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前二十號元素是什麼

物理前二十號元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8 18:04:22

A. 寫出下列元素名稱及符號前20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

如下:
1
h
氫1.0079(相對原子質量)化學元素周期表
2
he
氦4.0026
3
li
鋰6.941
4
be
鈹9.0122
5
b
硼10.811
6
c
碳12.011
7
n
氮14.007
8
o
氧15.999
4(3)
9
f
氟18.998
10
ne
氖20.17
11
na
鈉22.9898
12
mg
鎂24.305
13
al
鋁26.982
14
si
硅28.085
15
p
磷30.974
16
s
硫32.06
17
cl
氯35.453
18
ar
氬39.94
19
k
鉀39.098
20
ca
鈣40.08

B. 前20號周期元素H,C,N,O,F,Na,Mg,Al,Si,P,S,Cl,Ka,Ca

以下為前20號元素,1到20號按照從左至右的順序依次排開:
H氫 ,He氦 ,Li鋰,Be鈹,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鈉,Mg鎂,Al鋁,Si硅,P磷,S硫,Cl氯,Ar氬,K鉀,Ca鈣!

詳情請查閱-高中化學教材!

C. 元素周期表前二十個是什麼

元素周期表前20個:氫(H)、氦(He)、鋰(Li)、鈹(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鈉(Na)、鎂(Mg)、鋁(Al)、硅(Si)、硫(S)、氯(Cl)、氬(Ar)、鉀(K)、鈣(Ca)。

化學元素周期表是根據原子量從小至大排序的化學元素列表。列表大體呈長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歸在同一族中,如鹼金屬元素、鹼土金屬、鹵族元素、稀有氣體,非金屬,過渡元素等。

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區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於周期表能夠准確地預測各種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間的關系,因此它在化學及其他科學范疇中被廣泛使用,作為分析化學行為時十分有用的框架。

元素位置推斷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3、確定族數應先確定是主族還是副族,其方法是採用原子序數逐步減去各周期的元素種數,即可由最後的差數來確定。www.sdmynj.com

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時最後的差數小於等於10時差數就是族序數,差為8、9、10時為Ⅷ族,差數大於10時,則再減去10,最後結果為族序數;在第六、七周期時差數為1:ⅠA族,差數為2:ⅡA族,差數為3~17:鑭系或錒系,差數介於18和21之間:減14,差數為22~24:Ⅷ族,差數大於25:減24,為對應的主族;

根據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類推斷,用原子序數減去各周期所含的元素種數,當結果為「0」時,為零族;當為正數時,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縱行,如為「2」則為周期表中從左向右數的第二縱行,即第ⅡA族;當為負數時其主族序數為8+結果。

所以應熟記各周期元素的種數,即2、8、8、18、18、32、32。如:①114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114-2-8-8-18-18-32-32=-4,8+(-4)=4,即為第七周期,第ⅣA族。②75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75-2-8-8-18-18=21,21-14=7,即為第六周期,第ⅦB族。

D. 前二十號元素的化合價各是多少

前二十號元素化合價:

H:+1、-1

Li:+1

Be:+2

B:+3

C:-4、+2、+4

N:-3、+1、+2、+3、+4、+5

O:-2 (在過氧根中為-1)、+2

F:-1

Na:+1

Mg:+2

Al:+3

Si:+2、+4

P:-3、+3、+5

S:-2、+2、+4、+6

Cl:-1、+1、+3、+5、+7

K:+1

Ca:+2

Fe:+2、+3

Cu:+1、+2

Zn:+2

Br:=Cl=I

Pb:+2、+4

Ag:+1

Au:+3、+5

惰性氣體的化合價視為0(He Ne Ar Kr Xe Rn)

氫+1,氧-2,

銀鋰鈉鉀+l價,

鋅鎂鈣鋇+2價,

鋁+3,硅+4.

只遇金屬或是氫,

氮磷-3硫-2,

氟氯溴碘總-1.

可變價,不可怕,

具體判斷"和為零".

單質為零要記清.

(4)物理前二十號元素是什麼擴展閱讀:

化合價:

化合價(英語:Valence)是一種元素的一個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即構成化合物}時表現出來的性質。

一般的,化合價的價數等於每個該原子在化合時得失電子的數量,即該元素能達到穩定結構時得失電子的數量,這往往決定於該元素的電子排布,主要是最外層電子排布,當然還可能涉及到次外層能達到的由亞層組成的亞穩定結構。

定義:

是物質中的原子得失的電子數或共用電子對偏移的。

化合價表示原子之間互相化合時原子得失電子的數目。

化合價也是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出的一種性質。

元素在相互化合時,反應物原子的個數比並不是一定的,而是根據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的。比如,一個鈉離子(化合價為+1,失去一個電子)一定是和一個氯離子(化合價為-1,得到一個電子)結合。

而一個鎂離子(化合價為+2,失去兩個電子)一定是和2個氯離子結合。

如果形成的化合物的離子的化合價代數和不為零,就不能使構成離子化合物的陰陽離子和構成共價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電子層成為穩定結構。也就不能形成穩定的化合物。

化合價的概念就由此而來,那麼元素的核外電子相互化合的數目,就決定了這種元素的化合價,化合價就是為了方便表示原子相互化合的數目而設置的。學習化合價時你應該了解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規定。

另外,規定單質分子里,元素的化合價為零,不論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其組成的正、負離子的化合價的代數和均為零。離子化合物,

例:NaOH(鈉化合價是正1價,氫氧根離子化合價是負1價,相互抵消為零價這樣的化合物寫法就成立)

化合價——原子形成化學鍵的能力。是形成穩定化合物中的彼此元素的化學性質。(即達成各元素形成穩定結構的一種能力性質)

注意:元素的「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重要性質,這種性質只有跟其他元素相化合時才表現出來。就是說,當元素以游離態存在時,即沒有跟其他元素相互結合成化合物時,因此單質元素的化合價為「0」。

比如鐵等金屬單質、碳等非金屬單質、氦等稀有氣體。

書寫

1、在化合物中,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指定元素化合價。

2、在元素正上方明確標出元素化合價,一律標出正負號。

3、有氧元素出現時,氧元素寫在後面。

4、在由金屬和非金屬組成的化合物中,書寫化學式時,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寫在前面,非金屬元素的元素符號寫在後面。

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電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

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種基本的金屬和非金屬物質,它們只由一種原子組成,其原子核具有同樣數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2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於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大於83(鉍元素之後)的元素都不穩定,會放射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鍀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

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高達95,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都一樣能在自然中找到,這就是鈾和釷的自然衰變。

同位素:

英國物理學家阿斯頓在1921年初證明大多數化學元素都有不同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質量按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質量分數求得的平均值。

在這同一時期里英國物理學家莫塞萊在1913年系統地研究了由各種元素製成的陰極所得的X射線的波長,指出元素的特徵是這個元素的原子的核電荷數,也就是後來確定的原子序數。

這樣,如果把同位素看作是幾種不同的單獨的元素,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決定元素的原子的特徵不是原子量,而是它的核電荷數。

1923年,國際原子量委員會作出決定:化學元素是根據原子核電荷的多少對原子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把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稱為一種元素。

E. 寫出下列元素名稱及符號前20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20號元素的名稱及符號為:

氫H、氦He、鋰Li、鈹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鈉Na、鎂Mg、鋁Al、硅Si、磷P、硫S、氯Cl、氬Ar、鉀K、鈣Ca

25號元素:錳Mn

26號元素:鐵Fe

29號元素:銅Cu

30號元素:鋅Zn

53號元素:碘I

78到80號元素:鉑Pt、金Au、汞Hg

稀有氣體元素: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

F. 元素周期表中前20號元素及其常見化合物的性質

需要什麼就請網路吧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
氫是原子序數為1的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H,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其原子質量為1.00794u,是最輕的,也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大約占據宇宙質量的75%[1]。主星序上恆星的主要成分都是等離子態的氫。而在地球上,自然條件形成的游離態的氫單質相對罕見。
氫氣 (H2)最早於16世紀初被人工合成,當使用的方法是將金屬置於強酸中。1766–81年,亨利·卡文迪許發現氫氣是一種與以往所發現氣體不同的另一種氣體[2] ,在燃燒時產生水,這一性質也決定了拉丁語 「hydrogenium」 這個名字(「生成水的物質」之意)。常溫常壓下,氫氣是一種極易燃燒,無色透明、無臭無味的氣體。[3] 氫原子則有極強的還原性。在高溫下氫非常活潑。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與氫生成化合物。

氦(Helium),為稀有氣體的一種。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太陽」。1868年有人利用分光鏡觀察太陽表面,發現一條新的黃色譜線,並認為是屬於太陽上的某個未知元素,故名氦。氦在通常情況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氦是唯一不能在標准大氣壓下固化的物質。氦是最不活潑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麼化合物。氦的應用主要是作為保護氣體、氣冷式核反應堆的工作流體和超低溫冷凍劑。

鋰,金屬元素,元素符號Li,原子序數3。銀白色,質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用於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銀白色的金屬,是最輕的金屬。可與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生反應。與水的反應非常劇烈。但由於氫氧化鋰微溶於水,反應在進行一段時間後,鋰表面被氫氧化鋰覆蓋,反應速度減慢。在500℃左右容易與氫發生反應,是唯一能生成穩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氫化物的鹼金屬,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與氮在室溫下反應,生成氮化鋰(Li3N)的鹼金屬。由於易受氧化而變暗,且密度比所有的油和液態烴都小,故應存放於液體石蠟中(在液體石蠟中鋰也會浮起)。

鈹,原子序數4,原子量9.012182,是最輕的鹼土金屬元素。鈹在地殼中含量為0.001%,主要礦物有綠柱石、硅鈹石和金綠寶石。天然鈹有三種同位素:鈹7、鈹9、鈹10。鈹是鋼灰色金屬;熔點1283°C,沸點2970°C,密度1.85克/厘米³,鈹離子半徑0.31埃,比其他金屬小得多。鈹的化學性質活潑,能形成緻密的表面氧化保護層。鈹既能和稀酸反應,也能溶於強鹼,表現出兩性。鈹的氧化物、鹵化物都具有明顯的共價性,鈹的化合物在水中易分解,鈹還能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明顯熱穩定性的共價化合物。
鈹,化學符號:Be。讀作[pí]。原子序數4,原子量9.012182,莫氏硬度:4 ,為一種鋼灰色的稀有金屬,是最輕的鹼土金屬元素,也是最輕的結構金屬之一。電離能9.322電子伏特。呈灰白色,質堅硬。熔點1278±5℃。沸點2970℃,密度1.85克/立方厘米,鈹離子半徑0.31埃,比其他金屬小得多。和鋰一樣,也形成保護性氧化層,故在空氣中即使紅熱時也很穩定。不溶於冷水,微溶於熱水,可溶於稀鹽酸,稀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而放出氫。金屬鈹對於無氧的金屬鈉即使在較高的溫度下,也有明顯的抗腐蝕性。鈹價態為正2價,可以形成聚合物以及具有顯著熱穩定性的一類共價化合物。

硼(péng),原子序數5,原子量10.811。約公元前200年,古埃及、羅馬、巴比倫曾用硼沙製造玻璃和焊接黃金。1808年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和泰納爾分別用金屬鉀還原硼酸製得單質硼。硼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1%。天然硼有2種同位素:硼10和硼11,其中硼10最重要。硼為黑色或銀灰色固體。晶體硼為黑色,熔點約2300℃,沸點3658℃,密度2.34克/立方厘米;硬度僅次於金剛石,較脆。
黑色或深棕色粉末。在常溫時為弱導體,而在高溫時導電良好。痕量碳的攙合物能使傳導率提高。在空氣中氧化時由於三氧化二硼膜的形成,而起自身限製作用,當溫度在1000℃以上時,氧化層才蒸發。常溫時能與氟反應。不受鹽酸和氫氟酸水溶液的影響。與熔化的過氧化鈉,或一種碳酸鈉和硝酸鉀熔化混合物能劇烈反應。粉末能溶於沸硝酸和硫酸,以及大多數熔融的金屬如銅、鐵、錳、鋁和鈣。不溶於水。相對密度2.350。熔點約2300℃。沸點3658℃。

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位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拉丁語為Carbonium,意為「煤,木炭」。漢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構成,從「炭」字音。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於大氣和地殼之中。碳單質很早就被人認識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機物更是生命的根本。碳是生鐵、熟鐵和鋼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學上自我結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業上是重要的分子。生物體內大多數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氮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N,它的原子序數是7。
氮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氮氣。它無色無味無臭,是很不易有化學反應呈化學惰性的氣體,而且它不支持燃燒。

氧,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為「酸形成者」。1774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用透鏡把太陽光聚焦在氧化汞上,發現一種能強烈幫助燃燒的氣體。拉瓦錫研究了此種氣體,並正確解釋了這種氣體在燃燒中的作用。氧是地殼中最豐富、分布最廣的元素,在地殼的含量為48.6%。單質氧在大氣中佔23%。氧有三種穩定同位素:氧16、氧17和氧18,其中氧16的含量最高。

氟,氣體元素,符號F,原子序數9。鹵族元素之一,屬周期系ⅦA族元素。淡黃色,有毒,腐蝕性很強,化學性質很活潑,可以和部分惰性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是製造特種塑料、橡膠和冷凍機(氟氯烷)的原料。由其製得的氫氟酸(HF)是一種唯一能夠與玻璃反應的無機酸。

氖(neon),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Ne,原子序數10,原子量20.1797,屬周期系零族,為稀有氣體的成員之一。1898年英國W.拉姆齊和M.W.特拉弗斯在液態空氣中發現一種新的稀有氣體,取名neon,含義是新奇。

鈉(sodium),一種金屬元素,質地軟,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在地殼中鈉的含量為2.83%,居第六位,主要以鈉鹽的形式存在,如食鹽(氯化鈉)、智利硝石(硝酸鈉)、純鹼(碳酸鈉)等。鈉也是人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古漢語中,「鈉」字的意思是鍛鐵。
發現過程1808年,英國的戴維,用鉀還原白鎂氧(即氧化鎂MgO),最早製得少量的鎂。物理性質:銀白色的金屬,密度1.738克/厘米3,熔點648.9℃。沸點1090℃。化合價+2,電離能7.646電子伏特,是輕金屬之一,具有延展性,金屬鎂無磁性,且有良好的熱消散性。還原劑。製造閃光粉。輕質合金原料。冶金脫硫劑和脫氧劑。光學鏡。製造鎂鹽。制備格氏試劑、光譜分析。

銀白色輕金屬。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製成棒狀、片狀、箔狀、粉狀、帶狀和絲狀。在潮濕空氣中能形成一層防止金屬腐蝕的氧化膜。鋁粉和鋁箔在空氣中加熱能猛烈燃燒,並發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於稀硫酸、硝酸、鹽酸、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溶液,不溶於水。相對密度2.70。熔點660℃。沸點2327℃。鋁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於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航空、建築、汽車三大重要工業的發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鋁及其合金的獨特性質,這就大大有利於這種新金屬鋁的生產和應用。 應用極為廣泛。

硅guī(台灣、香港稱矽xī)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Si,舊稱矽。原子序數14,相對原子質量28.0855,有無定形硅和晶體硅兩種同素異形體,屬於元素周期表上IVA族的類金屬元素。硅也是極為常見的一種元素,然而它極少以單質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現,而是以復雜的硅酸鹽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岩石、砂礫、塵土之中。硅在宇宙中的儲量排在第八位。在地殼中,它是第二豐富的元素,構成地殼總質量的26.4%,僅次於第一位的氧(49.4%)。

第15號化學元素,處於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VA族。磷存在與人體所有細胞中,是維持骨骼和牙齒的必要物質,幾乎參與所有生理上的化學反應。磷還是使心臟有規律地跳動、維持腎臟正常機能和傳達神經刺激的重要物質。沒有磷時,煙酸不能被吸收;磷的正常機能需要維生素(維生素食品) D 和鈣(鈣食品)來維持。

硫是一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的化學符號是S,原子序數是16。硫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無味的非金屬,純的硫是黃色的晶體,又稱做硫磺。硫有許多不同的化合價,常見的有-2, 0, +4, +6等。在自然界中它經常以硫化物或硫酸鹽的形式出現,尤其在火山地區純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現。對所有的生物來說,硫都是一種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種氨基酸的組成部分,由此是大多數蛋白質的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劑中。

氯是一種鹵族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Cl,屬於周期系ⅦA族元素,原子序數為17,英文名:Chlorine(Cl)。氯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氣體。
氬,非金屬元素,元素符號Ar。氬是單原子分子,單質為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是稀有氣體中在空氣中含量最多的一個,由於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氬是目前最早發現的稀有氣體。化學性極不活潑,但是已制的其化合物-氟氬化氫。氬不能燃燒,也不能助燃。氬的最早用途是向電燈泡內充氣。焊接和切割金屬也使用大量的氬。用作電弧焊接不銹鋼、鎂、鋁和其他合金的保護氣體,即氬弧焊

一種化學元素 。化學符號(K) ,原子序數 19,相對原子質量為39.0983,屬周期系ⅠA族,為鹼金屬的成員。元素的英文名稱來源於potash一詞,含義是木灰鹼。鉀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59%,占第七位。在海水中,除了氯、鈉、鎂、硫、鈣之外 ,鉀的含量占第六位 。
鈣是一種金屬元素,符號Ca,銀白色晶體。動物的骨骼、蛤殼、蛋殼都含有碳酸鈣。可用於合金的脫氧劑、油類的脫水劑、冶金的還原劑、鐵和鐵合金的脫硫與脫碳劑以及電子管中的吸氣劑等。它的化合物在工業上、建築工程上和醫葯上用途很大。
常見化合價
氫+1
鋰+1
鈹+2
硼+3
碳+4 +2 -2 -4 0
氮-3 0 +1 +2 +3 +4 +5
氧 -2 0 +2
氟-1
鈉+1
鎂+2
鋁+3
硅+4
磷+3 +5
硫-2 0 +4 +6
氯-1 0 1 3 5 7
鉀+1
鈣+2
(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價氧鈣鎂鋇鋅) 三鋁四硅五氮磷 二三鐵、二四碳 一至五價都有氮 銅汞二價最常見 正一銅氫鉀鈉銀 正二銅鎂鈣鋇鋅 三鋁四硅四六硫 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鐵 二四六七錳為正 碳有正四與正二 再把負價牢記心 負一溴碘與氟氯 負二氧硫三氮磷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NaCl 氯化鈉
NaOH 氫氧化鈉
Na2CO3 碳酸鈉
NaHCO3 碳酸氫鈉
BaCl2 氯化鋇
BaSO4 硫酸鋇
Ba(OH)2 氫氧化鋇
AgNO3 硝酸銀
Ca(OH)2 氫氧化鈣
沉澱:BaCO3 碳酸鋇 BaSO4 硫酸鋇 CaCO3 碳酸鈣 AgCl 氯化銀
酸:H2SO4 硫酸 HCl 氫硫酸(鹽酸) HNO3 硝酸

常見化合物的俗稱
俗稱 主要化學成分
硅的化合物:石英、水晶 SiO2
砂子 SiO2
鈉的化合物:食鹽 NaCl
蘇打、純鹼 Na2CO3
苛性鈉、燒鹼、苛性鹼 NaOH
芒硝 Na2SO4·10H2
大蘇打、海波 Na2S2O3
小蘇打 NaHCO3
鉀的化合物:苛性鉀 KOH
灰錳鉀 KmnO4
銨的化合物:硝銨、銨硝石 NH4NO3
硫銨、肥田粉 (NH4)2SO4
碳銨 NH4HCO3
鋇的化合物:重晶石 BaSO4
鈣的化合物:電石 CaC2
石灰石 CaCO3
螢石 CaF2
熟石灰、消石灰 Ca(OH)2
漂白粉 Ca(ClO)2、CaCl2
生石灰 CaO
無水石膏 CaSO4
熟石膏 2CaSO4·H2O
生石膏 CaSO4·2H2O
普鈣 Ca(H2PO4)2、CaSO4
重鈣 Ca(H2PO4)2
鎂的化合物:鹵鹽、苦鹵 MgCl2
瀉鹽 MgSO4·7H2O
菱鎂礦 MgCO3
鋁的化合物:礬土 Al2O3
剛玉、紅寶石、綠寶石 Al2O3
明礬 K2Al(SO4)2·12H2O
鐵的化合物:鐵紅 Fe2O3
赤鐵礦 Fe2O3
磁鐵礦 Fe3O4
菱鐵礦 FeCO3
綠礬 FeSO4·7H2O
黃鐵礦 FeS2
錳的化合物:軟錳礦 MnO2
鋅的化合物:鋅礬、皓礬 ZnSO4·7H2O
鉛的化合物:方鉛礦 PbS
銅的化合物:輝銅礦 Cu2S
膽礬、藍礬 CuSO4·5H2O
波爾多液 CuSO4、Ca(OH)2、S
砷的化合物:砒霜 As2O3
雄黃 As2S2
雌黃 As2S3
有機化合物:沼氣 CH4
電石氣 C2H2
蟻醛、福爾馬林 HCHO
蟻酸 HCOOH
醋酸 CH3COOH
酒精 CH3CH2OH
石灰酸 C6H5OH
甘油 C3H8O3
草酸 C2H2O4
1.單質、化合物
(1)單質、化合物的涵義
①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單質又可分為金屬和非金屬。
②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化合物可根據組成元素的不同,分為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
(2)單質、化合物的聯系與區別
①單質和化合物都是純凈物。
②兩者的區別在於:單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簡單地,可根據它們的化學式進行判斷。
2.常見氧化物的性質
(1)氧化物的定義
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常見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化鐵、水、二氧化硫等。
(2)一氧化碳的性質
①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 化學反應 實驗現象
可燃性 2CO+O2=2CO2 發出藍色火焰,產生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放出大量熱量
還原性 CO+CuO=== Cu+C02 黑色固體變成紅色,生成的氣體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相互轉化
③一氧化碳有毒,能跟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緊密結合,使血紅蛋白失去結合O的能力,致使人體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3)二氧化硫的性質
二氧化硫是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它是酸雨產生的原因之一。
SO2+H2O==H2SO3。
3.重要的鹽
(1)鹽的涵義
鹽是酸跟鹼中和的產物,這是數量很大的一類物質。
(2)常見鹽的性質和用途
物質 氯化鈉NaCl 碳酸鈉Na2C03 碳酸鈣CaCO3
俗名 食鹽 純鹼、蘇打 大理石、石灰石
物理性質 易溶於水的無色透明晶體,不易潮解 白色粉末,從水溶液中析出Na2CO3•10H20晶體,易風化 難溶於水的白色固體
化學性質 其水溶液含有Cl-,能與可溶性銀鹽(如AgN03)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AgN03+NaCl== AgCl↓+NaNO3 水溶液呈鹼性,能在水溶液中電離出OH- CaC03+2HCl==CaCl2+H20+C02
物質 氯化鈉NaCl 碳酸鈉Na2CO3 碳酸鈣CaCO3
用途 醫學上使用的生理鹽水就是0.9%的氯化鈉,食用、防腐、化工原料等 制玻璃 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制石灰、水泥,建築材料
4.酸的主要性質及用途
(1)酸的涵義
電離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十的化合物叫做酸。
(2)酸的通性
①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②能與鹼反應
2Fe(OH)3+3H2SO4 =Fe2(SO4)3+6H2O,
Cu(OH)2+2HC1=CuC12+2H2O,
③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Fe2O3+3H2S04 ==Fe2 (SO4)3+3H2O,
CuO+2HCl== CuCl2+H2O。
④能與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鹽和氫氣
Zn+H2SO4== ZnSO4¬十H2(制氫氣),
Fe+2HC1=FeCl,+H2↑。
⑤能與鹽反應生成新的鹽和新的酸
BaCl2+H2SO4== BaSO4↓+2HC1(檢驗SO42-),
AgNO3十HCl = AgCl↓+HNO3(檢驗Cl-)。
酸具有相似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
(3)鹽酸與硫酸的區別
物質 濃酸特性 化學反應 用途
鹽酸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腐蝕性 能與可溶性銀鹽(如AgN03溶液)生成不溶於稀硝酸的白色沉澱等 金屬除銹
硫酸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腐蝕性、脫水性等特殊性質,稀釋時會放出大量的熱量 能與可溶性鋇鹽(如BaCl2溶液)生成不溶於酸的白色沉澱等 精煉石油,金屬除銹等
(4)濃硫酸的稀釋方法:將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鹼的主要性質與用途
(l)鹼的涵義
電離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一的化合物叫做鹼。
(2)鹼的通性
①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
②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HNO3+NaOH ==NaNO3+H2O,
2HC1+Ca(OH)2=CaC12+2H2O。
③能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CO2+2NaOH==Na2CO3+H2O,
SO2+Ca(OH)2= CaSO3+H2O(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
④能與某些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鹼和另一種鹽
CUS04+2NaOH== Cu(OH)2↓+Na2SO4,
Na2CO3+Ca(OH)2==CaCO3↓+2NaOH
鹼具有相同性質的原因是其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OH-。
(3)常見的鹼及其性質
物質 氫氧化鈉NaOH 氫氧化鈣Ca(OH)2
俗名 燒鹼、火鹼、苛性鈉 熟石灰、消石灰
特性 具有強腐蝕性、吸水性(作乾燥劑) 具有腐蝕性
化學反應 SO2+2NaOH==Na2S03+H2O(用於吸收空氣中的有毒氣體) 氫氧化鈣的水溶液可以用來鑒別二氧化碳:
C02+Ca(0H)2==CaCO3+H20
用途 制肥皂、造紙、紡織等,氣體乾燥劑 制NaOH、漂白粉,改良酸性土壤,配製波爾多液
6.溶液酸鹼性的測定
(1)測定方法
可用酸鹼指示劑,如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來判別溶液的酸鹼性。也可以用pH試紙來定量地測定溶液的酸鹼度—pH,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強。
(2)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但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鹼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
(3)酸性物質不一定都是酸,只有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才屬於酸。同樣,具有鹼性的物質(如Na2CO3)也不一定都是鹼。
7.酸雨的危害
酸雨不僅危害健康,而且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損害農作物和樹木生長,危害漁業,腐蝕建築物、工廠設備和文化古跡。
8.中和反應
(l)中和反應的特點
酸+鹼=鹽+水,這是復分解反應的一種特殊類型。
(2)中和反應的意義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鋁)治療胃酸過多,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都是中和反應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9.有機物
(1)定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以外)稱為有機物。
(2)常見的有機物
常見的簡單有機物包括甲烷(CH4)、乙炔(C2 H2)、丁烷(C4H10)、酒精等。甲烷俗稱沼氣,丁烷是打火機內液體的主要成分,乙炔常用於金屬的焊接和切割。
(3)有機物的特性
易揮發、易燃燒、難溶於水。
(4)有機物的存在
石油、煤、動、植物體內都含有有機物。
(5)有機合成材料
包括合成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等。塑料產品具有良好的特性,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G. 求前20號元素的詳細介紹包括性質 方程式 等等

這個可以嗎?更具體的你可以去網路文庫,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數是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細小的。氫通常的單質形態是氫氣。它是無色無味無臭,極易燃燒的雙原子的氣體,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它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物質. 氫原子存在於水, 所有有機化合物和活生物中.導熱能力特別強,跟氧化合成水。在0攝氏度和一個大氣壓下,每升氫氣只有0.09克重——僅相當於同體積空氣重量的14.5分之一。
在常溫下,氫比較不活潑,但可用催化劑活化。在高溫下氫非常活潑。除稀有氣體元素外,幾乎所有的元素都能與氫生成化合物。
密度、硬度 0.0899 kg/m3(273K)、NA
顏色和外表 無色
大氣含量 10-4 %
地殼含量 0.88 %
原子量 1.00794 原子量單位
原子半徑 (計算值) 25(53)pm
共價半徑 37 pm
范德華半徑 120 pm
價電子排布 1s1
電子在每能級的排布 1
氧化價(氧化物) 1(兩性的)
晶體結構 六角形
物理屬性
物質狀態 氣態
核內質子數:1
核外電子數:1
核電核數:1
質子質量:1.673E-27
質子相對質量:1.007
所屬周期:1
所屬族數:IA
摩爾質量:1
氫化物:無
氧化物:H2O
最高價氧化物:H2O
外圍電子排布:1s1
核外電子排布:1
顏色和狀態:無色氣體
原子半徑:0.79
常見化合價+1,-1
熔點 14.025 K (-259.125 °C)
沸點 20.268 K (-252.882 °C)
摩爾體積 11.42×10-6m3/mol
汽化熱 0.44936 kJ/mol
熔化熱 0.05868 kJ/mol
蒸氣壓 209 帕(23K)
聲速 1270 m/s(293.15K)
電負性 2.2(鮑林標度)
比熱 14304 J/(kg·K)
電導率 無數據
熱導率 0.1815 W/(m·K)
電離能 1312 kJ/mol
最穩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 衰變模式 衰變能量
MeV 衰變產物
1H 99.985 % 穩定
2H 0.015 % 穩定
3H 10-15 % /
人造 12.32年 β衰變 0.019 3He
4H 人造 9.93696×10-23秒 中子釋放 2.910 3H
5H 人造 8.01930×10-23秒 中子釋放 ? 4H
6H 人造 3.26500×10-22秒 三粒中子
釋放 ? 3H
7H 人造 無數據 中子釋放? ? 6H?
核磁公振特性 1H 2H 3H
核自旋 1/2 1 1/2
靈敏度 1 0.00965 1.21

氦氣為無色無味,不可燃氣體,空氣中的含量約為百萬分之5.2。化學性質完全不活潑,通常狀態下不與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結合。理論上可以從空氣中分離抽取,但因其含量過於稀薄,工業上從含氦量約為0.5%的天然氣中分離、精製得到氦氣。
化學式 He
分子量 4.003
氣體密度 0.1786kg/m3(0°C、1atm)
液態密度 0.1250kg/・(沸點)
比重 0.14(空氣=1)
沸點 4.3K(1atm)
熔點 1.0K(26atm)
臨界溫度 5.3K
臨界壓力 0.228MPa
蒸發熱 5.50cal/g、20.4kJ/kg(沸點)
液態與氣態的體積比 699(0℃、1atm、以液態體積為1・)
元素名稱:鋰
元素原子量:6.941
元素類型:金屬
原子序數:3
元素符號:Li
元素中文名稱:鋰
元素英文名稱:Lithium
相對原子質量:6.941
核內質子數:3
核外電子數:3
核電核數:3
質子質量:5.019E-27
質子相對質量:3.021
所屬周期:2
所屬族數:IA
mo爾質量:7
氫化物:LiH
氧化物:Li2O
最高價氧化物:Li2O
密度:0.534
熔點:180.5
沸點:1347.0
wai圍電子排布:2s1
核外電子排布:2,1
顏色和狀態:銀白色金屬
原子半徑:2.05
常見化合價+1
發現人:阿爾費德森 發現年代:1817年
發現過程:
從金屬與酸作用所得的氣體中發現氫。 1817年,瑞典的阿爾費德森,最先在分析透鋰長石時發現了鋰。
元素描述:
銀白色的金屬。密度0.534克/厘米3。熔點180.54℃。沸點1317℃。是最輕的金屬。可與大量無機試劑和有機試劑發生反應。與水的反應非常劇烈。在500℃左右容易與氫發生反應,是唯一能生成穩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氫化物的鹼金屬,電離能5.392電子伏特,與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與氮在室溫下反應,生成氮化鋰(Li3N)的鹼金屬。由於易受氧化而變暗,故應存放於液體石蠟中。
元素來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鋰輝石和鋰雲母及磷鋁石礦德形式存在。由電解熔融德氯化鋰而製得。
元素用途:
將質量數為6的同位素(6Li)放於原子反應堆中,用中子照射,可以得到氚。氚能用來進行熱核反應,有著重要的用途。鋰主要以硬脂酸鋰的形式用作潤滑脂的增稠劑。這種潤滑劑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溫和良好的低溫性能。鋰化物用於陶瓷製品中,以起到助溶劑的作用。在冶金工業中也用來作脫氧劑或脫氯劑,以及鉛基軸承合金。鋰也是鈹、鎂、鋁輕質合金的重要成分。、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遞變性規律
1.1 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的遞增而減小;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1.2 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鹼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1.3 單質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的熔點遞增
1.4 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1.5 最高價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鹼性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鹼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
1.6 非金屬氣態氫化物
元素非金屬性越強,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同周期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強;同主族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氣態氫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1.7 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氧離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2. 推斷元素位置的規律
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應牢記的規律:
(1)元素周期數等於核外電子層數;
(2)主族元素的序數等於最外層電子數;

1、 2fe+3cl2=2fecl3
2、cl2+h2o=hcl+hclo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2naoh+cl2=nacl+naclo+h2o
5、 ca(clo)2+h2o+co2=caco3(↓)+2hclo 2hclo=2hcl+o2(↑)
6、 cl2+h2s=2hcl+s
7、 2ki+cl2=2kcl+i2
8、 cl2+so2+2h2o=h2so4+2hcl
9、 mno2+4hcl=mncl2+cl2(↑)+2h2o
10、agno3+ki=agi(↓)+kno3
11、 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
二、氮族
1、 n2+3h2=2nh3(高溫高壓催化劑)
2、 n2+o2=2no(放電)
3、 4nh3+5o2=4no+6h2o
4、 nh3+hcl=nh4cl
5、 nh3+h2o=nh3•h2o(可逆)
6、 fecl3+3nh3•h2o=fe(oh)3(↓)+3nh4cl(不太肯定是不會發生氧化還原)
7、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8、ca(oh)2 +2nh4cl=cacl2+2nh3(↑)+h2o
9、2no+o2=2no2
10、nh4cl=nh3↑+hcl↑
11、 nh4hco3===nh3↑+co2↑+h2o
12、 4hno3=4no2↑+o2↑+h2o(光照或加熱)
13、cu+4hno3=cu(no3)2+2no2↑+2h2o
14、3cu+8hno3=3cu(no3)3+2no↑+4h2o
15、:zn+4hno3=zn(no3)2+2no2↑+2h2o
16、:c+4hno3=co2↑+4no2↑+2h2o
17、4hno3=4no2↑+o2↑+h2o(光照或加熱)
三、氧族
1、so2+h2o=h2so3
2、so2+ca(oh)2=caso3+h2o
3、so2+2naoh=na2so3+h2o
4、so2+nahco3=nahso3+co2
5、2so2+o2=2so3(加熱,催化劑)
6、cl2+so2+2h2o=h2so4+2hcl
7、cu+2h2so4=cuso4+so2↑+2h2o
8、c+2h2so4=co2↑+2so2↑+2h2o
四、碳、硅
1、2co+o2=co2(點燃)
2、3co+fe2o3=2fe+3co2↑
3、co2+h2o=h2co3(這個都不會,服了)
4、2na2o2+2co2=2na2co3+o2↑
5、co2+naoh=nahco3
6、ca(oh)2+co2=caco3↓+h2o
7、ca(oh)2+2co2=ca(hco3)2
8、 na2co3+h2o+co2=2nahco3
9、co2+caco3+h2o=ca(hco3)2
10、co2+c=2co(高溫)
五、氫、氧、水、過氧化氫
1、3fe+2o2=fe3o4
2、錳 2h2o2====2h2o+o2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六、2na+2h2o=2naoh+h2↑
2、4na+o2=2na2o
2、2nacl=2na+cl2↑(熔融,電解)
3、碳 na2o+co2=naco3
4、na2o+h2o=2naoh
5、2na2o2+2h2o=4naoh+o2↑
6、naoh+nahco3=na2co3+h2o
7、na2co3+hcl=nacl+nahco3
8、ca(oh)2+2nahco3=caco3↓+2h2o+na2co3
9、ca(oh)2+na2co3=caco3↓+2naoh
9、na2co3 +ca(oh)2 = caco3 ↓+ 2naoh
10、na2co3 + h2o +co2 = 2nahco3
七、鎂、鋁、鐵
1、ca(hco3)2 =caco3↓+co2↑+h2o
2、mgcl2 + 2nh3•h2o = mg(oh)2+2nh4cl
3、2al+2naoh+2h2o=2naalo2+3h2↑
4、4al+3mno2=3mn+2al2o3(高溫)
5、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6、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7、2al(oh)3=al2o3+3h2o
8、al(oh)3+3hcl=alcl3+3h2o
9、al(oh)3+naoh=naalo2+2h2o
10、alcl3+3nh3+3h2o=al(oh)3↓+3nh4cl
11、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12、3fe+4h2o=fe3o4+4h2↑
13、fe + 2hcl = fecl2 + h2↑
14、fe+4hno3=fe(no3)3+no↑+2h2o
15、3fe+8hno3=3fe(no3)2+2no↑+4h2o
1、2Mg + O2 點燃 2MgO
2、3Fe + 2O2 點燃 Fe3O4
3、4Al + 3O2 點燃 2Al2O3
4:2H2 + O2 點燃 2H2O
5、4P + 5O2 點燃 2P2O5
6、S + O2 點燃 SO2
7、C + O2 點燃 CO2
8、:2C + O2 點燃 2CO
9、C + CO2 高溫 2CO
10、:2CO + O2 點燃 2CO2
11、CO2 + H2O === H2CO3
12、CaO + H2O === Ca(OH)2
13、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2H2O2 MnO2 2H2O+ O2↑
16、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2H2O 通電 2H2↑+ O2 ↑
18、H2CO3 === H2O + CO2↑
19、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Fe + CuSO4 == FeSO4 + Cu
21、Zn + H2SO4 == ZnSO4 + H2↑
22、Mg+ 2HCl === MgCl2 + H2↑
23、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H2O + C 高溫 H2 + CO
27、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CO+ CuO 加熱 Cu + CO2
32、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 CH三CH+H2-催化劑→CH2=CH2
2> CH2=CH2+H2-催化劑→CH3CH3
3> CH3CH3+Cl2-光→CH3CH2Cl+HCl
4> CH2=CH2+Cl2-→CH2ClCH2Cl
5> nCH2=CH2-催化劑→-[CH2-CH2]-n
6> CH2=CH2+HCl-→CH3CH2Cl
7> CH3CH2Cl+NaOH-乙醇-△→CH2=CH2↑+NaCl+H2O
8> CH3CH2OH-濃H2SO4-170℃→CH2=CH2+H2O
9> CH2=CH2+H2O-催化劑→CH3CH2OH
10> CH2ClCH2Cl+2NaOH-乙醇-△→CH三CH+2NaCl+2H2O
11> CH三CH+HCl-→CH2=CHCl
12> CH三CH+Cl2-→CHCl=CHCl
13> CHCl=CHCl+Cl2-→CHCl2CHCl2
14> CH3CH2Cl+NaOH-水-△→CH3CH2OH+NaCl
15> CH3CH2OH+HCl-△→CH3CH2Cl+H2O
16> 2CH3CH2OH+O2-Cu或Ag-△→2CH3CHO+H2O
17> CH3CHO+H2-催化劑-△→CH3CH2OH
18> 2CH3CHO+O2-催化劑-△→2CH3COOH
19> 2CH3COOH+2Na-→2CH3COONa+H2↑
20> CH3CH2OH+CH3COOH-濃H2SO4(可逆)→CH3COOCH2CH3+H2O
21> CH3COOCH2CH3+H2O-稀H2SO4-△(可逆)→CH3CH2OH+CH3COOH
(苯環畫不出來,用PhH表示)
22> PhH+3H2—Ni—△→C6H12(環己烷)
23> PhH+Br2—FeBr3→PhBr+HBr

24>C6H5ONa + HCl—→ C6H5OH + NaCl

H. 元素周期表前20號元素有哪些元素特殊請具體舉一下例

氫h,氦he,鋰
li,鈹be,硼b,碳c,氮n,氧o,氟f,
氖ne,鈉na,鎂mg,鋁al,硅si,磷p,硫s,氯cl,氬ar,鉀k,鈣ca.

閱讀全文

與物理前二十號元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