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十一維空間
宇宙11維
eleven-dimensional
space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4維構成的(3個空間維,1個時間維),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2. 十一維空間分別是什麼
英文表達 eleven-dimensional space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4維構成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的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麥比烏斯帶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麥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人一個維。如果螞蟻不是沿著紙筒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2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超弦理論的十維空間之後,推出了十一維空間的超膜理論。 在九八年二月的『美國科學』上,有一篇介紹M理論的文章。The theory of M: M stands for magic, mystery or member 。講了統一場論的最新進展。一個粒子不但有電荷的相吸,還有磁場的相互作用。兩者的統一構成引力。我們一直以為影響無限小的粒子的因素與影響著地球般大小的星球的因素是不同的。因為過去的所有理論難以用於同時解釋粒子和星球的運動。也難以解釋引力的形成。而M理論則正是一種正在形成的可以解釋從無限小的粒子到無限大的宇宙的統一場地論學說。文章中說這個理論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所證實,可能是繼相對論以來,本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理論之一。據說在超弦理論的研究中,發現十維空間還有理論漏洞,新的膜理論就再在超弦的線上展拓成超膜,以十一層空間來解釋宇宙。而只有其中四維空間可為人類所感覺,其餘的感覺不到的空間,就如聲波和光譜一樣,我們人類聽不到的超聲波和也看不到紅外線,卻不因我們的不能察覺而就可認為根不存在。正是在更高的空間里,物體的電場和磁場相互作用形成萬有引力。也只有引入更多的空間才可以解釋為什麼分子的結構有左旋和右旋的向性不同。 而宇宙的許多自然之謎如黑洞等,以更多空間的理論才有可能存在和解釋。
其他維空間
十八維: 前三維是位置,存在於空間中; 第四維是速率,存在於時間中; 第五六維是速率指向,存在於(速度)時間方向中; 第七八維是狀態指向,存在於自身形狀對應的空間方向中; 第九維是狀態轉角,存在於自身形狀對應的滾動中; 第十維是自旋速率,存在於滾動時間中; 第十一二維是自旋赤道軸指向,存在於滾動(速度)時間方向中; 第十三維是自旋赤道軸指向漂移速率,存在於滾動變化(加速率)時間方向中; 第十四五維是自旋赤道軸指向漂移速度赤道平面映射方向,存在於滾動變化(加速度)時間方向中; 第十六維是加速率(或受力強度), 第十七八維是加速度(或受力)方向,這仍然是純粹幾何學上的維度,屬於多元幾何學即維度學研究的范疇,這樣的維度不只和 位置(表示一個幾何點在空間中的位置)有關。 在物理自然的實際世界中,情況要復雜得多:進行考察的思維意識客體(對數維)可以融入到世界中,形成透視;也不可能完全沒有大小,因此可能在世界的倍率(指數維)中移動:形成對世界的縮放和變焦;甚至所有系統都可能是粒子化的、運動的、……,所以物理學的維度還可以含有溫度、密度、速度、……等等一切物理量。參考多維空間、高維空間、18維空間為他們做的全新多角度的定義
3. 什麼是11維空間
宇宙11維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4維構成的(3個空間維,1個時間維),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的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麥比烏斯帶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麥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人一個維。這就有點像左圖上的人:上行或者下行,但永遠不會走到盡頭。如果螞蟻不是沿著紙筒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2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更多資料 http://roomx.blogchina.com/4262152.html
4. 11維度空間是什麼誰提出的
十一維度空間,就是宇宙中最高級別的存在,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著名的“超弦理論”中的一部分,是許多肯定弦理論的學者共同提出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有了充足的長進;
我們在過去一百年裡取得的成就簡直無法估量,甚至超過了石器時代以來的總和。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宇宙中尚且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是我們用科學理論也無法解釋的,比如說,“下一步進化”,到底是否存在這個命題。
五維空間內,人類就能擺脫肉體的限制,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十一維度空間的存在物,據說,更是能隨意將宇宙壓扁,讓世界重新開始,甚至定義各種物理法則和規律。總而言之,和“造物主”,也沒有太大的區別。
據說,神級文明,就存在於十一維度空間中。
5. 11維空間
這個在物理課本上提到過,不過具體的,估計很少有人懂,只能提供一些信息根據90年代提出的
M理論
(
超弦理論
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
平面構成
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
現代物理學
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
我們的世界
是由4維構成的(3個
空間維
,1個
時間維
),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的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
麥比烏斯帶
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麥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人一個維。這就有點像左圖上的人:上行或者下行,但永遠不會
走到盡頭
。如果螞蟻不是沿著
紙筒
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2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所謂11維就是物理學家們在建立一個"
統一場理論
"時提出的,那這些維就包括許多,零維就是所謂的點,沒有長度、寬度、高度。
無數點組成線,線是一維的,只有長度。
無數線組成面,面是二維的,只有長度、寬度。
無數面組成體,體是三維的,有長度、寬度、高度。
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組成了我們所處的四維世界
8維空間
包含:長,寬,高,時間,溫度,
電磁力
,引力(或斥力),速度
11維空間
就無法形容了
霍金
還提出了他的
宇宙模型
,給出了11維空間,認為要描述宇宙,X、Y、Z和T(時間)4個未知數是不夠的,要加到11個未知數之後,才能夠解釋宇宙的很多結構。另一種說法,
宇宙11維
是
愛德華·維頓
提出來的。這些「維」同樣是天文學家無法探測的。
6. 11維空間具體是哪11個維度
這個在物理課本上提到過,不過具體的,估計很少有人懂,只能提供一些信息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4維構成的(3個空間維,1個時間維),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的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麥比烏斯帶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麥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人一個維。這就有點像左圖上的人:上行或者下行,但永遠不會走到盡頭。如果螞蟻不是沿著紙筒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2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所謂11維就是物理學家們在建立一個"統一場理論"時提出的,那這些維就包括許多,零維就是所謂的點,沒有長度、寬度、高度。 無數點組成線,線是一維的,只有長度。 無數線組成面,面是二維的,只有長度、寬度。 無數面組成體,體是三維的,有長度、寬度、高度。 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組成了我們所處的四維世界 8維空間包含:長,寬,高,時間,溫度,電磁力,引力(或斥力),速度 11維空間就無法形容了 霍金還提出了他的宇宙模型,給出了11維空間,認為要描述宇宙,X、Y、Z和T(時間)4個未知數是不夠的,要加到11個未知數之後,才能夠解釋宇宙的很多結構。另一種說法,宇宙11維是愛德華·維頓提出來的。這些「維」同樣是天文學家無法探測的。
7. 《三體》中提到「11維空間」是什麼概念
具體概念如下:
1,零維 理解難度:0
讓我們從一個點開始,和幾何意義上的點一樣,沒有大小、沒有維度。只是被想像出來的、作為標志一個位置的點。什麼也沒有,空間、時間通通不存在,這就是零維度。
2,一維空間 理解難度:0
好的,理解了零維之後開始一維空間。已經存在了一個點,再畫一個點。兩點之間連一條線。噔噔噔!一維空間誕生了!
3,二維空間 理解難度:0
擁有了一條線,也就是擁有了一維空間。如何升級到二維呢?很簡單,再畫一條線,穿過原先的這條線,就有了二維空間,二維空間里的物體有寬度和長度,但是沒有深度。可以試一試,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長方形內部就是一個二維空間。
4,三維空間 理解難度:0
三維空間大家肯定熟悉,大家無時無刻都生活在三維空間中。三維空間有長度、寬度與高度,把二維空間彎曲,就得到了三維空間。
5,四維空間 理解難度:10
四維比三維多一維,它是什麼?是時間!想像一下,左邊有一個1分鍾之前的我,右邊則是現在我,將這「兩個我」看成兩個點 ,穿過他們連線,它就是四維空間里的線。太棒了,四維空間出現了!
6,五維空間 理解難度:30
假如是四維空間生物,就可以看到過去、現在、將來各個時段的自己。但是,時間線只有一條,還記得前文中兩條線交叉,將一維升級為二維么?那麼現在,在四維這條時間線的基礎上,再加一條時間線和這條時間線交叉,五維空間就出現了!
7,六維空間 理解難度:50
①現在的你如果想拜訪一下過去的你,怎麼辦?可以將四維空間中任意一條時間線彎曲,這樣你就可以跳回以前,去見以前的你。換句話說,五維空間中,你可以「穿越」回到一條時間線上的過去。
②五維空間中,你可以穿越到你初中畢業的時候,告訴以前的你,一定要繼續讀書,上高中,考大學,做白領。不過這很費力,而且風險很大,初中畢業的你需要作出不同的選擇,每一種選擇都會產生一個新的時間線,一個不同版本的未來,直接把五維空間彎曲,產生六維空間
8,七維空間 理解難度:80
①七維空間走起來,初中畢業的你,不可能只有這兩種選擇,而是近乎無限。怎麼解釋,你的每一個決定都在塑造出一個特有的你。你可以成為任何一種你。概括地說,初中畢業的你是一個起點,所有的時間線。都從這個點向外輻射,數量是無窮大,那麼最後,七維空間里的一個點,裡麵包含著「初中畢業的你」開始的無限種可能。
②每一個選擇又會塑造一個不同的你;那麼以「小學畢業的你」為開端,就會產生另一個包含著無限時間線的點。將這兩點連成一條線,就是七維空間的線。
9,八維空間 理解難度:90
還是那個「你」。我們又找到了兩個點,一個是由「大學畢業的你」為開端產生的七維無限點,另一個是由「50歲的你」為開端產生的無限點。將這兩點連線,與上文中那條連接「初中畢業的你」無限點「小學畢業的你」無限點的這條線相交。就得到了八維空間!
10,九維空間 理解難度:100
講到這里,其實可以想像出九維空間是什麼樣了。把八維空間理解成那張報紙,平平的。這時螞蟻君又出現了,不過它已經進化成八維空間生物了,給它一樣的任務,要他橫跨整個報紙去目的地,怎麼辦?將報紙再一次捲起來,蟲洞又出現了。螞蟻君順利穿過蟲洞出現在目的地。也就是說,將八維空間繼續捲曲,就得到了九維空間!
11,十維空間 理解難度:無窮
①這里來總結一下,回顧上文,從零維到四維,經歷了點、線、面、體這個升級流程。然後四維空間又可以看做一點,充滿著三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這個連線就是時間。
②從四維到八維,又經歷了點、線、面、體的升級流程。八維的點,充滿著七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
③八維空間繼續升級。還是那個「你」,以八維空間的點為起始,我們必須想出所有的可能,每一種可能都與八維的這個點相連,最後,得到十維空間里的一個點,充滿著九維空間中所有可能性的連線。
④還能再升級么?不能了,在十維空間中,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個空間可以在劃出一個點,因為,十維空間就是一個點!
⑤它包含著所有的宇宙、所有的可能性、所有的時間線、所有的所有。
8. 十一維空間分別是什麼
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超弦理論的一種),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在愛因斯坦那裡,宇宙只是4維的(3維空間和1維時間),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維空間我們看不見。
科學家們對我們已認知的維與可能存在但未被認知的維之間的區別是如何解釋的呢?他們打了一個比方:一隻螞蟻在一張紙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後走。對它來說高與低均無意義,這就是說,第3維的空間是存在的,但沒有被螞蟻所認識。同樣,我們的世界是由4維構成的(3個空間維,1個時間維),但我們沒有覺察到所有其他的維。
根據物理學家的看法還應該有7個維。盡管有這么多的維,但這些維是看不見的,它們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稱為壓縮的維。為了弄清這種看法,讓我們再以螞蟻為例展開我們的想像。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將螞蟻在上面行走的那張紙捲起來,直到捲成一個圓筒形。如果螞蟻沿著的紙壁走,最後它又會回到出發點,這就是壓縮維的一個例子。如果能沿著著名的麥比烏斯帶走,也會發生上述現象,當然,它是3維的,但如果沿著它走過,總是會回到出發點的。麥比烏斯帶從維的角度講是壓縮的,按照物理學它有3個維,但誰在上面行走,都只能認知人一個維。如果螞蟻不是沿著紙筒彎曲的壁行走,它就永遠不會返回到原出發點。這就是2維(或者說被我們所感知的那種維)的例子,沿著它一直走,就不可能返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超弦理論的十維空間之後,推出了十一維空間的超膜理論。
在九八年二月的『美國科學』上,有一篇介紹M理論的文章。The theory of M: M stands for magic, mystery or member 。講了統一場論的最新進展。一個粒子不但有電荷的相吸,還有磁場的相互作用。兩者的統一構成引力。我們一直以為影響無限小的粒子的因素與影響著地球般大小的星球的因素是不同的。因為過去的所有理論難以用於同時解釋粒子和星球的運動。也難以解釋引力的形成。而M理論則正是一種正在形成的可以解釋從無限小的粒子到無限大的宇宙的統一場地論學說。文章中說這個理論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實驗所證實,可能是繼相對論以來,本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理論之一。據說在超弦理論的研究中,發現十維空間還有理論漏洞,新的膜理論就再在超弦的線上展拓成超膜,以十一層空間來解釋宇宙。而只有其中四維空間可為人類所感覺,其餘的感覺不到的空間,就如聲波和光譜一樣,我們人類聽不到的超聲波和也看不到紅外線,卻不因我們的不能察覺而就可認為根不存在。正是在更高的空間里,物體的電場和磁場相互作用形成萬有引力。也只有引入更多的空間才可以解釋為什麼分子的結構有左旋和右旋的向性不同。 而宇宙的許多自然之謎如黑洞、超自然力、意志力、時空通道等,以更多空間的理論才有可能存在和解釋。
9. 十一維空間是什麼
十一維空間是根據90年代提出的M理論(多種超弦理論的綜合),宇宙是11維的,由震動的平面構成的。現代物理學則認為還有7個空間維度是我們感受不到但確實存在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