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的交叉學科有哪些

物理的交叉學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18 20:44:50

A. 物理學有什麽大的分支

最大的分支:理論物理,實驗物理,計算物理。
一般的分支沒有統一的分類,可以看看著名的物理學雜志的目錄就能知道大概,比如中國物理學會主編的物理學報。
初高中的課程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在大學物理中為基礎物理或普通物理,共五門課,還有相應的實驗課程。
相應的數學基礎有數值分析或計算方法,數學物理方法。
之後是四大力學,是專門的課程,包括理論力學(或經典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
再之後是固體物理,天體物理,這些是選修課。
工科的課程因方向不不同而有不同的課程。
大學物理的特點是知道為什麼,並且能把結論推導出來。而初高中的物理只要求知道是什麼並應用它,而為什麼是這樣確沒有解答。

B. 物理學類包括哪些專業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

物理學類包括的專業有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和聲學。

一、物理學

主幹學科:物理學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結構和物性、計算物理學人門等。

學年:4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應用物理學

主幹學科:物理學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電子線路、理論物理、結構與物性、材料物理、固體物理學、機械制圖等課程。

學年:4年

授予學位:理學或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核物理

培養目標:培養在核物理與核科學技術領域內具有扎實、寬厚的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技能並獲得科學研究的系統訓練,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和後勁,能在工業、農業、國防、醫學及環保及其相關領域從事核物理專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教學、管理等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物理、電子技術基礎、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原子核物理學、核電子學、核物理實驗方法、輻射劑量與防護、核技術基礎。

C. 物理學的分支有哪些 物理學還有哪些交叉學科和邊沿學科

理論:
經典力學: 牛頓運動定律、拉格朗日力學、哈密頓力學、轉動學、靜力學、動力學、聲學、流體力學、連續介質力學、混沌理論
電磁學: 電學、磁學、電動力學、馬克斯威爾方程組、光學
熱力學和統計力學: 熱機、分子運動論
相對論: 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場方程
量子力學: 薛定諤方程、路徑積分、量子場論、量子統計
研究主要領域:
天體物理學:宇宙學、等離子體體物理學
凝聚態物理學: 固體物理學、低溫物理學、介觀物理學
原子和分子物理:原子物理學、分子物理學、光學
亞原子和基本粒子物理:核子物理學、粒子物理學
相關領域:
* 應用學科:聲學 - 電子學 - 材料物理學 - 高分子物理學
* 交叉學科:計算物理學 -數學物理 - 物理化學 - 生物物理學

D. 教育部新增的交叉學科有哪些什麼是交叉學科

教育部新增的交叉學科有哪些?

3.什麼是交叉學科?指通過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逐漸形成若干交叉學科。比如化學和物理學交叉形成物理化學和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學交叉形成生物化學和化學生物學,物理學和生物學交叉形成生物物理學。這些交叉學科的不斷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科學的進步,因此交叉學科研究反映了科學綜合發展的趨勢。與過去界限分明的單一學科相比,交叉學科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和視角,更容易產生創造性的成果。在高校,學科的設立和調整,歸根結底在於社會所需人才類型的變化,這就需要高校及時應對。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技發展的重要特徵,是新興學科的重要來源,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

E. 物理學的分支學科和交叉學科的研究領域是什麼

分支的,領域在後面

經典力學及理論力學
(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規律
電磁學及電動力學
(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相對論和時空物理
(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相關的動力學規律以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此外,還有:
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原子分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激光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天體物理學、聲學、電磁學、光學、無線電物理學、熱學、量子場論、低溫物理學、半導體物理學、磁學、液晶、醫學物理學、非線性物理學、計算物理學等等。
通常還將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統稱為四大力學。
交叉學科的話,要說物理學是有很多交叉學科的..或者說化學還是聯系比較緊的,尤其是在原子物理上,在化學中研究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中的一些重要定理也是基於物理學..比如質量,能量守恆定律,電荷守恆等等
PS,後面是我寫的,前面是我擺渡的

F. 物理,化學和生物間交叉學科研究由哪些有意思的課題

生物物理學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一定會極大地促進生命科學的發展,並將帶來對於生命現象的本質新的突破。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更是學科交叉、科學走向統一的世紀。新的世紀留給生物物理學的任務有:
⑴發掘非平衡開放系統特性的主要規律,也就是找出生命的熱力學基礎
⑵從理論上解釋進化和個體發育的現象。
⑶解釋自身調節和自我復制的現象(自組織現象)。
⑷從原子、分子水平上揭露生物過程的本質也就是找到活躍在細胞內的蛋白質、核酸及其他物質的結構和生物功能的聯系;此外,還要在研究生命體在更高的超分子水平上、在細胞的水平上及在構成細胞的細胞器的水平上的物理現象。當然,這些都需要化學的幫助與支持。
⑸設計出研究生物功能物質及由這類物質構成的超分子結構的物理方法和物理化學方法,並對利用這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提供理論解釋。
⑹對神經脈沖的發生和傳播、肌肉收縮、感覺器官對外部信號的接收及光合作用等高度復雜的生理現象,提供物理的解釋。
⑺解釋怎樣由物質形成了意識。

學科簡介:

20世紀20年代開始陸續發現生物分子具有鐵電、壓電、半導體、液晶態等性質,生命體系在不同層次上的電磁特性,以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射頻通訊方式。但許多物理特性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則遠沒有搞清楚。比如幾乎所有生物,體內的蛋白質都是由L型氨基酸組成,而組成核酸的核糖又總是D型。為什麼有這樣的旋光選擇性,與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有何關系,就有待探討。1980年發現兩個人工合成DNA片段呈左旋雙螺旋,人們普遍希望了解自然界有無左旋 DNA存在。1981年人們在兩段左旋片段中插入一段A-T對,整個螺旋立即向右旋轉,能否說明自然界不存在左旋DNA呢?這種特定的旋光性對生命活動的意義現仍無答案。根據生物的物理特性可以測出各種物理參數。但是由於生命物質比較復雜,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參量也要改變。已有的測試手段往往不適用,尚待技術上的突破,才有可能進一步闡明生命的奧秘。
生物物理學( Biological Physics)是物理學與生物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和領域之一。 生物物理學是應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層次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生命活動的物理、物理化學過程和物質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表現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學分支學科。生物物理學旨在闡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有關物質、能量與信息的運動規律。

G. 有沒有生物學和物理學相結合的學科

生物物理學(
Biological
Physics)是物理學與生物學相結合的一門交叉學科,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和領域之一。
生物物理學是應用物理學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層次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生命活動的物理、物理化學過程和物質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表現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學分支學科。生物物理學旨在闡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間、時間內有關物質、能量與信息的運動規律。
發展簡史發展歷程
貝時璋,中國生物物理學奠基人17世紀A.考伯提到發光生物熒火蟲。
1786年L.伽伐尼研究了肌肉的靜電性質。
1796年T.揚利用光的波動學說、色覺理論研究了眼的幾何光學性質及心臟的液體動力學作用。
H.von亥姆霍茲將能量守恆定律應用於生物系統,認為物質世界包括生命在內都可以歸結為運動。他研究了肌肉收縮時熱量的產生和神經脈沖的傳導速度E.H.杜布瓦-雷蒙德第一個製造出電流表並用以研究肌肉神經,1848年發現了休止電位及動作電位。
1895年W.C.倫琴發現了
X射線後,幾乎立即應用到醫學實踐。
1899年K.皮爾遜在他寫的《科學的文法》一書中首次提到:「作為物理定律的特異事例來研究生物現象的生物物理和生物物理學……」,並列舉了當時研究的血液流體動力學、神經傳導的電現象、表面張力和膜電位、發光與生物功能、以及機械應激、彈性、粘度、硬度與生物結構的關系等問題。
1910年A.V.希爾把電技術應用於神經生物學,並顯示了神經纖維傳遞信息的特徵是一連串勻速的電脈沖,脈沖是由膜內外電位差引起的。
19世紀顯微鏡的應用導致細胞學說的創立。以後從簡單顯微鏡發展出紫外、暗視野、熒光等多種特殊用途的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發展則提供了生物超微結構的更多信息。
應用
早在1920年
X射線衍射技術就已列入蛋白質結構研究。W.T.阿斯特伯里用
X射線衍射技術研究毛發、絲和羊毛纖維結構、α-角蛋白的結構等,發現了由氨基酸殘基鏈形成的蛋白質主鏈構象的α-螺旋空間結構;20世紀50年代J.D.沃森及F.H.C.克里克提出了遺傳物質DNA雙螺旋互補的結構模型。1944年的《醫學物理》介紹生物物理內容時,涉及面已相當廣泛,包括聽覺、色覺、肌肉、神經、皮膚等的結構與功能(電鏡、熒光、X射線衍射、電、光電、電位、溫度調節等技術),並報道了應用電子迴旋加速器研究生物對象。物理概念對生物物理發展影響較大的則是1943年E.薛定諤的講演:「生命是什麼」和N.威納關於生物控制論的論點;前者用熱力學和量子力學理論解釋生命的本質引進了「負熵」概念,試圖從一些新的途徑來說明有機體的物質結構、生命活動的維持和延續、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等問題(見耗散結構和生物有序)。後者認為生物的控制過程,包含著信息的接收、變換、貯存和處理。他們論述了生命物質同樣是物質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既有它的特殊運動規律,也應該遵循物質運動的共同的一般規律。這就溝通了生物學和物理學兩個領域。現已在生物的各個層次,以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的概念和方法進行微觀和宏觀的系統分析。

閱讀全文

與物理的交叉學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