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了,獲得者是憑借什麼獲得的
因為諾貝爾獎分為很多類型,所以頒獎的時間也不一樣,就目前已經宣布結果的獎項,我們知道的結果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揭曉,揭曉時間是北京時間2021年10月5日,你知道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憑借什麼獲得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一.憑借“理解復雜物理系統的開創性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於此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新聞,我只是把它當做文學部分來看待,因為我的物理是極差,所以也理解不了物理學獎獲得的標準是什麼?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的領域是復雜物理系統,而得到這個獎項的人,一共有三位得主,他們分別是喬治,帕里西,真鍋淑郎和克勞斯.哈塞爾曼。希望我們可以在下一次揭曉物理學獎的時候,看到中國物理學家的名字。
B. 諾貝爾物理學獎所有獲獎者
諾貝爾物理學獎所有獲獎者如下:
從1901年到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了207人次,但是有一位名為約翰·巴丁的人兩次獲獎,所以總獲獎人數是206人。其中47人是單獨獲獎,32人是與一位同仁共同獲獎,32人與另兩位合作者一起捧得殊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安排,是因為組委會認為如果有兩人的貢獻不相上下,或者一份成果由兩人或三人共同完成,那麼獎項理應頒給多於一人的獲獎者。
1、歷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年僅25歲的他憑借用X射線研究晶體內原子和分子結構的貢獻,與父親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2、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小雷蒙·戴維斯,2002年他獲獎時已有88歲。
3、在200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只有兩位是女性,她們分別是我們熟知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903年與丈夫皮埃爾-居里(Pierre Curie)獲獎,1911年又獨自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及德裔美籍女物理學家邁耶夫人(Maria Goeppert-Mayer,1963年獲獎),後者因與德國物理學家延森(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共同在發現核殼層結構方面所作的貢獻而獲獎。
4、在諾貝爾物理學獎長長的頒獎名單中,曾有4對父子檔獲獎,他們分別是:
威廉·布拉格及兒子勞倫斯·布拉格(William Bragg and Lawrence Bragg), 1915年共同獲獎。
尼爾斯·玻爾(Niels Bohr,1922年獲獎)及兒子奧格·玻爾(Aage N. Bohr,1975年獲獎)
曼內·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 1924年獲獎)和兒子凱·西格巴恩(Kai M. Siegbahn, 1981年獲獎)
J.J.湯姆遜(J. J. Thomson, 1906年獲獎)和兒子喬治湯姆遜(George Paget Thomson, 1937年獲獎)
5、值得一提的是,居里夫人的女兒伊雷娜·約里奧·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繼承了母親的事業,與丈夫在1935年共同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6、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用其遺產中的3100萬瑞典克朗(相當於現在的17.12億瑞典克朗,約合14億元人民幣)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每單項的諾貝爾獎金為800萬瑞典克朗(約合661萬元人民幣)。
C. 歷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名單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6日,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里亞·格茲(Andrea Ghez)共同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根澤爾和格茲,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1931年8月8日-),英國數學物理學家與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擁有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
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1952年3月24日-),出生於巴特洪堡,德國天體物理學家。
安德里亞·格茲(Andrea Mia Ghez,1965年6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里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歷屆(1901年-2019年)獲得者名單如下:
1、1901年:威爾姆·康拉德·倫琴(德國)發現X射線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圖恩·洛倫茲(荷蘭)、塞曼(荷蘭)關於磁場對輻射現象影響的研究
3、1903年:安東尼·亨利·貝克勒爾(法國)發現天然放射性;皮埃爾·居里(法國)、瑪麗·居里(波蘭裔法國人)發現並研究放射性元素釙和鐳
4、1904年:瑞利(英國)氣體密度的研究和發現氬
5、1905年:倫納德(德國)關於陰極射線的研究
6、1906年:約瑟夫·湯姆生(英國)對氣體放電理論和實驗研究作出重要貢獻並發現電子
7、1907年:邁克爾遜(美國)發明光學干涉儀並使用其進行光譜學和基本度量學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國)發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伽利爾摩·馬克尼(義大利)、布勞恩(德國)發明和改進無線電報;理查森(英國)從事熱離子現象的研究,特別是發現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華(荷蘭)關於氣態和液態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維恩(德國)發現熱輻射定律
12、1912年:達倫(瑞典)發明可用於同燃點航標、浮標氣體蓄電池聯合使用的自動調節裝置
13、1913年:卡末林-昂內斯(荷蘭)關於低溫下物體性質的研究和製成液態氦
14、1914年:馬克斯·凡·勞厄(德國)發現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勞倫斯·布拉格(英國)用X射線對晶體結構的研究
16、1916年:未頒獎
17、1917年:查爾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國)發現元素的次級X輻射特性
18、1918年:馬克斯·卡爾·歐內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國)對確立量子論作出巨大貢獻
19、1919年:斯塔克(德國)發現極隧射線的多普勒效應以及電場作用下光譜線的分裂現象
20、1920年:紀堯姆(瑞士)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學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德國)他對數學物理學的成就,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
22、1922年:尼爾斯·亨利克·大衛·玻爾(丹麥)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
23、1923年: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美國)關於基本電荷的研究以及驗證光電效應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發現X射線中的光譜線
25、1925年:弗蘭克·赫茲(德國)發現原子和電子的碰撞規律
26、1926年:佩蘭(法國)研究物質不連續結構和發現沉積平衡
27、1927年:康普頓(美國)發現康普頓效應;威爾遜(英國)發明了雲霧室,能顯示出電子穿過空氣的徑跡
28、1928年:理查森(英國)研究熱離子現象,並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維克多·德布羅意(法國)發現電子的波動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11、2013年: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上帝粒子)的理論預言獲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2、2014年: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因發明藍色發光二極體(LED)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2015年: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因在發現中微子振盪方面所作的貢獻分享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4、2016年: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索利斯、鄧肯·霍爾丹和邁克爾·科斯特利茨,因在理論上發現了物質的拓撲相變以及在拓撲相變方面作出的理論貢獻分享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5、2017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基普·S·索恩、巴里·巴里什以及雷納·韋斯,因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6、2018年: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以及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里克蘭,因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17、2019年: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因宇宙學相關研究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士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和迪迪埃·奎洛茲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而獲得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D. 有哪些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有:約翰·威廉·斯特拉特、菲利普·萊納德、阿爾伯特·邁克耳孫。
一、約翰·威廉·斯特拉特
約翰·威廉·斯特拉特,尊稱瑞利男爵三世。英國物理學家。1904年,因「研究氣體密度,並從中發現氬」,瑞利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二、菲利普·萊納德
菲利普·萊納德,德國物理學家。萊納德在研究陰極射線時曾獲得卓越成果,為此獲得諾貝爾獎。他用實驗發現了光電效應的重要規律,他也提出過一種原子結構設想。萊納德像他同時代的湯姆孫和盧瑟福一樣是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但是他反對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
萊納德是一個狹隘民族主義者,曾是希特勒的物理學顧問。盡管如此,萊納德仍是一位優秀的實驗物理學家 。
三、阿爾伯特·邁克耳孫
阿爾伯特·亞伯拉罕·邁克耳孫,著名波蘭裔美國藉物理學家,19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第一個),世界頂級學府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第一任系主任。
以測量光速而聞名,尤其是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E.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哪些科學家獲得的
如果大家對於社會熱點比較關注的話,那麼大家就應該會知道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實還是很受爭議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在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目的就是為了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哪些科學家獲得的呢?
雖然大家對於這個獎項的頒布很有爭議,但是小編覺得這些物理學家還是做了一個非常准確的預測,而且如果能夠得到正確應用的話,我們就可以通過很好地控制保護大家的家園。
F.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者有什麼成就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獎項一半獲得者為羅傑·彭羅斯,另一半獲得者為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里亞·格茲,三位的成就主要如下:
羅傑·彭羅斯: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羅傑·彭羅斯,於1931年出生於英國,是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他在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兩方面深有研究,並作出傑出貢獻。“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這一理論成果是彭羅斯此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主要原因。
獲獎三人的開創性、突破性發現,提供了具有跨時代意義並令人信服的依據,證明了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是宇宙研究中的一重大理論成果。
浩瀚的星空總是神秘莫測,多少年來無數的科學家終其一生去探索奧秘。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設立與持續頒布,是為他們的傑出貢獻做出嘉獎,記錄著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們,見證著我們人類一步步的探索足跡。盡管宇宙無邊無際,但我們的努力終將會帶我們奔向浩瀚神秘的海洋。
G. 諾貝爾五大獎項有哪些
諾貝爾五大獎項有: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
1、諾貝爾物理獎:1900年6月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里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
2、諾貝爾化學獎: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
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諾貝爾獎: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
4、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余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5、諾貝爾和平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7)物理諾貝爾獎有哪些擴展閱讀:
1、諾貝爾只發給個人,但和平獎例外,也可以授予機構,候選人只能在生前被提名,但正式評出的獎,卻可在死後授予。
2、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以及經濟學的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而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則在奧斯陸舉行。
3、諾貝爾在遺囑中,把大約100萬瑞典克朗贈與十多名親友,餘下部分(3100萬瑞典克朗)用於設立諾貝爾獎。
4、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H. 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誰
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威廉·康拉德·倫琴。
1901年他成為諾貝爾獎金第一位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立即將此項獎金轉贈威茨堡大學物理研究所為添置設備之用。此後根據不完全統計,他生前和逝世後所獲得的各種榮譽不下於150項,若對倫琴的成就作出估價是很困難的。
倫琴的工作是在簡陋的環境中完成的。一個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張大桌子,左旁是個木架子放著日常用品,前面是個火爐,右旁放著高壓放電儀器,這就是人類第一次進行X線試驗的地方。
倫琴一生謙虛謹慎,從不居功自傲,他以一個普通成員的身份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他的X線研究工作從當前的水平來看,已非常完整。他謝絕了貴族的稱號,不申請專利,不謀求贊助,使X線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和普及。
自1540-1895年間對X線的發現有關的科學家有25位,其中有波爾、牛頓、富蘭克林、安培、歐姆、法拉第、赫茲、克魯克斯、雷納德等,倫琴在他們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終於取得了成功。
威廉·康拉德·倫琴人物評價:
倫琴的發現不僅對醫學診斷有重大影響,同時也影響了20世紀許多重大科學成就的出現。
倫琴他在科學上的最大貢獻是發現X射線,後來也有人稱為倫琴射線。X射線的發現給現代物理學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手段,在光電效應研究、晶體結構分析、金相組織檢驗、材料無損探傷、人體疾病的透視與治療方面都具有廣泛的用途。
倫琴因發明X射線而聞名於全世界,1901年獲得了第一屆諾貝爾物理學獎。還獲得普魯士二級王冠勛章、英國皇家學會倫福德獎章、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獎章等。倫琴於1923年去世,他一生在物理學許多領域都進行過研究,50年中共發表50多篇論文。
I.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都有哪些獲得者
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獎項之一,目的是為了獎勵那些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而且每年都在瑞典舉行。每一年的諾貝爾獎揭曉都會有無數人去關注,這些獲得諾獎的人都為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大的進步,在2020年10月6日,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有三名學者得到了獎項,他們分別是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下面為各位讀者來介紹一下這三位科學傢具體的接觸貢獻。
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可靠預測羅傑·彭羅斯在愛因斯坦去世後近十年內做出了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預測,並對他的描述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因為這種可靠預測讓他成為了獲得獎項的人選,在前一陣子,人們發現了黑洞的照片,黑洞的照片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吻合,那麼羅傑的預測便是成功地,這為人類觀測黑洞有了更多的積淀。
各位讀者對這些獲獎者獲獎者地發現有什麼其他見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J. 諾貝爾獎有那些
諾貝爾獎有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五個獎項。
1968年增設「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 ,該獎旨在獎勵在經濟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盡管此獎項並不屬於1895年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個獎項,但一般認為此獎項與5個獎項地位相同 。
截至2020年,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獲得者有: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獲獎理由「他將幻覺現實主義與傳說、歷史和當代融合在一起」。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獲獎理由「由於她發現一種治療瘧疾的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