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最硬氣的魯伯特之淚,扛得住子彈和鐵錘,為什麼一捏就碎
玻璃製品給人留下的總是硬和脆兩種印象,它的硬度高達莫氏硬度6.5-7,一般用來銼削金屬的銼刀只能留下一個白痕,但它卻很脆弱,輕輕一榔頭就粉身碎骨!
當然鋼化玻璃的碎裂和魯伯特之淚有些類似,它要麼不碎,要麼一起碎,而且碎裂後沒有大塊,相對而言比較安全,不過它也有個缺點,就是在一定條件下比如溫度驟降或者被尖銳物刺中可能會突然爆裂。
㈡ 魯伯特之淚是怎麼回事
魯珀特之淚是一種玻璃製品,是由一位魯伯特王子發現的。
魯珀特之淚,熔化的玻璃在重力下自然滴入冰水中,形成的如同蝌蚪狀的「玻璃淚滴」,俗稱為「魯珀特之淚」。
淚珠本身比一般玻璃堅硬很多,能在8噸壓力下不碎,然而,若是抓住其纖細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壓力,那麼整顆玻璃淚就會瞬間爆裂四濺、徹底粉碎。
(2)你知道魯伯特之淚是什麼物理原理嗎擴展閱讀:
原理
魯珀特之淚碎裂的原理叫做「裂紋擴展」,源於其內部不均衡的壓力:當熔化的玻璃滴入冰水中時,玻璃表面迅速冷卻形成外殼,而殼下的玻璃還仍然是液態。
等到核部的玻璃也冷卻凝結體積變小時,液態的玻璃自然而然地拉著已經是固態的外殼收縮,導致靠近表面的玻璃受到很大的壓應力,同時核心位置也被拉扯向四周,受到拉應力。當外部遭到破壞時,這些殘余應力迅速釋放出來,使得裂紋瞬間傳遍全體、支離破碎。
㈢ 魯伯特的眼淚原理是什麼
魯珀特之淚碎裂的原理叫做「裂紋擴展」,源於其內部不均衡的壓力。
當熔化的玻璃滴入冰水中時,玻璃表面迅速冷卻形成外殼,而殼下的玻璃還仍然是液態。等到核部的玻璃也冷卻凝結體積變小時,液態的玻璃自然而然地拉著已經是固態的外殼收縮,導致靠近表面的玻璃受到很大的拉應力,當外部遭到破壞時,這些殘余應力迅速釋放出來,使得裂紋瞬間傳遍全體、支離破碎,據高速攝影技術觀測,其裂紋的傳遞速度可達秒速1450米-1900米。
形成:
將熔化的玻璃靠重力自然滴入冰水中,就會形成這些蝌蚪狀的「玻璃淚滴」。被俗稱為「魯珀特之淚」的這種玻璃有著奇妙的物理特性:淚珠本身比一般玻璃堅硬很多,能在8噸壓力下不碎 ,然而,若是抓住其纖細的尾巴、稍微施加一些壓力,那麼整顆玻璃淚就會瞬間爆裂四濺、徹底粉碎。
㈣ 魯伯特之淚既堅硬又脆弱,為什麼一打它後面的尾巴就會破碎你知道嗎
這個問題其實屬於力學問題。
因為冷卻時間很短,外層受冷收縮也很薄,並且很快有其他地方補充過來,特別是尾部還處於高溫狀態,這樣已經受冷的部分收縮,而尾部高溫則推擠著外層更加壓的緊密。最終,形成外層的高壓應力狀態。
㈤ 子彈都打不碎的「魯珀特之淚」為何一捏尾部就碎了
如果你能把玻璃燒化,然後一大粒玻璃水滴入水中,等冷卻之後,你就得到了一顆美膩的「魯珀特之淚」。
魯伯特之淚的原理在於它的冷卻過程,當玻璃水滴滴入水中,表面已經冷卻凝固,內部卻依然卻還是液態,這些液體在冷卻過程中,也拉著四周固態的外殼收縮,導致玻璃頭積攢了非常大的壓應力(就是指抵抗物體有壓縮趨勢的應力)。
㈥ 子彈都打不碎的魯伯特之淚,為什麼手指一捏尾部就碎了
原因就是其內部的壓應力和拉應力相互平衡導致的,這些內部分子相互拉扯,產生了超高的張力,所以當它的尾部出現斷裂時,張力會瞬間釋放,讓整個魯伯特之淚碎掉。
簡單來說,可以把尾部想像成是頭部的凝縮精華,雖然它的體積和面積小,但是其內部的結構和頭部是一樣的,一旦破壞尾部,魯伯特之淚的壓力和拉力的平衡就被破壞了,幾乎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會從尾部一路碎到頭部。
㈦ 魯伯特之淚的頭部很硬但尾部很脆弱,這是什麼原理
由於“魯伯特之淚”其結構上下受力不平衡,所以才能承受巨大的壓力,水滴型的潛艇就是根據這個原理設計出來的,現在這個原理在生活中也有很大的用處。對於“魯伯特之淚”這個致命弊端,很多人覺得只要把尾巴去掉、變短不就行了嗎,甚至更多的人認為在適中的環境下,“魯伯特之淚”就會變成一個球體,根本不會存在尾巴,這樣應該就天衣無縫了,但這種方法不是很好,先不說它在真空狀態下實驗很困難,就算可以,也沒辦法確保降溫點和降溫速度的精確,更別說能做出完美的球形了。本身“魯伯特之淚”就是因為受力不均的外形,導致頭部堅硬難摧,如果真的把它做成了球狀,那就跟重做一個球形的玻璃一樣。
㈧ 子彈打不碎,手指一捏就爆炸,「魯伯特之淚」是什麼
魯伯特之淚,是將熔化的玻璃自然滴入冰水中,就會形成像蝌蚪般的玻璃淚。它的神奇之處在於它的頭部,可以承受20噸的壓力,就算用子彈去射擊它,也只會留下一道小小的擦痕。但若是你拽住它的尾巴,只要稍稍施加壓力,整個魯伯特之淚就會從尾部處開始崩裂,一直傳至頭部,不到短短的幾秒就會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