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課標高二物理要上那幾本,主要是學些什麼
物理必考內容:是必修一:質點的直線運動,相互作用與牛頓運動規律。(選擇題6分,解析題14分)必修二:機械能,拋體運動與圓周運動,萬有引力定律。(選擇題6-18分,實驗題6分)3-1:電場,電路,磁場。(選擇題6分-18分,解析題18分)3-2:電磁感應,交變電流(實驗題9分)。選考內容:3-3:分子動理論與統計觀點,固體、液體與氣體,熱力學定律與能量守恆。3-4:機械振動與機械波,電磁振盪與電磁波,光,相對論。3-5:碰撞與動量守恆,原子結構,原子核,波粒二象性。2-2:力與機械,熱與熱機(個人推薦選作3-5,選做題都是十分)化學:與生產、生活有關的化學題(第7題、27題)、有機物的結構性質(第8題、12題、13題、26題、38題)、短周期某些元素的性質(第9題)、原電池和電解池(第10題、27題、28題)、離子積常數的應用(第11題)、實驗操作及原理(第13題、26題)、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27題、28題)、反應熱(28題)、化學平衡(28題)等學科主幹知識,選做題中36題化學與技術是關於草酸制備的工藝流程;37題物質結構與性質以硅和碳為載體考查了核外電子排布、晶體結構、鍵能、雜化等知識點;38題有機化學基礎以有機物推斷及方程式、反應類型的判斷、同分異構體種類及書寫等知識為主要考察內容。
② 高二下學期物理學什麼
高二下學期物理學以下內容:
一、動量和動量定理。
主要掌握動量及動量的變化、沖量、動量定理、動量變化的計算、沖量的計算方法、動量定理的運用。
二、動量守恆。
主要掌握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的適用范圍、動量守恆定律解題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對動量守恆的理解。
三、波粒二象性。
主要掌握能量量子化、光的粒子性、粒子的波動性、概率波。
四、原子結構。
主要掌握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氫原子光譜、博爾德原子模型、激光。
五、原子核。
主要掌握原子核的組成、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探測射線的方法、放射性的應用與防護、重核裂變和輕核裂變及應用。
高二下冊物理復習知識點:
電勢高低的判斷。
1、根據電場線的方向判斷。
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越來越低,也可以說電場線總是由電勢較高的等勢面指向電勢較低的等勢面。
2、根據電場力做功判斷。
正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正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時,正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
負電荷在電場力作用下發生位移,若電場力做正功,則說明負電荷由低電勢處向高電勢處運動;若電場力做負功,則說明負電荷由高電勢處向低電勢處移動。
3、根據點電荷電場中的場源電荷的電性判斷。
若以無窮遠處為零電勢位置,則在正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正值,離點電荷越遠的地方,電勢越低;在負點電荷形成的電場中,電勢永遠為負值,離點電荷越近的地方,電勢越低。
③ 高二物理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修3-2) 重、難點梳理
第 四 章 電磁感應
第1節 劃時代的發現
第2節 探究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
一、學習要求: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自然界的普遍聯系的規律,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是研究科學的前提,對科學的執著追求是獲得成功的保證。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興趣,激發學習熱情。
2、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科學的道路不平坦,偉人的足跡是失敗、挫折+成功。
3、知道電磁感應及產生電磁感應的條件。
4、理解磁通量及其變化。
二、教材重點:
1、揭示「電生磁」與「磁生電」發現過程的哲學內涵。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科學的思想方法是探究自然規律的重要前提。
2、磁通量的概念及磁通量與磁感應強度的關系。
3、通過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和磁通量變化的分析,養成良好的過程分析習慣。
4、磁通量變化的各種形式。
三、教材難點:
1、以實驗為基礎,探究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控制實驗條件,通過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方法分析歸納出產生感應電流的規律。
3、電磁感應中的能量守恆。
四、教材疑點:
1、移動磁鐵的磁場引起感應電流時,磁鐵內部的磁感線和外部的磁感線方向相反,形成閉合的曲線,教材中沒有顯示內部磁感應線。
2、磁通量是雙向標量,教材中雖然沒有提出,但在應用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
五、學生易錯點:
1、對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的理解
①閉合電路中的「閉合」在應用中易忽視。
②磁通量發生變化,而不是磁場的變化。
2、磁鐵內部的磁感線條數跟外部所有磁感線的條數相等
3、各種磁感線的分布規律及形狀
4、磁通量增減的判斷
六、教材資源:
1、自然現象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轉化的哲學思想,指導科學探究是奧斯特和法拉第獲得成功的前提。
2、科學的規律在實驗中總結出來的,實驗是物理學科的基礎。同時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高度概括是得到正確結論的關鍵。
3、教材中值得重視的題目是:P9第6題、P10第7題。
第3節 愣次定律
一、學習要求
1.經歷實驗探究過程,理解楞次定律。
2.會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在電磁感應現象里不要求判斷內電路中各點電勢的高低。
二、教材重點
1.楞次定律的獲得及理解。
2.應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則判斷導體切割磁感線時感應電流的方向。
三、教材難點
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實際應用。
四、教材疑點
對「阻礙」的理解, 運用楞次定律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具體步驟
五、學生易錯點
感應電流磁場方向與原電流磁場磁場方向關系
六、教學資源
1. 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通過實踐活動,觀察得到的實驗現象,再通過分析論證,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2. 問題與練習 1、4、5、7
第4節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一、學習要求
1、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2、理解計算感應電動勢的兩個公式E=BLv和E=ΔΦ/Δt的區別和聯系,並應用其進行計算。對公式E=BLv的計算,只限於L與B、v垂直的情況。
3、知道直流電動機工作時存在反電動勢,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反電動勢。
二、教材重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三、教材難點
平均電動勢與瞬時電動勢區別。
四、教材疑點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無法作定量的實驗驗證,更無法進行定量測量,只能將結論直接告訴學生。
五、學生易錯點
Φ,ΔΦ,ΔΦ/Δt區別
六、教學資源
問題與練習:3、4、5、7
第5節 電磁感應定律應用
一、學習要求
1.知道感生電場。
2.知道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
3、通過同學們之間的討論、研究增強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認知深度,同時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4、通過對相應物理學史的了解,培養熱愛科學、尊重知識的良好品德。
二、教學重點
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
三、教學難點
電磁感應現象與洛侖茲力的理解。
四、教學資源
感生電場與感應電動勢
第6節 互感和自感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什麼是互感現象和自感現象。
2、知道自感系數是表示線圈本身特徵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單位及其大小的決定因素。
3、知道自感現象的利與弊及對它們的利用和防止。
4、能夠通過電磁感應部分知識分析通電、斷電自感現象的原因及磁場的能量轉化問題。
5、通過對兩個自感實驗的觀察和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7、通過自感現象的利弊學習,培養學生客觀全面認識問題的能力。自感是電磁感應現象的特例,使學生初步形成特殊現象中有它的普遍規律,而普遍規律中包含了特殊現象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二、教學重點
1.自感現象。
2.自感系數。
三、教學難點
分析自感現象。
四、教學資源
自感現象的分析與判斷
第七節 渦 流 電磁阻尼 電磁驅動
一、學習要求
通過實驗了解渦流現象及其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材重點
1.渦流的概念及其應用。
2.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的實例分析。
三、教材難點
電磁阻尼和電磁驅動的實例分析
四、教學資源
〔演示1〕渦流生熱實驗
〔演示2〕電磁阻尼。
按照教材「做一做」中敘述的內容,演示電表指針在偏轉過程中受到的電磁阻尼現象。
〔演示3〕電磁驅動。
引導學生觀察並解釋實驗現象。
第五章 交變電流
第1節 交變電流
教材分析
交變電流是生產和生活中最常用到的電流,而正弦電流又是最簡單和最基本的。正弦式電流產生的原理是基於電磁感應的基本規律,所以本章是前一章的延續和發展,是電磁感應理論的具體應用。另一方面,本節知識是全章的理論基礎,由於交變電流與直流不同,因此它對各種元件的作用也不同。正因為交變電流的特殊性,才有了變壓器及其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節內容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內容標准
知道交變電流,能用函數表達式和圖像描述交變電流。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交變電流。
2.通過模型或實驗認識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了解正弦式交變電流。
二、教材重點
1. 運用電磁感應的基本知識,分析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
2.認識交變電流的特點及其變化規律。
三、教材難點
交變電流的產生過程
四、教材難點
.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
五、教學資源
用圖象表示交變電流的變化規律是一種重要方法.
第2節 描述交變電流的物理量
教材分析
與恆定電流不同,由於交變電流的電壓、電流等大小和方向都隨時間做周期性變化,需要用一些特殊的物理量來描述它在變化中不同方面的特性,本節主要介紹這樣一些物理量。
一、學習要求
1. 知道交變電流的周期和頻率,知道我國供電線路交變電流的周期頻率.
2. 知道交變電流和電壓的峰值,有效值及其關系.
3、 會用圖象和函數表達式描述正弦交變電流。
二、教材重點
交變電流的有效值
三、教材難點
一般電流有效值的求解
四、教學資源
通過思考討論,使學生明白,從電流熱效應上看,交流電產生的效果可以與某地恆定電流相等,由此引入有效值的概念.
1.定義:讓交流與恆定電流通過相同的電阻,如果它們在一周期內產生的熱量相等,就把這個恆定電流的值(I或U)叫做這個交流的有效值.
課本第一次明確地用一個周期T來定義有效值,使得有效值的概念更加准確.
2. 正弦交變電流的有效值與峰值的關系
這一關系只對正弦式電流成立,對其它波形的交變電流一般不成立. 其它波形的交變電流的有效值就根據有效值的定義去求解。
3. 幾點說明:①各種使用交變電流的電器設備上所標的額定電壓、額定電流均指有效值;② 交流電壓表和交流電流表所測量的數值也都是有效值;③將電容器接入交流電路中,其耐壓值應不小於交變電流的最大值,但熔絲的選擇應據有效值來確定其熔斷電流;④一般情況下所說的交變電流的數值,若無特別說明,均指有效值。
4.有效值與平均值的區別:交變電流的有效值是按照電流的熱效應來規定的,對一個確定的交變電流,其有效值是一定的,而平均值是由E=ΔΦ/Δt來確定的,其數值大小與時間間隔有關。在計算交變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熱功率時,只能用有效值,而不能用平均值;在計算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時,只能用交變電流的平均值,即q = It 。
第3節 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
教材分析
突出交流與直流的區別,加深學生對交變電流特點的認識。教材介紹了電感和電容在交浪電路中的作用,但不深入討論感抗和容抗的問題,不在理論上展開討論,而是盡可能用實驗說明問題。
一、學習要求
1. 用實驗方法了解電感在電路中對直流有導通作用,也能通過交變電流,定性了解電感對交流有阻礙作用,知道影響感抗大小的因素
2. 用實驗方法了解電容器在電路中起隔斷電流、導通交變電流的作用,定性了解電容器對交變電流有阻礙作用,知道影響容抗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重點
讓學生知道電感和電容對交變電流的影響,並能定性解決有關問題.
三、教材難點
通過實驗,了解電容器和電感器對交變電流的導通和阻礙作用。
教學資源
1、電感對交變電流的阻礙作用
2、交變電流能夠通過電容器
第4節 變壓器
一、學習要求
1、了解使用變壓器的目的,知道變壓器的基本構造,知道理想變壓器和實際變壓器的區別
2、知道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會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解釋變壓器的變比關系
3、知道不同種類變壓器的共性和個性
二、教材重點
變壓器的工作原理,互感過程的理解
三、教材難點
對多個副線圈的變壓器,或鐵芯"分叉"的變壓器,變比關系的推導和理解
四、教材疑點
當輸出功率為零時,原線圈上為什麼還有電流?這個電流有什麼作用?
五、學生易錯點
1、電壓互感器與電流互感器在應用中的連線方法
2、電流與匝數的關系
六、教材資源
1、實驗:探究變壓器線圈兩端的電壓與匝數的關系。這個實驗包含了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和過程,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
第5節 電能的輸送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便於遠距離輸送」是電能的優點之一,知道輸電的過程.
2、知道什麼是輸電導線上的功率損失和如何減少功率損失.
3、知道什麼是輸電導線上的電壓損失和如何減少電壓損失.
4、理解為什麼遠距離輸電要用高壓.
二、教材重點
變壓器電壓關系與功率關系的理解與應用
三、教材難點
輸電線上電壓損失與功率損失的理解與應用
四、教材疑點
1、增大輸電線的直徑減小電阻應該好像比使用變壓器提高電壓簡單
2、直流輸電有什麼優點
五、學生易錯點
在計算電能的損失功率時,輸電線上的電壓誤以為加在輸電線電阻上的電壓。
六、教材資源
1、科學漫步:輸電新技術和超導電纜輸電
2、第54頁第2題
第 六 章 傳 感 器
第1節 感測器及其工作原理
一、學習要求
1、知道什麼是感測器,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2、知道感測器中常見的三種敏感元件及其它們的工作原理。
3、了解電容式感測器的應用。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感測器的三種常見敏感元件的工作原理。
難點:分析並設計感測器的應用電路。
三、教材疑點
霍爾元件中的載流子及實際工作中哪一側電勢高。
四、學生易錯點
1、在實際應用中感測器是怎樣將非電學量轉換成對應的電學量的。
2、簡單電路的分析。
五、教學資源
1、教材60頁第2題介紹9種常見的感測器感受的非電學量轉換成對應的電學量。
2、教材60頁第1題與59上面的說一說相對應介紹電容式和電感式位移感測器。
第2節 感測器的應用(一)
一、學習要求
1、認識力感測器、聲感測器、溫度感測器、,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
2、列舉感測器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
3、利用感測器製作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
二、重點難點
重點:電子秤、話筒的工作原理。電熨斗的溫度感測器和電飯鍋的溫度感測器構造,並了解它們不同的工作原理。
難點:利用感測器製作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
三、教材疑點
應變片的工作過程,電熨斗的調溫旋鈕與對應的溫度關系。
四、學生易錯點
1、電容式話筒和動圈式話筒及駐極體話筒的區別與聯系。
五、教學資源
1、教材64頁第1、2、3題介紹三種感測器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第3節 感測器的應用(二)
第4節 感測器的應用實例
一、學習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①.理解溫度感測器的應用――電飯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②.了解溫度感測器的應用――各種數字式測溫儀的特點及測溫元件
③.理解光感測器的應用――機械式滑鼠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④.了解光感測器的應用――火災報警器的構造及工作原理
⑤.會用各類感測器(光感測器、溫度感測器等)設計簡單的控制電路
⑥.掌握光控開關電了路的工作原理
⑦.掌握溫度報警器電路的工作原理
二、教材重點
應使學生加深對常用感測器的認識和使用范圍。
三、本部分的教學難點是:
對感測器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四、本部分疑點是:
感測器的四個典型應用實例電飯鍋、測溫儀、滑鼠器和火災報警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它們如何實現非電學量向電學量的轉換,及其進行簡單電路的設計,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熱敏電阻,光敏電阻起都是由半導體材料製成的,分別隨著溫度的增大、光線的增強,它們裡面的自由電子數均增多,故電阻均變小.相反,隨著溫度的減小、光度的減弱,電阻均變大.
五、學生易錯點是:
不能正確理解感測器的工作原理
我個人認為這個時候你應該多看看物理書
然後記公式的同時聯系想想之前和之後的章節有助於記憶和理解·
·祝你考個好成績
④ 項城市高2物理化學學什麼
上半學期為無機部分:
第一章:氮族元素
第一節:氮和磷;第二節:氮 銨鹽; 第三節硝酸; 第四節: 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 第五節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第二章:化學平衡
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第二節:化學平衡; 第三節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 第四節: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第三章:電離平衡
第一節:電離平衡;第二節:水的電離和溶液的pH; 第三節鹽類的水解; 第四節: 酸鹼中和滴定
第四章:幾種重要的金屬
第一節:鎂和鋁;第二節:鐵和鐵的化合物; 第三節金屬的冶煉; 第四節: 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⑤ 高二物理要學什麼作為理科生必修幾還是選修幾
新課標地區:必修1和必修2(一般高一),高二學選修2-1和選修2-2(電)雖然叫選修,但卻是高考必考內容。
⑥ 高二上學期物理學的是什麼內容
電學 第一章 電荷的相互作用 1.1靜電現象與電荷守恆 1.2探究電荷的相互作用規律 1.3靜電與生活 第二章 電場與示波器 2. 1探究電場的力的性質 2.2研究電場的能的性質(一) 2.3研究電場的能的性質(二) 2.4電容器 電容 2.5 探究電子束在示波管中的運動 第三章從電表到集成電路3.1學習使用多用電表 3.2研究電流,電壓,和電阻 3.3探究電阻定律 3.4多用電表電路分析與設計 3.5邏輯電路與集成電路 第四章 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4.1探究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4.2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4.3典型案例分析 4.4電路中的能量轉化與守恆第五章 磁場與迴旋加速器 5.1磁與人類文明 5.2怎樣描述磁場 5.3 探究電流周圍的磁場 5.4 探究安培力5.5探究洛倫磁力 5.6洛倫磁力與現代科技 這個是我從書上抄下的你看看吧
⑦ 廣東深圳高2物理(粵教版)學哪些內容
1上學期(努力)應該開始接觸選修了(電、磁)重點是定律(歐姆定律、安培定則、電磁感應、楞次定律、多用電表)內容(電場、恆定電流、磁場、交變電流)2下學期輕點大重點就是動量(與動能定理類似)須認真學特別是條件其次是近代物理研究
祝進步!加分
⑧ 高二物理都學了什麼
高途2020高二物理馬小軍秋季班(高清視頻)網路網盤
鏈接: https://pan..com/s/1lFFqMXPfo_4jzJqB5SURWw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⑨ 物理新高2學選修極
物理選修3-1
化學好像是學選修1吧,
生物學必修3
⑩ 高2物理是不是全是電學
不是
還有電磁學,並且重點是電磁學
且電磁學是電學與磁學綜和的
高考重點是電磁學,今年物理最後一題
補充: 動量,機械振動---高二內容,一般高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