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與藝術寫什麼論文

物理與藝術寫什麼論文

發布時間:2022-07-21 14:54:08

1. 物理與藝術的關系有什麼意義

物理的圓融善美狀態就是藝術。所謂圓融善美狀態就是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聯系明明白白,形勢和發展得以瞭然,因而事物的變化和可能有的作用清清楚楚,得以圓融和實現所想要成就的目標。無缺無憾,圓滿自在即謂之圓融善美狀態。在中文裡,因為事物的發展得以瞭然,對於事物的情況足以掌握,即謂之為能、術、藝或知。藝術是能力的表現,是之為工藝或技術。因為能夠預測、計算,是之亦為術、算、數或計。而物理又跟事物有什麼關系呢?物理其實就是事物或物質的關系和聯系的說法。而事物或物質的關系和聯系根本講的內容就是事物或物質本身。原來,在自然世界裡並沒有事物或物質的這種東西,事物或物質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概念。所謂物或事者,不過就是一條一條的界限或界線所構成的一種空間。因為成形、成器得為用,也得產生相互之間的作用和影響。在中文裡或在西方的思考里,這種空間即謂之為物、事、務和業。那麼稱什麼空間為什麼,或者什麼東西為什麼,實則為稱呼什麼樣的界限或界線所構成的狀態。而狀態者,即因為位置和地位,產生了一種形勢。這種形勢即是中文裡稱之為色、象、相或氣的東西。這也就是現在一般中文白話里說的影響或作用。而理者無它,理者正是一條一條的界限或界線。因為一條一條的界限或界線相互間組成的空間會因為相互間的變動而有影響,因而這種空間彼此的關系和聯系就清清楚楚,消長變化也明明白白。所以這些一條一條的界限或界線無異於一種取得理解的途徑,是而稱之為理。因為一條一條的界線或界限得以讓事物的關系和聯系明明白白,這樣疑惑不明得以清楚。所以把這種關系和聯系分解開來因而得明,在文字里即稱理解。是而理又稱之為道、條理或道理。而理者,正是中文裡說的紀、己、繹、絲或縷。在中文裡,也把理說成是文字的文。文者,即錯畫也。錯畫就是縱橫交錯的界線或界限。若構成形態或影響的作用明明白白,那麼放進心裡即能夠操控、分析和施加影響,這就是能,也就是藝術了。職是,藝術無它,藝術正是物理的實現,也是物理的表現,更是物理的成就。

2. 物理學方面的論文,1000字左右

自從有了人類,化學便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鑽木取火,用火燒煮食物,燒制陶器,冶煉青銅器和鐵器,都是化學技術的應用。正是這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成為人類進步的標志。
今天,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從古至今,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化學歷史的發展經歷了哪些時期呢?

遠古的工藝化學時期。這時人類的制陶、冶金、釀酒、染色等工藝,主要是在實踐經驗的直接啟發下經過多少萬年摸索而來的,化學知識還沒有形成。這是化學的萌芽時期。

煉丹術和醫葯化學時期。從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煉丹術士和煉金術士們,在皇宮、在教堂、在自己的家裡、在深山老林的煙熏火燎中,為求得長生不老的仙丹,為求得榮華富貴的黃金,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驗。記載、總結煉丹術的書籍,在中國、阿拉伯、埃及、希臘都有不少。這一時期積累了許多物質間的化學變化,為化學的進一步發展准備了豐富的素材。這是化學史上令我們驚嘆的雄渾的一幕。後來,煉丹術、煉金術幾經盛衰,使人們更多地看到了它荒唐的一面。化學方法轉而在醫葯和冶金方面得到了正當發揮。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出版了一些有關化學的書籍,第一次有了「化學」這個名詞。英語的chemistry起源於alchemy,即煉金術。chemist至今還保留著兩個相關的含義:化學家和葯劑師。這些可以說是化學脫胎於煉金術和制葯業的文化遺跡了。

燃素化學時期。從1650年到1775年,隨著冶金工業和實驗室經驗的積累,人們總結感性知識,認為可燃物能夠燃燒是因為它含有燃素,燃燒的過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過程,可燃物放出燃素後成為灰燼。

定量化學時期,既近代化學時期。1775年前後,拉瓦錫用定量化學實驗闡述了燃燒的氧化學說,開創了定量化學時期。這一時期建立了不少化學基本定律,提出了原子學說,發現了元素周期律,發展了有機結構理論。所有這一切都為現代化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學相互滲透時期,既現代化學時期。二十世紀初,量子論的發展使化學和物理學有了共同的語言,解決了化學上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化學又向生物學和地質學等學科滲透,使蛋白質、酶的結構問題得到逐步的解決。

化學的英文詞為Chemistry,法文Chimie,德文Chemie,它們都是從一個古字、即拉丁字chemia,希臘字Xηwa(Chamia),希伯萊字Chaman或Haman,阿拉伯字Chema或Kema,埃及字Chemi演化而來的.它的最早來源難以查考.從現存資料看,最早是在埃及第四世紀的記載里出現的.所以有人認為可以假定是從埃及古字Chemi來的,不過這個名字的意義很晦澀,有埃及、埃及的藝術、宗教的迷惑、隱藏、秘密或黑暗等意義。
其所以有這些意義,大概因為埃及在西方是化學記載誕生的地方,也是古代化學極為發達的地方,尤其是在實用化學方面。例如,埃及在十一朝代進已有一種雕刻表示一些工人下在製造玻璃,可見至少在公元前2500年以前,埃及已知道玻璃的製造方法了。再從埃及出土的木乃伊看,可知在公元前一、二千年時已精於使用防腐劑和布帛染色等技術。所以古人用埃及或埃及的藝術來命名「化學」。至於其它幾種意義,可能因為古人認為化學是一種神奇和秘密的事業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緣故。

中國的化學史當然也是毫不遜色的。大約5000-11000年前,我們已會製作陶器,3000多年前的商朝已有高度精美的青銅器,造紙、磁器、火葯更是化學史上的偉大發明。在十六、十七世紀時,中國算得上是世界最先進的國家。「化學」二字我國在1856年開始使用。最早出現在英國傳教士韋廉臣在1856年出版的《格物探原》一書中。

化學的發展可以說是日新月異,尤其是它的邊緣學科或者說是它的分支學科,譬如生物化學、物理化學、晶體化學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就眼下炒得過熱的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以及共軛電場論等,更是令人眼花繚亂。而古往今來,有多少化學家為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難以估量的貢獻。你想了解他們嗎?化學名人風采將帶您走近他們..

3. 現實生活中物理與藝術有哪些聯系

當然有聯系啦,藝術聲從感性上來描繪世界,但是生活是由實在的物理物質構成的,尤其很多科幻片,其宏偉和有趣的影片背景都是要依靠物理來構架,比如《盜夢空間》里控制人夢境的電子儀器,《終結者》裡面的時空機,還有很多航天片中太空知識,這些都是物理。物理是深層的電影基礎,藝術是直接跟觀眾接觸,互為表裡。

4. 論文:科學與藝術

並對取得的材料和數據進行認真的分析、綜合研究後得出結論,作出科學的解釋和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科學觀察小論文中研究的對象是客觀存在的自然事物或現象,所觀察的對象、過程和它產生的條件、各種現象,不能附加人為的任何條件或個人偏見。另外,觀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反復進行的活動,需要作者耐心、細致、鍥而不舍的精神。
(二)科學實驗小論文
科學實驗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青少年對研究的對象創設特定的條件,經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得出結論而寫出的文章。它著眼於對實驗過程的客觀敘述以及實驗現象的科學解釋。
(三)科學考察小論文
你想研究某一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水域污染程度、某地空氣污染源,弄清某奇石奇山的演化過程、某范圍動植物資源及分布情況等,你就得實地考察。通過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考察方式為主要研究手段寫出的小論文稱為科學考察小論文。有時也稱為科學考察報告、科學調查報告。
(四)科學說明小論文
科學說明小論文是指作者通過利用翔實可靠的資料對某一自然現象或自然事物進行解釋和說明的一類小論文。一般來說,它並不直接採用觀察、實驗、考察等研究手段,而主要是從書刊資料、師長等地方獲取豐富的第二手材料,並經過自己的綜合分析、邏輯推理,用自己所理解的語言闡明某一觀點。
特別提醒的是,寫科學說明小論文是,千萬不要提出一個問題後就趕忙查資料,再不加分析地原本照抄、作出解釋,這樣沒有新意,沒有新的見解的文章只能算是一般性科普文章,不能稱為科學小論文,更不能培養自己研究問題的能力。
四、小論文的取材與分析
(一)取材
1、直接觀察。就是用眼睛仔細去看,它是人們對自然現象在自然發生條件下進行考察的一種方法。
觀察時要認真仔細,不放過任何細微末節。同時,觀察時要做好詳細記載,否則就不可能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材料了。
2、動手實驗。實驗方法是人為地干預、控制所研究的對象,它比觀察更利於發揮同學們的能動性去揭示隱藏的自然奧秘。
3、實地考察。包括調查、訪問、實地勘探等方式。考察前,必須明確考察目的,准備好必需的工具、儀器、葯品、生活用具等。考察過程中,一定要把時間、地點、過程及考察的結果隨時隨地詳細地記錄清楚,有時還要採回必要的標本、樣品,將比較重要的現象拍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第一手材料。

5. 急求一篇與物理有關的論文!!!急。。。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129436/
什麼要嫁給物理學家?(轉)

2009-09-25 17:43:02 來自: 傅抱屎(無聊的人類.................)
為什麼要嫁給物理學家?
作者: 鄧元剛

首先,特別感謝中國乃至世界各大物理系傑出的光棍們,沒有他們的迫切需要,就沒有這
篇文章的面世。 其次,鳴謝以下單位和個人的鼎力支持與無私贊助: 北京大學物理
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班 南京大學物理系 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 Department of Physic
s, Stanfor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of.
Stephen Shenk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of. Phil Bucksbaum, Stanford Universit
y Prof. Warren Buck,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我們與上帝對弈,嘗試解答宇宙的奧秘;我們深入細小的空間,研究上帝留下的最
細微的線索和音符;然後我們用埋在每個原子中的神秘力量闡述世界和星空,實現一個又
一個浪漫的夢想。正因為我們的力量,人類借來了太陽的火焰和光;正因為我們的力量,
人類得以像飛鳥一樣展翅翱翔;正因為我們的力量,人類可以與馬兒賽跑;正因為我們的
力量,不再需要鴻雁,相愛的心就可以在電話里擁抱;正因為我們的力量,由曾經遙不可
及的漫天星斗構成的神奇畫卷緩緩在人類面前展開。

和一個真正優秀的物理學家在一起的時光決不會像女孩們想像的無趣和無聊。恰恰
相反,他會帶領你走上一段曼妙的旅程。充滿活力、創造力和熱情的物理學家不會放棄任
何一個給你浪漫驚喜的機會,因為物理學家的頭腦比任何職場精英、工程師或者其他科學
家都更接近藝術,卻比藝術家冷靜、理智和嚴密的多。他們能給你依靠的肩膀,卻同樣可
以給你絕不平淡的生活。 一個神奇的現象 目前,在中國女生眼中,「物理學家」或者「
物理系學生」是很滲人的。具體體現在,如果某個物理系男生對某個女生說明他是學物理
的,幾乎立刻會獲得「糞便效應」。具體表現為,該女生會對該男生立刻敬而遠之。中國
女孩們似乎認為,物理系的學生似乎和自己不是一個星球的,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很顯
然,這些女孩來自火星。 然而,把罪過都放在女孩身上也是不公平的。女孩對物理人士
的畏懼,來自她們對物理人士的極端不了解。對一個不懂行的人來說,物理界最知名的兩
個人物一個叫牛頓,另一個叫愛因斯坦。前者太過久遠,難窺廬山;後者對物理學家形象
的貢獻太過負面:亂七八糟的頭發和大腦門和永遠破舊的衣著。最重要的在於,她們中的
許多人無法理解物理,認為物理深奧難懂晦澀無用,所以寧願對工程系(引用Abigbangth
eory中的一句話:工程學連給物理學提鞋都不配)的傢伙們投懷送抱,至少他們做出來的
設計圖是看得見的,摸的著的,用的到的;或者對工商管理的人送橄欖枝,盡管他們很多
人是沒有個性不知道未來在何方才選擇的這個專業。 我為什麼要對物理人士感興趣? 我
們在改變世界,我們一直改變著,還將繼續改變這個世界。現在,如果你選擇了一個物理
學家當老公,你可以自豪的說,這個過程有你親愛的的一份力量!甚至,他能夠改變世界
的進程,也有你賢內助的一份功勞哦! 物理學家擁有性感的大腦。對於眾多(80%)智商
介於80~110之間的女生來說,一個物理系的優秀學生足以被稱作「天才」——他們的智商
一定在130以上(以後給女伴介紹你的他的時候,就可以毫不避諱的說:「我的老公是天
才哦」),他們能理解的東西或許是你一輩子也搞不明白的。但是,物理學家最優秀的地
方在於,他們的大腦絕不死板,死板者搞不了物理。如果把數學家的大腦比作最難嚼的煮
老的牛肉的話,物理學家的大腦就等同於肘子肉或者牛筋。物理學家被稱為科學家中的小
飛俠,是所有自然科學家中最具有創造力,最具童心和最年輕的。想想看化學家,總是徘
徊在各種有毒氣體和大小爆炸中,渾身總是彌漫著刺激性氣體;生物學家,每天面對各種
病毒各種細菌,不知道哪天就被感染了;數學家,每天研究一些現實中一輩子也碰不到的
東西,是大部分書獃子的聚集地。 可是物理系的學生絕不是書獃子。他們永遠不會沉迷
於書本,事實上,絕大多數物理學家在對物理學識如飢似渴的同時,對世界的其他擁有極
其廣泛的興趣。一個學物理的人一定是好奇的,而好奇使人幽默,不凡及富有情趣。舉一
個遙遠的例子,物理學大師理查德費曼,在得諾貝爾獎的同時畫得一手好素描,會打巴西
鼓,也會經常去酒吧轉悠找靈感。他喜歡撬鎖,惡作劇,上研究生的第一天被系主任的夫
人教導:「別鬧了,費曼先生!」;身邊的例子更加不勝枚舉,比如一個斯坦福大學物理
系大三學生,GPA常年4.0,各種獎項,同時是地下樂隊貝司手,飛碟隊隊長,游泳隊隊員
,還是話劇社主力社員。縱覽中國出名的物理學家,大都也同時是國學專家,或能寫得一
手好字,或是善吟詩作畫。身邊物理圈子裡的朋友也絕少僅僅一門專的做物理,他們有的
能就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侃侃而談,有的能就東西方藝術哲學高談闊論,而且大都有一手好
文筆。他們對社科人文的了解遠比社科人文人士對科學的了解深,而且從不像藝術人文人
士敵視科學那樣敵視藝術人文。他們懷著濃厚的興趣去發掘世界所有的未知,當然,物理
為主。 正因如此,和一個真正優秀的物理學家在一起的時光決不會像女孩們想像的無趣
和無聊。恰恰相反,他會帶領你走上一段曼妙的旅程。充滿活力、創造力和熱情的物理學
家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給你浪漫驚喜的機會,因為物理學家的頭腦比任何職場精英、工程師
或者其他科學家都更接近藝術,卻比藝術家冷靜、理智和嚴密的多。他們能給你依靠的肩
膀,卻同樣可以給你絕不平淡的生活。

物理學家會不會很窮? 我理解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樣重要。但是物理學家也分優
良中差,不可能完全沒有書獃子,也不可能沒有資質平平的人。然而我可以遺憾的告訴諸
位,一個優秀的物理學家是想窮也窮不了的。在美國,一個名牌大學的物理教授平均年薪
在18W美金左右,較出色的可以有20W出頭。而這僅僅是9個月的工資,在暑假的3個學期中
,大學教授們可以去其他學校當客座教授,還會有5W左右的額外進帳。如果再出名一點,
完全可以來個巡迴演講,演講的出場費那當然是…綜合下來,固定收入可以到30W美金/年
。當然,一個富有創造力的頭腦是不會局限於這點固定收入的,國家科研基金,專利費,
這都是大把大把的外快,俗套一點的說,越聰明,賺的錢越多。而且,美國大學每六年有
一年帶薪年假,好好計劃你們的環球浪漫之旅吧~! 30W美金在美國大概是個什麼概念呢
?中美消費水平比例大約在3:1左右,即在美國一塊錢大概可以買中國3塊錢的東西(日
常用品,不包括電器等)。30W美金差不多相當於中國百萬年薪的固定收入吧,雖然比不
上一些操盤手CEO,但是基本的奢侈需要是完全可以滿足的了。不同的是,物理學家的錢
不是以犧牲健康或者犧牲和你在一起的時間作為代價的。沒有無窮無盡的應酬,沒有加班
加點。他的工作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當然,只要你願意,家裡的書房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他沒有什麼太多的機會接觸其他美女,他的應酬基本是各種學術會議研討會,而不是酒
會或者舞會,那裡是和美女天生絕緣的地點,所以你當然不用擔心他會外遇。 好吧,我
相信你說的,物理系的學生很好,可是如果各個專業的男生都擺在我面前,我應該挑物理
系的嗎? 必然。

事實上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希望女孩們消除對物理系學生的誤解和偏見,盡量把各
個系的男生平等考慮,不過既然已經談了這么多物理人士的優點,我就得寸進尺一把。是
的,物理系男生當然應該優先考慮!除了以上提過的如此山多的物理系男生之絕贊優點,
還有以下幾條補充: 首先,物理系的男生有個性,有勇氣。他們敢於選擇自己的興趣所
在,而非隨大溜去選那些爛大街的經濟系或工商管理只是為了有個工作。 其次,物理系
學生的職業擁有極強的可塑性,就算一個物理系男生畢業了不願意當物理學家突然想去華
爾街了(華爾街最大的團體是500人的USTC團體,其中USTC物理系學生的佔多少?最牛的
乃是物理出身)依然有大把大把的投行搶著要,當然是因為上述的諸多原因。投行大鱷們
早就看清楚是學MBA或經濟的NB還是學物理的NB了。可以不誇張的說,學物理的人的智商
足夠搞定天下任何職業(或許除了數學家,但是數學家…也除去一些靠藝術天賦的,比如
畫家音樂家作家),econ和bus那點破東西物理系的學生半年足夠搞定了,至於歷史系哲
學系,恕我直言…算了還是不說了。而扎實的理科訓練帶給物理學家的是敏銳的數字直覺
和果敢的判斷,這點是大多數連學個統計學都感到費盡的經濟商業系學生望塵莫及的。
再次,作為著名物理學家的夫人,你所分享的不僅是他完美的生活,更有他的榮譽! 天
才一般的靈感,藝術家一般的浪漫,智者的穩重,永遠青春的心靈,自由支配的時間,穩
定的工作家庭和無上的榮耀。是的,你沒有理由再去注意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了。

智慧在物理系隱藏,你的幸福在物理系隱藏,他們等待著聰明的你來發掘!不要再
去忽略甚至遠離這些富饒的金礦了,請不要等待物理系男生都被搶購一空了再動手! 謹
以此文獻給所有為了人類進步而無私的奉獻出自己智慧的偉大物理學家們,謹以此文獻給
所有立志成為物理學家的人們。

6. 如何發表物理學術論文

先寫摘要,摘要里說你得到了什麼實驗結論,

或者你提出了一個什麼新理論,沒有新結論也沒有新理論,

那你就寫的是篇綜述或者進展。

7. 初中物理力學論文1000字!!急啊!! 最好是初二的學生的思維寫的!謝了

物理力學是力學的一個新分支,它從物質的微觀結構及其運動規律出發,運用近代物理學、物理化學和量子化學等學科的成就,通過分析研究和數值計算,闡明介質和材料的宏觀性質,並對介質和材料的宏觀現象及其運動規律作出微觀解釋。主要包括靜力學、動力學、流體力學、分析力學、運動學、固體力學、材料力學、復合材料力學、流變學、結構力學、彈性力學、塑性力學、爆炸力學、磁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理性力學、物理力學、天體力學、生物力學、計算力學
物理力學主要研究平衡現象,如氣體、液體、固體的狀態方程,各種熱力學平衡性質和化學平衡的研究等。對於這類問題,物理力學主要藉助統計力學的方法。
物理力學對非平衡現象的研究包括四個方面:一是趨向於平衡的過程,如各種化學反應和弛豫現象的研究;二是偏離平衡狀態較小的、穩定的非平衡過程,如物質的擴散、熱傳導、粘性以及熱輻射等的研究;三是遠離於衡態的問題,如開放系統中所遇到的各種能量耗散過程的研究;四是平衡和非平衡狀態下所發生的突變過程,如相變等。解決這些問題要藉助於非平衡統計力學和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理論。
物理力學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三個方面:高溫氣體性質,研究氣體在高溫下的熱力學平衡性質(包括狀態方程)、輸運性質、輻射性質以及與各種動力學過程有關的弛豫現象;稠密流體性質,主要研究高壓氣體和各種液體的熱力學平衡性質(包括狀態方程)、輸運性質以及相變行為等;固體材料性質,利用微觀理論研究材料的彈性、塑性、強度以及本構關系等。
物質的性質及其隨狀態參量變化規律的知識,無論對科學研究還是工程應用都極為重要,力學本身的發展就一直離不開物性和對物性的研究。
近代工程技術和尖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特別需要深入研究各種宏觀狀態下物體內部原子、分子所處的微觀狀態和相互作用過程,從而認識宏觀狀態參量擴大後物體的宏觀性質和變化規律。因此,物理力學的建立和發展,不但可直接為工程技術提供所需介質和材科的物性,也將為力學和其他學科的發展創造條件。

8. 初中物理教師如何寫論文

下面是初中物理教師怎樣發表論文

1.首先,完成論文。對於讀過是幾年書的我們來說,文章誰都會寫,但寫出來的卻不一定適合發表。一般情況下,我們發表在期刊雜志上的論文都屬於議論文,需要提出自己的觀點、驗證自己的觀點、總結自己的觀點,這樣的文章才容易發表。所以建議在開始著手論文前,先閱讀大量的物理學在線的論文範文,閱讀了大量範文後,相信會對大家有所啟示。

2.其次,選擇投稿期刊。論文投稿到哪個期刊是有很大學問的,每本期刊雜志的收稿方向、版面字數、寫作要求都不一樣,所以要在這么多的期刊雜志上選擇一本容易發表的期刊。

3.接著,等待論文通過審核。選擇好期刊後,並且論文進過檢測後,就要送往雜志社了,這個過程一般耗費一周左右,核心期刊會久一點。



4.支付論文版面費用。投稿費用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審稿費,一部分為版面費,其費用根據是否加急會有所區別。選擇未加急的話,等待發表時間漫漫無期,目前田田羊的一篇論文被錄用快1年了,還沒給發表。

理論上禁止一稿多投,若是沒有收到任何回復,請選擇其他刊物另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人向報社、期刊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期刊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期刊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5.最後,論文確定發表。在論文被確認發表之後,雜志社一般都會郵寄一本論文的樣刊給你,用於評職稱等。在整個環節中,大家只需要注意不要寫錯郵寄地址即可。

9. 有關現代物理與文明的論文

這里首先論述物理文化的形成,其次對物理文化認識自然的功能、物理文化變革社會的功能、物理文化培養創新人才的功能進行論述,進而闡明物理文化是現代文明基礎這一觀點。
物理文化的形成
物理學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成為一種具有巨大威力的文化力量。
物理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古代的哲人、先賢們是憑借簡單的觀察和直覺,對自然進行猜想和思辨。例如,老子宇宙生成的思想就是這樣。老子提出一種宇宙生成的模式(假設),確認宇宙萬物有共同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賦予道無名無為,無形無體,無聲無色,無物無象,然而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萬物恃之而生的特徵。我們不難看出,老子設想在天地萬物產生以前有一個無形、無聲,無以名之的東西—「道」,它是產生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產生、變化的根源。再如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等著名學者雖然應用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方法,但是仍然是簡單觀察基礎上的思辨。真正意義上的物理學,是源於精確、細致的觀察和實驗。重視觀察和實驗是物理文化最基本的特徵。通過肉眼和儀器觀察自然是物理學家發現規律的基本方法之一,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就是在第谷大量精確的天文觀察數據基礎上歸納出來的。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里略最先把實驗方法引入物理學的研究中,開創了利用儀器和設備在有利條件下研究自然規律的先河。1687年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開辟了物理學的新紀元。在伽里略、牛頓創造的科學方法論的領引之下,物理學的發展進入了正確的軌道。20世紀初量子理論和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建立,物理學進入了當代發展的快車道,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而現代物理學的廣泛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物理學科學體系的建立、物理學在工業、農業、醫學、國防的中的廣泛應用,成為人類新時代的重要的文化背景之一。
3、物理文化認識自然的功能
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人類文化系統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它由若干係統構成,我認為:人類文化 =宗教文化+法律文化+習俗文化+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文化。
而在這些文化中科學技術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是當代人類文化的主流文化,是領引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物理文化是科技文化的基礎,因而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物理科學的終極目的在於提供一個簡單的理論去描述整個宇宙。早在公元前340年,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已經認識到人類居住的大地是一個圓球而不是一塊平板。希臘人為地球是球形提供了一個直觀的論據,就是從地平線外駛來的船總是先露出船帆,然後才見船身。
亞里士多德認為地球是不動的,太陽、月亮、行星和恆星都以圓周為軌道圍繞著它轉動。他感到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圓周運動最為完美。在公元後兩世紀,這個思想被托勒密精心製成一個完整的宇宙學模型。地球處於正中心,包圍著它的是八個天球,這八個天球分別為月亮、太陽、恆星和五個當時已知的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
1514年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一個更簡單的模型。他認為:太陽是靜止地位於中心,而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作圓周運動。但是將近一個世紀以後,他的觀念才被接受。
1687年伊薩克·牛頓出版了《數學的自然哲學原理》這本劃時代的巨著,在這本書中,牛頓不但提出物體如何在空間運動的三條定律,並且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根據這定律,宇宙中的任一物體都被另外物體所吸引,物體質量越大,相互距離越近,則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越大。這也就是使物體落到地面上的力。牛頓繼而指出,根據他的定律,引力使月亮沿著橢圓軌道繞著地球運行,而地球和其他行星沿著橢圓軌道繞著太陽公轉。
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提及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但在1929年,埃德溫·哈勃做出了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觀測:不管你往那個方向看,遠處的星系正急速地遠離我們而去。換言之,宇宙正在膨脹。哈勃的發現暗示存在一個叫做大爆炸的時刻。
以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創立為標志的物理學革命, 不僅導致了人類宇宙觀的重大轉變, 誘發或促進了整個自然科學的變革, 而且帶來了人類社會空前的技術進步,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物理學一方面把人類的視野擴展到 150 億光年的遙遠的宇宙空間,用「宇宙大爆炸」的學說,解釋了大尺度的宇宙現象 . 另一方面又把人類的視線一步又一步地引進分子、原子、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領域,物理學是認識物質世界的基本工具,藉助物理科學思想和客觀事實,人們能夠科學地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這一點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它是戰勝一切非科學的宇宙創生觀的最有力的理論基礎。
4、 物理文化變革社會的功能
物理文化作為人類近現代的一種新興的文化力量,極大地推動人類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變革。
經典物理學的成就為工業革命及電氣化奠定了基礎,人類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它以蒸汽機的應用為標標志。18世紀末英國紡織工業的機械化,急需提高蒸汽機的效率,這一實際需要推動了熱力學定律的創立,而熱學理論又反過來指導熱機的改進。
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是以電磁學理論的創立為先導,其改變人類社會面貌的發展模式是:物理——技術——生產。從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到電氣技術化、適用化大約經歷了50年時間。 電學和磁學現象的研究以及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為建立現代的電力工業和通訊系統奠定了基礎,無線電、電視、雷達的發明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20世紀初物理學的兩個重大進展,一是相對論的建立,另一個是量子力學的建立。量子力學為描述微觀自然現象提供了全新的框架,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而且也是化學、生物學等其他學科的基礎。在應用方面, 量子力學還催生了半導體、光通訊等新興工業的崛起, 並為激光技術的發展、 新材料發現和研製以及新型能源開發等開辟了新的技術途徑。 半導體材料、半導體物理和半導體器件研究的進展為計算機革命鋪平道路,而計算機革命給人類社會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
隨著相對論和量子論的創立及其應用的深入,物理學對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對人們的生產與生活乃至人類思維本身產生了愈來愈重要的影響,如人們利用航天技術進一步探索宇宙的奧秘,通過電子顯微鏡能看見組成分子、原子,還有納米技術、激光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等皆已經並繼續對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當然在科學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如能源危機、全球變暖和臭氧破壞等。如何有效地其應用物理學的新發展,避免負面影響,如何提高未來公民的科學素質,樹立正確的科學觀等,這些皆對物理學界和物理教育界提出了新的要求。
物理學是現代物質文明的基礎 . 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化的電力技術和家用電器;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醫學的諸多診治方法,如 X 光、 B 超、 CT 、核磁共振、γ射線、激光刀等;沒有物理學就不能創造出汽車、火車、飛機,不能有火箭和人造衛星以實現飛離地球、奔向太空探索的夢想 ;沒有現代物理學就不能創造出晶體管、集成電路,因而就沒有現代信息技術 ,就不可能進入網路時代.物理學直接應用成果,和間接的應用成果,極大地推動了整個科學和技術以及社會的發展,改變了世界的面貌 .因此,全社會都應該設法去體會和理解物理科學,欣賞物理文化,更加關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
5、 物理文化培養創新人才的功能
從文化的角度看,物理文化是一種高品味的科學文化。物理文化是由人和物構成的綜合體。物理學作為人類認識自然的偉大成果,無論其內容、方法和結構都是人類創造智慧的集中體現,優秀的物理學家群體和物理應用工程師在物理學探索過程和技術應用中閃耀著科學創造之光。物理教師作為物理學活的載體通過物理試驗儀器、設備,物理書籍、論文、軟體等在學校中創造出一種物理文化環境。這種環境充滿探索、發現、創新,充滿好奇心。
古人對自然的奧秘發出過多少質朴的發問:天體是怎樣運行的?熱現象的本質是什麼?電與磁有什麼聯系?光的本質是什麼?物質是怎樣構成的?正是自然界美妙而復雜的現象,激發了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去探索自然現象背後的本質,而物理學的每一個科學概念的產生都充滿了探索和創新,還包括對已有錯誤觀念的批判。今日的物理學並沒有終結,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探索,物理理論的技術應用更有廣闊的創新天地。
物理教育作為物理文化的組成部分,要充分體現創新的特徵,教學過程要把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始終放在重要地位,把物理知識和方法的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基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斷創新,不能把活生生的充滿創造之光的物理學蛻化為乾巴巴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和繁雜的計算。要使物理教學具有生動性、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和興趣,滿足學生的創造天性。
人具有多種潛能,其中最重要的潛能就是創造潛能。創造力不是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這些人所獨有,常人和天才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是那些善於開發和利用他的創造潛能的人,表現出比常人更強烈的創造性。創造潛能通過創造性教育能夠開發出來。美國人類潛能研究學者奧托在《人的潛能的啟示》中寫到:「數據表明,如果你參加過創造能力訓練的話,你的創造力比以前更加旺盛」。愛因斯坦也有類似的觀點:「如果青年人通過體操和走路訓練了他的肌肉和體力的耐久性,以後能適應體力勞動。思想的訓練以及智力和手藝方面的技能鍛煉也類似這樣」。因此,在中學和大學教育中實施創造性物理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科學創造素質。大學物理教育是培養理工科大學生的基礎教育,創造性物理教學有助於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四化建設中的各種問題,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的智力需要,實施創造性物理教學是滿足社會對創造型人才需要的重要環節。因此,我們認為物理文化教育能夠為培養創新人才做出獨特的貢獻。

10. 寫 藝術與科學 論文

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
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BigThink訪談時,再曝驚人言論,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而人類要想繼續存活只有一條路:移民外星球。
霍金錶示,人類如果想一直延續下去,就必須移民火星或其他的星球,而地球遲早會滅亡。至於這個時間期限,霍金預言:兩個世紀。

霍金說:「人類已經步入越來越危險的時期,我們已經歷了多次事關生死的事件。由於人類基因中攜帶的『自私、貪婪』的遺傳密碼,人類對於地球的掠奪日盛,資源正在一點點耗盡,人類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所以,不能將賭注放在一個星球上。」

但是,如何前往外星球?科學家估計,如果用化學燃料的飛行器,前往最近的適宜生活的星球要5萬年。如果想要在人類壽命期限內移民,我們必須研製出接近光速的飛行器,同時還要保持艙內的人們在飛行過程中能持續抵禦來自外太空的種種輻射。

真正的科學精神,是對宇宙萬物的驚訝心態和好奇導致的觀察思考,不是確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現實、不容置疑的代名詞。有人甚至認為,未來的科學就是 「思的藝術」,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

如果真的有外星生物,它們會是什麼樣子?《國家地理雜志》節目根據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推論,用電腦畫了「外星鄰居」的生存狀態。這是霍金提出「人類千萬不要和外星生物接觸」的警告後,首次向世人展示他想像中的外太空生物。

本來,這只是一則小新聞,最多引起公眾的一點好奇心而已。可是,有意思的是國內部分網友的反應:他們對霍金的奇思妙想嗤之以鼻,甚至覺得這種空想是小說家的娛樂產物,霍金去干這事兒有點無聊。

對比恰恰就在於此。我們是一個非常講究現實的民族,只要與現實發展無關、與社會活動無關,那就只是在想像、在娛樂、在消磨時間,是青少年才會玩的東西。一位名家大師,似乎更應該做一點嚴肅事,方能匹配他的身份資歷。結果也正是如此。不妨回想一下,活躍在公眾視野里的國內科學家,但凡與他們有關的新聞,無論好壞,基本都是正經事。一個標著某某院院士的知名人物,大張旗鼓地向媒體公布,自己幻想了哪些外星物種,簡直像個笑話,會被斥為不務正業。然而《國家地理雜志》作為蜚聲全球的媒介,就是這么做了,霍金作為全球知名的科學家,也這么做了,絲毫沒有別扭的感覺。

問題出在哪兒呢?

「科學離不開想像力,想像力非常重要」這個論點,在中國其實早已人盡皆知,屬於中學議論文的常規命題。換句話說,一個小孩子,都可以滔滔不絕舉出愛因斯坦愛拉小提琴的例子,來表明想像力的重要。成年人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科學理論、科學概念、科學假說,很多都是先有自由想像,再有後人經驗論證。想像力是發明的關鍵,沒人會否認這個觀點。可是以上熟得不能再熟的大道理,經過霍金事件的檢驗,只能讓人感慨:原來我們腦海里根深蒂固的一套科學態度、科學規則,真的沒把想像力放在眼裡。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我們並不缺乏想像力。只要看看網友的惡搞視頻和創意動漫,看看原創的博客論壇和生活點子,就必須承認,當下年輕人的創新能力,絲毫不亞於霍金的 「奇思妙想」。問題的根本在於——即便擁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新能力,也多被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消遣,與一本正經的科研工作、踏踏實實的勤勞奮斗,顯然不在一個層次上。換句話說,不是我們的想像力出了問題,而是有的評判機制有點偏頗。

這首先是因為,很多人總是把績效、實用排在第一位。短期內看不到結果的研究,都難以維持下去。比起停留在「想像」階段的產物,還是有「應用前景」的發明更受人尊敬。或許,這是社會轉型期、加速發展期難以避免的人心浮躁和功利至上。

2010-08-11 05:52 回復

平行的C宇宙
2樓

2010-8-11 05:46 回復 封

平行的C宇宙
11位粉絲
2樓

其次是因為,我們對「科學」的理解太狹隘。科學是什麼?大多數人腦海里可以列出一堆直接等式:科學=事實=邏輯嚴謹=無可辯駁=確定性。但是回顧西方的科學發展史,答案並沒有如此簡單。

17、 18世紀,科學是人們征服自然的工具,所以近代社會,機械力學占統治地位。 19世紀後,科學家的興趣已從技術應用,轉向知識理論體系、實證性研究。於是,理想主義科學觀認為,科學的目的是追求客觀真理。科學家的工作,就是提出假說、預見事實、驗證理論。

20世紀以來,現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逐漸融合,對自然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開始相互關聯。尤其是量子力學,讓科學家們感到了困惑。 「薛定諤的貓」,更是連霍金本人都喊頭疼。薛定諤自己挖苦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只有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這是違反我們的日常經驗的,因為日常經驗是,無論有沒有打開箱子看,貓死了就是死了,活著就是活著。為了更好地解釋薛定諤方程,後人提供的一種解釋是,存在 「兩個可以獨立演變下去的世界」,因為選擇的不同,每個世界都是真實的。這對歷來講究確定性答案的科學而言,太不可思議了。於是正反兩派的辯論,至今都沒有達成共識。

曾經,大家都以為人類對物理世界的解釋已經達到終點,剩下的只是進一步精確和修正而已。然而量子力學的出現,被稱為經典物理學萬里晴空中的一朵 「烏雲」。傳統科學中,絕對化的確定性、精密性、必然性,受到了不確定性、模糊性、偶然性的影響。宇宙遠沒有過去想像的那麼簡單、清晰、易解釋。同樣,科學本身也處在不斷推翻、再建、再推翻的發展過程中。

其實,所有的人類發明,無論科學還是藝術,無論定理還是文化,都是對宇宙、對人生、對生命意義的終極追問。這種追問,顯然既包括理性的觀察所得——科學體系,也包括感性的價值審美——人文體系。從這個意義上說,想像外星生物的存在狀態、研究人類的基因圖譜、譜寫更好聽的音樂等等,都在同一個精神層面上,都是對世界本質的探尋、對生命真諦的拷問,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說到底,真正的科學精神,是對宇宙萬物的驚訝心態和好奇導致的觀察思考,不是確定性本身,更不是死板、現實、不容置疑的代名詞。有人甚至認為,未來的科學就是「思的藝術」,科學與藝術殊途同歸。有一天,當我們真正理解了何謂科學,何謂科學精神時,我們就不會嗤笑霍金的奇思妙想,不會把空想僅當做娛樂消遣。那時,也許就離諾貝爾獎更近一步,離造福人類的宏願更近一步了

閱讀全文

與物理與藝術寫什麼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