5)溫水物理降溫時水溫是多少擴展閱讀
冰袋和冰囊物理降溫注意:
冰袋和冰囊降溫適用於體溫39℃以上的高熱患者,使用部位為腋窩、腹股溝及腘窩等血管豐富處,每次10分鍾至30分鍾或遵醫囑,以免局部凍傷或產生繼發效應。長時間使用者,應休息60分鍾後再使用,給予局部組織復原時間。
冰袋臨床常用的是化學冰袋和密封袋冰袋,需要冰箱保存。家庭自製的話,建議往礦泉水瓶中注入三分之二的水,放入冰箱冷凍成冰塊,用毛巾包裹後再使用。
冰囊首次使用時,將袋內注水口封口處打開,根據水位線注入清水,排出袋內空氣閉合封口。待冰袋內材料和清水融合反應成啫喱狀,放入冰箱冷凍,可反復冷凍使用。
『陸』 寶寶發燒用物理降溫降到多少度可以
【寶寶發燒38.5℃以下首選物理降溫】
感冒有個重要症狀是發燒。寶寶發燒,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趕緊吃葯,其實這是錯誤的。
在兒科,經常出現醫生、護士被打事件。在這些暴力事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寶寶的燒沒有被及時退下來,家長著急,才跟醫生、護士起沖突的。家長擔心發燒燒壞寶寶,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求醫生一味地給寶寶退燒,真的好嗎?
發燒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之一,是人體在調動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症狀。體溫的高低與疾病的嚴重程度不成正比,個人的體質不同,體溫調節的敏感度也會不同。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燒是由於感冒、耳部感染或者支氣管感染等引起的。
使用退燒葯只是緩解發燒的症狀,不能清除引起發燒的感染。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引起的發燒,吃退燒葯就能退燒,但幾小時後體溫可能會再次升高,這是正常現象,反復高熱3~5天很常見。退燒葯並不能殺死引起感冒的病毒。
引起感冒的病毒在人體內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般5~7天。身體會自主將病毒清除,不需要葯物去治療。事實上,也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如果寶寶身體出現了細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感染,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擇抗生素等葯物進行「治本」治療。若只是用退燒葯給寶寶退燒,就只能緩解他發燒的症狀。
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燒。腋溫37.3℃~38℃為低熱,38℃~39℃屬於中度發熱,39℃~40℃屬於高熱,40℃以上為超高熱。對於大多數3個月以上的寶寶而言,發燒本身並不危險,也不會燒壞腦袋。因此,只要他們腋下溫度在38.5℃以下,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好,玩耍等活動不受影響的話,就沒有必要使用葯物退燒,可以先為寶寶物理降溫試試。
* 物理降溫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洗溫水澡,通過洗澡的方式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給寶寶洗澡時,建議使用的水溫是35℃~37℃。還要注意調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間的溫度,不要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間的溫度低於浴室溫度很多,給寶寶洗完澡後,要擦乾再抱出浴室。
另一種方法是用溫濕的毛巾給寶寶擦身體。毛巾的溫度最好控制在37℃左右,用溫濕毛巾擦拭寶寶的額頭、頸部、腋下和四肢等。毛巾擦身體降溫的原理是讓寶寶的皮膚血管擴張,讓他體內產生的熱量及時散發出去,而且用溫濕毛巾擦拭身體時,沾在身上的水蒸發,也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柒』 寶寶物理降溫水溫度
物理降溫有溫水擦拭或者酒精擦拭,溫水擦拭一般用33度左右的溫水,酒精擦拭現在30-50%的酒精。或者溫水洗澡,水溫建議30-37度之間。
『捌』 物理降溫是用熱水還是冷水
以不感到刺激難受為度。可以適當冷一點的。
小兒感冒物理降溫最好是用涼一點的溫水。因為冷水刺激大。
『玖』 給寶寶洗澡進行物理降溫,水溫多少合適
寶寶發燒要多給寶寶喝水,注意監測體溫,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溫水擦身(即物理降溫),10分20分一次,沒那麼嚴格。超過即要物理降溫再加吃葯或貼退熱貼等。別捂太多,不利於散熱。 在家裡可以採取以下措施幫助寶寶降低體溫 1、溫水洗澡洗澡能幫助散熱。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可以多洗澡,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容易導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熱水泡腳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不適。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溫要略高於平時,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以寶寶能適應為標准。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既使血管擴張,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3、冰袋冷敷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使用時放冰箱冷凍,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可以反復使用。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硅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凍成固體後取用。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4 、冰枕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既舒服效果又好。去醫院買個冰袋(不是熱水袋)。把冰塊倒入盆里,敲成小塊,用水沖去稜角,裝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裝滿,2/3滿就可以,排凈空氣,夾緊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寶寶頭頸下當枕頭。待冰塊融化可重新更換,很快寶寶的體溫會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