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代數式中可以有什麼例如:lml,丨-2,2丨
代數式中,什麼都可以有。正負數,實數,虛數,數字,字母......
Ⅱ 如果方程(m-1)x²lml-1+2=0
M不等於1
a=3
1 2 3 6.
Ⅲ 誰來告訴我這些搖滾中的手勢是什麼意思
你這圖片上寫的不是都很清楚嗎?
樓上的回答大概是看了你圖片上的注釋然後翻譯過來說的有幾個不是很准確我糾正一下
第一排第一個食指和中指交叉意思是組成十字架基本上是表示祈禱的意思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說謊時把手放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做這個手勢是祈求上帝寬恕自己說謊的意思
第二排第二個樓上說是完蛋了的意思圖片里的確是表示完蛋了的意思但是實際上指的是結婚了因為那是一個手無名指帶了一個戒指想表達的意思就是結婚你就完蛋了單身才是王道
第三排中間那個應該是極客的意思其實說的大概指的就是宅男那個手勢出自星際迷航
如下圖
在美國星際迷航的粉絲一般都被認為是宅男宅女的代表(雖然這種看法並不準確)
Ⅳ 齊墩果酸的物理化學性質
【熔點】:308℃~310℃,[α]20D+68°至+78°(C=0.15,氯仿)。
【成分分類】五環三萜類。
【規 格】95%,>98%。
【鑒 別】(1)取該品約50mg,加氯仿2ml溶解後,加硫酸2滴,振搖,靜止,氯仿液自無色(或淡黃色)漸變為淡紅色。
(2)取該品少量,加乙酸酐lml,微熱使溶解,滴加硫酸1滴,即顯紫紅色,放置後色漸變深。
(3)取該品少量,加香草醛的冰乙酸溶液(香草醛0.5g,加冰乙酸10ml溶解,即得)0.2ml,加高氯酸0.8ml,置沸水浴中加熱數分鍾,顯紫紅色,加乙酸乙酯2ml,紫紅色溶入乙酸乙酯中,放置不變色。
(4)該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所顯的各主要吸收峰應與對照品一致。
【檢 查】氯化物取該品50mg加水25ml,強力振搖15min,濾過,取濾液依法檢查(中國葯典1977年版一部附錄4頁),如發生渾濁,與標准氯化鈉溶液7ml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14%)。
有關雜質取該品,加等量的乙醇,氯仿製成每lml中含lmg的溶液,照薄層層析法(中國葯典1977年版一部附錄38頁)試驗,吸取上述溶液l0ml,點於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丙酮(10:1)為展開劑。展開後,取出揮散溶劑,噴以5%磷鉬酸乙醇液顯色,置120℃加熱數分鍾,除主斑點外,不得顯其他斑點。
乾燥失重取該品約0.5g,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中國葯典1977年版一部附錄44頁)。
熾灼殘渣不得過0.1%(中國葯典1977年版一部附錄45頁)。
【含量測定】取該品約0.15g,精密稱定,加無水乙醇20ml、苯5ml,微熱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8滴,用0.05mol/L乙醇制氫氧化鉀液滴定,並做空白試驗校正,即得(每lml0.05mol/L乙醇制氫氧化鉀液相當於22.84mg的C30H48O3)。
Ⅳ 蘇科版初二下冊物理【重點復習題】
我弄了很多題啊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1.在物理學中,質量是指 。國際單位是 。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儀器是 。物體的質量不隨 、 、 、 的變化而變化。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 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的國際單位是 ,一個常用單位是 ,計算公式是 。
*2.天平應放在 台上,調節平衡前應將游碼撥到標尺的 處。調節平衡時,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線左側,應旋轉 使它向 移動。用天平測質量時,物體應放在 盤內,向右移動游碼相當於向盤中添加 。使用量筒前,應觀察它的 和 ,讀數時視線應與 相平;若液面呈凹形,則應以凹形 為准。
知識的應用
**3.測不規則的小固體的密度時,質量可用天平直接稱量,而體積要用 和 配合測量,然後用公式 計算密度。測鹽水的密度時,鹽水質量和體積的測量步驟安排很有講究。請寫出最主要的操作步驟:(1) ;(2) ;(3) 。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ρ= 看出,一個物體的質量m越大,它的密度ρ就越大
B.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若測出某種液體的密度是0.8×103kg/m3,則說明這種液體肯定是煤油
C.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質量不同,所以它們的密度也不同
D.使一個銅塊溫度升高時,銅塊的密度將變小
**5.一個質量為158g的空心鐵球,體積是30cm3,已知鐵的密度是7.9×103kg/m3,則該鐵球空心部分的體積為 ( )。
A.20㎝3 B.14㎝3 C.17㎝3 D.10cm3
***6.一個容器盛滿水總質量為65g,若將30g砂粒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後再稱,其總質量為83g。求砂粒的密度。
知識的拓展
***7.一個能裝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裝1kg的( )。
A.硫酸 B.汽油 C.煤油 D.酒精
***8.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銅、鐵、鋁三隻球,稱得它們的質量恰好是相等的,那麼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銅球是空心的,鐵球和鋁球是實心的
B.銅球和鐵球肯定是空心的,鋁球可能是實心的
C.三隻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三隻球肯定都是實心的
****9.一個鋼瓶里裝有壓縮氣體,當從鋼瓶中放出部分氣體後,瓶中剩餘氣體( )。
A.質量和密度都減小 B.質量減小,密度不變
C.質量不變,密度減小 D.質量和密度都不變
****10.考古工作者從一批出土文物中發現了一枚大約如火柴盒大小的印章(但不像火柴盒那麼規則,四周和上端都有浮雕)。按常理,印章多為石頭的,而這枚印章清洗後從色澤上看像是金屬的。為搞清楚它究竟是什麼材料的,考古人員決定測出它的密度看看。現在把這個任務交給你,請你選用實驗室常見的實驗器材或常見的生活用品做實驗。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這枚印章放不進常見的量筒或量杯。
(1)你需要什麼資料以備實驗時參考?
(2)實驗室只有常見的量筒,你是否選用它?
(3)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包括使用什麼器材,怎樣操作,如何處理實驗數據以及得出結論等)。
質量及測量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1.物體和物質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例如,鐵釘是 ,組成鐵釘的鐵是 。[1.0]
*2. 叫做質量,常用符號 表示。質量的國際單位是 ,常用的單位還有 、 、 。[2.0]
*3.物體的質量不隨 、 、 而改變,也不隨溫度的改變而改變。[1.0]
*4.日常生活中測質量的器具很多,如案秤、桿秤、台秤以及電子秤等。實驗室用天平稱質量,常用的天平有 和 。[1.0]
*5.使用托盤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 ;調節平衡時應先將游碼放在 處,然後調節橫樑上的 ,當指針指在分度盤的 時,天平就平衡了;稱量物體時,被測物體應放在 盤里,用 向 盤里加減砝碼並調節游碼,直到天平恢復平衡。[3.0]
*6.天平的秤量是指天平 。使用天平稱物體質量時,被測物體的質量應不超過天平的秤量,以免損壞天平。[1.0]
*7.變換單位:[1.5]
1.2t= kg 3×105g= kg 450mg= kg
*8.一隻雞蛋大約是( )。[1.0]
A.50mg B.50g C.0.5kg D.50mg
*9.稱量物體質量時,天平盤中有50g砝碼一隻、l0g砝碼一隻,當移動游碼至2.4g刻度時平衡,則被測物體的質量為 g。[1.0]
**10.下列現象中,物體質量發生變化的是( )。[1.0]
A.一塊冰漸漸熔化成水
B.一杯水不斷地蒸發
C.將一團橡皮泥捏成一個玩具
D.一段金屬絲被燒紅
知識的應用
**11.一隻雞蛋的質量約為50 ,一隻蘋果的質量約為0.15 。[1.0]
**12.太陽的質量約為2.0 ×1030kg= t,地球的質量約為6.0×1024kg= t;太陽的質量約是地球質量的 倍。[2.0]
**13.一根鐵棒,在下列各種情況下,其質量會發生變化的是哪種?( )。[1.0]
A.軋成鐵片 B.給它加熱
C.用銼刀銼 D.從地球帶到月球上去
**14.在用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向右盤中添加砝碼應當按 的順序(選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調換砝碼的大小時發現,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碼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碼又嫌少,這時應採取 的方法使天平恢復平衡。[2.0]
**15.在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前發現,橫樑上的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為使天平平衡,應採取的措施是( )。[1.0]
A.適當移動一下游碼
B.適當移動一下天平的位置
C.旋轉橫樑上的螺母向右移動
D.旋轉橫樑上的螺母向左移動
**16.甲物體質量為lOOg,乙物體質量為20g。比較這兩個物體的質量關系時,下列表達最確切的是( )。[1.0]
A.甲的質量多,乙的質量少
B.甲的質量高,乙的質量低
C.甲的質量大,乙的質量小
D.甲的物質大,乙的物質小
***17.用已調節好的托盤天平測銅塊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砝碼有50g、20g的各一個,游碼位置如圖5-1所示,該銅塊的質量為 g。如果把實驗移到上海金茂大廈頂層進行,則該銅塊的質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2001年,上海市中考題) [2.0]
***18.托盤天平橫樑上都有標尺和游碼,向右移動游碼的作用是( )。[1.0]
A.相當於向左調節平衡螺母
B.代替指針用來指示平衡
C.相當於在左盤中加小砝碼
D.相當於在右盤中加小砝碼 (2002年,安徽省中考題)
知識的拓展
***19.稱量某物體質量時,右盤中放有100g砝碼一隻,20g砝碼一隻,10g砝碼一隻,調節游碼至圖5-2所示位置時,天平恰好平衡,則被測物體的質量是 ( )。[2.0]
A.135g B.134.4g C.135.1g D.134.8g
***20.一張郵票的質量太小了。用天平稱量一張郵票質量的做法可行的是( )。[1.0]
A.因為天平是測量質量的精密儀器,所以可以直接稱一張郵票的質量
B.將一張郵票和一個小鐵塊一起稱,再單獨稱小鐵塊質量,兩次相減可得郵票質量
C.稱數十張郵票的質量,除以郵票的張數,可得一張郵票的質量
****21.甲、乙兩同學為一個實驗小組。他們私下達成了一個協議,甲稱一個物體的質量,然後乙再稱另一個物體的質量。現在甲已經稱完了,於是乙就把天平移到自己的面前。對於乙來說,在他稱物體質量前( )。[1.0]
A.不需要再調節天平平衡 B.必須重新調節天平平衡
****22.某同學用托盤天平測一鐵塊的質量,他的操作步驟如下:[2.0]
A.把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調節橫樑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把鐵塊放在左盤中;
D.把游碼撥到零刻線處;
E.向右盤中加砝碼並調整砝碼的大小,移動游碼至天平恢復平衡;
F.讀出鐵塊的質量;
這位同學的步驟錯了。正確的操作順序應當是: (填字母)
****23.對於天平上的平衡螺母和游碼這兩個可調的部件來說,在稱量前調節橫梁平衡過程中,不能調節 ,在稱量過程中調節平衡時,不能調節 。[1.5]
****24.用調節好的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時,右盤已放入了砝碼,游碼也移動到了某一位置,這時發現指針向分度盤中央刻線右側偏離少許。此時應( )。[1.5]
A.將右盤中的某隻砝碼換小一些
B.將游碼向左移少許
C.將游碼向右移少許
D.旋動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許
****25.用天平稱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裝水的質量,有兩種方法:方法一是,稱出空瓶的質量,稱出瓶子和水的總質量,兩次相減得水的質量;方法二是,稱出瓶子和水的總質量,把水倒掉再稱出空瓶的質量,兩次相減得水的質量。你對這兩種方法的看法 ( )。[1.5]
A.隨便用哪一種方法都一樣
B.用第一種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26.天平是較精密的測量工具,砝碼銹蝕或缺損了就不能再使用。如果砝碼生銹(質量增大)或缺損,對稱量質量的影響是( )。[2.0]
A.若生銹,稱得的質量比實際質量偏大
B.若生銹,稱得的質量比實際質量偏小
C.若缺損,稱得的質量比實際質量偏小
****27.一位同學用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後對天平進 行調節,由於疏忽,當游碼還位於0.1克位置時就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准標尺中間的紅線,然後把待測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當天平右盤中放入20g砝碼2個、5g砝碼1個時,天平的指針恰又指在標尺中間的紅線上,則被測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 )。[2.5]
A.45.1g B.45.0g C.44.9克 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
(註: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5頁)
****28.某實驗室里有一架托盤天平(帶有一盒砝碼),橫樑上的調節螺母已無法旋動,其他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也沒有改變,將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觀察橫梁的平衡時,指針總偏向分度盤的左端,調換左、右兩盤的位置也無法改變這種狀況,請你利用這架天平測出一個小金屬塊的質量(可以選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註: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6頁) [3.0]
****29.在「使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的實驗中,下列不必要的是( )。[1.5]
A.使用天平時,應將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調節橫梁平衡時,應先將游碼移至橫梁標尺左端的「0」點上
C.稱量時,左盤應放置被稱量的物體,右盤放置砝碼
D.判斷天平橫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針完全停下來 (1999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題)
密度及應用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
*1.實驗表明,相同體積的不同物質的質量不同,不同體積的同一種物質的質量也不同,物理學中用 這個物理量來表示物質的這種性質。[0.5]
*2.某種物質 做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用字母 ,在國際單位制中,密度的單位是 ,常用的單位還有 。[1.0]
*3.水的密度是 kg/m3,在鐵、鋁、銅這三種物質中,密度最大 ,密度最小的是 。取質量相同的這三種金屬塊,則 的體積最大, 的體積最小。[1.5]
*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通過測定物質的密度 鑒別它是何種物質(選填「一定能」或「可以」)。[1.0]
*5.密度公式ρ= 可以變換成m=ρV和V= 。由這三個式子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說法,其中錯誤的是 ( )。[1.5]
A.同種物質組成的不同物體,它們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B.某種物質的密度與它的質量成正比,與體積成反比
C.物質的質量一定,它的體積與密度成反比
D.物質的體積一定,它的質量與密度成正比
*6.下列現象中,物質的密度發生變化的是( )。[1.0]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一塊鐵熱脹冷縮
C.一塊玻璃打碎了 D.粗銅絲變成細銅絲
*7.下列對某種物質的密度的理解,正確的是( )。[1.0]
A.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成正比
B.物質的密度跟它的體積成反比
C.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同時跟體積成反比
D.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和體積無關
*8.量筒或量杯是能夠直接測出 的量具。量筒或量杯標注的單位一般有cm3(厘米3)或mL(毫升),這兩個單位的關系是:1mL= cm3。[1.0]
**9.一隻空瓶的質量為300g,裝滿水後總質量為800g,而裝滿另外一種液體時總質量為700g。求:(1)瓶子的容積;(2)另一種液體的密度。[3.0]
**10.1m3的冰熔化成水後體積是多大? [1.5]
**11.一個容積是2.5L的飲料瓶,用它裝水,最多能裝多少kg?用它裝酒精,最多能裝多少kg? [3.0]
**12.油罐車每一節的容積是50m3,要運送800t密度為0.8×103kg/m3的油,需要幾節油罐車? [3.0]
**13.測得一木塊的質量是10.8g,體積是24cm3。木塊的密度是多少kg/m3?[2.5]
**14.有一塊金屬,質量為356g,體積是0.04dm3,求該金屬的密度。[2.0]
**15.一隻量程為lOOmL的量筒,裡面已注入了50mL的水,再將一個質量為54g、密度為2.7g/cm3的鋁塊放入量簡中,水能淹沒鋁塊,求:①量筒中水的質量;②放入鋁塊後,水面到達的刻度值。[3.0]
**16.使用量筒或量杯時,應先觀察它的 值,即量程,還應觀察它的 值,以便迅速准確地讀數。一般液體放在量筒或量杯中時,其液面略呈凹形,讀數時,視線要與凹形液面 ,並以凹形的 為准。
在量筒里先盛些水,當一個物體放入時,物體要排開水,水面要上升。物體的體積多大,它排開水使水面上升的體積就是多大。相反,知道了水面上升了多大體積,就知道了物體的體積。我們把這種方法叫「排液法」。採取這種辦法時,要求液體(水)必須淹沒固體。如圖5-3所示的量筒,量程是 ,分度值是 。圖甲中水的體積為 ,圖乙中水和小固體的總體積 ,小固體的體積是 。[5.0]
知識的應用
**17.一支蠟燭的密度是0.9g/cm3,合 kg/m3。點燃一段時間後,剩下的一段蠟燭的密度將 0.9g/cm3(選填「大於」或「等於」、「小於」)。[1.0]
**18.一塊鐵,把它放在爐火上加熱,它的溫度升高了,則它的質量將 ,它的密度將 。選填「變大」或「不變」、「變小」)。[1.0]
**19.寒冷的冬天,在一個玻璃瓶里注滿水並擰緊瓶蓋。晚上把它放到室外,第二天早上發現瓶里的水結成了冰,而瓶子破裂了。瓶子破裂的原因是 。製造航天飛行器時,應選用密度 的材料。[2.0]
**20.要想一次較精確地用量筒量出80mL的酒精,應選用下列哪種規格的量筒?下列各項中,前面的數值是量筒的量程,後面的數值是量簡的分度值( )。[1.5]
A.50mL l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lOmL
**21.兩個正方體物塊,質量相同,邊長之比為1:2,則它們的密度之比為( )。[1.5]
A.2:1 B.4:1 C.1:8 D.8:1
***22.將一根粗細均勻的金屬棒截成兩段,兩段的長度之比是2:1。則它們的質量之比和密度之比分別是 ( )。[1.5]
A.1:1和1:1 B.2:1和1:1
C.2:1和2:1 D.1:1和2:1
***2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1.0]
A.因為密度是物質的性質,所以不論在什麼情況下物質的密度都不會變
B.在密度單位中,g/cm3比kg/m3大
C.物體里所含物質越多,它的密度一定越大
D.體積越小的物體,它的密度一定越大
***24.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它的物理意義是( )。[1.0]
A.1cm3汽油的質量是0.71g
B.1cm3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
C.1g汽油的體積是0.71cm3
D.1g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
***25.有兩塊金屬,質量之比是3:2,體積之比是2:1.則它們的密度之比是( )。[2.0]
A.3:1 B.3:4 C.4:3 D.1:3
***26.有一個質量為500g的瓶子,裝滿某種油後總質量為1.46kg,瓶子的容積是1.2dm3,求瓶中油的密度。[2.5]
***27.測液體質量和體積的方法選擇:我們的目的是測液體(比如鹽水)的密度,既要測出被測液體(鹽水)的質量,又要測出它的體積.實驗不但要注意操作方便,還應盡量減小測量的誤差。因此,該實驗中測液體質量和體積的方法步驟與通常所想到的有所不同。請你把三個主要操作步驟寫下來:[3.0]
(1) ;
(2) ;
(3) ;
***28.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鹽水密度」的實驗中,甲、乙兩同學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
先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然後在燒杯中裝入一些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在將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鹽水的體積。
乙方案:
先用天平稱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然後將鹽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量鹽水的體積,再測出餘下的鹽水和燒杯的質量。
你覺得誰的方案好,請說明原因。(2002年,黑龍江省中考題) [3.5]
***29.一節運油車能裝50m3的石油。為了知道一節油車所裝石油的質量,採取了這樣的辦法:用量筒從車上取30mL的石油樣品,稱得石油樣品的質量為24g。那麼一節運油車能裝多少噸石油? [2.5]
***30.已知銅的密度是8.9×103kg/m3。有一隻銅球質量是178g,體積為25cm3。通過有關計算說明該銅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2.5]
***31.某機械廠要鑄造100個鐵質的機件,鑄造該機件的木模用的木料的密度為0.7g/cm3,每隻木模質量是4.2kg,求所鑄造的這100個機件的總質量。[3.0]
***32.有一容器,裝滿水時質量是0.4kg,裝滿密度為0.8×103kg/m3的煤油時質量是0.34kg。求容器的容積。如果用該容器裝滿密度是1.2×103 kg/m3的鹽水,總質量是多少? [3.0]
知識的拓展
***33.在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時,向右移動游碼相當於給 盤中添加小砝碼。在讀出物體的質量時,最容易搞錯的是游碼的讀數,因此在讀數時一定要認清游碼標尺上 。在測定固體和液體密度的實驗中,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 和 ,需要用到的測量儀器有 和 。[2.0]
***34.用量筒和水測小石塊的體積時,先在量筒內注入適量的水。「適量」的標準是 ( )。[1.5]
A.看上去不多不少
B.能淹沒固體,且固體放入後水不會溢出
C.水面約在量筒中間
D.能淹沒固體,且固體放入後水面不超過量程
***35.用已經調好的托盤天平稱物體的質量時,下列幾種做法中,不正確的是哪個? ( )。[1.0]
A.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然後在右盤中從大到小添加或更換砝碼
B.當把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時嫌多,而取出該砝碼又嫌少時,可移動游碼
C.當發現指針稍許偏離分度盤中央刻線時,可調節橫樑上的螺母
D.如不小心使實驗桌發生明顯的抖動,應重新調節平衡後再稱質量
***36.如果將密度較大的物體放在已調節平衡的托盤天平的左盤內,將密度較小的物體放在它的右盤內。則天平的反應是( )。[1.0]
A.肯定不再平衡 B.指針向左偏
C.指針向右偏 D.條件不足,無法判定
***37.做測定小石塊密度的實驗時,全班各實驗小組所用的是同一種類型的石塊,但大小和形狀各不相同。凡是正確、認真地進行實驗的,所得的石塊密度值都大致相近,略有差異。對實驗結果存在差異的正確解釋是( )。[1.0]
A.石塊的密度與它的大小和形狀有關
B.實驗過程復雜,難免在某個環節上出現差錯
C.在質量和體積的測量方面難免不出現誤差
***38.有空心的銅球、鐵球、鋁球各一個,它們的質量和體積都相同。那麼,這三個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球。[1.5]
***39.某塑料桶的容積是1OL,用它裝密度為0.8g/cm3的煤油,每隻桶最多能裝 kg;如果有50kg的煤油,則需要 只這樣的桶來裝。[2.0]
***40.用同種物質做成幾個大小不同的球,那麼 ( )。[1.0]
A.體積大的密度小
B.體積大的質量大
C.體積大的一定是空心的
D.質量大的密度大
****41.測蠟塊密度的方法討論。測蠟塊密度關鍵是想辦法測它的體積。蠟塊的特點是浮在水面上。[5.0]
討論題
(1)如果給你量筒、水和一根大號縫衣針,你如何測蠟塊的體積?把討論結果簡要記下來。
(2)如果給你量筒、水、一根細線和一個小鐵塊,你如何測蠟塊的體積?把討論結果簡要記下來。
****42.完成實驗報告。[4.0]
目的:測定礦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塊礦石,天平和砝碼,盛水的溢水杯,細線。
原理: (用公式表示)。
步驟:(A)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
(B)用天平稱出待測礦石的質量m石;
(C)用天平稱出礦石、溢水杯和剩餘水的總質量M;
(D)用天平稱出盛滿水的溢水杯的總質量m;
(E)把礦石用細線系好,輕輕地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只要填操作步驟的序號)。
由以上測量結果得出:
(1) 礦石排開水的質量=m石+m—M;
(2) 礦石的體積= ;
(3)礦石的密度= (用公式表示)。(註:本題解法請參考《舉一反三解題經典●初中物理》第19頁)
****43.為了測定一個不規則小金屬塊的密度,請在下面的小括弧中填寫(1)、(2)、(3)……以表示正確的操作順序:[3.0]
( )把金屬塊放入盛水的量筒內,讀出金屬塊和水的總體積
( )在量簡內盛適量水,並讀出水的體積
(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調節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 )游碼放在標尺左端零刻線處
( )算出金屬塊的體積
( )根據密度公式計算金屬的密度
****44.有一枚金屬製成的運動會獎牌,質量是32.04g。
(1)你用什麼辦法測出這個獎牌所用金屬的體積?寫出所用的器材及簡要的步驟。
(2)若測得體積是3.6cm3,則所用金屬的密度是多少kg/m3?[3.0]
鹽水的質量(g) 玻璃杯和所剩鹽水的質量(g) 鹽水的密度(g/cm3) 鹽水的體積(cm3) 玻璃杯和鹽水的總質量(g)
****45.如圖5-4是某同學測鹽水密度的實驗情況,請在表格上部空格內寫上實驗過程的順序(用1、2、3……表示)並在表格下部空格內填寫測量數據。[3.0]
****46.用同種材料製成A、B、C、D四個小正方體,測得邊長分別為1cm、2cm、3cm、4cm,測得質量分別為l0g、80g、260g、640g,其中 正方體內部是有缺陷的。
****47.用天平、量筒、水、鐵塊等配合,測石蠟塊的密度。先看某同學列出的實驗步驟,然後回答問題。實驗步驟是:
(1)調節天平平衡;
(2)用天平測蠟塊質量;
(3)用天平測鐵塊質量;
(4)向量筒中注入適量水;
(5)讀出水的體積;
(6)用細線拴住鐵塊放入量筒內的水中,讀出體積;
(7)取出鐵塊,再把蠟塊繫上放入量筒中,讀出體積。
上述步驟中,不必要的步驟是 (填序號)。實驗時,量筒中注入的水要適量,意思是:① ;② 。[3.0]
****48.有一枚體育運動會頒發的金牌,先稱得它的質量為25g,再把它浸沒到原先盛有2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202mL刻度處。通過有關計算說明這枚金牌是否是純金製成的。(純金密度是19.3×103kg/m3)。[2.5]
****49.某燒杯裝滿水總質量為350g;放入一金屬塊後,溢出部分水,這時總質量為500g;取出金屬塊後,總質量變為300g。求金屬的密度。[2.5]
****50.用天平、量筒、水、小鐵塊以及一根細線配合測小蠟塊的密度。寫出實驗的步驟。[3.5]
****51.一隻瓶子,裝滿水總質量是500g,裝滿密度為0.8g/cm3的煤油總質量為450g。求瓶子的質量和容積。[3.5]
****52.一隻質量為68g的瓶子,裝滿水後質量為184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個37.3g的金屬片,然後再裝滿水,則總質量為218g。求金屬片的密度。[4.5]
Ⅵ 物理問題:如何用托盤天平測出一段棉線的質量。要完整的步驟,謝謝
天平調平後,把棉線放在天平的一側,砝碼放另一側。稱吧!
Ⅶ 液體的體積常用什麼來表示
國際主單位是 m³(立方米)
常用單位 ml(毫升)
常用單位 L(升)
常用單位 cm³(立方厘米)
常用單位 dm³(立方分米)
Ⅷ 初中化學1-12單元各個課題的復習提綱
初三化學上期復習學案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⒈.化學是研究物質的 以及其 的科學。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 , 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
⒉原子論和分子學說。 和 等科學家研究得出了一個重要結論:物質是由 和 構成的;分子的 和 的重新組合是化學變化的基礎,即在化學變化中 會破裂,而 不會破裂,但可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參加化學變化的最小粒子。
⒊組成物質的基本成分—元素。門捷列夫發現了 和 ,使化學學習和研究變得有規律可循。
⒋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
(1)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2) 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以減少廢物向環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接納,實現「零排放」。
(4) 生產出有利於環境保護、社區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境良好產品。
⒌了解幾種高科技的化學產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氣的高分子薄膜;小貓安詳地坐在高溫火焰加熱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學材料,其特點是具有絕熱的性質;超強拉力的尼龍繩等。
⒍將一個雞蛋洗凈後,放入裝有食醋的杯子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原因是 ,說明雞蛋殼中有什麼物質 。
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以下涉及物質時,都寫化學式)
一、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結論:⑴蠟燭通常為黃白色的固體,密度比水 , 溶於水
⑵①蠟燭發出黃白色的火焰,放熱、發光,蠟燭逐漸變短,受熱時熔化,冷卻後又凝固。
②木條處於外焰的部分最先變黑,外焰溫度最 。
③燒杯內壁有水霧出現,說明蠟燭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蠟燭燃燒後還生成 ,該氣體能使 變 ,說明蠟燭中含有 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現,更說明蠟燭中含有 元素。
蠟燭燃燒的化學反應式是:
⑶有一股白煙,能重新燃燒。說明蠟燭燃燒是蠟燭氣化後的蠟燭蒸氣被點燃。
二、對人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有什麼不同的探究
結論:1.呼出的氣體使石灰水出現的渾濁多,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氣體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燃著的木條在空氣中能夠燃燒,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比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高。
3.對著呼氣的玻璃片上的水霧比放在空氣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霧多,證明呼出氣體中水的含量比空氣中水的含量高。
課題3 走進化學實驗室
1.葯品的取用
(1)葯品取用「三」原則:
①「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拿葯品;不能把鼻孔湊近容器口去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品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②節約原則:嚴格按實驗規定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體lmL~2mL,固體只要蓋滿試管的底部。
③處理原則:實驗時剩餘的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
(2)葯品取用方法(往試管里加固體葯品或傾倒液體葯品)
固體葯品:①塊狀:用 夾取;操作要領是:「一平、二放、三慢豎」(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將塊狀固體葯品放入試管口,然後慢慢地將試管豎立起來,使塊狀固體緩緩滑至試管底部)。
②粉末狀:用 (或 )取用;操作要領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將試管傾斜,把盛有葯品的葯匙或紙槽送入試管底邵,然後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葯品落入試管底部)。
液體葯品:操作要領是:「取下瓶塞 著放,標簽 緩慢倒,用完蓋緊原處放。」
(3)用量筒量取液體體積的方法:①讀數時,應將量筒放置平穩,並使視線與液面凹面最 處保持水平,②應根據量取液體體積的多少,選用大小適當的量筒。
2.物質的加熱。
(1)酒精燈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 的酒精燈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點燃,禁止用 點燃另一隻酒精燈;③用 加熱;④熄滅時,用 滅,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1/4。
(2)給物質加熱的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加熱玻璃儀器時,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乾;②很熱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沖洗.以免受熱不勻而破裂;③給盛有液體的試管加熱時,試管內液體的量不可超過試管容積的 ;④加熱前應先 試管;⑤試管應 放在外焰上;⑥試管口不能朝著 的方向;⑦給試管里的固體葯品加熱時,試管口要略向 傾斜,受熱均勻後再固定加熱。
(3)給液體物質加熱的儀器可用試管、燒杯、燒瓶等;給固體物質加熱,可用乾燥的試管。
3.玻璃儀器的洗滌。
洗滌方法:①倒去廢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內);②用水沖洗並加以振盪;③用試管刷刷洗;④再用水沖洗。如果玻璃儀器內壁上附著不溶於水的鹼、碳酸鹽、鹼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如果玻璃儀器內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純鹼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沖洗。
4.天平的正確使用方法是: 物 碼,稱量時:M物=M碼 M游碼
若不小心做成了: 物 碼,稱量時:M物=M碼 M游碼
5.本課的兩個化學實驗是(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並標明物質的顏色):
(1)氫氧化鈉+硫酸銅:
( ) ( )
(2)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課題1 空氣
一. 空氣是一種天然資源,混合均勻,相對穩定
1.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按體積比):
空氣成分 氮氣 氧氣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其他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0.94% 0.03%
2.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氧氣 ①動植物呼吸②醫療急救③金屬切割④煉鋼⑤宇宙航行等
氮氣 ①超導實驗車②化工原料③作保護氣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劑等
稀有氣體 ①作保護氣②制多種用途的電光源③激光技術④液氦冷凍機等
3.空氣的組成測定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二.空氣保護:
4.空氣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氣的污染源:有害氣體( 、 、 )和煙塵(粉塵和灰塵)。
(2)危害:①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②影響作物的生長,③破壞生態平衡;④導致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強大氣質量監測;②改善環境狀況;③使用清潔能源;④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三.純凈物混合物
5.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氧氣( ),氫氣( ),氮氣( ),氯化鈉( )等。
6.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這些物質之間沒有發生反應,各自保持著原來的性質。如空氣中的氮氣和氧氣。
7.怎樣區分純凈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兩種純凈物,每一種純凈物有自己的化學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個化學式表示。如鹽水(由食鹽( )和水( )兩種純凈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氣(由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稀有氣體等多種物質組成。
純凈物:只含有一種固定的物質,有自己的一種化學式。如碳酸鈣( )、硫酸鈉( )、高錳酸鉀( )、氯氣( )、氮氣( )等。
四.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課時2 氧氣
1.氧氣的物理性質。
通常狀況下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 。
2.氧氣的化學性質。
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在一定條件下可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同時放出熱量。氧氣具有氧化性,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氧氣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燒。
寫出你所知有氧氣參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概念 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伴隨現象 物質的形狀、狀態等發生變化 常伴隨有放熱、發光、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
本質區別 變化時是否有其他物質生成
實例 石蠟熔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 煤燃燒、鐵生銹、食物腐敗
相互關系 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如石蠟燃燒時先發生石蠟熔化現象
4.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概念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實質 物質的微粒組成結構不變所呈現出的性質。 物質的微粒組成結構改變時所呈現出的性質。
實例 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溶解性、揮發性、吸附性、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穩定性、助燃性、還原性、酸性、鹼性等
確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儀器測定 通過化學變化方可知
區別 是否需要通過化學反應表現出來
5.幾個化學概念:
(1)化合反應: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叫做化合反應。
可表示為:A+B+……→E(簡稱「多合一」)
請寫出五個化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生的化學反應,叫做氧化反應。(這里的氧既指氧氣,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質)。
(3)緩慢氧化:是進行很慢、不易察覺的不發光的氧化反應。如呼吸、鋼鐵生銹等。有熱量放出。
(4)氧化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由氧和另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6.各種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現象比較如下表
物質 空氣中 氧氣中
磷 產生大量白煙 火光明亮,產生大量白煙
反應方程式
硫 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並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發出藍紫色火焰、放山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反應方程式
木碳 持續紅熱、無煙無焰 劇烈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變渾蝕的氣體
反應方程式
鋁箔 很難燃燒 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反應方程式
鐵絲 不燃燒 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
反應方程式
課題3 製取氧氣
1.實驗室里常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或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來製取氧氣。
a.2H2O2 MnO2 2H2O+ O2↑
請指出該反應中的反應物是: ,反應條件是: ,生成物是
MnO2在該反應中作 。它的特點是,雖然參加了化學反應,但其 和
不變,其作用是改變化學反應的 。
b.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畫出該製取氧氣的裝置圖,並標明儀器名稱:
2.氧氣的工業製法:
(1)分離液態空氣——物理變化
(2)富氧膜分離技術——富氧空氣
3.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
催化作用: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4.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叫做分解反應。
分解反應可表示為A→B+C+……(簡稱「一變多」)。
請寫出五個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1 水的組成
一.氫氣的物理性質:
氫氣是一種無色、無臭、 溶於水、密度非常 的氣體。
二.氫氣的化學性質:
1.氫氣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化學反應方程式:
利用該性質的氫氣用途:
2.氫氣具有還原性:
例如:氫氣還原氧化銅:
標明該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
氫氣還原氧化鐵:
利用該性質的氫氣用途:
3.混有空氣或氧氣的氫氣遇到明火時可能會發生爆炸。使用氫氣時,要注意安全,點燃前一定要 。
檢驗氫氣純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試管氫氣,用拇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火焰,移開拇指點火。如果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就說明氫氣不純;如果聲音很小,就說明氫氣較純。
三.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1.實驗原理:
2.實驗裝置(畫圖):
3.據你所知,能從酸中置換出氫的金屬有什麼特點:
四.單質和化合物
1.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氫氣(H2)、氧氣(O2)、氮氣(N2)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單質和化合物比較
概念 舉例 區別 相同點
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氫氣(H2)氧氣(O2) 同種元素組成 純凈物
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水(H2O)、二氧化碳(CO2) 不同種元素組成 純凈物
3.單質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區分方法是從組成上區分,只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單質,如鐵、鋁、碳、硫等;而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是化合物。或可從名稱上看出來,如二氧化碳、高錳酸鉀等。另外,單質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分解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
課題2 分子和原子
1.物質是由許許多多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粒子—— 、 、 構成的。
2.分子的性質: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總是在不斷地運動著,溫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分子間有一定的間隔。
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3.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 發生變化,只是分子之間的間隔發生了變化,因而使物質的狀態發生了改變。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原物質的分子 了變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4.分子是 ;分子是由 構成的。
在化學變化中,發生變化的是 , 沒有發生變化。 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5.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屬、稀有氣體、金剛石、單晶硅等由原子直接構成。
6.用分子——原子論的觀點解釋純凈物與混合物:由 分子構成的物
質是純凈,由 分子構成的物質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種不同物質的分
子相互間不發生化學變化。
課題3 水的凈化
1.過濾是一種從液體中分離出不溶性固體的方法,利用它可將不溶於水的固體雜質與水分離開。
⑴過濾操作中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不要留有氣泡
二低:a.漏斗內濾紙邊緣低於漏鬥口邊緣
b.漏斗內液面低於濾紙邊緣
三靠:a.傾倒液體時,燒杯與玻璃棒接觸
b.玻璃棒末端與漏斗內三層濾紙處接觸
c.漏斗下端與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接觸
⑵通過過濾濾液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①濾紙破損;②濾液邊緣高於濾紙邊緣;③儀器不幹凈等。對仍渾濁的濾液應再過濾一次,直到澄清為止。
日常生活中可採用下列物品代替實驗室中的過濾器來過濾液體。如砂石過濾層、活性炭層、蓬鬆棉、紗布等。
2.活性炭既能濾去液體中的不溶性物質,還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雜質。
3.凈化水的方法有: 等方法。
若單一操作,相對凈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是:
4.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 水;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 水。
⑴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方法:
①加熱或長久放置後有水垢產生的水是 水。
②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 水,有大量泡沫出現的水是 水。
⑵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費肥皂,也洗不凈衣物,時間長了會使衣物變硬。
②燒鍋爐,用硬水易使鍋爐內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嚴重時可能引起爆炸。
⑶硬水軟化的方法:
①生活中通過將水煮沸或暴曬。
②實驗室里用製取蒸餾水的方法。
課題4 愛護水資源
1.地球上總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很少。
2.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佔全球球儲水量的 ,且海水蘊藏著豐富的化學資源,按目前測定,海水中含有化學元素 多種)、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氣水、生物水等。
3.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缺水危機的原因是:
淡水資源不充裕,淡水只約佔全球儲量的 ,可利用的只約占其中的 ,
不足總水量的1%,而且分布不均勻,污染越來越嚴重。
我國水資源總量2.8X1012m3,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左右,約為世界人均水量的 ,居世界第 位。
4.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工業生產中廢水未達標排放;農業上化肥、農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愛護水資源的措施是一方面節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防止水體污染。
6.預防和消除水體污染的措施有:
(1)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2)對被污染的水進行處理使之符合排放標准。
(3)農業上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葯。
(4)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後再排放。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原子的構成
1.原子的組成
質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中子:不帶電
原子 :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⑴原子核所帶電量數稱為核電荷數,由於原子核所帶電量和核外電子的電量相等,但電性相反,因此原子 電性。核電荷數= =核外
⑵原子核內的質子數不一定等於中子數,普通的氫原子的原子核內無中子。
⑶原子的種類是由核 ( )決定的。
⑷原子核只佔原子體積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內相對有一個很大的空間,電子在這個空間里作高速運動。
2.相對原子質量
⑴以一種碳原子(含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的碳原子)的質量的1/12(約為1.66×10-27kg)作為標准,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的比值,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⑵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在SI單位制中單位為「 」(一般不寫出)。原子的質量是原子的絕對質量,單位為克或千克。
⑶電子的質量很小,只相當於質子或中子質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個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等於1,所以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課題2 元素
1.元素。
元素是 的總稱。
(1)元素種類:100餘種(由此組成了3000多萬種物質)
(2)地殼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質量分數):
(3)生物細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
2.元素符號。
國際上統一用來表示元素的一種特定的化學符號。
意義: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
例:N表示的意義有: 和 。
如果在元素符號前面添加系數,就只表示該元素的原子個數,不能表示該元素。如H既表示氫元素又能表示一個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 ;3Fe表示 ;若要表示5個鎂原子可記為: ,7個氯原子可記為: 。
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元素 原子
區別 是宏觀概念,只表示種類,不表示個數 是微觀概念,既表示種類,又表示個數
適用范圍 表示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表示物質的微觀構成。如1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聯系 元素是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
(2)書寫:①由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①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要大寫,第二個字母要小寫。例如:鈣 ,鈉 ,鈷 鎂 ,鋁 等。
(3)元素中文名稱的特點:金屬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
非金屬元素按單質在通常情況下的存在狀態分別加「石」、「氣」、「水」等偏旁,因此我們可以從它們的偏旁判斷屬於哪類元素。
3.元素周期表。
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把現在已知的一百多種元素按原子序數(核電荷數)科學有序的排列起來,這樣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①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種元素均占據一格.對於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相對原子質量等內容。此外在周期表中,還用不同的顏色對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做了區分。
②每一橫行(即: ):周期表每一橫行叫做—個周期。共有 個橫行,有 個周期。
③每—縱行(即 ):周期表的18個縱行中,除第8、9、10三個縱行共同組成一個族外,其餘15個縱行,每一個縱行叫做一個族,共有16個族。
(2)元素周期表的意義: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
①為尋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論依據。
②由於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質越相似,可啟發人們在元素周期表一定的區域尋找新物質所需的元素,(如農葯、催化劑、半導體材料等。)
Ⅸ 端午節的來歷lml
端午節簡介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夏歷五月初五,也叫「端陽」、「蒲節」、「天中節」、「大長節」、「沐蘭節」、「女兒節」、「小兒節」。它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艾節、端五、夏節、重午、午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個熱天的開端,五毒蛇開始活躍,鬼魅魍魎也會猖獗,這些都會給人特別是會給無所顧忌又無抵抗能力的孩子帶來災難,必須在五月端這天集中地為孩子消災防毒,因此,人們又把五月端午節說成是「小孩節」或「娃娃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餘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端午祭正式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已獲得成功,這對我們中國人本國文化遺產的保護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端午節由來】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
〖源於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源於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源於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長袁學駿研究認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概念。
袁學駿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中歷來就有數字重疊的概念,如正月正(陰歷一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龍頭節,三月三日相傳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會,此外還有七月七日七夕節、九月九日重陽節等,這些節日都有其自身內涵,它們都和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文明緊密相連。五月五日被當作節日來過和上述這些節日形成早晚相當,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按照《易經》等典籍記載,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陽氣運行到端點的端陽之時,這種日子惡癘病疫多泛濫,因此,這一天人們便插艾葉、掛菖蒲、喝雄黃酒、配香囊等,以驅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學駿說,屈原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自盡,可能有意在端午節,表達對國家民族的忠心。
袁學駿認為,現在流傳下來的端午節時吃粽子、賽龍舟,是兩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後,後人在打撈屈原遺體時逐漸演變的紀念方式。人們在江中撒米是為了讓魚吃飽後避免吃屈原遺體,打撈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競爭,於是比賽逐漸展開,至於龍舟,則更晚一些。
【端午節習俗】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很豐富,從早晨天蒙蒙亮開始,一直持續到正午才結束。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托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歷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節前或節日里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席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游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喂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葯,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游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游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葯材,中醫葯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端午節詩選】
1、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3、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4、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餘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5、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葯,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6、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7、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
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
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
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8、已酉端午
貝 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端午節對聯】
1、千載招魂悲楚仕
萬人撫卷嘆離騷
2、去穢除邪,千戶門前懸虎艾
尊賢弔古,萬人江岸喝龍舟
3、汨羅沉沒一流恨
湘楚長懷千古羞
4、難得鍾情 兩遭流放離騷賦
惟懷義膽 一佐報國厄運橫
5、義報祖國 放逐難泯詩人志
魂牽桑梓 情愛唯傾荊楚山
6、包粽子,舉國歡宴聚親友,
賽龍舟,把酒吟詩慰聖賢
7、我為他哭屈落水
他為我輩壯升天
8、不畏汨羅河水深
甘冒東海浪濤激
9、時逢端午思屈子
每見龍舟想汩羅
10、應懸虎艾賽龍舟吃粽子
莫賦閑詩撒怨氣嘆屈公
11、報國遭讒兩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羅滾滾萬人淚,惟有離騷千古流。
12、念故人,萬戶千家包粽子
慶佳節,敲鑼打鼓賽龍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賦
冰心潔玉大夫詩
14、賽龍奪錦 鼓聲催發健兒奮;
端日弄波 漿拍浩湯舟隊威。
15、箬葉飄香,一粽嘗來千古事;
龍舟逐水,百橈劃出四時情。oca希望對你有幫助
Ⅹ 各種頭孢菌素皮試液的配製方法
各種頭孢類皮試液配置方法
(1)青黴素G鈉(鉀)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
a.用lml注射器取每毫升含20萬u的青黴素溶液0.lml,加註射用水或生理鹽水至lml,搖勻即成(含青黴素2萬U)。
b.取上液0.lml&上法稀釋至lml(含青黴素2000u)。
c.取每毫升含青黴素2000u的溶液0.sml按上法稀釋至2ml,搖勻即成(含青黴素500u)。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皮內試驗)
a.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側關節上6.6cm處皮膚。
b.抽取皮試液0.lml(合青黴素50u),作皮內注射成一皮丘(小兒注射0.02—0.03ml)。
c.等20min後,如局部出現紅腫,直徑大於1cm或局部紅暈或伴有小水泡者為陽性。對可疑陽性者,應在另一前臂用生理鹽水做對照試驗。
③注意事項
a.極少數患者可在皮膚試驗時發生過敏性休克,常於注射後數秒至5min內開始。先是皮膚蜃癢、四肢麻木,gy則氣急、胸悶、發給、心跳加快、脈細、血壓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時搶救,可導致病人死亡。應做好搶救准備,如鹽酸簽上腺素肌注;氫化可的松靜滴;及10%葡萄糖酸鈣液與高滲葡萄糖液20ml緩慢靜注;以及使用中樞興奮葯和抗過敏葯。
b.試驗用葯含量要准,配製後在冰箱中保存不應超過24h,注射器應用lml刻度者。
C.更換同類葯物或不同批號或停葯3天以上,最好重新作皮內試驗。
(2)頭飽菌素(先鋒黴素)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取頭抱菌素0.5g加生理鹽水5ml溶解,然後抽取0.lml稀釋至5ml後,再抽取0.15ml稀釋至5ml即成(每毫升含頭抱菌素60ug)。
②應試方法及結果觀察每次取應試液0.lml做皮內試驗,具體操作及結果觀察均同青黴素試驗。註:也有的醫療單位採用每毫升含0.25、0.3、0.5mg濃度的頭泡菌素為皮試液。每次抽取0.05—0.lml作皮試。
(3)鏈黴素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
a.取鏈黴素1g(100萬u)加生理鹽水3.sml溶液後即成4ml(每毫升含25萬u)。
b.取a液0.l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lml(每毫升含2.5萬U)。
c.取b液0.l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lml(每毫升含2500U)。
d.取c液0.Z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lml(每毫升含500u)即得。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度試液0.lml做皮內試驗,觀察15—20min.具體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均同青黴素試驗。
③注意事項
a.皮試陰性的病人,注射時也可發生過敏反應,故應做好搶救准備。
b.皮試方法目前全國尚不統一,已規定要做皮試的。地區,應按規定進行。
(4)結核苗素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取純結核菌素0.5ml加生理鹽水4.5ml為第一號溶液,其稀釋度為1:10。依上法配製第2、3、4號溶液,其稀釋度分別為1:1加91:10o山1:10000O』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
選擇前臂屈側關節上6.6cm處,消毒後皮內注射0.1ml結核菌素液,使之成一皮丘。通常從1:1000開始,如無反應可用較大濃度。
最後判斷小兒有無結核菌感染,需做1:100濃度的試驗。如患兒有皰性結膜炎、皮膚結節性紅斑或胸腔積液,應從1:10000開始。注射後48一72h觀察反應強度,並以(+)號表示之。陰性:不發紅和硬結直徑不超過0.5cm或僅發紅而無硬結。可疑:(t)發紅和硬結直徑為0.scm以下。
陽性:(+)發紅和硬結直徑為0.5—0.gcm。(++)發紅和便結直徑為1—1.gcm。(+++)發紅和硬結直徑為ZCin以上。(++++)除發紅和硬結外有水泡或壞死。
③注意事項巳稀釋後的結核菌素液,在冰箱內可保存6周。如發生沉澱或變黃色則不能用。
(5)破傷風抗毒素
1、皮試液的配製取破傷風抗毒素1500u,抽取0.1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1ml既成。
2、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皮試液0.1ml在前臂作
皮內試驗,15min後觀察,局部紅腫在1cm以上為陽性。
必要時應以生理鹽水在另一前臂做對照試驗.3、注意事項若皮試為陽性,也可用脫敏法進行注射。
第1針用1:20稀釋血清0.05ml;第2針用1:10稀釋血清0.05ml;第3針用未稀釋血清0.lml,第4針用未稀釋血清0.smll第5針將餘量一次肌內注射。
每針間隔20min,無反應可注射。但在注射前要做好過敏性休克的搶救准備。註:白喉抗毒素、多價精製氣性壞疽抗毒素、精製肉毒抗毒素,其過敏試驗均同破傷風抗毒素。
(6)鹽酸普魯卡因
①應試溶液的配製將鹽酸普魯卡因配製0.25%溶液即成。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皮試液0.lml在前臂作皮內試驗,15—20min後觀察結果。其判斷標准同青黴素皮膚試驗。
(7)細胞色素C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用原葯液。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
a.劃痕法:用本品1滴於前臂內側皮膚上劃痕,使之少量出血,20min後觀察,如發紅在10mm以上或腫脹在7mm以上為陽性。
b.皮內法。將本品稀釋為0.03mg/ml,在前臂皮內注射0.03—0.05ml,20min後,發紅直徑在15mm以上或腫脹在10cm以上為陽性。
c.點眼法:將濃度為5mg/ml本品1滴,滴於眼結膜上,20min後,結膜充血、水腫、癢者為陽性.
(8)有機碘造影劑(碘吡啦啥,醋碘苯酸鈉,泛影鈉,泛影葡胺,膽影鈉,碘化油等)
①度試溶液的配製用30%有機碘溶液。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
a.靜注法:用30%有機碘溶液lml靜注,密切觀察20min,注意有無心臟、頰膜水腫、惡心、嘔吐、尊麻疹、血壓下降及其它不適等反應。如有上述現象不可注射。
b.日含試驗法:用1—5ml造影劑含於口中,5min後觀察有無上述反應。
c.皮內試驗法:用0.05一0.lml造影劑在前臂作皮內試驗,10一15min後觀察,有1cm大小的紅斑反成即為強陽性。,
d.結膜試驗法。用1—2滴造影劑滴入一側眼結膜囊內,lmin後觀察結膜與鞏膜充血情況,如有顯著充血(與對側對比)、血管擴張、曲張,即為強陽性。
③注意事項過敏試驗陰性者,在碘造影過程中仍可出現過敏反應,必需注意。
(9)門冬醯胺酶
①皮試液的配製a.取門冬酸胺酶1000u加生理鹽水lml溶解後即成1000u/ml.b.取上液0.l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lml即成。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皮試液0.lml在前臂作皮內試驗,結果判斷同青黴素皮試。陽性者不可田。
③注意事項
a.不同葯廠、不同批號產品的純度和過敏反應均有一差異,使用時必須慎重。
b.有過敏史的病人應十分小心或不用。
(10)精製抗蝮蛇毒血清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取本品0.l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2ml即成。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皮試液0.05ml作皮內試驗,20—30min後觀察,在正在1cm以內,周圍無紅暈及偽足狀者為陰性。若疑為陽性者可先注射撲爾敏10mg,15min後再用脫敏法給葯。
脫敏注射法:本品用生理鹽水稀釋20倍,第一次注射0.4ml,每次觀察10—20m1n,如無反應可酌情增量,注射3次以上無反應時可注射。如有異常反應,立即停止注射,可用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流用酸鈉注射液靜注抗過敏。註:精製抗五步蛇毒血清和精製抗銀環蛇毒血清過敏試驗同抗蝮蛇毒血清。
(11)精製抗炭疽血清
①皮試溶液的配製取本品0.l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lml即成。
②皮試方法及結果觀察取應試液0.05ml在前臂作皮內試驗,30min後觀察,無明顯反應者為陰性。如出現皮丘增大、紅腫、浸潤、形似偽足或有庫感為陽性反應,須脫敏注射。脫敏注射法;用生理鹽水10倍稀釋血清,第一次注射稀釋血清0.2ml、第二次注射0.4ml、第三次注射0.8ml。每次注射後30min觀察,如無反應,可將安緬中未稀釋的全部血清肌注。有過敏史或過敏試驗強陽性者。
應將第一次注射量及以後的遞增量減少。註:精製抗狂犬病血清過敏試驗同精製抗炭疽血簡。溢一敏注射法亦同,僅用量第一次為lml,每次增加lml至4ml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