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物理實驗的評價通常有哪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涉及實驗,通常的形式是教師的演示實驗和學生的分組實驗。演示實驗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豐富的直觀材料,創設真實的物理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實驗操作提供示範;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對於教師的演示實驗,其基本要求是:演示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演示實驗有趣、有驚、有奇、有疑;演示過程直觀、效果明顯;演示操作規范、示範性強;演示過程與講解緊密結合;演示實驗的可見度要大;演示過程確保安全;演示實驗要有新意。因此,在評價時應重點關注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否做到符合其基本要求,演示實驗是否操作規范、實驗器材的選擇和放置是否合理、是否保證學生有較好的可視度;對於學生的分組實驗,應重點考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時所用的指導語是否恰當、准確到位、實驗所選器材是否合理等。 (希望能幫到你的忙!!)
❷ 如何對物理實驗進行評估
從實驗過程、實驗數據、主要操作步驟、器材的使用等情況去評估。
❸ 如何有效建立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標准
建立與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相適應的評價體系,樹立正確的現代評價觀,有利於促進學生實驗素質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強的導向和監控作用,對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發展的具有積極的意義。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評價特點和評價內容,本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學生成長過程評價、活動表現評價和紙筆問題評價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不斷提升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實驗教學的評價特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不是為了對學生進行甄別和選拔,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實驗教學評價應注重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實驗過程的體驗和感受、對實驗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情況、實驗的能力以及結果等。另外,評價宜採取多樣化的方式,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活動表現評價,以及改進傳統的紙筆測試評價。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全程化和發展性。
與傳統的筆試測驗相比較,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具有以下的特點:
1.評價是在某物理實驗學習活動中展開的,所以評價內容的針對性較強。
2.在進行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物理實驗活動中得到的結果,而且要參與到學生的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每一個實驗操作都被納入到評價中。
3.評價方法多樣。 除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學生的自評以及同學間的互評,評價方式、評價手段多樣化。
4.評價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具體實驗操作進行評價,還要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科學創新意識等進行綜合評價,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5.評價中重視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個性化表現,更提倡學生在實驗中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二、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
1.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方面。 物理實驗的基礎知識包括能認識常用的實驗儀器(如滑動變阻器、電壓表等)、能讀出常用測量儀器的量程和分度值(如刻度尺、溫度計、電流表等)、能知道實驗儀器的用途(如電能表、滑動變阻器等)、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等。
2.實際操作能力方面。 物理實驗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物理實驗操作的基本技能、物理實驗儀器的測量方法的選擇技能以及綜合運用技能等。例如,能根據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實驗儀器和測量工具(選擇合適的電壓表和電流表量程、選擇合適的滑動變阻器規格等);能根據實驗目的選擇恰當的實驗測量方法;能正確進行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
3.數據信息處理能力方面。 數據信息處理能力包括能否科學地觀察實驗現象,如實地記錄實驗的數據;能否對收集到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並進一步處理;能否歸納或概括出實驗結論,驗證猜想或假設。
4.科學探究、創新能力方面。實驗過程的評價內容主要是能否提出值得研究的問題並進行假設和猜想;能否根據實驗目的制定探究計劃,並進行實驗可行性的判斷;能否獨立或小組合作完成實驗操作。
5.物理實驗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在物理實驗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評價的主要內容是能否獨立思考,主動表達自己的構思;能否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能否參與小組討論並進行反思;能否樂於接受小組成員的意見和建議;實驗過程中,能否愛護實驗儀器並在實驗完成後收拾器材,保持整潔。
三、物理實驗活動的主要評價方式
在物理實驗活動中,教師結合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表現出的實驗操作能力和信息獲取、處理能力以及學生間的交流、合作能力對學生進行評價,加上學生的自評和學生間的互評, 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知道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讓每一個學生將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1.學生成長過程評價
學生成長過程評價是在重視教師及他人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評價的同時,更重視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學生過程評價的主要意義在於它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機會,使學生能夠學會自己判斷自己的進步。
2.活動表現評價
活動表現評價是一種不同於以往傳統評價方法的新型評價方法。它是用來評估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結果的體系。它將學習與實驗活動結合起來,令學生在活動中培養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同時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種評價要求學生實際完成某種任務或一系列的任務,如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數據記錄、獲得結論、交流合作等,活動表現評價在活動中評價學生對知識與技能上的掌握,對實驗教學過程的體驗和感受,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形成,而不是從選擇答案來分析學生的掌握情況。
❹ 如何評價一節物理課
評課又稱教學評估,是在系統地、科學地和全面地搜集、整理、處理教學信息的基礎上,對教學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目的在於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評價的方面很多,按其評價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對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教研組的評價等等;按其評價的內容不同,又可分為課堂教學的評價、備課教案的評價、作業批改的評價、考試情況的評價等等.本文只是僅僅淺談在物理教學中對教師課堂教學過程的評價.一、物理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1.促進教師更好地進行物理課堂教學通過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被評價人(授課教師)都能夠了解授課教師實施物理課堂教學的整體水平,發現授課人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認識及操作各環節、步驟中的成功之處和存在的問題,然後通過評價人與授課人的相互交流,去發揚長處、解決與修正不足之處,從而使授課人加深對物理教學的理解,達到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目的.2.更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與研究性學習通過課堂教學評價,可以使評價人與授課教師更加了解學生在創造性活動及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整體表現情況,從而使學生總是沿著正確的創造性學習方向不斷前進.
❺ 如何對初中物理教學片段教學評價
描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對學生評價過程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它對於課程實施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物理課程評價標准明確要求「不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的功能」,要「重視學生在活動、實驗、製作、討論等方面表現的評價,不贊成以書面考試為唯一的評價方式」。這樣的評價原則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以診斷性評價為主,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時時都會有也應該在教師的腦海中有評價的印象或結論產生;除此之外,按照教學規律,一個學期,一個學年對學生也都應該有一次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諸方面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無論是伴隨教學過程進行之中的經常性評價,還是較為全面的階段性評價,當教師對
❻ 江蘇物理老師拿嫁妝給學生做實驗,你如何評價這樣的教學行為
孩子們能遇到這樣的老師也是非常的幸運的,因為畢竟這樣的老師也是比較少的,而且這個老師他也是非常的善良,但是這位老師也是用了自己的嫁妝,這對老師來說也是一筆開銷。所以說希望學校裡面也能夠去改善一下教育,所以說也不要讓老師去承擔這些教育的費用,所以這對老師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因為老師他們對待孩子也都是比較好的
❼ 初中物理課怎麼評課
教師應當如何聽課評課
學校工作以教學為中心,課堂教學是關鍵。看似平常,並不平常的課堂教學,蘊含著眾多的教學規律。教與學、講與練、主導與主體、學知識與學做人、學知識與提高能力、全面要求與因材施教等這都是在課堂教學中引出,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又在課堂教學中運行。它以何種形式來組合,又以何種形式來優化就可能帶來不同的教學效果。怎樣來認識課堂教學規律和抓好課堂教學質量呢?聽課評課是一種行之有效地研究課堂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一、怎樣去聽課,教師聽課應該按下面三個步驟來進行。
(一)課前要有一定的准備工作。
俗話說,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聽課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要有心,聽課就要做點准備工作。打算聽誰的課,應該事先問問他教什麼內容,把課本找來預習一下,看看課文寫的是什麼,是怎樣寫的,有沒有難點、疑點;同時自己設想一下,假如讓我教這樣的課文,准備怎樣教法,以便聽課時有個對比。如果聽課不做准備,匆忙走進教室,懵里懵懂地聽,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 �
教師去參加教研活動聽公開課也要做准備。由於大多數教師平時埋頭教學工作,對某些教學理論,學術研究知之甚少,因此去聽較高一點的公開課會有一些不適應。這就需要在參加教研活動之前,千方百計去了解與鑽研一下與之相關的學術理論,或向人求教,或者重溫自己所積累的資料。這樣能拓寬視野,縮短與"學術"的差距,這樣去聽公開課就會收獲更大一些。 �
(二)聽課中要認真觀察和記錄 �
教師聽課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還要有虛懷若谷的態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聽,還要看,要仔細捕捉講課者的語言和表情,記下他每個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
教師要一邊聽.一邊觀察思考。既要看教,皋要看學,二者兼顧。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習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總而言之要看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有機結合。有時教師聽課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視課堂上的每個方面。根據授課者的特點和聽課者的目的,可以適當有所側重,一般說來,對熟悉的教師,由於對其班級情況有所了解,可著重就其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做跟蹤式的動態分析;對一般的研究課,就著重看其在研究方向上的達成度;對於名家的課,宜著重領略其教學風格及其相應的學術思想在課堂的體現。聽課應詳盡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也記下自己的主觀感受和零星評析。 �
(三)聽課後要思考和整理 �
俗話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教師聽完課後不能一聽了之。應對課堂實況過幾遍電影,應進行反復的琢磨。思考的辦法有很多,或翻翻聽課記錄,或與執教者交談,或將幾節"互相牽連"的課作番比較,或寫一篇"聽課一得",或乾脆將他人執教的內容拿到自己班上試試等。 �
在分析總結他人課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每個教師在長期教學活動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教法。聽課的老師就要善於進行比較,研究、准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己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在分析他人課時,聽課者還要注意分析執教者課外的功夫,看老師的教學基本功和課前備課情況。這種思考對自己也會有很大幫助。 �
二、教師如何評課 �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
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
1.作文要有思路,寫文章要有思路,上課同樣要有思路,這就是教學思路。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
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 實為"自由式"。4. 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 "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
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❽ (物理)實驗該怎麼評價
如果你是教師,請好好學習課程標准,課程標準的評價建議來評價學生。如果您是學生,只要您能親歷物理事實的過程,在觀察中發現問題,能設計實驗探究問題,能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能寫出實驗方案,對實驗做出評價,就是很好的實驗評價
❾ 物理課怎樣評課
教師如何評課:
(一)、從教學目標上分析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
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
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盡快地接觸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得到鞏固和強化。
(二)、從處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評析老師一節課上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准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三、從教學程序上分析
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看教師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緣此,評課就必須要對教學程序做出評析。教學程序評析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看教學思路設計
1.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渡,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講練等。
2.教師課堂上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為此,評課者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喲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程度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等造成的。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二)看課堂結構安排
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它是指一節課的教學過程各部分的確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可見課堂結構設計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
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包括: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1.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後緊(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鬆散,後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或前緊後松現象(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後面時間多,內容鬆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2.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佔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3.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大少現象。4.計算優差生活動時間。看優中差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優等生佔用時間過多,差等生佔用時間太少的現象。5.計算非教學時間,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四、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什麼是教學方法?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幹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
(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呼喚現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適時、適當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當前在教學方法的問題上還存在"四個一"現象,這應該在聽課評課中得到解決。這"四個一"是:1,一講到底滿堂灌。不給學生自讀、討論、思考交流時間,教"講""灌"包打天下。2.一練到底,滿堂練。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教師備課找題單,上課甩題單,講解對答案,怪不得學生說: "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滿堂練。''3.一看到底,滿堂看。有的教師上課便叫學生看書,沒有指導,沒有提示,沒有具體要求,沒有檢查,沒有反饋。名為"自學式", 實為"自由式"。4. 一問到底,滿堂問。有的教師把"滿堂灌''變成了 "滿堂問",而提的問題,缺少精心設計,提問走形式。
五、從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
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通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看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
2.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
3.看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繫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准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煉,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4.看操作:看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六、從教學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說:"分析一節課,既要分析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學結果方面。"經濟工作要講效益,課堂教學也要講效果。看課堂教學效果是評價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課堂效果評析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教學效率高,學生思維活躍,氣氛熱烈。
二是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知識、能力、思想情操目標達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鍾,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性高,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學生負擔合理。
課堂效果的評析,有時也可以藉助於測試手段。即當上完課,評課者出題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當場做以測試,而後通過統計分析來對課堂效果做出評價。
綜合分析還包括從教師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等。整體評析法的具體操作,不一定一開始就從七個方面逐一分析評價,而要對所聽的課先理出個頭緒來。怎樣理:第一步,從整體人手,粗粗地看一看,全課的教學過程是怎麼安排的,有幾個大的教學步驟。第二步,由整體到部分,逐步分析各個教學步驟,要分別理出上面的七個內容。第三步,從部分到整體,將各個教學步驟理出的內容匯總起來。然後再按照一定的順序,從全課的角度逐個分析評價。
❿ 一道初中物理試題如何評價
對於試題的評價可以從多個方面評價,例如,出題的時候對於課程標準的把握進行評價。是否符合課程標准,是否有助於學生多學科知識點的聯系是否有利於將物理學科從實際生活當中,融入進去。是否與生活有關,能夠聯系實際。因此,一道初中物理題的評價。可以從這個出題的標准得分情況以及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評價,例如這個題得分率是多少屬於基礎題還是選拔性的試題。難易程度比例學生對試題答題的時間以及正確率都可以從這些方面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