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物理學科 > 物理初二近視眼是用什麼鏡

物理初二近視眼是用什麼鏡

發布時間:2022-07-24 03:36:31

❶ 初二物理透鏡的知識點

一、透鏡、至少有一個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會辨認)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如:遠視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儀的鏡頭、放大鏡等等;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如:近視鏡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軸:過透鏡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於透鏡的幾何中心;用"O"表示。
3、焦點:平行於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焦點;用"F"表示。
4、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通常由於透鏡較厚,焦點到透鏡的距離約等於焦距)焦距用"f"表示。如下圖:

注意:凸透鏡和凹透鏡都各有兩個焦點,凸透鏡的焦點是實焦點,凹透鏡的焦點是虛焦點;

三、三條特殊光線(要求會畫):
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後傳播方向不改變,如下圖:

2、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後經過焦點;經凹透鏡後向外發散,但其反向延長線必過焦點(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如下圖:

3、經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後平行於主光軸;射向異側焦點的光線經凹透鏡後平行於主光軸;如下圖:

四、粗略測量凸透鏡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太陽光是平行光,使太陽光平行於凸透鏡的主光軸),下面放一張白紙,調節凸透鏡到白紙的距離,直到白紙上光斑最小、最亮為止,然後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到白紙上光斑中心的距離就是凸透鏡的焦距。

五、辨別凸透鏡和凹透鏡的方法:
1、用手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是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是凹透鏡;
2、讓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在紙上能的到較小、較亮光斑的為凸透鏡,否則為凹透鏡;
3、用透鏡看字,能讓字放大的是凸透鏡,字縮小的是凹透鏡;

六、照相機:1、鏡頭是凸透鏡; 2、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大於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七、投影儀:1、投影儀的鏡頭是凸透鏡; 2、投影儀的平面鏡的作用是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注意:照相機、投影儀要使像變大,應該讓透鏡靠近物體,遠離膠卷、屏幕。
3、物體到透鏡的距離(物距)小於二倍焦距,大於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

八、放大鏡:1、放大鏡是凸透鏡; 2、放大鏡到物體的距離(物距)小於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虛像;註:要讓物體更大,應該讓放大鏡遠離物體;

九、探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器材:凸透鏡、光屏、蠟燭、光具座(帶刻度尺)

十、注意事項:"三心共線":蠟燭的焰心、透鏡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又叫"三心等高"

十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求熟記、並理解):
成像條件物距(u)成像的性質像距(v)應用U﹥2f倒立、縮小的實像F﹤v﹤2f照相機U=2f倒立、等大的實像v=2f F﹤u﹤2f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投影儀U=f不成像 0﹤u﹤f正立、放大的虛像V﹥f放大鏡
口訣: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實像小,虛像大。
注意:1、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現,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線必過像點;
2、虛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現,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

注意:凹透鏡始終成縮小、正立的虛像;

十二、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光屏(膠卷);

十三、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遠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前,晶狀體曲度過大,需戴凹透鏡調節;

十四、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物體,近處的物體所成像在視網膜後面,晶狀體曲度過小,需戴凸透鏡調節;

顯微鏡和望遠鏡

十五、顯微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目鏡都是凸透鏡,它們使物體兩次放大;

十六、望遠鏡由目鏡和物鏡組成,物鏡使物體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放大鏡,成放大的像;

❷ 初二物理的總知識點

初二物理主要研究聲,光,電,要求掌握聲光電的性質,概念以及意義。
聲:概念,計算題,還有掌握聲的特性。
光:是難點。要掌握光的傳播,反射,折射以及色散,重難點是光路圖。
電:一定要掌握好,這是初二最重要的部分。
重點是:1電路的串並聯的判斷,特點。
2電流表的使用。
3了解短路斷路及通路。
還有詳細點的:聲現象
1.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的物理現象。
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遞聲音。
3.聲音的三大特性:
①音調: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
②響度: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③音色:由物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不同物體的音色不同。
4.人們聽到聲音的基本過程:
①鼓膜的振動 → 聽小骨及其他組織 → 聽覺神經→ 大腦
②頜骨、頭骨 → 聽覺神經 → 大腦
5.聲音的作用: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能舉例說明)
6.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聲音都是雜訊。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dB;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
(2)物態變化
1.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單位:攝氏度( ℃ ) 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 —— 0℃ ; 沸水的溫度 —— 100℃
2.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性質製成的。常用的液體有水銀、酒精、煤油等。 3.溫度計的使用:一看:使用前要先看清溫度計的量程和分度值;二放:玻璃泡全部浸沒在液體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三讀:
○1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2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液面;
○3讀數時眼睛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
4.體溫計:量程:35℃~42℃;分度值:0.1℃ ; 使用前要將水銀甩下去。
5.物態變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熱。 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熱。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物質由固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升華要吸熱。物質由氣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要放熱。
6.常見的晶體有冰、海波、各種金屬;非晶體有蠟、瀝青、松香、玻璃等。要求能判別出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圖象。
7.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但溫度不變;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但溫度不變;同種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吸熱,溫度不斷上升;在凝固過程中要放熱,溫度不斷下降。
8.汽化有兩種方式:沸騰和蒸發。
○1沸騰:
a.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b.沸騰條件:①達到沸點; ②繼續加熱。
c.沸騰時的特點:液體在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不變
○2蒸發:
a.定義:在任何溫度下,只發生在液體表面的氣化現象。
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空氣流動越快,蒸發越快; 液體溫度的高低:溫度越高,蒸發越快;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表面積越大,蒸發越快。
c.蒸發有致冷的作用。
8.液化有兩種方式: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9.能解釋日常生活中各種物態變化現象。如:霧、露水、霜、冰雹、雪的形成、各種「白氣」、窗邊的冰花、衛生球變小、燈管變黑、燈絲變細、冰化成水、鐵水濤成鋼件等。
10.水的沸點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沸點越高。(海拔越高,氣壓越高,沸點越高。)
(3)光現象
1. 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c = 3 × 10 8 m/s
2.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 v = 340 m/s
3.元電荷: e = 1.6 × 10 –19 C 二.要點知識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激光引導掘進隧道、日食、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瞄準時用到的「三點一線」、小孔成像等都是運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得到的。)
2.光源:
○1自然光源:如水母、太陽、螢火蟲等。
○2人造光源:如電燈、手電筒、蠟燭等。(注意:不月亮是光源)
3.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4.光在任何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
5.光的反射定律:
①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三線同面)
②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③反射角i=入射角r
光的折射規律:
①光從空氣進入其他介質時,折射光線向法線偏折。
②光從其他介質進入空氣時,折射光線遠離法線。平面鏡成像特點:
①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等大)
②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等距)
③像與物體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垂直)
④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虛像)
6.在光的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反射有兩種: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能舉例說明)
8.紅外線的作用 紫外線的作用。
① 紅外線搖控
①殺菌作用
②紅外線夜視儀
②使熒光物質發光來判斷物質的真假
③探測病人的健康情況
③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幫助鈣的吸收
9.光譜太陽光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

(4)透鏡及其應用
1.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
2.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
3.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4.能找出主光軸、焦點、焦距。
5.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與焦距關系 像距與焦距關系 像的正、倒像的大、小 像的虛、實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2f 不 成 像 u<f 無限遠 正立 放大 虛像結論: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6.照相機: u > f 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幻燈機: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放大鏡: u < f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顯微鏡: 目鏡:起放大作用;物鏡:f < u < 2f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望遠鏡:目鏡: 起放大作用;物鏡:u > 2f ,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知道近視眼和遠視眼形成的原因。 矯正:近視眼用凸透鏡矯正(凸透鏡為負);遠視眼用凹透鏡矯正(凹透鏡為正)。
8.透鏡焦度:Φ=1 / f ( f →焦距
一, 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並聯:把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叫並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 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 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
①電壓表要並聯在電路中;
②電流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
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於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 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
.(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麼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五,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公式的理解:
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
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
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電阻的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其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串得越多,電阻越大)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於各處電壓之和)
③ 電阻:R=R1+R2(總電阻等於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 分壓作用:=;計算U1,U2,可用:;
⑤ 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Q是熱量)
電阻的並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並聯,並得越多,電阻越小)
①電流:I=I1+I2(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幹路電壓等於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並聯,則有R總=R
④分流作用:;計算I1,I2可用:;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Q是熱量)
六, 電功和電功率
1. 電功(W):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電功,
2.功的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
4.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計算時注意:
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
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還有公式:=I2Rt
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
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另有:額定電流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另有:實際電流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15.同一個電阻,接在不同的電壓下使用,則有;如:當實際電壓是額定電壓的一半時,則實際功率就是額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電路中,則實際功率是25瓦.)
16.熱功率:導體的熱功率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17.P熱公式:P=I2Rt ,(式中單位P→瓦(W);I→安(A);R→歐(Ω);t→秒.)
18.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量(電熱),則有:熱功率=電功率,可用電功率公式來計算熱功率.(如電熱器,電阻就是這樣的.)
七,生活用電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火線和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並聯的.而用電器要與它的開關串聯接火線.
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製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它升溫達到熔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引起電路電流過大的兩個原因: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
八,電和磁
磁性:物體吸引鐵,鎳,鈷等物質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帶上磁性的過程.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磁場的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方向的假想曲線.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進.
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南極則在地理的北極附近.但並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角,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1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12.安培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
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13.通電螺線管的性質: 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
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
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
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14.電磁鐵:內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成電磁鐵.
15.電磁鐵的特點:
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電流的通斷來控制;
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
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16.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17.電話基本原理: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18.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應用:發電機
感應電流的條件:
①電路必須閉合;
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
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感應電流的方向:跟導體運動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結構:定子和轉子.它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電動機.
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電動機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力轉動的原理製成的.
換向器:實現交流電和直流電之間的互換.
交流電:周期性改變電流方向的電流.
直流電:電流方向不改變的電流
好好學,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❸ 近視眼使用的是什麼透鏡呢是凹透鏡還是凸透鏡

現在經濟越來越發達,物聯網越來越快,而電子產品市場發展也越來越好,現在隨處可見的都是低頭族,不管是在干什麼,都可以看到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手機在玩,但是手機玩長了時間,對眼睛是不好的。現在隨處可見很多人的眼睛都近視了,只希望大家能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原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要讓眼睛過於疲勞。戴眼鏡的近視眼使用的是凹透鏡,可以用於糾正近視。

同時雖然說小孩子要注意預防近視,大人也要注意,不然老了就滅帶老花鏡,看著特別小,那就更不好了,做什麼都不方便。

❹ 物理中近視眼可配帶凹透鏡,還可

首先。。激光治療也是凹透鏡的一種方式,只不過是把凹透鏡做到了你的眼睛上,不用摘不用戴,如此而已
其次,靠近物體確實有效。。不過你不是想看清遠處物體么。通常我們會認為你能看清的最遠處的物體是你屈光度的倒數,舉個例,比如你有400度,那麼你能看清的最遠距離應該是1/4m,也就是眼前25厘米處以內。而假如你有100度,則是1m處最遠。當然這並不絕對,因為這個是理論上光通過眼睛到達視網膜上的一個范圍,超出就開始模糊。
最後。。如同3樓所說,還可以眯眼。眯眼這個方法是光學上的一個叫做光闌的東西,他可以改善成像質量,因為光闌能限製成像光束孔徑和成像范圍。

❺ 初二物理

戴老花鏡是因為有遠視眼。

遠視眼是指成像在視網膜之後,

所以看書時會覺得字太小看不清楚。

而遠處的物體剛剛好,

所以老花鏡相當於放大鏡,是凸透鏡。

反之,近視眼就是佩戴凹透鏡。

❻ 近視眼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這樣的內容會在初二上冊的物理上學到:凹透鏡所成的像是小於物體的、直立的虛像,凹透鏡主要用於矯正近視眼。
近視的原因:由於晶狀體的變形,導致光線集合在了視網膜的前面。
凹透鏡起到發散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使像距變長,恰好落在視網膜上了。
遠視眼鏡(老花)就是用凸透鏡。
可以簡記為:近凹花凸。

❼ 初二物理 視力矯正 急~~~~~~

1:膠片相當於實驗中的光屏,所以成在膠片上
2:中薄外厚的是近視眼鏡及凹透鏡,中厚外薄的是遠視眼鏡及凸透鏡
解釋:近視眼將像成在視網膜的前面,佩戴凹透鏡將光發散就使像成在視網膜上
遠視遠將像成在視網膜厚,所以佩戴凸透鏡將光匯聚就使相成在視網膜上
3:利用的是放大鏡的原理距離適當是放大,太遠就模糊了 各人意見
我也是個學生,剛學完。

閱讀全文

與物理初二近視眼是用什麼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2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1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4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3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9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5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