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物理,怎樣畫潛艇加速上升時浮力與重力示意圖要畫
重力的受力點是在重心,但浮力得受力點不一定就是重心,但一定是和重心一起在受力方向的直線上,若偏離了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線,就會產生力矩,是潛艇傾斜。(如圖2)
因為是正在上浮的狀態,即不平衡狀態,且受的合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所以畫力的時候,畫的浮力一定要比重力長,但不一定是2倍。受理示意圖上里的長度就相當於表示出了力的大小,所以表示不同力的線條長度與長度的比值要和不同的力的數值的比值相同。比如,潛艇的重量(即潛艇收到的重力)是200萬牛,而他受到的浮力是300萬牛,重力與浮力的比是2:3,所以畫力時,表示重力的線條與表示浮力的線條的長度之比也應是2:3。
當潛艇從深海中開始上浮時,他受到的重力與浮力是不變的,又因為浮力大於重力,所以潛艇就一直上浮;當潛艇開始露出水面時,因為浸在水中的部分開始減少,所以他受到的浮力開始減少(根據F浮=水密度*GV排
推出:V減小,F就隨之減小),(但他的重量不會變化),直到減少到和重力相等才會停止。於是到潛艇浮出水面後漂浮在水面上時,收的是平衡力,重力等於浮力。
所以,潛艇剛露出水面繼續上浮直到靜止的過程中,浸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的數量關系
和
潛艇受到的浮力大小與重力大小的數量關系之間
沒有什麼具體聯系,不是說「潛艇剛好一半在水下,剛好另一半在水上,就能斷定他受到浮力就是重力的2倍」,要根據具體數據進行計算來判斷。「浸在水中的部分和露出水面的部分的數量關系」(前提是平衡狀態)只能反映此時潛艇的平均密度與水的密度的數量關系,如「潛艇剛好一半在水下,另一半在水上」(前提是漂浮),能反映出潛艇的平均密度與水的密度之比是1:2。
明白了嗎?
2. 曹沖稱象船受到的浮力怎麼畫出來
直接作用點在船的重心,方向豎直向上畫出來就可以啦。浮力大小等於船與大象總重。
3. 初中物理 力的示意圖 怎麼畫
力的示意圖與力的圖示不同,僅需要表示出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點就行。不需要用單位線段來確切表示力的大小。
先分析有哪些力存在,一般地,表示物體所受到力的有向線段都以重心為起點。而分析和畫圖順序推薦為一重二彈三摩擦(先重力,後彈力,彈力即為壓力、推力、拉力、支持力等力、摩擦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放在最後就是因為它的方向有時需要靠重力和彈力分析。當你無法直接分析摩擦力方向時,先把其他力都畫出來,然後根據平衡狀態,哪裡缺力就把摩擦力補上。
4. 浮力受力分析圖怎麼畫
P1>P2;
5. 怎樣畫物理力的示意圖
力的示意圖要表示出:
受力物體、力的作用點、力的方向、力的大致大小。
可以用一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
線段的起點即力的作用點,要畫在受力物體上;
箭頭表示力的方向;
線段的大致長表示力的大致大小。
6. 物理中壓力的里的示意圖怎麼畫
重力作用點就是物體的重心,
你說的左下那個圖是對斜面的壓力,作用點是接觸面的中間位置。
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也是作用在這里,方向相反。
要是水平地面同時畫重力和地面支持力,也可以把重力的作用點畫在這里,這是一對平衡力,事實上把作用點平移了一下,不研究物體轉動的話,整個物體就被看成是一個質點,畫在那裡都一樣。研究轉動問題的時候,不能亂平移了,重力作用點必須畫在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