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物理中什麼叫控制變數法
譬如,S=vt(路程=速度×時間)
當我們不知道這個公式的時候,可以用控制變數法來推出來。
我們先讓v(速度)恆定不變,對t(時間)進行控制,當t越大,我們會發現路程越長。這證明時間t對S有影響,經檢驗,是正比關系。
同理,讓時間不變,控制速度,速度越大,路程越長。
要是控制S不變,速度越大,時間越短。
就像100米跑,S=100恆定不變,控制運動員的跑速v,v越大,自然所用時間t就越小了。
控制變數法,就是讓一些變數暫時為定值,控制剩下一個變數,看對函數有什麼作用效果。控制變數法:對多變數的問題,情況往往比較復雜,此時可以把其他變數固定,只討論其中一個變數的變化對問題的影響。
例如: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開始是由實驗得到的,人們分別研究了等溫過程、等壓過程和定容過程下理想氣體的體積、溫度、壓強和質量的關系,得出了一系列實驗定律。最終才總結為克拉伯龍方程:PV = nRT
回答:在討論多個物理量的關系時,控制其中的一個或幾個物理量不變來討論另外兩個物理量的關系。所以被控制的量就是保持不變的量
② 初中物理實驗哪些用到了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
探究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探究聲音產生的因素、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比熱容概念的引入。
③ 什麼是控制變數法,初中物理哪些實驗用到了控制變數
一、什麼是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是指為了研究物理量同影響它的多個因素中的一個因素的關系,可將除了這個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人為地控制起來,使其保持不變,再比較、 研究該物理量與該因素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然後再綜合起來得出規律的方法。
二、初中物理哪些實驗
1、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2、研究液體壓強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液體的密度和深度)
3、研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4、研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物體的重力、動滑輪的重力、摩擦力)
5、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物體的質量和速度)
6、研究液體蒸發快慢與那些因素有關(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空氣流動)
7、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長度、材料與橫截面積)
8、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導體兩端的電壓、導體電阻)
9、影響電功大小的因素(電壓、電流和通電時間)
10、影響電熱大小的因素(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
11、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電流的大小、線圈的匝數、有無鐵芯)
1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
13、決定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
14、在概念引入中用到控制變數法的有:速度的概念(V=s/t)、密度的概念(ρ=m/V)、壓強 的概念(P=F/S)、功率的概念(P=W/t)、比熱容的概念(c=Q/m△t)
④ 物理控制變數法的應用
探究壓強大小與什麼因素的實驗中,利用控制變數法
探究電路中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利用控制變數法
探究比熱容的實驗中,也利用控制變數法啊
有很多啊,說不完
⑤ 物理學中有哪些實驗用到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就是某一物理量與多個物理量有關系,我們只能讓其中一個物理發生變化,找出我們要研究的物理量和這一變數之間的關系。稱為控制變數法。如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時,要確定電阻不變。
物理規律中經常出現有三個物理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問題,如在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和質量間的關系時,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先控制質量一定,改變物體受到的合外力,找到物體加速度與合外力之間的關系後,再控制物體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改變物體的質量,找到加速度與物體質量之間的比例關系,最終得到a與F/m的正比關系
中學物理中探究三個物理量間關系的實驗還有:胡克定律F=kx,摩擦定律f=uFn,歐姆定律I=U/R,氣體實驗定律P1V1/T1=P2V2/T2等。
⑥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控制變數法之類的 它們分別在哪些實驗中使用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多少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什麼是控制變數法,初中物理哪些實驗用到了控制變數法
控制變數法就是某一物理量與多個物理量有關系,我們只能讓其中一個物理發生變化,找出我們要研究的物理量和這一變數之間的關系.稱為控制變數法.如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時,要確定電阻不變.
⑧ 初中物理在研究哪些問題時用到過"控制變數法""的方法
控制變數法是為了研究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所用。舉例來說,s=vt
即位移=速度*時間,(如果你不能理解什麼是位移,可以暫且認為它就是距離好了)。這個公式可以用控制變數法來研究,就是說,知道「速度」、「位移」、「時間」,但為了研究出「位移=速度*時間」這個公式,我們要採用控制變數法。
研究的方法是這樣的,
我們讓一輛小車勻速行駛一段時間,然後看它的位移。為了研究位移跟「速度」、「時間」是什麼關系,我們先讓小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相同的時間,比較兩種情況下行駛的位移。例如:先以3m/s的速度行駛5秒,記下位移15m;接著以9m/s的速度行駛5秒,記下位移45m,這樣,我們可以看到在同樣的時間里,速度翻了幾倍,位移也翻了幾倍,即位移和速度成正比。注意在這個例子中,我們故意讓小車兩次行駛的時間保持一致(都是5秒),從而就可以發現「位移和速度成正比」這個關系,因為是控制住「時間」這個變數,使其不變,來研究問題,所以這種方法叫「控制變數法」。同樣的,如果我們控制住「速度」這個變數,也同樣可以發現「位移和時間成正比」這個關系。(做法就是,讓小車以相同的速度行駛不同的時間,比較兩種情況下行駛的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