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哪個高中物理老師教的比較好
我們高中物理老師男的還行,女的不行。脾氣大,對我們班有意見,進來就罵罵咧咧。到高三就被換掉了。但是高考物理大家考的都很好。明白吧,這個靠自己,不要考老師。希望對你有幫助。
❷ 南京市金陵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04年江蘇省高考,學校翟冠獲得南京市高考狀元。
2006年江蘇省高考,學校本科上線人數居南京市城區學校第一,四名同學分別獲得高考四個單科第一的成績。
2007年江蘇省高考,金陵中學本科上線人數達到歷史新高,上線率(出國學生不參加統計)成功超越90%。葉枝同學以662分的高分,摘取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桂冠;王哲同學以672分的高分,摘取江蘇省高考物生科目組合狀元桂冠。成為全省在本屆高考中同時擁有兩位江蘇省高考狀元的學校(南京市僅有兩名省狀元)。在2007年省級學業水平測試(俗稱「小高考」)四個科目均達A等級的人數為300人,全優率居南京市同類四星級學校榜首。2007年,張翰欽以中國考區第一名考上英國劍橋大學。
2008年江蘇省高考,金陵中學高三學生中有75位同學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保送或提前錄取。其中,高三(12)班王冉同學獲第十屆「全國小小科學家」稱號,被清華大學提前免試保送,高三(13)班胡越同學以特徵分400分、總分434分、選測科目雙A+的好成績成為南京市理科狀元,步入清華大學深造。在2008年的高考中,高三(13)班的30名同學參加高考,100%達本一分數線,其中投檔分400分以上有15人,有23人獲得雙A及以上的等級,有18人得到6A的政策性加分10分。班級特徵分均分達365分,投檔分均分高達396分。
2009年江蘇省高考,學校特徵分400分以上同學32人(全省共143人),「選二」等級符合要求,本二同時達線672人;取得6A加10分資格的有169人。
2010年江蘇省高考,136人被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提前錄取。達本一線總人數達497人;達本二線總人數達691人。
2011年江蘇省高考中,金陵中學高三共770人,有704人達二本線以上,本二以上達線率91.4%。6門選修課達B率均超90%,平均超過96%。6門選修課有近50%的學生達到A+,進入全省高考總人數的前5%。有四個班級本科率達100%。
2012年江蘇省高考,一本上線率近70%,二本上線率達90%。參加高考學生人數為568人,雙達標達二本以上人數527人,全部達1B1C。本部出國留學53 人。保送重點高校13人,高水平特保送4人,錄取清華北大4人。宋玥同學以總分439分、「選二」科目雙A+的成績,摘取2012年高考南京市理科狀元桂冠。 2012年學校高校自主選拔入圍人數位列全省第一。國際部高三100%被國外大學錄取。
2012年江蘇省高考,費欣意以418分和選科雙A+奪南京市理科狀元;參加高考的學生中有539人(不含體藝類及分校省招班學生)達本二線以上,人數位居南京市第一;另有171人已被清華、復旦、交大、南大、東大、帝國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萊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提前錄取。
2014年江蘇省高考,二本上線人數556人(不含體藝生和出國學生),加上保送生合計二本上線人數566人,二本上線人數穩居南京市區第一。其中有5個班級的本科率達100%。
在教育部調整保送生政策後,金中2014屆共有7名保送生,位居全省前列。據不完全統計,近30人通過自主招生,獲得「C9」高校優錄資格。
2015年3月,金陵中學中美班的6名學生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簡稱為UCLA)同時錄取。
學科競賽
2002年5月,華演作為江蘇唯一入選國家代表隊的學生,參加了在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城舉行的第53屆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ISEF)。他參賽的創新項目《記憶合金自動保護安全煤氣灶》在大獎賽上獲了專項獎(Special Awards)方面的一等獎,並獲得4000美元獎金。一顆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編號為11730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華演星」。
2000年至2009年,僅獲全國中學生理科競賽一等獎的就有112名,省級競賽一等獎434名。金中學生李申傑、章准平、林希德先後在國際數學和信息學奧賽中獲金牌3枚,銀牌1枚,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專項一等獎1名。
2007年-2009年,金中學生獲得數學競賽省一等獎67人次,獲得物理省一等獎55人次,獲得化學省一等獎30人次,獲得生物省一等獎14人次,獲得信息學競賽省一等獎40人次,僅信息學競賽獲得保送資格就達20人次。
2008年獲得首屆丘成桐數學獎華東賽區第一名。
2010屆嚴夢媛同學先後獲得第7屆和第8屆中國女子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並獲得第26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一等獎。
2013年7月,吳佩堯代表中國出征第45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奪得銀牌。
2013年5月,姚志浩同學利用計算機自身免疫系統獨自開發的防病毒USB安全衛士,代表中國參加了國際科學與工程大賽。
2014年,在第27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陳思聰、孫善韜、張子凡代表江蘇(全省共13人)參賽,最終獲得一金、一銀、一銅的成績。陳思聰以江蘇代表隊第一名的成績獲得金牌,順利入選國家集訓隊並保送清華大學,這也是南京唯一獲得化學保送資格的同學。
信息學奧賽獲獎列表(1995-2013年) 年份姓名獲獎名次1995年李申傑IOI(國際)金牌1998年李申傑、章准平IOI(國際)金牌2003年林希德IOI(國際)銀牌2004年劉昕NOI(全國)銀牌(保送)2004年蘇展NOI(全國)銅牌(保送)2004年徐瑞文、王凈晶、楊易清、蔣炎岩、王心遠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5年程宇、徐瑞文、蔣炎岩、黃心銳、楊易清、王心遠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6年周一帆、程宇、黃心銳、徐瑞文、王晨、王明苑、王心遠、張世界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7年王晨、王明苑、黃心銳、王楊摶風、毛俊驊、張璇、嚴欣辰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7年王晨、王明苑、黃心銳、李朝暉、王楊摶風、毛俊驊、張璇、嚴夢媛、嚴欣辰、朱研天、祝其越、張即放江蘇省一等獎2008年黃霏凌、姜懷盼、李朝暉、陶文博、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8年曹鵬程、笪篁、黃霏凌、姜懷盼、李朝暉、毛俊驊、蘇華罡、陶文博、王愷鵬、王明苑、王楊摶風、嚴夢媛、嚴欣辰、楊晟、朱研天、張羽兮江蘇省一等獎2009年陶文博、王愷鵬、李朝暉、嚴欣辰、姜懷盼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09年李朝暉、嚴欣辰、曹鵬程、姜懷盼、陶文博、王愷鵬、張羽兮、黃霏凌、王立成、周默江蘇省一等獎2010年陶文博、陶文博、張羽兮、陳莘莘、王立力NOI(全國)金牌(保送)2010年陶文博APIO(亞太地區)金牌2010年曹鵬程、黃霏凌、姜懷盼、陶文博、張羽兮、周默、陳莘莘、王立成、崔文韜、王凡、王立力江蘇省一等獎2011年王凡、王立力NOIP全國一等獎(保送)2011年李仞珏、王旭康、陳莘莘、徐秋靈、徐康為NOIP全國一等獎2012年王立力、李仞珏APIO(亞太地區)銅獎2012年王立力CTSC(全國信息學)銅獎2012年王凡、王立力全國夏令營銀牌2012年王凡、王立力、李仞珏、王旭康、張愷晨、蔣心造、張正昊、王兆明、張昊、汪潤川、徐秋靈、徐杜飛揚NOIP全國一等獎2013年張愷晨、張少昂、劉業揚NOIP全國一等獎2013年王兆明、張正昊、鄒子昕、裴恆志、張逸偉、劉睿哲、王啟星NOIP省一等獎素質教育
金陵中學女子籃球隊自1987年創辦以來,多次獲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和錦標賽冠軍,2007年代表中國中學生獲亞洲中學生錦標賽冠軍,從1993年至2015年連續獲江蘇省中學生比賽冠軍,保持中國高中女子籃球聯賽前3名。2013年再次獲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籃球聯賽冠軍,隊員高考升學率幾乎100%。球隊集中了全國近10多個省市的優秀苗子,也是中國大學生女籃聯賽CUBA的人才搖籃,百餘名隊員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10多所高校錄取,20多名隊員獲碩士學位。學校先後有8名隊員進入國家青年女子籃球隊,李珊珊、陳曉佳、許諾等多次入選國家女子籃球隊,分別參加了倫敦奧運會、世錦賽、亞洲錦標賽。楊月、周君珊代表山西女籃2014年獲WCBA總冠軍戒指,龔園和周雨婷、陳纖雨、方悅分別代表北師大、北大多次獲中國大學CUBA女籃聯賽總冠軍。為國家培養了百餘名健將級、一級和二級運動員,全部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有16名獲健將級運動員稱號,也是全國中學女籃輸送最多的籃球傳統學校。
費瀅瀅和葉子兩位女生參加全球華人美文大賽獲一等獎,並在自己的高三教材中讀到自己的文章。
國際象棋棋手林晨在國內和國際棋壇屢獲佳績,17歲就獲得國際大師桂冠。
科技創新
年份姓名作品獲獎情況2008王冉雙區域液晶顯示第七屆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一等獎2008王少馳熱水器直供水系統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9席澤生網球場遙控拾球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9韓 婧汽車防撞擊設計和試驗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09任震寧、陳 馳、翁禹來用系統動力學和系統思考研究火箭的多級發射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09劉任翔《模擬實驗室·化學》的開發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張欣禹、鮑毅非拉桿箱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嚴欣辰復雜背景條件下的圖像文本提取技術研究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0吳為超網球場遙控拾球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0劉紫天、李加昕垃圾撿拾及分類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0劉秉誠一種新型便攜微型電動車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1陳雨豪、馬慎獨探索者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錢曉宇、吳鳴奇拉桿箱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張梓琦、孔嘉偉家庭酒店辦公用滅火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1薛智昊垃圾撿拾及分類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1水一方以白氏新內溪蟹為例探究淡水蟹遺傳多樣性的檢測手段「明天小小科學家」二等獎2012楊弋公共汽車災難救護系統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12吳未名、何榮輝小巧的電腦守護者ComputerProtector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2陳博洋南京霧霾天氣的研究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姚志浩Usb埠衛士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年入選「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家隊2013王一塵家庭酒店辦公用滅火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2013徐狄明無電機平板風扇第七屆國際發明展示會金獎,「寶鋼青少年發明獎」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英特爾英才獎;2014卞遠哲一種新的解魔方機器人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茅以升科技獎;培元獎
機器人成績獲獎列表(2008-2015年) 時間項目名稱地點成績2008年3月份亞洲錦標賽華東直選賽暨華南邀請賽上海FVC二等獎2008年4月江蘇省」常青藤杯」機器人大賽蘇州FVC項目:一等獎FLL項目:二等獎2008年7月全國機器人大賽長沙全國fvc亞軍2008年11月份亞洲亞太地區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新加坡單項(程式控制)金獎(冠軍)和團體銅獎2008年12月美國夏威夷州VEX青少年機器人工程技術挑戰賽公開賽美國夏威夷季軍、團體金獎2009年4月20日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蘇州VEX一等獎、類人 一等獎擂台 二等獎、足球 三等獎滅火 三等獎2009年5月1日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 達拉斯「一分鍾全手動」單項世界排名第四名2009年8月15日全國機器人競賽青 海VEX項目獲全國三等獎2009年9月20日華東青少年機器人聯賽蘇州VEX 冠軍BDS 亞軍2009年11月16日亞洲機器人錦標賽澳大利亞 悉尼團體賽金獎、最佳設計金獎一分鍾手動技能挑戰賽與一分鍾自動技能挑戰賽兩個項目中分別獲第二名。2009年11月15第十屆全國「廣茂達」杯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上海足球 二等獎,滅火 三等獎2009年12月27江蘇省首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普及機器人大賽南京包攬前三,四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2010年4月23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蘇州VEX 一等獎、籃球 一等獎(冠)足球 一等獎、滅火 一等獎2010年4月23日2010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 達拉斯全場Math區亞軍,世界排名第五2010年8月82010年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大賽機器人大賽武漢全國籃球機器人大賽第五名(前四保送具有保送資格),全國三等獎2010年11月6第四屆亞洲機器人聯盟華東地區青少年聯賽暨泛太平洋機器人錦標賽選拔賽蘇州兩個代表取得高中組一等獎和二等獎成績2010年11月14「未來夥伴杯」第十一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廈門奪得籃球機器人項目的全國冠軍。足球項目獲二等獎2010年11月18日第四屆香港數碼港杯VEX亞太機器人錦標賽香 港獲得了最佳思考獎,並獲得了2011年世錦賽的參賽資格。2010年12月19日江蘇省第二屆青少年普及機器人競賽江陰高一年級沈奕、張鴻超和潘成笙三位同學分別獲省級一等獎,其中沈奕同學以19秒的突出成績衛冕省賽冠軍。2011年4月23日「花季杯」江蘇省機器人大賽蘇州足球二等獎、籃球一等獎(冠)、滅火二等獎、VEX三等獎2011年4月23日2011VEX世界錦標賽美國VEX二等獎2011年8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中小學電腦製作競賽山東籃球三等獎2011年8月19日VEX亞洲機器人錦標賽中國區選拔賽青海VEX一等獎2011年10月25日Vex華東區選拔賽蘇州VEX一等獎2011年11月10日亞洲機器人錦標賽台灣VEX一等獎(亞)2011年11月19日第十二屆中國智能機器人大賽上海足球一等獎、籃球一等獎、滅火一等獎2012年4月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美國Vex金獎2012年5月19日第十二屆江蘇省機器人大賽蘇州足球二等獎、籃球一等獎(冠)、VEX一等獎(亞)、二等獎團體一等獎2012年8月第二屆全國教育機器人大賽成都足球二等獎2012年8月VEX華東區錦標賽蘇州Vex一等獎(冠)2012年12月亞洲機器人錦標賽紐西蘭Vex金獎2013年4月2013VEX世界錦標賽美國洛杉磯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金獎、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區域第八、2013年VEX世界錦標賽創新獎2013年4月江蘇省中小學機器人比賽南京綜合技能一等獎(冠)、籃球一等獎(亞),省團體一等獎2013年7月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長春綜合技能二等獎(銀)、VEX(銅)2013年11月江蘇省普及機器人大賽南京江蘇省一等獎4個,包攬前三,二等獎6個2014年2月華東FTC機器人錦標賽蘇州省一等獎4個、最高榮譽獎—啟迪獎、排名第一。2015年5月第十五屆江蘇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 南京綜合技能江蘇省一等獎(包攬冠亞軍),WER江蘇省一等獎,VEX江蘇省二等獎。 全國優秀教師:肖立榮、徐沂、沈方曉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江敏
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田國生
江蘇省課余訓練優秀教練員:王峰、於世濤
2013-2014學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學先進個人:朱德勇、陶兆龍、程從兵、邱會明、陳益、王梅霞
2013-2014學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先進個人:陳飛斐、劉其群
南京市高中物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彭雙
南京市中小學優秀自製教具展評活動一等獎:李剛
南京市生物優質課評比一等獎:蔣英子
2012年2月,獲南京市首屆中小學教師學科技能競賽二等獎、南京市五一創新能手稱號
2012年4月,獲江蘇省體育教學能手一等獎
陳益老師主持(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試題命制原則、策略和案例的研究),獲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一等獎。
朱德勇老師主持[高中語文語言文字應用(選修)課程的實施]獲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評比 一等獎。 2000年,金陵中學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
2004年,金陵中學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2007年,金陵中學被授予江蘇省青少年發明搖籃獎。
2010年10月,金陵中學研究性學習系列研究獲首屆「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 特等獎。
2011年8月,金陵中學「以感測器為載體的物化課程基地」被批准為江蘇省教育廳「普通高中課程基地建設項目」。
據學校官網2015年5月信息顯示,學校還先後獲得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國家級示範高中、全國體育紅旗學校、全國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科技創新教育先進集體」、「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基地」、「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物理教學實驗基地」、「江蘇省普通高中創新人才培養試點學校」、「江蘇省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❸ 南京金陵中學歷年分數線
我是金陵中學高三學長,今年高考完了,想考浙大可能分數不夠,很郁悶。
三年的金中生活使我絕對有發言權:
1金中比不上南師與南外,而南外應是最強的,所以如果你能上南師就別上金中
2金中的實驗班(只有一個)絕對強,而且學生素質也相應更高,就連女生也比普通班的要美麗許多(實話),通過之後的考試進入!我很後悔沒進!數學物理是關鍵,要競賽水平。其實現在想想,初中競賽算什麼呢?而高中的五大學科競賽是人生最有挑戰的事情之一,金中有選修課,但也要考試進入。不過其實就算你沒考上也可以去聽!
3你要清楚自己之後三年的打算:出國還是上中國大學?前者最好上南外或者金中劍橋班,都很好!後者就搞競賽吧!努力拿到一個省一等獎就有保送資格!
4我當年的錄取分是634,我考了641。。。語文108/120 數學114/120 英語119/120 物理96/100 化學79/80 政治66/80 歷史29/30 體育30/30
5金中有不少很強的教師,我的物理老師朱建廉可以稱得上,反正就是好得無法形容了
6金中的活動很多,但別忘了學習第一!利用高一的超級輕松鑽一門或兩門的競賽,或者你出國就准備toefl,Ielts,SAT
7最後才看到你的名字,女生嗎?。。。女生的話可能化學競賽較有優勢,我不清楚你了。。。其實還是出國最好最好最好!真的真的。。高考真的很沒意思,前提是你是個虔誠的人。也許是我考得不好。。。
8最後祝福你!!!
❹ 關於南師附中 南外和金陵中學省招(高一)
除了南外以外 多為全國高中數學來年賽全國、江蘇賽區一等獎
擬錄取高校 畢業中學 姓名 性別 專業 保送特徵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沈熠暉 女 化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王志超 男 天文學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傅浛 女 物理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鄧碩青 男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杜若 女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謝亞彤 女
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朱暢 女
北京大學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丁博文 男
北京大學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李響 男 理科試驗班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大學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楊璋 女
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院 姜夕騫 男 化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瑜希 女 數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張璇 女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天工程) 2007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海平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交通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昊宇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科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謝文彬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科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宮珩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思 女 俄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郭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黃翀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靜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潘望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任易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施展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石曉珏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孫莎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亦歡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楊玉丹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青 女 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周雨婷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語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芮文喬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北京語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汪海博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戴穎千 男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費迪青 女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顧旻昀 女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孔繁珵 男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劉夢潔 女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劉欣冉 男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萬飛 女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謝潔文 女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袁駿成 男
東南大學 金陵中學 張臻 男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午琛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晉熙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樂宇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錢家騏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曲蘇閩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申展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含滋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東南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易博傑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令軒 男 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施公望 男 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琳 女 商務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趙詣凱 男 商務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復旦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王晨 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侯凌瑋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姜珺 女 臨床醫學(8年制)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苒 女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歐文婕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力 男 生物科學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復旦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楊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傅睿哲 男 商務英語(國際貿易)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黃文懌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蔣瀟 女 商務英語(國際經濟法)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金舒昕 女 日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天行 男 商務英語(國際貿易)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河海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王洵 女 環境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河海大學 南京市外國語學校 曹辰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河海大學 南京市外國語學校 顧昊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黑龍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宗念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黑龍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雨霏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黑龍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徐秉哲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陳齊 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05、2006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一等獎)
南京大學 南京市第一中學 胡易知 男 化學類 2007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程卉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黃俊楠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蔣圓聞 男 化學類 2007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蔣越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嫄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倪嘉蔚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邵馨荷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孫佶 男 化學類 2007年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旻茜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鎣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姚鏡如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鄭夢舒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朱曉龍 男 材料科學與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蔡東箭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艾荔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侯駿軒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蔣雪超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田立豐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 李肖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何雅乾 男 電子信息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迎晨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徐雯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楊帆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鄭旻昱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哈源清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農業大學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龔慶碗 男 生態學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超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鄒積珉 女 日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董臻中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高姍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洪雨杏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陶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昕葉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崢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郵電大學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 范博偉 男 通信工程 200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馮旻予 男 通信工程 2007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思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司語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南開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怡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金陵中學 黃心銳 男 環境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金陵中學 明昊 男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金陵中學 王冉 男 電子信息科學類 第七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獲獎
清華大學 金陵中學 曾鶴翔 男 製造自動化與測控技術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陳尉軒 男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陳昕遙 男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何驥 男 數理基礎科學 奧賽全國決賽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戎子欽 男 材料科學與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王翩翩 男 土木工程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嚴昊 男 軟體科學實驗班 奧賽全國決賽二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張志 男
清華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周嬋婧 女
清華大學 南京市第一中學 張路遙 女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智俊 男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卓 男 電子信息科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傅翔 男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華禎豪 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呂瓊石 男 數理基礎科學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沈茜蓉 女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昊 男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欣 女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清華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趙菡清 女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蘇暘淳 男 英語(經貿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鄭雨薇 女 英語(經貿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侯佳 男 生物科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趙一冰 男 電氣信息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簡洪浩 男 理科試驗班類選拔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劉文濤 男 電氣信息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市金陵中學 王亮 男 海洋工程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曹正 男 理科試驗班類選拔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天楊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霄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姜江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劉駿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童志超 男 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上海外國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楊韻迪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首都師范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夢卿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天津外國語學院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 李天然 男 英語(國際新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天津外國語學院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 翟宇傑 男 英語(國際新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外交學院 南京外國語學校 邱峰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外交學院 南京外國語學校 嚴佳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武漢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董霄潔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武漢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龔昭然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武漢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肖穌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武漢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薛曉微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西安交通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譚志穎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廈門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方殷浩 男 生物科學類 2007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廈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雪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廈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王楠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廈門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李晶晶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揚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顧冰冰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揚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於婧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揚州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余政程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江蘇省南京師范 沈鑫 男 工科試驗班 2007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浙江大學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陳碧清 女 理科試驗班類 2007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浙江大學 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 嚴子旭 男 理科試驗班類 200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浙江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李興 男 工科試驗班 2007年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包念原 男 工科試驗班 2005、2006年全國青少年信息學聯賽(一等獎)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高操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浩陽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源 男 工科試驗班 200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賽區)(一等獎)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史楊宇 女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靜遠 女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肖雲都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許敬琳 女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袁宇澤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駿亞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浙江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仲軒宇 男 外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湯聞易 男 電子信息科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鄒元捷 男 生物科學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林方駿 男 英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譚一馨 女 英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張一泓 女 英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人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趙歆昱 男 英語 奧賽省賽區一等獎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驍博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吳姍姍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山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杜曄 女 德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山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李昊星 女 英語(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山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徐昱 男 英語(商務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中山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 潘舒然 女 英語(翻譯)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重慶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陳璠 女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重慶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凡亮 男 英語 外國語中學優秀學生
重慶大學 南京外國語學校 任然
❺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朱炎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校長朱炎年九月正式上崗,接替王軍的位置,之前是建寧中學的校長,再之前好像是金陵中學本部的主任,是一個物理老師。
金陵中學創建於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當時為匯文書院,是美國基督教美以美會在華創建的教會學校,1910年(清宣統二年)與宏育書院合並為金陵大學,改中學堂為附屬中學,簡稱金大附中、金陵中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部分教員西遷四川辦學,學校分設寧蜀兩地。1946年,遷回南京辦學。1951年與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附屬中學合並為南京市第十中學。1988年,改名為南京市金陵中學。
師資力量:
據學校官網2015年5月顯示,學校有特級教師14人、教授級高級教師8人、高級教師109人,省「333工程」培養對象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2人,南京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金陵中學
❻ 朱建廉的學術研究
他刻苦鑽研理論和教材,重視物理實驗和思維方法教學,深受師生好評。他編寫了20多本各類書籍,發表了100多篇論文,面向教師開設了20多次講座。他緊密結合中學物理教學實際來鑽研理論,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並發表大量論文。
他一貫重視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寫了大量的有關教法和學法指導的經驗總結和理論探討的論文,如《物理過程分析指要》、《淺談中學物理實驗要點》等。他在突破應試教育束縛,探索素質教育新路方面率先垂範,先後參加了國家級、省級的多項教育教學課題研究,其中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以學分制為制約和激勵機制的高中全面素質教育改革試驗》和南京市考試學研究會課題《2000年普通高考「3+x」(綜合)命題思路研究》均通過鑒定,並獲南京市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他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也取得突出成績。他提出並推動創建的金陵中學「物理實驗創新研究室」,受到省內外專家同行和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的贊揚。他認為「為學」的關鍵是質疑的方式、「較真」的態度和求「真」的追求。他每次上完課總習慣把課的實施過程再仔細想一遍,並以近似「挑剔」的眼光對其中一些細節質疑,將所發現的有價值的問題記載在被冠以「教學拾零」的記錄本上,就是這個平時多思勤記的好習慣,使他創造了一個星期寫出10篇論文,並一下子發表其中的9篇的驚人成績。 朱建廉所著書籍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ISBN高中新課程實踐引領:物理 朱建廉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08-019787811018592高中物理競賽全解題庫 朱建廉 ,陳連余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0-06-019787305068508新課程高中教師手冊.物理 朱建廉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2-04-019787305090578高中數理化生公式定理大全 朱建廉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1-10-019787305088841向四十五分鍾要效益叢書——高中物理精講精練(一) 朱建廉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06-017810470965實驗班題庫/高二物理(上人教版)朱建廉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06-017500776934高一年級(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課程名特優教師同步說課與示範(光碟) 王高、趙新華、朱建廉、劉白生、蔡才福、徐銳 電化教育音像出版社 2009-029787880118032《高中新課程實踐引領:物理》
該書在開宗明義的第一章便率先呈現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針對新課程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並在接下來作為該書主體部分的各章當中依次呈現「課程標准解讀」、「教學內容研究」和「案例實踐引領」等相關內容的根本原因。作為行為者的教師其職業行為就應該被納入理性思考的指導下運行;而為了使理性思考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指導著相應的職業行為,納入理性思考范疇內的相關內容當然就應該是「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
《高中物理競賽全解題庫》
自1984年開展的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活動以來,高中物理教育對於激發高中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及在物理學習中啟迪學生的思維等,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無論是關注著中學生物理競賽的高中物理教師,還是有志於參與中學生物理競賽的高中學生,擁有一冊針對高中物理競賽習題的指導用書,是一種非常現實而強烈的共同願望。為了滿足廣大師生的這一需求,編者編寫了這冊《高中物理競賽全解題庫》。根據《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內容提要》,兼顧高中階段物理學科的教學要求,把全書分為17個專題,每個專題設置了「賽點追蹤」「例題全解」「關鍵點撥」「競賽練習」和「答案全解」等5個欄目。其中「賽點追蹤」概括呈現專題的知識概要;「例題全解」精選典型例題實施分析解答示範;「關鍵點撥」扼要指明相應專。問題解決的要點;「競賽練習」針對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的「預賽」和「復賽」分別組織了一定數量的訓練習題;「答案全解」對所有訓練習題給出全解分析。
《新課程高中教師手冊:物理》
該書內容包括學科歷史、學科核心知識闡釋、教學與評價方法等,是一本影響國內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和專業發展的重要工具書。該書力圖從中國近百年教育中吸取營養,以推動高中教育為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做出貢獻,具有較強的工具性、資料性。
《高中數理化生公式定理大全》
該書對單元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扼要說明,旨在幫助讀者把握重點和方向,以條目、表格、框圖等形式建立各知識點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力圖清晰、簡明,精選基礎性和典型性的學習內容,對所涉概念、原理和公式的內涵與外延進行分析和歸納。 朱建廉所著文獻 文獻名 作者 發表期刊 游標卡尺不需要估讀嗎?朱建廉《物理教師》2014年第11期矢量的表意功能朱建廉《物理通報》2014年第10期關於遵從熵增加原理必要前提的教材解讀朱建廉《物理教師》2014年第10期從「動能定理」談起——基於「實驗: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的教材分析朱建廉《物理教師》2014年第8期冰袋降溫究竟應如何解釋——兼談初中物理習題命制及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幾個問題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6期狀態設定與過程分析 朱建廉《物理教師》2014年第5期由「淺」方能入「深」——基於《電磁感應現象的兩類情況》的深度備課運作體會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4期「第零猜想」引發的「尷尬」——基於「壓強」概念探究教學活動中的「猜想」環節研究朱建廉《物理之友》2014年第3期基於閱讀指導的教學模式研究朱建廉 《物理之友》2014年第1期例說學科教學的「啟發」藝術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冬季版「懼內」:實施道德教育的前提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秋季版 關於《緒論》課的教學功能研究 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秋季版關於教學的「斷想」 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秋季版單縫衍射背景下「不確定性關系」的近似導出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夏季版關於教育的「碎思」朱建廉《金陵光》(金陵中學校刊)2013年夏季版對電源內部電場分布狀況的研究——對教材一幅圖的解讀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3年第10期為何叫做「路端電壓」?——兼針對「閉合電路」而作基於區域的結構剖析朱建廉《物理教師》2013年第8期淺談物理解題中思維的轉化功能朱建廉《物理教師》2013年第5期關於「磁感應強度」的教學案例及評析朱建廉《物理教師》2013年第4期校本課程的立足與生長——關於物理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建設與實施的思考與實踐朱建廉《物理教師》2013年第2期基於合作學習的教學案例及評析朱建廉《基礎教育課程》2013年Z2期我的「三心教學觀」朱建廉《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物理篇》(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物理教學中的概念精準與邏輯嚴密--基於《磁感應強度》一節的文本分析與教學建議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年第10期建構生命化的物理課堂黃皓燕、朱建廉《物理教師》2012年第9期實驗教學研究的兩個案例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2年第6期
《中學物理教與學》2012年第10期 淺論概念的自然生長——基於「位移」概念教學的設計流程及理性分析陳金秀、朱建廉《物理教師》2012年第6期「力學是基礎」——淺論物理學各分支間的關系朱建廉《物理教師》2011年第9期《緒論》課教學功能的研究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1年第7期《追尋守恆量》教學案例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1年第5期對「負載連接」問題究竟該如何理解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1年第3期解讀教研組朱建廉《物理之友》2010年第10期關於「習題的改編技術」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10年第6期費馬原理與光的傳播規律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9年第Z1期「微粒說」對光的折射現象的解釋朱建廉《物理通報》2008年第10期試題的命制原則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10期「選做題」——挑戰「公平」不容商量——關於2008年江蘇高考物理試卷第12題模塊「選做題」的「公平性」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11期怎樣比較分子熱運動的平均速率?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9期2008年高考江蘇物理試卷第14題賞析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8期關於《2007江蘇物理試卷》第9題正確答案的斟酌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2期教學設計中應把握的兩種結構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4期
《中學物理教與學》2008年第8期 關於「簡單的邏輯電路」教學要求的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08年第6期關於「光電子的發射率」的幾種假設朱建廉《物理通報》2007年第3期限幅電路及其分析方法研究朱建廉《物理通報》2007年第10期知識·能力·素質——《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教學案例及分析朱建廉《江蘇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問題解決中的思維過程展示》教學案例及分析朱建廉《中學數學雜志》2006年第9期「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單元檢測題朱建廉《物理教學探討》2006年第22期教學研究成果的四種初級呈現方式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6年第9期非線性元件的工作點的確定朱建廉《物理教師》2006年第8期「沒有」與「為零」的區別——兼談「能量」概念的物理意義朱建廉《物理通報》2006年第1期物理教學中「教育因子」的發掘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5年第4期教師應該怎樣閱讀教材朱建廉《物理教師》2005年第12期一類交變電流有效值的求解方法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05年第10期初、高中物理學習中思維方法的比較朱建廉《物理之友》2005年第9期「雙球擺」悖論朱建廉《物理教師》2005年第4期高中物理復習教學評價指要朱建廉《考試研究》2004年第5期「磁場」單元檢測題朱建廉《物理教學探討》2004年第1期聰明的貓所選擇的最短路線——談運動極值問題的分析方法朱建廉《物理教師》2003年第7期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高考模擬試卷[1]朱建廉《中學生活頁題選》2003年第6期三棱鏡的最小偏向角與競賽試題解答朱建廉《物理教師》2003年第3期改造自行車鎖方案李博、朱建廉《科學大眾》2003年Z1期 「人船模型」及其變例研究朱建廉《考試研究》2003年第1期圖景的構建與負載的「Y~△」等效代換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2年第8期「示意圖」與力學問題的解決朱建廉《物理教師》2002年第11期「電場和電路」綜合練習卷朱建廉《物理教學探討》2002年第1期運動分解方式與運動極值問題的解答朱建廉《中學物理》2002年第23期「撤牆假設」並非明智之舉朱建廉《物理之友》2001年第10期「滑軌系統」中的「反饋現象」朱建廉《物理教師》2001年第6期物理習題編擬中的幾種常見錯誤類型朱建廉《物理教學》2000年第10期關於物理綜合習題的編擬原則的研究朱建廉《物理教師》2000年第8期物理綜合習題結構特徵研究朱建廉《中學物理》2000年第5期「脫離」的動力學特徵朱建廉《物理之友》2000年第4期物理習題編擬中的幾種常見錯誤類型朱建廉《中小學教材教學》2000年第4期「質點」與「過山車」間的比較朱建廉《物理教師》2000年第2期物理綜合測試卷朱建廉《物理教學探討》2000年第2期天體運動問題分析方法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9年第Z1期關注隱含條件對物理過程的制約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9年第5期「參考圓」在簡諧運動中的應用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9年第4期數的奇偶性與波速確定朱建廉《中學物理》1999年第4期關於「α粒子散射實驗」的若干問題朱建廉《物理教師》1999年第1期關於「計時起點選取的幾個問題」朱建廉《中學物理》1999年第1期關於超、失重系統中浮力的對話朱建廉《中學生學習報》高中版第709期(1999年1月)光電流與飽和光電流的比較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8年第10期平衡條件的基本特徵及應用技巧——奧林匹克物理競賽輔導講座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8年第8期參考答案朱建廉《物理教師》1998年第Z1期不應忽視題設條件間的制約關系朱建廉《物理教師》1998年第3期分子的各種熱運動形式對氣體壓強的貢獻朱建廉《物理通報》1998年第4期關於放大鏡兩個問題的探討朱建廉《中學物理》1998年第3期非慣性系中的牛頓定律及其應用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8年第5期關於凸透鏡物像間距的研究朱建廉《中學物理》1998年第1期「阻力概念分析」朱建廉《物理之友》1997年第4期這不是「單擺模型」朱建廉《物理教師》1997年第1期兩種曲線運動的比較朱建廉《中學物理》1997年第1期概念的邏輯結構與概念教學研究朱建廉《南京教育》1996年第12期「W=Fscosa」中的「s」究竟應如何理解朱建廉《物理通報》1996年第9期「電偏轉」與「磁偏轉」的比較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6年第2期測凸透鏡焦距的三種方法的誤差比較朱建廉《物理教師》1995年第6期 干涉現象中強、弱區的判斷朱建廉《中學物理》1995年第3期中學物理習題中幾種常見的極值類型朱建廉《中學物理教學參考》1994年第3期
❼ 關於南京金陵中學總部和河西分校
我是河西的
1.師資河西既有南京本地的也有外地的老師,當然如果在好班的話老師肯定是最好的,差一些也沒太大關系,因為,一般一個老師可以教不止一個班,相對來說還是公平的
2.教學環境一個字:好,河西的硬體可以說是數一數二的了
3.校風還好,難免會有一些腦殘,只要在好班就行了
4.高中的話周二有研學課,還有體活課,總之很開放
至於金本,我印象中1.3.4要比河西強,2就不行了,金本現在已經小到一定境界了
❽ 請大家說說我們金中哪個物理老師好
<p>教過我的兩個是王旭丹和陳大生。雖然都是基礎科的,有一個是我們高一的班主。在我心目中他們都是好老師。盡心盡責。</p>